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侧弯课件_10_第1页
脊柱侧弯课件_10_第2页
脊柱侧弯课件_10_第3页
脊柱侧弯课件_10_第4页
脊柱侧弯课件_1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特发性脊柱侧弯 Adolescence Idiopathic Scoliosis -从基本理论到临床 Part 1 发病率与自然史 o0.5%-3%,10o o0.15%-0.3%,30o oAlways occur adolescently osevere case , male:female=1:8 o已知侧弯进展的危险因素: 性别,骨骼剩余生 长能力,弧度的部位,弧度的严重程度。 Risser指数 o0级:未出现髂骨骨骺 o级:开始出现髂骨骨骺 o级:髂骨骨骺到一半 o级:髂骨骨骺3/4 o级:出现全部骨骺,未 与髂骨融合 o级:骨骺与髂骨融合 髋臼 oTriradiate cartilage oOpen Closed o生长发育成熟后侧弯稳定了吗? o仍然会进展,30,比 较容易进展;50-70,比较明显的加重。 侧弯患者的评估:筛查 o体格检查:直立位,观察颈、乳房、肩、肋 骨、腰、臀; o肩胛骨对称?胸弯;胸廓肋骨隆起/椎旁肌突 出?胸弯、胸腰弯、腰弯;一侧斜方肌饱满 ?上胸弯; oAdam sign:前弯,脊柱后凸的最顶点,躯干 的不对称在主弧的顶点最明显,隆起的高度 反映顶椎段椎体旋转的程度; o侧弯测量仪:量化,7。 侧弯患者的评估:评价 oTanner第二性征分级 侧弯患者的评估:评价 o病史,生长发育所处的阶段,畸形发展的情 况; o月经开始:生长发育减慢直到青少年中期; 男性:腋毛和胡须的出现,直到青少年的后 期;Y型软骨、Risser征; 侧弯患者的评估:评价 o体格检查:脊柱两侧的隆起,最隆起的位置 对应侧弯弧度的顶点,弧度的凸侧是隆起的 一侧; o毛发丛/皮毛窦:脊柱神经管闭合不全(先天 性脊柱裂);牛奶咖啡斑:神经纤维瘤病; 瘦高修长身材:马凡综合症; o下肢不等长的患者:垫高/坐位行Adam前弯 试验; o脊柱的柔韧性检查:判断是否为结构性畸形 ; o前弯/侧向弯曲疼痛:椎管内病变?肿瘤、椎 间盘突出; o前弯/后伸受限、疼痛、腘绳肌紧张:滑脱? o前弯严重僵硬:先天脊柱畸形? o脊柱功能评估:步态和姿势,足跟、足尖行 走、站立和平衡 o脊髓的神经反射功能; o腹壁反射:除外髓内上运动神经元病变; 侧弯患者的评估:评价 o影像学检查:推荐1436胶片 o位置:负重状态下“后前位、侧位”,仰卧位下 “左、右Bending位”,“前后位”,俯卧位下 “Force Bending位”,共6个位置;前4个是必 需的位置 Radiographic Measurement Manual oSpinal Deformity Study Group o2004年 oMichael F. O Brien. MD oTimothy R. Kuklo. MD oKathy M. Blanke.RN oLawrence G. Lenke. MD 正常脊柱正位 o颈椎:7 o胸椎:12 o腰椎:5 o冠状面平衡 o矢状面平衡 胸椎腰化腰椎胸化 腰椎骶化 o正常不全骶化完全骶化 X线投照正位 o头侧:C7 o胸廓:双侧肋骨 o尾侧:骨盆 o清晰度:胸腰椎 Bending位:所有弯,骨盆 X线投照侧位 o范围:C7-S1 o清晰 o标志:C7,T2,T5, T10,T12,L2,S1 其它位置: Force Bending 其它位置:Fulcrum Bending 其它位置:Traction 其它位置:过伸位 12岁,特发性脊柱侧弯 12岁,特发性脊柱侧弯 外相 整体观察 双肩高度差 oRSH:radiographic shoulder height omm o左肩高(+) o右肩高(-) 锁骨角度 oClavicle Angle o左侧高(+) o右侧高(-) T1倾斜度 骨盆倾斜/双下肢不等长 oHRL:horizontal reference line oPCRL:pelvic coronal reference line oFHRL:femoral horizontal reference line 骶骨倾斜 o双下肢不等长不伴骶骨倾斜 