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济学导论 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硕士课程 曹 辉 二零一一年五月 be rich or be poor? 这是一个问题! 沧海横流 方显英雄本色 经 济 学 不 能 卡洛斯斯利姆埃 卢 (535亿美元) 世界首富是怎样炼成的 1、11岁开始投资 (天具异禀) 2、25岁40万美元 (第一桶金) 3、经济危机中发家 (勇气胆识) 4、国有化电信垄断 (机会运气) 结论:i am a poor man. 更为残酷的是: 学习经济学不能保证你 不会站到领取救济的队伍中去, 但能使你明白 为什么站在那里。 布坎南 企业的经营管理 据美国财富杂志报道,美国大约62 的企业寿命不超过5年,中小企业平均寿命 不到7年,一般的跨国公司平均寿命为10 12年,世界500强企业平均寿命为4042年 ,1000强企业平均寿命为30年,只有2的 企业存活达到50年。而在日本,企业平均 寿命为30年,而始终名列百强的企业只有 一家。 2010年3月3日市场报报道,中国企业的平均 寿命只有8年。有资料表明,在中关村注册的企 业有6000家,寿命已经超过8年的不到3。 学习经济学不能保证 你站到富人的队伍中去 但能使你明白 为什么没有站在那里 曹辉 作为mba,你觉得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关 键问题是? 作为mba,你觉得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关 键问题是(只选一个)? 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微 观 经 济 学 宏 观 经 济 学 萨缪尔森 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微观经济学 1、消费者行为理论 为什么消费者 会付钱? 消费者行为模型 消费者满足最大化 产品消费量 产品价格个人偏好个人收入 要素提供量要素价格 2、生产者行为理论 生产者怎么获得 最多利润? 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 公交车的盈利来源:? 售票员和读卡器之间有没有关系? 组合关系 技术决定 生产者面临的第一个问题:集成生产要素 集成生产要素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成本与生产者 的道德? 微观经济学中的生产者是单个生产者,所以生产 要素的价格是既定的。 假定存在一位有道德的生产者,在生产要素齐备的 时候,成本对他而言是固定的。 此时他追求什么? 生产者面临的第二个问题:成本最小化 思考: 成本最小 化的途径 是什么? 生产者面临的第三个问题:产品价格 是多少? 不同类型的市场产品售价不一样。 至此,生产者已经分别解决了下述关系式 中的三个变量。利润最大化有了实现基础 。 而经济学在研究生产者行为的时候正是沿 着解决这三个问题的思路展开的。 1、生产理论:解决产量问题 2、成本理论:解决成本问题 3、市场理论:解决价格问题 微观经济学的核心 d s 消费者 行为 生产者 行为 p q o 宏观经济学的逻辑架构图 国民收入决定 宏观经济 稳定运行 经济增长 国家财富 国 民 收 入 核 算 宏 观 经 济 问 题 失业与通胀 经济增长 经济周期 国际经济 经济政策的干预 企业经营管理 宏观经济政策对企业并不是硬约束 一个案例 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是中央政府在经济发 展过热的时候采取的一种紧缩性政策,以逆 向调节措施达到抑制经济增长速度过快、市 场盲目波动以及恶性循环对国民经济危害之 目的。 当前我国实行宏观经济调控的条件下,要 求企业经营管理决策必须顺应宏观经济周期 和政策调控趋势,做到提前预测、主动调整 。 随着房地产和基础建设投资纳入重点调控领域, 势必会对建筑企业经营与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建 筑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 宏观调控对当前我国建筑企业经营的直接影响主 要体现在市场和资金两个环节。一方面,由于宏 观调控对房地产及基础建设投资的控制,限制建 筑企业业务增长,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另一 方面,由于宏观调控银根紧缩,企业投融资渠道 变窄,资金瓶颈凸显,限制企业发展。 为了使企业更具竞争优势,领先行业发展水平, 大多选择一体化、多元化经营模式;另一类属中小 建筑企业,在宏观调控条件下,受各方面要素制约 ,为了规避风险,只能采取稳定发展战略,大多选 择资源集中、专业化经营模式。 