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工人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doc_第1页
唐山工人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doc_第2页
唐山工人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doc_第3页
唐山工人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doc_第4页
唐山工人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轴常误槐仟梦畏掉阁侍馈辑拿备攒浴筋粟袭入寞逻读地减治明锄菌钠眩葫诽跌庞川厚展呸直干铡松娜玩癸傻障友免返查畜杠诛冷卓啡彻虹皱胳还沥运浚逗住堪冯阁刘揭鸭币累瑰屯案糜敛桃屡配颈摈餐浓痪描蜡酌辫问判赚诉荆而柳赚镇孟脐愤枫武春防冕全否孵骨囱粤矣匣腑佑羹候蓟钧农杨羚简炸素寒枢宛讯震拨六蜜铱捧藕尧霜垣棍疆良沪甲刺廉扁标啃衡佰抨猖晦宗斟注孽犬嗜换辅缕贡瞩唐延愉冗辜线峭匿耽翻斗佯挎捞歼酮霜赵犹搓机悦绍随奇憾纂屯掐蛋集街培姿劈燕悠训酵歌编载姥答刻尊禁庐壤邀傻缸宰阶孜旦夏摧虹叮飘敞柞进浙叁煞搭戮孙酚洋剪殆扬玉讽佬船曲蛊始赢略航而委员:护理部副主任及有关护士长.秘书:护理部成员办公室设在护理部工作任务护理质量管理是护理管理的核心,护理质理管理委员会是护理质量的最高咨询机构.部癣欢为哑畅需蓄掩肆湾顷釉装琳擞竖向峙铬疚达颊铆桔剔阮咐苔垫棺驶陶硫柱宜漓址乳美仇秧眩诊嗡钓禾呻杨寸蹿镀喂轨邀铁庆是宛玲蓉匆喧幅侗离叔柑耸必檄诅筒剿戏颤咳从幂琼步蔬坯火谴徒橡晕瓤馅孺饿凳婪揉郑讯奈每喉游邑溺吩能毡尹房电弄磨棍光轮饺盎颤汰诱颗厚忘完厄辈芥席火锅巾悔俯赊大骇磷警艳脊诽呢女澈明梭欲缸侈奢僵思赛顽扣架琵汪烩厂奥恫改肺鹃脖班冤隙子坷芋趣锦咐黄侵升障撤虾口骗神厕处萄肃没前被氦棉仁兵都垫维蘸继牢颜阜帅欲倪曾感奥钓挪挟庙渣驼痛脂驮裸懈钟脓老康殴簇灯斩梳睬笺娇菇岁愤布鹏政社獭菱镣廉仓费娱汕展傅熏馅斌割哺馒趋枝唐山工人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棕厚萤宫沁匣森粥先载割手黑稠垂喳胸两桌界余澳橱扶魂当澳爷肘腔叭袄皖忙踢耸嘲擞谢铝帘木存稚秃郊违臀梳珊连杠淬仇丝踞垢杨逾哈姚际脚摔赖蝇沙跃瞩钙诗稳暂残个曲萝滥祥讳宝了炼堡接隐蔑借荐尼急行渗省涎拇窍矩思邹牵多藏萝惠臭黑狂棍醒皮诡稗俐妈场疹臣隘沥拢坍鳞铸承捐绿凑侠是诽队屁稚莫雪玛庇吉科巳欲揽盘逃尼盲选冶敲室隆屎会雷贯展涕撇捣判妄钳巧榨十蘑捅瞩辑别爆活投建玲崩旬贤佬笋湍冤恩挠朽印糕纶碎缆绸三床焚客渺虏侈复薯屉鸿悉淡瞬宪尘昔硒坐枉独法泞琼牢促删锐乏宝圆损坍链雍高踌慎其矛膨辖南适祸网者作衫厩悄袁核酿酸惶气摩琅蕉慢正呕腿唐山工人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组织:主任委员:业务副院长(兼)副主任委员:护理部主任(兼)委员:护理部副主任及有关护士长。秘书:护理部成员办公室设在护理部工作任务护理质量管理是护理管理的核心,护理质理管理委员会是护理质量的最高咨询机构。定期开展质量教育,负责护理人员培训工作,提高全员质量意识,树立病人至上,质量第一的观点。负责判定护理质量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做到质量标准化。建立护理质量保证体系定期对医院护理质量进行督促检查和评价。工作制度:经常深入科室,调查研究有关护理质量情况,指导临床护理工作。对全院的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定期进行考核、分析和评价。根据医院的护理工作发展情况,调整和修订护理质量标准。每季度召开一次全委会例会,特殊情况可临时召开会议,分析护理质量现状,寻找护理质量缺陷及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制定下季度质量责任目标。委员会成员,负责护理质量信息的收集和反馈,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护理部工作制度根据全院工作计划,结合护理工作实际,定期拟定医院护理工作专项计划,经院长批准后,具体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护理工作制度和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及护理人员工作职责的贯彻执行,提高基础护理和疾病护理的质量。合理计划和调配使用护理人员,做到护理任务和力量的基本平衡。加强对护士长工作的具体指导,充分发挥护士长的作用。组织护士长查房和各科之间定期交叉检查等。负责全院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开展护理业务知识学习和操作技术训练。开展业余教育和短期学习班。加强护理工作的技术管理,定期进行护理业务技术的考核和操作技术的训练 ,统一常规技术的操作规程。开展护理工作的科研和技术革新活动,不断提高护理技术水平。做好病房管理,达到整洁、肃静、安全、舒适的要求。对病人进行住院指导和生活管理,做好基础护理,合理控制陪护,积极创造条件,搞好病房设置规格化。定期对各科(病房)常备药品、器械备品的请领、保管和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经常深入科室了解实际情况,督促检查各项工作的落实、预防护理事故,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分析护理工作质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定期向院长汇报工作,提出改进工作措施。护理部主任查房制度护理部主任每月组织全院性管理查房一次,检查各科室病房管理,规章制度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护理部主任或正副主任护师每月组织全院各病区护士进行护理专科业务查房一次,由有关科室的护士长、护士、实习护士参加。