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_第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_第2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_第3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_第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 初冬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2.认识“耀、庄、稼、射”这4个生字。3.观察画面,看清图意,使学生初步了解初冬季节自然界的一些景物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4.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1. 指导学生学会难字:初、茫、塔、厚2.观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1.请学生听歌曲四季歌,边听边记忆:歌中介绍了哪几个季节?2.教师出示画面:春夏秋冬,让学生进行初步观察,说说季节的特点?3.揭示学习内容: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共同欣赏初冬的景色,板书课题初冬。全班齐读课题。二、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1. 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2. 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1)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读准字音。2)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3)学习完毕,同桌相互评议学习情况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最好让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听的能力)3)看投影,读词语:初冬田野庄稼耀眼 光芒柿子模糊白茫茫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4)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厚:先写“厂”字头,再写里面的两部分,里面是“日”不是“白”字,最下面是“子”。要写紧凑。塔:左右结构,部首是“土”字旁,右边是“草字头”与一个“合”,注意与“答”的区分。茫、芒:这两字的相同点是:两字都是上下结构的字,读音相同;不同点:“茫”比“芒”多一个三点水旁。注意“亡”字的笔顺:点,横,竖折。初:左右结构,左边是衣字旁,右边是个“刀”。淡: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三点水旁,右边是两个“火”字在一起,“淡”的反义词是“浓”。 动手书空写一写。(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提醒其他同学注意)5)理解词意:(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利用工具书查一查)三、读课文,看插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1. 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和流利。2. 同桌之间进行互查。3. 与小组成员一起看插图,说说画面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而后练习读书。4. 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1)指名读书,大家进行评价。(2)读完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请大家自由地谈一谈四、练习:1.指导学生进行书写:1)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写。2)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进行评价。读一读生字能把生字和音节用线连起来。 五、总结本课学习情况。六、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提出不懂的问题。板书设计:22 初冬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初冬季节的自然界的一些景物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2.指导学生学习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方法,培养学生理解词句的能力。3.指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4.继续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能力,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方法,培养学生理解词句的能力.教学难点:知道初冬季节的一些景物特点,理解课文中太阳、田野和树林在雾中、雾后有什么不同。教具准备:电脑,录像机。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教师先引导学生回忆:一年有几个季节?师: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人们不知不觉中走来,万物发生了变化,欢笑留在了每个人的脸上。现在正是深秋时节,过些日子冬天即将来临,那冬天刚刚开始的这段时间叫什么呢?巧妙的引出课题。 2.教师板书课题 初冬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路。1.学生自己读一遍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指名读生字词:初冬田野庄稼耀眼 光芒柿子模糊白茫茫3.配上音乐,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做到: 1)标出自然段序号 2)评价老师朗读情况三、细读课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一)第一自然段1.