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鼻窦疾病 应用解剖 v 上颌窦(maxillary sinus) v 筛窦(ethmoid sinus) v 额窦(frontal sinus) v 蝶窦(sphenoid sinus) 检查方法(一)X线 v华氏位(Water氏位 ):显示上颌窦、筛 窦、额窦和鼻腔。 检查方法(一)X线 v柯氏位(Caldwell 氏位):主要用 于显示额窦和前 组筛窦。 检查方法(一)X线 v侧位:与头颅侧位 相同,用于显示蝶 窦、蝶鞍、前中颅 凹、鼻咽、鼻骨。 检查方法(一)X线 v颅底位:主要用于显示蝶窦和后组筛窦。 特殊检查包括体层检查和造影检查,均极 少应用。 检查方法(二)CT vCT平扫:常规采用横断面和冠状面扫描, 层厚2-3mm,层距5mm。分别拍摄骨窗及 软组织窗照片。 vCT增强:某些血供丰富的病变或肿瘤,及 疑有眼眶或颅内侵犯的病例。 检查方法(二)CT v上颌窦 检查方法(三)MRI vMRI平扫:包括横断面、冠状面和/或矢状 面。T1WI显示解剖结构较清楚,T2WI显 示病变特性较好,层厚5mm。通常采用头 颅线圈。在检查前注意去掉假牙,对不能 去掉假牙的病人,常因伪影干扰而不能行 MRI检查。 vMRI增强:有助于区别肿瘤与炎症,确定 肿瘤的侵犯范围,并有助于鉴别肿瘤复发 与纤维疤痕。 正常影像解剖(一)X线 v鼻窦窦腔透明,粘膜 不显影,窦壁边缘清 晰、锐利。 v鼻腔透光,鼻中隔为 纵行致密条影。 v上鼻甲较难显示,中 鼻甲较垂直,下鼻甲 弯卷。 正常影像解剖(二)CT v骨窗显示鼻窦和鼻中隔、鼻骨、鼻甲骨质 清晰锐利,鼻窦腔充满低密度空气,鼻道 和鼻窦开口亦为低密度气体。 v软组织窗显示鼻窦粘膜菲薄光滑,鼻甲呈 中等密度,鼻窦开口规则。 vCT增强显示鼻窦粘膜和鼻甲强化明显。 鼻及鼻窦正 常 CT 表 现 窦口鼻道复合体正常表现 Ostiomeatal complex 正常影像解剖(二)CT 正常筛窦及蝶窦 正常影像解剖(三)MRI vT1WI鼻腔鼻道和鼻窦腔呈空气极低信号区 ,鼻窦骨壁和鼻中隔、鼻甲骨呈低信号, 鼻甲粘膜和鼻窦粘膜呈中等信号。 vT2WI鼻窦窦腔和鼻道、鼻和鼻窦骨质仍呈 低信号,鼻甲和鼻窦粘膜呈高信号。 vMRI增强鼻甲和鼻窦粘膜强化明显。 正常影像解剖(三)MRI 正常上颌窦 窦腔内气体及窦壁骨皮 质均呈黑色,二者很难 区分。鼻窦主要由中等 信号的粘膜层衬托显示 。 正常鼻及鼻窦(冠状面) 冠状面显示鼻甲 与鼻道的关系、 眶底、筛窦及上 颌窦底清楚。 化脓性鼻窦炎(Pyogenic Sinusitis) v化脓性鼻窦炎主要来源于鼻腔和齿根感染 ,也继发于鼻窦外伤骨折。病变表现可呈 急性或慢性,常多组鼻窦受累。病理表现 鼻窦粘膜充血、水肿、渗出,粘膜增厚。 慢性期以粘膜肥厚为主,可有肉芽组织增 生及息肉形成。临床表现鼻分泌物增多, 鼻塞,头痛,可有局部疼痛和嗅觉障碍。 急性期可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寒战、周 身无力、食欲不振。 影像征象(一) X线 v病变初期可无阳性发现。 v病变进展时见窦腔广泛均匀密度增高,有 时窦腔内见液平面。 v慢性期窦腔粘膜增厚呈环状密度增高影, 肉芽组织增生或伴息肉样变时可见半圆状 或不规则状肿物突入窦腔,窦壁骨质吸收 、增生。 