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艾滋病检测点实验室检测艾滋病检测点实验室检测 及职业暴露处置及职业暴露处置 山西省山西省CDC CDC 郭晓黎郭晓黎 电话:电话:0351-75531190351-7553119 邮箱:邮箱:80252476 引用规范引用规范 n n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152015版版 1997-2004-2009-2015 1997-2004-2009-2015 n n 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办法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办法 1997-2005- 1997-2005-最近最近 n n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n n 其它其它 设置条件设置条件 n n 艾滋病检测点设置在从事艾滋病检测点设置在从事住院分娩住院分娩、临床、临床 用血的符合设置要求的用血的符合设置要求的二级以下医疗机构二级以下医疗机构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计生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计生 服务站、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点服务站、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点以及以及其它其它 需要开展艾滋病快速检测的机构。需要开展艾滋病快速检测的机构。 n n 偏远山区、流调现场偏远山区、流调现场 艾滋病检测点的审批艾滋病检测点的审批 n n 各县卫计委负责辖区内检测点的布局,根各县卫计委负责辖区内检测点的布局,根 据流行特点及需求,确定检测点的设置,据流行特点及需求,确定检测点的设置, 报至市卫计委;市卫计委负责检测点的审报至市卫计委;市卫计委负责检测点的审 批工作,并报至省卫计委备案。批工作,并报至省卫计委备案。 n n 市级艾滋病检测确证市级艾滋病检测确证/ /筛查中心实验室负责筛查中心实验室负责 艾滋病检测点的技术支持。艾滋病检测点的技术支持。 n n 各检测点完成筹备、备案,开展工作。各检测点完成筹备、备案,开展工作。 艾滋病检测点的职能艾滋病检测点的职能 n n (1)(1)开展艾滋病病毒抗体的开展艾滋病病毒抗体的筛查筛查试验,试验,且仅且仅 限于快检方法。限于快检方法。 n n (2)(2)负责将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呈阳性反应负责将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呈阳性反应 的样品送当地艾滋病筛查实验室或艾滋病的样品送当地艾滋病筛查实验室或艾滋病 筛查中心实验室。筛查中心实验室。 n n (3)(3)定期汇总艾滋病检测资料,并上报当地定期汇总艾滋病检测资料,并上报当地 艾滋病筛查实验室或艾滋病筛查中心实验艾滋病筛查实验室或艾滋病筛查中心实验 室。室。 n n (4)(4)开展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工作。开展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工作。 艾滋病检测点的工作要求艾滋病检测点的工作要求 n n 艾滋病检测点应在规定的职能范围内开展检测工艾滋病检测点应在规定的职能范围内开展检测工 作,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范。检测技术作,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范。检测技术 及程序应符合及程序应符合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的要的要 求。求。 n n 艾滋病检测实验室技术人员需要经过相关的业务艾滋病检测实验室技术人员需要经过相关的业务 培训,经考核合格者由相关机构发给培训证书,培训,经考核合格者由相关机构发给培训证书, 持证上岗。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不得从事艾滋病持证上岗。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不得从事艾滋病 检测工作。检测工作。 n n 在岗持续培训:在工作中应根据需要接受复培训在岗持续培训:在工作中应根据需要接受复培训 ,检测点技术人员至少每,检测点技术人员至少每2 2年一次培训。年一次培训。 艾滋病检测点的工作要求艾滋病检测点的工作要求 n n 艾滋病检测实验室中使用国家规定需要强检的仪艾滋病检测实验室中使用国家规定需要强检的仪 器设备,必须由同级或上级计量认证部门定期检器设备,必须由同级或上级计量认证部门定期检 定,每年至少一次;非国家强检的仪器设备应定定,每年至少一次;非国家强检的仪器设备应定 期要求厂家或供应部门维护和校准。