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伴奏乐器_第1页
京剧伴奏乐器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京剧伴奏乐器从乾隆五十五年(1790)四大徽班进京,到从1810年至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楚腔来京,与徽班合作,形成皮黄戏(后称京腔),京剧真正形成了。至今已经有两百多年,京剧在不断发展着,它的伴奏也在不断变化:从传统民乐,到大型管弦乐伴奏,一直到钢琴伴奏,由中到西,洋为中用,慢慢发展着。 音乐是戏曲必不可少的,它包括声乐方面的唱腔和念白,器乐文武场面的伴奏和过场音乐等。京剧伴奏是全剧演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自始至终联系剧情的纽带,在剧中起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掌握节奏的作用。 传统京剧中,伴奏的乐队称为“场面”,有文场和武场之分。 文场即“管弦乐”。京剧最初形成时伴奏乐器很简单,仅有京胡、月琴等三大件。随着艺术日趋完美,才逐渐丰富起来。乐器有: 京胡:这是京剧文场中的主要乐器,从西域传入中原,音色清脆,表现力极强。 京二胡:用二胡为京剧伴奏,始自梅兰芳排演西施的1923年,丰富了低音区。 月琴:这是为老生伴奏的主要乐器之一,节奏明快,补充了中音区。 三弦:在未突出月琴之前,三弦很重要,是文场的三大件之一。笛子:是管乐中的主要乐器。有些昆曲剧目专用笛子伴奏。 唢呐、海笛:由于二者的音质和音色不同,唢呐一般用于伴唱,海笛一般用于乐曲。京剧中的鸡鸣、鸟叫、马嘶之声都用这二种乐器摹仿。新中国成立后京剧改革,乐队中加进大阮、中阮等,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 武场的乐器主要是“打击乐”,不仅武戏用,文戏也用。乐器有: 单皮:是单面蒙皮的鼓,打鼓人称鼓佬,是整个场面指挥,快慢节奏全由他掌握。 大锣:根据音色、音调分为“三光(虎音锣)”“二光(奉锣)”和“大光(苏锣)”。还有低音雄厚的大筛锣。 小锣:与大锣的音调对比极为鲜明。大、小锣交替打击可得出较强的节奏效果。小锣单打则有安闲、恬静之感。 铙钹:是夹在锣之间的乐器,与大小锣配合起来表现各种情绪和气氛的作用。 大铙:音低沉,衬托大将的威风气度。 唐鼓:也叫堂鼓,两军交锋时使用,加强战斗气氛,也是军队和人马的象征。 其他还有声如沉雷的大鼓、表现欢乐的堂锣、齐钹、云锣、及特殊环境时用的木鱼、碰钟等等。上述打击乐器的演奏程式,有一套锣鼓经,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