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菌病疫情暴发现场处理工作规范课件_第1页
布鲁氏菌病疫情暴发现场处理工作规范课件_第2页
布鲁氏菌病疫情暴发现场处理工作规范课件_第3页
布鲁氏菌病疫情暴发现场处理工作规范课件_第4页
布鲁氏菌病疫情暴发现场处理工作规范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布鲁氏菌病疫情暴发现场 处理工作规范 一、布病暴发疫情现场处理物资准备 除按常见传染病疫情现场处理所需共同物资和交通 工具外,尚需以下几类: (一)对病人治疗所需病房、病床及集中场所,分散 治疗亦可(与当地医疗部门协调)。 (二)对病人治疗所需药物及对疫区、传播因子等消 毒药品(与当地医疗及疾控部门协调)。 (三)进行检疫、诊断等所需各类试剂及器材等(与 当地疾控部门协调)。 (四)畜用菌苗。 (五)进行调查时所需表格、登记册、病例卡及宣传 资料。 二、对布病暴发疫情现场处理程序及措施 (一)现场处理程序 1、首先听取疫情介绍和占有信息资料。 2、尽快组建布病疫情现场处理指挥机构。 3、确认病例和核实疫情。 4、对疫区现场进行初步处理。 5、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6、全面开展对疫情现场处理和控制工作。 7、总结、报告。 (二)具体措施 1、首先听取医疗、疾控、兽医等部门的疫情介绍和案 例分析,占有信息资料。 2、组建布病疫情现场处理指挥机构 指挥机构中应包括各有关部门人员:政府、卫生 、畜牧兽医、外贸、海关、牲畜市场管理、商业、 食品加工、皮毛收购、加工等部门。 指挥机构应开展以下各项工作: 1)组织各类人员座谈、讨论,听取各方面反映、意见 、建议等。 2)确认病例: (1)流行病学史:发病前病人有与家畜或畜产品密切 接触史,或生活在疫区,或到疫区的暂居者,或与菌 苗生产、使用和研究密切联系者。 (2)临床表现: 发热:布病患者最常出现的症状是发热,典型热型 为波浪式起伏,故曾称布病为波状热。当前少见此类 病例,多为低热、间歇热等。 多汗:在晚上增多,出现盗汗、汗质较粘。 头痛、关节、肌肉痛。 其他症状、体征:乏力、精神不振、皮疹、肝、脾 、淋巴结肿大、关节肿大、皮下结节等。 男性睾丸炎、女性阴道、子宫炎等 (3)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初筛: 平板凝集试验(PAT)、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 或皮肤过敏试验阳性或可疑。 血清学检查: 试管凝集试验(SAT)滴度为1:100(+)及以上 (或病程一年以上者SAT滴度为1:50(+)及以 上),补体结合试验(CFT)滴度1:10(+)及以 上。抗人球蛋白(Coombs)试验滴度1:400(+)及 以上。 分离细菌:从病人血液、脓汁、骨髓、尿液及其他 体液或排泄物中分离到布氏菌。 (4)诊断标准: 疑似病例:应同时符合(1)、(2)和(3)中任 一项阳性者。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3)或(3)中任何 一种方法阳性者。 隐性感染:符合(1)和(3)或(3)中任 何一种方法阳性,但不具备(2)者。 n3、核实疫情:通过病例确认及听取疫情介 n绍、座谈等,疾控人员能初步掌握疫情范围 、程度、性质等。 n4、初步提出对疫区处理意见:通过上述一 n系列活动,疾控人员能初步对布病疫情现场 处理提出办法和措施。 n5、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n(1)对首发病例及某些早期病例调查:发病时间、 地点、性别、年龄、职业、表现、发病原因、与牲 畜及其产品接触关系、取血查抗体等。 n(2)对疫区人群调查:年龄、性别、职业组成,民 族特点、饲养家畜的情况(畜种、数量、饲养方式 、配种方式等)。对部分人、畜进行抽样取样送检 ,检测抗布氏菌抗体。 