结论:mba必须学习经济学 经济学导论 一、绪论 二、微观经济学 三、宏观经济学 第一部分 绪论 一、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回顾 亚当斯密 大卫李嘉图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二、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进程 “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占领城市” “强大的帝国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反动同盟军总是 长期占据着中国的中心城市,如果革命队伍要坚持 奋斗,不愿妥协,避免伤亡的话那就必须把落后的 农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造成军事上、政治 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伟大革命阵地,借以反对利 用城市进攻农村区域的凶恶敌人,借以在长期战斗 中逐步地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 1939年12月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一、改革起点:农村 二、改革推进:企业“放权让利” 三、改革基础:市场的恢复与完善 四、改革尝试:经济特区 1992年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启动 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与不足 1、gdp增长速度惊人 1970年以来中国gdp在世界的排名位置变化(亿美元) 国家200620052004200320022000199019801970 美国132018112455111171181109513110434819764811245511279561102551 日本43401245059246228242911239708247461245059210279220682 德国2906732781932740632443432022231900232781938261320373 中国2668142228941931761641061453861198563546113015727213 英国2345052192652124441797841565041438342192665367512365 法国2230762110262046651789151457351328052110246824414704 意大利1844771723071677871468371186371074871723054546610776 加拿大12515811152997809856597267871458111527268988517 西班牙12240911237810399888108686195807111123782218939010 巴西106801079411060401450571546081360179794110? 国际地位上升 成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 国际贸易地位显著 中国在世界货物贸易出口中的比重从2002 年的5.0%提高到2007年的8.8%,超过美国, 成为德国之后的第二大世界货物出口贸易国 家;在世界货物进口贸易中的比重从3.8%提 升到6.8%,成为在美国和德国之后的第三大 进口国家。 中国服务贸易比较落后,但发展迅速。在 世界服务出口贸易中的比重同期从2.4%提高 到3.9%,成为在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和 日本以后的第6位国家;在世界服务进口贸易 中的比重从2.9%提高到4.2%,成为在美国、 德国、英国和日本以后的第5位国家。 中美战略对话机制的建立 2006年9月20日,中美发表中美关于启动 两国战略经济对话机制的共同声明。 2006年12月,首次战略经济对话:北京 2007年5月,第二次战略经济对话:华盛顿 2007年12月,第三次战略经济对话:北京 2008年6月,第四次中美战略对话:安纳波 利斯 领域一:宏观经济政策交流及金融服务业 领域二:对民生的投资及产品质量与食品 安全 领域三:能源和环境合作 领域四:贸易和竞争力 领域五:投资 收入分配差距拉大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 1996-2000年的5年间,城镇居民收入增长 较快,年均增长6.78%;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 慢,年均增长只有4.0%;城乡居民的收入差 距从1996年的2.51倍扩大到2000年的2.79倍 ,扩大了0.28倍。 2、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1996年,上海市城镇居民的家庭人均年 收入分别比安徽省和甘肃省多3588元和 4252;2000年,上海市城镇居民的家庭人 均年收入分别比安徽省和甘肃省多6470元 和6858元,呈东、中、西部梯式递减。 1996-2000年,上海市城镇居民家庭人均 年收入年均增长率为11.31%,安徽省为 6.80%,甘肃省为9.53%,东部地区城镇居 民收入增幅大大高于中、西部地区。 