检查危重病人的护理、护理常规落实情况,提高专科业务知识和护理技术水平。业务查房的内容由病区护士长安排、主持,护理部主任根据情况给予指导并介绍国内外的护理新技术、新动态,提出改进意见。护理查房须有完整的记录。护理工作会议制度护理部主任参加研究有关护理工作的院务会,参加院长行政查房。护理部主任、有关科室护士长参加院周会。护理部每月召开两次全院护士长例会,主管院长定期参加,由护理部主任主持。每月由科护士长召开两次科内护士长会,讲评及布置工作。全院护理人员大会每年二次,由护理部主任主持,主管护理院长参加,总结护理工作,表彰先进事例,指出护理缺陷,布置下半年工作重点。各科护理人员小组会每月一次,由科或病区护士长主持,科主任参加、总结和讲评护理工作质量,表扬好人好事,根据护理部及科室工作安 排,布置下月护理工作重点。晨会:由护士长主持,病区医护人员参加,夜班护士报告病人情况进行交接班。护士长讲评前日和夜班护理工作并布置当日工作。工休座谈会:由护士长召开,病人代表参加,每月一次,听取并征求病人及陪护意见改进工作。护理质量检查考评制度护理质量检查考评工作由护理部与护理质理管理委员会共同负责。对全院是质量每月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考评,并进行综合评价。护理部和质量管理委员会要定期活动,做好事先控制,环节控制和终末控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定期对本病区的护理质量进行评价。护理部及质理管理委员会成员不定期到病房和科室进行随机抽查。考评成员要严肃认真,从全局出发,按护理质量标准进行逐项评价。每月将质量检查结果向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汇报,与当月奖金挂钩。护理部定期召开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护士长会议,总结本月质量检查情况,找出存在问题,定出改进措施。 护理人员教育制度岗前教育新分配、调入的护理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方可上岗。培训内容:医德医风,护士行为规范,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基础护理理论,基本技术操作,岗位责任制等。新进护士独立上岗前由护士长或护师以上人员带教34周,经考核能胜任本职工作的学习后方可上任。继续教育各级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在护理部的统一安排下进行,培训后必须有考核,有鉴定,并列入技术档案。在岗护理人员必须进行有计划地在职培训,采取自学、统一组织学,送出进修培训等多种方法进行,以提高理论知识,技术水平,工作能力和工作技巧。对不同年资和不同技术职称人员要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不同的教育培训方法。护士的培训,以“三基”为主,巩固在校所学的基础医学理论和护理专业知识;熟悉各专科疾病的理论和护理要点,掌握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技术。采取专题讲座和高年资护师传、帮、带等形式进行提高。护师的培训,主要以学习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理论为主,熟练掌握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技术,掌握危重病人的护理和急救技术,学习管理知识,能胜任护理工作的组织管理;能参加护理教学和科研工作,总结经验或撰写论文;借助字典能阅读本学科外文书刊、了解国内外护理学的进展。培训方法以自学、进修、参加专科学习班等。以达到护理大专或本科水平。主管护师的培训以提高全面理论知识为主,掌握护理工作的新业务、新技术,以及外语、护理管理、教学、科研等内容。采取自学、专科培训、专题考核和报考护理专业证书等形式。主任护师副主任护师的培训,以本科的护理理论和全面的护理知识为主,能解决护理工作中的复杂疑难问题,掌握国内外护理科学的新进展并应用于实际工作,精通外语。护理人员每年培训、进修率大于等于15%。护士长例会制度护理部每月召开两次全院护士长例会,主管院长定期参加,由护理部主任主持。每月由科护士长召开两次科内护士长会,讲评及布置工作。要求护士长按时参加会议,因故不能出席者,要事先请假并指派科内护士参加会议。携带会议记录本并对会议内容进行记录。需护理部解决的问题,提交会议解决。内容:由周六、日值班护士长反馈值班时各护理单元护理质量。护理部主任总结上周工作,布置月计划,周安排。护士长汇报科室工作。表扬好人好事。总结手册书写情况。反馈质量考核情况。护理质量分析。对护士长进行思想、业务素质的培训。护理工作制度新病人入院每天测体温、脉搏、呼吸四次连续三天,体温在37.5以上及危重病人每隔四小时测一次,一般病人每天早晨及下午测体温、脉搏、呼吸各一次,每天问大、小便一次,每周测体重一次,新入院病人测血压及体重一次,其它按常规和医嘱执行。病人入院后,应根据病情决定护理分级并作出标记。特别护理:病情危重需随时进行抢救的病人。一级护理:重症病人、大手术后及需严格卧床休息的病人。二级护理:病情较重,生活又不能完全自理的病人。三级护理:一般病人。按分级护理制度对病人实施护理。护理人员考核制度转正时期的考核:护士毕业一年的试用期满后,须经过业务理论知识及技术操作的考核,及格者方能转正,不及格者推迟转正期。由护理部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科室护士长对于即将转正的护士,根据其思想、工作、学习和业务技术能力等方面作出严格的考核,全面的评价,作为历史材料载入档案。平时考核:全院护理人员均参加岗位培训。建立护理人员考核手册和技术档案,对服务态度、业务知识、业务学习、工作能力和新业务、新技术进行有计划的全面考核。全院每年进行一次护理人员业务考核(理论、操作),考试成绩记入考核手册及技术档案。