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形态学腹部影像解剖_第1页
人体形态学腹部影像解剖_第2页
人体形态学腹部影像解剖_第3页
人体形态学腹部影像解剖_第4页
人体形态学腹部影像解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体形态科学 腹部影像解剖 中国医大附属盛京医院放射线科 2009 wangy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2 影像检查方法 q普通X线检查:腹部平片 q造影检查: v 胃肠道造影检查 v PTC、ERCP、IVU、逆行肾盂造影等 v DSA血管造影 qCT qMRI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3 一、普通检查:腹部平片 q常用摄影位置: v 仰卧前后位 v 仰卧水平侧位 v 侧卧水平正位 v 站立正、侧位 v 倒立正、侧位 q仰卧前后位是基本的摄影体位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4 二、造影检查 胃肠道造影检查 q概念:利用造影剂形成鲜明的人工对比,可以 显示胃肠道内腔和粘膜皱襞 q对比剂: v医用纯净硫酸钡:无毒、不溶于水、不吸收 v气体 q项目: v口服气钡上消化道双对比造影 v导管引入造影剂造影检查(小肠造影) v 气钡灌肠检查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5 q PTC:即经皮经肝穿刺胆管造影。主要 用于鉴别梗阻性黄疸的原因并确定梗阻 位置,在此基础上的胆管引流术,可以 减压减黄,此即PTCD q ERCP:即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是 将十二指肠纤维镜送至十二指肠降段, 经过乳头插入导管注入造影剂,以显示 胆管及/或胰管的方法 二、造影检查 PTC、ERCP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6 二、造影检查 IVU、逆行性肾盂造影 qIVU:即静脉尿路造影,本法是根据造影剂如泛影 葡胺经静脉注射后几乎全部经肾小球滤过排入肾 盂肾盏、输尿管、膀胱使之显影,显示泌尿系统 内腔的解剖形态,了解两肾的排泄功能 q逆行性肾盂造影:在膀胱镜检查时,以导管插入 输尿管,注入造影剂而使肾盂肾盏、输尿管显影 。用于IVU显影不良或不适于行IVU者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7 q方法:经皮作股动脉穿刺,置导管于腹主 动脉或其分支,如腹腔干,肠系膜上、下 动脉,肾动脉等,注射造影剂进行腹部动 脉造影与选择性动脉造影 q适应证:腹腔肿瘤的诊断和化疗、栓塞; 腹部血管狭窄和闭塞、动脉瘤等血管疾病 的诊断;消化道急性大出血时明确出血部 位并行滴注加压素或栓塞治疗 二、造影检查 DSA血管造影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8 q腹部CT检查:平扫和增强联合运用 q团注动态增强:运用高压注射器团注造影剂, 使其迅速进入血液循环和脏器内,动态扫描可 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增强效果理想 q血管造影增强扫描:动脉造影CT(CTA)、门 脉造影CT(CTAP) q腹部CT检查要求空腹6小时,检查前口服1%- 2%泛影葡胺使胃肠道显影,避免将胃或肠管误 认为异常。消化道CT检查同样要引入造影剂, 目的是充盈管腔,显示胃肠壁 三、CT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9 CTAPCTAP原理 经肠系膜上动脉或脾动脉插管注射 造影剂后,大量造影剂随静脉血经门脉 进入肝脏,明显提高正常肝脏组织的密 度。当肝脏病变引起门脉供血改变时, 会引起局部密度的差异,从而检出病灶 。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10 CTACTA: 经肝动脉插管连续注射造影剂后, 肝实质内的造影剂只来源于肝动脉,而 无其他因素的干扰,可精确的表现肝脏 的动脉血供特征。 正常肝脏CTA检查时,肝实质均匀增 强,肝动脉分支清楚显示,包括叶、段 、亚段及再细一级的分支,且形态自然 ,无扭曲和粗细不均表现。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11 CTAP敏感性高,但特异性低 CTA、CTAP联合,提高了敏感性, 特异性 二者均为有创检查,操作复杂。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12 q常规使用SE序列行T1WI和T2WI横断面 及冠状面扫描 q也可运用FSE序列、GRE序列等, GRE序列主要运用在增强扫描 qMRI还可以进行MRCP、MRU等水成像 ,对胰胆管、集尿系统进行观察、诊断 四、MRI 腹部正常影像解剖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14 腹部正常影像解剖 p 腹部X线 正常影像解剖 p 腹部CT 正常影像解剖 p 腹部MRI 正常影像解剖 腹部X线正常解剖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16 腹部平片的正常X线表现 p 概述:中等密度的腹部实质器官在X线平 片上自然对比差,需借助其周围或邻近的 脂肪和相邻充气胃肠的对比,显示其全部 或部分轮廓。如肝下缘、肝角、双肾等 p 肾脏:肾影长1213cm,宽56cm, 上界约在T12上缘,下界约在L3下缘;一 般右肾略低于左肾。肾长轴与脊柱纵轴夹 角叫肾脊角,正常为1525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17 p 胃肠道:含气胃肠道可显示其内腔,成 人胃、十二指肠球部、结肠可含气体;婴 幼儿小肠可以积气。结肠或直肠内的粪块 ,由于其周围气体的衬托,显示不均匀软 组织密度斑块或团块 p 腹壁与盆壁:两侧胁腹壁的内分,可见 腹膜外脂肪影,上起第十肋骨外下缘,相 当于腋中线内侧,相下延伸到髂凹而逐渐 消失,称胁腹线。腰大肌外侧缘常可显示 腹部平片的正常X线表现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18 腹平片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19 胃肠道造影的正常表现 p 咽部 :会厌谷和梨状隐窝 p 食道:右前斜位是观察食道的常用位置 ,其前缘由上而下可见三个压迹:主动脉 弓压迹、左主支气管压迹、左房压迹 p 胃:分为胃底、胃体、胃窦三部分及胃 大弯和胃小弯 。胃的形状与体型、张力和 神经调节有关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20 咽部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21 食道右前斜位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22 胃充盈像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23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24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25 正常胃的造影表现 胃粘膜像:皱襞间沟充钡,呈致密条纹影,皱 襞则为其间的透明条纹影 粘膜皱襞宽度及走向因胃粘膜下层厚度、肌层 张力及舒缩状态、服钡多少、加压轻重可有变 化 粘膜皱襞宽度不超过5mm。