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指纹学的应用和发展第一节 指纹学发展简史一、指纹术的起源和应用 指纹技术起源于中国,据考古实物和史料记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指纹技术发端于制陶术。据考证,在不晚于公元前1620年,由于千百次的制陶活动,指纹无数次地在陶坯上反复地展现其形象,终于有一 天,指纹的特性被发现,充满想象力的先民将其应用到经济交易活动中。主要应用于: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中医学和手相术。由此看见,在指纹技术理论方面,我国最早发现指纹人各不同和终身不变。实践上,我国也是最早将指纹应用于个人识别的国家。是指纹学的发源地。但早期运用指纹的事例并不表明人类已经将指纹用于人身同一认定。实际上认识到手印所产生的不同纹线形态和运用这些不同形态的纹线去解决人的同一认定是有本质区别的。二、指纹学的兴起和发展 指纹学兴起于欧洲。19世纪由于当时资本主义的生产推动了自然科学和应用技术的迅猛发展。其中人体解剖学、组织学和生理学的发展,直接为指纹学打下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同时,于犯罪斗争的需要也直接推动了指纹学的发展。(一)原因近代科学技术的兴起和生产力的空前解放欧洲民主与法制的兴起犯罪率增长的影响原有犯罪识别技术的落后西方殖民主义的扩张(二)指纹学的奠基1、指纹的解剖学研究 1684年英国植物解剖学家和生理学家格鲁博士提供了自己对指纹的观察报告。2、解剖学指纹分类 1787年捷克的帕金杰在触觉器官和皮肤组织生理学检查注解中描述了指纹并根据自己的观察将指纹分为九类。 3、赫谢尔与福尔茨的引入(三)近代指纹学的诞生 阿方斯.伯蒂朗 (法国)1877年人体测量法 高尔顿指纹学的诞生(英国人类学家) 比较指纹学在南美独立发展(阿根廷的警察胡安-武塞蒂赫) 潜在手印显现方法的发现(硝酸银、碘)(四)近代指纹技术在世界各国的推广和发展高尔顿-亨利指纹系统的形成和推广英国政府正式启用指纹技术单指纹法的生产现场手印显现技术的发展现场手印的分析技术海因德尔(德国指纹学家)对近代指纹技术德贡献国际性指纹鉴定机构的成立第二节 指纹鉴定在诉讼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指纹学技术的科学基础决定了指纹鉴定为诉讼提供科学证据的地位 二、指纹鉴定结论是法定的诉讼证据 (一)在民事诉讼中的证据价值 (二)在刑事诉讼中的证据价值 (三)指纹分析判断在侦查阶段的应用 1、分析案件性质 2、分析判断案情 3、刻画犯罪条件 第三节 现代指纹技术及其发展趋势一、现代手印显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一)现状 常规方法:粉末法、熏染法、硝酸银和茚三酮法 推广的技术方法:502法、小微粒悬浮法、dfo显现法、物理显影液法 (二)发展趋势 1、手印的光学检验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2、现代免疫技术在手在印显现技术领域的; 3、蛋白质荧光化学在手印显现技术领域的发展; 4 、与脂类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物质在手印显现技术领域的发展; 5、 手印显现的程序流程化。二、现代指纹档案管理及其发展趋势 (一)现状 (二)发展趋势 1、指纹采集方式的自动化; 2、指纹计算机管理的大容量、网络化; 3、指纹档案资料管理的规范化; 4、指纹资料信息库的全民化。三、现代手印检验鉴定技术及其发展趋势(一)现状(二)发展趋势 1、现场手印、嫌疑人手印远程网上查询的发展; 2、手印dna鉴定技术的发展; 3、手印鉴定标准的发展。