n(3)对疫区的有关单位调查:屠宰场、奶粉厂、肉 类加工厂、鲜奶供应、皮毛收购、加工等单位的生 产、管理、卫生、职工的健康等情况,取血样送检 、查抗体水平。 n(4)疫区自然特点:牧区、半农半牧区,农区、乡 镇、山区、平原、水草状况、野生动物情况等。 n(5)查阅当地有关布病流行资料及历次处理情况。 6、现场处理措施 n1)发现疑似疫情,畜主应限制动物移动;对疑 似患病动物应立即隔离。 n2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要及时派员到现场进行调 查核实,开展实验室诊断。确诊后,当地人民政府 组织有关部门按下列要求处理: n 扑杀 n对患病动物全部扑杀。 n布病检验阴性牲畜立即免疫。 n 隔离 对受威胁的畜群(病畜的同群畜)实施隔离,可 采用圈养和固定草场放牧两种方式隔离。 n隔离饲养用草场,不要靠近交通要道、居民点或 人畜密集的地区。场地周围最好有自然屏障或人 工栅栏。 n 无害化处理 n患病动物及其流产胎儿、胎衣、排泄物、乳、乳 制品等按照GB16548-1996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 品无害化处理规程进行无害化处理。 n流行病学调查及检测 n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源追踪;对同群动物进行 检测。 n 消毒 n对患病动物污染的场所、用具、物品严格进行消 毒。 n饲养场的金属设施、设备可采取火焰、熏蒸等方 式消毒;养畜场的圈舍、场地、车辆等,可选用 10%20%石灰乳、10%20%漂白粉乳、1%3%来 苏等等有效消毒药消毒;饲养场的饲料、垫料等 ,可采取深埋发酵处理或焚烧处理;粪便消毒采 取堆积密封发酵方式。皮毛消毒用环氧乙烷、福 尔马林熏蒸等。 n 发生重大布病疫情时,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应按照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有关规定,采 取相应的扑灭措施。 (3)切断传播途径、清除传播因子 n实施各类布病检疫:疫区牲畜定期检疫、输出 、输入牲畜检疫、市场检疫、运输检疫、屠宰加 工检疫等,阳性畜予以淘汰。 n对各类食品监督,尤其对奶、肉、内脏等阳性 反应的食品,一律消毁。 n对牲畜流产物、被污染的奶、肉、皮毛等,一 律予以消毒处理,对传染源栖息之地或厩舍予以 严格消毒。 n对操作布氏菌实验室及生产菌苗车间等予以随 时或定期消毒。 n(4)保护易感人群: n宣传教育:重点宣传内容是:人、畜布病表现 、危害、病因及基本防治知识;发现人、畜布病 早报告、早处理、早治疗;科学饲养各类家畜防 止受布氏菌感染;积极配合疾控人员为控制布病 所采取的各项措施。 n治疗全部的各期布病患者 。 n在疫区内定期对人群进行布病检验,及时发现 感染者。 n养成良好卫生、生活习惯:饭前、便后,尤 其与牲畜接触后要消毒、洗手,不喝生奶,不 吃生肉或内脏,人、畜分居等。 n在疫区内对家畜予以菌苗免疫。 n不出售、不转移、不饲养疫畜。 n加强牲畜市场检疫、管理。 n加强疫区布病监测。 n(三)总结、报告 n1、总结: n此次现场处理程序和措施。 n各部门参与及协作情况。 n引发此次流行的原因、形式、传染源及流行特 征和规律等。 n在处理本次布病流行中有无创意性的办法和措 施。 n在此次调查和处理布病中经验、教训和存在问 题。 n2、信息反馈及报告 n信息反馈:在本次处理布病疫情并得以控制 后,疾控人员向当地领导及疾控单位反馈处理 情况及资料,并提出咨询性意见、建议和看法 ,为今后控制和预防布病提供参考。 n汇报及报告:对本次布病疫情现场处理后, 疾控人员有责任向本单位及领导部门汇报并上 交工作总结。汇报此次处理工作日程、程序、 疫情性质、程度、采取控制措施及效果等。向 当地反馈什么资料、咨询意见、建议,以及当 地对本次处理工作的看法、评价等。 n三、畜间疫情处理 (一)发现疑似布病病畜后,畜主应立即将其隔 离,并限制其移动。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要及时 派员到现场进行调查核实,包括流行病学调查、临 床症状检查、病理解剖、采集病料、进行实验室诊 断等,根据诊断结果作出相应措施。 