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大理苍山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docx_第1页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大理苍山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docx_第2页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大理苍山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docx_第3页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大理苍山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docx_第4页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大理苍山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南林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2013届)题目: 大理市苍山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教学院系 - 专 业 -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评 阅 人 2013年 5月 29日大理市苍山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摘要:本论文以苍山生物多样性为研究对象。基于对苍山自然地理概况和苍山动植物物种的调查和了解,对苍山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及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结合国内外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的方法因地制宜。对苍山生物多样性进行分区、分类别规划保护,制定相关保护措施,在规划保护苍山生物多样性的同时,最终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高效发展。关键词:生物多样性 苍山 保护 规划 效益cangshan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planning-(-)abstract: this paper features with biodivers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based on the features of natural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and features of plant and animal species investigation and understanding, to the features of biological diversity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problems in the study, combined with the method of adjust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of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planning at home and abroad. the partitioning of the biological diversity of features, classification planning protection, formulate relevant protective measures, in the planning and protection features of biodiversity at the same time, achieve the unity of the ecological benefit, economic benefit, social benefit and efficient development. keyword: biodiversity cangshan conservation planning benefit目 录前言11国内外研究现状21.1国外生物多样性研究现状21.2国内生物多样性研究现状22、仓上基本概况42.1地理位置42.2自然地理状况42.2.1地质地貌42.2.2气候42.2.3土壤52.2.4水文53、苍山生物多样性概况73.1物种多样性73.1.1动植物类型73.1.2动植物保护73.2生态系统多样性84、苍山生物多样性现存问题94.1自然生境遭到破坏94.2保护区“软硬件”滞后94.2.1“软件”能力滞后94.2.2“硬件”配备滞后95、苍山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115.1规划范围115.2规划原则115.3苍山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分区115.3.1核心区规划115.3.2缓冲区规划125.3.3实验区规划126、苍山生物多样性分类别保护规划136.1森林保护136.1.1原生森林植被的保护136.1.2丰富多彩的高山植被类型136.1.3保护规划166.2湿地保护176.2.1保护措施176.3.苍山濒危及保护植物保护规划186.3.1.