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00年,在英国皇家学会的新年庆祝会上,著名 物理学家开尔文勋爵作了展望新世纪的发言: “科学的大厦已经基本完成 , 后辈的物理学家只要做一些零碎的修 补工作就行了。”-开尔文- 也就是说:物理学已经没有什么新东西了,后一 辈只要把做过的实验再做一做,在实验数据的小 数点后面在加几位罢了! 但开尔文毕尽是一位重视现实和有眼力的 科学家,就在上面提到的文章中他还讲到: “但是,在物理学晴朗天空的远处,还有 两朵令人不安的乌云,-” 这两朵乌云是指什么呢? 一朵与黑体辐射有关, 另一朵与迈克尔逊实验有关。 事隔不到一年(1900年底),就从第一朵乌 云中降生了量子论,紧接着(1905年)从第二朵 乌云中降生了相对论。经典物理学的大厦被彻 底动摇,物理学发展到了一个更为辽阔的领域 。正可谓“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17.1能量量子化 : 物理学的新纪元 一、黑体与黑体辐射 1、热辐射 (1)定义:一切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在辐射 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这种辐射与 物体的温度有关,称为热辐射。 (2)特征:辐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情况随 物体的温度而有所不同。 固体在温度升高时颜色的变化 1400K800K 1000K 1200K 例如:铁块 温度 从看不出发光到暗红到橙色到黄白色 温度 发射的能量 电磁波的短波成分 直觉: 低温物体发出的是红外光 炽热物体发出的是可见光 高温物体发出的是紫外光 (3)平衡热辐射 加热一物体, 物体的温度恒定时,物体所 吸收的能量等于在同一时间内辐射的能 量,这时得到的辐射称为平衡热辐射。 2、黑体 (1)定义:能全部吸收各种波长的辐射 而不发生反射,折射和透射的 物体称为绝对黑体,简称黑体 。 (2)黑体模型 (3)特征: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 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与 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无关。 0 1 2 3 4 5 6 (m) 1700K 1500K 1300K 1100K 二、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 随着温度的增高, 一方面各种波长的辐射 强度都有增加,另一方 面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 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o 实验值 /m 维恩线 瑞利-金斯线 紫 外 灾 难 12345678 黑体辐射实验 是物理学晴朗 天空中一朵 令人不安的乌云 。 三、能量子:超越牛顿的发现 1、普朗克能量子假说:微观粒子的能量 是某一最小能量(称为能量子)的整数 倍,即:, 1, 2, 3, . n,n为正整数 ,称为量子数。 2、能量子 : 普朗克常量 (m)1 2 3 5 6 8 947 普朗克 实验值 普朗克后来又为这种与经典 物理格格不入的观念深感不安,只 是在经过十多年的努力证明任何复 归于经典物理的企图都以失败而告 终之后,他才坚定地相信h的引入确 实反映了新理论的本质。1918年他 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的墓碑上 只刻着他的姓名和 M.Planck 德国人 18581947 1888年,霍瓦(Hallwachs)发现金属板被紫 外光照射会放电。近10年以后(因为1897 年,J.Thomson才发现电子)人们认识到那 就是从金属表面射出的电子,这些电子被 称作光电子(photoelectron),相应的效应 叫做光电效应。 物理难题: 17.2科学的转折 : 光的粒子性 回顾人类对光的本性 的认识的发展过程。 波动说(惠更斯) 微粒说(牛顿) 电磁说 (麦克斯韦 ) 用紫外线灯照射擦得很 亮的锌板,(注意用导 线与不带电的验电器相 连),使验电器张角增 大到约为 30度时,再 用与丝绸磨擦过的玻璃 棒去靠近锌板,发现验 电器的指针张角变大。 