n n(二)确诊畜间布病患畜后,必须按下列要求 处理: n 1、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 疫点:疫点是指患病动物所在的地点。一般是 指患病动物的同群畜所在的畜场(户)或其他 有关屠宰、经营单位。 疫区:疫区是指以疫点为中心,半径35公里 范围内的区域。疫区划分时注意考虑当地的饲 养环境和天然屏障(如河流、山脉等)。 受威胁区:受威胁区是指疫区外顺延530公里 范围内的区域。 n 2、封锁 本病呈暴发或流行时(一个乡镇30天内发现10头 以上病牛或检出10头以上阳性牛,或50只以上阳 性羊),要对疫区依法实施封锁。在封锁期间, 禁止染疫动物和疑似染疫动物、动物产品出入疫 区;疫区周围设置警示标志,交通要道建立临时 性检疫消毒站,对进出人员、车辆及有关物品进 行消毒;停止疫区内易感动物及其产品的交易活 动;对易感动物实行圈养或指定地点放养,役用 动物限制在疫区内使役。 n n3、隔离 对受威胁畜群(病畜的同群畜)实施隔离。对 病畜同群畜可采用圈养和固定草场放牧两种方 式隔离。 隔离饲养用草场,不要靠近交通要 道、居民点或人畜密集的地区。场地周围最好 有自然屏障或人工栅栏。 n4、扑杀 病畜和血清学(未注苗或注苗18个月以上动物或 注射粗糙型疫苗的动物)或病原学阳性畜全部扑 杀。 n5、无害化处理 对病死畜和扑杀的病畜采取焚烧或深埋等无害化 处理。 n6、检(监)测 对疫区和受威胁区的易感动物进行检(监)测。 n7、消毒 饲养场的金属设施、设备的消毒,可采取火焰 、熏蒸等方式;养畜场的圈舍、场地、车辆等 ,可选用13%漂白粉、1030%石灰乳、1 3%来苏儿、0.3%新诺灵等以及其他有效消毒药 消毒;饲养场的饲料、垫料等消毒,可采取深 埋发酵处理或焚烧处理;粪便消毒采取堆积密 封发酵方式。皮毛消毒用环氧乙烷、福尔马林 等。 n 8、紧急免疫接种 疫区和受威胁区内所有的易感动物进行紧急免疫接 种。 n 9、封锁的解除 封锁的疫区内最后一头染疫动物被扑杀,并经彻底 消毒等处理后,对疫区监测一个月以上,没有发现 新病例;对疫区内所有易感动物进行了免疫接种, 并对所污染场所、设施设备和受污染的其他物品彻 底消毒后,经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检查合格,方可由 原发布封锁令机关解除封锁。 流行病学:是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领域的一门基 础学科、是探索疾病病因,开展疾病防治、改 善人群健康、制定公共卫生政策和策略的重要 工具。 散发:病例在人群中散在发生或零星出现,在 数量上维持在历年的一般发病水平称散发。 n疫点:通常把范围较小的疫源地或单个传 染源所构成的疫源地称为疫点。是指同一 门户出入的住户或病人、疑似病人、病原 携带者在生活上密切相关的若干户为范围 n疫区:若干疫源地连成片并且范围较大时称 疫区。若在农村一般指一个村庄、一个乡或 毗邻乡,城市以一个或几个居民委或一条街 道为范围。 暴发: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在短期 内,特别是在该病的潜伏期内突然发生许多同 样症状的病人称暴发。 n大流行:当传染病在一定时间内迅速蔓延, 波及范围很广,可达全国,甚至超过国界或州 界的状况,称大流行,又称“世界流行”。 传染源: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 原体的人和动物。 宿主:二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一方得利,另一 方受害,获利一方为寄生,受害一方为宿主。 n传播因子:传染过程中起到传播作用的媒介物 ,称传播因子 n传播途径:病原体被感染的机体排出,又侵入 新的易感机体所经的途径。 