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港电厂三期码头工程防洪影响评价与水资源论证报告(送审稿).doc_第1页
XX港电厂三期码头工程防洪影响评价与水资源论证报告(送审稿).doc_第2页
XX港电厂三期码头工程防洪影响评价与水资源论证报告(送审稿).doc_第3页
XX港电厂三期码头工程防洪影响评价与水资源论证报告(送审稿).doc_第4页
XX港电厂三期码头工程防洪影响评价与水资源论证报告(送审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厂三期泵房和码头工程电厂三期泵房和码头工程 防洪影响评价报告防洪影响评价报告 *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电厂三期泵房和码头工程防洪影响评价报告 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1- 目目 录录 1.1. 概述概述1 1 1.1建设项目概况.1 1.1.1立项简述 .1 1.1.2项目名称和总体建设规模 .2 1.1.3建设单位及投资单位 .2 1.1.4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概况 .2 1.1.5建设项目所在地理位置、占地面积 .2 1.2建设项目评估目的.3 1.3评价依据.4 1.3.1法律法规及规章 .4 1.3.2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 .4 1.3.3相关规划文件及参考资料 .5 1.4评价技术路线及主要评价内容.5 1.4.1评价技术路线 .5 1.4.2主要评价内容 .6 1.4.3基础资料和采用高程 .6 2.2. 基本情况基本情况7 7 2.1建设项目概况.7 2.1.1涉河建筑物的名称、地点和建设目的 .7 2.1.2建筑物的建设规模、防洪标准 .7 2.1.3设计方案 .8 2.1.4施工方案 15 2.2河道基本情况19 *电厂三期泵房和码头工程防洪影响评价报告 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2- 2.2.1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河流水系、水文气象 19 2.2.2建设项目所在河道概况 22 2.2.3水文、泥沙、气象特征 23 2.2.4河道边界条件 25 2.2.5地形、地貌、地质情况 26 2.2.6现状防洪标准及相应潮位 32 2.3现有水利工程及其它设施情况32 2.3.1现有水利工程情况 32 2.3.2其它设施情况 33 2.4水利规划及实施安排34 2.4.1综合规划安排 34 2.4.2建设项目所在河段的具体规划要求 37 2.4.3建设项目所在河段的规划实施情况 38 2.4.4因建设项目规划实施引起的防洪形势、标准等变化情况 39 3.3. 河道演变河道演变4141 3.1河道历史演变概况41 3.2河道演变分析41 3.2.1裁弯河段的河床演变 41 3.2.2老河道与交汇处河段的演变 42 3.2.3河床演变趋势分析 43 4.4. 防洪影响评价计算防洪影响评价计算4444 4.1水文分析计算44 4.1.1设计水位 44 4.1.2设计流量 45 4.2河工物理模型试验研究概述45 4.2.1模型设计 45 *电厂三期泵房和码头工程防洪影响评价报告 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3- 4.2.2模型试验边界水文条件 50 4.2.3水位影响试验 52 4.2.4流场影响试验 54 4.2.5冲淤变化试验 58 4.3项目建设对河道泄洪影响分析计算60 4.3.1项目建设占用河道断面积计算 60 4.3.2建设项目对河道水位影响分析计算 63 4.4项目建设对河势影响分析66 4.4.1方案一对河势的影响 66 4.4.2方案二对河势的影响 67 4.5项目建设对海堤稳定性影响分析计算68 4.5.1堤身渗透稳定计算 68 4.5.2堤身抗滑稳定计算 69 5.5. 防洪综合评价防洪综合评价7575 5.1项目建设与现有水利规划的关系及影响分析75 5.2项目建设与现有防洪标准、有关技术要求的适应性分析 .75 5.2.1水利防洪标准 75 5.2.2电力防洪标准 76 5.2.3适应性分析 76 5.3项目建设对河道泄洪影响分析77 5.4项目建设对河势稳定的影响分析78 5.5项目建设对堤防、护岸和其它水利工程设施的影响分析 .81 5.6项目建设对防汛抢险的影响分析81 5.7裁弯河行洪及潮汐对项目建设的影响分析82 5.8项目建设对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的影响分析82 5.9施工期防洪影响分析83 *电厂三期泵房和码头工程防洪影响评价报告 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4- 6.6. 防治与补救措施防治与补救措施8484 7.7. 结论与建议结论与建议8686 7.1结论86 7.2建议88 附件:附件: *电厂三期泵房和码头工程防洪影响评价报告 -1- 1. 概述 1.1建设项目概况建设项目概况 1.1.11.1.1立项简述立项简述 *电厂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的射阳河入海口,是江苏省沿海第一座 火电厂,也是江苏沿海目前唯一的一座火电厂,是苏北沿海电网最适中的电源 支撑点之一。