苍山濒危及保护植物和特有植物名录186.3.2珍稀濒危及保护植物的特点和分布状况216.3.3保护措施226.4苍山濒危珍稀动物保护规划236.4.1濒危珍稀动物名录236.4.2濒危珍稀动物保护措施257、效益综合评价277.1生态效益277.1.1生态效益目标的实现277.1.2生态系统功能的实现277.2经济效益287.3社会效益288结论和讨论29主要参考文献30指导教师简介31致谢32附录33附 录前言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资源,是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工业革命以来的200 多年,人类经济发展在数量和规模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但资源和能源的过度消耗,破坏了生态平衡和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球环境,致使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云南省大理市漾濞县苍山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是一座集各种奇珍异宝丰富自然资源和美丽旅游资源的名山。自然地理环境复杂,气候条件优越,在深山中有各种动植物,许多动植物已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对象。苍山是一座生物多样性的宝库,但是近些年来,人为和自然的因素导致该地区生物多样性遭到了破坏,一些珍稀物种甚至已消声劣迹,而其他的物种已正在减少,要想阻止这些悲剧的发生,就必须采取措施对苍山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和规划。彻底贯彻国家政治方针的同时,还要加强地方政府对苍山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的重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并且切实际的落实下去。除此之外,还要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当地居民和游客对苍山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的意识,发展苍山生物多样性全民参与。1国内外研究现状1.1国外生物多样性研究现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社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关注生物资源的保护问题,并且在拯救珍稀濒危物种、防止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等方面开展了很多工作。1948年,由联合国和法国政府创建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1961年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建立。1971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著名的人与生物圈计划。1980年由iucn等国际自然保护组织编制完成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正式颁布,该大纲提出了要把自然资源的有效保护与资源的合理利用有机地结合起来的观点,对促进世界各国加强生物资源的保护工作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1995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发表的关于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巨著全球生物多样性评估(gba)。生物多样性公约(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是一项保护地球生物资源的国际性公约,于1992年6月1日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起的政府间谈判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在内罗毕通过。生物多样性公约是一项有法律约束力的公约,旨在保护濒临灭绝的植物和动物,最大限度地保护地球上的多种多样的生物资源,以造福于当代和子孙后代。 1.2国内生物多样性研究现状“全球生态系统评估项目”是由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提出的,历时5年,着重研究生态系统与人类福祉的关系。十多年来,中国政府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履行国际公约,认真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已经从一个科学理念转化为大量的具体行动和保护举措。自1993年中国批准生物多样性公约后,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由国家环保总局牵头、包括22个部门和单位的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工作协调组;加强立法和依法监管,已制定并颁布实施了包括自然保护区条例在内的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法规20多项;制定并实施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中国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纲要、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中国国家生物安全框架等保护管理规划和科学规范;抢救性地建立自然保护区,强化就地管理,提高了社会公众的生物多样性意识2。作为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和农业大国,中国比其他国家更依赖于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利用。但是中国的生物多样性过去经受的破坏和当前面临的威胁是非常严重的。61 %的原生生境丧失,40 %的生态系统己严重退化,15 %20 %的物种处于濒危状态,遗传多样性大量丧失。特别是掠夺式的资源开发,造成了森林破坏、土地荒漠化、水资源枯竭,旱涝灾害频繁、环境污染严重、景观破碎、外来物种逐渐增多,旅游、采矿和围垦湿地等活动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严重不利影响。