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肋间神经炎 一、概念 v肋间神经痛又名肋间神经炎,是一组症状,指胸 神经根(即肋间神经)由于不同原因的损害 而产生的压迫,刺激,出现炎性反应,而出现以 胸部肋间或腹部呈带状疼痛的综合征。 二、发病机制 肋间神经痛分继发性和原发性两种 v由胸椎退变、胸椎结核、胸椎损伤、胸椎硬 脊膜炎、肿瘤、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可继发 根性的肋间神经痛;肋骨、纵膈或胸膜病变 会继发干性的肋间神经痛。 v原发性的肋间神经痛少见。 三、临床表现 v肋间神经痛发病时,可见疼痛由后向前,沿 相应的肋间隙放射呈半环形; v疼痛呈刺痛或烧灼样痛。 v咳嗽、深呼吸或打喷嚏时疼痛加重。 v疼痛多发于一侧的一支神经。 四、体格检查 v胸椎棘突旁和肋间隙有明显压痛; v典型的根性肋间神经痛患者,屈颈试验阳性 ; v受累神经的分布区常有感觉过敏或感觉减退 等神经功能损害表现。 五、中医临床分型 v寒滞肝脉:胁肋痛、腹冷或牵引前阴坠胀疼痛,遇寒则甚,得热则缓,形寒肢冷 ,口淡不渴。舌质暗苔白滑,脉沉弦或弦紧。 v肝经火盛:胁肋灼痛、或掣痛、烦躁易怒、头痛眩晕、口苦咽干、面红目赤、便 秘溲赤。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v邪犯少阳:胁肋疼痛,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不欲饮食,口苦,咽干 ,目眩,舌淡苔白滑,脉弦。 v痰饮内停:咳嗽转侧、呼吸时牵引胸胁疼痛加剧,胁胁胀满,气息短促,呼吸困 难,苔薄白,脉沉弦或沉滑。 v肝气郁结:胸胁满闷胀痛,疼痛每随情志变化而增减,或连及少腹,精神抑郁, 善太息,饮食减少,苔薄白,脉弦。 v瘀血停着:胁肋部刺痛,固定不移,日轻夜重,痛处拒按,或胁下有痞块。舌质 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 v肝阴不足:胁肋隐痛,绵绵不休,两目干涩,爪甲枯脆,口干咽躁,心中烦热, 颧红,潮热,或有筋挛。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 v肝胆湿热:胁痛口苦,或绞痛,心烦,胸闷纳呆,恶心呕吐,或目黄身黄,或有 潮热,身热不扬,小溲黄赤,脉弦数或弦滑。 六、治疗措施 v1、穴位及指压法 v2、十步推拿法 v3、体针 v4、拔罐 v5、皮肤针 v6、电针 v7、中医中药治疗 v8、其他措施 1、穴位及指压法 v在手背距横纹三指幅处有“外关”。在小脚趾和 第四趾之间用指尖向上搓,到了尽处就是“临 泣”穴。指压时只要在这两处穴位上,一面缓 缓吐气一面轻压6秒钟,左右各按10次就能去 除疼痛。指压前先用温湿布覆盖患处,可以 增加疗效。 2、十步推拿法 v预备式 v推擦大椎穴 v揉按肩井穴 v掐合谷穴 v按揉曲池穴 v合按内关、外关穴 v掌揉膻中穴 v分推胸肋间 v分推肋下 v按揉缺盆穴 第一步 预备式 v取坐位,腰微挺直,双脚平放与肩同宽,左 手掌心与右手背重叠,轻轻放在小腹部,双 目平视微闭,呼吸调匀,全身放松,静坐1 2分钟。 第二步 推擦大椎穴 v将右手4指并拢,紧贴在大椎穴上,适当用力反 复推擦0.51分钟,至局部发热为佳。 v功效:疏风散寒,调理肺气。 第三步 揉按肩井穴 v将一手中指指腹放在对侧肩部肩井穴上 ,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双肩交替 进行。 v功效:放松肌肉,活血通络。 第四步 掐合谷穴 v将一手拇指指尖按在另一手的合谷穴上 ,其余4指附在掌心,适当用力掐压0.5 1分钟,以有酸胀感为佳。双手交替进 行。 v功效:理气通腑,解痉止痛。 第五步 按揉曲池穴 v将一手拇指指腹放在对侧曲池穴上,其余4指 附在肘后,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双手 交替进行。 v功效:疏风通络,镇静安神。 第六步 合按内关、外关穴 v将一手中指和拇指指腹放在对侧的外关穴和 内关穴上,两指对合用力按压0.51分钟。 双手交替进行。 v功效:安神镇静,和胃理气 第七步 掌揉膻中穴 v将一手掌掌根紧贴膻中穴,适当用力做顺时 针摩揉0.51分钟。以局部发热为佳。 v功效:理气散淤,宽胸利膈。 第八步 分推胸肋间 v双手指张开呈爪状,将指尖附于同侧胸骨旁 肋间处,适当用力从胸前正中线沿肋间向两 侧分推0.51分钟。 v功效:宽胸理气,缓急止痛 第九步 分推肋下 v将双手4指并拢,分别放于同侧剑突旁,沿肋 骨分推0.51分钟。 