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江西省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与积累)专题七文言文阅读应试技巧知识点2例题_第1页
2018江西省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与积累)专题七文言文阅读应试技巧知识点2例题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七 文言文阅读 应试技巧知识点2例题【例1】戴胄犯颜执法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肯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节选自资治通鉴)【注释】犯颜:冒犯君主的威严。上:指唐太宗。擢:提升。资荫:“资”即资格;“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的官爵而受到封赏。流:把犯人放逐到边远地方服劳役。布:昭示。问题:解释文中加点的字。(1)忿()(2)狱()【解析】这两个词语在课本文言文中都已经学习过,考查的是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忿”字在陈涉世家的“忿恚尉”中出现过,意思为“愤恨,怨恨”;“狱”字在曹刿论战的“小大之狱”中出现过,意思为“案件”。【答案】(1)愤恨,怨恨(2)案件【例2】(原文见本书第53页例1)问题:解释文中加点的字。(1)华()(2)造()【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从文句“梨桃始华”来看,“华”通“花”,作动词,开花。这种通假字用法与八年级上册中长歌行中 “焜黄华叶衰”一句中的“华”解释为“花”是一样,只是在此句中活用为动词。从文句“若别造一世界者”理解,“造”也是作动词,造访,到或往。【答案】(1)开花(2)到(或“往”)【例3】(2014江西)(原文见本书第53页例2)问题:解释文中加点的字。(1)辄()(2)比()【解析】这两个词语,在课文中我们已经学习过,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江西省中考在2014年首次考了虚词,这虚词还是比较常见的。“辄”在欧阳修醉翁亭记的“饮少辄醉”中出现过,在袁宏道满井游记的“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中也出现过,意思是“立即,就,便”;“比”在陈涉世家的“比至陈,车六七百乘”中出现过,意思是“等到”。这种变化对于今后的文言词语的教学也有一定的引导价值,是值得肯定的。【答案】(1)立即,就,便(2)等到对文言词语的理解,重在平时的积累,初中三年学了不少文言文,应该积累了一定量常见的文言词语。试题中所选的文言词语通常在课文中出现过,其目的是考查学生的迁移能力。解答这类题目,应注意以下五点:1对课本中出现的文言词语及考题中常见的文言词语,有意识地去识记,尤其是对一词多义的文言词语要能够区分不同释义的内涵。2对于我们在现代文中学过但是在文言文中没有出现过的词语,我们可以为其组词,也可以根据其在现代汉语尤其是在成语中的意义来琢磨,毕竟现代汉语的一些注释与文言文中的注释是有相通之处的,对极个别比较生僻的词语,则主要根据上下文推敲。3有的词语的古今用法已经发生了变化,所以考生在答题时,要揣摩词语在句中的词性,这样对于理解词语活用现象有很大帮助。此外还要掌握一些词语活用后的注释技巧,如意动用法、使动用法等。4考场上,从自己平常的积累中选择,要注意比较,总结规律。文言实词读音不同,其意思必不相同;文言虚词用法不同,其意思必然不同。仔细比较其不同内涵,联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