由于几千年来对森林植被及野生植物种的严重破坏,高等植物中濒危和受威胁的种类高达4 0005 000种。约有400 种野生动物处于濒危或受威胁状态。如犀牛( dicerorhinussumatrensis) 、白臀叶猴( pygathrix nemaeus)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 、金丝猴( rhinopithecus roxel2lanae) 等1。2、苍山基本概况2.1地理位置云南大理苍山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苍山北起洱源邓川、南止西洱河、东濒洱海、西临黑惠江河谷。苍山为南北走向,长48km,宽18余km,保护范围总面积57710hm。地跨2县l市,苍山东坡属大理市,面积为29300h;苍山西坡属于漾濞彝族自治县,面积为20610h;苍山北段属洱源县,面积为7800h。2.2自然地理状况2.2.1地质地貌苍山位于三江褶皱系与扬子准地台两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的结合部位。苍山具体又处于东部洱海断裂和西部漾濞江河谷的乔后断裂之间。洱海断裂是滇中高原与横断山区在本地区的分界,底层在强烈抬升过程中错断陷落,隆起地块形成苍山断块山地,陷落地块成为洱海断陷盆地。苍山地层属前寒武系苍山群,具有动力变质作用和多期活动的特点。山体岩石组成主要有片麻岩、片岩、板岩、花岗岩及大理岩等。苍山在地貌上处于滇中高原和横断山区的分界线上,在云南由北而南下降的地势中,属中间梯层,在地貌形态上为高山地貌。苍山山脉连脊屏列自北而南由云弄峰、沧浪峰、五台峰等19座海拔3074m-4122m的山峰组成,最高的马龙峰海拔高达4122m。苍山山脉在第四纪发生有山岳冰川。从东亚大陆看,是末次冰期冰川作用最南的山地。冰川作用的遗迹,保存比较完整的有冰川地貌的冰斗、冰蚀槽谷、刃脊、角峰等。2.2.2气候苍山地处低纬高原,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11月至次年4月,主要受西方干暖气流控制,雨天少,晴天多,为旱季;5月至10月受西南暖湿气流控制,阴雨天多,为雨季。气候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湿季分明,雨热同季,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年温差小而日温差大,立体气侯明显的特点。苍山山体高大,气候垂直分异明显,从山麓到山顶具有亚热带、暖温带及寒温带3个垂直气候类型。冬季时有来自北方冷空气影响,山地上部一年中有4-5个月的降雪。冬春季节,西风急流沿西洱河峡谷而上,使洱海盆地地区盛行大风,尤以下关风速最大,平均风速4-4.2m/s,大风一般12-14m/s,瞬问最大风速达27.9m/s,故有风城之称。灾害天气主要有低温冷害、霜冻、旱涝、大风等。2.2.3土壤苍山地形复杂,高差悬殊,气侯垂直差异很大,具有从亚热带到寒温带的气侯类型,植被从云南松林、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到亚高山、高山暗针叶林和高山草甸均具备。在这样的生物气候条件下形成了红壤、黄棕壤、棕壤、暗棕壤、高山草甸土等土壤类型。表2-1苍山地区土壤情况区域土壤类型代表植被成土母质土层厚度土壤酸碱反应东坡海拔2500m以下,西坡2550m以下红壤;基带土壤云南松林片麻岩、片岩、板岩的坡积物为主较厚酸性反应东坡海拔25003300m,西坡25503200m之间黄棕壤、棕壤湿性常绿阔叶林、铁杉针阔混交林及杜鹃箭竹灌丛坡积母质中厚层酸性反应东坡海拔33003900m,西坡32003700m之间暗棕壤苍山冷杉林坡积残积母质为主中层酸性反应东坡海拔3900m以上,西坡3700m以上高山草甸土高山草甸和杜鹃灌丛残积物为主薄酸性反应2.2.4水文苍山区域内河流均属于澜沧江水系。苍山东坡自北而南有霞移溪、万花溪、阳溪等十八条平行溪涧,流径大理坝子,汇人洱海。总枯水流量为6.363m/s,平均径流2.4975亿立方米。西坡有金盏河、紫阳河、雪山河等23条河流,总枯水流量为4.923m/s,均流入黑惠江。北部有水厂河,流入凤羽河后经弥苴河注入洱海。苍山区域河流均属于山地型源头河,具有河流短小,河谷深切,河床狭窄,比降大,水流湍急,下切侵蚀力强,洪枯水季节流量变化大的特点。3、苍山生物多样性概况3.1物种多样性3.1.1动植物类型苍山森林茂密,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为众多动物提供了良好环境栖息地,动物资源十分丰富。根据访问调查及有关资料整理,苍山西坡哺乳类动物主要有云豹、羚牛、小熊猫、岩羊、野猪、黑熊、兔、穿山甲、松鼠、竹鼠、巨松鼠等82种。根据大理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名录统计(不含水禽类),鸟类主要有黒颈长尾、白腹锦鸡、大斑鸠、龙头鹦鹉等128种。植被有草甸、灌丛、稀树灌木草丛、竹丛、硬叶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温性针叶林、暖性针叶林等九个不同的植被类型。分布在海拔2000m-4100m之间,从低到高依次是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云南松林带,铁杉林、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带,冷杉林带,杜鹃灌丛带,高山草甸带。苍山植物有药用、观赏、食用等用途,其中药用植物有苍山贝母、云木香、岩白菜、滇龙胆、白术、玄参、柴胡、五味子等;观赏植物主要为杜鹃,大约有40种,其有较大开发价值的有杜鹃,马缨花杜鹃、似血杜鹃、乳黄杜鹃、硫磺杜鹃等,另外,常见的观赏植物有山玉兰、龙女花、山茶、云南野山茶、龙胆、报春花、川百合、开口箭、蕙兰等;食用植物有蕨菜、杨梅、川梨、大白花杜鹃、树头菜。食用菌最为丰富,大约有100多种,常见的有羊肝菌、牛肝菌、牛肚菌、香菇、木耳、青头菌、松茸等。3.1.2动植物保护苍山森林茂密,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为众多动物提供了良好环境栖息地,动物资源十分丰富。据资料统计现有国家级保护动物17种。其中云豹、黒颈长尾雉、羚牛、巨蜥、蟒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5种;穿山甲、巨松鼠、岩羊、黑熊、小熊猫、白腹锦鸡、龙头鹦鹉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12种。