影像征象(一) X线 v双侧急性 上颌窦炎 影像征象(一) X线 v右侧慢性上 颌窦炎 影像征象(一) X线 v左侧慢性上颌 窦炎 影像征象(二)CT v病变初期见窦腔粘膜增厚,后渗出物充满 窦腔时见窦腔密度增高,如窦口通畅可见 脓气液平面存在。 v慢性期窦壁粘膜增厚明显,窦壁骨质吸收 密度减低。 v晚期窦壁骨质硬化增厚,并向腔内突出隔 嵴,粘膜增厚,窦腔变小,或伴息肉肿物 形成。 vCT增强见炎症粘膜强化明显。 影像征象(二)CT v双侧慢性 上颌窦炎 影像征象(二)CT v左侧急性 上颌窦炎 影像征象(三)MRI vT1WI病变早期粘膜增厚呈中等偏低信号强 度,积脓时脓液呈低-中等信号强度; T2WI增厚粘膜和脓液呈高信号强度。 v晚期增厚粘膜、息肉、肉芽组织T1WI呈偏 低信号强度,T2WI呈高信号强度;增生骨 质呈低信号强度。 vMRI增强增厚粘膜强化明显。 影像征象(三)MRI v右侧上颌窦 炎 上 颌 窦 炎 T1WI T2WI 上颌窦炎-T2WI 蝶 窦 、乳突炎 症 蝶 窦 炎 症-T2WI水抑制 化脓性鼻窦炎的诊断、鉴别诊断 v临床表现有流脓涕、前头痛等鼻窦炎病史 ,影像学检查见鼻窦粘膜增厚、渗出、积 液和反应性粘膜增厚及其继发改变者应诊 断本病。 v鉴别诊断包括真菌性鼻窦炎、鼻窦囊肿、 乳头状瘤、鼻窦癌等。真菌性鼻窦炎见鼻 窦腔真菌团中显示斑点状钙化;乳头状瘤 显示窦腔膨胀扩大;鼻窦癌显示骨壁破坏 及壁外侵犯可资鉴别。 化脓性鼻窦炎的比较影像学 vX线检查可确诊本病。如需与其他疾病鉴 别时,应选用CT或MRI检查。CT检查优于 X线平片,可观察窦腔、窦壁的改变。对 于筛窦蝶窦病变MRI优于CT检查,可观察 窦壁外颅内侵犯情况。 鼻窦囊肿(Cyst of Paranasal Sinuses) v 鼻窦囊肿可分为粘膜下囊肿、粘液腺囊 肿和粘液囊肿,为鼻窦炎的合并症。 v 粘膜下囊肿系鼻窦炎时液体潴留于粘膜 下疏松结缔组织中形成,又称间质囊肿, 囊内液体含有蛋白成份,多见于上颌窦。 鼻窦囊肿 粘液腺囊肿: v为粘液腺体分泌物在腺泡内潴留形成, 又称粘膜潴留囊肿(mucous retention cyst )。 v常见于上颌窦 病理:可单发或多发,一般较小,不充满 窦腔。类圆形,囊肿壁较薄,囊内可为 浆液或粘液。 临床:一般无症状,偶然发有时囊肿自行 破溃从鼻腔中流出黄色液体。 鼻窦囊肿 paranasal sinus cyst 粘液囊肿:mucoceles 鼻窦开口阻塞,窦内分泌物长期潴留致窦 腔膨胀扩大形成囊性肿块 常见于额窦及筛窦 病理:囊肿壁即为鼻窦粘膜,粘膜上皮化生 , 炎性细胞浸润 临床:早期无症状,增大后可压迫窦壁引起 疼痛 影像征象(一)X线 v粘膜下囊肿和粘液腺囊肿表现为窦腔内弧 形密度增高影,边缘清楚,密度均匀,无 钙化。 v粘液腺囊肿多见于上颌窦底壁,呈初升太 阳征象。 v粘液囊肿表现为窦腔膨胀扩大变形,窦壁 骨质吸收变薄,筛窦窦房骨质破坏消失, 窦壁骨质增厚硬化,窦腔透光度减低。周 围组织受压移位。 影像征象(一)X线 v左侧慢性上颌窦炎并 后外壁囊肿形成 影像征象(一)X线 v左侧上颌窦 粘液腺囊肿 影像征象(一)X线 v右侧筛窦 粘液囊肿 影像征象(二)CT 粘膜下囊肿和粘液腺囊肿表现为突向窦腔 内半球状水样密度占位,边缘光滑,窦壁 骨质光整。 v粘液囊肿表现为窦腔扩大,骨壁变薄,窦 内呈均匀或不甚均匀中等密度,膨胀扩大 的窦壁压迫周围组织移位。 