胃体大弯轮廓呈 锯齿状,系横、斜走行的粘膜皱襞所致 胃双对比像可见微皱襞,即胃小区(直径1- 3mm)和胃小沟(宽度小于1mm)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26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27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28 小肠的正常造影表现 n 十二指肠:十二指肠曲呈“C”形,包绕胰头, 分为球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球部呈锥形 ,其顶部与降部之间一小段叫球后部,球底部 两侧叫穹隆,幽门开口于底部中央。降部中段 内缘可见圆形透明区,即十二指肠乳头 n 空肠与回肠:空肠大部分位于左上中腹,富于 环形皱襞;造影时可呈现为羽毛状或雪花状。 回肠皱襞少而浅,常显示充盈像,轮廓光滑, 皱襞可呈纵行或斜行。回盲瓣在充钡的盲肠内 缘中,为唇状透明影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29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30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31 大肠的正常造影表现 n大肠绕行于腹腔四周。横结肠与乙状结肠的 位置和长度变化较大,其余各段较固定。直 肠与骶骨前部相帖 n造影表现:可见结肠袋,横结肠以上较多。 结肠袋之间有半月襞形成的不完全间隔。盲 肠与升、横结肠皱襞较密,以横、斜行为主 ;降结肠以下皱襞渐稀,以纵行为主 n阑尾呈蚓状,边缘光滑,易于推动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32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33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34 胰胆管的正常解剖 p胆囊:右12肋附近,长79cm,宽34cm; 分为底部、体部、漏斗部与颈部 p胆囊管:长约3mm,宽约23mm,螺旋 状 p肝总管:长约34cm,宽约46mm p胆总管:长约610 cm,宽约48mm p主胰管:向左上斜行,最大径不超过3 5mm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35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36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37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38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39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40 p肾大盏常为三个,肾盏分为上、中、下三组 p肾盂常见类型:喇叭口型、分支型、壶腹型。分支型的肾 盂几乎被两个长形肾大盏代替,壶腹型无肾大盏 pIVP腹部压迫过重或逆行肾盂造影注射压力过高会造成造 影剂回流: 肾小管回流 肾窦回流 血管周围回流 淋巴管回流 p输尿管长约25cm,有三个生理狭窄区,即与肾盂连接处、越 过盆腔边缘处、 进入膀胱处 泌尿系统造影正常表现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41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42 腹部CT正常解剖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44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45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46 肝脏的解剖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47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48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49 腹部CT正常解剖 p肝脏:密度均匀,CT值5060Hu,高于 脾、胰、肾 p胆囊:为低密度卵圆形影,胆汁密度均匀 ,CT值略高于水,壁厚12mm p胆道:正常肝内胆管和左、右肝管不显示 。胆总管1/3人可显示直径小于6mm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50 腹部CT断面解剖 肝顶部或第二肝门层面 p肝右、肝中、肝左静脉汇入下腔静脉 p可用肝静脉划分肝叶、肝段:S7、S8、 S4、S2段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51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52 腹部CT断面解剖 第一肝门层面: p纵裂(肝圆韧带裂)和横裂(静脉韧带裂) p横裂能见到肝门结构,门脉较大而居后,肝 动脉在其前内,肝总管位于其前外 p此层面可见肝S1、S3、S4、S5、S6各段 及左、右门脉分支 pS1(尾状叶)后方为下腔静脉和右肾上腺 。有时可见左肾上腺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53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54 腹部CT断面解剖 胆囊层面: p可见胆囊及胰腺体尾部、肾脏、脾脏、十 二指肠降段等 p显示肝段为S3、S4、S5、S6 p有时可见胆总管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55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56 胰腺 p胰腺概述:胰腺位于腹膜后,密度略低于脾 脏。随年龄的增长,密度低而不均,呈羽毛 状。脾静脉后缘走行,汇入下腔静脉。钩突 为胰头最低的部位,呈楔形,位于下腔静脉 与肠系膜上动、静脉之间 p胰体、尾层面:见肝脏胆囊层面 p胰头层面:胰头部、颈部;胆总管、肠系膜 上动、静脉等结构 p胰钩突层面:胰腺钩突、肠系膜上动、静脉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57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58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59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60 腹部MRI正常解剖 *中國醫科大學影像係62 腹部MRI正常解剖 n腹部MRI正常解剖与CT表现类似,但MRI是与CT 不同的成像技术,它可以直接进行冠状面、矢状 面成像,由于血液的流空效应,不需增强即可将 血管与其他结构区分开来 n正常肝脏结构均匀,信号略低于脾脏而高于背部 肌肉 n胆囊呈长T1长T2信号;T1WI肝内、外胆管多不显 示;T2W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