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篇 玻璃基础理论 第三章 熔体和玻璃体的相变 熔体玻璃体 冷却 玻璃体热处理 一、分相的定义 玻璃从高温冷却过程中或在一定温度下热处理时, 由于内部质点的迁移,某些组分发生偏聚,从而形成化学 组成不同的两个相,此过程叫分相。 二、玻璃分相的研究史 1880年 奥托肖特对分相作了描述 1927年 格列研究了二元硅酸盐玻璃特别是 RO-SiO2 第一节 玻璃的分相 1952年 斯雷特1954年Prebus、Michener运用电子显 微镜研究分相。 1956年欧拜里斯拍出第一张分相照片。(TEM) 液相线以上分相,液相线似直线。难成玻。 如:MgO-SiO2 , FeO-SiO2 , ZnO-SiO2等。 以BaO-SiO2为代表,分相在液相线以下。 液相线成倒S形,绝大部分玻璃属于此类分相。 第一节 玻璃的分相 2.亚稳分相(亚稳不混溶) 三、分相种类 1.稳定分相(稳定地不混溶) 四、分相结构 三维连通结构 油滴状 组成影响: 0.04BaO-0.96SiO2 时, 富BaO相以油滴状分布在SiO2相中 0.1BaO-0.9SiO2 时, 互为连通相 0.24BaO-0.76SiO2 时,富 SiO2相以油滴状分布在BaO相中 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影响:0.148Na2O-0.852SiO2玻璃 600C 处理8小时为连通状; 680C 处理4小 时为油滴状 第一节 玻璃的分相 五、分相的原因 主要是结晶化学因素 阳离子对氧的争夺: M或I的配位结构与F不同,高场强离子较多时易分相。 阳离子场强(Z/r ): 1.4 液相线以上有分相(Mg、Ca、Sr ) 1.01.4 液相线呈倒S形,液相线下有分相 (Ba、Li、Na) 98%,体积收缩约2040% ) 组成(%): SiO2 B2O3 Al2O3 Na2O CaO 美国 80.5 12.6 2.1 4.5 0.1 中国 80.7 12.5 2.2 4.0 0.6 pyrex玻璃(1915年美国康宁公司发明) 性质: =3045107/C 热稳T=260C 软化点高、化稳性好。 用途:耐热仪器、化工管道,烤盘、壶等日用品。 第一节 玻璃的分相 富钠硼相形成油滴状:提高玻璃的化学稳定性 2.对玻璃呈色的影响 过渡金属元素总是富集在微相中 贫铁 贫铁 二次分相富铁 实例:铁红釉 第一节 玻璃的分相 多次分相 1958年首次发现三种相。 在BaO-B2O3-SiO2系统中发现8种微相。 多次分相是由于降温过程中扩散受到阻碍, 微相组分未达平衡的结果。 多次不混溶机理由动力学决定,继续到何程度 视熔体冷却时粘度与温度的变化情况而定。 第一节 玻璃的分相 4.与迁移无关的性质 如: , d , N等,对分相不敏感。 3.分相对析晶的影响 分相利于析晶 乌尔曼观点: 液相分离为成核提供推动力。 分相形成的界面为成核提供成核位。 第一节 玻璃的分相 分相后总有一相比母相的原子迁移率大,利于均匀成核。 分相可使成核剂富集,起晶核作用,然后晶体在其上生长 。 2、制新材料: 将分相的玻璃加热到软化点附近加以拉应力则 成各向异性。 可作自聚焦光导、双折射、偏振等材料。 八、分相的意义 1、热处理工艺控制 第一节 玻璃的分相 第二节 玻璃的析晶 非均匀成核(常见 ) 均匀成核 (2)晶体生长新相进一步扩展。 二、玻璃中的成核与晶体生长 (1)晶核形成表征新相的产生 一、概述 过冷液体冷却到液相线以下而不发生析晶的液体。 1.成核过程 (1)均匀成核 定义:在宏观均匀的玻璃体中,在基质内部而与相界、缺陷 等无关的成核过程。(自发成核、本征成核) 热力学条件 G0 假设晶核为球: G=4/3 r3G+4r2 体积自由能:形成晶核所释放出的能量,使体系自由能减小 。 G 单位体积自由能变量 形成新相所需界面能(克服表面张力) 第二节 玻璃的析晶 (2)非均匀成核 定义:依靠相界、晶界或基质的结构缺陷等不均匀 部位而成核的过程。 特点:由成核剂或二液相的界面可使界面能降低, 从而影响G和r* G= 当180时,非均匀成核比均匀成核容易。 16 3 4 (2+cos)(1-cos)2 3(G)2 第二节 玻璃的析晶 表面非均匀成核 内部非均匀成核 表面组成与内部差异 表面杂质 表面微裂纹 内部缺陷 相界(晶核剂提供) * 分类 第二节 玻璃的析晶 表面析晶 烧结法制微晶玻璃 整体析晶 熔融法制微晶玻璃 2.晶体生长 u=a01exp( ) G KT 生长速度由物质扩散到晶核表面的速度和加入晶体 结构的速度。 