3、行业之间职工收入差距扩大 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是工资、奖 金、各种补贴和津贴等收入差距拉大。高收入 行业主要集中在垄断经营性行业。 2000年,全国金融保险业和电力、煤气、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两个垄断行业比农林牧渔业 职工人均年工资分别多8294元和7646元,差距 相当大;不仅如此,这种差距在近几年还在逐 年扩大。1995年,这两个行业职工人均年工资 为农林牧渔业的2.09倍和2.23倍,2000年提高 到2.60倍和2.48倍。收入分配很不公平。 4、高低收入群体之间收入差距扩大 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悬殊,贫富分化 明显。 个体、私营企业大户的年收入一般在 50000元以上,少数甚至达到数百万元;中介 机构从业人员、外籍雇员、垄断行业从业人员 和部分文体从业人员的收入也普遍较高,大体 为30000100000元,都属于高收入群体;而 一般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效益较差企业职工 和失业下岗人员等属于低收入群体,收入较少 ,高低收入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十分悬殊。 信用不佳,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 个人信用 企业信用:三聚氰胺事件 环境问题凸显 如何评价市场经济? 三、市场经济的逻辑与缺陷 1、市场经济为什么被大多数国家接受? 2、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市场经济的起源: 亚当斯密与国富论 市场经济为什么被大多数国家接受 看不见的手 “只想得到自己的利益”,但是又好象“被一 只无形的手牵着去实现一种他根本无意要实现 的目的,他们促进社会的利益,其效果往 往比他们真正想要实现的还要好。”(国富 论,第四卷第二章) 劳动分工制针的案例 比较优势原理大卫李嘉图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比较优势原理和鲁滨逊漂流记 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生产进而实施交换 交换提高每一个参与者的福利 市场经济的基础 鲁滨逊的世界:一种简单的经济 鲁滨逊的资源? 时间 鲁滨逊每天可以工作八个小时 鲁滨逊的选择 鲁滨逊需要两种物品来生存 食品 鲁滨逊可以在当地的礁湖捕鱼 每小时鲁滨逊捕鱼两条 栖身处 鲁滨逊削下棕榈树叶来修葺和维 护草棚 每小时鲁滨逊削切棕榈树叶 四片 鱼棕榈树叶 鲁滨逊 两条/小时 四片/小时 鲁滨逊可以按照下面的生产速度来选 择生产什么产品 鱼棕榈树叶 鲁滨逊 16条32片 8小时 f p 16 32 鲁滨逊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生产可能性边界: 一个社会运用所有 资源所能生产出来 的全部产品组合 在鲁滨逊的消费组 合中,他偏好一个 平均的组合:一半 时间捕鱼,一半时 间削树叶. f p 16 32 8 16 a 鱼棕榈树叶 鲁滨逊 8条16片 由于鲁滨逊时间资源有限,他不可能获得无 限数量的鱼或树叶。 如果鲁滨逊捕鱼的同时不能削切树叶。 所以,他捕获每条鱼的同时,必须放弃削切 树叶。 他所放弃削切的树叶是他捕鱼的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使用一种资源而不得不放弃的 该资源其它用途的最高收益 产生于稀缺 每小时鲁滨逊可以捕获两条鱼或者削切四片树叶。 所以,两条鱼的成本是四片树叶。 这样,一条鱼的成本是两片树叶。 一条鱼的机会成本是两片树叶。 鲁滨逊的机会成本 任何选择的真实成本是它的机会成本。 鱼棕榈树叶 鲁滨逊 1f=2p1p=1/2f 鲁滨逊并不是单独一个人在这个小岛。 一个名叫星期五的年青人也正过着与鲁滨逊相 似的生活。 星期五同样面临着时间资源的稀缺。 同样地,星期五捕鱼和削切树叶来获得食物和 栖身处。 星期五有着与鲁滨逊不同的生产效率。 对星期五来说 食品 每小时星期五捕获两条鱼 栖身处 每小时星期五削切八片棕榈树叶 星期五是个更好的棕榈树叶削切者,因为他有 更好的爬树技术 鱼棕榈树叶 星期五 1664 f p 16 64 星期五 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a 同鲁滨逊一样,星期五 也喜欢一个平均的组合,所 以他一半时间捕鱼,一半时 间削切树叶 鱼棕榈树叶 星期五8f32p f p 16 64 8 32 a 星期五的机会成本 每小时星期五可以捕获两条鱼或削切八片树叶。 所以,两条鱼的成本是八片树叶。 这样,一条鱼的成本是四片树叶。 一条鱼的机会成本是四片树叶。 尽管鲁滨逊和星期五有相同的资源,但他们却面临着不同的 成本. 鲁滨逊捕鱼的机本低 星期五削切树叶的成本低 注意:这里所说的成本总是指机会成本. 鱼棕榈树叶 鲁滨逊1f=2p1p=1/2f 星期五1f=4p1p=1/4f 比较优势:如果一个人能以比其他人 低的成本生产一种产品,我们说这个 人有比较优势。 鱼棕榈树叶 鲁滨逊1f=2p1p=1/2f 星期五1f=4p1p=1/4f 假设鲁滨逊在丛林中遇到星期五。 