vCT增强囊肿壁有强化,囊液无强化。 影像征象(二)CT v右侧上颌窦粘 膜下囊肿 影像征象(二)CT v左侧上颌窦囊 肿 影像征象(二)CT v右侧上颌窦囊肿 左侧筛窦 粘液囊肿 影像征象(三)MRI v粘膜下囊肿和粘液囊肿T1WI呈低中等信 号强度,T2WI呈高信号强度,囊肿壁光滑 整齐。 v粘液囊肿的信号强度变化取决囊内蛋白浓 度。早期在T1WI、T2WI均呈高信号强度 ,随着蛋白粘液的变性、机化、纤维化, 其在T1WI、T2WI信号强度降低,以致均 可呈低信号强度。囊肿膨胀压迫周围组织 移位。 上 颌 窦 粘 液腺 囊 肿 蝶 窦 囊 肿 影像征象(三)MRI v左侧上颌 窦囊肿 鼻窦囊肿的诊断、鉴别诊断 v 有鼻窦炎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见半球状自窦 壁突向窦腔占位,可诊断粘膜下或粘液腺囊肿。 如影像学检查发现窦腔膨胀扩大者,MRI T1WI 、T2WI均呈高信号强度者,可确诊粘液囊肿。 v 鉴别诊断包括息肉、内翻状乳头状瘤、真菌性 鼻窦炎、鼻窦肿瘤等。息肉较小时一般有粗细不 等的蒂;真菌鼻窦炎常见钙化斑点;乳头状瘤可 使窦壁受压、移位、变形,MRI表现为一般肿瘤 的信号特点;鼻窦恶性肿瘤常致骨质破坏显著, 可资鉴别。 鼻窦囊肿的比较影像学 v X线平片因颅骨重叠观察不甚满意。CT 优于X线平片检查,对窦壁和窦腔显示清 楚。MRI对大部分粘液囊肿有定性诊断作 用。 乳头状瘤(Papilloma) v 发生于鼻腔鼻窦的乳头状瘤为内翻状乳头状 瘤。病变好发于成人,多见于鼻腔外侧壁、中鼻 甲、鼻窦,尤其筛窦。 v 病理:外观颗粒状、乳头状或息肉样,色红 或紫红。镜下上皮细胞高度增生,向粘膜下基层 内呈乳头状或杵状内翻增生,形成分支状隐窝或 鳞状细胞巢,上皮细胞类型多样化。同一标本有 时可见良性、异型性甚至癌的不同表现。本病可 恶变,10%20%伴有癌组织。 v 乳头状瘤(Papilloma) v临床症状:鼻塞、分泌物增多最常见,1/3 病例伴鼻衄。约50%70%有既往手术史 ,常多次复发。如病变破坏筛窦延及眼眶 可产生突眼、流泪、复视等,压迫眶下神 经可伴面部皮肤麻木。 影像征象(一)X线 v受累鼻腔透光度减低,鼻腔内致密肿块破 坏外侧壁。 v鼻窦腔扩大,密度增高,窦壁骨质膨胀变 薄。 v恶变时骨壁吸收破坏,周围组织受压移位 。 影像征象(二)CT v鼻腔外侧壁、鼻甲不规则状中等密度肿块 ,鼻中隔受压移位,鼻外侧壁骨质吸收破 坏。 v鼻窦腔扩大,窦内充满不甚均匀中等密度 组织,窦壁骨质变薄或破坏,周围组织受 压移位。 vCT增强示病变呈不均匀强化。 影像征象(二)CT v左鼻腔乳头 状瘤 影像征象(二)CT v右鼻腔乳 头状瘤 影像征象(三)MRI v鼻腔鼻窦肿块在T1WI上呈低或中等偏低信 号强度,T2WI信号强度不甚均匀增高。 v窦腔扩大,周围组织器官受压移位。 vMRI增强示肿瘤不均匀中等强化。 乳头状瘤的诊断、鉴别诊断 v 临床表现鼻腔鼻窦肿块,切除时易出 血,术后易复发,影像学表现鼻腔、鼻窦 肿块者应考虑本病诊断。 v 鉴别诊断包括鼻腔鼻窦息肉、血管瘤 、粘液囊肿、恶性肿瘤等。其中息肉的临 床和影像学表现与本病相似,但位于鼻窦 的息肉较少引起窦腔扩大、窦壁骨质变薄 或吸收。 乳头状瘤的比较影像学 v X线对本病的显示作用有限。CT优于 X线平片检查,尤其是显示骨壁周围有否 侵犯明显优于平片。