自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茫茫。1)这样大的雾,课文中用什么词语形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茫茫)2)读白茫茫,要求:慢一些3)看电脑演示,进行品读。(二)第二自然段:1指名读,数一数有几句话,想一想有什么没读懂的地方?2根据学生的问题,指导学生理解词句。1)隔着我们和田野、树林间的这层纱,指的是什么?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模模糊糊 3思考:这两句话中为什么前一句用“望”,后一句用“看”?4指导朗读,看电脑演示,试着把模模糊糊的感觉读出来。(三)第三自然段:1师生分别读一遍,然后比较读的情况。 2指名谈体会,理解文章内容,帮助学生体会词语。3看电脑演示,体会:发出淡淡的光,然后在感悟的基础上练习读。(四)小结: 1课中练习:让学生口头练习1)下雾时,远处的塔、小山都( )了。2)下雾时,近处的田野、树林都( )了。3)下雾时,太阳像个红球,( )淡淡的光。进行评价:1)下雾时,远处的塔、小山都( 望不见 )了。2)下雾时,近处的田野、树林都( 看不清 )了。3)下雾时,太阳像个红球,( 发出 )淡淡的光。2总结学法:刚才我们在理解词句时,运用了结合生活实际的方法。在读书读报时遇到读不懂得词句,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平常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或者做这些事情的情况,这样就可以读懂了。(五)第四、第五自然段:1观察下雾时和雾散后的两幅图。说说自己的感受。2自己读四、五自然段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雾散后,太阳( )光芒来。2)雾散后,远处的塔、小山都( )了。3)雾散后,近处的田野、树林也( )了。3:电脑演示下雾时和雾散后景色的对比,体会后练习朗读。(六)第六到第八自然段:1小组自学。要求:1)一个同学朗读。2)其他人结合一段内容谈体会。3)同学间相互补充。2汇报学习成果3看录像体会初冬景色的特点。四、再读课文,总结全文。 1朗读全文2师生共同介绍有关初冬景色的资料3总结 :在学习这一课的过程中,我们运用结合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了词句;在学习的同时,同学们不仅读懂了课文,而且领略了初冬的景色,收获真不少!五、布置作业1根据课文内容自己配乐朗读全文。 2从课外书中找一找,读一读描写各个季节的景色的文章。板书设计:22 初冬下雾时 雾散后望不见 望得见看不清 看得清发出射出23 看雪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能规范书写。2认识“橱、盼”这2个生字。3观察画面,看清图意,使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4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1指导学生学会难字:湾 商 堆 仗 银2观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知道台湾省吗?你们对这个地方有哪些了解?(结合课前找的资料请你给大家介绍介绍,如:图片、媒体上了解到的、音像片、有关书籍等)2教师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指一指台湾省的位置。3揭示学习内容: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学习新课,板书课题看雪,全班齐读。二、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2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1)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读准字音。2)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3)学习完毕,同桌相互评议学习情况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湾 商 堆 仗 银 讲 毯 景 洁 店 省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最好让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听的能力)2)看投影,读词语:台湾省商店洁白惊奇 情景打雪仗银装堆雪人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商:先写点 、横、点、撇,再写同字框,最后写里面的两部分,里面是“八字头和口”不是“古”字,要写紧凑。湾:左右结构,部首是三点水旁,右边是“弯”,这是一个左形右声的形声字。 堆:左右结构,运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记忆:熟字“难”去掉又字旁换上土字旁就是新字。注意右边是“隹”不是“住”字。仗:左右结构,左边是单人旁,右边是个“丈”,笔顺是:横、撇、捺。洁: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三点水旁,右边是两个熟字:士和口字在一起动手书空写一写。(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提醒其他同学注意)4)理解词意:(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利用工具书查一查)三、读课文,看插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1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和流利。2同桌之间进行互查。3与小组成员一起看插图,说说画面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而后练习读书。4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1)指名读书,大家进行评价。读完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请你谈一谈。(台湾小朋友只见过橱窗里用棉花作的雪,没有亲眼看到过雪,老师给他们讲了自己童年在故乡北京玩雪的情景,激起了孩子们想去北京看看雪的愿望。)