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浙教版科学七下第一章代代相传的生命复习提纲第一节:动物的生命周期1、人的一生的生长时期: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青春期中年期老年期2、青蛙一生的生长时期:受精卵胚胎蝌蚪幼蛙成蛙3、蝌蚪与成蛙的比较生活环境运动器官运动方式呼吸器官蝌蚪水中尾游泳鳃成蛙水中与陆地四肢游泳、跳跃肺和皮肤4、青蛙的变态发育:从幼体到成体的发育过程中,在生活和形态结构上要发生很大改变的发育类型叫做变态发育。5、昆虫的发育类型: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完全变态发育: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四个阶段。(如:蝶、蛾、蚊、蝇、蜜蜂等) 不完全变态发育:受精卵、幼虫、成虫 三个阶段。(如:蝗虫、蟋蟀、蝼蛄、螳螂、臭虫等 )6、动物的生长时期:动物的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等生长时期。7、生命周期的时间就是这种动物的寿命。第二节:新生命的诞生1、精子和卵细胞新生命都是从受精卵发育而来。受精卵由雄性生殖细胞精子和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结合产生。精子和卵细胞:卵细胞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而精子有尾巴,能够移动。精子和卵细胞属于性细胞,其细胞核内都携带着遗传物质。2、人的生殖系统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输精管、精囊、前列腺等器官组成。睾丸的主要功能: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 组成。 成年女性大约每个月会排出一个成熟卵巢的主要功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的卵细胞,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3、受精与妊娠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妊娠:受精卵一边分裂(此时营养由卵黄提供),一边沿着输卵管往下移动到子宫后,又经过数次分裂逐渐形成胚胎,并附着在子宫壁上,这时女性就怀孕了,也称为妊娠(此后营养由母体提供)。(注意: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在输卵管,且在输卵管就开始分裂。而胚胎发育的场所主要在子宫。)4、胚胎发育主要在子宫(发育时间约280天或约9个月)胚胎发育早期的营养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当植入子宫后胚胎发育的营养和氧气来自母体。胚胎通过脐带和胎盘与母体相连。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5、分娩和养育分娩:胎儿从母体内产出的过程叫做分娩。分娩过程分为宫颈扩张、胎儿娩出和胎盘娩出三个阶段。试管婴儿:(p81)人工完成受精过程(在微型试管内受精),然后将受精卵植入子宫内继续发育。(本质上是有性生殖,体外受精,胎生) 婴儿:产出的胎儿叫婴儿。新生婴儿主要靠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还含有抗病物质。第三节:走向成熟1、青春期发育的主要特征是性发育、性成熟。 2、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称为第一性征。除生殖器官外的男女差异称为第二性征(p83)。3、青少年在青春期的最大变化是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4、青春期特点: 出现第二性征 生殖器官发育并成熟 内脏功能(心脏、肺、大脑)日渐健全5、月经是女孩的卵巢发育成熟,能产生卵细胞的标志。遗精是男孩的睾丸发育成熟,能产生精子的标志。第四节:动物新老个体的更替1、动物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需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鲨、蝮蛇受精方式体内体外(水中)体内胚胎发育方式卵生胎生卵胎生胚胎发育场所体外体内(子宫内)体内营养来源卵黄母体(主要来源)卵黄无性生殖(不需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昆虫、爬行类、鸟类、哺乳类)体内受精分裂生殖(代表动物:变形虫、草履虫);受精方式出芽生殖(代表动物:水螅)。 (鱼类、两栖类、无脊椎动物除昆虫)体外受精有性生殖动物的生殖方式卵生(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胎生胚胎发育方式(单细胞动物变形虫、草履虫)(鲨、蝮蛇)卵胎生分裂生殖无性生殖(水螅)出芽生殖2、胎生与哺乳对哺乳动物的繁殖的意义:为哺乳动物的幼体提供了稳定的生活环境和营养,成活率有很大提高。3、衰老的最终结果是死亡。死亡的主要特征是心脏、肺和大脑停止活动。死亡的主要标志:大脑停止活动。4、克隆技术是无性生殖。第五节:植物的一生1、种子的结构 胚芽 胚轴 果皮与种皮 胚 胚根 胚乳 子叶 菜豆种子 子叶 玉米种子(双子叶) 胚芽 (单子叶) 种皮 胚轴 胚 胚根 2、植物的胚是新植物提体的幼体,它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3、根据胚中的子叶数目,可分为单子叶植物种子和双子叶植物种子。 (小麦、玉米、水稻、高粱、甘蔗) (菜豆、大豆、棉、黄瓜、花生、橘) 4、根据种子里有无胚乳,可分为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 (小麦、玉米、水稻、蓖麻、柿) (菜豆、大豆、棉、黄瓜、花生) (单子叶植物) (双子叶植物)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的种子是无胚乳的,但有极少数有胚乳,如蓖麻、莲、柿子是双子叶植物,但它们的种子里有胚乳;单子叶植物的种子里大多数是有胚乳的,但也有极少数如慈菇、泽泻,它是单子叶植物,但种子里无胚乳。5、有胚乳的种子中,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胚乳里;在无胚乳种子中,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子叶中。