期要求厂家或供应部门维护和校准。 n n 艾滋病检测实验室中使用的检测试剂必须是经国艾滋病检测实验室中使用的检测试剂必须是经国 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且符合相关要求的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且符合相关要求的 试剂。试剂。 n n 使用的试剂须参考上一年度使用的试剂须参考上一年度全国艾滋病抗体诊全国艾滋病抗体诊 断试剂临床质量评估报告断试剂临床质量评估报告(网上可查询)(网上可查询) 艾滋病检测点的工作要求艾滋病检测点的工作要求 n n 实验室发现的艾滋病抗体实验室发现的艾滋病抗体筛查呈阳性反应筛查呈阳性反应 的样品结果,的样品结果,不得出具阳性检测报告,不不得出具阳性检测报告,不 得直接告知受检者。得直接告知受检者。需要告知本人的,可需要告知本人的,可 描述为:需要送上级实验室进一步检测。描述为:需要送上级实验室进一步检测。 n n 呈阳性反应的样本,填写呈阳性反应的样本,填写HIVHIV抗体筛查阳抗体筛查阳 性送检单性送检单,连同样本一起,送至艾滋病,连同样本一起,送至艾滋病 确证确证/ /筛查中心实验室,不得擅自处理。筛查中心实验室,不得擅自处理。 n n 送样要求:血清或血浆,不少于送样要求:血清或血浆,不少于1ml1ml;按照;按照 生物安全要求送检(须冰冻)。生物安全要求送检(须冰冻)。 样本运送、接收表单 n筛查阳性样本的运送: 启运方:筛查实验室/检测点报告模式 内容:抗体检测 血清或血浆 送检单:HIV抗体筛查阳性送检单.doc 接收方:筛查中心/确证实验室 检查样本物理性状,送检单的完整性,填写接 收记录单HIV抗体检测收样记录.doc 艾滋病检测点的工作要求艾滋病检测点的工作要求 n n 应有专人或兼职人员负责妥善保存检测原应有专人或兼职人员负责妥善保存检测原 始记录及各种档案,不得擅自修改和销毁始记录及各种档案,不得擅自修改和销毁 。记录应保存。记录应保存三年以上三年以上,国家法律、法规,国家法律、法规 另行规定的,依照有关规定执行。另行规定的,依照有关规定执行。 艾滋病检测点的工作要求艾滋病检测点的工作要求 n n 应遵守自愿合知情同意的原则。应遵守自愿合知情同意的原则。 n n 保密原则保密原则 - -工作人员工作人员不得泄露不得泄露受检者的姓名、地址受检者的姓名、地址 、检测结果等相关信息。、检测结果等相关信息。 - -检测结果、病人资料等相关文件应妥善检测结果、病人资料等相关文件应妥善 管理,注意保密。管理,注意保密。 - -按照按照“ “谁送样,谁取结果谁送样,谁取结果” ”的原则,发放的原则,发放 检测报告。检测报告。 生物安全生物安全 n n 艾滋病检测点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对艾滋病检测点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对 污染场所、物品及医疗废弃物进行消毒和无害化处理,应污染场所、物品及医疗废弃物进行消毒和无害化处理,应 遵循遵循“ “标准防护原则标准防护原则” ”,防止实验室内外污染。,防止实验室内外污染。 n n 工作中涉及到的艾滋病病毒毒种(株)和检测样本的采集工作中涉及到的艾滋病病毒毒种(株)和检测样本的采集 、保藏、携带、运输,必须符合相关要求。、保藏、携带、运输,必须符合相关要求。 n n 检测点必须执行检测点必须执行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GB19489- 20042004)的要求及卫计委的有关规定。)的要求及卫计委的有关规定。 n n 工作人员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后,应按照工作人员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后,应按照医务人员艾滋医务人员艾滋 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及其它相关及其它相关 规定及时处理。规定及时处理。 n n 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后,尽快与辖区内疾控中心艾滋病防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后,尽快与辖区内疾控中心艾滋病防 治人员取得联系,评估后用药,服药在治人员取得联系,评估后用药,服药在1 1小时内效果最佳小时内效果最佳 。 实验室质量管理实验室质量管理 n n 应建立健全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并有专应建立健全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并有专 人负责质量体系的正常运转。人负责质量体系的正常运转。 n n 必须参加实验室能力验证。