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文化生活前三单元综合检测题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前三单元综合检测题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前三单元综合检测题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前三单元综合检测题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 1 综合检测题 (一) 1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的造型融入了汉字“人”的造型和浪花的形象。这说明( ) A文学、艺术源于灵感 B文化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 C文化生活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D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3 月 5 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文化对民族和国家的影响更深刻、更久远。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文化需求,支持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上述材料说明( )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 先进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A B C D 3.唐山大地震上映不足半个月,票房已经超过 3 亿。优秀的文化产品,就是这个时代的阳光,永远温暖震撼着我们的心灵。优秀作品的这种作用来自于( ) 政协副主席孙家正曾指出:“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世界因不同而精彩”强调的是( ) 们常常通过博客、 来表达、交流思想。这表明科技进步( ) 6. 中国人待客时“聊备薄酒”的自谦,可能被外国人误解为“慢怠客人”;西方人聚餐时各付各的账,往往被东方人视为吝啬小气;东西方用语习惯的不同,常常产生误解,闹出笑话。这说明( ) 7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其起源据说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的忠臣屈原,每到这一天,人们就会吃粽子、赛龙舟。 这说明 ( ) 传统习俗是对传统文艺的继承 传统文化具有自己的民族色彩 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 传统习俗成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A B C D 8关于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B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C教育能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 的文化财富 D教育在人类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小 9 文化创新的根本目 的在于 ( ) A发展先进文化 B繁荣民族文化 C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D实现文化的多样性 用心 爱心 专心 2 10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这是因为 ( ) 文化创新的需要来自社会实践 文化创作的动力与灵感来自社会实践 文化创作的检验标准在于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要为文化创作的成果服务 A B C D 11“民族虚无主义”和“ 历史虚无主义”之所以错误,这是因为 ( ) A任何文化创新,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B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C文化创新的过程是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合的过程 D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地刮起了一股哄抢文化名人之风,全国呈现出“伏羲东奔西走,黄帝四海为家,诸葛到处显灵,女娲遍地开花”的混乱局面。这种状况启示我们必须( ) 力开发利用文化遗产 义 惕迷失文化发展方向 13. 赵树理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代表性作家,他长期从事农业生产,与农民生活在一起。建国前他就写下了小二黑结婚和李有才板话等代表作,建国后又写出了三里湾这部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 ) 力 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 部分国人在对圣诞文化一无所 知的情况下,在“圣诞节”狂欢,如漫画中的现象给13. 根据相关自治条例和法规,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顶在执行全国性法定节假日的基础上,将“藏历新年”、“雪顿节”等藏族传统节日列为西藏自治区的法定节假日。这有利于 藏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藏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藏族地区实行高度自治藏民族文化的传承 A B C D 14、将于 2010 年 11 月 2 日在广州开幕的第 16 届亚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也是一场亚洲文化盛会。假如你是一位亚运志愿者,在服务的 过程中应当 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做各国文化的弘扬者、建设者尊重各国文化之间的差异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A B C D 上海世博园的亮丽风景,本次世博会展示了中国发展新貌,荟萃了世界文明精华,是中国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上海的窗口。上述材料说明 ( ) 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各民族文化走向融合统一 文化交流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A. B. C. D. 16 2011 年 2 月 11 日是中国汉语拼音方案颁布 53 周年纪念日。汉语拼音方案采用世我们的启示是( ) 要抵制外民族文化要弘扬优秀民族文化 要正确对待外民族文化要完全吸收各民族文化 A B C D 用心 爱心 专心 3 界上通行的拉丁字母为汉字注音,拼写汉语。这是 ( ) 进中西文化趋同的表现 判继承、古为今用的表现 进中华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表现 行文化创新的科学尝试 族文化自我更新的活力和艺术家个体的才能,这表明文化创新( ) A、 是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实现的 B、 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C、 能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D、 是为了实现民族文化的自我超越和进步 要保证文化创新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必须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以及“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据此回答 8 9 题。 18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的创意产业平均利润率持续强劲增长,已成为中国的朝阳产业。这说明文化创新 ( ) A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C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D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动力 19昆曲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剧种, 京剧是我国影响最大、体系最完整的戏曲剧种。京剧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昆曲,但又不是对昆曲的照搬照抄。昆曲与京剧的关系体现了文化活动中( ) A文化交流与文化传播的关系 B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关系 C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D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20. 2010 年 4 月 13 日,中国驻意使馆举行了“弘扬中华文化教育”专题研讨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为此,必须 ( ) 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取其糟粕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 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要全盘吸收要博采众长,全面吸收外来文化 A B C D 21 2010 年 7 月 13 日,首届全国民营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表彰大会在钓鱼台国宾馆隆重召开。参加本次展演的 14 台剧目,涵盖了戏剧、动漫舞台剧、音乐剧、杂技等众多艺术门类,真可谓硕果累累。受表彰的作品尽管涉及艺术的各个方面,但绝大部分内容都取材于现实生活。这说明 22通过改革文化体制这一制度性框架和规则性平台可为形成完善的文化创新体系提供前提和保证,进而推动文化观念、文化内容、文化形式和文化科技的全面进步。这说明 ( ) A文化内容的进步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B文化形式的进步是文化创新的途径 C文化观念的进步是文化创新的目的 D 文化体制改革本质上是一个文化创新的过程 23从 1985 2002 年历经 17 年完成的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这项浩繁的文化工程,借助现代音像技术,录制京剧 355 部,制作光盘总计 582 张,基本涵盖了近代京剧黄金时代大部分名家的代表作。这说明了( )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 社会制度的变革有力地促进了文化的发展现代传媒的应用有利于文化的传承 A B C D 24当前的文化作品创作中,文化创作人都已经开始注意“文化自觉”问题,比如近几年的电用心 爱心 专心 4 影、电视剧、甚至动漫片都开始发觉本土文化资源。许多文学作品的创作也都从语言修辞、审美情趣、素材收集等各方面都充满了本土文化的气息。对此 评价正确的是() 是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精神在文化上的反映 化创作因坚持对当代人的有用性,不能将传统文化这个大包袱时刻背在身上 够自觉地继承民族传统文化,为文化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用民族文化坚决抵制外来文化的入侵 典的文学作品被改编成娱乐大片,除了名字与原著相同之外,其它都改的面目全非了,这算是创新吗?当下,最重要的是让中国人都热爱和熟悉自己的传统文化,而并非无厘头的创新。网友的观点表明 ( ) A创新要立足于社会实践 B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C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D创新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 26世界保护文化多样性宣言第 7 条指出:“每项创作都来源于有关的文化传统,但也在同其他文化传统的交流中得到充分的发展。”为此,实现文化创新必须把握好 ( ) 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A B C D 27文化交流、借鉴和融合是 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 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 文化竞争又排斥文化合作的过程 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过程 A B C D 28、走向高度精神文明的人类社会应该建立“学习型社会”,应该成为“学习型社会”。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是 A全民学习、终身学习 B实行高中义务教育 C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 D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 29、每当中华民族处于重 大危难的关头,中华文化的力量就会凸现出来。在外寇入侵时,中华民族就会团结一致,用血肉筑起新的长城;在遭受巨大自然灾害时,中华民族就会“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并最终夺取胜利。这表明 文化的力量是一种物质力量 文化力量决定综合国力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 的生命力 、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A B C D 30、 南下这部电视剧以深刻的思想内涵,生动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具体 地展现了南下精神。南下精神不仅展现了山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