电厂历经两次建设(改造) ,安装 4 台 137.5mw 级超高压、一次中 间再热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 550mw。一期工程安装 2 台容量为 125mw 国产 燃煤发电机组,是国家“八五”期间大中型电力基建项目之一,于 1993 年 2 月 开工建设,1995 年建成投产发电;2002 年 6 月和 2002 年 12 月分别完成了对一 期 2 台机组控制系统以及汽机本体通流部分的技术改造,改造后 2 台机组出力 达到 137.5mw。二期工程安装 2 台容量为 137.5mw 国产燃煤发电机组,是江苏 省为缓解严重缺电局面的短、平、快“打补丁”项目,于 2003 年 2 月开工建设, 2 台机组分别于 2004 年 2 月和 6 月相继建成投产运行。 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尤其是工业企业的迅速增加,带来了 用电量的急剧增加,凸现电力供应的不足。为满足江苏省及盐城市经济快速增 长对电力供应的需求,缓解“十一五”后期江苏电网缺电严重的局面,同时为 地区经济增长提供电力保障,充分利用*电厂已开发的厂址资源优势和丰富 的工程建设管理经验,加快建设步伐,江苏*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规划在 *电厂现有一、二期工程 550mw 容量的基础上再分二期建设 4 台 600mw 发电 机组。三期扩建工程计划安装 2600mw 国产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2 台机组计 划于 2006 年开工,于 2008 年底和 2009 年上半年各投产一台机组,并留有再扩 建的条件。 江苏*电厂三期(2600mw)扩建工程的建设,对发展地方工业和振兴 地方经济的电力需求,完善江苏电网结构,提高苏北 500kv 电网的安全可靠性, 是非常必要的,又是适时的,必将为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带来比较广阔的用电空 间。 电厂三期工程需要建设与该工程规模相匹配的循环水泵房、设备码头、煤 *电厂三期泵房和码头工程防洪影响评价报告 -2- 码头及灰码头各一座,作为整个项目的重要配套设施。还需建设与泵房、码头 工程配套的港池整治工程。 1.1.21.1.2项目名称和总体建设规模项目名称和总体建设规模 项目名称:江苏*电厂三期(2600mw)扩建工程。 已有建设规模:一、二期工程共安装 4 台 137.5mw 燃煤发电机组,总装机 容量为 550mw。 本期建设规模:三期工程计划安装 2 台 600mw 燃煤发电机组,装机容量为 1200mw。 1.1.31.1.3建设单位及投资单位建设单位及投资单位 江苏*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为江苏*电厂三期(2600mw)扩建工程 的建设单位。 2003 年 4 月,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盐城市热电公司、江苏省国信资产 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合资建设*电厂三期工程的协议,分别按 40%、35%、25%的比例进行投资,资本金为 20%,其余 80%资金从商业银行融资。 *电厂三期(2600mw)扩建工程项目计划总投资 473163 万元。 1.1.41.1.4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概况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概况 目前,*电厂三期工程前期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已取得电力、 规划、建设、国土、水利、环保、珍禽保护等部门同意或原则同意的文件(有 关批准文件附后) 。由江苏省电力设计院完成的*电厂三期(2600mw) 扩建工程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 ,于 2004 年 8 月通过了由华东电网有限公司主 持的审查;2004 年 12 月 28 日江苏省电力设计院完成了*电厂三期 (2600mw)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总报告 (初稿) ,现已提交业主进行外部评 审。由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编制的*电厂三期(2600mw)扩建工程 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已通过了江苏省水利厅组织的专家组审查。由南京水利科 *电厂三期泵房和码头工程防洪影响评价报告 -3- 学研究院编制的*电厂三期取水和码头工程河工模型试验研究已通过了 专家组的审查。 1.1.51.1.5建设项目所在地理位置、占地面积建设项目所在地理位置、占地面积 *电厂位于盐城市射阳县城以东 24km 处,射阳外向型农业开发区东南 端,与新建*北港区相邻,东临黄海,西距射阳河闸 13km,南依射阳河口 裁弯河,北靠运料河;*电厂三期工程位于*电厂二期工程扩建端西侧, 可用场地范围南北约 1300m,东西约 1000m,面积约 130 万 m2。*电厂三期 扩建工程地理位置详见图 1.1。 三期工程厂区约需占用土地面积为 40 万 m2,循环水泵房、设备码头、煤码 头及灰码头需占用河道土地面积分别约为 3250m2(5065) 、5200m2(8065) 、 20800m2(32065) 、4550m2(7065) 。 