必须参加实验室能力验证。 - -实验室考核实验室考核 检测点的人员条件检测点的人员条件 n n 至少由至少由2 2名经过艾滋病检测技术培训并获得名经过艾滋病检测技术培训并获得 培训证书的专业人员组成。培训证书的专业人员组成。 n n 每每2 2年至少参加一次专业技术和生物安全培年至少参加一次专业技术和生物安全培 训。训。 检测点的建筑条件检测点的建筑条件 n n 需有艾滋病检测区域或专用实验台,能开需有艾滋病检测区域或专用实验台,能开 展简便、快速检测。展简便、快速检测。 检测点的设备检测点的设备 n n 需配备快速试验所必须的物品,包括:需配备快速试验所必须的物品,包括: - -普通冰箱普通冰箱 - -消毒与污物处理设备消毒与污物处理设备 - -一次性消耗品一次性消耗品 - -档案存放设施档案存放设施 n n 安全防护用品安全防护用品 一次性口罩、帽子、手套(乳胶)、隔离衣一次性口罩、帽子、手套(乳胶)、隔离衣 、鞋套等。、鞋套等。 需建立的文件体系需建立的文件体系 n n 样本的接收、登记和处理样本的接收、登记和处理 n n 快速快速检测的方法和步骤检测的方法和步骤 n n 仪器的使用维护和校准仪器的使用维护和校准 n n 实验室中的质量控制实验室中的质量控制 n n 结果解释和报告结果解释和报告 n n 保密程序保密程序 n n 检测数据的记录与保存检测数据的记录与保存 n n 追踪和处理追踪和处理 n n 实验室的清理和消毒实验室的清理和消毒 n n 实验室安全防护实验室安全防护 实验室相关记录表格实验室相关记录表格 n n HIVHIV抗体初筛实验原始记录抗体初筛实验原始记录 n n HIVHIV抗体检测收样记录抗体检测收样记录 n n 门诊样本登记表门诊样本登记表 n n 冰箱温度记录冰箱温度记录 n n 三废处理记录表三废处理记录表 n n 特种垃圾递送单特种垃圾递送单 n n HIVHIV抗体筛查阳性送检单抗体筛查阳性送检单 n n HIVHIV抗体筛查报告抗体筛查报告 n n 实验室来访人员登记表实验室来访人员登记表 n n HIVHIV抗体初筛阳性样本专用登记表抗体初筛阳性样本专用登记表 实验室检测实验室检测 快速检测(免疫层析法)简介快速检测(免疫层析法)简介 快速测试的临床应用快速测试的临床应用 日常诊断测试日常诊断测试 紧急检测用途紧急检测用途 ( (外科手术,输外科手术,输 血血) ) 针头刺伤针头刺伤 母婴筛查母婴筛查 就职和移民体检就职和移民体检 性犯罪人员检查性犯罪人员检查 偏远地区户外检测偏远地区户外检测 免疫层析法的原理免疫层析法的原理 免疫层析法免疫层析法 n n 在硝酸纤维素膜上预置胶体金标记的在硝酸纤维素膜上预置胶体金标记的 抗原,同抗原,同 时分别在其下方的检测区包被抗原,对照区包时分别在其下方的检测区包被抗原,对照区包 被抗人被抗人IgGIgG。 n n 样品加至样品孔后,样品中的抗体先与胶体金样品加至样品孔后,样品中的抗体先与胶体金 标记的抗原结合形成复合物。由于层析作用,标记的抗原结合形成复合物。由于层析作用, 复合物沿硝酸纤维素膜移动,到达检测区时则复合物沿硝酸纤维素膜移动,到达检测区时则 与包被于其上的抗原形成双抗原夹心免疫复合与包被于其上的抗原形成双抗原夹心免疫复合 物,显色出现肉眼可见的红色条带;物,显色出现肉眼可见的红色条带; 免疫层析法免疫层析法 n n 在质控区出现另一条红色条带作为质控。在质控区出现另一条红色条带作为质控。 n n 无需冷藏、步骤简捷、无需任何仪器设备无需冷藏、步骤简捷、无需任何仪器设备 及容易解释结果等特点,适合于基层实验及容易解释结果等特点,适合于基层实验 室筛查使用。室筛查使用。 免疫层层析试剂试剂 盒操作步骤骤 注注 意意 n n 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进行结果读取。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进行结果读取。 n n 时间过短或过长都会影响判读结果时间过短或过长都会影响判读结果 n n 由于血红蛋白的存在,时间过长(如由于血红蛋白的存在,时间过长(如2020分分 钟)则有色的血红蛋白也层析到检测线位钟)则有色的血红蛋白也层析到检测线位 置,影响判读结果。置,影响判读结果。 快速检测的优势特点快速检测的优势特点 n n 取样品种:血清取样品种:血清, ,血浆和全血血浆和全血 n n 无须仪器无须仪器, ,容易使用:容易使用:1 1至至2 2 步即可步即可 n n 快速:一般快速:一般 1515分钟分钟 n n 体积小体积小, ,室温稳定室温稳定, ,包装防潮包装防潮, ,便携式便携式 n n 内置质控内置质控, ,每一人份一条每一人份一条, ,可批式或单个样品可批式或单个样品 n n 临床质控临床质控, ,不单监测产品质量不单监测产品质量, ,其样本反应的质量其样本反应的质量 也受监控也受监控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 n n 试剂内对照:试剂内对照: 为确保结果有效,在样品反应条中放入质控条并标为确保结果有效,在样品反应条中放入质控条并标 有有“ “ControlControl” ”,当分析结束后质控条没有变红,测试,当分析结束后质控条没有变红,测试 结果无效,必须重测。