(淀粉遇碘会变蓝。)6、种子萌发时需要充足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空气。7、种子萌发后长成的幼苗能独立生活的主要标志是胚芽发育成茎、叶并转绿。8、种子萌发过程中,首先是胚根发育成根,其次胚芽发育成茎和叶。9、芽的结构:书本p9610、顶端优势:顶芽发育较快,往往抑制侧芽的发育。摘除顶芽,就会促使侧芽发育,多长侧枝。花萼(由萼片组成)11、花被花冠(由花瓣组成)花药:里面有花粉花的结构雄蕊花丝花蕊柱头(p97)雌蕊花柱子房:里面有胚珠花托12、植物经过开花、传粉之后,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13、植物的一生经过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发育、植株开花、结果等生长期后,将会死亡。14、植物的种族是在生命周期的循环运动中得以延续的。第六节: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1、雄蕊中的花粉从花药中散出来,落到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传粉的方式主要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其中较普遍的传粉方式是异花传粉。2、根据传粉的不同途径,花分为虫媒花和风媒花;前者主要靠昆虫传粉,后者主要靠风力传粉。3、被子植物受精过程:黏液刺激昆虫/风力受精卵花粉 柱头 花粉管 形成两个精子(胚珠内的)卵细胞4、植物受精后,受精卵发育成胚,珠被发育成种皮,子房壁发育成果皮,整个子房发育成果实。 子房壁 果皮子房 珠被 种皮 胚珠 果实 受精卵 胚 种子受精极核 胚乳(子房内的胚珠数决定了果实内的种子数)5、为使作物的大多数雄蕊都能得到花粉,可以用人工的方法给作物传授花粉,这种方法叫做人工授粉。6、通过种子来繁殖的方式叫做植物的有性生殖,不是通过种子来繁殖的方式叫做植物的无性生殖。无性生殖7、蕨的繁殖:叶背上的孢子囊群 孢子囊 孢子 原叶体 幼蕨 蕨8、植物的无性生殖(1)孢子繁殖:(如:蕨、地钱、葫芦藓、藻类)(2)营养繁殖:用营养器官(根、茎、叶)进行繁殖的方式。包括:分根、压条、扦插和嫁接等。(注:营养繁殖的优点 (1)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2)繁殖速度较快。)9、嫁接后苗木成活的关键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贴。10、组织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于无菌状态下离体培养植物的组织、细胞等,并使其增殖,分化来得到新植株的一种技术手段。11、组织培养特点:1)新个体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2)亲本利用率高;3)适用范围广;4)繁殖速度快,受季节影响小且诱导变异也比较容易。七年级(下)科学复习提纲(第二章 对环境的察觉 )1、人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的感觉(触觉、冷热觉、痛觉)等感觉,分别由感官眼、耳、鼻、舌和皮肤感受。 2、手指的指尖部位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触觉最敏感(盲人阅读盲文),手背上热觉神经较多,热觉最敏感(测试温度)。 3、嗅觉的形成:气味通过鼻腔,刺激嗅觉神经末梢,嗅神经将气味传到大脑的嗅觉神经中枢(嗅觉中枢容易疲劳),从而形成嗅觉。 4、听觉的形成:声波经过耳廓外耳道鼓膜(振动)听小骨(放大声音)耳蜗(产生兴奋)听神经大脑听觉神经中枢,最后在脑部形成听觉。 5、舌头表面布满味蕾(味觉细胞和味觉神经构成),对液态物质特别敏感。味觉的形成:食物口腔味觉细胞味觉神经大脑味觉中枢味觉。人具有的四种基本味觉:酸、甜、苦、咸(注意:不是辣)。如果它们同时出现,会产生混合的味道。麻、辣、涩等为多种刺激后的综合感觉。舌对甜味最敏感是舌尖,苦味最敏感是舌根,咸味、酸味最敏感是舌的两侧。(对咸味最敏感的是舌前侧,对甜味敏感的是舌后侧) 6、声音产生的条件:物体振动,固体、液体、气体均可发声;声音传播的条件:介质;声音传播的方式:声波。 7、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速度由慢到快)中传播。15时,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米/秒,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无介质)。声音的传播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1,每秒传播距离增加0.6米。 (还与介质有关)8、耳可分为: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听小骨、鼓膜、鼓室、咽鼓管),内耳(前庭、耳蜗、半规管)。其中,前庭和半规管是位觉感受器,保持身体平衡;耳蜗为听觉感受器。 9、p12 探究结论:根据声音到达两耳的时间差,辨别声源的方向和位置。(双耳效应) 频率:物体在一秒内振动的次数。单位:赫兹(hz) 10、声音的三要素:(音调不可以改变,响度可以改变) 音调:声音的高低。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大;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响度:声音的强弱。响度与距离、振幅有关:振幅越大、距离越近,响度越大; (声音大小的单位:分贝 db) 振幅越小、距离越远,响度越小。 音色:分辨不同的声音。音色与发声体的性质、形状、发声的方法等有关防止噪声的途径:防止噪音的产生(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传播途径(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防止进入耳朵(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12、光源:正在发光的物体,分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13、光线(光通过的路线和方向):带箭头的直线表示。 