n流行病学调查:是研究疾病流行规律,制定 防治措施和评价措施效果的重要方法,广泛应 用于传染病,非传染病和原因不明的疾病 一、个案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 通常是指对新发病例或新发现病例的调查,目 的是确定是否布病,追查可能的传染来源及传 播途径,分析发生传染的原因和条件,了解可 能传播范围,提出治疗方案和预防方法,防止 疫情扩大。积累布病个案调查资料,为分析和 掌握当地布病流行规律创造条件。 (一)调查方法 1.询问病史。 2.填写布病流行病学调查表。 3.检查体征、书写病历。 4.特异性实验室检查。 5.调查当地卫生状况和防治措施执行情况,以 及存在问题。 (二)分析内容 1.根据症状、体征和实验检查结果,核实是否 是布病病人,发病日期、临床类型,并作疫情 报告。 2.分析可能的传染源、传播途径、传播因子。 3.确定传染源、传播范围和传染条件。 4.找出传染发病的原因,提出治疗方案和预防 措施。 二、暴发点调查 布病暴发:是一个单位或村屯(居民区)在短时 间内(一个潜伏期)发生较多(三个及以上)的 布病病人,这样的单位或村屯称布病暴发点,一 般是病畜从疫区 非疫区造成。对布病暴发点 要求在短时间内查明人、畜间布病疫情,分析暴 发原因,积极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扑灭疫情,防 止蔓延。 (一)调查内容和步骤。 1.向当地领导机关、卫生和兽医部门了解暴发开始 的时间和经过。 2.调查疫区一般卫生情况,访问检查首批病例,必 要时采集标本做实验室布氏菌分离和布病血清学试 验,确诊后对所有病例逐一检查化验等。 3.初步确定为布病暴发后,应该边调查边采取紧急 预防措施,防止扩大蔓延。 4.在逐个询问检查布病病例同时,填写布病流行 病学个案调查表和有关“流调”表格。 n 5.分析可能的传染源,对可疑的传染源采集标本检 查证实并 追究其传染来源。 6.对可疑传播因子采样检查。 7.考查历史疫情和周围有无类似布病流行。 8.分析流行的原因和条件。 9.整理调查资料、绘制统计表格和疫情地图、写出 报告上报有关部门。 n(二)分析方法 1.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分析这次暴发流行在 性别、年龄、职业、地区和时间分布的特点。 2.根据当地家畜输入、调动、检疫、临床表现 、可疑传播因子的检查结果,以及病人与家畜 接触情况,分析这次暴发流行的传染源,传播 途径和传播因子。 3.从1、2项分析结果,进一步探讨这次暴发流 行的原因和条件,提出防止再次暴发流行的措 施。 三、地区流行病学调查 是对一个地区(州、盟)、县(旗)、农场或牧 场范围内的调查,以了解布病在该地区内的流行 规律、动态,查清对人民健康的危害和对生产建 设的影响,以便制定防治规划。 (一)调查内容 1.地区概况 人口资料:人口数、性别、年龄、职业、流动人口 (迁入、迁出、临时居住); 自然地理:气象、土壤、地势、草原和耕地面积、 气温、雨量、风向等。 家畜种类、数量、饲养方式、配种方式。 牲畜疫病防治:历年布病检疫,免疫和淘汰情况, 家畜买卖、输入、输出的地点和数量。 居民生活习惯、文化卫生水平、居住条件、经济收 入及有关菌苗接种情况。 医疗卫生和畜牧兽医防治力量,当地人畜有哪些疫 病。 2.布病资料 人间布病发生情况: 历年布病新发病人数。 现有布病患者人数。 患者年龄、性别、职业(工种)、工龄。 临床类型。 各项布病化验结果。 传播途径和传播因子。 影响流行因素 畜间布病情况: 各种家畜历年流产、空怀数。 历年布氏菌检出情况。 不同畜种、不同畜龄,雌雄家畜布病化验阳 性率比 较。 牲畜体征。 疫史追溯,布病从何时,何地何种牲畜传入 。 形成疫源地的原因和条件。 疫情变动趋势。 布病造成经济损失的统计 (二)资料的收集和分析 1.资料收集方法,一般资料可向有关单位索取,如 气象局、农牧业局、统计局、卫生局、文化局、史 志馆等,疫情资料可从疫情报告和人畜布病普查资 料整理,其它资料可组织专题调查或通过对一些资 料整理分析取得。 2.布病在时间分布上的分析。布病的时间分布规律 ,可分析其季节性,为分析查明主要贮存宿主等提 供依据。根据布病历年逐月发病曲线的周期性,确 定其季节性。