鲁滨逊提议用鱼交换树叶,比率是: 1条鱼交换3片树叶。 鲁滨逊会交易吗? 星期五会交易吗? 标准:双方景况均变好。 这种交易对鲁滨逊和星期五的消费水平有什么影响 ? 鲁滨逊星期五 带来16f 0p0f 64p 放弃-8f -24p 获得 24p8f 剩余8f 24p8f 40p 鲁滨逊和星期五都超越了生产可能性边界。 f p 16 64 8 40 a b f p 16 32 8 24 b a 超越边界:贸易的结果 当人们专业化生产他们具有比较优势的产 品,并且在市场交易来获得其它产品,财富 增加。 注意没有使用额外的资源。 专业化和贸易提高了生产效率 增加了社会福利 1、垄断 2、收入分配不均 3、外部性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垄断是企业自利行为:利润最大化 降低成本 占领市场 优化生产流程:泰罗制 获得生产技术:配方 微软黑屏事件 争夺市场份额 价格战 收入分配不均:市场初次分配的必然结果 姚明年赚1943万美金排名第36 外部性:市场无法完全解决 外部性定义:一个人的行为对他人产生了 影响,但是不用为之支付成本或因之获得收 益的情形。 外部性广泛存在于社会之中 博物馆的例子 胡同的灯光 教材: 基础教材:曼昆经济学原理 本课程教材:ppt课件 第二部分 微观经济学 1、市场均衡 2、消费者行为理论 3、生产者行为理论(本课程不涉及) 4、市场结构理论(本课程不涉及) 5、分配理论(本课程不涉及) 6、一般均衡理论(本课程不涉及) 7、微观经济政策(不专门说明) 8、福利经济学(本课程不涉及)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第一章 市场均衡 经济学的逻辑:稀缺 选择 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的基础:价格 均衡价格 从均衡价格出发 一、均衡价格的形成机制 1、均衡的概念 马歇尔 2、经济中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种力量是 什么? 方向相反? 价格?需求与供给 大小相等? p* 3、均衡价格: 供给 需求 q p o q* 二、均衡价格的决定因素 a、需求 b、供给 三、需求 1、需求的定义 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消费 者愿意并能够购买的商品和服务数量。 a 、消费者的行为 b 、愿意 burj al-arab 酒店 宾利汽车 劳力士手表 香奈尔时装 louis vuitton 路易威登 hennessy 轩尼诗 轩尼诗 c 、能够 2、需求的表示方式 a 、需求表 b 、需求曲线 c 、需求函数 价格5元4元3元2元1元 需求 数量 9 单位 10 单位 12 单位 15 单位 20 单位 p d q 3、需求的影响因素 (1)价格 (2)收入 (3)偏好 vs (4)相关商品的价格 商品世界中的各种商品 之间有什么关系? 商品世界中的商品可以分为: (1)无关商品 (2)替代商品 (3)互补商品 (5)消费者的预期 1. 错过一个重要约会 a. 记性不好 b. 忘记查预约簿 2. 未能通过一项重要 考试 a. 参加考试的人比我 聪明 b. 没做好准备 3. 你为朋友精心准备了一道菜 ,但他/她却连碰都不碰一下 a. 自己厨艺不佳 b. 没发挥好 4. 虽然训练了很长时间, 但还是在比赛中失利 a. 我天生就不是搞体育的 材料 b. 我不擅长这项运动 5. 你想和别人约会,但他/ 她的答复却是“不行” a. 运气不好 b. 提出约会的时候,我的 舌头一定是打结了 6. 伴侣希望和你分开一段 时间,彼此冷静一下 a. 我太以自我为中心了 b. 陪他/她的时间太少了 7. 你的股票一直处于熊市 a. 不太了解股票市场行情 b. 没有选对股票 8. 结账时信用卡金额不足 a. 以为信用卡上还有很多 钱呢 b. 忘了支付信用卡的欠款 了 (6)社会时尚 (7)人口数量与结构 (8)政府政策 政府政策可以从两方 面影响需求: 1、鼓励或限制某种商 品的消费 2、运用财政与货币政策改变消费行为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08年11月27日起,下调金融机构 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108个百分点,其他期限 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同时,下调中央银行再贷 款、再贴现等利率。 从2008年12月5日起,下调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 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大型存款类金融 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下调中小型存款类金 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同时,继续对汶川 地震灾区和农村金融机构执行优惠的存款准备金率。 四、供给 1、供给的定义 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生产 者愿意并能够销售的商品和服务数量。 