结果无效,必须重测。 n n 外部质控品:外部质控品: 包含阴性和包含阴性和阳性阳性样品,不能使用样品,不能使用ELISAELISA实验质控品。实验质控品。 需使用外部质控品做质量控制:需使用外部质控品做质量控制:更换试剂批号;更更换试剂批号;更 换检测人员;更换包装;每个检测日;更换试剂厂换检测人员;更换包装;每个检测日;更换试剂厂 家。家。 需参加省级或地市级需参加省级或地市级CDCCDC组织的实验室能力验证。组织的实验室能力验证。 网络报告网络报告 n n 艾滋病检测份数表艾滋病检测份数表,每月,每月1010日前报告。日前报告。 n n 进入传染病报告的系统,界面有艾滋病网进入传染病报告的系统,界面有艾滋病网 络直报系统,按检测分类报告该表格。络直报系统,按检测分类报告该表格。 注意:实验室无权限进入传染病报告系统的注意:实验室无权限进入传染病报告系统的 ,须填写纸质版报表,由负责报病系统的,须填写纸质版报表,由负责报病系统的 流病人员在每月流病人员在每月1010日前录入;日前录入;20162016年年1-41-4月检月检 测数未录入的,可补录。测数未录入的,可补录。 29 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 处理程序处理程序 背背 景景 20132013年印发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年印发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 控发控发201320134848号)将号)将“ “艾滋病(限于医疗卫艾滋病(限于医疗卫 生人员及人民警察)生人员及人民警察)” ”纳入纳入“ “职业性传染病职业性传染病” ”类类 别。别。 为规范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处理程序,为规范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处理程序, 并为艾滋病职业暴露诊断提供依据,并为艾滋病职业暴露诊断提供依据,国家卫计国家卫计 委委制定了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处理程序制定了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处理程序 规定规定。 文件可在文件可在下载下载,文件号:,文件号:国国 卫办疾控发卫办疾控发201520153838号号。 背背 景景 2004-20142004-2014年,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职业暴露年,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职业暴露 83398339例。例。 到目前为止,艾滋病职业暴露的特点:到目前为止,艾滋病职业暴露的特点: 1 1、艾滋病职业暴露总体趋势平稳,自艾滋病职业暴露总体趋势平稳,自20082008年年 起每年报告例数均在起每年报告例数均在900900例左右例左右; 2 2、发生场所以医疗机构和公安司法机构为主发生场所以医疗机构和公安司法机构为主 ;3 3、是经过及时处置和预防性用药(约是经过及时处置和预防性用药(约77.4%77.4% 的暴露者经评估后服用了抗病毒药物),尚没的暴露者经评估后服用了抗病毒药物),尚没 有报告暴露者在规定的随访期内感染艾滋病的有报告暴露者在规定的随访期内感染艾滋病的 病例。病例。 主主 要要 内内 容容 处理程序规定包括总则、职责分工、处置、调查、附则处理程序规定包括总则、职责分工、处置、调查、附则 等五章等五章2020条和条和3 3个附件。个附件。 第一章第一章 总则。明确了处理程序规定的目的、适用范围、总则。明确了处理程序规定的目的、适用范围、 主要内容和工作原则。主要内容和工作原则。 第二章第二章 职责分工。明确了艾滋病职业暴露处置、调查的机构职责分工。明确了艾滋病职业暴露处置、调查的机构 和职责。明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职责。明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在处置、调查中的技术指导职责。在处置、调查中的技术指导职责。 第三章第三章 处置。明确了发生职业暴露后用人单位及处置机构开处置。明确了发生职业暴露后用人单位及处置机构开 展处置的程序、内容及相关要求。展处置的程序、内容及相关要求。 第四章第四章 调查。明确了暴露者在随访期内发生艾滋病病毒抗体调查。明确了暴露者在随访期内发生艾滋病病毒抗体 阳转后调查机构开展调查的程序、内容及相关要求。阳转后调查机构开展调查的程序、内容及相关要求。 第五章第五章 附则。对处理程序规定的生效时间、职业暴露、附则。对处理程序规定的生效时间、职业暴露、 随访期限和暴露源范围做了明确规定。随访期限和暴露源范围做了明确规定。 