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乳腺炎的防治课件_4_第1页
奶牛乳腺炎的防治课件_4_第2页
奶牛乳腺炎的防治课件_4_第3页
奶牛乳腺炎的防治课件_4_第4页
奶牛乳腺炎的防治课件_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奶牛乳腺炎的防 治 杨光维 奶牛乳房炎 乳腺炎的危害性: 凡是有奶牛的地方都有乳腺炎的存在,根据美 国奶协统计,亚临床型奶牛乳腺炎发病率高达 50%,而总发病率可占整个牛群的70%。乳房 炎为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对奶牛生产 危害性最大的一种疾病。 该病不仅影响奶牛的产奶量、降低牛奶品质、 危害消费者健康、延长产后发情期、增加奶牛 淘汰率,而且是降低奶牛业经济效益的最主要 原因。 隐性乳房炎在奶牛群中更为普遍。据报道,头阳 性率高达50;乳区阳性率为2030。近年 来,我国各地分别进行了普查,结果是:兰州乳 区阳性率为27(冬季)、浙江为3655、上 海为358512;北京头阳性率为627 ,乳区阳性率为31;河北地区应该更多。由 于患牛乳房和乳汁无明显的可见肉眼变化,临床 上很难被发现,故常常不被人们所重视。 全球每年由乳腺炎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300 多亿美元,单就我国,仅治疗一项每年也要花费 近亿元人民币。因此,加深了解其对奶牛生产的 危害性,这对于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防制,无 疑是有益的。 乳房炎病因 病原微生物 引起乳腺炎的病原菌有80多种,各种微生物 的感染严重程度因地区不同而有所差异;临床上 绝大部分病例是由链球菌、金色葡萄球菌及革兰 氏阴性肠杆菌这三种菌引起的;而临床上令兽医 头疼的是革兰氏阴性肠杆菌和金色葡萄球菌引起 的乳腺炎,前者能分解内毒素,而后者则容易产 生耐药性。 乳腺炎的病因链球菌 多数为亚临床症状,不引起明显的肿胀或 纤维化,但感染腺体从而使奶产量长期减 产,少出现全身症状,感染初期可能间歇 性发热,当乳汁中体细胞数明显增多时可 怀疑本病无特异性症状。 当最初挤出的乳汁中发现块状、片状凝块 、CMT试验阳性、捏粉样、并比正常乳更 为稀薄 ,但仍有奶色 乳腺炎的病因金色葡萄球菌 高热(40.5641.67),精神抑郁、食欲不振。 乳区发炎、肿胀、坚实、疼痛、出现跛行,分泌乳汁呈 奶油状或含脓或稀的乳汁中散布着凝块、絮状沉淀或浓 稠的奶油。 可引起坏疽性乳房炎,毒血症症状加重时,极度肿大坚 实的乳区在几个小时内由粉红色变为红色-紫色-蓝色 ,个别发病乳区出现水疱、有浆液渗出,触感凉冷,呈 蓝黑色,坏疽区与周边皮肤界线明显,分泌物为血染浆 液,带有凝乳块及絮状沉淀,挤奶时可发现某些乳腺内 有气体,慢性症状可导致乳腺可触知的纤维化 乳腺炎的病因大肠杆菌 病牛食欲不振、精神抑郁、发热(4042), 瘤胃停滞、心动过速、呼吸急促、腹泻、脱水、 虚弱。 内毒素血症、并继发蹄叶炎、代谢失调等症状。 急性乳区炎症主要为发病乳区温热、肿大,坚实 程度不一,一些牛表现捏粉样或乳区水肿,另一 些牛却很坚实,乳汁较正常稀薄,呈浆液样或水 样 乳腺炎的病因其它病菌 支原体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化脓性放线菌 酵母菌 曲霉菌及其它真菌等 病毒引起的奶牛乳腺炎多是由于全身感染病毒 后,又继发乳腺炎症。