四、练习:1指导学生进行书写:1)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写。2)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进行评价。2.读一读生字能进行一字组多词的练习店:商店、店长、店铺、店规、饭店景:景色、情景、雪景、景致、景象五、总结本课学习情况。六、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提出不懂的问题。板书设计:23 看雪湾 商 堆 仗 银 讲 毯 景 洁 店 省台湾省商店洁白惊奇 情景打雪仗银装堆雪人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2.使学生知道台湾省是中国的一部分,北京是祖国的首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感情。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继续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能力,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2使学生知道台湾省是中国的一部分,北京是祖国的首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感情。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1使学生知道台湾省是中国的一部分,北京是祖国的首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感情。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1.挂图。2.北京美景录像带。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生字词。1请同学们打开生字表和词语表,用最快的速度熟悉课文的生字及词语。2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让学生读一读。二、学习课文。1小声读课文。1)学生自己小声读课文。边读边想,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2)指名回答共有几个自然段。3)说一说你知道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了什么?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和口头表达能力。(课文一共有11个自然段。)2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一想每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第一、二自然段写过春节的时候,北京正是下雪的季节,而台湾小朋友只能通过橱窗看见用棉花作的雪,没有亲眼看到过雪。第三自然段第八自然段讲述了老师和孩子们的一段对话,老师给他们讲了自己童年在故乡北京看见雪的情景,课文的第九自然段,介绍了老师和同学们玩雪的情景。第十一、十二自然段写孩子们渴望到北京去看雪,说明北京的雪景已经深深的把孩子们吸引住了,他们盼望这一天的到来。3自己再读课文,边读边看插图,图文对照,看哪段文字描绘了哪幅图的内容。1)学生自己图文对照。2)指名读一读,说一说。第一幅图描写的是第二自然段的内容。第二幅图描写的是第九自然段的内容。三、逐段学习课文。1学习第一、二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二自然段。想一想这两段主要想告诉我们什么?主要想告诉我们在台湾省很难见到雪。2)齐读这一自然段。你还读懂了什么?(在商店橱窗里的雪景是用棉花做的。)3)观察彩图,体会书中的描写。想一想应该怎样读?“过春节”这个时候,说明在北京正是下雪的季节,而台湾只能看到棉花做的雪。这两个自然段为台湾孩子们渴望见到雪的心情打下了伏笔。4)练习朗读。2学习第三至八自然段。学习方法:一、先读一读课文,看这几段各有几句话。二、想一想每段话都讲了些什么?三、这几段讲了什么?抓重点词谈一谈自己的理解。四、有感情地朗读这几段课文。我们按照这种步骤学习课文第三至八段。1)自己小声读,你是抓哪些词语体会句子意思的。2)指名抓重点词句谈自己体会。这几段写的是老师和孩子们的一段对话。写出了台湾孩子们对雪(北京)的渴望之情。3)有感情的朗读这几段。A让学生自己读出自己的理解;根据自己的理解,你认为什么地方应当重读,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就怎样读。B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C教师适当范读。要读出感情来,读出问句的 语气。体现出台湾小朋友对雪的渴望和对北京的向往之情。4)再读这段课文,体会这段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在老师和孩子们的一段对话中,老师告诉孩子们在北京有他们渴望见到的雪景,激发学生向往北京,热爱北京的思想感情。3学习第九自然段。1)自己小声读,看共有几句话,你是抓哪些词语体会句子意思的。2)指名抓重点词句谈自己体会。指导学生看课文插图的挂图。让学生在图上指一下谁在堆雪人,谁在打雪仗。雪毯,说明雪大,把地盖得很严实,像铺上地毯一样。3)有感情的朗读,可以加上动作。(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配上音乐)4.学习最后两个自然段:1)在学习前三段的基础上,进行自学:说说你读懂了什么?2)在小组内谈一谈。3)参加班级展示4)教师指导朗读:A 出示这些句子,让学生谈谈怎样理解的,然后读一读,教师在恰当的时候再加以范读。什么时候/ 能带我们/ 到北京去/ 看看真的雪呢?那里的小朋友/ 正盼着你们去/ 和他们一起玩儿呢!B 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进行,朗读时要注意疑问句和感叹句的语气,要读好长句中的停顿。5.观看北京的风光片。激发学生向往北京热爱北京的情感。五、教师总结:同学们,北京的小朋友盼着台湾同胞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早日和台湾小朋友团聚,让我们期待那一天的到来吧!六、布置作业:1与同学交流台湾的有关资料。2要感情的朗读课文。板书设计:24 北京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1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两段。4.