第二章 指纹学的科学基础 第一节 指纹学的生理基础一、表皮组织的生理结构特点 表皮是手掌面皮肤的最表层,属于复层扁平上皮组织,没有血管。按照表皮中细胞的分化程度和细胞的形态特征,表皮分为五层,即:生长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二、真皮组织的生理结构特点 真皮组织在表皮生长层之下。真皮层内有丰富的微血管和淋巴管,有神经和神经末梢,有大量的汗腺。1、乳突层2、汗腺3、汗孔特点 汗孔的概念: 汗孔是汗腺排泄汗液的出口,是人体皮肤表面分布的一种生理性的结构。汗孔与乳突线相互关系稳定,一般每毫米的乳突线上有35个汗孔。汗孔的排列、形状、大小和位置有其特殊性。 汗孔汗液从汗孔排出皮肤表面,是形成手印最基本的物质。 汗孔的特点: 汗孔分布位置存在规律性 汗孔形态具有稳定性和特定性 第二节 指纹的特性 纹具有各人各指不同、特定性终身不变的基本特性。这是指纹学个体识别理论的基石,具有无可争辩的科学性。了解和掌握这些特性的基本内容以及构成原因,是对指纹学核心的把握。一、指纹各人各指不同(一)含义 是指乳突线花纹结构的形态,乳突线细节的形状、数目、位置、距离、相隔线数和角度关系在其总体上所构成特定性。(二)构成因素1、遗传变异的必然结果2、概率论原理的支持3、实践证明 指纹鉴定法自1896年在阿根廷首先被警方应用以来,至今已经百余年。全世界的指纹挡案不断增加,其总数在亿万份以上。其中,美国联邦调查局的指纹档案在1亿份以上,英国、德国在300万份以上,日本在600万份以上,我国应不低于600万份。迄今为止,全世界未发现两枚指纹完全相同。(三)特定性与相似性的关系二 、指纹特定性终身不变(一)含义 是指胎儿6个月形成指纹之时起,经出生到死后真皮乳突层腐烂之时止,乳突花纹类型、具体形态,各个纹线细节特征的形状、数量、位置和相互关系所构成的特征总和始终不变。(二)形成原因 1、遗传物质的组织和结构具有高度的稳定性; 2、皮肤表皮、真皮组织的生理功能。(三)特定性终身不变的相对性 1、生理变化 2、病理变化 3、严重外伤第三章 皮肤乳突纹线的结构和类型第一节 乳突纹线的一般形态和结构一、乳突纹线的概念二、乳突纹线的常见形态(一)弓形线(二)箕形线(三)环形线(四)螺形线(五)曲形线(六)直形线 三、手掌面上的犁沟线、曲肌褶纹和皱纹第二节 乳突纹线的细节一、乳突纹线细节的概念 (一)含义 (二)特性 1、不变性 2、规律性 与纹线的流向、结构形态和部位有关。二、乳突纹线细节的种类(一)常见细节(二)不常见细节(三)罕见细节三、乳突纹线细节的寻找和标示四、乳突纹线细节的作用 由于乳突纹线细节特征包括单个特征和组合特征。其特征的分布位置、排序、形状、大小和方向的不同,构成了单一纹线千变万化的组合形态。奠定了指纹人各不同的基础。因此,是手印极其重要的特征;是认识指纹特性的前途;是手印鉴定的重要依据。五、乳突纹线的其他细节 (一)纹线边缘与汗孔形态 (二)褶皱纹细节 (三)伤疤与茧瘢的细节 (四)脱皮细节 (五)犁沟细节第三节 指纹的结构和分类一、 指纹组合形态1、内部花纹系统2、外围花纹系统3、根基线系统二、指纹三角 (一)划分三角的意义 1、是指纹分类的依据 2、是指纹三种纹线系统的分界线 3、是指纹鉴定的依据 (二)指纹三角的结构和形态(三)指纹三角的分类 1、以三边之间的不同结构划分 2、以三角内的不同细节划分 3、以三角的不同形态划分三、指纹分类的作用(一)是手印鉴定的基础和前提(二)是指纹档案管理的基础(三)其他方面的体现1、在反映疾病方面的作用2、人类学和民族学方面的作用四、指纹的基本类型(一)弓型纹 1、弧形纹 2、帐形纹(二)箕型纹 1、正箕形纹 2、反箕形纹(三)斗型纹1、环形斗2、螺形斗 3、双箕斗4、囊形斗5、杂形斗第四节 指节纹的结构和流向规律一、指节纹的结构(一)指节乳突花纹由直线、弧形线和波浪形线构成。(二)指节纹的类型 1、平弧型 2、倾斜型 3、混合型二、指节纹纹线的流向和规律 拇指与小指指节花纹多为倾斜型,其倾斜方向为:(一)拇指斜向拇指方向,且左右对称;(二)小指斜向小指方向,且左右对称。