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辅学课件2中国音乐的体裁与名作欣赏_第1页
音乐欣赏辅学课件2中国音乐的体裁与名作欣赏_第2页
音乐欣赏辅学课件2中国音乐的体裁与名作欣赏_第3页
音乐欣赏辅学课件2中国音乐的体裁与名作欣赏_第4页
音乐欣赏辅学课件2中国音乐的体裁与名作欣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中国音乐的体裁与名作欣赏 第一节 “思无邪”民歌 第二节 “负鼓盲翁正作场”曲艺 第三节 “血气为之动荡”戏曲 第四节 “洋洋乎盈耳”器乐 第一节 “思无邪”民歌 诗经 “十五国风”:周南、召南、邶、 鄘、卫、王、郑、齐、魏 、唐、秦、陈、桧、曹、 豳 楚辞、九歌 “歌”、“谣”、“辞”、“声”、“曲”、“调 ”、“令”、“风” 第一节 “思无邪”民歌 宋郭茂倩的乐府诗集 明冯梦龙的山歌 清李调元的粤曲 华广生的白雪遗音 王廷绍的霓裳续谱 蒲松龄的聊斋俚曲 1、劳动号子 淮南子:“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 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 黄河船夫曲 黄河船夫 2、山歌 南方的“客家山歌”、“弥渡山歌”、“兴国山 歌”、“柳州山歌”等; 北方的“信天游”、“爬山调”、“花儿”、“ 山曲”等。 脚夫调、蓝花花 “花儿会” 朱仲禄上去高山望平川 郭兰英 3、小调 小调又称小曲、俚曲、市俗小令、俗曲、时调 、丝调、丝弦小唱、村坊小曲等 茉莉花、绣荷包 第二节“负鼓盲翁正作场”曲艺 历史:成相篇、俗讲、变文、瓦舍、勾栏、诸宫调 、鼓子词、唱赚、陶真、涯词。 品种:大鼓、弹词、坠子、时调、牌子曲、道情、 莲花落、霸王鞭、二人转、子弟书、八角鼓。 类别:弹词类、鼓词类、牌子曲类、琴书类、道情 类、走唱类。 艺术特征: (一)以“说”、“唱”为主。多数曲艺是似说似 唱、又说又唱。 (二)以“一人多角”的方式,通过说、唱,把形 形色色的人物和各种各样的故事表演出来,告诉 给听众。 艺术特征: (三)曲艺以说、唱为艺术表现的主要手段,因而 它是诉诸人们听觉的艺术。 (四)为使听众享受到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 其境的艺术美感,曲艺演员必须具备坚实的说 功、唱功、做功,并需具有高超的摹仿力。 1、苏州弹词 四大技巧:“说、噱、弹、唱” 苏州弹词 毛泽东书法蝶恋花答李淑一 2、京韵大鼓 代表人物:刘宝全、张小轩、白云鹏、白凤鸣 、骆玉笙 代表作品:丑末寅初、剑阁闻铃、电 视剧四世同堂主题曲重整河山待后生 刘宝全 骆玉笙 3、单弦牌子曲 八角鼓 3、单弦牌子曲 石慧儒 1、昆曲 汤显祖的“临川四梦”(牡丹亭、南柯记 、邯郸记、紫钗记) 洪升的长生殿 孔尚任的桃花扇 第三节“血气为之动荡”戏曲 魏良辅的南词引正 沈宠绥的弦索辨讹和度曲须知 朱权的太和正音谱 吕天成的曲品 王骥德曲律等 乾隆年间的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纳书楹 曲谱等 汤显祖 梅兰芳、俞振飞表演昆曲牡丹亭游园惊梦 2、京剧 “徽班进京” 京剧名家:旦行的梅(兰芳)、尚(小云)、程 (砚秋)、荀(慧生); 生行的余(叔岩)、马(连良)、麒(麟童); 净行的金(少山)、郝(寿辰)、侯(喜瑞); 丑行的萧(长华)、马(富禄)等。 毛泽东题词 (1)行当 生行,指戏曲剧目中的男性形象,以面部化妆俊扮为 其特点。根据其年龄、身份的不同可以分为老生、小 生、武生等不同的种类。 旦行,指戏曲中的女性形象,可分为青衣、花旦、刀 马旦、武旦、老旦、彩旦等类别。 净行,指那些面部勾画脸谱的男性形象,有正净、副 净、武净和毛净之分。 丑行,指那些滑稽幽默或相貌丑陋的人物,有男性也 有女性。男性多在鼻眼间勾画豆腐块状脸谱,故又称 “小花脸”。 (2)表演 唱,是戏曲演出中剧中人物进行内心情感抒发或叙 事的主要方式; 念,是戏曲演出中对人物间的对白或独白的总称, 是一种诗歌化、音乐化的戏剧语言; 做,是对戏曲演员的身段、表情、气派、风度等表 演的总称,是戏曲表演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舞台 行动的主要组成部分; 打,戏曲的开打具有极强的舞蹈性、程式性和表现 性,也多写意而非写实,有的表现两个人的对打, 有的则是集体的战争场面。 (3)文场乐器: 曲笛,唢呐,京胡,京二胡,月琴,阮,弦子 (4)武场乐器: 锣,钹,鼓板,堂鼓 (5)结构: 板式变化体,曲牌连缀体 (6)腔调: 二黄、西皮、四平调、高拨子、南梆子、娃娃调 梅兰芳贵妃醉酒 京剧霸王别姬 马连良空城计 与乐器有关的成语: “滥竽充数”、“得心应手”、“一鼓作气”、 “焚琴煮鹤”、“琴心剑胆” 第四节“洋洋乎盈耳”器乐 1、琴 伯牙的琴艺可使“六马仰秣”、瓠巴的琴声能让“流鱼出听 ”; 伯牙与钟子期以高山流水结为“知音”; 孔子“鼓文王操”; 司马相如“红粉当垆”; 诸葛亮“弹琴退仲达”; 嵇康“结恨广陵散”; 蔡邕“闻爨知良材”; 蔡文姬“七岁辨琴”; 陶渊明“无弦而鼓”; 韩愈“听颖师弹琴”; 琴 文字谱幽兰 2、筝 筝 3、琵琶 东汉刘熙的释名:“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 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 因以为名也。” 白居易的琵琶行 十面埋伏 霸王卸甲 飞花点翠 阳春白雪 春江花月夜 琵琶 4、二胡 沈括的梦溪笔谈:“马尾胡琴随汉车,曲声 犹自怨单于。” 胡琴家族:二胡、高胡、中胡、京胡、板胡、椰 胡、坠胡、四胡、马骨胡等。 阿炳二泉映月 杨荫浏 坠胡 板胡 京胡 四胡二胡 5、笛 现在一个约定俗成的说法是:演奏方法、发音原 理差不多的这两种乐器,横吹者为笛,竖吹者为 箫。 笛子一般分为曲笛(笛身较为粗长,音高较低, 音色醇厚,因多为昆曲伴奏而得名)、梆笛(笛 身较为细短,音高较高,音色清亮,因多为北方 的梆子戏伴奏而得名)。 笛 当代笛乐,北派以冯子存、刘管乐为代表;南派 以赵松庭、陆春龄为代表,两派的笛风均以深厚 的民间音乐功底为基础,同时都有一批成功的创 作。如喜相逢、五梆子、卖菜、 荫中鸟、欢乐歌、鹧鸪飞、三五七 、早晨等。 南北派的笛风,一言以蔽之,恰如昆曲与梆子的 区别,前者柔美细腻,后者粗犷豪放。 6、笙 笙是由簧片、笙管、斗子三部 分组成的。 笙 胡天泉 7、唢呐 俗称“喇叭”,“海笛” 明朝王磐朝天子咏喇叭章:“喇叭,唢哪 ,曲儿小,腔儿大。来往官船乱如麻,全仗你抬 身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什么 真共假?眼见得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 得水尽鹅飞罢。” 唢呐 任同祥 8、江南丝竹 江南丝竹是一种小型的器乐合奏形式,常用的乐 器有:丝弦的二胡、三弦、琵琶、扬琴;竹管的 笛、箫、笙和小件打击乐器鼓、板等。其中以二 胡、笛、箫为主。江南丝竹的音乐风格清新活泼 ,细致秀雅;曲调优美流畅,柔和婉转。 传统的江南丝竹曲目有所谓的八大曲之说, 但对八大曲的认定则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一般地 说,是如下八曲:三六、慢三六、行 街、云庆、四合如意、中花六板 、慢六板、欢乐歌。 另外还有老六板、霓裳曲、柳青娘 等,也是很流行的。 9、广东音乐 广东音乐是从广东小曲演变发展而来的,原 是流传于珠江三角洲一带的丝竹合奏曲,其前身 主要是粤剧过场音乐和烘托表演用的小曲,如 一锭金、柳青娘、梳妆台等,最初称 为“过场音乐”、“过场曲子”或“小曲”等, 后来演变成不少独立演奏的乐曲,流传到外省市 ,便称为广东音乐了,现已成为乐种的专称。 传统的广东音乐,乐队一般由五件乐器组成 ,俗称“五架头”,即二弦、提琴(与板胡的样 子相仿)、三弦、月琴、横箫(笛)。广东音乐 的曲调特点是流畅、自然,多用繁复的装饰音。 尤其是拉弦乐器的“滑指”、“花指”,使得乐 曲更显精致细腻、婉转动人。 步步高、平湖秋月 、蕉石鸣琴;严老 烈的旱天雷、连环 扣,何柳堂的赛龙夺 锦,丘鹤俦的狮子滚 球,易剑泉的鸟投林 ,何大傻的孔雀开屏 雨打芭蕉、双声 恨 吕文成 一、名词解释: 1、民歌 2、劳动号子 3、山歌 4、信天游 5、花儿 6、山曲 7、小调 8、曲艺 9、大鼓 10、弹词 11、牌子曲 12、坠子 13、琴书 14、时调 15、戏曲 16、昆曲 17、京剧 18、行当 19、唱、念、做、打 20、文武场 21、琴 22、筝 23、琵琶 24、胡琴 25、笛 26、笙 27、唢呐 28、江南丝竹 29、广东音 乐 本章学习重点提示: 二、代表人物及作品 1、郭兰英 2、朱仲禄 3、蓝花花 4、上去高 山望平川 5、茉莉花 6、绣荷包 7、刘宝全 8、骆玉笙 9、丑末寅初 10、俞振飞 11、梅兰芳 12、牡丹亭游园 13、马连良 14、霸王别姬 15、空城计 16、广陵散 17、幽兰 18、渔舟唱晚 19、十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