图 1.1 *电厂三期扩建工程地理位置图 1.2建设项目评估目的建设项目评估目的 在*电厂三期扩建工程建设项目中,因循环水泵房、设备码头、煤码头 及灰码头均建在射阳河闸下游引河河口附近(以下简称裁弯河)海堤与主泓之 射阳县 滨 海 县 阜 宁 县 *电厂三期泵房和码头工程防洪影响评价报告 -4- 间的河道滩地中,鉴于射阳河是苏北里下河地区的重要行洪河道,根据中华人 民共和国防洪法第二十七条、第三十三条和江苏省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 项目管理规定第五条第四款的有关规定,为了配合本工程的组织实施,受业 主江苏*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委托,由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负责编制 *电厂三期泵房和码头工程防洪影响评价报告 。报告编制单位根据规范 规定和有关要求,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估方法,客观公正地对该项目进行防洪影 响评价,为水行政主管部门对该工程项目审批提供科学依据。 1.3评价依据评价依据 1.3.11.3.1法律法规及规章法律法规及规章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 27 次会议通过,1998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 29 次会议修订通过,2002 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 国务院第 3 号令,1998 年 6 月 10 日起施行; (4) 江苏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 江苏省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 21 次会 议通过,1987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2004 年 6 月 17 日江苏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 第 10 次会议修正; (5) 江苏省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规定 2002 年 9 月 1 日起施 行; (6) 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 (试行) 水利部 2004 年 7 月。 1.3.21.3.2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 (1) 防洪标准 (gb50201-94) ; (2)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6-98) ; (3) 给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141-90) ; *电厂三期泵房和码头工程防洪影响评价报告 -5- (4) 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 (dl5000-2000) ; (5)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 (sl44-93) ; (6) 水文调查规范 (sl196-97) ; (7) 水文普通测量规范 (sl58-93) ; (8) 海港水文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布,1998 年; 1.3.31.3.3相关规划文件及参考资料相关规划文件及参考资料 (1) 盐城水利 盐城地区水利局,1983 年 3 月; (2) 盐城市防汛防旱手册 盐城市防汛防旱办公室,2001 年 12 月; (3) 盐城市水利发展“十五”计划和到 2010 年规划报告 盐城市水利 局,2000 年; (4) 盐城统计年鉴 盐城市统计局,2004 年 5 月; (5) 盐城市水利志 盐城市水利局,1999 年 11 月; (6) 射阳县水利发展“十五”计划和到 2010 年规划报告 射阳县水利 局,2000 年; (7) 射阳县水利志 射阳县水利局,1999 年 10 月; (8) *电厂三期(2600mw)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总报告 江苏省 电力设计院,2004 年 12 月; (9) *电厂三期扩建工程取水和码头工程河工模型试验研究 南京 水利科学研究院,2005 年 1 月; (10)江苏省水利厅苏水管199780 号关于印发“江苏省江海堤防达 标建设修订设计标准”的通知 ; (11) 里下河地区水利规划 江苏省水利工程规划办公室、江苏省水利 勘测设计研究院,2003 年 4 月; (12) *电厂三期(2600mw)扩建工程射阳河裁弯段北侧海堤南移 论证报告 盐城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2005 年 7 月。 *电厂三期泵房和码头工程防洪影响评价报告 -6- 1.4评价技术路线及主要评价内容评价技术路线及主要评价内容 1.4.11.4.1评价技术路线评价技术路线 射阳河为苏北里下河地区排水入海的最大干河,承担着重要的泄洪排涝任 务。