苍山植物中有六种植物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其中一级保护植物一种为云南红豆杉;二级保护植物五种:分别为松茸、扇蕨、水青树、金荞麦、毛红椿。三种列入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均为三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分别为领春木、蔼杜鹃、黑节草。十二种列入云南省第一批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其中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两种,分别为高河菜、兰花双叶草。三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十种,分别为马耳山五味子、长梗润楠、川八角莲、云南马兜铃、异腺草、短瓣瑞香、猴子木、毛管花、老鸦瓜子、花叶重楼。3.2生态系统多样性苍山海拔从西坡河谷1560m至最高峰4122m,相对高差为2562m。植物垂直分布带明显,形成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类型,包括森林生态系统、草甸生态系统、高原湖泊和湿地生态系统。4、苍山生物多样性现存问题4.1自然生境遭到破坏由于苍山周边的本地居民自身素质的局限以及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不够,同时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一个人口增长与资源合理配置的之间的矛盾问题没有被妥善处理和解决,导致苍山的自然生境遭到人为破坏程度日趋严重。与此同时一些重点保护植物也正在被破坏,如药材、珍贵花卉、根雕材料、食用菌等。区内部分资源数量及质量均呈下降趋势,主要保护对象处于受威胁状态,部分已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严重的威胁。除此之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苍山旅游业的不断壮大,当地居民对苍山自然资源的依赖性越来越大,这对苍山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构成了威胁。4.2保护区“软硬件”滞后4.2.1“软件”能力滞后苍山保护、管理经费不足,每年仅有少数人头事业费拨款和少量不固定的业务费,仅能维持一般的管理工作。野生动物损害人畜和农作物的补偿费严重不足。同时苍山基础管理的能力薄弱,科研人员不足,可开展一定的研究项目,但能力薄弱。现除大理市辖区土地利用格局和森林资源为近期数据外,漾濞、洱源资源数据均为十多年前调查。缺乏监测设施,对资源消长和科学决策缺乏依据。目前保护区的本底资源不完全清楚。出上述不足之外,新建苍山保护管理局人员缺少必要的培训,素质和管理能力亟待提高,必须加强培训。4.2.2“硬件”配备滞后保护区地跨2县1市,涉及14个乡镇,保护和管理工作难度大。目前仅建了苍山保护管理局和大理市、洱源县、漾濞县苍山保护管理局,个管理站尚未建立。急需完善管理机构,加强机构能力建设。由于管理机构建立不久,因此保护设施设备较差、基础设施处于空白状态。办公用房为租用、缺界桩、界牌,没有宣教中心、宣传牌、碑等设施。科研监测设备和人员装备、办公、生活、防火、执法巡护、通讯等设备缺乏,限制了保护和管理工作的开展。5、苍山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5.1规划范围本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范围为大理白族自治州苍山保护区界限范围以内,依据大理白族自治州苍山保护区地名图确定规划范围。5.2规划原则依据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积极贯彻执行国家基本建设方针、政策;坚持科学态度,重视方案优化,确保规划实施安全可靠,并尽量降低规划建设投资;坚持以生物保护为核心,做到以人为本,重视环保,避免新环境污染再产生5。综合采用近中远期结合、因地制宜、优先保护、地带性、布局合理化、景观生态、网络系统化的规划原则。与此同时还要坚持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实行优先保护和分级保护,促进保护的同时也要与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相协调和统一。5.3苍山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分区参照全国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总体规划、国家和地方有关生物多样性的法律、条例,结合苍山保护区实际情况,确定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主要项目为:珍稀、渐危、濒危动物、植物物种的保护、生态系统保护、动植物生存、栖息条件与环境的保护、生物多样性动态网络的建设以及生物多样性管理体系的建立等。各区所列珍稀涉物种根据1、国家濒危物种红皮书;2、苍山物种受胁迫的具体情况。5.3.1核心区规划苍山3000m以上设为核心保护区,核心保护区内禁止人流通行,以保护种质资源的环境为目的保护物种资源。核心区是原生性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保护对象及其原生地集中分布的区域,是珍稀和高山暗针叶林天然植被集中分布地区,是被保护冰川遗迹和物种的核心。核心区的生态过程禁止人为干扰,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除因科学研究的需要,必须进入核心区从事科学研究观测、调查活动的,应当事先向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提交申请和活动计划,并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进入从事科学研究活动。在核心保护区内设定固定监测点,监测物种变化趋势;并设种质资源采集站,采集资源并作为物种培育与研究的储备库。