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综合征060628 ppt课件_第1页
代谢综合征060628 ppt课件_第2页
代谢综合征060628 ppt课件_第3页
代谢综合征060628 ppt课件_第4页
代谢综合征060628 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代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 刘卓敏刘卓敏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 一一. .命名及定义命名及定义 代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metabolic syndrome,MS)是心血管病是心血管病 的多种代谢危险因素集中在一个个体的临床表现。的多种代谢危险因素集中在一个个体的临床表现。 其主要组成部分是肥胖病尤其是内脏型肥胖、糖尿其主要组成部分是肥胖病尤其是内脏型肥胖、糖尿 病或糖调节受损、以高甘油三脂血症及低高密度脂病或糖调节受损、以高甘油三脂血症及低高密度脂 蛋白胆固醇血症为特点的血脂代谢紊乱及高血压。蛋白胆固醇血症为特点的血脂代谢紊乱及高血压。 此外尚包括组织胰导素抵抗、高尿酸血症及反映此外尚包括组织胰导素抵抗、高尿酸血症及反映 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缺陷的微量白蛋白尿、持续低度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缺陷的微量白蛋白尿、持续低度 炎症反应及血液凝溶异常。还有痛风、多囊卵巢综炎症反应及血液凝溶异常。还有痛风、多囊卵巢综 合征、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及遗传性或获得性脂肪萎合征、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及遗传性或获得性脂肪萎 缩症等病患者常伴缩症等病患者常伴MSMS。 一一. .命名及定义命名及定义 代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MS)(MS)是以中心性肥胖、糖代谢异常是以中心性肥胖、糖代谢异常( (糖糖 尿病或糖调节受损尿病或糖调节受损) ) 、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多种主要、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多种主要 疾病或心血管病多种危险因素在个体聚集为特征的疾病或心血管病多种危险因素在个体聚集为特征的 一组临床综合征。一组临床综合征。 目前关于目前关于MSMS的定义比较混乱。的定义比较混乱。 一一. .命名及定义命名及定义 简言之,简言之,MSMS是一组以中心性肥胖、血脂异常是一组以中心性肥胖、血脂异常 、高血糖和高血压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高血糖和高血压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二二. .发展史发展史 1923 1923年年KylinKylin首先提出高血压、高血糖、痛风等成首先提出高血压、高血糖、痛风等成 串的代谢紊乱同时存在。串的代谢紊乱同时存在。 19471947年,年,VagueVague注意到躯干上部肥胖常见于糖尿病注意到躯干上部肥胖常见于糖尿病 和心血管病的诸种代谢异常。和心血管病的诸种代谢异常。 19671967年,意大利的年,意大利的AvogaroAvogaro和和CrepaldCrepald发表文章提出发表文章提出 了先驱性概念。了先驱性概念。 19881988年,年,ReavenReaven将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将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 糖耐量异常、高甘油三脂血症和高血压统称为糖耐量异常、高甘油三脂血症和高血压统称为X X综合综合 征征亦称为亦称为ReavenReaven综合征综合征。 二二. .发展史发展史 1989 1989年年,Kaplan,Kaplan将以高胰岛素血症为基础的内脏型将以高胰岛素血症为基础的内脏型 肥胖、糖耐量异常、高甘油三脂血症和高血压作为肥胖、糖耐量异常、高甘油三脂血症和高血压作为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概括为死亡四重奏。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概括为死亡四重奏。 19911991年,年,De FronzoDe Fronzo将这组代谢性心血管疾病症候将这组代谢性心血管疾病症候 群命名群命名胰岛素抵抗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综合征。 另外,亦有人称这种现象为四高一低。即高血压另外,亦有人称这种现象为四高一低。即高血压 、高血糖或糖耐量异常、高胰岛素血症、高甘油三、高血糖或糖耐量异常、高胰岛素血症、高甘油三 脂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脂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 19981998年,年,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组织(WHOWHO)的一个专家委员)的一个专家委员 会进行研讨,推荐使用会进行研讨,推荐使用代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来命名。