14、光在同一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空气、水、玻璃里都沿直线传播),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3105千米/秒。光年(距离单位)表示光在一年里传播的距离。 15、太阳光(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可见光)等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还有红外线(遥控器)、紫外线(杀菌)为不可见光。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称光的色散。 16、物体的颜色:由物体表面反射(不透明物质)或透射(透明物质)的色光来决定。 判断依据:白色能够反射所有色光,物体反射与它相同的色光,吸收与它不相同的色光,若物体不反射任一色光,则物体呈黑色注意:物体的颜色在不同的光线下颜色不同! 17、光的反射:一束光照射到物体表面上时,一部分光会改变原来的传播方向反射回来的现象,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它们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光的反射定律:光发生反射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注意: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增大,所以,应该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入射角、反射角指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光路是可逆的。 18、光的折射定律:光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真空中角度最大)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玻璃)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 当光从水(玻璃)斜射入空气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 19、光的直线传播:日食、月食、排直队、瞄准、激光准直、影子、小孔成象(实象,形状与孔的形状、距离有关)等;光的反射事例:平面镜成象、看见不发光物体、物体反光等;光的折射事例:水中的物体、透过玻璃砖看物体、透镜成象等。 20、平面镜成像特点:虚象(虚线表示);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方向相反。以镜面为对称。 21、平面镜的应用:可以成虚像;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潜望镜)。 22、区别:凸面镜(发散)和凹面镜(会聚)。 23、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性质及光路图(三条特殊光线) 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有两个焦点(f1、f2),焦点到透镜中心距离叫焦距(f); 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有两个虚焦点(f1、f2),焦点到透镜中心距离叫焦距(f)。 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u: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像距v: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物距u 像距v 像的性质 应用(p24) 倒立或正立 实像或虚象 放大或缩小 u2f fv2f 倒立 实像 缩小 照相机、眼睛 u=2f v=2f 倒立 实像 等大 / fu2f 倒立 实像 放大 幻灯机、投影机 u=f 无 无 无 无 / uf / 正立 虚象 放大 放大镜 24眼球由眼球壁(角膜、巩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视网膜)和内容物(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p31。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构成眼的折光系统(相当于凸透镜)。虹膜中央的瞳孔可调节进入眼球光线的多少。 25、视觉的形成:物体反射的光经折光系统,在视网膜上形成像,经视神经传入大脑,形成视觉。 眼疾:近视(戴凹透镜)、远视(戴凸透镜)、色盲。 (电磁波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射线。 人们获取、处理信息的途径:外界事物感觉器官(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提纲 第二章运动和力 第一节 运动和能的形式1. 物体运动时所具有的能称为 动能 。物体的 质量 越大,运动速度 越快,物体的动能越大。2. 物体被举高时所具有的能(重力势能)或发生弹性形变时所具有的能(弹性势能)称为 势能 。物体的质量越 大 ,被举高的高度越 高 ,物体的重力势能越大。在弹性限度内,物体的 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3. 动能和势能统称为 机械能 。 各种形式的能可以互相 转化。第二节 机械运动一、参照物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二、机械运动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注意参照物)叫做机械运动。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2.机械运动的分类:按运动路线分: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现在只研究直线运动) 按运动快慢是否变化分: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 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4.