CT改变与粘液囊肿相 似,但MRI可资鉴别。恶性肿瘤的骨破坏 明显,周围侵犯严重可资鉴别。MRI对周 围组织侵犯,尤其是观察颅底或颅内的病 变侵犯优于CT。 鼻窦恶性肿瘤(Malignant Tumors of Paranasal Sinuses) v 鼻窦可发生一系列恶性肿瘤,其中以癌多 见,其他如恶性淋巴瘤、神经母细胞瘤、纤 维肉瘤、骨肉瘤等。鼻窦癌以上颌窦癌多见 ,约占80%以上;其次为筛窦癌,约占10% ;额窦、蝶窦少见。 v 临床表现主要为鼻腔血性渗出液,可有 恶臭,鼻塞,疼痛,面部肿胀,眼球移位, 面部皮肤感觉减退,开口困难,上齿松动脱 落,偶见听力受损。检查可触及面部肿块; 鼻镜检查可见肿瘤组织;颈淋巴结肿大。 影像征象(一)X线 v受累鼻窦窦腔扩大,窦壁骨质破坏,窦腔 密度增高。 v上颌窦壁骨质破坏常见内侧壁、顶壁和底 壁。 v窦腔内肿瘤早期为窦壁周围高低不平肿块 ,后可充满窦腔。 v窦壁破坏后侵犯周围组织致密度增高。 影像征象(一)X线 v左上颌 窦癌 影像征象(二)CT v窦腔膨胀扩大,窦壁骨质破坏,窦腔内肿 瘤呈中等不均匀密度。 v肿瘤向周围侵犯,如侵入颞下窝;破坏翼 腭窝,破坏眶壁侵入眶内压迫眼球;侵入 鼻腔后鼻孔;破坏颅底侵入前、中颅凹等 。 vCT增强见肿瘤呈中等强化,常不均匀,颈 淋巴结肿大。 影像征象(二)CT v左上颌 窦癌 影像征象(二)CT v右上颌 窦癌 影像征象(二)CT v左上颌窦 癌 影像征象(二)CT v左上颌 窦癌 影像征象(三)MRI vT1WI见肿瘤呈低-中等均匀或不均匀信号 强度,T2WI肿瘤信号强度增高较明显,但 低于窦内积液的信号强度。 vMRI增强见肿瘤呈中等不均匀强化,肿瘤 侵犯周围组织。 左侧上颌窦癌 增强扫描T1WI T2WI 左侧上颌窦癌 冠状增强 冠状平扫 蝶窦癌-T2WI 蝶窦癌-T1WI 蝶窦癌-T1WI增强扫描 鼻窦恶性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 v临床表现鼻窦区肿块,伴血涕,影像学检查鼻窦 肿块破坏窦壁、侵犯周围组织者应诊断本病。 v鉴别诊断包括坏死性肉芽肿,内翻状乳头状瘤, 真菌性鼻窦炎,粘液囊肿等。其中坏死性肉芽肿 以中线鼻破坏明显,其中多数病例对激素治疗反 应敏感。鼻窦癌还要与淋巴瘤、嗅神经母细胞瘤 及其他中胚层组织来源恶性肿瘤相鉴别。其中淋 巴瘤骨质破坏少见;嗅神经母细胞瘤多见于鼻腔 和筛窦,颅底破坏明显;骨及软骨肉瘤见有肿瘤 骨和钙化骨存在可资鉴别。 鼻窦恶性肿瘤的比较影像学 vX线平片对病变侵犯周围组织观察作用有 限。CT优于X线平片,可同时显示骨破坏 和肿瘤侵犯程度。MRI对肿瘤颅内侵犯程 度的显示优于CT,但对窦壁骨质破坏观察 不如CT直观。 复习题 v鼻窦正常影像学表现 v化脓性鼻窦炎的影像学表现 v鼻窦囊肿的影像学表现 v上颌窦癌的影像学表现 口腔颌面部 第一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梅雀林 影像检查方法(一) X线 v 牙齿X线摄片检查:包括根尖片、咬翼 片、咬牙牙合片及口外片,用于观察牙尖 、齿根、槽骨。 v上颌骨X线平片:根据观察部位不同而采 用鼻额位(Water氏位)、上颌骨侧位、 颅底位等。 v下颌骨X线平片:应用下颌骨前后位、下 颌骨侧位观察。 