来命名。19991999年,年, 又作了修订。又作了修订。 三三. .流行病学流行病学 流行病调查其患病率,以流行病调查其患病率,以WHOWHO及及NECP-ATPNECP-ATP 的标准。的标准。 1. 1. 年龄校正年龄校正MSMS的患病率在种族间有很大差异。在的患病率在种族间有很大差异。在 2020岁以上成年人群中,以岁以上成年人群中,以WHOWHO标准进行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美籍墨西哥人(美籍墨西哥人(38%38%),美籍阿拉伯人(),美籍阿拉伯人(28%28%),), 美籍非洲人美籍非洲人(28%(28%),美籍白种人(),美籍白种人(24%24%),中国),中国 人(人(14%-18%14%-18%)。以)。以NECP-ATPNECP-ATP标准进行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美籍墨西哥人(:美籍墨西哥人(27%27%),美籍白种人),美籍白种人(24%)(24%),美,美 籍阿拉伯人籍阿拉伯人(23%)(23%),美籍非洲人,美籍非洲人(22%)(22%),非洲阿拉,非洲阿拉 伯人(伯人(21%21%),葡萄牙人(),葡萄牙人(14.5%14.5%),中国人(),中国人( 12%-21%12%-21%)。)。 三三. .流行病学流行病学 2. 2. MSMS患病率在成年人中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患病率在成年人中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以以WHOWHO 标准进行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中国人中国人5050岁以上人群中约岁以上人群中约70%70%以上以上 至少有一种至少有一种MSMS主要组成部分主要组成部分, ,其其MSMS患病率为患病率为20-20- 30kg/mBMI30kg/m 2 2 的成年人中的成年人中86%86%( 2020岁)或岁)或94%94%(5050岁)已有内脏肥胖(岁)已有内脏肥胖(MRIMRI 测内脏脂肪面积测内脏脂肪面积100cm100cm 2 2 ) ); BMIBMI25 80cm80cm 2 2 - 30及(或) 0.90(男), 0.85(女) 1.70 (150mg/dl)及(或) 102 (男), 88(女)中国人 90(男), 80(女) - 1.70 (150mg/dl) 2.0(或已治疗)及/或 150 mg/dL (1.7mmol/L) 或已接受相应治疗; 2. HDL-c 男性20 20 g/min)g/min)血压血压120/75mmHg120/75mmHg。降压要达标,六。降压要达标,六 类降压药均可用,但大剂量利尿剂和类降压药均可用,但大剂量利尿剂和-受体阻滞剂受体阻滞剂 有增加有增加IRIR和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脂质异常。和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脂质异常。 目前建议:目前建议:噻嗪类利尿药的剂量宜相对小,噻嗪类利尿药的剂量宜相对小,- - 受体阻滞剂对已患有受体阻滞剂对已患有CHDCHD者具有心脏保护作用,者具有心脏保护作用,2 2 型糖尿病者忌用。型糖尿病者忌用。ACEIACEI和和ARBARB更为有效,宜首选。更为有效,宜首选。 六六. .防治:防治: ( (四四) IR) IR与高血糖与高血糖: :降低降低IRIR的药物可延缓的药物可延缓MSMS的的2 2型糖尿型糖尿 病发生病发生, ,降低降低CVDCVD的危险。正常空腹血糖的危险。正常空腹血糖5.6mmol/L5.6mmol/L或或 餐后餐后2 2小时血糖小时血糖7.8mmol/L7.8mmol/L。 糖耐量减低(糖耐量减低(IGTIGT)和空腹血糖调节受损()和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IFG) 的患者的患者1010年之后约有年之后约有50%50%发生糖尿病,故两者是介于正发生糖尿病,故两者是介于正 常和糖尿病之间的中间状态。其患者服用二甲双胍可常和糖尿病之间的中间状态。其患者服用二甲双胍可 防止或推迟糖尿病的发生。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防止或推迟糖尿病的发生。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 酮类,罗格列酮,曲格列酮)有近似作用。酮类,罗格列酮,曲格列酮)有近似作用。 2 2型糖尿病患者,型糖尿病患者,CVDCVD危险性特别高,应积极应用降危险性特别高,应积极应用降 糖药物治疗。研究资料表明,糖药物治疗。研究资料表明,HbAIc7.0%,CVDHbAIc7.0%,CVD事件事件 减少。减少。 六六. .防治:防治: ( (五五) )促血栓状态促血栓状态: :特征为纤维蛋白原,特征为纤维蛋白原,PAI-1PAI-1及其他及其他 凝血因子增加。阿司匹林(凝血因子增加。阿司匹林(75-325mg/75-325mg/日)可预防血日)可预防血 栓事件。栓事件。 ( (六六) )促炎症状态促炎症状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