表明锌板在紫外线照射下失去电子而带正电 。 实验 一、光电效应现象 在光(包括不可见光)的照射下,从物 体发射电子的现象叫做光电效应。 发射出来的电子叫做光电子。 二、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 阳 极 阴 极 光线经石英窗照在阴极 上,便有电子逸出- 光电子。 光电子在电场作用下 形成光电流。 1、每种金属都存在截止频率(极限频率)c ; 当入射光频率 c 时,电子才能逸出金属表面; 当入射光频率 W0才有光电子逸出, 所以c=W0/h。 最大初动能 EKm与成线性关系。 瞬时效应电子一次性吸收一个光子的全部能量 ,不需要积累。 饱和光电流 光强较大时,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光子 数较多,照射金属时产生的光电子多 。 4.光电效应理论的验证 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花了十年时间做了“ 光电效应”实验,结果在1915年证实了爱因 斯坦方程,h 的值与理论值完全一致,又一 次证明了“光量子”理论的正确。 由于爱因斯坦提出的光子假说成功地说 明了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荣获1921年诺 贝尔物理学奖。 爱因斯坦由于对光电效 应的理论解释和对理论 物理学的贡献获得1921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密立根由于研究基本电荷和 光电效应,特别是通过著名 的油滴实验,证明电荷有最 小单位。获得1923年诺贝尔 物理学奖 。 密立根的实验的目的是:测量金属的遏止电 压UC与入射光频率,由此算出普朗克常数h 。 UC/V 0.5410.637 0.7140.809 0.878 /1014HZ 5.6445.888 6.0986.303 6.501作出UC-图象 。 求普朗克常数h 这种金属的截止频率C 五、光电效应在近代技术中的应用 光电管:把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光控继电器 放大器 控制机构 可以用于自动控制,自动计 数、自动报警、自动跟踪等 如图所示是做光电效应实验的装置简图。在抽成真空的 玻璃管内,K为阴极(用金属铯制成,发生光电效应的逸 出功为1.9eV),A为阳极。在a、b间不接任何电源,用 频率为(高于铯的极限频率)的单色光照射阴极K,会 发现电流表指针有偏转。这时,若在a、b间接入直流电 源,a接正极,b接负极,并使a、b间电压从零开始逐渐 增大,发现当电压表的示数增大到2.1V时,电流表的示 数刚好减小到零。求: a、b间未接直流电源时, 通过电流表的电流方向。 从阴极K发出的光电子的 最大初动能EK是多少焦? 入射单色光的频率是多少? V A K A ab 单色光 六、康普顿效应 1.光的散射 光在介质中与物质微粒相互作用,因而传 播方向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散射 。 1923年康普顿在做 X 射线通过物质散射 的实验时,发现散射的X射线中除有与入 射波长0相同的成分外,还有波长大于 0的成分,这个现象称为康普顿效应。 2、康普顿效应 3、经典电磁理论的困难 根据经典电磁波理论,当电磁波通过物 质时,物质中带电粒子将作受迫振动, 其频率等于入射光频率,所以它所发射 的散射光频率应等于入射光频率。 4、光子理论对康普顿效应的解释 光子不仅具有能量也具有动量,在与 电子碰撞时要遵守能量守恒定律和动 量守恒定律,光子的部分能量传给电 子,散射光子的能量减少,于是散射光 的波长大于入射光的波长。 5、康普顿散射实验的意义 (1)有力地支持了爱因斯坦“光量子”假设; (2)首次在实验上证实了“光子具有动量”的假设 ; (3)证实了在微观世界的单个碰撞事件中, 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仍然是成立的。 康普顿于1927年获诺贝尔物理奖。 七、光子的能量和动量 (光子的动质量 ) 既然光子有动量,那么光照射到物体表面被吸 收或被反射时就会对物体有压力,叫做 “光 压”。