程序规定程序规定的着重点的着重点 n n 规定了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调查处理工作的程序包括处置规定了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调查处理工作的程序包括处置 和调查和调查 2 2 个部分。个部分。强调处置、调查工作必须严格按照程序强调处置、调查工作必须严格按照程序 进行,保证收集的信息、实验室检测结果真实、可信。进行,保证收集的信息、实验室检测结果真实、可信。 n n 强调发生暴露后处置的时效性和科学性。强调发生暴露后处置的时效性和科学性。规定了发生职业规定了发生职业 暴露后职业暴露者报告用人单位以及用人单位报告处置机暴露后职业暴露者报告用人单位以及用人单位报告处置机 构的时限要求。为了明确艾滋病感染与职业暴露的关系,构的时限要求。为了明确艾滋病感染与职业暴露的关系, 规定处置机构应当在发生暴露规定处置机构应当在发生暴露2424小时内采集暴露者血样并小时内采集暴露者血样并 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样品采集现场应当至少有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样品采集现场应当至少有2 2名名 见证人。见证人。 n n 强调调查工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强调调查工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规定同一家医疗卫生机规定同一家医疗卫生机 构原则上不得同时被指定为处置机构和调查机构。规定调构原则上不得同时被指定为处置机构和调查机构。规定调 查机构判断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感染的依据,对于可能有查机构判断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感染的依据,对于可能有 线索显示暴露者感染的病毒不是来自本次职业暴露的,应线索显示暴露者感染的病毒不是来自本次职业暴露的,应 当根据需要进行分子流行病学检测,调查结论作为职业病当根据需要进行分子流行病学检测,调查结论作为职业病 诊断的重要依据。诊断的重要依据。 HIVHIV职业暴露的定义职业暴露的定义 “ “医务人员医务人员 (实验室、医护、预防保健人(实验室、医护、预防保健人 员以及有关监管工作员以及有关监管工作人员)人员),在,在从事从事艾滋病艾滋病 防治工作及相关工作防治工作及相关工作过程中过程中意外意外被艾滋病病被艾滋病病 毒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的毒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体液血液、体液污染了污染了 破损的皮肤或非胃肠道粘膜,或被含有艾滋破损的皮肤或非胃肠道粘膜,或被含有艾滋 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 器刺破皮肤,而具有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器刺破皮肤,而具有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可可 能性能性的情况。的情况。” ” 含义含义 n n 对象对象:广大医务卫生保健人员、实验室人员、:广大医务卫生保健人员、实验室人员、 管理人员、实习生、临时工,等等管理人员、实习生、临时工,等等 n n 场合场合:在从事:在从事HIV/AIDSHIV/AIDS诊断、治疗、护理、预诊断、治疗、护理、预 防、检验、清洁、管理过程中,暴露于含有防、检验、清洁、管理过程中,暴露于含有HIVHIV 血液和实验室培养物血液和实验室培养物( (刑事、车祸、执法)刑事、车祸、执法) n n 途径途径:经针刺和其他锐利器具割伤后、咬伤:经针刺和其他锐利器具割伤后、咬伤 n n 结果结果:可能有感染:可能有感染HIVHIV的危险性的危险性 HIVHIV和暴露途径和暴露途径 感染途径感染途径感染危险性感染危险性 性传播性传播 女传男女传男1:700 1: 3,0001:700 1: 3,000 男传女男传女1:200 1: 2,0001:200 1: 2,000 男传男男传男1:10 1: 1,6001:10 1: 1,600 口交口交 0 60 6 非肠道传播非肠道传播 输入有感染性的血液输入有感染性的血液95:10095:100 共用针具共用针具 1:1501:150 针刺针刺 1:2001:200 针刺针刺/AZT PEP/AZT PEP 1:10,000 1:10,000 母婴传播母婴传播 未用未用AZTAZT阻断阻断 1:41:4 用用AZTAZT阻断阻断 1:101:10 肠道外暴露和输血感染肠道外暴露和输血感染HIV-1HIV-1的危险性的危险性 (系统回顾和(系统回顾和MetaMeta分析,截止分析,截止2006.5) 2006.5) 针刺暴露 针刺暴露 平均平均0.23%0.23% (95% (95%可信限可信限0.00-0.46%)0.00-0.46%) IVDI IVDI 平均平均0.8%0.8% (0.63%-2.4%) (0.63%-2.4%) 