5.3.2缓冲区规划在核心区的外围规划划定一定宽度的绿化过渡带,作为缓冲区,以保护核心区内的环境免受或者少受外界的干扰,从而维持核心区的生态相对稳定性和自然度。缓冲区位于核心区的周围,包括一部分原生性生态系统类型和由演替类型所占据的受过干扰的地段。缓冲区一方面可以防止对核心区的影响和破坏,另一方面可用于某些试验性和生产性的科学研究,但不准破坏其群落环境,可进行合理植被演替和合理采伐更新试验,以及野生经济作物栽培与动植物驯养等。对于苍山缓冲保护区划分在海波2600m至3000m,是核心区外围为保护、防止和减缓外界对核心区造成影响和干扰的区域。5.3.3实验区规划实验区是在核心区以外的保护区周围划出的一部分,用于实验和发展本地特有生物资源的场所;还可根据当地经济需要,建立各种类型人工生态系统,为生物多样性恢复进行示范和成果推广。苍山自然保护区实验区为东坡海拔2200m至2600m,西坡海拔2000m和2400m至2600m。苍山2600m以下主要林木为华山松、云南松、栎、栲、马缨花、山杨、杜鹃、山茶、云南油杉、樟、木荷、旱冬瓜、山杨梅等,次生栎丛、蕨类等观赏性植物为主分布的区域。6、苍山生物多样性分类别保护规划由于苍山地形复杂、动植物物种繁多,对该地区实行统一的保护规划有一定的难度,就需要进行分类别保护。在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同时,还要充分合理利用其他的人力和自然资源。6.1森林保护6.1.1原生森林植被的保护森林以原生植被为重点保护对象,包括次生林、灌草丛和次生裸地,这是恢复植被演替的各个阶段,必须严格保护。目前东坡海拔3000m以下,西坡海拔2500m以下的自然植被,均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东坡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现已完全消失,仅存面积很小的云南松林,现有森林以华山松人工林为主体。西坡的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也只有小面积保存,大面积分布的是与它在演替上紧密相联系的云南松林。局部破坏严重的地段,出现暖温性的灌丛或稀树草坡。原生森林植被是苍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最珍贵的自然遗产和基因库,蕴藏着丰富的种质资源,也是园林,林业,农业等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对它进行有效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工作之一,采用就地保护是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消灭保护区内裸地和荒山,逐步恢复具有地带性原生林带结构的植被,使森林生态系统进入良性循环,生物繁衍和憩息地有明显改善。同时,特别重视灌木和地被植物营造,加强保护区内保土护坡功能,避免和减少水土流失。6.1.2丰富多彩的高山植被类型苍山自然条件复杂多样,植被垂直分布明显,类型众多。初步划分为如下植被类型和植物林地(见表6-1,6-2)。表6-1 苍山主要植被类型植被型植被亚型群 系草 甸高山草甸亚高山草甸喜马拉雅嵩草草甸羊茅草甸灌 丛寒温性灌丛大理杜鹃灌丛似血杜鹃灌丛蓝果杜鹃灌丛乳黄杜鹃灌丛马缨花灌丛暖性石灰岩灌丛马桑灌丛稀树灌木草丛暖性稀树灌木草丛刺芒野古草草丛蕨菜草丛竹 林温性竹林箭竹林硬叶常绿阔叶林寒温山地硬叶常绿阔叶林高山栎林常绿阔叶林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多变石栎林高山栲林黄毛青冈林落叶阔叶林旱冬瓜林温性针叶林温凉性针叶林寒温性针叶林苍山冷杉林云南铁杉林暖性针叶林暖温性针叶林华山松林云南松林滇油杉林表6-2 苍山现有植被林地植被物种起源面积(亩)桉树人工14.3柏木人工70.1车桑子人工3.0杜鹃天然2266.4厚皮香天然40.1华山松飞播441.6华山松人工3779.5华山松天然2071.1箭竹天然2435.8冷杉天然1158.6栎类天然947.9萌生栎天然7268.9南烛天然398.4桤木人工9.1桤木天然346.9杉木人工1.1小石积天然347.5杨树人工10.2杨树天然74.5硬阔天然2.6油杉天然9.7云南松飞播1023.0云南松人工1249.3云南松天然3344.2续表6-2植被物种起源面积杂灌天然241.9珍珠花天然74.5合 计27630.26.1.3保护规划(1)提高“保护第一”的观念意识。加强原始森林群落等核心区和缓冲区的保护,尽可能维护其原始状态,避免因游人的大量涌入给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合理开发利用核心区以外及保护区过渡带的自然资源,做到自然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达到可持续利用的目的。(2)切实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有效管理。增加保护区投入,改善管理条件,提高管理水平,有计划、有步骤发展和充实保护网络,扩大保护范围,使更多珍稀植物进入保护区得以保护。(3)加强对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研究。首先应对珍稀濒危植物种质资源进行本底调查,建立珍稀濒危植物保护信息管理系统和动态监测体系。对珍稀濒危植物的资源、生长地定位、野外生长状态、环境数据分析等进行系统的管理,定期进行数据更新,随时掌握野生珍稀植物的生长动态,为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4)加强与科研单位的合作,加快苍山珍稀濒危植物培育基地的建设步伐,开展对珍稀树种的育苗造林工作,扩大种植面积;同时对经济价值高的经济作物、药用植物进行大面积人工种植,既可增加在保护区内珍稀濒危植物资源数量,又能提高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减轻保护珍稀濒危植物所带来的经济压力。(5)森林病虫害防治。苍山森林资源丰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任务繁重。目前,需进一步加强保护区内监测预报点建设,不断完善预警体系。