三、手指曲肌褶纹和皱纹的形态特点(一)曲肌褶纹的形态特点(二)皱纹的形态特点第四节 掌纹的结构和类型一、手掌区域的划分 手掌面积较大,纹线流程较长。根据手掌纹线生长规律和曲肌褶纹分布的自然形态,对手掌区域进行合理的划分。(一)三分法 1、手掌上部 2、掌内侧 3、掌外侧(二)四分法1、指根区 2、桡侧区 3、尺侧区4、腕部三角区(三)五分法1、指根区 2、桡侧区 3、尺侧区4、腕部三角区 5、掌心空白区二、手掌各区域纹线流向规律及花纹系统的结构特点(一)指根区(二)桡侧区(三)尺侧区(四)腕部三角区 三、手掌曲肌褶纹和皱纹(一)曲肌褶纹(二)皱纹第四章 现场手印证据的收集第一节 收集手印证据的意义 一、是分析案情的重要依据 二、是获取重要侦查线索的途径 三、是破案的首要物证 四、是犯罪情报资料的重要资源 应该具备法律意识、程序意识、信息意识、协调意识和战机意识。第二节 现场手印的形成和分类 一、现场手印的概念 在犯罪现场上所发现的手印统称为现场手印。包括犯罪行为人以及与案件有关和无关人员在现场上遗留的手印。 二、现场手印形成的基本要素(一)手的生理结构特点(二)被接触客体的属性(三)介质(四)作用力(五)接触方式(六)形成时间三、 常见现场手印的介质分类(一)汗液介质 人体汗液对于指纹技术的应用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指纹特性的研究只是提供了指纹鉴定的内在根据和前提条件。而人体汗液的分泌和排泄在乳突纹线上,为指纹应用于人身识别提供了可能。 1、人体汗液的组成成分 汗液的物理特性和汗液的化学特性 2、人体汗液的排泄规律 3、手印汗液的信息技术(二)血液及人体分泌液介质(三)油介质植物油、动物油和矿物油(四)其他介质灰尘四、 现场手印的分类( 一)手印分类的意义1、是采取手印保护措施的依据2、是研究和选择显现手印方法的依据3、是分析案情的依据(二)手印分类依据1、根据手印形成后的不同形象分类2、根据手印可分辨的程度不同分类3、根据形成手印介质种类不同分类4、根据手印遗留时间的长短不同分类5、根据手印形成后清晰程度不同分类6、根据手印是否变形进行分类7、根据手印与案件的关系程度分类五、 手印形成后的变化因素(一)分析手印变化因素的意义1、有助于现场手印的寻找、显现、固定和提取方法的确定;2、有助于对现场手印的判断;3、有助于分析犯罪行为人的作案过程;4、有助于鉴定人在检验、鉴定中对手印特征的判断和确定。二)手印形成后的变化因素分析1、人为引起的变化(故意和过失)2、环境条件引起的变化a、手印与承受客体相互作用的影响b、手印自身受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影响六、 手套印的形成和分类(一)手套印的形成 行为人戴着手套接触承受客体所形成的痕迹称为手套印。手套印通常能反映出手的外形轮廓,同时还反映出手套的结构特点和特征。 在现场对手套印的勘查应包括发现、提取手套的纤维、附着物以及遗留于现场的手套。(二)手套的种类和结构1、根据手套制作的不同原料可分为线类、布类、皮革类、乳胶类和塑料类;2、根据手套的使用范围可分为民用、医用、军用和特种行业用;3、根据手套的制作工艺可分为手工制作、半机械制作和机械制作;4、根据手套的外形可分为单指型、二指型、普通型、露指型和长款型。(三)手套印的应用价值1、可推断手套的种类或个体的同一认定2、可推断案犯的某些职业特点3、可推断行为人的生理特点4、可推断案犯的行为过程5、可作为嗅源和鉴别的依据(三)手套印的应用价值1、可推断手套的种类或个体的同一认定2、可推断案犯的某些职业特点3、可推断行为人的生理特点4、可推断案犯的行为过程5、可作为嗅源和鉴别的依据(四)手套印的分类1、根据制作材料种类划分(线、布、皮革、橡胶和塑料五种)2、根据制作工艺划分(手工和机制两类)3、根据磨损程度划分(分为新、旧两种)第三节 现场手印证据的保护 一、意义 保护现场手印是保护现场的任务之一。