这类病毒主要有口蹄疫 病毒、水泡性口炎病毒、牛瘟病毒、牛泡疹性 乳头炎病毒、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 乳房炎病因 机械性原因 目前国内具有一定规模的奶牛场都已使 用机械榨乳,拥有10头以上的农户也多采 用这种方式。而机械榨乳由于抽力、频率、 乳杯大小、机器配套不全、内壁弹性等原因 是造成奶牛乳腺炎的主要原因。 榨乳机各种技术指标调整不适当 榨乳机 的生产能力应超过实际需要的20%。真空泵 生产能力不足,真空控制器太小或不敏感, 均可导致不规则的真空波动,这是造成乳头 感染的主要原因。真空度较高时,虽然榨乳 流速增加,但易造成榨乳杯上移甚或乳头外 翻。增加乳头感染的机会。 榨乳操作规程不规范 调查统计:40% 50%的乳腺炎病例是由于榨乳操作不当造成 的。其中榨乳前准备不善、榨乳后不实行乳 头药浴的占20%25%,不坚持清洗和消毒 制度的占22%28%,摘机方法不正确的或 过份榨乳的占18%20%,真空压过大或真 空压不稳定的占15%20%,其他原因占 4%8%。 没有选择相适应的机械挤奶牛群 实行机 械榨乳应选择与之相适应的牛群,个体前后 乳区的产奶量要求46,前吊、后吊、偏乳 腺等均不适宜进行机器榨乳。下垂乳腺,由 于距地面较近,给机器榨乳的操作带来不便 ,而且榨乳时,乳头导管不能完全畅通。乳 头太大、太小、太粗或太细都不适合机器榨 乳。 乳腺炎的发病规律 乳腺炎的发生与气候、环境、胎次、生殖器官疾 病和管理等因素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情况下,7 9月气温高,乳腺炎发病率也正处于高峰期,而冬 季较低。环境卫生条件好,环境病原菌的种类和 数量相对较少,乳腺炎的发病率也相对较低。3、 4胎的发生率最高,头胎牛的发生率最低,处于3 4和第9泌乳月以上的牛易感性较强。生殖系统 发生疾病往往伴随乳腺炎的发生。饲养管理不当 ,营养成份失调,特别是高产奶牛精料过饲,易 发生酮病和乳腺炎。干奶期和分娩期的感染率比 其它时期高。 乳房炎的类型 乳房炎 传染性乳房炎,SCC测量 环境性乳房炎,不用SCC测量 葡萄球菌 无乳链球菌 支原体 大肠杆菌 停乳链球菌 临床症状 亚临床症状 临床和亚临床症状 临床症状 临床和亚临床 污染源是已被 感染的牛奶 污染源是水,泥和粪便 乳房炎治疗 抗生素 抗生素的使用是目前国内外普遍采 用的一种治疗手段。临床常用药物通常包括 以下几类:-内酰胺类抗生素(即青霉素类 药物)、氨基糖苷类药物、大环内脂类抗生 素及林可霉素等。 通常使用抗生素疗法在初期效果较为理想, 但是它也存在诸多不利因素:(1)易出现 抗药性和耐药性。(2)单一药物抗菌谱不 够广,往往需要几种抗生素的混合使用,花 费较高。(3)引起其他一些副作用,如肠 道菌群失调,影响食欲等。(4)造成牛奶 中药物残留及奶牛体内药物积蓄,间接危及 人类健康。 基因工程疫苗 采用疫苗防治乳腺炎的发生是较 为安全、有效的方法。它通过注入灭活菌或弱毒 苗激发病牛体内的特异抗体达到杀菌消炎的目的 。 重组牛-干扰素(rboIFN-) 机体的免疫细胞和 非免疫细胞能合成和分泌小分子的多肽类因子, 它们能调节多种细胞生理功能,称为细胞因子。 目前已知白细胞介素、干扰素(Interferon,IFN )、集落刺激因子、肿瘤坏死因子、转化生长因 子等均是免疫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它们在免疫 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调控作用,在异常情况下 也会导致病理反应。 