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中考专题复习:生物与环境导学案.doc_第1页
新课标人教版中考专题复习:生物与环境导学案.doc_第2页
新课标人教版中考专题复习:生物与环境导学案.doc_第3页
新课标人教版中考专题复习:生物与环境导学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标人教版中考专题复习:生物与环境导学案一、考点扫描1.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2.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类型,食物链、食物网的特征以及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3.理解生物圈的组成、范围以及它对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等。二、考点透析考点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影响生物的环境因素有:非生物因素如光、温度、水等;生物因素如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 例1.红树林枝繁叶茂、根系发达,能扎根于海滩淤泥中,有效的防止波浪对海岸和海堤的侵蚀。红树林的根系发达属于( )a、生物对环境的依赖 b、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例2.人们将一种叫“水葫芦”的植物引种到昆明滇池后,这种植物很快在滇池中蔓延,甚至威胁到其它生物的生存。这说明了(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c、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d、生物既不能适应环境也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考点迁移:1.去年冬天至今我市出现了严重的旱灾,使冬小麦大面积死亡,说明(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环境能影响生物 c、生物能影响环境 d、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2.2008年奥运帆船比赛地青岛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有着丰富的藻类植物资源,海湾浅水处长绿藻,稍深处长褐藻,再深处长红藻。藻类植物的这种分布主要受哪种因素的影响?( )a、阳光 b、温度 c、气体 d、盐度考点二: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例3. 微山湖是江北最大的淡水湖,有“日进斗金”的美誉,下列有关微山湖的描述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微山湖所有的生物 b、微山湖中的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c、微山湖中的全部鲤鱼 d、微山湖例4.如图表示某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部分生物,请据图回答: (1)该食物网中的生产者是 。(2)此食物网中有 条食物链,在食物链中虎鲸和须鲸之间是 关系,企鹅与海豹之间是 关系。(3)此生态系统如果受到重金属盐污染,那么体内积存重金属污染物最多的生物是 。(4)该图要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增加的成分有 。考点迁移:1.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下列食物链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草兔狼 b、草兔狼 c、阳光草兔狼 d、兔草狼2.由草、兔和狼组成的生态系统中,把狼消灭了,兔的数量将如何变化( )a、增加 b、减少 c、先减少,后增加 d、先增加,后减少甲 乙 丙 丁 生物名称相对数量3.右图为一个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这些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在这条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 )a、甲乙丙丁 b、丙丁甲乙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考点三:生物圈(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为生物的生活提供了基本的条件)例5.养花时,我们要经常给花浇水、施肥、松土,把花放在阳光下,天冷了还要及时把它们转移到室内,且一般一个花盆只栽一株植物。与上述顺序相对应的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依次是 。例6.近年来,我国东海多次发生赤潮,给东海的渔场、海水养殖业带来重大损失。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产生赤潮的原因是( ) a、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 b、工业和生活废水大量排入海洋c、树木的大量砍伐 d、海洋石油开采考点迁移:1.使用“ddt”的地区,虽然只占陆地面积的一小部分,可是远在南极的动物体内也发现了ddt,这种现象说明( )a、ddt挥发性极强b、这些南极动物可能是从施药地区迁去的c、考察队把ddt带到南极d、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2.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一个小生态瓶也是生态系统,它们的组成都应该包括( )a、动物、植物、真菌细菌 b、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c、阳光、空气、水 d、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三、拓展提升材料一:日本受本次大地震级地震引发的海啸和核泄漏事故的影响,许多居民流离失所,生命安全受到严重挑战。材料二:许多国家和地区对由日本进口的海产品进行核检测,对回国的在日研修生进行核辐射检测。材料三:据有关人士分析,人体甲状腺很容易遭辐射侵袭,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前段时间,我国境内相继出现抢购食盐的闹剧。1.据材料一:本次灾难中数以万计的人被夺走生命,难民度日艰难,说明环境中的 因素对生物影响巨大。也说明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是 的。2.据材料二:从生态系统间物质流动的角度分析,说明各生态系统是 。3.据材料三: 是人体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原料。缺少此物质会使人患 病。如果你是国际核能专家,就预防核辐射和保护生命健康,给民众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 四、知识网络构建五、中考真题再现1.(2009.唐山)“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成语中所指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a、捕食 b、合作 c、共生 d、寄生力2.(2010.临沂)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这说明了(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环境改变生物 d、环境制约生3.(2008.济宁)图示某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生态系统有 条食物链。(2)食物网中,数量最多和最少的生物各是 。(3)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 。(4)如果工厂排放的有害物质进入此生态系统,含有害物质最多的生物是 。(5)在该生态系统中,大量捕杀狐和蛇,则一段时间内 的数量会增加,造成植被减少。六、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青藏铁路的唐古拉山越岭段海拔5000多米,风大且频,气温很低,这里的松树都匍匐在地面,称为“爬地松”。影响松树形态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水 b、温度 c、空气 d、 风2.我为花草呵护,花草向我微笑”,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花草”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是 ( ) a、消费者 b、生产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部分3.在老鹰吃蛇,蛇吃青蛙,青蛙吃昆虫,昆虫吃植物这条食物链中可以看出,老鹰体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a、 光 b、 植物 c、 蛇 d、昆虫4.一个图形来表示生态系统中兔、鹰、草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你认为正确的图是 ( ) 5.蚯蚓可以使土壤疏松,它的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这说明( )a、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依赖环境 d、生物适应环境(二)非选择题近年来,我国某些地区农田生态系统中的一些问题引起了一些科学家的高度关注:其一是蛙的数量急剧减少;其二是鼠害泛滥,虫灾频繁;其三耕种时急功近利,导致耕地肥力下降。请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蛙数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和 。(2)有人尝试“引蛇灭鼠”并取得较好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