中考适应性考试命题的理念与思考.doc_第1页
中考适应性考试命题的理念与思考.doc_第2页
中考适应性考试命题的理念与思考.doc_第3页
中考适应性考试命题的理念与思考.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贴近生活传递正能量紧扣说明突出学科特点年中考适应性考试命题的理念与思考出题前我对三个问题的思考语文是什么?语文考什么?语文怎样考?语文是什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把语文学科的性质完整的表述出来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具有工具性;语文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文性,二者是统一的。语文考什么?三个板块,六种能力。依据课标规定的内容和要求,重点考查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和写作能力。中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的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鉴赏评价和探究六种能力。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语文怎样考?”两紧扣”“两加强”“一对照”。即紧扣课程标准,紧扣考试说明;对照双向细目表;考查内容应加强与教材的联系,加强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联系。对阅读能力的考查,以课外阅读材料为主。古诗文材料,以唐宋时期为主;现代文阅读材料,以论述类文本和文学类文本为主。作文不设审题障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如果说一套语文试题是一个人的话,科学规范是她的生命,这就要求我们紧扣课标和说明;公平公正是她的灵魂,这就要求我们要原创;贴近生活是它的核心素养,这就要求我们选择材料要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传递正能量是他的出发点和终点,这就要求我们选择材料要文质兼美。基于这些思考,本套试题我严格按照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双向细目表来命这一套题目。从试卷的结构来看:全卷共27个小题。1、试卷内容、题量及其赋分情况如下:积累与运用,11题,共29分;阅读,15题,共41分;其中古诗文阅读,6题,共15分;现代文阅读,9题,共26分);写作,1题,50分。2、试题类型及其赋分比例如下:选择题占15%;非选择题约占85%。3、试题难度控制:试题按难度系数(以下简称难度)分为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三种难度的试题应控制合适的分值比例,大致为6 : 3 : 1。试卷总体难度控制在0.65左右。从考试内容及相应能力层级分布情况来看(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熟练书写正楷字或行楷字a(识记)将“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正确、流利、美观的书写在田字格中。不仅考查学生的书写能力,而且给学生以“好学、力行、知耻”情感上的熏陶。2、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a(识记)。所选的拼音都是容易读错的,例如声调中我们随州话不易区分第二声、第三声;鼻声母与边声母的辨析;声母易错的;形似字的读音,多音字的读音,及拼音规则等。3、识记现代常用汉字字形a(识记)。都是课标中规定的常用的3500个汉字。4、正确使用词语e(表达应用)。所选的“喜笑颜开、死灰复燃、抛砖引玉、乐此不疲”都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语运用着重要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在具体的语言环境当中去应用。无论是毕业晚会、交流会还是抢红包、“南京大屠杀”这些语境应该说是学生们所熟悉的。“抛砖引玉”属于谦辞误用。5、辨析病句e(表达应用)。本次所考查的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结合随州市初高中教学衔接座谈会会议精神,特增加了病因的考查。6、正确使用标点符号e(表达应用)。本次命题选取倒装问时问号的用法、省略号、冒号、括号、引号、顿号的用法进行考查;这些都是常用的一些用法。7、了解教材涉及的中外重要作家作品等基本常识,课外阅读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安徒生童话等课标建议阅读的文学作品,识记故事情节、人物形象。a(识记)试卷中的第7题文学常识,安徒生、泰戈尔、鲁迅、司马迁,选材时考虑到古今中外的重要作家作品来考查。第8题名著阅读。我选取水浒传的“误入白虎堂”这一情节来考;围绕说明中的“识记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来出题。8、根据提供的综合性学习材料或情境,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地表达。e(表达应用)试卷中的第9题,结合语境仿写句子,着重考查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连贯、鲜明、生动地表达。时间上,春夏秋冬这是重在考查语言的连贯,内容上春夏秋冬的季节上的优点,这也是隐形的在考查连贯;修辞手法上运用拟人、句子结构上要构成排比这是在考查鲜明生动的表达。第10题,句子排序,重在考查句子间的逻辑联系,属简明连贯的表达。加强了与教材的联系。9、默写课标要求背诵的的古诗词名句a(识记)我所选的名句从内容上来看,或写景、或抒情、或心理告白;从情感上来看,或俯视一切困难勇于攀登,或爱国,或喜怒哀乐。不仅突出说明中“加强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联系”这一要求,而且在情感上使学生性格以完善,传递了正能量。(二)古代诗文阅读古诗赏析说明回放:(4)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c(分析综合)(5)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c(分析综合)(6)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和语言d(鉴赏评价)对阅读能力的考查,以课外阅读材料为主。古诗文材料,以唐宋时期为主;我选的是唐朝王昌龄从军行(其五)第12题:诗中“”两词写出了胜利来之不易;“”两词让我们可以想象到前线敌人之强大和战斗之激烈、待援。从“”这句诗我们可以看出部队首战告捷。(3分)本题围绕“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和语言d(鉴赏评价)”这一发展等级来考查。第13题,选择题。着重考查说明中的(4)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c(分析综合)(5)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c(分析综合)文言文阅读说明回放:(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文言虚词在文中用法b(理解)常见文言虚词:而、乃、其、以、于、与、则、者、之。(2)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b(理解)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3)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b(理解)(7)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d(鉴赏评价)文言文(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第14题解释加点的词衣以文绣(给。穿)词类活用置之华屋之下 (放,把。安放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于是王乃使以马属太官 (交付、交给)联系上下文推测其在文中的含义,这一小题增加了难度。以为不可(认为)15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文言虚词在文中用法b(理解)常见文言虚词:而、乃、其、以、于、与、则、者、之。受材料的限制我增加了文言虚词“也”的用法的考查。解释下列加点词 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a、 故楚之乐人也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b、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陈胜者,阳城人也c、而以大夫礼葬之温故而知新d、请以人君礼葬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16题、翻译“寡人之过一至此乎!”(2分)我的过错竟到这种地步吗?(3)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b(理解)17、楚庄王已下令说“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优孟为什么还能够进谏成功?请简要回答。(3分)他“欲擒故纵”,进门大哭,顺着楚王的意思,要求厚葬死马,接着顺势推理,推出荒诞结果,使楚王恍然醒悟。(3分(7)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d(鉴赏评价)命题思考:选择这一材料我想,除了可以考查学生的文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还有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考查学生要会说话,根据说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