为此,论证单位通过实地查勘、组织水文测量、水文调查,收集相关水利、 历史水文、地质、电厂可研、设计、施工等方面资料,采用物理模型分析计算、 水文与水力分析计算等方法,主要对电厂三期扩建工程拟建的循环水泵房、设 备码头、煤码头、灰码头、输排水管道穿堤及港池整治工程,按照水利部河 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 (试行)要求,进行项目建设对 河道泄洪影响、对河势稳定影响、对堤防和护岸影响及项目本身防御洪涝等方 面的防洪影响评价。 1.4.21.4.2主要评价内容主要评价内容 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电厂三期工程选址在盐城市射阳县海通镇境内, 射阳河闸下引河裁弯河北岸,射阳外向型农业开发区东南端,与新建*北港 区相邻,东临黄海,西距射阳河闸 13km。拟建的循环水泵房、设备码头、煤码 头及灰码头均建在裁弯河海堤与主泓之间的河道滩地上,输、排水管道穿堤工 程将破坏裁弯河海堤和电厂东侧黄海海堤。所以,本报告主要分析研究循环水 泵房、设备码头、煤码头、灰码头及其港池整治工程与裁弯河泄洪、防洪及河 势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输、排水管道穿堤工程对海堤防洪的影响。本报 告主要评价内容为: (1)循环水泵房、设备码头、煤码头、灰码头及港池整治等工程对裁弯河 行洪的影响评价; (2)循环水泵房、设备码头、煤码头、灰码头及港池整治等工程对堤防、 护岸工程与管理的影响评价; (3)循环水泵房、设备码头、煤码头、灰码头及港池整治等工程对裁弯河 河势的影响评价; (4)裁弯河行洪及海水潮汐对循环水泵房、设备码头、煤码头、灰码头及 港池整治等工程的影响评价; *电厂三期泵房和码头工程防洪影响评价报告 -7- (5)输、排水管道穿堤工程对海堤防洪的影响评价。 1.4.31.4.3基础资料和采用高程基础资料和采用高程 本报告基础资料采用射阳河闸水文站历年水文实测资料,射阳河口部分实 测水文资料,*测量队 2004 年 11 月水下地形实测资料,本次实测断面资料。 本报告标高均采用 1956 年黄海高程系,与电厂可研、设计相同。该高程与 废黄河口高程系的改正数为+0.152m,与射阳河闸水文站测站基面高程系的改正 数为+0.160m。 2. 基本情况基本情况 2.1建设项目概况建设项目概况 2.1.12.1.1涉河建筑物的名称、地点和建设目的涉河建筑物的名称、地点和建设目的 (1)名称 *电厂三期(2600mw)扩建工程主要涉河建筑物有循环水泵房、设备 码头、煤码头、灰码头及输、排水管道穿堤、港池整治工程。 (2)地点 循环水泵房、设备码头、煤码头、灰码头均建在裁弯河北岸,本期循环水 泵房规划布置在二期循环水泵房西侧 60m、二期灰码头以东处,在一期工程设 备码头西侧依次规划布置本期设备码头、煤码头和灰码头。 (3)建设目的 循环水泵房:取用裁弯河段海水作为本期工程 2600mw 机组冷却水。 设备码头:主要用于电厂运输大件设备。 煤码头:用于电厂三期工程燃煤运至港口后的卸煤任务。 灰码头:是电厂的除灰渣系统设施。 港池整治工程:为了泵房、码头前沿达到设计水深,满足取水和运输船只 对水深的要求,结合港池维护,采用丁坝和开挖港池工程措施对港池进行整治。 *电厂三期泵房和码头工程防洪影响评价报告 -8- 2.1.22.1.2建筑物的建设规模、防洪标准建筑物的建设规模、防洪标准 本期工程安装 2600mw 燃煤发电机组,并预留再扩建的条件。三期工程厂 区约需占用土地面积为 40 公顷,需新征土地 13 公顷。厂区占用裁弯河海堤外 滩地面积为 170m925m,各种码头及预留循环水泵房扩占河道面积约为 65m925m(含码头至海堤间部分及码头之间部分) ,本期循环水泵房建在二期 码头区(码头前沿已建有钢筋混凝土板桩护岸) ,占用河道面积约为 65m50m。 循环水泵房按本期扩建工程安装 2600mw 机组冷却水需水量约为 40m3/s 规模建设。 设备码头按停靠 1000t 级驳船、码头上设置起重量为 500t 级的固定式扒杆 标准设计。 电厂一期、二期工程建有 1500t 级二泊位专用卸煤码头一座,本期新建 2300t 级三泊位专用卸煤码头一座。本期工程年总运量为 267 万吨(设计煤种) 。 灰码头按 2600mw 机组容量设计,本期工程年灰渣量为 65.52 万吨。在灰 码头上新建三座灰库。 电厂三期工程裁弯河段港池整治方案仍采用短丁坝群方案。该工程实施后, 结合港池开挖工程,能基本满足循环水泵房前沿河底高程达-5.00m、煤码头前 沿河底高程达-4.50m 的要求。 本期工程建成后,全厂装机容量达到 1750mw,为大型火电企业。根据防 洪标准 (gb50201-94) ,*电厂防洪等级为级,防洪标准为百年一遇。 2.1.32.1.3设计方案设计方案 方案一:即原设计方案。为电厂可研、河工模型试验研究和海堤南移等报 告中的设计方案。 方案二:即优化设计方案。通过防洪影响评价分析和咨询专家后,由于方 案一中*电厂三期泵房、码头、丁坝等涉河工程对防洪、泄洪、河势稳定产 *电厂三期泵房和码头工程防洪影响评价报告 -9- 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对方案一进行调整和优化。方案二的主要内容为:取消 南岸丁坝、优化堤线和码头前沿线、河道整治工程的调整和优化;其它同方案 一。 2.1.3.1方案一方案一 循环水泵房、设备码头、煤码头、灰码头均建在裁弯河北岸,本期循环水 泵房规划布置在二期循环水泵房西侧 60m、二期灰码头以东处,在一期工程设 备码头西侧依次规划布置本期设备码头、煤码头和灰码头。