影像检查方法(二)CT vCT平扫:多采用横断面,从下颌骨下缘向 上包括上颌骨全部,根据要求可向上包括 下颌骨升支全部,5mm层厚连续扫描,分 别拍摄骨窗和软组织窗。 v有时也采用冠状面扫描,从上颌骨前缘向 后包括下颌骨后缘水平。 vCT增强:行横断面扫描,用于观察舌与口 底疾病。 影像检查方法(三)MRI vMRI平扫: 包括矢状、横断、冠状面T1WI 和横断或冠状面T2WI,层厚510mm。 vMRI增强:经肘静脉注射Gd-DTPA行横断 面、冠状面、矢状面T1WI扫描。 正常影像解剖 v一、牙齿 vX线平片上显示牙釉 质密度致密,牙本 质密度稍低,牙骨 质呈高密度线状, 牙髓呈低密度透亮 ,牙周膜呈线状透 光影。牙槽骨牙周 骨板密度高,骨松 质呈网格状。 正常影像解剖 vCT扫描显示上述牙齿的横断面影像。 vMRI T1WI、T2WI牙髓和牙槽骨松质呈高 信号强度,其他骨质呈低信号强度。 正常影像解剖 v二、上颌骨 vX线平片:因投照位 置方向不同显示上颌 骨本身和颈椎的重叠 投影。 正常影像解剖 vCT横断面像优于X线 平片检查,可分别观 察上颌各部的形态及 结构。 vMRI T1WI、T2WI显 示上颌骨髓组织呈高 信号强度,而皮质骨 呈低信号强度。 正常影像解剖 v三、下颌骨 vX线平片下颌骨皮质 致密锐利,内松骨质 呈网格状小梁结构, 下颌管呈线条状低密 度透光影。髁状突皮 质光滑致密,喙突密 度稍低。 vCT和MRI对下颌骨显 示与上颌骨相同。 正常影像解剖 v四、舌与口底 vX线侧位平片可以观察舌面,其与硬腭和软腭间 有空气相隔,舌面圆滑,舌根止于会厌谿。口底 部组织在平片上较难分别,口底下皮肤可于侧位 片上分辨。 vCT平扫可观察舌体,舌缘和正中密度稍高,其 间密度稍低组织,舌根部边缘圆滑整齐;口底肌 群呈束状肌密度止于下颌颏部。 vMRI T1WI、T2WI示舌肌的形态和结构优于CT, 可显示舌体纵肌和横肌的肌纤维走行,舌粘膜的 厚度,口底肌群及间隙。粘膜在T2WI呈高信号 强度组织。 右侧腮腺混合瘤 腮腺的正常影像解剖 v正常腮腺CT表现 v左右各一,位于面部两侧,外耳道前下方 v楔形,底向外,尖向下,三角形 v内含脂肪,CT呈低密度,血管能清楚显示 v颈外动脉、面后静脉穿越腮腺,颈内静脉 位于腺体和茎突内侧 正常腮腺 腮腺的正常影像解剖 正常腮腺MRI表现 腮腺富含脂肪,T1WI及T2WI均为高信号 腮腺内面后静脉及颈外动脉因流空效应 呈圆点状无信号。 正常腮腺MR表现 正 常 腮 腺 造釉细胞瘤(Ameloblastoma) v造釉细胞瘤为最常见的颌骨牙源性肿瘤, 占63.2%。肿瘤来源于牙板和造釉器的残 余上皮和牙周组织的残余上皮。大小不一 ,无包膜,分实性和囊性两种结构。实性 呈灰白色;囊性多为大小不等囊腔,也可 单囊,囊内为透明黄绿色或棕色液体,有 时呈胶冻状。 造釉细胞瘤(Ameloblastoma) v 本病多见2040岁青壮年,男女无差异 。80%90%发生于下颌骨,以下颌骨体 和升支交界处多见。生长缓慢可达数年或 数十年,初期无症状,后期颌骨膨大,面 部畸形、牙齿松动、移位、脱落。可产生 吞咽、咀嚼、语言、呼吸障碍。也可产生 鼻阻、眼球移位、突出、复视等。可继发 感染,局部溃烂,甚至向外生长呈菜花状 。 造釉细胞瘤的X线表现 v实质型表现为砂粒状囊肿,密集而成细小 蜂窝状,局部骨皮质受压变形膨隆。 多房型造釉细胞瘤 v多房型为多个大 小不等囊腔互相 重叠,内见厚度 不一骨隔,囊壁 边缘硬化,囊内 有时见到牙齿。 