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课件_第1页
小儿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课件_第2页
小儿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课件_第3页
小儿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课件_第4页
小儿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儿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 临床研究进展 2002年,曼谷大会提出胃肠动力性疾病 新概念并沿用至今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02, 17 (Suppl):1-14 2002 年在曼谷召开的世界胃肠病大会上明确指出 胃肠动力性疾病(DGIM) 是以神 经胃肠病学为基础的疾病,是由神 经支配调节障碍所导致的胃肠运动 或感觉异常性疾病。 新概念更明确区分了DGIM与FGID 功能性胃肠病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FGID) 胃肠动力障碍 (disorders of gastrointestinal motility, DGIM) 无形态结构异常有形态结构异常 以症状作为诊断依据以动力异常为诊断依据 按部位分类按神经损伤部位分类 非特异性动力异常特异性动力异常 炎症,社会心理因素神经胃肠病学机制 形态学检测必备动力学检测必备 个体化及对症治疗促动力治疗及治疗原发病 临床儿科杂志2003年第21卷第12期 功能性胃肠病 vs 胃肠动力障碍 DGIM亦易发于儿科 小儿胃肠 动力障碍 慢性便秘 食管失弛缓症 先天性巨结肠 慢性假性小肠梗阻 胃食管反流(GERD) 其他 经积极治疗, DGIM绝大多数可治愈 135/160 16/160 9/160 小儿胃肠功能障碍160例临床分析 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2007 Aug, 16(22) DGIM的诊断 DGIM的研究进展 未来展望 DGIM诊断的重要意义 尽管胃肠动力障碍在小儿和成人人群中有很多共同点,但 在诊断和治疗方面,两者却有着极大的不同。儿科胃肠动 力障碍的诊断往往更困难,需要更多的考虑。 p 消化道测压术 p 核素扫描术 p 胃排空试验 p 肌电图描记 p 超声影像检查 p X线连续摄片造影术 临床儿科杂志2003年第21卷第12期 目前临床已能开展的胃肠动力检测技术: DGIM的诊断方法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02, 17 (supp1):1-l4 DGIM的诊断 DGIM的研究进展 未来展望 胃食管反流(GERD) 胃食管屏障胃食管屏障 l lLESP LESP l l食管裂孔和膈脚食管裂孔和膈脚 l l跨膈压梯度跨膈压梯度 l lTLESR TLESR 食管清除力食管清除力 l l 蠕动蠕动 l l 重力重力 l l 唾液唾液 食管黏膜屏障食管黏膜屏障 胃排空胃排空 HCl Pepsin Bile Pancreatic enzymes 周慧, 许国铭. 胃食管反流病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小儿GERD发病率较高,约为8% /g/gerd/book-diseases-20a.htm GERD发病率(%) 胃肠动力药是治疗GERD的有效途径 制酸剂抗酸剂胃肠动力药 PPIs -兰索拉唑、奥美拉唑 H2RAs -西咪替丁、法莫替丁 铝碳酸镁 多潘立酮 红霉素 GERD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多潘立酮的促动力治疗 协调近端-远端 胃运动 增加胃窦泵作用 协调胃窦 十二指肠运动 促 进 胃 排 空 防止GERD 增加LESP,减少tLESR 缓解上腹不适 腹胀早饱、嗳气 腹痛食欲下降 多潘立酮显著改善患者反流症状 20mg多潘立酮 每日4次,连用8周,显著改善患者反流症状。 Hordiji, et al .1987. 平均反流值() p0.05 治疗前 安慰剂 多潘立酮 国内外指南一致推荐使用促动力药物 在GERD的治疗中,抑酸药物治疗效果 不佳时,考虑联合应用促动力药物,特 别是对于伴有胃排空延迟的患者。 中华消化杂志 2007,27(10):689 AM J Gastroenterol 2005;100:190-200. 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共识意见 促动力药可以和抑酸药联合使用,可 选择的促动力药有:多潘立酮、西沙 必利、替加色罗、巴氯芬。 ACG胃食管反流病诊治指南 失弛缓症常伴有多种症状的食管平滑肌 功能障碍 一项观察475位失弛缓症患儿的报道中患儿伴发多种症状: 失弛缓症的治疗选择 药物治疗 药物降低食管胃 交界处的压力 非药物治疗 球囊扩张术 食管肌层切开术 其他微创手术 13例患者全部治愈 Journal of Pediatric Surgery, Vol 36, No 8 (August), 2001: pp 1248-1251 经胸腔镜或腹腔镜行改良 Heller 术 是目前治疗的上佳选择 胃瘫 胃窦收缩性异常 发胀 胃瘫(胃排空延迟) 胃底舒张/容受性舒张功能损伤 胃窦充盈 胃底餐后过度 收缩,腹痛 早 饱 Diagram adapted from Quigley,Aliment Pharmacol Thec 2004;20:56 Cremonini 20:40 小儿胃瘫的症状和造成原因 胃瘫或称胃排空延迟可出现于儿童人群,其症状主要为呕 吐和中上腹不适,可伴恶心、腹胀及消化不良等不适。 多种原因可导致小儿胃瘫: 病毒感染后 糖尿病 迷走神经切断 药物性(化疗药物,抗胆碱药物) 内分泌疾病 胚胎发育异常(腹裂) 神经系统疾病 代谢性疾病 先天性疾病 胃瘫(胃排空延迟) 临床胃瘫治疗方法 治疗继发性病因 辅助治疗 停止使用延迟胃排空的药物 改变小儿的饮食习惯以降低胃张力 合适的营养支持治疗 联用止吐药以减少恶心呕吐症状 联用促胃动力药可加速胃排空联用促胃动力药可加速胃排空 + 该类药物包括红霉素、胃复安、多潘立酮、西沙必利以及替卡色罗 多潘立酮可解除上消化道动力障碍症状多潘立酮可解除上消化道动力障碍症状 很好/良好(%) 饱胀恶心早饱 胀痛 嗳气 100 9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n=7834 80% 75% 72% 80% 76% 80 1. Pharmatherapeutica 2(3) P140-146, 1979. 2. Gastroenterolgy 82,P1033,1980. 3. Iternational congress and Symposium series No. 36 :77-79, 1981. 多潘立酮解除上消化道动力障碍症状疗效研究: 多潘立酮可提多潘立酮可提高下食管括约肌压力高下食管括约肌压力 恢复胃协调运动恢复胃协调运动 Weihrauch, et al. 1979. 多潘立酮 安慰剂 -10 0 20 40 60 时间 (min) 10 20 30 40 有症状的胃食管反流和食管裂孔疝病人口服吗丁啉1.42mg/kg LES张力 多潘立酮与莫沙必利对增加对清醒大鼠胃十二指肠动力均有剂量效应 关系,但在0.52.0 mg 范围内,多潘立酮增加胃十二指肠收缩力比莫 沙必利强20%3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50% B. 60% C. 70% 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