有人设想在遥远的宇宙探测中利用光压 力作动力推动航天器加速,这样可以大大减少 航天器发射时自身的体积和重量的影响,在某 个设计方案中,计划给探测器安上面积极大, 反射率极高的薄膜,并设法让它始终正对太阳 已知在地球绕日轨道上,每平方米面积上得到的 太阳光的功率为P0 = 1.35kW,探测器本身的质量 为M=100kg,薄膜面积为S=4104m2,那么探测 器由地球发射到太空时,由于太阳光的光压而得 到的加速度将为多大? 17.2崭新的一页 : 粒子的波动性 动量能量是描述粒子的, 频率和波长则是用来描述波的 。 光到底是什么? 一、光的波粒二象性 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现象说明 光具有波动性,而热辐射、光电 效应、康普顿效应又表明光具有 粒子性,单独使用任何一种都无 法完整地描述光的所有性质,因 此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1、波长越长,波动性越明显, 频率越大,粒子性越明显; 2、大量光子的行为表现波动性, 单个光子的行为表现粒子性; 3、传播过程中表现波动性, 和其他物质相互作用时表现粒子性。 二、德布罗意波(物质波) De . Broglie 1923年发表了题为“波和粒 子”的博士学位论文,提出了物质波的概念 。 他认为,“整个世纪以来(指19世纪)在光学中 比起波动的研究方法来,如果说是过于忽视了粒子 的研究方法的话,那么在实物的理论中,是否发生 了相反的错误呢?是不是我们把粒子的图象想得太 多,而过分忽略了波的现象呢”于是他提出假设“实 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能量为E、动量为p的粒子与频率为、 波长为的波相联系,并遵从以下关系: E=mc2=hv P=h/ 这种和实物粒子相联系的波称 为德布罗意波(物质波或概率波 ),其波长称为德布罗意波长。 一个质量为m的实物粒子以速率v 运动时,即具有以能 量E和动量P所描述的粒子性,同时也具有以频率和波长l 所描述的波动性。 德布罗意关系 如速度v=5.0102m/s飞行的子 弹,质量为m=10-2Kg,对应的 德布罗意波长为: 如电子m=9.110-31Kg,速 度v=5.0107m/s, 对应的德 布罗意波长为: 太小测不到!X射线波段 三、物质波的实验验证 1912年德国物理学家 劳厄利用晶体中排列 规则的物质微粒作为 衍射光栅检验X射线 的波动性,证明X射 线就是波长为十分之 几纳米的电磁波。 X射线经晶体的衍射图 电子射线经晶体的衍射图 1927年,戴维孙和 汤姆孙分别分别利 用晶体做了电子束 衍射实验,证实了 电子的波动性。 后来的实验证明原子、分子、 中子等微观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 德布罗意公式成为揭示微观粒子 波粒二象性统一性的基本公式, 1929年,De Broglie荣获Nobel 物理学奖。 四、电子显微镜 阅读课本42 页科学漫步 回答问题。 17.4概率波 一、经典的粒子和经典的波 1、经典物理学中粒子运动的基本特征 : 任意时刻具有确定的位置和速度 。 2、经典物理学中波的基本特征: 具有频率和波长也就是具有时空的周期性 。 二、概率波 1、光子说对明暗条纹的解释 明纹处到达的光子数多, 暗纹处到达的光子数少。 2、光的波动性不是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引起的,而是光子自身固有的性质。 玻恩1926年提出概率波 。 玻恩(M. Born. 1882-1970) 德国物理学家。 不能肯定某个光子落在 哪一点,但大量光子在 空间出现的概率可以通 过波动规律确定,即光 波是一种概率波。 3、电子干涉条纹对概率波的验证 。 对于电子和其他微观粒子,单个粒子位 置是不确定的,但在某点附近出现的概 率的大小可以用波动的规律确定。 三、经典波动与德布罗意波(物质波)的区别 经典的波动(如机械波、电磁波等)是可 以测出的、实际存在于空间的一种波动。 而德布罗意波(物质波)是一种概率波。 简单的说,是为了描述微观粒子的波动性而 引入的一种方法。 17.5不确定性关系 一、不确定度关系 经典力学:运动物体有完全确定的位置、动量、能量等 。 微观粒子:位置、动量等具有不确定量(概率)。 一束微观粒子以速度 v 沿 oy 轴射向狭缝。 粒子在中央主极大区域 出现的几率最大。 y 电子通过狭缝的瞬间, 其位置在 x 方向上的 不确定量为 y 电子的位置和动量分 别用 和 来表示 。 同一时刻,由于衍射效 应,粒子的速度方向有 了改变,缝越小,动量 的分量 Px变化越大。 