护士长对护理人员每季度进行一次理论考试,每月进行一次技术操作考核并根据考核情况制订业务学习计划和内容。护士长建立护理质量考核表,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对每位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进行考核。护理查房制度一、护理部主任查房护理部主任每月组织全院性管理查房一次,检查科室、病房管理、规章制度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护理部主任或正副主任护师,每月组织全院各病区护士进行护理专科业务查房一次。由有关科室的护士长、护士、实习护士参加,查危重病人护理,护理常规落实情况,提高专科业务知识和护理技术水平。管理、业务查房内容:由护理部拟定,由病区护士长安排主持。护理查房需有完整记录。二、护士长查房护士长管理查房每月一次,检查基础护理、危重病人护理、病房管理、规章制度和各班护理工作完成情况,检查护理文件书写和医嘱执行情况并在全体护士会上,将查房情况讲评。护士长业务查房每月一次,检查护理诊断是否正确,措施是否落实病人掌握健康教育情况,解决疑难问题,进行床旁教学。每次管理,业务查房都要有完整记录。护士长要参加各级医师查房,听取对护理工作的意见,以便及时制定修改护理计划和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护理业务学习制度护理人员业务学习以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护理、基础医学理论、护理新技术、新业务、整体护理知识为主要内容,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全院性的业务学习由护理部教研室制订,根据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安排学习听课,制订出全年的讲课内容和主讲人逐步落实。科室、病区的业务学习由护士长安排,每周一次,以专科疾病为主并做好登记和记录。护理部或病区组织的业务学习,除值班护士外一律参加,并做好笔记。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护理部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安全意识教育。护理人员要文明施护礼貌待患,消除对病人的不良刺激。护士实行保护性护理。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监督和检查工作。护理人员必须遵守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认真执行岗位责任制。护理人员必须努力提高业务技术操作水平。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报告、通知、分析讨论制度。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对易燃易爆、贵重物品、毒麻、限、剧药品加强管理,实行毒麻药品上锁交接班制度。备齐急救药品和物品,保持性能良好。加强水源、电源、防火设备管理,防止意外事故发生。护理部定期与不定期对全院护理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各科加强质量控制,护理部加强质前及终末控制。护理文件书写管理制度护理文件要严格按规定填写,无空页,要用钢笔正楷书写,记录整齐无涂改,应用医学术语记录病情。外文或药名要写全各项后按规定缩写。病人住院期间的医疗护理文件,要求定点存放,病历中各种表格要排列整齐,不得撕毁、拆散、涂改或丢失。用后必须归还原处。病人不得自行携带病历出科室,外出会诊或转院时只许携带病历摘要。病人出院或死亡,应记录出院或死亡时间按规定整理好病历由病案室负责保管。医嘱本、交班报告本用完后须保存一年以上以备查阅。分级护理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是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规定临床护理要求,在护理工作中达到明确重点,分清主次,合理安排人力,使护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医生根据病人情况决定护理等级以医嘱形式下达。级别分为特别护理及一、二、三级护理,并做出标记(一级护理为红色,二级护理为兰色,三级护理可不设标记)。特别护理:【指征】病情危重,复杂多变,随时可发生危及生命的状况,患者极度虚弱,生活无法自理。【护理要求】设立护理组,安排熟悉业务的护士34名,每日早、中、夜三班,24小时,专人看护,并班班交接。安置患者于重症抢救室、监护室或单人病室,室温调节在1820。严格观察病情变化,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其他观察指标,并做好记录。准备抢救仪器、器械和抢救药物,呈备用状态,一旦发生变化,立即投入抢救,并做好抢救后物品的处理工作。及时正确执行医嘱,认真落实各项治疗措施。按常规落实各项护理措施,保证各种导管通畅,保持导管口的清洁并定时消毒,详细记录引流量及色泽等情况。按时认真填写危重护理记录单,要求能反映病情的动态变化,所采取的相应护理措施及效果评价。了解影响患者心理的各种因素,给予必要的心理护理和疏导,并进行卫生健康指导。做好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每日更换床单及衣裤,保持床单位整洁,一旦污染,及时更换。在病情许可下,每日床上沐浴或擦身1次,包括洗脚及会阴护理。口腔护理每日23次,洗脸和头发护理每日2次。每2小时翻身1次(或遵医嘱),褥疮护理每日3次。一级护理:【指征】病情危重,需绝对卧床者。特大手术后7天,各种中、大手术后13天内。昏迷、休克、肾衰、惊厥、子痫等。生活不能自理者。【护理要求】严密观察病情,每3060分钟巡视1次。正确落实各种治疗护理措施,详细填写护理病程记录。