过冷度T很小时, GKT 推动力小,Tu成直 线关系, Tu出现极值。 过冷度增大,GKT,ua0,质点迁移难。 第二节 玻璃的析晶 * 析晶适宜温度是=103105PaS * 玻璃重新加热到bc段可能析晶。(灯工加工) 三、玻璃的析晶 1.析晶的过程 快速冷却迅速通过bc段就不会析晶。 a b c d u Ir T 第二节 玻璃的析晶 (1)使透光率下降,损害光学图象。 (2)晶体较大则发生乳浊。 (3)晶体与基质差将产生强大应力使玻璃破裂。 2.析晶的危害 (2)结构因素 网络外体越多,结构越松弛,易析晶。 断网严重时加入中间体氧化物可降低析晶倾向。 R2O少时,高场强M会使析晶倾向大。若加入Al2O3、 B2O3等形 成AlO4 、 BO4又降低析晶倾向。 (3)分相的作用 有利于分相的因素都利于析晶。 3.影响析晶的因素 (1)玻璃成分(内因) 组成越简单越易析晶,因组分碰撞形成晶格的几率大。 (4)工艺因素 原料成分的波动、混料不匀、窑炉死角、耐火材料 第二节 玻璃的析晶 四、受控析晶-微晶玻璃的核化和晶化 晶粒在整个玻璃体内均匀分布 晶粒尺寸很小(微米级以下) 晶体大小均一 第二节 玻璃的析晶 (一)微晶玻璃(Glass-ceramic)概述 高强度、耐热、耐磨、耐腐蚀、零膨胀乃至负膨胀等 1957年美国康宁玻璃公司首先制出 第二节 玻璃的析晶 (二)微晶玻璃的制备工艺 核化 熔化和成形 晶化 T t 1.玻璃类型的选择 基础玻璃要求: (1)易熔。 (2)熔制成型过程中不易析晶。 (3)有晶化特性 (4)有一定的晶化速率 第二节 玻璃的析晶 2.微晶玻璃成核剂的选择 对成核剂的要求: 高温与玻璃形成均一熔体,低温溶解度减小从玻璃中析出。 扩散活化能小,核胚可长到一定尺寸。 与玻璃液面间界面张力小,利于晶化。 成核剂晶格常数与晶相的相差1015%。 (1)贵金属盐类 Au、Ag、Cu、Pt、Rh等的盐类引入,高温以离子状态存在 ,低温分解为原子态。热处理后形成高度分散的晶体颗粒, 促成“诱导析晶”。 颗粒要足够大。(8.0nm) (2)氧化物 TiO2 成核机理不清,一般认为,高温以四面体参与网络, 低温时以六配位与一起形成钛酸盐析出适用于很多系 统,用量较大,一般为1015%。 ZrO2 先析出富锆氧的结晶,进而诱导母相成核。 溶解度小(3%),加入P2O5后可增大。 P2O5 加速分相而促进核化。用量0.66% 第二节 玻璃的析晶 Cr2O3 其积聚作用(六价)起成核剂作用。 Fe2O3 Fe3+利于核化。 利用氟化物乳浊机理使玻璃成核,成核中心为氟化物微晶。 用量大于24%,氟化物可在冷却时析出。 常用CaF2、冰晶石(Na3AlF6)、Na2SiF6、MgF2等。 第二节 玻璃的析晶 (3)氟化物 (4)复合晶核剂 几种混合使用,比单独用一种用量少。 A 总浓度相同时混合物可造成更高的成核位。 B 对热处理制度敏感性小。 3.微晶玻璃的热处理工艺 a b c de f T t (1)阶梯式热处理制度 a b 室温核化温度 升温速率不可过大,一般 25C/min。低的10C/min b c 核化阶段(小时) 核化温度TgTg+50C =101011Pa S 。 c d 核化温度晶化温度 晶体开始生长 第二节 玻璃的析晶 de 晶化阶段 晶化温度一般高于成核温度 C . 不能高于液相线温度 ef 冷却过程 冷却速度可较大。 第二节 玻璃的析晶 (2)等温制度: 在晶核和晶体都能生长的某温度下长时间保温。 适用于晶化时释放热量较多,热散不好的系统。 a b c de f T t (三)微晶玻璃结构及对性能的影响 1、主晶相种类 硅灰石Ca3Si3O9 建筑材料 透辉石CaMgSi2O6 建材、工业耐酸耐热材料 堇青石(2MgO 2Al2O3 5SiO2)、 尖晶石(MgO Al2O3)、石英三晶相 导弹头锥 2、晶粒大小 微晶玻璃透明性与此有关,晶粒可见光波长即透明。 一定范围内大小关系到强度,一般小于0.1m。 第二节 玻璃的析晶 3、晶相及玻璃相数量 晶相数量, 最多达到。 40 20 0 25 50 75 晶相含量% 10-7/C 锂铝硅系统 晶相数量及种类很重要,但玻璃相性质不可忽视。 它直接影响了化稳、热稳、电学性质等。 第二节 玻璃的析晶 (四)微晶玻璃种类 光敏微晶玻璃 Li2O-Al2O3-SiO2 透明微晶玻璃 Li2O-Al2O3-SiO2(超低膨胀) 易机械加工 SiO2-B2O3-Al2O3-MgO-R2O-F 矿渣微晶玻璃 SiO2-Al2O3-MgO-CaO-R2O 生物微晶玻璃 CaO- P2O5 第二节 玻璃的析晶 低膨胀微晶玻璃 1.低膨胀锂铝硅微晶玻璃的晶相: 随温度升高: 玻璃 -石英固溶体 -锂霞石 -锂辉石液相 二者形成连续固溶体,且具有相同 的六角螺旋结构,C轴方向为负膨 胀,材料整体也为负膨胀。