而现场手印与其他现场痕迹、物证相比更容易损坏、变化(潜在、痕迹面积小)而无法恢复。因此,对现场手印采取保护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保护现场手印的工作包括两方面:一是保全现场手印;二是在显现、固定和提取现场手印时所选择的具体方法要依据客观情况而定,以尽量达到保全手印的目的。二、保护的方法(戴三套)(一)对犯罪现场实施整体封闭,不得随意触动现场上的物品。(二)根据具体的环境和条件采取相应的标示措施。(三)对于特殊介质形成的手印应采取特殊的方法妥善处理。(四)对已发现的手印应及时固定、提取。第四节 现场手印证据的勘验程序 一、了解案情 二、确定重点部位 依据所了解和初步核实的案件情况确定; 依据案件性质和现场其他痕迹物证具体状况确定; 三、确定勘验步骤和方法 (一)步骤(先宏观后微观;先重点后一般;先观察后显现;先拍照后提取。) (二)实施方法(中心到外围;外围到中心;现场进出口逐步扩展勘查;来往途径分片勘查)第五节 现场手印的发现和记录一、现场手印的发现方法 (一)投射光观察法 (二)侧光观察法 (三)垂直光观察法 (四)哈气法二、现场手印的记录(一)记录的作用 1、有利于对现场手印的分析判断 2、有利于手印的检验、鉴定和复核 3、有利于手印证据价值的评断(二)记录的内容 1、案情简介 2、现场手印的遗留状态 3、现场手印 与他痕迹物证的关系 4、显现、固定和提取的方法 5、对现场手印分析判断的结果和依据(三)记录的形式 1、卡片式 2、档案袋式 3、笔录式(四)记录应注意的问题 1、客观准确 2、对同一现场上发现的多枚手印应统 一编号、逐一记录 3、记录分析结果以及分析的方法和依据 4、勘验人和见证人签字第六节 现场潜在手印的显现一、显现潜在手印的原理 潜在手印的显现是根据形成手印的物质(汗液、油质、血液以及其他污质等)中的某些成分的特殊性,选择相应的方法使潜在的手印呈有色手印显出。其反应的基本原理主要分为物理附着沉积、化学反应显色和光激发光等。二、显现方法(一)按显色试剂的物理状态分类1、固态2、液态3、气态 按气态固态液态的顺序进行(二)按显现试剂的作用对象划分1、加染手印显现法2、加染底色显现法(二)按显现作用的原理划分1、物理附着显色法2、化学反应显色法3、理化作用显色法4、激光显现法三、影响显现效果的因素(一)操作方法的选择(二)温度和湿度的影响(三)选用溶剂的原则(四)配比量的确定(五)手印遗留条件的影响四、潜在手印的常规显现方法(一)粉末显现法 1、原理 是手印物质与粉末的机械吸附作用和静电吸附作用。 2、选用粉末时应注意的问题 颗粒细密(200400目)、干燥、附着力强、比重和渗透力、与承受客体的颜色反差等。3、常用粉末的性能和适用范围 运用于潜在手印显现的粉末较多。根据粉末的组成情况可分为单一粉末、混合粉末、磁性粉末和荧光粉末。4、操作方法 刷显法 震荡法 磁性指纹刷法5、粉末显现手印的注意事项承受客体表面是否干燥承受客体表面是否有油层是否处于低温环境毛刷是否干燥手印周围是否有附着物或斑迹操作方法是否正确撒粉是否适当5、粉末显现手印的注意事项承受客体表面是否干燥承受客体表面是否有油层是否处于低温环境毛刷是否干燥手印周围是否有附着物或斑迹操作方法是否正确撒粉是否适当(二)熏染法 是利用某种物质的气体分子直接加染手印的显现方法。 碘熏法 1、适用范围:普通 浅色纸、蜡纸、塑料、本色木、白墙、竹子、复写纸等非金属物质表面上的新鲜或较陈旧的手印。 2、操作方法:热熏法、冷熏法、喷碘器熏染法等。 3、碘熏法优缺点4、碘熏手印的固定方法氯化钯溶液固定法、粉末固定法和照相底片固定法。烟熏法1、烟熏的物质以及适用范围2、操作方法3、烟熏法的优缺点“502”熏染法1、操作方法2、优缺点:灵敏度高、纹线清晰、适应范围广(凡是不吸收液体的物体表面均 可)操作简单。但对表面容易吸收液体的客体或非汗液手印效果不好。