v功效:调中和胃,理气止痛 第十步 按揉缺盆穴 v一手半握拳,中指伸直,将中指指腹放 在对侧缺盆穴上,适当用力按揉0.51分 钟,以肩部有酸胀为佳。两侧交替进行。 v功效:通经活络,解痉止痛。 十步推拿法注意事项 v以上手法每天操作12次。在治疗前应明确 疼痛的原因,以排除按摩禁忌症。按摩时手 法操作宜轻柔,一般可缓解疼痛。 3、体针 v取穴:主穴:照海、丘墟、曲池。 配穴:支沟、阳陵泉、华佗夹脊(病变相应节段)、 蠡沟。 v治法 :主穴每次仅取一穴,效不明显者加配穴。照海,取双 侧,随吸气进针1寸1.5寸,反复捻转结合提插,持续3分 钟5分钟,施泻法,留针15分钟。丘墟穴,宜左病右取, 右病左取,针法同照海。曲池,取健侧穴,针剌得气后,以 小幅度高频率捻转,同时嘱患难与共者作深呼吸,并按摩患 处。留针15分钟。华佗夹脊,深刺使针感沿肋间神经放射, 只取患侧穴,施平补平泻法,余穴均取双侧,针法同照海。 每日l2次。 v疗效评定标准:痊愈:疼痛完全消失; 显效:疼痛减轻三分之二; 好转:疼痛减轻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无效:疼痛不明显。 4、拔罐 v取穴 (1)主穴:阿是穴。 (2)配穴:内关、阳陵泉。 (3)阿是穴位置:疼痛最明显处。 v治法 ;令患者仰卧,先取配穴进行针刺,以捻转进针法刺内 关,待有感应后用提插法加大刺激量,使针感向上臂放射。 同时,患者行深呼吸,深刺阳陵泉,直透至阴陵泉。待有感 应后,用捻转法加大刺激量,使针感上通下达。留针30分钟 50分钟,每隔5分钟行针一次。然后于阿是穴,即疼痛最 明显处,常规消毒后,取皮肤针,由轻而重进行叩刺,叩刺 至皮肤发红,以闪火法或投火法吸附其上,或用真空拔罐器 吸拔。留罐10分钟15分钟,待皮肤瘀血呈紫红色时取罐。 隔日治疗一次,6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日5日。 5、皮肤针 v取穴 (1)主穴:华佗夹脊穴、膀胱经背部循行线。 (2)配穴:病变区肋间隙、胆经胁部循行段。 v治法 :行常规消毒后,由华佗夹脊穴颈7至颈8,膀 胱经大杼至关元俞,反覆以中等强度手法叩刺5遍 ,用闪火法拔排罐10分钟。然后令患者侧卧,使患 部朝上,沿病变区肋间隙和胆经胁胁部循行段,叩 刺5遍。再在疼痛区上下各一肋间隙叩刺2遍。均采 用中等强度手法。叩毕,在疼痛最明显区域拔罐10 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 6、电针 v取穴 (1).主穴:期门、支沟、阳陵泉、足三里。 (2).配穴:太冲、至阳、肝俞、肾俞、行间、丘 墟。 v治法 :主穴取23穴,配穴12穴。得气后施捻转 手法,先补后泻,运针10分钟,再通电针,负极接 主穴,正极接配穴。用密波或疏密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健康险活动方案
- 2026届高考语文总复习(第1轮)第四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专题训练卷(二十七)
- 荡秋千安全教育活动指南
- 易知课堂仓库管理课件
- 教育政策宣讲课件
- 培训管理制度及流程
- 昆虫说课课件-苏科版
- 脑挫伤护理措施课件
- 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考核试卷
- 健康教育的原则与程序
- 新能源考试题(含参考答案)
- 乡村社区后备干部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医院管理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福建省厦门市2025年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DB41∕T 610-2024 高速公路收费人员操作规范
- 风电场应急培训
- 脊髓病变患者护理查房
- 科研绘图培训课件
- 车贷中介服务及贷后管理合作协议
- 2024年度浙江省二级造价工程师之土建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题库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
- 【课件】破茧 逐光-2026届新高三启航主题班会:挑战极限成就梦想(含规划指南、学法指导、心理护航)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