o双下肢不等长伴骶骨倾斜 o双下肢等长伴骶骨倾斜 脊柱侧弯:端椎中立椎稳定椎 o端椎:EV (end vertebrae)侧弯 的头端和尾端倾斜度最大的椎体 o中立椎:NV(neutral vertebrae) 主弯以下最靠近头侧的双侧椎弓 根对称的椎体 o稳定椎:SV(stable vertebrae) 端椎下最靠近头侧被CSVL中间 穿过的椎体 脊柱侧弯:Cobb角测量 o上胸弯T2-T5 o胸弯T6-T11 o胸腰段T12-L1 o腰段L2-L5 o主弯 o侧弯 脊柱侧弯:顶椎中心(centroid) o顶椎中心确定方法 o正常椎体:对角线交叉法 o楔变椎体:中点交叉法 脊柱侧弯:冠状面平衡 oCSVL Center sacral vertical line oC7PL C7Plumbline o偏移 o左- 右+ 脊柱侧弯:顶椎偏移距离(apical vertebral translation,AVT) o顶椎或者椎间隙中心与 CSVL垂直距离(mm) oCSVL:胸腰段,腰弯 oC7PL:上胸弯,胸弯 脊柱侧弯:顶椎偏移距离 脊柱侧弯:矢状面平衡 脊柱侧弯:矢状面Cobb测量 脊柱侧弯:矢状面Cobb测量 o胸腰段后凸角度 o腰椎前凸角度 脊柱侧弯:顶椎旋转(apical vertebral rotation,AVR) oNash-Moe椎体旋转分级 o0级:双侧椎弓根对称 o1级:凹侧椎弓根在椎体边缘 o2级:凹侧椎弓根将要消失 o3级:凹侧椎弓根消失 o4级:凸侧椎弓根超过中线 脊柱侧弯:顶椎旋转 凹侧椎弓根 与椎体边缘重叠 将要消失 完全消失 消失 凸侧椎弓根 o0级:椎弓根对称 o1级:轻度移向中线 o2级:移到2/3 o3级:接近中线 o4级:超过中线 脊柱侧弯:顶椎旋转 Risser指数 o0级:未出现髂骨骨骺 o级:开始出现髂骨骨骺 o级:髂骨骨骺到一半 o级:髂骨骨骺3/4 o级:出现全部骨骺,未 与髂骨融合 o级:骨骺与髂骨融合 髋臼 oTriradiate cartilage oOpen Closed 特发性脊柱侧弯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从基本理论到临床 Part 2 Lenke分型:确定侧弯位置 o侧弯类型顶椎位置 o上胸弯 proximal thoracic (PT) T2-T5 o胸弯 Main thoracic (MT) T6-T11 o胸腰段 Thoracolumbar (TL) T12-L1 o腰弯 Lumbar (L) L2-L5 Lenke分型:结构弯和非结构弯 o主弯:最大的弯,通常结构性弯 o次弯:其它弯,可以结构弯或非结构弯 oSide Bending remaining Cobb: 25 oT2-T5: Kyphosis 20 oT10-L2: Kyphosis 20 会使PT以上、MT/TL-L以下成为 结构性次弯 Lenke分型:基本类型 类型 PTMTTL/L类型 1非结构 弯 结构弯M 非结构 弯 单胸弯MT 2结构弯结构弯M 非结构 弯 双胸弯DT 3非结构 弯 结构弯M 结构弯 M 双主弯DM 4结构弯结构弯M 结构弯三弯 TM 5非结构 弯 非结构 弯 结构弯 M (胸)腰弯 TL/L 6非结构 弯 结构弯结构弯 M 腰胸弯 TL/L- MT Lenke分型:基本类型 38(21)40(30) 49(4) 57(38) 62(47) 38(24) 55(30) 66(46) 32(21) Lenke分型:基本类型 87(56) 54(44) 40(37) 71(40) 58(45) 15(0) 46(27) 9(0) 29(11) Lenke分型:修正1:ABC oCSVL o腰弯顶椎 o凹侧椎弓 根内缘到 椎体外缘 Lenke分型:确定腰弯顶椎 oApex 往往最水平,但在某 些情况下不是偏离CSVL最 远的椎体或间盘 oLumbar Modifier A,当腰弯 均位于中线,有2-3个椎体 同样水平时,选择方法如右 Lenke分型:修正1:ABC Lenke分型:修正1:ABC Lenke分型:修正1:ABC Lenke分型:修正2:矢状面-N+ o胸椎矢状面后凸角度(T5-T12) o- (Hypo) 40 Lenk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