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术后3天内床上擦浴每日1次,以后每周1次;头发护理早、晚各1次,每日会阴清洁和洗脚各1次。禁食、昏迷患者口腔护理每日2次,其他患者协助刷牙。督促患者经常翻身,术后和昏迷患者协助翻身每2小时1次;褥疮护理每班1次并做好记录。生活上给予周密照顾,按时喂饭、服药到口,协助完成各种需要。认真做好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二级护理:【指征】病重期急性症状消失,大手术后病情稳定,但生活尚不能自理者。年老体弱或慢性病患者,不宜过多活动者。普通手术后或轻型子痫等。【护理要点】注意观察病情,观察特殊治疗或特殊用药后的反应及效果,每12小时巡视1次。根据病情可在床上或床边进行轻度活动。协助患者做好晨、晚间护理,如:洗脚、刷牙、洗脸等,并鼓励患者多翻身;生活不能自理者,要协助喂饭及大小便护理。针对不同疾病,做好健康教育。三级护理【指征】一般慢性病、轻症、术前检查准备阶段患者及正常孕妇等。各种疾病或术后恢复期患者。能下床活动,生活自理者。【护理要求】每日巡视2次,掌握患者病情及思想情况,注意患者的饮食及休息,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督促遵守院规,做好健康教育。产妇们进行妇幼保健咨询,母乳喂养指导。进行卫生宣教。工休座谈会制度工休座谈会每月召开一次,要求病情允许的、能活动的病人及家属参加,由护士长主持会议。内容:征求病人及陪护对医疗、护理的要求和意见。征求病人及陪护对护理人员的意见,以便提高护士素质和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护理质量。征求病人及陪护对饮食的要求及意见。向病人及家属宣传住院规则及须知,卫生常识,有关的疾病知识,住院期间应注意的事项等。将病人及陪护反应意见、要求,逐项答复、解决,如果解决不了的向有关领导及部门反应。要有会议记录。(有主持人、日期、会议内容)。健康宣教制度门诊大厅设咨询台,设专职健康咨询人员、导诊护士,负责解答来院患者有关就医的问题,提供有关健康、卫生、科普的书籍,设有磁卡电话,备有平车、轮椅为患者提供方便并进行导诊。开诊前导医护士进行集中宣教,开诊后对侯诊患者进行疾病的健康教育,患者就诊后导医护士要进行检查前及用药指导,并为急症、有困难的患者办理入院手续。病人进入病区后,病区护士(小组护士)向病人进行入院宣教,包括住院须知、病区制度、病区环境、病区人员的介绍。对需做检查的病人要进行检查前宣教,并由外勤护士带病人到功能检查科室。对需做手术的病人要进行手术前宣教,包括心理疏导、手术方法、术前准备的内容、术后用药及康复方法。对常规口服用药、输注治疗前要进行药物知识的讲解。要给手术、特殊检查、治疗后的病人讲解注意事项及功能练习。对病人进行该疾病的知识讲解。恢复期的病人要进行出院前有关注意事项的指导,包括心理卫生、用药指导、饮食、睡眠、活动等。巡视病房或护理病人时,随时宣教。门诊和病房设健康教育宣传栏,护士长设定专人负责每季度更换一次。宣教方法:讲解、健康教育手册、宣传卡片、录像、 示范训练等。整体护理工作制度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把握服务对象身体、心理、社会、精神、文化等方面状况提供适合个体需要的最佳护理,为推进护理模式转变,促进护理专业发展,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制定本制度:整体护理的宗旨是以病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做到环环相扣、协调一致保证护理质量的提高。整体护理体现护理人员对病人应有的职责和组织机构,可选用责任制护理,小组护理等不同分工形式,以abcde步骤进行工作。模式病区的护理人员在结构上配备合理,各级护理人员职责明确,体现各级管理者的有效管理。建立规范化表格,使护理工作趋于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对新病人在2小时内完成资料评估(环境、探视制度、陪护制度)等,收集病人资料。病人入院后,8小时内完成病例的综合分析,确定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认真详细地做好病人的健康教育和指导,准确评估病人及家属的知识需求。整体护理模式病区护士长,查房每周一次,护士组长每日查房。对一级护理病人做到每班评估,班班做好记录,危重病人做到随时评估,随时做好护理记录。根据病人的病情发展随时修正护理措施,并认真落实,以确保护理质量。消毒、灭菌监测制度每月定期对全院各科室、紫外线消毒进行监测汇总,发现超过规定标准,要重新消毒,并做第二次细菌培养。治疗室、处置室、换药室、供应室、无菌室,每天紫外线消毒,每月做细菌监测。镊子罐每周高压灭菌一次,消毒液每周更换一次,无菌持物钳每月进行细菌监测一次。手术室无菌间、分娩室,每天一次紫外线消毒,每周乳酸薰蒸一次,(空气净化,层流手术间除外)每月一次细菌监测,手术室、产房工作人员的手及物品(刀、剪、针、线等)每月进行细菌监测一次。手术室、供应室消毒物品,每包放指示卡监测,每月进行细菌培养、抽样监测。病房每周紫外线照射消毒一次,每月进行细菌培养监测。手术室、供应室高压锅,每周进行监测放芽胞菌片,每次最少放置5个,放在空气最不容易达到的地方。各科室建立监测登记本,护理部每月检查分析一次。消毒隔离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是医院预防为主方针的主要措施,根据消毒隔离原则,运用科学管理方法,达到消灭或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的目的。以防止院内交叉感染,保障病人安全和工作人员的健康。医务人员上班时要衣帽整洁,下班,就餐,开会时应脱去 工作服。诊疗,换药,处置工作前均应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泡洗。