乳房炎治疗 乳房炎的复杂性决定了治疗的困难性,治疗原 则:消灭病原微生物,抑制和控制炎症过程, 改善奶牛全身状况,防止败血症。 治疗时机:早期治疗,奶牛一旦患乳腺炎,留 给兽医的治疗时间只有48小时,超过48小时后 即便治愈也影响以后的奶产。 治疗时,乳房局部和全身一齐治疗,能缩短疗 程,提高治愈率。 大肠杆菌引起的乳房炎乳室注入乳炎康(泌 乳期)配合10毫升康农,全身配合丁胺卡 那和环丙星沙作静脉注射 金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乳腺炎每乳区注入乳炎 康(泌乳期),全身配合用乳糖酸红霉素作 静脉注射 链球菌引起的乳腺炎用乳炎康(泌乳期)乳 室注入,严重的病例可肌注阿莫西林 对急性的病例可在患病乳区的基部用长效普鲁 卡因青霉素作封闭,以提高疗效 治疗时尽量将乳室里炎症分泌物挤出,对伴有 脓性物、不易挤出的,可先用生理盐水或碳酸 氢钠液冲洗乳房后再注入药物 抗生素的使用,宜选用经药敏试验后的有效药 物,在不能作药敏试验的牛场,要随时注意药 物疗效,要注意耐药性,效果不好者,应适当 更换。 临床乳房炎综合处理 给药途径 : 局部:乳房内(乳炎康、康农)、乳房基部封(长效普鲁卡 因青霉素) 全身给药:强心、解毒、补液、广谱抗生素治疗(丁胺卡那 、林可、炎病消) 口服饲料添加剂 :免疫增强剂(蓝环清)和中草药制剂(通 乳散) 对于急性传染性、恶性乳房炎和慢性(久治难愈)乳房炎 可采取淘汰处理。 为什么临床治疗时经常不理想呢? 没有根据病性(急性、慢性、隐性)、症状(有 无全身症状)、发病时期(泌乳期、干乳期)选 择有效治疗方案; 延误诊疗,乳腺组织已发生不可逆病变; 未完全消除诱因和病原。特别是在消除病原时, 用药的盲目性是疗效不佳的根本原因。因此,选 择有针对性的对致病菌高度敏感的药物是重要一 环。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危害 在泌乳期间特别是慢性的乳房炎治疗效果很差 细菌在乳房中形成病灶,破坏乳腺的腺泡组织 抗生素很难达到病灶部位 在乳房中形成疤痕组织 刚刚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治愈率为70%,转为慢性的为 35%。 金黄色葡萄球菌乳房炎的控制 乳头浸泡和干奶牛治疗 慢性感染限制干奶牛的治疗效果 使用全身抗生素来改善治愈率如乳糖酸红霉素 如果可能剔除慢性感染乳房炎的奶牛 减少感染其他牛只的危险 如果不能淘汰 隔离牛只 影响治愈率的因素 母牛的年龄 感染乳区的体细胞数 感染乳区的数量 泌乳阶段 感染的持续时间 泌乳早期的感染时间短的年 轻母牛的治愈率较高 乳腺炎预防 预防的必要性 治疗时药物花费太高,主要是因为治愈率不高,美国对 金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乳房炎的治愈率才达到60%,对大 肠杆菌引起的乳房炎的治愈率就更低;当地因为盲目追 求“无抗奶”,发生乳腺炎时,没有首先选择最好的药物去 治疗而是选用一些中药作治疗,这样将疗程拉长,费用 增加。 发生乳腺炎时,损失惨重,主要是奶产严重下降,缩短 了奶牛的利用年限,造成盲奶头和奶牛淘汰 乳腺炎的预防加强环境卫生 奶牛乳房炎是怎样发生的 环境卫生条件差是造成奶牛 乳房炎发病率高的重要因素。笔者在基层调查时发现, 若牛舍和运动场环境恶劣、泥泞不堪,则隐性乳房炎感 染率可达79%-90%,所以奶牛的环境卫生、乳房卫生 很重要。 