涉河宽度距南移后 海堤 65m,泵房、码头前沿线与电厂南侧裁弯河海堤平行,与一期工程的煤码 头前沿齐;涉河长度距二期工程扩建端西侧(一期工程设备码头)以西 925m, 以东约 200m。主厂区建在电厂二期工程扩建端西侧,并拟将位于厂址西南部的 裁弯河海堤外移 170m,外移海堤长 925m。港池整治工程中:丁坝建在裁弯河南 岸,与一、二期丁坝齐;港池开挖区域在三期煤码头、取水口附近。方案一河 道及泵房、码头等平面布置详见图 2.1(附后) 。 (1 1)循环水泵房及取水构筑物)循环水泵房及取水构筑物 循环水系统采用扩大单元制直流供水系统,即每台 600mw 机组配三台循环 水泵、一根 dn3000 压力供水管、2 根 dn2400 进水支管(均为压力钢管) 。供水 系统流程为:循环水泵房(位于海堤外) 压力管道 凝汽器 排水管 排水沟 排水口(兼做虹吸井) 。 本工程循环水泵房为开敞式取水,裁弯河岸边设取水泵房。根据电厂前期 工程经验以及本期的取水条件,本阶段进行了本河段河工物理模型试验,根据 对取水构筑物方案头部不同布置形式的物理模型试验结果,确定取水泵房采用 六流道的布置形式,即 1 台机组配 3 台水泵,共设 6 台立式混(斜)流泵,泵 房内共设 6 个流道。泵房内每个流道(顺水流方向)设有钢闸门、拦污栅清污 机、旋转滤网、循环水泵、液控缓闭止回蝶阀等。循环水泵房地下部分(包括 进水间)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尺寸为 30m(长)34m(宽)10m(深) ,泵 房底板下为钻孔灌注桩地基处理,桩体采用砼 c25 和钢筋级、级材料,桩 径 800mm,桩长 33m,桩顶标高-6.90m(56 黄海基面) ,底板宽 30.7m,厚 *电厂三期泵房和码头工程防洪影响评价报告 -10- 1.3m,立板厚 1.5m。地上部分的进水间平面尺寸为 30m23m,零米以上为有屋 顶的半露天式结构,高 9.3m,跨度 9.0m。水泵间平面尺寸为 49.88m15.0m, 地上部分高 18m,跨度 15m,为封闭式结构。泵房零米高程为 6.00m。循环水泵 房平面布置图见图 2.2(附后) ,循环水泵房剖面图见图 2.3(附后) 。 暂选用循环水泵技术参数如下:单泵流量 q7m3/s,扬程 h16.0m,配套 电机功率 n1500kw,电压 u=6000v。 取水口窗口尺寸为 4.3m2.5m;取水口下沿标高为-4.50m,上沿标高为- 2.00m;在 97%的低水位条件下为淹没取水,取水口前沿流速(进水口流速)为 0.50m/s 左右;设计泵房前沿河底标高-5.00m。泵房北侧出水管道中心高程为 3.10m。 泵房北侧与海堤之间采用钢筋混凝土工作桥连接,工作桥长 26.m,桥面高 程为 6.00m,宽 4.0m;桥桩间距 4.5m 左右,采用独立基础;与海堤交界处用阶 梯连接(海堤顶高程 5.00m) 。 (2 2)设备码头)设备码头 本期设备码头为浆砌块石重力式结构,基础为块石基床,码头面层为素砼。 设备码头设计水位(正常通航水位):历年平均高潮位 1.18m,历年平均 低潮位-0.53m。码头前沿河底高程为-3.50m。 本期规划设备码头长 80m、宽 15m,码头平台前沿顶面高程为 2.50m,平台 部分设 i=1.5%坡度(排水) ,平台后沿高程 2.72m,与海堤之间距离 50m,采用 混凝土坡道与海堤连接,连接坡度为 i=5.18%(坡道长度 44m,海堤顶高程 5.00m) ,坡道宽度 8.0m28.0m。 码头前沿干砌块石基床下底宽 9.5m,高程-5.40m,厚 1.00m,向上分别为 碎石垫层、c10 素砼垫层、c15 砼层,厚度分别为 0.30m、0.10m、0.50m;c15 砼层上底宽 13.3m,高程-3.50m。再向上码头前沿部分为浆砌块石挡墙,下底 宽 5.5m,上底宽 1.0m。设备码头平面布置图见图 2.4(附后) ,设备码头剖面 图见图 2.5(附后) 。 原一期设备码头改建为石灰石码头。 (3 3)煤码头)煤码头 *电厂三期泵房和码头工程防洪影响评价报告 -11- 电厂一期、二期工程建有 1500t 级二泊位专用卸煤码头一座,码头总长 263m 宽 30.5m。 本期新建 2300t 级三泊位专用卸煤码头一座,码头长 320m、宽 30.5m,为 板桩结构码头。 该码头为固定顺岸式板桩码头。码头前沿采用钢筋砼板桩护岸,立板厚 0.45m,底部桩尖标高-18.50m,桩顶高程 1.50m,采用钢筋砼胸墙压顶,胸墙 底标高 0.50m,宽 1.15m,顶部标高 3.50m,宽 1.70m,胸墙向板桩外伸出 0.40m。煤码头的结构形式与一期煤码头相同。煤码头平面布置图见图 2.6(附 后) ,煤码头剖面图见图 2.7(附后) 。 码头前沿工作面高程为 3.50m,设计高水位 1.65m,设计低水位-1.40m,设 计河底高程-4.50m。 煤码头与海堤之间距离为 34.5m,采用道路与海堤连接,道路总宽 8.0m, 中间混凝土路面宽 4.0m,连接坡度为 i=4.35%。海堤顶高程 5.00m。 (4 4)灰码头)灰码头 本期 2600mw 机组设灰码头 1 座,在灰码头上新建三座灰库,其中两座粗 灰库,一座细灰库。本期工程的年灰渣量为 65.52 万吨。 灰码头采用高桩承台梁板结构,码头长 70m、宽 15m,码头工作面高程为 3.50m,基础采用钻孔钢筋砼灌注桩,桩长 40.0m,桩直径 0.80m,桩底高程为- 38.7m,桩顶高程 1.70m,桩顶至工作面为码头承台部分,工作面上为三座灰库, 灰库底部高程为 3.60m,顶部高程为 23.60m。灰码头的结构形式与二期灰码头 相同。灰码头及引桥结构布置图见图 2.8(附后) 。 灰码头按停靠 150t 船舶设计,设计最高通航水位 1.18m,设计最低通航水 位-0.53m,设计码头前沿河底高程为-3.50m。 