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运动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速度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计算公式:v=s/t 变形 t=s/v,s=vt。 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m/s;运输中单位km/h;两单位中m/s单位大。 均速运动的物体速度v是个恒量与路程s时间t没关系第三节 力的存在 一、力的作用效果(f)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a对b施加一个力,同时b也对a施加一个力,这两个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这两个力中,必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相对的。2力产生的条件: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但是不一定接触,比如电磁力,重力)。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发生形变)。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力的作用效果由力的三要素共同决定!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6力的测量: 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分类: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的长度(不是弹簧的长度)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7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8力的表示法:a 力的图示(精确表示):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从力的作用点起,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使线段的长度与力的大小成正比,并在线段的末端标上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画法:“四定两标”,一定:受力物体, 二定:作用点(一般画在物体几何中心)三定:标度,四定:根据标度画出力的线段长度,一标:在线段末端标出箭头,即力的方向,二标:标出力的大小和方向。b 力的示意图(粗略表示):只关心力的方向,不关心大小,即在物体力的方向上画一个箭头表示力。9. 弹力 (1)定义: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力即弹力。压力,支持力,绳子的拉力都属于弹力。 (2)大小: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产生的弹力与弹簧伸长量(假设弹簧原长为l1,发生形变后的长度为l2,则弹簧的伸长量为l= l2- l1)成正比(f=kl,k为胡克常数,了解)。即在弹性限度内,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 (3)方向:弹力的方向和物体恢复原状的方向相同。第四节 力的图示(略)第五节 物体为什么下落 1. 原因:物体下落的原因是因为物体受到了地球的吸引,即重力作用。 2. 重力:物体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受到的力,即重力,简称物重,用符号g(gravity)表示。 注意:重力不等于地球的吸引力。 3. 大小:物体受到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g=mg,g为常数(重力加速度)=9.8n/kg,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受的重力是9.8n. 重力大小还和位置(如纬度,星球,海拔)有关系。 4. 方向:唯一,竖直向下,与水平面垂直。 5. 作用点:重力的作用点称为物体的重心。重心是一种模型,不是实际的点。质地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可以用悬挂法找。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可能在物体外,比如空心球。一般分析中,把物体的重心画在近似几何中心。第六节 摩擦的利与弊1. 摩擦力(f):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或相对静止但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friction)。摩擦力的形式:静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 滚动摩擦力 。摩擦力普遍性:气体,液体,固体之间都会产生摩擦力。 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动摩擦)或相对运动趋势(静摩擦)方向相反!可能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也可能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既可能是动力,也可能是阻力! 大小:动摩擦力与接触面之间的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动摩擦力越大;在压力一定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越大,动摩擦力越大!滚动摩擦小于滑动摩擦!2. 增大或较小摩擦的方法 (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a.使接触面更粗糙 b. 增大压力 c. 滑动代替滚动 (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a.使接触面光滑 b.减小压力 c.滚动代替滑动 d.使相互接触的物体彼此分离:气垫船,磁悬浮列车,润滑油等。第七节 惯性和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1斜面实验(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速度相同。