局部骨皮质膨隆 变薄。 影像征象(一)X线 v单囊型呈单个类 圆形囊,壁硬化 ,不光滑,囊内 密度不均,可见 斑点状钙化,囊 内无牙齿,局部 骨皮质变薄膨隆 。 单囊型造釉细胞瘤 影像征象(二)CT v可良好观察肿瘤的位置、边缘、内部结构 密度、局部骨皮质情况等。 v其囊内液体呈低密度,周围囊壁境界清晰 ,呈锐利高密度囊壁。 下颌骨造釉细胞瘤 下颌骨造釉细胞瘤 影像征象(三)MRI vT1WI囊内液体及硬化囊壁均呈低信号强度 ,T2WI囊内液体信号强度增高,囊壁仍呈 低信号强度,在颌骨高信号,骨髓组织对 比下显示清晰,囊间隔呈低信号强度。 造釉细胞瘤的诊断、鉴别诊断 v本病临床表现有特征,影像学表现为颌骨 囊性破坏者应诊断本病。 v鉴别诊断包括牙源性囊肿和骨巨细胞瘤等 。牙源性囊肿呈圆形,囊内透光强,密度 低,壁光滑锐利,壁硬化均匀完整,牙根 在囊肿中。骨巨细胞瘤多房者呈泡沫状, 破坏区边缘不硬化,瘤壁边缘无分叶或切 迹;单囊者瘤内见少许纤细分隔,瘤壁无 硬化可资鉴别。 造釉细胞瘤的比较影像学 vX线平片对本病诊断有重要作用,CT对病 变观察优于X线平片,MRI对本病诊断特征 性少,较少应用。应首选X线平片,必要 时作CT。 舌癌(Carcinoma of Tongue) v舌癌为口腔常见肿瘤,占口腔癌的31.5%。多见 于舌体(85%),舌腹(20%)、舌背(3%) 、舌尖少见。98%为鳞癌。 v临床表现为舌痛,肿瘤可呈溃疡、外生及浸润状 。肿瘤发展超越中线或侵犯口底;可致侵犯下颌 骨骨质破坏、舌运动受限、固定,涎液多,进食 、吞咽、言语困难。淋巴结转移40%80%。多 见颈深上淋巴结,其次为颌下淋巴结、颈深中淋 巴结、颏下淋巴结、颈深下淋巴结群。 影像征象(一)X线 v病变早期无异常发现。 v病变侵犯下颌骨时显示局部骨质破坏。 影像征象(二)CT v肿瘤占位区密度减低,境界不清。 v侵犯舌根时见舌根局部不规则膨突。 vCT增强见肿瘤区不均匀强化,颈淋巴结肿 大。 舌癌的CT表现 影像征象(三)MRI vT1WI见肿瘤呈均匀或不甚均匀低信号强度 ,境界不清;T2WI肿瘤的信号强度增高明 显。 vGd-DTPA增强扫描见肿瘤呈不甚均匀强化 。 v颈淋巴结肿大。 舌癌的MRI表现 舌癌的诊断、鉴别诊断 v本病临床检查方便,确诊容易。影像学检 查目的了解病变侵犯范围和淋巴结肿大。 v鉴别诊断包括结核、颗粒细胞瘤、恶性纤 维组织细胞瘤。舌结核多伴发肺结核病史 ,临床检查为边缘厚而不规则溃疡。颗粒 细胞瘤常见于舌背和舌根,多呈境界较清 楚包块。舌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影像学表 现与舌癌相似,诊断依靠病理学证实。 舌癌的比较影像学 vX线诊断作用有限,CT对本病的观察不如 MRI,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首选MRI检查 。 腮腺肿瘤(Tumor of Parotid Gland ) v腮腺为涎腺中最大一对腺体。涎腺肿瘤 80%发生于腮腺,其中2/3属良性。 腮腺良性肿瘤 v混合瘤最多见,约占70%;其次是腺淋巴瘤,占5-10% ;其他:血管瘤,淋巴瘤,脂肪瘤等少见 v病理:腮腺混合瘤 v圆形/椭圆形,2-3cm,包膜完整,边界清楚 v由上皮及其分泌物即粘液样组织、软骨样组织构成,又 称多形性腺瘤。 