规划期内,开展森林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加强各级网点管理,建立健全森林病虫害检疫和防治体系,提高对病虫害的防灾、御灾和减灾能力;设立重大生物灾害应急处置储备基金,加大资金投入;建立防范有害生物的联合协调机制,建立有害生物风险分析与预警中心,加强和规范跨部门、跨行业、跨学科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与预警工作,完善早期风险预警和应急反应机制。(6)森林防火。由于特殊的植被、地形、气候等因素,加之生产用火及人为活动,苍山地区易引发森林火灾,呈现扑救难、影响大的特点。目前森林防火面临冬春季持续干旱高温天气多,火源管理力度不够、重扑轻防现象。通过森林火灾防控的实施,全面提升森林火灾应急处置能力和综合防控水平,全面提高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能力,实现林区防火带与防火通道网络化,结构合理化,管理规范化,功能多样化。建立完善森林防火长效投入机制,加快推进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森林消防队伍建设、提高森林火灾应急处置能力的建设;强化森林防火科技支撑体系,完善森林防火法制化建设。6.2湿地保护湿地保护有湿地本身的保护、水生植物和鸟类保护。苍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内湿地及水生植物主要是洱海及其水域中的种类;据现有资料统计,共有27科48属,共64种,其中沉水植物20种,浮叶植物8种,漂浮及悬浮植物6种,挺水植物11种,其它19种。苍山保护区湿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多样化的生境,为鸟类多样化创造了条件。在苍山湿地已记录到鸟类195种,分别隶属于15目43科115属,其中留鸟12种,夏候鸟85种,冬候鸟及旅鸟(过境鸟)98种。6.2.1保护措施(1)湿地保护宣传教育目前全社会还普遍缺乏湿地保护意识,对湿地的价值和重要性缺乏认识。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宣传、教育工作滞后于经济发展和资源保护形势的要求,宣传教育工作的广度、力度、深度都不够。因此宣传普及湿地知识,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自然保护区的政策、法令、法规;加强对保护区周围群众及外来人员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保护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11。(2)科学研究对湿地自然环境、生物多样性、湿地资源开发利用及受威胁等信息的收集与监测工作,为湿地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提出建议和背景材料。与高校及科研单位联合,对本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物质循环及能量运动等进行研究。进行对珍稀濒危动物人工驯养繁殖技术研究。对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建立湿地鸟类抢救收容所,进行救治与养护。6.3.苍山濒危及保护植物保护规划6.3.1.苍山濒危及保护植物和特有植物名录苍山植物区系属泛北极高山植物区系和中国喜马拉雅山植物区系。属于世界高山植物区系丰富的区域之一。优越的自然环境、特殊的地理位置,孕育了丰富的植物种群和多样的植被类型,由于是低纬度亚热带地区的高山,自然环境复杂,种属密度较大,有较多的珍稀濒危植物种类。现已知苍山被列入国家保护种类的树种(不含引种)有21种,分属于16科(见表6-3)。云南省级重点保护植物12种,分属于11科(见表6-4)表6-3 苍山国家保护珍稀濒危植物种类及分布(不含引种)种 名拉丁名科属分 布级别云南红豆杉taxus yunnanensis红豆杉科2000-3500m,苍山东西坡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铁杉林一松口蘑(松茸)tricholoma matsutake白蘑科苍山东西坡常绿阔叶林二毛红椿toona ciliata楝科苍山西坡二滇桐craigia yunnanensis椴树科2200二滇楠phoebe nanmu樟科2300二云南樟cinnamomum glanduliferum樟科2350二续表6-3种名拉丁名科属分布级别水青树tetracentron sinense水青树科苍山西坡海拔27002900m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二扇 蕨neocheiropteris palmatopedata水龙骨科苍山西坡半湿性常绿阔叶林二龙女花(西康玉兰)magnolia wilsonii木兰科万花溪等地海拔2700m常绿阔叶林二金荞麦fagopyrum dibotrys蓼科苍山东西海拔2200m林中空地二葶花(子宫草)skapanthus oreophilus十字花科洱源海拔27003100m云南松林及林缘草坡二领春木euptelea pleiosperum领春木科苍山西坡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铁杉林三硫磺杜鹃rhododendron sulphureum杜鹃花科弯塘、龙泉峰、马鹿塘海拔31003500m的悬岩上三蓝果杜鹃rhododendron cyanocarpum杜鹃花科断箐、龙泉海拔3600m的地段三棕背杜鹃rhododendron fictolacteum杜鹃花科断箐、龙泉海拔32003600m的地段三似血杜鹃rhododendron haematodes杜鹃花科韭菜坡、中和峰海拔30504020m的杜鹃灌丛中三和蔼杜鹃rhododendron jucundum杜鹃花科西坡海拔3700m的地段三白菊木gochnatia decora菊科花甸坝高山草甸三延龄草trillium tschonoskii延龄草科龙泉峰、花甸坝海拔29003350m的林下三黄牡丹paeonia delavayi var.lutea毛莨科花甸坝海拔2900m灌丛三黑节草dendrobium candidum兰科漾濞三岔河海拔2200m的林中树上三表6-4 苍山云南省级重点保护植物名 称拉丁名科名分 布级别高河菜megacarpaea delavayi十字花科海拔36004100m的高山草甸二兰花双叶草cypripedium margaritaceum兰科苍山西坡常绿阔叶林二马耳山五味子schisandra wilsoniana五味子科苍山西坡常绿阔叶林三长梗润楠machilus