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公园下沉花园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森林公园下沉花园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森林公园下沉花园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森林公园下沉花园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艺术设计一班 李鑫 201120541222奥体森林公园下沉花园调研报告调研时间:2014.3.26调研地点:北京奥体公园下沉花园调研目的:对北京奥体中心下沉花园进行调研,体会在开敞空间里,各种构筑物的尺度。同时了解广场的形态等,借鉴其空间上的布置,绿化与小品、休息场地的完美结合,明白如何使得整个空间协调而统一。使自己在对今后的校园小筑中对各种开敞空间的尺度有更深刻的了解,使自己设计的尺度符合开敞空间的要求,可以满足在外部空下人的正常使用需求。一、下沉花园概况位于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地下9米的下沉花园,其两侧是大型购物中心和地铁的出入口,长达700米的空间由7个庭院串联而成。在满足人员集散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体现中国元素的人文景观,来自于最具北京代表性的紫禁城和四合院,它通过对红墙的重新定义开放了紫禁城的界限,使皇宫禁地和民间四合院合二为一,全新的互动空间使人既能体验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又能感受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自由平等参与的民主精神。二、下沉花园空间尺度奥林匹克中心区下沉广场位于中轴线与龙形水系相距最近一块狭长地块。这块地被分成了南北向纵向排列的7个下沉广场。这7个下沉的广场在地平线下串联并在地平线上由不同的入口并联起来。下沉广场低于地面9米,人们可以从这里平行地进入地下空间,在下沉广场周围也有若干通往中心区地下空间的入口。由于下沉广场的划分,使得七个广场中的每个广场在尺度上相对于地面上部分大幅缩小,形成宜人的空间。以四号院为例, 30米*60米的地块,建筑面积还占到大约百分之三十,这样的尺度接近传统北京城市建筑空间尺度,与地坪以上空间形成鲜明的对比。7个下沉广场每个被赋予了一个主题来展示北京某个方面的文化,这样的空间尺度也适合塑造这种文化氛围。人们行走在地平面以上,可以俯视到整个下沉庭院的景色,也使得游览过程更加生动。不仅如此,这里是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一个交通纽带。人们在这里完成由地上空间到地下空间的过度,也是超大尺度的地上仪式空间向传统北京城市空间尺度的转换,丰富了整个奥林匹克中心区中的空间的组成。三、下沉花园空间组成下沉花园自南向北分别为1号院:御道宫门;2号院:古木花厅;3号院:礼乐重门;4、5号院:穿越瀛洲;6号院:合院谐趣;7号院:水印长天。7处庭院以中国元素为亮点,充分展示出中国历史与现代的文化传承,深得中外游客喜爱。1.御道宫门,是七个下沉庭院的第一个院子,院子里只有一座气势宏伟的宫门,乍一看,只觉得是一到宫门孤零零的立在哪,略显萧条,我们不禁叹腕,这就是老师极力推荐的下沉庭院,有点大失所望。但是慢慢品味,这孤零零的宫门,给人一种强大的气势,虽然它只是默默的伫立,但是它彰显了一种厚重,一种沧桑。一号院为方形广场,放松了台阶东侧的不规则边角本异性的空间具备了传统礼仪空间的稳定感。2.古木花厅,是一组北京居民中具有代表性的三进制四合院,保持了传统四合院的基本空间格局,表现四合院传统瓦屋面以及支撑屋面的做法体系,将传统的封闭空间开放为敞开的外部空间,加入镂空瓦墙、倒影水池、立瓦铺地等元素,给传统空间注入新的表达语言。奥林匹克中心区下沉花园2 号院取名为瓦院,瓦院主要的空间结构是依据北京的四合院来的,四合院,又称四合房, 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合院式建筑,其格局为一个院子四面建有房屋,通常由正房、东西厢房和倒座房组成,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故名四合院。瓦院创新在于打破了原有的正房、东西厢房和倒座房的墙,做到四面通透,利于往来行人休息欣赏娱乐,四面通透也更体现花园的对外性,和开放行。3.礼乐重门,鼓墙,钟磬塔,排箫,琴幕等元素构成了这一庭院,充分体现了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3号院礼乐重门院子东侧是龙形水系下面的地下商业,西侧是地铁奥运支线及部分商业空间,南北两端与前后院子相通,是一个过渡性的空间。院子东侧是龙形水系下面的地下商业,西侧是地铁奥运支线及部分商业空间,南北两端与前后院子相通,是一个过渡性的空间。这里有红墙,有红色钢构支起的上百面“响鼓”。鼓面可敲,鼓内藏灯,白天是鼓,晚上是灯,鼓灯结合为奥运搭起喜庆的红门。3号下沉庭院空间在强化轴线序列感的同时,也注意小型半开敞、开敞空间的营造,丰富广场的空间构成。规划采用植被分隔、铺地界定、高差错落相结合的手法,将庭院空间划分为开敞式的多个小型空间,并通过广场内部道路串联组织,使广场空间相互融合、渗透,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同时体现出了对称美中的参差不齐之美。4、5.穿越瀛洲,是大屯路人行隧道是南北花园之间的联系空间,4号院的地铁出入口和大屯路交通枢纽,产生大量的人员集散,因此穿越性构成了空间的主题。合院谐趣,四合院是典型的中国北方居住建筑类型,遍及乡村与城市。四合院的初衷便是将历史与文化因素融入我们的建筑创作,使建筑具有特色的同时具有根基和亲和力。四合院群落的屋顶是老北京城的一大特色。整个四号院空间,4、5号院以及大屯路人行隧道是南北花园之间的联系空间,4号院的地铁出入口和大屯路交通枢纽,产生大量的人员集散,因此穿越性构成了空间的主题。这个穿越性的交通空间与绿色休闲空间结合,表现了对瀛洲仙境的向往。6.水印长天,位于下沉花园最北端。为奥运中心区与奥林匹克公园衔接点四、下沉花园植物配置这次去奥体中心调研,是在三月份,万物复苏,四合院的玉兰开了,一抹清新淡雅的白色与古朴的四合院相互呼应。设计师在庭院的绿化设计中恰当的运用了乔木、草坪的结合,巧妙地结合对柔划空间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植物本身就是生命和活力的象征和体现,该庭院就是利用了植物的这一特征,在广阔的空间里,在地面铺设的灰色系列中,嵌入些许绿植,在形成对比的情况下又打到了互补的完美结合,是整个空间既沉稳又不乏生机。灰色的地面,绿色的草坪,再加上高耸的绿植,使得整个空间一下子就活了起来。在三四号院的休息区域都有树景与座椅结合的造景,使得游人在休息的同时可以欣赏自然风光。五、结语在这次调研中,我充分体会到了大开敞,大尺度空间下构筑物应该的尺寸与室内尺寸的不同,例如台阶的宽度,高度,扶手的高度,休息长椅的尺度,以及铺地的材质和植被的种类。这些,都是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