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醉花阴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写作背景和作者简介: 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节,赵明诚至仰天山罗汉洞观月,流连忘返;李清照独居青州归来堂,重阳赏菊,无人相伴,故作此词,以抒发寂寞无聊之感。 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1151),号易安居士,李清照自幼就受过很好的教育,其父亲李格非是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李清照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很早就受人注意.史书记载说她: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李清照十八岁嫁了太学生赵明诚,赵爱好金石之学,也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婚后,他们过着美满和谐的生活,夫妇在一起常常诗词唱和,欣赏金石拓片。但作为一个才华出众,情感丰富的女子难免对人生抱有更多的理想主义的态度,所以尽管生活是满足的,李清照也常常会感到一种惆怅.这种惆怅是来自社会对女子的压抑还是由于她对生活有着更高的追求不能实现,就不得而知.只是这种惆怅常常出现她前期的词中,与温馨,喜悦相互交织。这首词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李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 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这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二赏析词文: 以多种方式熟读课文。 1、 自由读2、齐读 3、 引导断句 4、 请同学读 5 、再齐读 词意: 稀薄的雾气浓密的云层掠起烦愁直到白昼,龙脑的香料早已烧完了在炉金兽。美好的节日又到重阳,洁白的瓷枕,轻纱笼罩的床厨,昨日半夜的凉气刚刚浸透。 在东篱饮酒直饮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飘满双袖。别说不会消损神魂,珠帘卷起是由于被受西风,闺中少妇比黄花更加消瘦。 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教学目标 背诵默写,理解课文内容及其寓意。 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重点 熟读成颂。 教学难点 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新课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刘禹锡吗?谁能为大家朗诵一首他的诗?今天我们在学习一首他的作品陋室铭(板书课题)一、 以多种方式熟读课文。 1、 自由读2、齐读 3、 引导断句 4、 请同学读 5 、再齐读 二、 解决生字词,疏通大意。1、生试着自己理解。(也可以小组讨论)2、师加给予指导。3、 作者简介,欣赏他的作品。(“陋室”的名字是谁取的?他是何许人也?)课件 刘禹锡(772842),汉族。字梦得 ,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诗人,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具体是什么身世,我们目前还没有得到考证。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哲学家、文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据史载,刘禹锡在任监察御史期间,曾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革新失败后,他被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及安徽和州县通判。按唐时规定,他应住衙门内三问三厅之房。但和州县的策知县是个势利小人,认为刘禹锡是被贬之人,便给他小鞋穿,安排他到城南门外临江的三间小房居住。对此,刘禹锡不以为意,反而根据住地景观写了一副“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的对联贴在门上。做贼心虚的策知县见之,甚为恼火,马上将刘禹锡移居别地,并把住房面积减去一半。此房位于德胜河边,岸柳婆娑,山青水秀。刘禹锡见此景色,更是怡然自乐。于是,他又撰写一副对联:“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策知县闻讯后,更加恼怒,又下令将刘禹锡撵到城中间只能放一床一桌一椅的破旧小房中居住。半年光景,刘禹锡的“家”被折腾了3次。激愤之中,刘禹锡心中有话,如鲠在喉,不吐不快,遂一气呵成,写了篇陋室铭,并请人刻碑立于门外: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曰:“何陋之有?”“孔子云:何陋之有?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把个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3、 品一品,你认为哪一句才是本文的主旨。为什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四、总结拓展为你的家取个好听的名字。 竹石教学目的1对照注释,理解诗句意思。2理解作者要赞颂的精神。3朗读、背诵、默写竹石。教具准备 图片。教学过程一 导入1出示图片,解题。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2简介作者。郑燮:清代书画家、诗人。字柔,号板桥,兴化人。诗风质朴泼辣。3讲诗。这是一首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赞美了石竹那顽强而又执著的品格。二 学诗1自由读诗,读通,读顺。2、理解句意。(1) 生交流、汇报。(2) 师归纳、指导。2欣赏诗歌。(3) 这竹长在哪?读出诗句来。(4) 这根有什么特点?(5) 这竹有什么特点?说出来。(6) 这体现了竹的什么性格?(7) 诗的3、4句表面写竹实则写人,诗人借竹赞美人的一种精神:即不怕磨炼,不畏艰险,不怕粉身碎骨,只要长留正气于世即可的精神。3背诵诗歌。四 总结五 作业1抄诗。2背诵、默写诗歌。板书设计: 咬定青山竹石 立根破岩 坚劲(正直、高傲)千磨万击四面狂风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作者生平及在诗歌史的地位。2、感受和学习诗歌中流露出的爱国主义情怀。教学重点:掌握作者生平及在诗歌史的地位;理解把握本课的思想主题。教学难点:感受和学习诗歌中流露出的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杜甫是唐代伟大的诗人,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他的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重大事件,被称为诗史,他也被称作诗圣。查看杜甫简介这首诗写的是公元763年,安史之乱的叛军头目史朝义兵败自杀,河南河北相继收复,诗人听到这广消息后写了这首诗。(板书课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是杜甫生平第一快诗。诗歌讲了哪些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这是我们要学习了解的。二、学习这首诗1、指名读课文、提出读不懂的语句。(学生互相纠正)2、读诗,读通,读顺。3、理解句意。(1) 生交流、汇报。(2) 师归纳、指导。四、内容分析1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主要写作者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消息后,十分喜悦,收拾行装立即还乡。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多年战乱,祖国重归统一的欢快心情3、作者的这种心情是通过哪些词句表达出来的?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忽传初闻却看”“漫卷”,表达了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中国洗发护发行业原料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
- 2025中国植物基食品口味改良技术与渠道下沉策略分析报告
- 2025中国机床行业并购重组典型案例与资源整合效果评估
- 2025中国本土香水品牌文化塑造与差异化竞争策略报告
- 商务主管客户关系管理方案
- 河池巴马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招聘考试真题2024
- 社交礼仪知识试题及答案
- 小型文具店创业计划书
- 冶金安全员职业健康指南
- 财务总监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计划
- 道路创新设计
- 职业生涯规划课件演讲
- (2025)汽车专业技能大赛理论知识题库及参考答案
- 商业篮球馆设计
- 矿山修复培训课件
- 产房急救流程标准化操作
- 2025至2030中国固态功率控制器(SSPC)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全册各类齐全)二年级数学上册100道口算题大全23份(100题)
- 小学生防欺凌课件
- 2025-2030年中国特种气体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与前景展望研究报告
- 发错药的不良事件讲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