longipedicellata樟科苍山西坡常绿阔叶林三川八角莲dysosma veitchii小檗科苍山西坡常绿阔叶林三云南马兜铃aristolochia yunnanensis马兜铃科苍山西坡常绿阔叶林三异腺草anisadenia pubescens亚麻科苍山西坡常绿阔叶林三短瓣瑞香daphne feddei瑞香科苍山西坡常绿阔叶林三毛管花eriosolena composita瑞香科苍山西南坡海拔1700m灌丛三五柱滇山茶(猴子木)camellia yunnanensis山茶科苍山西坡常绿阔叶林三穿心莛子藨(老鸦瓜子)triosteum himalayanum忍冬科苍山西坡海拔3100m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三花叶重楼paris violacea百合科苍山西坡海拔2900m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三6.3.2珍稀濒危及保护植物的特点和分布状况(1)组成的复杂性大理苍山分布有国家珍稀濒危植物21种(不含引种),其中:厥类植物1种,裸子植物2种,被子植物19种,二级重点保护12种,三级重点保护10种。分布有珍稀濒危杜鹃属植物5种,占全国杜鹃属珍惜濒危植物7种的71.4,是杜鹃花属植物分布中心之一,也是杜鹃花属植物分布较集中的地区。(3)成分的复杂性苍山虽然是第四纪初强烈降升而成的年轻山脉,但该地区仍保留了部分原始的珍稀濒危植物,如裸子植物云南红豆杉(taxus yunnanensin),大理罗汉松(podocarpus forrestii)等;被子植物中则有领春木,水青树等著名的第三纪子遗植物,这说明苍山珍稀濒危植物起源的古老性。经调查研究,苍山植物区系无特有科、属,特有种占全部总数的3.1,特有现象不明显。(4)分布的局限性由于地史的变迁以及近代人为活动对环境的深刻影响,特别是苍山复杂的气候、地形特点,珍稀濒危植物多呈零星残遗分布状态,而认为破坏相对较少的高山带和亚高山带分布的珍稀植物虽然保存面积大一些,但多属于狭生态幅类型,如蓝果杜鹃、和蔼杜鹃、棕背杜鹃、硫磺杜鹃、似血杜鹃,仅局限与一个植被带中,具有明显的分布局限性和生态脆弱性,因此加强苍山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有效管理非常迫切和重要。6.3.3保护措施(1)采取措施促进植物多样性保护a、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云南省珍贵树种保护条例执行。贯彻加强保护、积极发展、合理利用的方针。b、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严禁采摘和砍伐。如因科研、采种或其它特殊需要时,须经主管部门同意,报国家林业局批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备案,而且仅限制在实验区内及保护区外围进行。c、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同样严禁采摘和砍伐。如因科研、采种或其它特殊需要,须经州主管部门同意,经云南省林业厅批准和云南省环境保护局备案,且仅限制在实验区内。d、国家三级保护植物,当种群数量较大时,可在实验区范周内进行有控制的利用,但不得以营利为目的,对提供给范围以外的植株,经云南省林业厅批准和云南省环境保护局备案。e、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采伐珍贵树种,严禁剥树皮、挖树根。f、严格保护古树名木,禁止砍伐、移植。应对古树名木进行调查、鉴定、登记造册,建立保护设施、标志,并落实保护措施。g、严格保护物种资源,禁止引入外来种子、苗木和野生动植物物种。(2)保护物种和综合治理栖息地就地保护是指保护生态系统和自然生境以及维持和恢复物种在其自然环境中有生存力的种群。就地保护是植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措施,对于保存种群数量、种群生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0。(3)充分利用迁地保护方法开展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尽管人们都知道保护栖息地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方法,人们同样也认识到迁地保护方法是综合保护计划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植物园、动物园的圈养繁殖计划以及基因库等的建立正是加强迁地物种保护的措施。这一保护措施能够很好地与旅游景观的建设和试验区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发展景观旅游和实验区的建设中充分发挥迁地保护的优势,通过对濒危珍稀植物物种及其后代进行长期保存达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的。6.4苍山濒危珍稀动物保护规划6.4.1濒危珍稀动物名录苍山哺乳类动物主要有云豹、羚牛、小熊猫、岩羊、野猪、狼、麂子、黑熊、兔、草狐、穿山甲、松鼠、巨松鼠、飞鼠、竹鼠、黄鼬等82种。根据大理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名录(杨岚)统汁(不含水禽类),鸟类主要有棕胸竹鸡、雉鸡、黑颈长尾雉等128种。根据有关资料,保护区内动物种类约433种,其中:高等动物285种(兽类82种,鸟类170种,鱼类33种),低等动物148种。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26种,其中一级保护动物5种,二级保护动物21种,分属16科。