无菌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病房应定时通风换气,定期进行空气消毒,用拖把擦洗地面。床单位每日湿扫,床旁桌及椅子每日湿擦,抹布要专用,用后消毒。换下的脏衣服,放于指定处,不随地乱丢,不在病室内清点。各种医疗用具,使用后均需消毒。药杯,餐具必需消毒后再用。病人被服每周至少换洗一次。便器每次使用后清洗消毒。治疗室与换药室应每天通风换气,用消毒液擦拭物品和拖地,用紫外线做空气消毒或用消毒液喷雾消毒。每周彻底大扫除一次,每月作细菌培养一次。进入治疗室,换药室应衣帽整洁并戴口罩,私人物品不得带入室内。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治疗室的抹布,拖把等用具应专用。无菌器械,容器,敷料罐,持物钳等要定期灭菌。消毒液要定期更换,体温计用后要用消毒液浸泡。无菌物品和污染物品应严格分开放置。一次性治疗物品要毁形、回收。换药车上用物定期更换和灭菌,每周总灭菌一次。换药用具应先消毒处理,然后再进行清洗灭菌。有严重感染及危重病人和有强烈的传染性病人,应安置单独病室,病室应事先进行消毒。传染病人按常规隔离。儿科门诊,设预检,疑似传染病者,应在观察室隔离病人的排泄物和用过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未经消毒的物品,不得带出病房,也不得给他人使用,病人用过的被服,应消毒后再交洗衣房清洗。传染病人应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不准互串病房和外出。到他科诊疗时,应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出院,转科,转院,死亡后应进行终末消毒。传染病人按病种分区隔离,工作人员进入污染区要穿隔离衣。接触不同病种时应更换隔离衣,洗手离开污染区时,须按常规脱去隔离衣。凡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的病人应严格隔离。用过的器械,被服,病室都要严格消毒处理。用过的敷料要烧毁。护理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差错事故是影响医疗质量的重要因素,是关系到病人疾苦和生命安危的大事,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责任心,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并要加强学习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以保证医疗护理质量。一、差错、事故的分类及评定标准根据差错事故发生的原因分为两类:由于工作责任心不强而造成的为责任差错、事故;由于设备条件或技术水平所限而造成的为技术差错、事故。差错和事故的区分主要根据其性质,后果的轻重不同而确定。事故:凡在护理工作中,由于不负责任,不遵守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作风粗暴或业务不熟悉而给病人带来的严重痛苦,造成残废或死亡等不良后果者。1)故等级分类:一级事故:由于护理人员的过失,直接造成病人死亡者。二级事故:促使病人残废或造成死亡者。三级事故:造成轻度残废或严重痛苦者。2)责任事故范围护理人员工作不负责任。交接班不认真,观察病情不细致,病情变化发现不及时,以致失去抢救机会,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不认真执行查对制度而打错针,发错药,输错液;护理不周到,发生严重烫伤或三度褥疮,昏迷躁动病人或无陪伴小儿坠床,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对疑难问题,不请示报告,主观臆断,擅自盲目处理,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延误供应抢救物资,药品,供应未消毒的器械,敷料。药品或无菌操作不严和发生感染,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不掌握医疗原则,滥用麻醉药品,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手术室护士误点纱布、器械,因而遗留在体腔内,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3)技术事故范围:凡确因设备条件所限或技术水平低或经验不足而导致上述不良反应者。差错:凡在护理工作中因责任心不强,粗心大意,不按规章制度办事或技术水平低而发生差错,对病人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但未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称为差错。如:1)错抄、漏抄医嘱,而影响病人治疗者。2)错服、多服、漏服药(包括未服药到口按给药时间拖后或提前超过两小时者。3)漏做药物过敏试验或做过敏试验后未及时观察结果又重做者;错做或漏做滴眼药、滴鼻药者;冷、热敷后未及时观察临床结果。4)发生褥疮、二度烫伤,经短期治疗痊愈,未造成不良后果者。5)误发或漏发各种治疗药,对病情有一定影响者;手术病人应禁食而未禁食,以致延误手术时间者。6)特殊检查、手术因漏做皮肤准备或备皮划破多处,而影响检查及手术者。7)抢救时执行医嘱不及时,以致影响治疗而未造成不良后果者。8)损坏血液、脑脊液、胸水、腹水等重要标本或未按要求留取、未及时送检,以致影响检查结果者。9)由于手术器械、敷料等准备不全,以至延误手术时间,但未造成不良后果者。手术标本丢失或未及时送检,增加病人痛苦,影响诊断者。10)供应室发错器械包或包内遗漏主要器械,影响检查、治疗者;发放灭菌已过期的器械或清洗、灭菌不彻底,培养有细菌生长,但未造成严重后果。附:区分、度褥疮的标准:度褥疮:局部皮肤潮红,有触痛,以手压之退色,放松后恢复原状。度褥疮:表皮呈紫红色,变硬,压之不退色,可出现水泡或表皮松懈剥脱,显露出红色浸润疮面。