搞好环境卫生,阻止细菌繁殖 不良的环境是微生物生长 繁殖的重要场所。因此,保持环境、牛体清洁是防制措 施的关键。粪便、垫草要及时清扫,堆积发酵;运动场 要清洁、干燥,污水及时排除; 牛舍、牛床经常用水清洗,定期用消毒;牛 体每月刷拭,冬天干刷,夏季用水刷拭。 创造优良环境,减少应激因素 引起奶牛的 应激因素很多,如妊娠、分娩、不良的气候 条件(严寒、酷热、湿热)、严重蹄病、惊吓 、饲料发霉变质等都能引起奶牛的应激反应 。研究表明,牛在应激中,白细胞吞噬和消 化细菌能力降低6098。产后和夏季 ,正是因为牛受到了较多应激条件,干扰了 牛体与细菌间的平衡,致使乳房炎发病增多 乳腺炎的预防规范挤奶操作规程 应对养户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使他们了解乳房结 构,泌乳生理,乳房炎的发生、传播及预防的基 本知识,从而提高他们鉴别乳腺炎的能力,降低 乳腺炎的发病率。手工挤奶应采用拳握式,不可 用拉扯式。对乳房水肿和乳房炎的母牛,不要用 机器挤奶,最好用手工挤奶 挤奶前应清洁乳房,并用洁乳净消毒,挤奶后应对 乳头进行药浴(用成膜型的护乳宝),因为奶牛挤奶 后还有几分钟,乳头管是开放的,进行药浴可防 止病菌入侵,这是预防乳腺炎的重要措施。 挤奶前严格消毒手,并且指甲应定期剪短;先挤健康牛后 挤乳腺炎病牛;掌握挤奶时间。 机械挤奶的应认真掌握乳杯(乳衬)与被挤乳头相匹配, 严格控制挤奶设备的正常运转和真空拍节。 挤乳技术规范与否是影响隐性乳房炎发病率的重要因素。 通过跟踪检查,发现挤奶员草率挤奶,或更换挤奶员后因 挤奶手法、强度发生变化,或者机械挤乳时机器吸力的变 化等因素都可引起乳房炎发病率的上升。 乳房组织是娇嫩的组织,挤压、踢、顶等外力造成的外伤 都可导致隐性乳房炎发病率的上升。环境狭小、带角牛多 的牛场乳房炎发病率高往往和这方面因素有关,也往往被 人们所忽视。 乳腺炎的预防加强饲养管理 定期检测牛奶中的体细胞数,即隐性乳房炎,隐 性乳房炎的危害远远大于临床性乳房炎,因为其 发病率高,加上肉眼看不出,往往给我们忽视。 所以我们应通过试剂定期检测,对阳性牛应作治 疗。 牛奶中的体细胞主要是由中性白细胞和上皮细胞 组成,而中性白细胞是为抵御病菌而出现的,所 以阳性牛代表奶牛已受病菌侵害,要进行治疗, 而且此时治疗治愈率高,疗程短。 定期喂增强奶牛免疫力的添加剂, 如亚硒酸钠 、左旋咪唑等。奶牛 补硒2mg(头d),可使受感染乳 区乳中的体细胞数达到峰值的时间 缩短,而左旋咪唑,具有免疫调节 特性;可提高奶牛抵抗力,定期喂 服可降低体细胞数。因为隐性乳房 炎发病率太高,靠药物治疗费用太 高很不现实。 乳腺炎的预防执行科学干奶程序 目的: 对乳房尚未受感染的牛有预防新感染的发生对已 发生乳房感染牛能达到治疗作用。 减少干奶期新感染的发生,降低产犊前和产犊后 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率。 比在泌乳期治疗临床型乳房炎时经济、有效。 干奶期经处治过的牛,产犊后,乳中无药物残留 ,不污染鲜奶,产乳量提高。 干奶期是乳房炎高发的时期 干奶程序 干奶前一周应进行体细胞数检测,强阳性牛或临 床性乳房炎可先采用药物治疗后再干奶 在最后一次挤完奶后,每个乳区各注入1支乳炎 康(干乳期),使用可防治干乳期乳腺炎。 