码头与海堤之间距离为 50m,采用引桥(灰码头一侧,桥面广场作汽车运 灰用)和道路(海堤一侧)与海堤连接,引桥长 28.m,桥面宽 70.0m,高 3.50m,桥桩间距 4.5m7.5m,采用独立基础;混凝土道路长 22.0m,宽 8.0m,连接坡度为 i=6.82%。海堤顶高程 5.00m。 除灰系统输送至干灰库的管道采用钢管,穿越海堤处架空高度大于 5m。 (5 5)护坡、护岸工程)护坡、护岸工程 *电厂三期泵房和码头工程防洪影响评价报告 -12- 码头前沿之间顺岸段均采用钢筋砼板桩护岸,立板厚 0.45m,底部桩尖标 高-13.50m,桩顶高程 1.50m,采用 c25 砼压顶。 码头前沿之间顺岸段外侧港池、丁坝上游岸坡均采用块石护坡,碎石垫层 厚 0.1m,块石护坡厚 0.3m,坡比 1:3.0。港池护坡剖面图见图 2.9(附后) 。 (6 6)堤防工程)堤防工程 三期工程范围内原 925m 长的裁弯河北海堤要南移 170m,与现有厂区裁弯 河海堤(一、二期建海堤)一线平齐,需新建海堤约 1095m(其中,东西向 925m,南北向 170m,平面布置见图 2.1) ,按 100 年一遇标准设计。 一、二期工程已建裁弯河海堤堤线布置 一、二期工程已建裁弯河海堤,堤顶宽 8.0m,中间 4.0m 宽为混凝土路面 (作为电厂内部道路,标准同外部道路) ,堤中心高程 5.00m,堤两边高程 4.90m;堤外侧设计浆砌块石防浪墙,防浪墙顶部宽 0.70m、高程 6.00m;内坡 坡比 1:3.0,为草皮护坡;外坡在不同部位分别使用浆砌块石、干砌块石、水 泥土护面等方法施工,东西向、南北向大堤外坡坡比分别为 1:2.0、1:2.5。 一、二期工程已建裁弯河海堤剖面图见图 2.10-1(附后) ,堤线平面布置详见 图 2.1(附后) 。 规划三期工程海堤堤线布置 南移海堤长 925m,采用断面为:设计堤顶高程 6.35m,实际填筑高程 6.70m,内坡 1:3,迎潮面 6.35m2.50m 间边坡 1:2.5。高程 2.50m 处设 20m 青 坎。高程 2.50m-3.50m 港池边坡坡比 1:3。 新老海堤连接堤,采用断面为:设计堤顶高程 6.35m,实际填筑高程 6.70m,内坡 1:3,外坡坡脚高程 2.50m1.55m,边坡 1:2.5。堤脚局部高程 1.55m 以下采用 1:4 土坡。 详见图 2.10-2 裁弯河南移新海堤断面图,图 2.10-3 裁弯河新旧海堤连接 断面图(附后,图中高程采用废黄河口高程系) ,堤线平面布置详见图 2.1(附 后) 。 (7 7)输水管道穿堤)输水管道穿堤 自循环水泵房通过输水管道向主厂区输水,输水管道为两根 dn3000 供水压 *电厂三期泵房和码头工程防洪影响评价报告 -13- 力钢管,垂直穿越二期工程建设的裁弯河海堤,输水管道在穿堤处钢管中心高 程为-2.60mm,穿堤长度约 25.5m。该处海堤两侧现状地面高程 2.50m 左右,海 堤顶高程为 5.00m。输水管道穿堤位置平面布置见图 2.11。 图 2.11 输水管道穿堤位置平面布置图 (8 8)排水暗沟穿堤及排出口)排水暗沟穿堤及排出口 循环水排水采用管道方式排放,出水管口的位置低于低潮线以下。循环水 排水通过 2 根 dn2400 压力排水支管进入排水沟道,排水沟采用一根双孔钢筋混 凝土暗沟(23m3m) 。排水暗沟的基本走向为向北穿过运料河后,转向东再 穿过海堤河及东海堤,海堤外设排出口、排水明渠,将循环水排入海中。 排水暗沟垂直穿越电厂东侧海堤,过堤处排水沟道断面为 23m3m,沟 道顶面标高为-0.50m,沟道底面标高为-3.50m,穿越海堤长度约为 47m,双孔 暗沟总宽 7.0m(含护层) 。该处海堤内侧滩地高程 2.5m 左右,外侧滩地高程 2.0m 左右,海堤顶高程 6.25m。 循环水排出口设在运料河北侧,距离二期排出口北约 400m 左右,排出口采 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排出口下游设有排水明渠,排出口与排水明渠之间通过一 定的扩散角排出以降低流速,明渠与排出口之间的过渡段采用干砌块石护底、 *电厂三期泵房和码头工程防洪影响评价报告 -14- 护坡。平面布置见图 2.12(附后) 。 (9 9)输煤栈桥)输煤栈桥 输煤系统采用输煤栈桥方式,输煤皮带传送通道宽 7.45m,高 2.70m,从煤 码头平台上以 1503向海堤方向爬升,翻越海堤处底部最低高程为 14.27m, 与海堤顶距离超过 5m,在海堤处两侧支柱间水平距离为 11.5m。输煤栈桥翻越 海堤处剖面图见图 2.13(附后) 。 (1010)港池整治工程)港池整治工程 为使三期煤码头前沿达到与一二期煤码头相同的水深及相应的航道并兼顾 三期取水口取水的要求,需要对该河段进行必要的整治。整治采用下述工程。 丁坝工程 丁坝总体设计:电厂三期工程裁弯河段港池整治方案仍采用中低水短丁坝 群方案。即在三期煤码头、设备码头河道右侧修建 8 个短丁坝,坝头到三期煤 码头前沿距离控制在 160m,丁坝间距为 108m,丁坝顶高程为 0.50m。短丁坝群 上游在三期灰码头对面,下游在三期取水口对面。丁坝总体平面布置见图 2.14。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160m 一 一 一 图图 2.142.14 治理工程丁坝总体平面布置示意图治理工程丁坝总体平面布置示意图 单个丁坝设计:丁坝从岸边向河心方向布置 14 根混凝土灌注桩,桩径为 800mm,桩长 10.5017.50m,桩顶高程为 0.50m,桩底高程-10.00-17.00m, 桩距为 3.50m;灌注桩之间采用护筒插板,插板厚 160mm,间距 0.70.8m,插 板底部高程-1.90-6.70m,每个灌注桩之间布置 311 块插板。丁坝板墙两侧 *电厂三期泵房和码头工程防洪影响评价报告 -15- 采用编织袋充土抛筑棱体,前端半园头表面抛石护坡。