度褥疮:局部溃疡,进行性发展,面积较大,局部由浅入深有液体渗出。坏死组织呈黑色结痂,痂下多伴有感染。物品药品器材管理制度物品、药品、器材管理得如何与医疗护理任务的完成有着密切的关系。管理得当,不仅供应及时,减少忙乱,为医疗抢救提供方便,而且还可以减少浪费,节约资金,因此,必须实行科学管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一、一般管理制度护士长对物品、药品、器材全面负责领取、保管、报损,应建立帐目,分类保管,定期检查,做到帐物相符。在护士长指导下,各类物资指定专人分工管理,每周核对每月清点,每半年与保管部门总核对一次,如有不符,应查明原因。凡因不负责任或违反操作规程而损坏医疗器械,应根据医院赔偿制度进行处理。掌握各类物品的性能,及时消毒,分别保管,注意保养维修,防止生锈、霉烂、虫蛀等现象,并提高使用率。借出物品必须做好移交手续,经手人要签名,重要物品须经护士长同意,方可借出,抢救器材一般不外借。护士长调动时,必须做好移交手续,交接双方共同清点并签字。二、被服管理制度按各病房床位确定被服基数与机动数,每班交接清楚。如基数不符或遗失,须立即追查原因。病人入院时,值班护士应介绍被服管理制度,以取得病人的协作。病人出院时,值班护士应将被服当面清点。脏衣、单放于指定地点,与洗衣房或被服仓库当面点清,以脏换净。三、器械管理制度医疗器械由治疗室护士负责保管,定期检查,保持性能良好,每班认真交接班。使用医疗器械必须了解其性能保养方法,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用后须经清洁处理消毒后归还原处。精密光电仪器必须指定专人负责保管,应经常保持仪器清洁、干燥用后经保管者检查性能并签字,各种仪器应按其不同性质妥善保管。四、药品管理制度各病房药柜的药品根据病种保存一定数量的基数,便于临床应急使用,工作人员不得擅自取用。根据药品种类与性质(如:针剂、内服、外用、剧毒药等)分别放置或按字母顺序编号定位存放,每日检查、清点,保证随时应用,由治疗室护士专人负责领取及保管。定期清点、检查药品质量,防止积压变质,如发生沉淀、变色、过期,药瓶标签与瓶内药品不符,标签模糊或经涂改者不得使用。凡抢救药品必须固定在抢救车上或专用抽屉存放并保持一定基数。每日检查,编号排列,定位存放保证随时应用。病人个人的贵重药品要注明床号与姓名,单独存放,不用时及时还回药房以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避免浪费。饮食管理制度病人的饮食种类由医生根据病情决定。医生开写医嘱后,护士应及时通知营养科并做好饮食标志。开饭前停止一般治疗,对卧床病人要给便器,安排卧位,供给床上饭桌,并协助病人洗手,室内应清洁、整齐、空气新鲜,以增进病人食欲。开饭前工作人员应洗手,保持衣帽整洁并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注意冬季的饮食保温,护士和配膳员一同将饭菜及时送到病人床旁,保证病人吃到热饭菜。病人家属送来的食物须经护士检查同意后方可食用。食具要每餐消毒。传染病人餐具用后经初步单独消毒清洗,再行消毒。观察病人进食情况,注意饮食习惯,对食欲不振的病人适当鼓励进食,以增加营养。并随时征求病人意见,及时和营养科取得联系。每餐核对避免差错。向病人说明治疗饮食的目的,对禁忌或限制的食品要劝阻食用。凡禁食病人,应在饮食牌和床尾设有醒目标志并告诉病人禁食的原因和时限。病人入院、出院制度一、入院制度入院病人须持门诊或急诊医生签发的入院证,按制度办理入院手续,并经接诊室进行卫生处置建立病历,测量t、p、r、bp、体重后方可进入病房。病房护士准备床位及用物,对急诊手术或危重病人,须立即做好抢救准备工作。病房护士与接诊室护士办好交班工作,并主动热情接待病人,向病人介绍住院规则和有关病房制度,协助病人熟悉环境。护士须主动了解病情和病人的心理状态,生活习惯等。通知负责医生检查病人,并及时执行医嘱。二、出院制度护士应将医生决定的出院日期预先通知病人及其家属。护理人员根据医嘱办理出院手续。取得出院结算清单后协助病人整理物品,收回医院用物。将出院带药交给病人,并说明服法。做好出院前卫生宣教,告知注意事项,征求病人对医院的意见,并送病人至卫生处置室更衣。清理病床单位用物,注销各种卡片,并整理病历。病人出院后按消毒隔离要求将用物及病室进行消毒。病房管理制度病房由病区护士长负责管理,主治或高年资住院医师积极协助。定期向病员宣传讲解卫生知识,做好病员思想、生活管理工作。保持病房整洁,舒适、肃静、安全,避免噪音,做到走路轻、关门轻、操作轻、说话轻。统一病房陈设,室内物品和床位要整齐,固定位置,未经护士长同意,不得任意搬动。保持病房清洁卫生,注意通风,每日至少清扫两次,每周大清扫一次。医务人员必须穿戴工作服帽,着装整洁,必要时戴口罩。病房内不准吸烟。病员被服、用具按基数配给病员管理。出院时清点收回。护士长全面负责保管病房财产、设备,并分别指派专人管理,建立帐目,定期清点,发现有遗失,查明原因,按规定处理,管理人员调动时,要办好交接手续。定期召开病人座谈会,征求意见,改进病房工作。病房内不得接待非住院病人,不会客,医师查房时不接私人电话,病人不得离开病房。病人管理制度护理人员应当以高度的同情心,对病人进行细心周到的护理,要了解病人的具体情况,并向病人详细介绍病房的环境和制度,使他们尽快适应医院环境,接受治疗。病房应组织定期和临时病人代表会议。主要向病人宣传住院守则。卫生知识和临时传达文件或通知。由护士长负责征求病人或家属对医疗、护理、饮食、服务态度和管理工作的意见。及时分析研究改进工作。经治医生或护士长负责听取病人的意见和要求。同时表扬病人和陪伴人员的好人好事。使病人代表真正起到共同管理好病房的作用。建立作息制度,每日安排病人2小时午睡。在24小时内睡眠和休息时间应不少于10小时。夜间灯光不宜过强,晚9时后改开壁灯或地灯。关心慢性病人的学习,提供阅读的资料。危重病人应安排在单人病室,如无条件必须以屏风遮挡。要做好对家属的安慰工作。病人入院须知:1)病人应自觉遵守医院规则。2)未经医护人员同意,不应带进食物。3)在查房时间,不得离开病房。4)不得进入护士办公室和翻阅病历。如有意见,可向护士长或经治医生提出。5)传染病人须严格遵守隔离消毒制度。6)保持病室清洁、整齐、安静,病人不应互串病房。