干奶程序 高产奶牛干奶后,可适当控制精料和饮水,有助于 干奶 干奶后第一周,奶牛乳房充胀,甚至出现轻微发炎 和肿胀,此时极易感染疾病,应特别注意保持乳房 清洁卫生,保持牛舍清洁干燥,勤换垫草,防止母 牛躺卧在泥污和粪尿上,并加强每天2次对各乳头进 行药浴(护乳宝),并检查各乳区的状况,对红、肿特 别历害的病牛可挤尽分泌物,必要时进行第二次干 奶 干奶过程应每天药浴乳头(护乳宝)并定期检查乳房情 况,发现异常应进行处理 产犊前一周应喂服免疫增强剂如“蓝环清”, 并加强乳头药浴,因为此时奶牛开始产乳, 个别牛出现漏奶现象,加强乳头药浴(护乳 宝)可预防乳腺炎的发生。 产犊后一周应检测一次体细胞数,阳性的应 治疗,并且可喂一次“蓝环清”,以后按泌乳 期的饲养管理执行,这样整个泌乳期的乳腺 炎就可降低到最低。 干奶期治疗是预防乳房炎的关键 美国的所有奶牛场都对每一头牛的四个乳区进行 进行处理,我国上海、广东、北京等地也都进行 处理 可以治愈90%的感染牛 在干奶期可以预防85%的新的感染 细菌不易产生的耐药性 甚至较低体细胞数的奶牛群也应该继续进行干奶 处理 乳房炎的预防其它 加强对有关疾病的治疗 奶牛结核病、布氏杆菌病、流 行热、口蹄疫,乳头外伤、痘疮、胎衣不下、子宫内膜 炎、产后败血症等,常伴有乳房炎的发生,因此,应及 时治疗原发性疾病,特别是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要合 理处治,并预防其发生 病牛淘汰 对病情严重而疗效不明显的病牛,低产而又 呈慢性乳房炎病牛,及时淘汰是消灭乳房炎传染源的措 施之一。其作用是切断传染源,保护健康牛群免受感染 ,节省饲料和药物费用开支。 产后护理:产后喂益母草浸膏、红糖、黄酒、葡萄糖酸钙 奶牛隐性乳房炎综合防制措施 1 加强饲养管理 根据奶牛饲养管理规范 ,对奶牛进行标准化饲养,着重抓好二个环 节: (1)保证饲草饲料和饮水的质量,要求新 鲜、清洁,禁吃霉变饲料; (2)对牛群的管理建立健全的岗位责任制 ,注意乳房护理。 2 重视清洁卫生和定期消毒 牛舍和运动场应保持清洁、干燥,及时 清理运动场的粪便、积水。并做到每月消毒 1-2次。 注意保持牛体卫生,挤奶员及挤奶器具卫 生,夏、秋季应注意灭蚊蝇,挤奶用具每次 用后用热碱水或其它消毒液消毒并冲洗干净 。 3 泌乳牛的防治 挤奶技术 手工挤奶要求采用拳握法,机 器挤奶必须按照挤奶机规定的使用方法和要 求进行操作,挤完奶后及时取下挤奶杯,防 止空拍,并辅以手工挤奶,将余奶挤净。凡 产后乳房水肿或患临床型乳房炎者禁用机器 挤奶,改用手工挤奶,每次必须将奶挤净。 挤奶卫生 挤奶前用50左右热水清洗乳 房,一般一桶水洗三头牛,并进行按摩,挤 奶后立即用消毒液浸泡乳头或用当归护乳膏 涂抹乳头。 定期用LMT诊断液普查一次,掌握牛群中 隐性乳房炎发展动态。 对检出的强阳性乳区(LMT+)用杀、 抑菌药物进行突击性治疗,以清除乳区内感 染。 及时治疗临床型乳房炎病牛及其并发症。 4 干奶牛的防治 在最后一次挤奶后,每个乳区内注入干奶安 油剂10毫升,并注意观察乳房状况。发现 有患病乳区要及时治疗,治愈后再进行干奶 。 5 淘汰久治无效的慢性乳房炎病牛,减少 传染,更新牛群。 6 各奶牛场成立由行政领导,技术人员和 车间班组长组成的综合防治小组,经常对饲 养、挤奶人员进行有关的思想教育和技术培 训,制定因地制宜的实施细则和奖惩办法, 以确保综合防制措施的贯彻落实。 怎样鉴别乳房炎? 隐性乳房炎,肉眼看不出来应由试剂检测,目前市面上 主要有试剂液和试剂纸;用试剂液检测时先挤掉头两把 奶,再将各乳区的奶挤在检测皿上,再滴上等量的试剂 液同方向摇晃,依据凝集程度定性判定阳性。而试剂纸 的检测方法是按顺序将4个乳区各挤出1滴奶,滴到相应 的药区上(专用的检测纸片),立即观察药区的颜色变化 ,如果药区无颜色变化,也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