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越远。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不同的原因: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同,摩擦力 越大,运动的距离就越短,速度减小得越 快 ,运动的时间就越 短 。若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速度减小越慢;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小车滑下来的速度将保持不变,将作 匀速直线运动 。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也称作理想化实验)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2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笛卡儿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说明: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惯性: 定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4惯性与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的区别: a、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 b、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即不管物体受不受力、受平衡力还是非平衡力),物体受非平衡力时,惯性表现为“阻碍”运动状态的变化;惯性定律成立是有条件的。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请就以上两点各举两例(不要求解释)。答:利用: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防止:小型客车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车辆行使要保持距离;包装玻璃制品要垫上很厚的泡沫塑料。第八节 二力平衡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平衡状态)称二力平衡。2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概括:二力平衡条件用四词概括“同体,等值,反向,共线”。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重点):相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不同点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4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物体受力条件物体运动状态说明静止匀速直线运动 平衡状态力不是产生(维持)运动的原因,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受非平衡力合力不为0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5应用: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题要画出物体受力示意图。画图时注意:先画重力,然后看物体与那些物体接触,就可能受到这些物体的作用力;画图时还要考虑物体运动状态。第三章 地球与宇宙复习用第一节 地球1、在“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的移动”中发现在木板上移动原铅笔的长度,随着铅笔位置的移动不会发生变化,在篮球上移动的铅笔长度,随着铅笔位置的移动会发生变化,以此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月食、天涯海角走不到边、远去帆船船身比桅杆先(先、后)消失、麦哲伦环球航行等都能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2、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在太空中,地球看上去很圆的原因是它的两极半径仅比赤道半径短21千米左右,仅差0.33%。地球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第二节 地球仪和地图3、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做经线,也称子午线。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为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东为东经,向西为西经,东西经最大度数为180,且各条经线长度相等,呈半圆形。4、地球仪上,在南北两极中间,与两极等距,并且与经线垂直的线叫做赤道。与它平行的线叫做纬线。它以北的称为北纬,它以南的称为南纬。两边各有90。北极和南极的纬度分别是90n和90s。各条纬线的形状为圆形,它们长度的变化规律为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按度数的高低可分为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和高纬度(6090)。5、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了经纬网,它可以准确表示地球表面上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6、划分南北半球的纬线是赤道,划分东西半球的经线是20w和160e构成的经线圈。7、地图是以各种图式符号,将地球表面的地理事物按照一定比例缩小表现在平面纸上的图形。8、要看懂地图,先要掌握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这三个地图基本“语言”。