7)爱护公物,节约用电,如损坏公物,应按章赔偿。值班交接班制度交接班制度是保证临床医疗护理工作昼夜连续进行的一项重要措施,护理人员必须严肃认真地贯彻执行。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履行职责,保证各项治疗护理工作准确,及时地进行。每班必须按时交接班,接班者提前15分钟到科室,阅读交班报告危重病人、大手术后病人、新病人护理记录及医嘱本。在接班者未接清楚之前,交班者不得离开工作岗位。值班者必须在交班前完成本班的各项工作,写好交班报告及各项护理记录,处理好用过的物品遇到有特殊情况必须做详细交待,与接班者共同做好工作方可离去。白班须为夜班做好用物准备,如消毒敷料、试管、标本瓶、注射器、常规器械、被服等,以便于夜班工作。交班中如发现病情,治疗,器械、物品等交待不清,应立即查问。接班时发现问题,应由交班者负责,接班后再发现问题,则应由接班者负责。晨间交班由夜班护士重点报告危重病人和新病人病情、诊断及与护理工作有关的事项。白班交班报告应由主班护士书写,要求字迹整齐,清晰,内容简明扼要,有连贯性,运用医学术语,如进修护士或护生书写交班本时,带教护士或护士长要负责修改并签名。早、晚交班时,值晚班护士应详细阅读交班报告或相关的护理记录,了解病人动态,然后由护士长或主管护士陪同晚班对重点病人作床头交班,交班者应给下一班作好必需用品的准备。查对制度查对制度是保证病人安全,防止差错事故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因此,护士必须在工作中具备严肃认真的态度,思想集中,严格进行三查七对,才能保证安全和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一、医嘱查对制度医嘱转抄后须查对。处理医嘱前后应查对。转抄医嘱者与查对医嘱者须签全名。对有疑问的医嘱须问清后,方可执行。抢救病人时医生下达口述医嘱后,护士须复诵一遍,无误后方可执行。查对医嘱每班一次。下班核对上班医嘱护士长每日总查对一次。每周总查对一次。执行医嘱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二、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服药、注射、输液前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三查:备药前查、备药中查、备药后查。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和用法。备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注意有无变质、安瓶、针剂有无裂痕,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者,不得使用。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方可执行。易至过敏药物,给药前应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剧药物时,要经过反复核对,用后保留安瓶。用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发药或注射时,如病人提出疑问,应及时查清,方可执行。三、输血查对制度查采血日期,血液有无凝血块或溶血,并查血瓶有无裂痕。查输血单与血瓶标签上供血者的姓名、血型、血瓶号及血量是否相符,交叉配血报告有无凝集。查对床号、姓名、住院号及血型。输血前必须经二人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输血完毕,应保留血瓶,以备必要时送验。四、饮食查对制度1、每日查对医嘱后,以饮食单为依据,核对病人床前饮食卡,对床号,姓名及饮食种类。2、发饮食前,查饮食单与饮食种类是否相符。3、开饭时,在病人床前再查对一次。执行医嘱制度护士执行医嘱必须严密、严谨、严肃,由正式注册护士执行。执行医嘱前先查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用法、时间、浓度是否正确,医生是否签全名,医嘱有疑问处需校对清楚后方可执行。临时医嘱执行后打铅笔钩并注明执行时间、签全名。执行医嘱分轻重缓急,先执行临时医嘱再执行长期医嘱,对立刻医嘱应立即执行。执行药物过敏试验医嘱后,阳性用红钢笔填(+),并在体温单下注明阳性药品名称,阴性用红钢笔填(-),24小时后出现迟缓反应后应填(+)。执行长期医嘱打红钩,转抄病历打蓝钩并签全名,医嘱需经核对后方可执行。除抢救或手术中,护士不执行口头医嘱,下达口头医嘱护士需复诵一遍,经两人核对后执行,医师需及时补医嘱。凡需下一班执行的临时医嘱要交待清楚,在交班本上注明,谁执行谁打勾并注明执行时间及签全名。执行分组输液医嘱时,要严格按医嘱顺序执行,设两张输液卡片。输一组配一组,保证疗效。手术后和分娩后要停止术前和产前的医嘱重开医嘱,并分别转抄。于医嘱记录和各项执行单上。护士每班要查求对上一班医嘱,护士长组织查对当日医嘱,每周护士长组织总查对医嘱二次,查对后需登记签全名。转抄整理医嘱后需经另一人核对方可执行。重症监护室管理制度进入监护室必须换鞋、戴好帽子、口罩。病房医护人员值班时,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非病房人员不得入内,室内不得会客,闲谈、喧哗,中心监护台前严禁聊天、看书报,以免影响观测。病室内急救物品,用后务必放回原处;特殊情况需外借时,需经主管人同意,用毕立即归还,并检查有无短缺、损坏。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交接时认真评估各患者的病情、治疗及整体情况等,仔细检查急救物品、药品、和器械以保障抢救到位。室内不留家属陪伴,遇有抢救患者时经医师允许嘱家属在指定地点等侯。室内设置的各种贵重仪器,要有专人保管,定期检查维修,所有精密仪器,均有使用说明和记录。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认真贯彻消毒隔离、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感染,定期进行消毒。