分析计算可得: 我们知道,原子核的数量级为10-15m,所以,子弹位置的 不确定范围是微不足道的。可见子弹的动量和位置都能精 确地确定,不确定关系对宏观物体来说没有实际意义。 例1.一颗质量为10g 的子弹,具有200ms-1的速率, 若其动量的不确定范围为动量的0. 01%(这在宏观范围 是十分精确的了),则该子弹位置的不确定量范围为多 大? 解: 子弹的动量 动量的不确定范围 由不确定关系式(17-17),得子弹位置的不确定范围 原子大小的数量级为10-10m,电子则更小。在这种情况下 ,电子位置的不确定范围比原子的大小还要大几亿倍,可 见企图精确地确定电子的位置和动量已是没有实际意义。 例2 . 一电子具有200 m/s的速率,动量的不确定范 围为动量的0. 01%(这已经足够精确了),则该电子的 位置不确定范围有多大? 解 : 电子的动量为 动量的不确定范围 由不确定关系式,得电子位置的不确定范围 宏观物体 微观粒子 具有确定的坐标和动量 没有确定的坐标和动量 可用牛顿力学描述。 需用量子力学描述。 有连续可测的运动轨道,可 有概率分布特性,不可能分辨 追踪各个物体的运动轨迹。 出各个粒子的轨迹。 体系能量可以为任意的、连 能量量子化 。 续变化的数值。 不确定度关系无实际意义 遵循不确定度关系 二、微观粒子和宏观物体的特性对比 三、不确定关系的物理意义和微观本质 1. 物理意义: 微观粒子不可能同时具有确定的位置和 动量。粒子位置的不确定量 x越小, 动量的不确定量Px就越大,反之亦然 。2. 微观本质: 是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及粒子空间分布 遵从统计规律的必然结果。 不确定关系式表明: 微观粒子的坐标测得愈准确( x0) ,动量 就愈不准确(px) ; 微观粒子的动量测得愈准确(px0) ,坐标就愈 不准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IEC 8663:2025 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Brain-computer interfaces - Vocabulary
- 国家能源内江市2025秋招面试专业追问及参考综合管理岗位
- 中国移动铜陵市2025秋招笔试行测经典题及答案
- 中国广电荆州市2025秋招笔试行测题库及答案通信技术类
- 国家能源六盘水市2025秋招面试专业追问及参考综合管理岗位
- 中国广电昌吉回族自治州2025秋招供应链采购类专业追问清单及参考回答
- 防城港市中石油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及答案安全环保与HSE岗
- 鞍山市中石油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及答案炼油工艺技术岗
- 西安市中石油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及答案油品分析质检岗
- 郴州市中储粮2025秋招笔试粮食政策与企业文化50题速记
- 财务整账合同模板
- 人社局聘用合同范本
- 2024年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 第三章 整式及其加减 1 代数式 第1课时 代数式
- 2024 年甘肃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公共管理与服务类人力资源服务赛项竞赛规程
- NB-T+35056-2015-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
- 2024年垃圾分类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集体备课发言稿
- 大学美育(第二版) 课件 第八单元:建筑艺术
- 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办法
- 2023年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招聘社会在职人员高频考点题库(共500题含答案解析)模拟练习试卷
- 运用PDCA循环降低住院患者雾化吸入的不规范率品管圈成果汇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