其中比例尺表示实地距离在地图上的缩小程度,即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如比例尺为十万分之一的含义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比例尺常有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三种表现方式。比例尺按其大小可分为大比例尺(大于或等于1:100000)表示的范围小,描述的内容也比较详细,和小比例尺(小于或等于1:100000)则反之。地图上方向的确定常用经纬网定向法、指向标定向法和一般定向法。一般地图的方向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第三节 太阳和月亮9、太阳和月球是地球在宇宙中两个最重要的近邻,而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10、太阳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直径约为140万千米,表面温度为6000,中心温度高达1500万,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11、太阳的大气层由里到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且相对应的太阳活动为太阳黑子、耀斑和日珥、太阳风,其中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其活动周期约为11年。12、月地平均距离为38.44万千米,为日地距离的1/400;月球直径约为太阳直径的1/400,月球体积约为地球体积的1/49,月球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81。13、月球表面有明暗变化,明的为山脉或高地,暗部为平原或盆地等低陷地带,在月球上布满了环形山,形成的原因是月球形成早期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在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也没有生命。人类历史上,由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第一个踏上月球。14、在月球表面,物体会变得很轻(约为地球上的1/6),这是由于月球质量很小;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达到300,这是由于没有大气层和水,缺少对月面的温度调节。在月球上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层;也没有天气变化。第四节 观测太空15、早在5000年前的古代巴比伦为了便于认识星星,把天空中的一些亮星用想像的线连接起来,并赋予神话中的形象,称之为星座。古代希腊人把天空分成48个星座,古代中国人把天空划分为二十八宿。现在,国际上把天空划分为88个区域,命名为88个星座。16、大熊星座的斗柄在不同季节指向不同。在晚上8、9点观测,春天斗柄朝东,夏天斗柄朝南,秋天斗柄朝西,冬天斗柄朝北。17、找北极星的方法是:、面向北天星空,先找大熊星座(北斗星);、把北斗星斗前二星连线,并朝斗口方向延伸约5倍距离即可找到北极星。18、在北半球,北极星是指北的最好参照物,晚上,找到它也就找到了正北方向,并且它是们位于小熊星座。19、星图上的方位是上北下南,左东右西。20、星等表示星的明暗程度,星等越小星越亮。6等星是肉眼可见的最暗的星。太阳的亮度是26.7等。21、在地球上任何地点,看到的星空都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北半球观测,星座的运动中心是北极星。22、要想看到整个星空,必须要站到赤道上,这里是建造天文台的最理想位置。在北天极的周围,有大熊座、小熊座和仙后座三个星座。在北半球的中高纬度,这三个星座都是终年可见的。23、天文望远镜的使用:、选择视野比较开阔的地方安放;、用寻星镜对准目标星体;、用主镜观测目标星体。24、织女星位于天琴座,牛郎星位于天鹰座,北斗七星位于大熊座,北极星位于小熊座,天狼星位于大犬座。第五节 月相25、月相是指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月相形成的原理:、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月球绕地球运动,使日、地、月三者相对位置有一个月内有规律地变动。26、我们看到的月面面貌,没有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26学年嘉兴市海宁市三上数学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2026学年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数学三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4年滦县三上数学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公司法律制度研究课件
- 主管护师考试的有效试题及答案
- 疾病预防卫生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专科动态评估试题及答案
- 自考行政管理反馈机制试题及答案解读
- 行政管理2025年自考基础打底试题及答案总结
- 自考行政管理个案分析试题及答案总结
- 【课件】2025年中考地理复习课件:广西乡土地理
- 2025年高考政治三轮冲刺:短评类主观题练习题(含答案)
- 《嵌入式系统中断》课件
- 计算机视觉在自动驾驶系统中的应用-全面剖析
- 2025年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中考数学二诊试卷(含部分答案)
- 2025届广东省广州市重点中学高考仿真卷英语试题含解析
- 2025至2030中国民宿行业发展状况与未来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MOOC】国际交英文写作-湖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GB/T 625-2024化学试剂硫酸
- 国家八年级数学质量测试题(六套)
- 单位换算练习题 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