布病没有明显周期性,但根据年发病 曲线的波动,结合社会,自然因素变动,可以分析 出影响当地布病流行的因素。 n3.布病在地区分布的分析:将人畜布病发病地点 标在地图上可以看出布病发病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如农区、牧区、半农半牧区、城区、山区等对 布病发病的影响。如果将发病先后时间标在地图 上,可以看出布病蔓延速度和经路,因而可以帮 助判断布病的传播途径。 4.布病在人群的年龄、性别、职业,工种、工龄 和畜群的畜种、品种、畜龄、雌雄、改良、配种 和饲养的分析,可采用对比分析即利用统计学方 法。如布病在各年龄组发病特点,可以对比各个 年龄组布病发病率差别的显著性,还可以比较感 染率,血检阳性率,皮变阳性率及布氏菌检出率 等。 n四、感染和现患调查 是了解某个时间断面的人、畜感染和患病情况, 其目的是描述布病在空间、时间,人畜中的分布 和疫情发展趋势,探讨布病流行因素。探索造成 流行的原因和条件、评价布病防治措施效果。 调查方法一般有普查,线索调查和抽样调查三种, 根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方法。普查和线索调查可以 计算该地区的患病率和发病率,抽样调查只能计算 患病率,人间布病一般可以用感染率、患病率和发 病率表示疫情轻重和发展趋势,畜间布病多用感染 率,血清阳性率,布氏菌检出率等表示畜间疫情轻 重,对血清和病原分离阳性病畜要做布病体征统计 ,对开展人畜间布氏菌苗免疫地区,感染率统计要 排除由于布氏菌苗免疫引起的血清阳性。 地区流行病学调查多用在未开展布病调查地区,感 染和现患调查多用在已证实有布病流行的地区或用 在观察某项防治措施或科研工作。 五、布病流行学侦察。 为了判定一个地区或单位是否有布病,常采用流 行病学侦察的方法。有意识地选择一部分易受布 病感染的职业人群作检查,并对家畜做布病化验 检查。(血清学试验、皮变及细菌分离培养等) 以了解当地是否有传染源,人间是否有布病,并 推测能否引起流行等。这种方法不能掌握布病流 行强度和广度,只能判明该地区有无布病存在, 适合于疫情不明的地区。 人布病流行病学调查表 编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业 民族 工作(学习)单位职务 现住址 电话 与动物接触史(按下栏填明畜别,时间指最近接触的年月日或发病前接触的年月日) 防护情况(有无防护服装,消毒液,使用是否正常) 卫生情况(包括人畜是否共饮一个水井,幼羔放在卧室内饲养等) 发生布病日期 年 月 日 确诊单位 发病经过及症状: 既往病史: 体检结果: 布氏菌苗免疫接种史(接种年月日及菌苗种类和途径) 布病化验日期,项目,结果: 可能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及传播因子: 治疗经过和疗效: 治疗前后劳动能力比较:治疗前 治疗后 因布病造成的痛苦和经济损失: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调查单位及填报人 饲养 放牧 助产剪毛屠 宰剥 皮 皮毛 加工 内 脏 加 工 检 疫 采 血 喝 生 奶 吃 生 肉 畜别 时间 n调查报告 流调最后步骤就是根据调查分析结果,写出流行病 学调查报告,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内容包括调查的目 的、方法、结果和根据调查结果分析结论、建议, 报告文字要简洁、科学性强、论据充实、有说服力 。写出报告要及时,才能指导防治工作,拖延太久 ,往往失掉实际意义,报告中的图表不能太多,图 表要简单明了,每个图、表要说明一个调查或分析 结果。报告中的数据要根据准确性的要求,统一取 小数点后几位,不要盲目要求准确到小数点后许多 位,失掉真正的价值和增加阅读、计算的麻烦。报 告中结论要经统计学处理,排除抽样误差导出的结 论,下结论 力求客观谨慎,有充分的根据。 教你写字 n n下面是赠送的PPT模板不需要朋友可以下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