输血 输血 平均平均92.5%92.5% (88.3%-100%) (88.3%-100%) (95% (95%可信限可信限89%-96.1%)89%-96.1%) 每次受染的医学注射每次受染的医学注射 1.9%-6.9%1.9%-6.9% Baggaley, R.F, Boily, M.C., White, R.G, et al. Baggaley, R.F, Boily, M.C., White, R.G, et al. Risk of HIV-1 transmission for parenteral expoure and blood transfusion: A Risk of HIV-1 transmission for parenteral expoure and blood transfusion: A System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System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AIDS. 2006;20(6):805-812. AIDS. 2006;20(6):805-812. (3232、6363) 可能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可能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的的 主要主要工作场所工作场所 n n 医疗机构医疗机构 n n 病原制备机构病原制备机构 n n 血源性病原体临床实验室血源性病原体临床实验室 n n 血源性病原体研究实验室血源性病原体研究实验室 n n 医疗废弃物的收集、运输和处理的单位医疗废弃物的收集、运输和处理的单位 n n 其他场所:其他场所: 采供血机构、戒毒所、殡仪馆采供血机构、戒毒所、殡仪馆 、羁押或劳教机构等。、羁押或劳教机构等。 可能接触血源性病原体的主要人群可能接触血源性病原体的主要人群 n n 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医疗机构医护人员 n n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人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人员( (包括志愿者包括志愿者) ) n n 微生物实验室和科研机构工作人员微生物实验室和科研机构工作人员 n n 其他人员其他人员, ,如羁押或劳教机构、戒毒所的工作人员如羁押或劳教机构、戒毒所的工作人员 和殡葬业工作人员等和殡葬业工作人员等 *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报批稿)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报批稿) 医疗机构中可能涉及的人员医疗机构中可能涉及的人员 n n 医务卫生人员医务卫生人员 ( (有接触传染因子的护理、手有接触传染因子的护理、手 术、接生、拔牙、内窥镜检查、输血、透术、接生、拔牙、内窥镜检查、输血、透 析等)析等) n n 清洁人员清洁人员 n n 检验人员检验人员 n n 病理人员病理人员 n n 护工人员护工人员 HIVHIV职业暴露感染率职业暴露感染率 n n 来源来源2323项研究项研究 n n 平均感染率平均感染率 n n 皮肤破损皮肤破损0.330.33%(CI CI 0.2-0.50.2-0.5%) n n 粘膜接触粘膜接触0.090.09%(CI CI 0.06-0.50.06-0.5%) HIVHIV职业暴露的特点职业暴露的特点 经血传播为主经血传播为主 存在危险性存在危险性 发生率很低发生率很低 HIVHIV职业暴露的生物学特征职业暴露的生物学特征 n n 传染源传染源 n n VLVL高、高、CD4CD4低、有症状低、有症状 n n SISI毒株感染(毒株感染(Syncytia-Inducing strainsSyncytia-Inducing strains ) ) n n 传染物传染物(血液、血制品、(血液、血制品、HIVHIV培养物)培养物) n n 暴露者暴露者 n n 暴露程度暴露程度 n n 个人免疫状态个人免疫状态(CTLCTL作为暴露指标)作为暴露指标) n n 个人防护质量个人防护质量 医务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原因人员职业暴露原因 (N=1891N=1891,调查时间,调查时间1983.8-1993.71983.8-1993.7) 手术缝合手术缝合 医务人员常见的意外事故 手术中传递剪刀或刀片 医务人员常见的意外事故 将样本注入试管过程中抽血时拔出针头 医务人员常见的意外事故 收拾手术污染物 病人的突然移动 输液器分离 医务人员不同职业发生事故的比例 医务人员避免意外事故的方法 医务人员避免意外事故的方法 医务人员避免意外事故的方法 WHOWHO对安全注射的定义对安全注射的定义 n n 对接受注射者无害;对接受注射者无害; n n 不使卫生保健人员因接触而产生任何危险;不使卫生保健人员因接触而产生任何危险; n n 注射器产生的废弃物不对社会产生危害。