(三)硝酸银显现法 1、性质和显现原理 2、适用范围及优缺点 3、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4、硝酸银显出手印的减薄和消退 用3%的过氧化氢(双氧水)减薄法 碘熏法减薄法 二氯化汞消退法(四)茚三酮显现法 1、性能和显现原理 2、适用范围 3、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第六节 几种手印的特殊显现方法一、牛皮纸、纸币上的汗液手印(一)加大茚三酮的浓度并改进操作工艺(二)改变硝酸银的溶剂加入促进剂(三)两种方法合用(四)磁性粉末显现法二、过潮过干手印的显现处理(一)过潮手印的处理(先观察后干燥再混合粉末显现)(二)过干燥的手印的处理(加热或油液软化法)三、带有油质手在干燥客体物上的手印的显现和提取方法(一)比例照相(二)紫外线下观察和照相(三)高真空镀膜(四)碘熏和粉末显现四、血手印的显现 血手印中存在细胞间的体液物质、血桨以及在血桨中悬浮的细胞。而血桨中含有的血桨脂蛋白、血卟啉同功酶和过氧化氢酶与潜在血手印的显现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水合茚三酮显现法(二)联苯氨溶液显现法(三)无色孔雀绿溶液显现法(四)化学发光显现法(鲁米诺反应)五、人体皮肤上潜在手印显现(一)“502”熏染法(二)碘熏银板转印法(三)相纸转印法(在经“502”熏染)六、灰尘手印的显现 硫氢酸钾(2克)加浓硫酸(510ml)熏染第五章 现场手印的分析判断第一 节 现场手印与案件关系的分析一、根据现场手印所在物体及其与犯罪活动的关系分析二、根据形成手印的物质与案件的关系分析三、根据现场手印的遗留时间与案发时间的关系分析四、根据同一现场和不同现场手印交叉比对的结果分析五、查对犯罪前科指纹档案第二节 分析手印遗留的手位、指位和部位一、手位分析(左右手的分析) (一)结合现场环境条件分析 (二)结合人左右手生理功能所能达到的动作范围和行为习惯分析 手骨以及手的形态结构 表现为: 手骨包括腕骨、掌骨和指骨。 正常人有两只手,一手五指。依次排为拇指、食指、中指、环指和小指。 在正常情况下,每只手有14个指节。手指的形态多为圆拄形态。手指的排列具有长 短、顺序和对应关系。(三)根据手印的边缘轮廓形态以及手指间的关系分析手掌的形态结构包括手掌的外形结构、手掌的边缘形态和手掌的表面形态。(四)根据手印不同部位纹线结构和流向规律分析二、指位分析(一)根据指印的面积形态分析(二)根据手的动作习惯分析(三)根据各指位在现场的出现率分析(四)根据指纹类型在不同指位的出现规律分析 三、分析指印遗留部位(一)依据承受客体在现场的位置以及自身形状分析(二)结合现场条件以及人的动作习惯分析(三)依据乳突纹线形态分析(四)依据三角位置和形态特点分析四、分析手掌印的手位和部位(一)依据手掌各部位乳突纹线的基本形态分析(二)依据手掌曲肌褶纹的形态与流向分析(三)依据手掌皱纹的分布特点分析(四)依据手掌印的边缘轮廓特点分析第三节 依据手印遗留分析行为人的生理特点一、分析判断行为人身高和体态 手印各部分的长短、宽窄是手的外部形态结构的主要内容。测量手印所获取的数据是分析、鉴定手印的依据。也是分析判断行为人身高的依据。同时,现场手印遗留的位置并结合现场的环境,均可作为分析行为人身高的依据。测量的内容和方法1、手的全长2、手的内缘长3、手的外缘长4、各指长5、手掌长6、手掌宽测量手印的要求1、定点准确2、测量读数准确3、记录准确二、分析判断行为人性别和年龄三、分析判断行为人行为方式和目的 第六章 手印样本的收集第一 节 犯罪嫌疑人指纹样本的收集一、收集的目的和意义二、收集的途径和要求(一)秘密收集 为了发现和收集手印证据的比对资料而对犯罪嫌疑人及其住所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采取秘密收取指纹样本的技术侦查措施。 通常可采取计划性秘密收取和搜查性秘密收取。1、前提条件(已经确定现场犯罪嫌疑人的手印;具备鉴定条件;手印的手位、指位和部位明确;密取的对象是案件的重大犯罪嫌疑人。) 