v10%可恶变,包膜消失,与周围组织界线不清 v临床: v常见30-50岁青壮年,病程长,生长缓慢 v常无明显症状,体检发现腮腺无痛性肿块 v肿块表面光滑,结节状,活动,界线清楚 腮腺恶性肿瘤 v常见为恶性混合瘤、粘液表皮样癌、腺癌 等。 v生长快,浸润性生长,包膜多不完整或无 包膜 v临床:年龄较大,粘连固定肿块,质硬, 边缘不清。易侵犯面神经、咬肌等出现疼 痛、面神经麻痹、张口困难等。 影像征象(一)X线 v肿瘤较小时常无异常发现。 v肿瘤较大时可显示腮腺区软组织包块,内 可见散在钙化。 v恶性肿瘤晚期发现下颌骨升支骨质侵犯破 坏。 影像征象(一)X线 v腮腺造影见良性肿瘤区腮腺导管纤细、变 直、撑开、聚拢、消失、移位等改变。恶 性肿瘤见腮腺导管受压移位、破坏、缺损 、中断及造影碘油外溢。 影像征象(一)X线 v正常腮 腺造影 影像征象(一)X线 v正常颌下 腺造影 影像征象(一)X线 v腮腺腺瘤 造影 影像征象(二)CT v良性肿瘤呈圆形或分叶状边界清楚的等或 稍高密度区。CT增强肿瘤均匀轻中等强 化。 v恶性肿瘤呈境界不清稍高密度区,内密度 不均匀。CT增强见肿瘤呈不均匀强化,常 合并淋巴结肿大。 右侧腮腺混合瘤 左侧腮腺混合瘤 左侧腺混合瘤 左侧腮腺混合瘤(增强) 左侧腮腺腺淋巴瘤 左腮腺脂肪瘤 影像征象(三 )MRI v平扫T1WI见良性或恶性肿瘤均呈低-中等 信号强度,T2WI肿瘤信号强度增高呈中等 高信号强度。 v良性肿瘤边界清,常呈圆形或分叶状,恶 性肿瘤呈不规则状,伴淋巴结肿大。 vMRI增强,良性肿瘤强化较均匀,恶性肿 瘤强化不均匀,中心坏死区不强化,转移 淋巴结可呈均匀或环状强化。 右侧腮腺腺淋巴瘤 T2WI T1WI 腮 腺 癌 右侧腮腺癌 T2WIT1WI 右侧腮腺癌并颈部淋巴结转移 腮腺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 v临床表现耳下无痛性包块,病史长者,影像学表 现腮腺良性肿瘤时,可诊断良性混合瘤。如包块 较硬,疼痛,合并面神经麻痹者,影像学表现腮 腺恶性肿瘤征象时应诊断腮腺癌。 v鉴别诊断包括下颌骨升支肿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肺结核指南课件
- 劳动实践课课件
- 古文节奏符号解析与应用
- 课件模板使用要求标准规范
- 打砖块游戏课件大纲
- 食堂安全生产培训大纲
- 课件未授权锁定问题
- 大班动物拓印课件
- 课件智能美化
- 押题宝典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发电厂继电保护培训课件
- 《李白的诗歌》课件
- 《免除烦恼》课件
- 校企“双元”合作探索开发轨道交通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
- 《你的降落伞是什么颜色》读书笔记作品
- 电动机更换施工方案
- 《传统文化主题班会》课件
- 体育-初中七年级田径大单元教学计划表及立定跳远教学设计、教案
- 完整版项目部组织机构图
- 重度哮喘诊断与处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解读
- 2024年中国食用变性淀粉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