注射器产生的废弃物不对社会产生危害。 会造成伤害的行为 洗涤、重复使用 注射器针头插在瓶塞上 回套针帽 HIV/AIDSHIV/AIDS的预防的预防 n n 一切阻断一切阻断HBVHBV的措施完全能对付的措施完全能对付HIVHIV暴露暴露 n n 阻断的重点是血液和体液阻断的重点是血液和体液 n n 严格执行阻断血液传播的法规,条例和规定严格执行阻断血液传播的法规,条例和规定 n n 加强工作人员防范意识的教育,树立良好的消毒灭菌观察加强工作人员防范意识的教育,树立良好的消毒灭菌观察 ,遵守各种制度,遵守各种制度 n n 要建立起管理系统,纳入单位重要工作议程要建立起管理系统,纳入单位重要工作议程 n n 一旦发生意外事故,按要求处理一旦发生意外事故,按要求处理 n n 对阳性者的态度对阳性者的态度 n n 对血液或体液污染环境要消毒对血液或体液污染环境要消毒 n n 小心使用尖锐器具(尽量不用),刺破粘膜的要小心使用尖锐器具(尽量不用),刺破粘膜的要 消毒后移出消毒后移出 n n 不能共用牙刷、剃须刀和其他个人用品不能共用牙刷、剃须刀和其他个人用品 n n 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时要保证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时要保证 充足的光线充足的光线 HIVHIV职业暴露的预防职业暴露的预防 n n 学习医源性传播防止、学习医源性传播防止、HIVHIV实验室安全操作和防护实验室安全操作和防护 消毒隔离措施指南消毒隔离措施指南 n n 有专门领导和管理系统有专门领导和管理系统 n n 符合要求硬件配套符合要求硬件配套 n n 坚决实施各项防止交叉感染,安全操作和个人防坚决实施各项防止交叉感染,安全操作和个人防 护、防止污染环境的要求护、防止污染环境的要求 n n 及时评估及时评估 n n 培训、计划、检查、督促培训、计划、检查、督促 HIVHIV职业暴露职业暴露的预防的预防 n n 布局布局 n n 安全操作安全操作 n n 医疗器具消毒医疗器具消毒 n n 废弃物处理废弃物处理 n n 健康监护健康监护 职业暴露后预防职业暴露后预防 职业暴露发生后,通常应遵循四条原则:职业暴露发生后,通常应遵循四条原则: n n 及时处理原则及时处理原则 n n 报告原则报告原则 n n 保密原则保密原则 n n 知情同意原则知情同意原则 职业暴露后预防职业暴露后预防 发生职业暴露以后,可以服用抗病毒药物,发生职业暴露以后,可以服用抗病毒药物, 进行暴露后预防。艾滋病的职业暴露后预进行暴露后预防。艾滋病的职业暴露后预 防(防(Postexposure ProphylaxisPostexposure Prophylaxis,PEPPEP)包括:)包括: n n 急救急救 n n 对暴露级别的评估对暴露级别的评估 n n 对暴露源的评估对暴露源的评估 n n 预防性用药预防性用药 n n 报告与保密报告与保密 医务人员发生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 医务人员发生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 使用肥皂冲洗损伤处 报告和记录损伤患者姓名、器械 与环境 对暴露感染的危险进行评估对暴露感染的危险进行评估 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所在医疗所在医疗 卫生机构应当组织专业人员卫生机构应当组织专业人员对暴露的级别对暴露的级别 和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分析、综合和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分析、综合 评估评估HIVHIV感染的危险,感染的危险,必要时邀请本省或国必要时邀请本省或国 家艾滋病专家参加分析和评估家艾滋病专家参加分析和评估。根据暴露。根据暴露 级别和暴露源病毒载量的水平估计级别和暴露源病毒载量的水平估计HIVHIV感染感染 的危险,确定是否进行预防性用药及采取的危险,确定是否进行预防性用药及采取 何种预防方案。何种预防方案。 对暴露感染的危险进行评估对暴露感染的危险进行评估 对暴露的评估:对暴露的评估: n n 轻度暴露:指皮肤被实心针刺伤或表皮伤轻度暴露:指皮肤被实心针刺伤或表皮伤 ,或粘膜接触少量(几滴)感染性液体。,或粘膜接触少量(几滴)感染性液体。 n n 重度暴露:指皮肤被空心针刺伤、深部刺重度暴露:指皮肤被空心针刺伤、深部刺 伤,被可见到有血液的器械刺伤或器械曾伤,被可见到有血液的器械刺伤或器械曾 放置于病人的动脉和静脉。粘膜接触大量放置于病人的动脉和静脉。粘膜接触大量 感染性液体(大量血液喷溅)。感染性液体(大量血液喷溅)。 对暴露感染的危险进行评估对暴露感染的危险进行评估 对暴露源的评估对暴露源的评估 如果暴露源没有如果暴露源没有HIVHIV的的 检测结果,最好做快速检测结果,最好做快速HIVHIV抗体检测。如果抗体检测。