详见丁坝平面图(图 2.15,附后)和丁坝剖面图(图 2.16,附后) 。 港池开挖工程 根据三期煤码头与取水口附近区域河底高程的设计要求,需对港池进行开 挖,具体开挖范围如下:三期煤码头上下游各超出码头两侧 50m,煤码头前沿 开挖至河道中间,开挖宽度 80m,开挖床面高程为-4.50m,开挖量约 27655m3。 三期取水口上下游各超出取水口两侧 50m,开挖宽度 70m,开挖床面高程为- 5.0m,开挖量约 5665m3。港池开挖平面布置见图 2.17。 一 4.59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一 一 一 一 2.1.3.2方案二方案二 通过防洪影响评价分析和咨询专家后,为尽量避免方案一中*电厂三期 泵房、码头、丁坝等涉河工程对防洪、泄洪、河势稳定的影响,对方案一工程 设计方案进行了调整和优化。主要内容有: (1)堤防工程由方案一南移 170m 与一、二期海堤一线平齐改为南移 150m,并与原海堤采用圆弧连接,设计尺寸仍按方案一。 (2)灰码头、煤码头和设备码头在方案一基础上后退 20m 布设,设计数据 仍采用方案一。三期循环水泵房工程由于选址在现有二期工程段,因此泵房前 沿线不作调整。 (3)输水管道穿堤、排水口、输煤栈桥、护坡护岸工程与方案一一致。 (4)港池整治工程中,取消中低水丁坝群方案,扩大港池疏浚范围。港池 疏浚方案为:将三期煤码头西侧 50 米至三期取水口西侧 50 米,从码头前沿开 图图 2.172.17 *电厂三期泵房和码头工程防洪影响评价报告 -16- 挖至河道中间,开挖宽度 120150m,开挖河床面高程为-5.00m;三期取水口 西侧 50 米以下港池,从泵房前沿开挖至河道中间,开挖宽度 130m,开挖河床 面高程为-5.00m。 方案二河道及泵房、码头等平面布置详见图 2.18(附后) 。东小海至河口 段平面图见图 2.19(附后) 。 工程前后各方案断面图见 4.3.1 章节。 2.1.42.1.4施工方案施工方案 2.1.4.1工期安排工期安排 本工程计划于 2006 年开工,分别于 2008 年 12 月和 2009 年 6 月两台机组 相继投入运行。循环水泵房、设备码头、煤码头、灰码头安排在建设初期施工, 完工后建设三期海堤,建成后拆除三期工程范围内的老海堤。泵房、码头、护 坡护岸、建堤、穿堤等工程均安排在非汛期施工。 2.1.4.2施工围堰施工围堰 本期工程循环水泵房布置在裁弯河段海堤外,采用围堰内基坑支护法施工, 灌注桩地基处理。设备码头、煤码头、灰码头均建在裁弯河左岸,采用钢板围 堰内开挖法施工。护坡工程也采用钢板围堰施工。施工最高潮位 2.50m,围堰 顶高程为 3.00m,顶宽 1.50m。 循环水泵房工程采用围堰方法:在泵房前沿 5m 处施打前排钢板桩,桩顶高 程 2.50m,桩长 15m;在泵房前沿 3m 处采用 15%700 水泥搅拌桩止水,桩顶高 程 2.50m,桩长 18m;在泵房前沿 1m 处施打后排钢板桩,桩顶高程 2.50m,桩 长 18m;在高程 2.50m 桩顶处搭建厚 0.4m 平台,在泵房前沿 3m 至 5m 处平台上 再采用充土编织袋建防浪子堰,堰顶高程为 3.00m,顶宽 1.50m。在泵房北侧及 两侧 1m、3m 处分别施打钢板桩和施工 15%700 水泥搅拌桩,钢板桩顶高程 2.50m,桩长 18m,水泥搅拌桩顶高程 2.00m,桩长 17.5m;上边充土编织袋防 浪子堰,堰顶高程为 3.00m,顶宽 1.50m。详见图 2.20 循环水泵房基坑支护结 构图(附后) 。 *电厂三期泵房和码头工程防洪影响评价报告 -17- 循环水泵房水下工程施工应急措施:当支护北侧地面土体开裂时,说明可 能出现整体滑移,此时在支护南侧抛填充土编织袋阻滑,并在支护北侧增设轻 型井点,降低北侧地下水位,减轻水压力作用。当出现大于 2.50m 特殊高潮位 时,暂停施工,向堰内灌水,使之堰内外水位差不大于 9.0m,待高潮后抽水恢 复施工。当坑基内发生管涌现象时,采用堰内沿钢板桩抛填充土编织袋,并启 用两个大口井和堰内轻型井点同时降水。当钢板桩围檩、杆件变形超标时,采 用局部加强或增换措施。 设备码头、煤码头、灰码头工程由于水下施工量较少,深度较浅,同泵房 工程相比,钢板桩长度适当减短,水下施工当出现大于 2.50m 特殊高潮位时, 暂停施工,待高潮后抽水恢复施工。 2.1.4.3水工主体结构施工水工主体结构施工 循环水泵房地下部分(包括进水间)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备码头为浆 砌块石重力式结构;煤码头为固定顺岸式板桩码头;灰码头基础采用钻孔钢筋 砼灌注桩,煤码头、灰码头前沿采用钢筋砼板桩护岸,等等。施工时要根据各 自结构特点,采用合理的施工工艺、施工顺序和施工方法。浇筑底板前,底板 下如有少量 2 层土要予以挖除,并回填素砼。 由于码头采用薄壁结构,施工时要十分重视前沿立板系缆设施预埋件的定 位工作。 2.1.4.4土方施工土方施工 厂区填土量约 400000m3,在东海堤外灰场内取土,泵房、码头等弃土亦填 充厂区内需要填土的地方。 土方施工以机械开挖为主,辅以人工作业。机械挖至设计基底标高上 300mm 后,停止机械开挖,采用人工挖土,以防超挖。水上方除码头本身回填 土方需要外,其余至电厂陆域作回填之用。港池开挖水下方采用铰吸式挖泥船 疏浚,土方要妥善处理,不能堆放在滩地上。码头墙后回填须在墙身砼强度达 *电厂三期泵房和码头工程防洪影响评价报告 -18- 到设计强度的 80后方能进行。回填土要求分层夯实,每层厚度不要大于 30cm,同时要控制好回填土的速度。 2.1.4.5输水管道、排水暗沟穿堤施工输水管道、排水暗沟穿堤施工 (1)输水管道穿堤施工 循环水供水管道采用大开挖施工,水泥搅拌桩地基处理,其中钢管防腐考 虑采用牺牲阳极加防腐涂料。 