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随堂练习18 诗词 三首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2018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随堂练习18 诗词 三首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训练18诗词三首基础夯实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昨夜东风(春风)雕栏玉砌(台阶)B.自度此曲(创制)伯仲之间(兄弟)C.荠麦弥望(远望)难赋深情(陈述,陈说)D.淮左名都(都市)予怀怆然(悲伤的样子)解析“弥望”的意思是“满眼”。答案C2.下列句子的停顿不够恰当的一项是()A.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B.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C.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D.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解析词句的断句与诗有很大的不同。诗句的断句只有几种形式,而词却不同,句式较大,且变化较多。学习时要注意这一点。根据词句的意义,C项的停顿应为“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答案C3.导学号50760047请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发思古之幽情不约而同地都把长江奔流视为历史变化的象征永恒地流动而一去不复返苏轼和辛弃疾面对浩瀚的长江这就是河流与历史的共同点分别吟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和“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的著名诗句。正确顺序:解析适合做首句,随后按逻辑顺序“(抒)发”“分别吟出”“不约而同地都”排列,然后承接中的“长江奔流”,最后中的“这”承接。答案能力提升一、延伸阅读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第45题。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4.“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一直为人称道,试做赏析。解析结合整首词及相关典故分析。参考答案这两句给人以强烈的画面冲击感,从“的卢马”的飞驰和“霹雳弦”的巨响中,仿佛看到了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5.宋词中辛弃疾为豪放派代表,本词格调高亢,但字里行间隐含着词人的复杂心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试做简单分析。解析在以本词为主的基础上再结合词人身世及一贯词风来分析。参考答案这首词首尾两句写实,“梦回”以后进入梦境,全篇内容不变,一气呵成,打破了上下片各自分述的传统写法。首句和尾句相呼应,都是写现实生活,与中间的梦境形成强烈对比,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尖锐对立,表现了词人报国无门的悲愤。二、语言运用6.依照上下句的内容及句式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句子。思念使诗圣叹“月是故乡明”,;思念使边塞诗人老态龙钟东望故园,;思念使豪放派鼻祖幽梦还乡相顾无言泪千行,。解析填写的句子应和思念有关,出现的人物应是诗人或词人。填写的内容应是和上句对应的诗句或词句。参考答案思念使女词人感“人比黄花瘦”思念使爱国诗人“铁马冰河入梦来”思念使婉约派泰斗酒醒杨柳岸晓风残月7.阅读下列四首杜牧的诗,按要求填空。赠别(其一)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遣怀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叹花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请把下列诗句分别归原到上面四首诗中去:A.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B.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C.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D.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解析首先从原诗的内容方面来考虑,通过题目来寻找答案。从题目的内容上看,第二首容易判断,既然是“遣怀”那么备选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