见表6-5表6-5苍山国家保护珍稀濒危动物种类种名拉丁名科属保护等级金钱豹panthera pardus猫科豹亚科豹属一云豹neofelis nebulosa猫科豹亚科云豹属一续表6-5种名拉丁名科属保护等级熊猴macaca assamensis猴科猕猴属一羚牛budorcas taxicolor牛科羊亚科羚牛属一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雉科、长尾雉属一小熊猫ailurus fulgens浣熊科小熊猫属二金猫felis temmincki猫科猫亚科猫属二大灵猫viverra zibetha灵猫科二小灵猫viverricula indica灵猫科小灵猫属二丛林猫felis chaus猫科猫亚科猫属二猕猴macaca mulatta猴科猕猴属二黑熊ursus thibetanus熊科二斑羚naemorhedus goral牛科羊亚科斑羚属二岩羊pseudois nayaur牛科岩羊属二鬣羚capricornis sumat raensis牛科二水鹿cervus unicolor鹿科二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鳞鲤科二巨松鼠ratufa bicolor巨松鼠科巨松鼠属二兔狲felis manul猫科兔狲属二灰头鹦鹉psittacula himalayana鹦鹉科二白腹锦鸡chrysolophus amherstiae雉科锦鸡属二黑翅鸢elanus caeruleus鹰科鸢亚科黑翅鸢属二红隼falco tinnunculus隼科隼属二大绯胸鹦鹉psittacula alexandri鹦鹉科二领鸺鹠glaucidium brodiei鸱鸮科鸺鹠属二大理裂腹鱼schizothorax taliensis鲤科二6.4.2濒危珍稀动物保护措施(1)采取措施促进动物多样性保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围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云南省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条例执行。贯彻加强保护、积极发展、合理利用的方针。保护和营造野生动物的栖息生存环境,遏制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污染和破坏,划分濒危动物保护核心区,严格控制人员进入,为野生动物的栖息、繁衍创造适宜条件。禁止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因科学研究、驯养繁殖、展览或其他特殊情况,需要捕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问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特许捕猎证;猎捕罔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向省、州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开展野生动物的科学研究和人工养殖,并在实验区进行有针对性的动物繁育实验,从而增加濒危珍惜动物的数量。在严格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引种控制,丰富动物资源,避免盲目引种造成物种侵袭。严格控制旅游开发占地,减少由于旅游开发对动物的影响。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宣传保护野生动物的重大意义,使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观念深入人心。 (2)原地保护就地保护是指保护生态系统和自然生境以及维持和恢复物种在其自然环境中有生存力的种群。就地保护是动物多样性保护最有效的措施,对于保存种群数量、种群生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对地域(海拔)要求较高的濒危野生动物要实行原地保护,在其主要栖息区域设立保护核心区,让这些动物成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避免外界干扰,从而自然增加其繁育数量。(3)迁地保护迁地保护是对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措施,对于数量剧减的野生动物来说,迁地保护尤为重要。它是对原地保护的一种补充,再引进的物种来源以及今后家养物种繁殖计划的主要遗传物质储存库。(4)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野生动物是携带和传播疫病的媒介之一,云南是中国发生禽流感疫情风险最高的地区之一。苍山保护区也是是候鸟迁飞的重要通道,同时是云南省重要的旅游区,有必要加强野生动物疫病监测预警体系的建设。目前,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仍存在监测站点数量少、布局不合理、监测技术力量薄弱和宣传力度不足等问题。通过完善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体系建设,提高疫源疫病的预防和控制水平,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安全,保障人类生命健康和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发展。7、效益综合评价7.1生态效益使一度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得到修复。呈现出蓝天、碧水的自然风光,资源开发利用符合现代生态学原理的人与自然和谐的新局面。7.1.1生态效益目标的实现建设项目实施后,大理白族自治州苍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将达到予计目标,表现以下6个方面:(1)作为生物多样性的背景苍山范围内的陆地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得到严格保护;(2)保护区范围水源源头受到保护;(3)湿地退耕还“湿”,坡地退耕还林得以实现。(4)生物多样性保护核心区得到封护,生物与环境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受到保护,林地得以休养生息,生态系统的功能逐渐恢复。(5)珍稀、濒危物种全面受到保护,其它物种实现就地保护或迁地保护。由于人为扰动引起的灭亡趋势得到遏制。(6)野生动植物种类的丰富度增加,生物多样性指数有所提高。7.1.2生态系统功能的实现生态系统的功能(环境功效)的恢复和发展:(1)稳定水文:集水区的植被调节有助于减少水土的流失。(2)保护土壤:受自然植被覆盖和凋落层保护的优质土壤可保持肥力、防止危险坡地坍塌。(2)保持环境的自然平衡:保护区的存在有利于保持更大范围内生态系统更自然的平衡。7.2经济效益丰富的生物资源蕴含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