循环水输水管道穿越裁弯河海堤处,采用大开挖施工,过堤处钢管设二道 截渗环。破海堤处挡潮任务由循环水泵房工程围堰承担(见施工围堰部分) ,堰 顶高程 3.00m。 开挖大堤沟道底部高程-5.00m,海堤底面高程为外侧 1.5m、内侧 2.5m,堤 顶高程 5.00m。基底宽 11m,深 10.0m,按 1:1.51:2.0 进行放坡,则基口宽 46m 左右。大堤宽度为 25.5m。 沟槽开挖至地面后,进行轻型井点降水施工。待地下水位降下去后,立即 打钢板桩支撑。钢板桩支撑完毕后,方可继续进行土方施工。 穿海堤处钢管两侧采用水泥土回填。钢管两侧从管底到管顶范围内回填的 水泥土要对称回填,分层夯实,层厚 200300mm,压实系数不小于 0.95;管顶 以上部分回填的水泥土、中粗砂、粉土压实系数不小于 0.93。 输水管道施工结束后立即按海堤建设标准恢复海堤,并按要求进行海堤护 坡、护岸施工,海堤破除部分恢复后的断面、护坡做法要与原设计一致。沟道 回填完成后,立即恢复路面,恢复的程度要达到公路建设的相关要求。 (2)排水暗沟穿堤施工 循环水排水沟采用大开挖施工,水泥搅拌桩地基处理。 排水暗沟穿越电厂东侧海堤处,采用大开挖施工。破海堤处外侧采用开挖 土方构筑子堰挡潮,围堰顶高程 3.00m 以上。 开挖大堤沟道底部高程-4.40m,海堤底面高程为 2.0m 左右,堤顶高程 6.25m。基底宽 9m,深 10.65m,按 1:1.51:2.0 进行放坡,则基口宽 46m 左右。 大堤宽度为 47m。 沟槽开挖至地面后,进行轻型井点降水施工。待地下水位降下去后,立即 *电厂三期泵房和码头工程防洪影响评价报告 -19- 打钢板桩支撑。钢板桩支撑完毕后,方可继续进行土方施工。 海堤破除部分在该段沟道砼达设计强度,灌水试验结束后,用粘性土进行 填筑,土料粘粒含量为 15%30%,塑性指数为 1020,压实系数不小于 0.95。 在排水沟施工期间,为防止海水涨潮倒灌需采取以下措施:随时监测潮位 变化,在施工现场备足草包;排出口施工完后及时安装闸门;在闸门外砌筑两 道挡墙,待海堤恢复、排水沟道结束后拆除。 排水沟道施工结束后立即按海堤建设标准恢复海堤,并按要求进行海堤护 岸施工。沟道回填完成后,立即恢复路面,恢复的程度要达到公路建设的相关 要求。 输水管道、排水暗沟破堤按海堤建设标准恢复大堤施工结束后,要注意大 堤在施工处沉降和稳定性,定期检查和处理。 2.1.4.6排出口、排水明渠施工排出口、排水明渠施工 循环水排出口采用大开挖施工,板桩支护。 排水明渠采用大开挖施工,明渠与排出口之间的过渡段采用干砌块石护底、 护坡。 水下土方采用钢板围堰和轻型井点降水方法施工,围堰顶高程 3.00m。 2.1.4.7丁坝施工丁坝施工 编织袋采用耐老化聚丙烯材料,织成长形袋子,棱体芯部可用小型袋,外 部用较大型袋。 为使棱体加快固结,充填土应采用透水性好的粉砂或粉土,采用水上抛放, 水下整平的方法施工,充填完毕的编织袋应采用厂家提供的专用缝线封口。 充填编织袋要求按上下层交错方向抛放。 施工时应尽量安排在低潮的平潮位期间进行。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制定有 效的施工措施,保证丁坝、护岸水下施工达设计断面。 桩混凝土强度达到 70%,立即进行插板、袋装土及抛石施工,插板与桩槽 间空隙应封堵后注入砂浆填实。 *电厂三期泵房和码头工程防洪影响评价报告 -20- 方案二无丁坝施工方案。 2.2河道基本情况河道基本情况 2.2.12.2.1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河流水系、水文气象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河流水系、水文气象 (1)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 射阳县位于盐城市东侧沿海,东经 1195912033、北纬 33 343407,南接大丰市,西连阜宁、建湖、亭湖三县(区) ,北与滨海县 接壤,东濒黄海。全县总人口 104.7 万,总面积 2795km2,其中水域面积 683.1 km2,总耕地 13.886 万公顷,并有丰富的沿海滩涂资源,海岸线全长 110km,沿 海滩涂面积 726km2,资源优势独特,素有粮棉大县、水产之乡的美誉。射阳县 境内有多条省道和正在兴建的高速公路沿海大通道纵横交错,紧邻 204 国道和 宁靖盐高速公路、新长铁路及盐城机场,基础设施配套齐全,水路直通京杭大 运河。境内公路通车总里程约 1073km。内河主要有运粮河、射阳河、黄沙港、 运棉河、利民河和新洋港等多条航道,总通航里程约 880km,其中干线约 220km。*港口位于电厂东侧、射阳河入海口处,自九十年代初建设以来已 初具规模,该港系国家二类对外开放口岸,是我国距离日本和韩国最近的港口 之一。 射阳县工业经济近年迅速崛起,全县已形成轻工、纺织、化工、机械、电 子、食品、建材、医药等十大支柱行业,有外商投资企业近百家,并建成一批 境外企业。2003 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98.84 亿元,同比上年增长 12.1%。 (2)河流水系 盐城市属淮河流域,分属淮河下游、沂沭泗两大水系。境内河流众多、河 网交错、圩垸成群、水流贯通,无封闭的集水周界,是典型的平原水网区。自 古以来是淮河行洪走廊,故区域河道大都为东西走向。东西向的主要河流有: 灌河、废黄河、入海水道、苏北灌溉总渠、射阳河、黄沙港、新洋港、斗龙港、 川东港等,南北向的河流主要为串场河、通榆河等。 射阳县属淮河下游里下河东部沿海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