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北京的美,激发学生对首都的热爱。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学过看雪这篇文章后,你想不想知道我们的首都北京是什么样子的?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北京,去了解一下这个美丽的城市。2出示投影:(天安门)图上是北京的什么地方?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1课文是怎样描写图上的景物的呢?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要求初步读通课文。2教师范读课文(或放录音)。请大家注意字的读音。3学生再读课文,划出本课的生字新词。4学生汇报。教师出示下面的词语,请大家读一读。中央 黄瓦 宽阔 雄伟 纪念碑 柏油 绿树成阴 立交桥 川流不息 古迹 优美矗立 建设 似的 拼图 图案 大厦教师从旁纠正字的读音,注意“矗、似、厦”是翘舌音。5记准字形: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出示下面的生字:央 瓦 阔 雄 油 阴 交 川 迹 优1)学生自由识记,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2)小组讨论,交流识字方法。3)对大家认为比较难的字或教师认为易错的字进行重点指导。央:最后一笔是“捺”。瓦:笔顺是 ,一共四笔。碑:右边的笔顺是“撇、竖、横折、横、撇、横、竖”6指导书写:阔:“门”要写得宽大一点。雄:左右一样宽,右边的“ ”是四横,不要写成三横。碑:左窄右宽。三、课堂练习。1学生自由练习,完成课后2题。2作业展示。3师生评改。板书: 24 北京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中央 黄瓦 宽阔 雄伟 纪念碑 柏油 绿树成阴 立交桥 川流不息 古迹 优美矗立 建设 似的 拼图 图案 大厦二、整体感知课文。1.找出与三幅图相对应的段落指名读课文.2.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美丽”一词要读重音。北京如何美丽呢?通过下面的学习我们就会知道。3.读第五自然段:这段主要写了什么呢?(北京真美啊!)三、讲读第二自然段。1放课文录音,思考:这段中有几句话?介绍了哪些建筑物?2.出示投影:指出天安门、广场、纪念碑、弄清中央、前面、中间的方位。3指导读好方位的词。4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四、学习第三段。1读了课文后,你了解了北京什么?2结合画面和上文理解“绿树成阴、鲜花盛开”的意思。“川流不息”是什么意思?你能用它说句话么?3请你带着自己的感情读读这段课文。五、学习第四段。1指名读课文,思考:北京有还有,说明什么?2解释“名胜古迹,”并练习用“名胜古迹、风景优美”说话。3练习用“高楼大厦”说话。4指导朗读。六、朗读全文。七、全课小结。板书:25 动物过冬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会用“一边一边”写句子。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4.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一些动物过冬的情况,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教学重点:课文第二、三自然段。教学难点:比较青蛙、蚂蚁过冬方式的相同与不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1.谁知道“过冬”是什么意思?2.出示图片或幻灯片、标本。问:你们认识这些动物吗?谁能说说它们的名称?3.教师讲述:今天学习的课文,为我们介绍了燕子、杜鹃、黄鹂、喜鹊、青蛙、蚂蚁过冬的一些知识。它们到底是怎样过冬的,学了课文就知道了。请大家翻开课文。板书 30.动物过冬同学们齐读课题。二、利用拼音和字典,初读感知,自学课文1.练习朗读全文。遇到生字,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多读几遍,读准记牢。还要注意轻声和儿化韵的朗读。2.再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课文读流利。读后划出不懂的词,查查字典,在小组内和同学们交流。(这步活动应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让其动脑、动手、动口,不流于形式。教师巡视,有重点地指导。)3.指名学生朗读全文。思考:本文是写这些动物在过冬,还是准备过冬?分几个自然段写的?(因有图画穿插,分段易混,要适当指导。)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看看课文中有几幅图,哪几种动物?想一想,为什么没画出燕子、杜鹃和黄鹂?)5.用一句话说说,课文写了什么事。(课文写了燕子、杜鹃、黄鹂、喜鹊、青蛙、蚂蚁准备过冬的事。)板书:燕子、杜鹃、黄鹂喜鹊、青蛙、蚂蚁三、分段读、想、批划,再自学1.自由轻声分段读课文,边读边批划:表明天气变化的词句。(或是季节变化)表明燕子、杜鹃、黄鹂、喜鹊各在哪儿准备过冬的词句。表明青蛙在哪儿准备过冬的词句。表明蚂蚁在哪儿准备过冬的词句。2.把找出的词句读几遍。四、分段学习课文1.学习第一段。指名朗读本段。理解:早晨,小蚂蚁来到树林里,它发现树林里有什么变化?(满地是落叶,感到有点儿冷,周围静极了。)从这些变化中你感觉到了什么?(秋天过去了,冬天来到了,朋友不见了。)谁能说说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冬天来到时,树林里的变化)指导读本段。(注意引导学生从“有点儿冷、静极了”等词和后一问句中体会语气)2.学习第二段。指名朗读本段。理解:这一段告诉了我们哪些动物准备过冬的情景?从哪里知道的?(燕子、杜鹃、黄鹂、喜鹊准备过冬的情景,从蚂蚁和喜鹊的对话中知道的。)读议小蚂蚁和喜鹊的对话。(从它们的对话中,大家知道了这几种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吗?”)结合课文理解“暖暖和和”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就用“暖和”?“这儿”指哪儿?(当地,现在生活的地方)。指导读本段。(联系插图,边看边体会,注意小蚂蚁仔细访问的样子和语气,喜鹊热心并高声回答的样子与语气。)3.学生自学第三段,教师引导归纳整理。出示小黑板,交代学习方法与要求。a自由轻声朗读课文。b看看这段写谁准备过冬,用一个词说一说。学生自学。讨论。你知道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