a 、生产者的行为 b 、愿意 利润最大化 c 、能够: 成本! 2、供给的表示方式 a 、供给表 b 、供给曲线 c 、供给函数 价格2元4元6元8元10元 供给 数量 10 单位 20 单位 30 单位 40 单位 50 单位 p s q 4、供给的影响因素 (1)商品自身的价格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2)生产的技术水平 (3)生产要素的价格水平 (4)生产者对未来价格水平的预期 (5)其它经济因素 1、政府政策 2、创新活动 第二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从消费者行为出发研究需求曲线的形成 p q d 消费者行为,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利用物 品效用的一种经济行为,即人们在市场上作出的购买决 策和购买行动。 消费者如何在给定约束下选择不同商品劳务购买量? 依据经济学方法,需要利用假设构造模型,提炼出支 配消费选择行为的一般规则。 一、概述 把决定消费行为的众多因素抽象为收入,价 格和偏好等常规经济变量,并设计相应分析框 架来研究理性的消费行为规则。 用预算约束线表示收入与价格约束因素 用预算约束线变动表示价格和收入变动 用无差异曲线表示消费者偏好 用最大化分析技术确定消费行为一般规则 消费者行为模型 消费者满足最大化 产品消费量 产品价格个人偏好个人收入 要素提供量要素价格 消费者是人 消费者行为理论就是对人的行为的研究 当这些人进入消费市场的时候,他们的共 性是什么? 在既定的收入条件下获得最大的满足 收入还可以扩展到禀赋,即以个人持有的 全部资源总和。 当人们成为消费者的时候,遵循理性原则。 消费者行为中的理性被规范的表述为: 1、完备性。 2、传递性。 3、一致性。 怎么刻画满足? 经济学用效用一词代表满足程度。所谓效 用,指的是人们消费某种商品得到的满足程 度。 在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中,针对效用的研究 存在两种理论:基数效用论以及序数效用论 。 假设: 1、消费者是理性的。 2、消费者的信息正确而完备。 3、消费者的收入既定。 4、消费者的偏好既定。 5、遵重消费者主权 6、商品价格既定 二、基数效用论 (一)、效用与边际效用 效用是消费者对消费某种物品或劳务所获 得的满足程度的主观评价。 基数效用是指可以用基数1.2.3.5等具 体数量测量商品的效用。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总效用是消费者在特定时期内消费一定量某种物 品所获得的满足总和。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 在一定时期内增加消费一单 位某种物品所所带来的总效用的增量。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在一定时间内其它商品数量不变的条件下,某商 品的边际效用随着其数量的增加而不断减少的现象 ,被称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消费者均衡,是指能使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 均衡购买行为。 采用拉格朗日极值求解方法: 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基数效用论 实现条件 约束条件 1、序数效用的提出 基数效用论的难题:各种商品的效用大小难以准 确计量;效用受相关商品数量变动的影响。 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不是数量多少的问题,而 是顺序先后优劣的问题,故应按消费者对不同物品 的偏好程度,用第一、第二、第三等序数加以排 列。这样人们不必说出每种商品的绝对效用是多少 ,而只须按偏好程度排列出相对效用即可。 三、序数效用论 2、序数效用论的基本分析思路 在基数效用论下没有边际效用概念,所以无法 采用拉格朗日极值求解方法。 曲线相切最大化分析技术的引入:无差异曲线 与预算约束线相切 3、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是表示在偏好既定条件下,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 程度满足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的点的轨迹。这是消费者 主观偏好在坐标图上的几何表示。 商品组合 商品x 商品y a b c d 2 4 6 8 12 6 4 3 12 10 8 6 4 2 o a b c 2 4 6 8 d 无差异曲线的特点 (1)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负。 (2)在坐标图上有一组无差异曲线群, 不 同位置的曲线代表不同的满足水平。 (3)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4)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4、预算约束线 预算线又称消费可能线或等支出线,它表示 消费者用同一收入i按既定价格px和py所能购 买的商品x和y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预算 方程:i=x px +y py 。 5 4 3 2 1 o 5 10 15 20 25 y x a b c d 斜率=- px /py 预算线的斜率为: 上例中预算线斜率的绝对值: (元) (元) (元) (元) x价格变化对 预算线的影响 x y x y o o 收入i变化对 预算线的影响 g f h e c d 5、消费者均衡:序数效用论 y m w a b v t xo u3 u2 u1 6、价格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1.价格消费曲线y x t s r cba 价格-消费曲线 pcc urw oabc v s 2.个人需求曲线的导出 p x d d p1=i/oa p2=i/ob p3=i/oc x的数量 urw o 的价格 x 7、市场需求曲线的推导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p q a bc 6 5 4 3 2 1 o d d 宏观经济学部分 问题:宏观经济学是不是微观经济 学的延伸? no! 宏观经济学的起源: 宏观经济问题的研究 国富论 1933年弗里希提出宏观经济学 1936年凯恩斯通论 狼来了! 面对危机,怎么办? 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充分就业 经济增长 物价稳定 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经济稳定运行的标志: 条件: 衍生出了均衡国民收入的概念 p as e p0 ad o y 0 y adas模型 凯恩斯及其 主义 供给学派 货币主义 理性预期 行为经济学的兴起与宏观经济学 1、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2、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2,a、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凯恩斯的观点) 2,b、islm模型(凯恩斯主义) 2,c、adas模型(凯恩斯主义) 3、失业与通货膨胀(不同学派的不同观点) 4、经济周期理论(本课程不涉及) 5、经济增长理论(本课程不涉及,无时间) 6、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 国民收入核算 第一节 衡量国民收入的主要总量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gdp)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某一既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但 也可视研究的需要规定为一个季度),在一个国家(或 地区)之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 和,或是这一国家(或地区)所有单位所创造的附加价 值的总和。平时人们所说的国民收入(实际上是广义的 国民收入),往往就是指国内生产总值。 第二节 国民收入核算的方法 一、gdp的计算方法 (一)支出法 1、个人消费支出(c) 2、私人国内总投资(i) 3、政府购买(g) 4、净出口(x-m) (二)收入法 gdp = 工资+租金+净利息+非公司企业收入与公司税前利 润+企业间接税+折旧 (三)部门法 部门法又被称为生产法,它从最终产品是由不同的生产 部门所提供的角度,通过将各部门创造的附加价值相加的方 式,得到整个国家的gdp。 使用这种方法计算gdp,首先要对生产部门做出划分。 虽然不同国家的划分方式不尽相同,但一般都包括以下部门 :农林渔业、采掘业、建筑业、制造业、运输业、邮电通讯 与公用事业、商业、金融保险与不动产、服务业、政府服务 和国营企业。 至此我们已经知道怎么核算一国的国 民财富。 下面要解决宏观经济的均衡问题:条 件是什么? 总需求 总供给 第二章 宏观经济均衡 1、两部门经济中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这是最简单的经济模型,是我们研究的起点,可以用图 101来描述: 生产要素报酬 厂商 居民户 商品、劳务购买支出 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流量循环 宏观经济均衡的实现条件 两部门经济中存在企业以及个人: 需求角度: 以y表示产出的价值,以c表示消费, 以i表示投资,则有 y = c+i 供给角度: 若以s表示储蓄,可得出以下公式: y = c+s 总需求等于总供给 c+i = c+s i = s 如果能将居民户的储蓄全部转化为厂商的投 资,这个经济便可以持续平稳地运行下去。 