如果 暴露源有急性暴露源有急性HIVHIV综合征的症状,应同时检综合征的症状,应同时检 测病毒载量。测病毒载量。 n n HIVHIV阳性阳性1 1类:无症状类:无症状HIVHIV感染或已知病毒感染或已知病毒 载量载量1500cp/ml1500cp/ml。 n n HIVHIV阳性阳性2 2类:有症状类:有症状HIVHIV感染,艾滋病期感染,艾滋病期 ,急性血清学阳转,或已知高病毒载量。,急性血清学阳转,或已知高病毒载量。 药物预防及其方案药物预防及其方案 根据暴露的类型及暴露源的状况,确定是否根据暴露的类型及暴露源的状况,确定是否 需要进行药物预防,及采取何种暴露后预需要进行药物预防,及采取何种暴露后预 防(防(PEPPEP)方案。)方案。 n n 皮肤受伤暴露皮肤受伤暴露 n n 粘膜或不完整皮肤暴露粘膜或不完整皮肤暴露 药物预防及其方案药物预防及其方案 皮肤受伤暴露皮肤受伤暴露 药物预防及其方案药物预防及其方案 粘膜或不完整皮肤暴露粘膜或不完整皮肤暴露 暴露后预防方案暴露后预防方案 使用使用HIVHIV药物需知药物需知 n n 2 2种和种和3 3种联合应用之分,种联合应用之分,2828天天 n n 尽早开始服药,尽早开始服药, h h ,1-21-2周周 n n 50%50%有副反应,尤以服药后头有副反应,尤以服药后头2 2周反应最重,孕妇周反应最重,孕妇 不用不用EFV EFV (17%-47% HCW 17%-47% HCW 仃服仃服), ),毒副作用对症处毒副作用对症处 理,或必要时更换药物理,或必要时更换药物 n n 服药时及服药周后全血检测和肝、肾功能检测服药时及服药周后全血检测和肝、肾功能检测 n n 依顺性依顺性 n n 耐药耐药 ( (减少剂量减少剂量?)?) n n 药物免费药物免费 暴露后的咨询暴露后的咨询 n n 心理稳定心理稳定 n n 服药依顺性服药依顺性 n n ARTART药物副作用监测和处理药物副作用监测和处理 n n 观察并记录观察并记录HIVHIV早期症状早期症状 n n 定期检测定期检测HIVHIV抗体抗体 HIVHIV职业暴露后的检测与诊断职业暴露后的检测与诊断 检测检测 平均抗体出现时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河市2025河北廊坊三河市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5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重庆新华出版集团招聘编辑风控审计等岗位1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浙江绍兴滨海新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编外人员(劳务派遣)招聘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卸车司机安全培训课件
- 2025江苏连云港市金灌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灌南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等招聘3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阜阳阜南县清净水务有限公司招聘1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福建武夷交通运输股份有限公司招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度吉林长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53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4月吉林省高速公路集团试验检测有限公司社会公开招聘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届湖北联投校园招聘扬帆起航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ISO 22000-2018食品质量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2023-雷泽佳译)
- 卡巴斯基应急响应指南
- 理财规划大赛优秀作品范例(一)
- 2023年四川能投筠连电力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护理管理组织结构与设计
- 静配中心清洁消毒考核试题
- 一级烟草专卖管理师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小学数学《分数除法》50道应用题包含答案
-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课件
- 化工试生产总结报告
- 复句与单句的辨析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