透明 一般组成范围(wt%): Li2O Al2O3 SiO2 MgO ZnO TiO2 ZrO2 2.55 1724 6876 03 04 1.54 13 第二节 玻璃的析晶 膨胀系数较 大且不透明 3.热处理 0 2 4 6 8 (h) T(C) 1200 800 400 740C 1h 820C 2h 1150C 1h 1 2 3 第二节 玻璃的析晶 2.成核剂: TiO2+ZrO2 有助于形成-石英固溶体 微晶玻璃组成:Li2O-Al2O3-SiO2系统。 例:SiO2 81.5%,A12O3 3%, LiO 12%, K2O 3.5%, Ag 0.015%,GeO2 0.03% 晶核剂:金、银、铜等金属氧化物(0.0010.03) 增感剂:CeO2(0.05%) 光敏微晶玻璃 第二节 玻璃的析晶 爆光: 用紫外线照射,金属离子 金属胶粒成为晶核 用于感光显影(将镂空图案的铁皮或照片底片贴在玻璃上) 800 热处理2小时,形成稳定的Li2O2SiO ,被紫 外线照射部分微晶化而显色,其他部分仍是透明。 第二节 玻璃的析晶 微晶化:500540 热处理2分钟析出Li2OSiO,非 常易溶于稀,可对其进行穿孔雕刻等加工 可机加工微晶玻璃 基础玻璃:SiO2-B2O3-Al2O3-MgO-R2O-F 核化温度:750900 ,生成MgF2晶核 晶化温度:9001200 ,生成氟云母 主晶相氟云母: 氟金云母 KMg3AlSi3O10F2 四硅酸云母 KMg2.6Si4O10F2 锂云母 ( Na2O,K2O)Li(Mg,Fe)AlSi3O11F2 第二节 玻璃的析晶 可以取代难加工的氧化铝和氮化硼陶瓷等作绝缘、耐热材料。 抗压强度高于天然石材 抗弯强度与铸铁相近 耐磨性优于陶瓷 微晶玻璃装饰板 熔融法制矿渣微晶玻璃 主晶相:硅灰石 钙长石 透辉石等 原料:矿渣 硅砂 粘土 成核剂:铁矿石 铬铁矿 氧化钛 氧化锌 熔制温度:1460 C 当配合料熔化到玻璃液中无结石和气泡时成型成板材, 可直接送往热 处理炉进行核化、晶化,也可先退火后再进 行晶化。 5.核化温度650750 C;晶化温度800950 C 第二节 玻璃的析晶 连续流水生产、热耗低,可以进行精加工,但品种单一。 (1)工艺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设计与安全操作规范
- 个人隐私保护信息共享合作协议
- 电气设备常见故障诊断与快速排除方案
- 8.1.1 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教学设计)高一化学同步高效课堂(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 2025年学历类自考房地产法-会计制度设计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第9课 认识机器人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信息技术浙教版2020九年级全册-浙教版2020
- 2025年学历类自考市场信息学-教育学(一)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2.2 IP地址及其管理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选修3
- 2025年学历类自考国际经济法概论-基础会计学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2025年神经内科临床病例分析模拟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SH3503石油化工工序资料表格
- 人居环境科学讲义
- 皮肤科常见疾病瘙痒症护理的课件
- 2023年湖北黄石新港(物流)工业园区总工会协理员招考聘用笔试历年难易错点考题荟萃附带答案详解
- 电力电子技术(第3版)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药剂学第八版-第一章-绪论课件
- 招投标结果申诉函
- 合同起草审查指南:三观四步法
- 蒙山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档案制作合同模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