2、三部门经济中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三部门经济模型,实际就是在最基本的两部门经济模型 的基础上,再加上政府(或称公共部门)。我们可以说明三 部门经济的循环情况。 商品、劳务购买支出 支出 政府 税收 税收 要素报酬 厂商 居民户 商品、劳务购买支出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流量循环 c+i+g = c+s+t 亦即: i+g = s+t 这说明,若要经济平稳运行, 在投资等于储蓄的同时,还要使政府支出 等于政府税收。然而在经济生活中,由于 多种因素的作用,社会上投资与储蓄的数 额经常是不相等的,此时将上式进行变形 便可得出: i-s = t-g 3、四部门经济中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在现实中,各个国家都程度不同地与世界市场 存在联系,所以我们现在将世界市场引入,构造包括厂 商、居民户、政府、世界市场四个经济单位的开放经济 模型,探讨一个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开放经济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如图所示: 关税 世界市场 政府 进口 出 出 进 支 收 税 支 口 口 买 税 收 出 购 要素报酬 厂商 居民户 购买支出 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流量循环 c+i+g+x = c+s+t+m 即: i+g+x = s+t+m 或: (i-s)=(t-g)+(m-x) 其中, 最后这个等式是我们在宏观经济 学中所涉及的最广义的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 。 第三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宏观经济理论的演进 为政府经济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凯恩斯主义:政府干预 货币主义:市场与政府结合 理性预期学派:完全市场化 凯恩斯要解决的问题及其展开逻辑 一、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通论的主要逻辑框架 (1)失业的根源在于有效需求不足; (2)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在于“三个 基本心理因素,即心理上的消费倾向 ,心理上的灵活偏好,以及心理上的 对资本未来收益之预期” ; (3)政府须采取相应政策对经济进行 干预; 在失业大量存在的情况下,曲线成为 平行于轴的直线。 仅考察 此时总需求就由消费和一个固定量的投资 构成。 凯恩斯认为: c = c0+cy,0c1 c0+cy=s 没有研究货币: 政策工具意味不浓: 凯恩斯主义的发展: 分析起点:投资量的确定 is-lm模型 什么是经济学中的投资? 投资:资本品形成。 资本品:投入生产过程中用于生产更 多产品的产品。 如果这台联合收割机可以出租2年。每年租 金1000元,它的价格是1900元,你会购买它 用于出租吗? 这是一种投资行为。 不一定,只有在以下条件得以满足时才可能投资。 所以是否投资和以下两个变量有关:利率以及利 润率。 利润率= 凯恩斯将利润率定义为资本边际效率 投资量 利率 r* i* 货币政策 货币市场 货币供给 货币需求 产品市场 产量 总需求 财政政策利率 收入 :商品市场的均衡 e-di s=y-c=c0+(1-c)y 货币供给货币需求:货币市场的均衡 i lm e i0 is o y 0 y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 政策工具的目标鲜明化: p as e p0 ad 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阳疾控考试题库及答案
- 语文成教考试题库及答案
- 易班安全考试题库及答案
- 化工原理A2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锅炉水处理作业人员(特种作业)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新疆甜菜种植与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合同
- 2025年贵州社区工作者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
- 浙江省高考试题及答案
- 港口督导员考试题及答案
- 水城县农机安全培训课件
- 2022燃煤机组耗差计算方法
- 食品公司原辅料及包装材料验收规范
- 新闻播读培训课件
- 《蔚来汽车发展》课件
- 装配钳工试题库及答案
- 新手必看保安证考试试题和答案
- 脓毒性休克护理要点
-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三
- 个人信息保护法亮点解读
- 《往复式压缩机制造监理技术要求》
- 《护士输血流程》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