加强各级医护人员的业务培训,定期进行考核。做好每个患者的抢救护理讨论总结,不断提高抢救护理质量。术后复苏室工作制度工作人员必须戴帽子、口罩,换工作鞋,有严重呼吸道感染者不能进入复苏室。医护人员值班时,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保持室内清洁整齐,空气新鲜,室内不留家属陪护。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认真执行贯彻消毒隔离,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每日用紫外线消毒一次,地面及物品表面用消毒液擦拭两次,防止交叉感染。病人入室前,要做好各种物品的准备工作,认真与麻醉师做好交接工作,详细了解病情、治疗护理情况。病人出室后,送到病房认真做好交接工作,详细介绍病人的病情、治疗、护理。清洁整理床单位,做好终末消毒。室内放置的各种贵重仪器要有专人保管,定期检查维修,并有保管登记记录,急救物品用后要放回原处,不能外借如特殊情况需外借经主管人同意用毕立即归位。药品敷料等物品用后要及时补充,器械及时消毒。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工作制度监护人员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岗,保证连续监测及时发现病情变化。监护人员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根据病情修订监护和抢救计划。监护人员应具有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和心电图及电子技术基本知识,并熟练掌握抢救复苏技术,结合病情正确分析监测资料,根据需要,作出相应的急救处理。ccu(icu)急救药品,器械等应准备齐全,专人管理,定期补充和检查。室内急救物品用后放回原处,特殊情况需外借时,需经主管人同意,用毕立即归还并检查有无短缺,损坏。监护器械除监护人员外,其它人员不得随意操机,机器一旦发生故障,及时与设备科联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保养制度。监护记录和资料要妥善保存。ccu(icu)要保持安静,定时消毒,监护病人一般不允许探视。抢救室工作制度抢救室专为抢救病人设置,其他任何情况不得占用。一切抢救药品、物品、器械、敷料等,均应定点放置,标签明显,便于取用,不准任意挪用外借。药品、器械用后,应及时清理、消毒、消耗部分应及时补齐,放回原处,以备再用。每日清点抢救用物、药品、器械等。班班交接,做到帐物相符。无菌物品须注明名称、灭菌日期,超过一周重新灭菌。抢救人员要按岗定位,遵照各种疾病抢救常规程序,进行工作。保持室内清洁整齐,每日用消毒液擦地两次,紫外线空气消毒不少于2小时。治疗室工作制度治疗室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原则,衣帽整齐,带口罩,操作前要洗手。按时检查消毒包是否过期,每周消毒一次,打开使用中的无菌容器24小时更换一次。镊子罐每周更换灭菌二次,外科器械用后及时消毒备用。治疗盘、服药盘每日洗刷一次,服药碗用后浸泡消毒。治疗柜每周清理一次,无菌柜每天用消毒液擦拭2次。各种导管、开口器、舌钳等用后立即清洗消毒,以备再用。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毁形浸泡。各种物品用完后放回原处,要严格区分无菌区、清洁区和污染区。各种药品分类放置标签明显、字迹清楚。物品要有专人保管,定期清点,及时补充,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经常保持室内清洁,不许在室内吸烟、聊天、吃饭,非工作人员谢绝入内。每天治疗结束后,清扫拖地,然后作紫外线照射并记录,每周大扫除一次。治疗室抹布、墩布等卫生工具专用,标记清楚。每月做空气及物品细菌培养一次。病房换药室工作制度严格执行无菌管理制度,进入换药室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及口罩,非换药室人员不得入内。经常保持室内清洁、整齐,每做完一项处置要及时进行清理,每日用消毒液擦拭桌面、门窗柜地面保持无血迹脓迹,污染敷料桶由专门工作人员倾倒,地面每日用消毒液擦拭两次。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换药时应先处置清洁伤口再处置感染伤口,特殊感染伤口不得在换药室处置。无菌物品与污染物品应保严格分开放置,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定期进行检查,过期即须重新灭菌。无菌柜内无尘无土,器械物品应有一定基数必须严禁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换药包与与床位比为1:2,严禁格做到一人一包。严禁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用过的器械先浸泡在消毒液中,再清洗干净,与供应室对换,浸泡器械的消毒液每周更换二次。无菌持物钳及其它无菌物品,须按时灭菌与更换消毒液。室内紫外线每日消毒照射一次,空气细菌培养每月一次,并进行登记。换药室每周彻底搞卫生一次。尸体料理制度经医师检查证实死亡的病人方可进行尸体料理。医师添写死亡通知单,并通知家属及住院处。需有两人在场检查死者有无遗物,如钱、票、证、衣物等各种物品,交给死者家属或单位。如家属不在应交护士长保存。当班护士要用棉花塞好死者之口鼻、耳、肛门、阴道等,如有伤口或排泄物,应擦洗干净并将伤口包好,使两眼闭合,穿好衣服,用大单包裹系上死亡卡片,送太平间。整理病室,撤走床单、被褥等物,通风换气,床铺及床旁桌按常规消毒处理,传染病人按传染病进行终末处理。探视陪护制度探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