2、程序(填写呈请密取手印报告书并审批才能使用这一侦查手段)(二)案前自然样本的收集1、收集其原有的捺印样本2、显现和提取档案中的潜在手印3、显现和提取生活用品上的潜在手印 (三)公开捺取手印样本 1、 捺印的准备 2、捺印的种类与方法 a、三面捺印及操作方法 b、平面捺印及操作 c、掌纹捺印及操作3、捺印的基本要求 a、手位指位正确; b、用力均匀花纹清晰完整; c、油墨浓淡适度; d、样本数量充分。(四)实验样本的收取 是根据手印检验工作的需要,模拟现场的原始条件,按照现场手印遗留时的动作接触客体所收取的样本手印。收取的目的是为了分析现场手印的差异点,判断手印价值,确定现场手印是否犯罪嫌疑人所遗留。 手印实验样本的收取应作好准备工作,明确实验目的、拟定实验计划,并作好实验记录。 第二节 尸体指纹捺印一、捺印的目的和要求 为了查找无名死者的身份,或鉴别现场指印是否为死者所遗留,在现场勘查和处理命案时一般都要捺印尸体指纹。 由于人死后手指皮肤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捺印尸体指纹需要采用特殊的技术方法。二、不同死亡时间的尸体表皮乳突花纹的捺印三、尸体真皮乳突纹线的捺印第七章 指纹鉴定第一节 指纹鉴定的准备 一、了解诉讼类型、案情,明确鉴定的目的和要求 二、查验送检材料及检材形成条件和影响变化因素 三、了解手印样本的来源和收取方法 四、设计检验方案并进行必要的物质准备 第二节 分别检验一、分别检验的目的和要求(一)目的 分别寻找、确定和固定手印检材和样本特征(二)要求 先弄清形成条件,后寻找特征; 先检验现场手印,后检验样本手印; 先寻找种类特征,后寻找细节特征。 二、分别检验的步骤和任务(一)初步检验 1、确定检材手印的方位 2、确定检材手印的痕迹种类 a、痕迹线的种类(犁沟线和乳突线的区别)b、判断检材手印是否重叠变形3、判断手印花纹类型及其不同形态 4、对样本材料的初步检验(二)深入检验 1、确定检材手印的种类特征 2、确定检材手印的细节特征 3、对样本手印的深入检验三、发现和确定检材手印特征的一般方法 (一)由点到面 (二)顺线追击 (三)对照印证(同一手印不同形象之间进行) (四)先易后难、先重点后一般 (五)特征推测四、手印特征的固定 (一)绘制示意图 (二)在手印照片上作标记五、模糊、残缺、重叠和变形手印特征寻找、确定的步骤和方法 (一)模糊手印特征的识别(二)变形手印特征的识别(三)残缺手印特征的识别 (四)重叠手印特征的识别六、手印其他特征的识别(一)曲肌褶纹和皱纹特征的识别(二)乳突细点线特征的识别(三)伤疤与脱皮特征的识别(四)汗孔特征的识别 第三节 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国鼎立教学课件
- 三只小猪拓展课件
- 教育行业面试必 备:东营教资面试题目及答案精 编
- 文秘岗位面试实战模拟题库
- 电商业务专员求职经验分享:韩企电商面试题库分析
- 专业指导:桂林采购面试题目及答案职业规划指南
- 经济法学面试题库量飙升:经济法领域热点问题探讨
- 女生励志演讲稿
- 单位面试常见问题与答案解析:岗位晋升篇
- 外贸业务员工作计划
- 四川省成都市2024-2025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高中数学开学第一课课件(初高中衔接)
- 高空作业车安全知识培训
- 电影美术课程设计
- 修脚服务行业未来三年发展洞察及预测分析报告
- 2024年京津冀公民科学素质大赛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水果收货标准
- 急诊专科护士进修汇报课件
- 孩子成长档案模板
- 南京大学介绍
- 【视频号运营】视频号运营108招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