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防控方案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l禽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甲型流 感病毒属,为有囊膜的单股负链 RNA病毒。 lH7N9禽流感病毒对禽类的致病力 较H5N1弱,在禽类间易于传播且 难以发现,增加了人感染的机会。 l普遍对热敏感,加热至65 30分 钟或100 2分钟以上可灭活。对 低温抵抗力较强,在4水中或有 甘油存在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 以上。 病原学 3 流行病学 l传染源: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目前,大部 分为散发病例,有数起家庭聚集性发病,尚无持续人际 间传播的证据,应警惕医院感染的发生。 l潜伏期:多为7天以内,也可长至10天 l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或密切接触感染禽类的分泌物或 排泄物而获得感染;或通过接触病毒污染的环境感染。 l高危人群:在发病前10天内接触过禽类或者到过活禽市 场者,特别是中老年人。 4 1.标准预防 2.预检分诊 3.咳嗽礼仪 4.隔离病人 5.规范转诊 6.环境管理 1.标准预防 2.手卫生 3.空气管理 4.消毒与灭菌 5.医疗废物的管 理 1.规范使用防护用品 a口罩 b护目镜 c隔离衣 d.手套 2.手卫生 传染源传染源传染源传染源 传播传播传播传播 途径途径途径途径 易感易感易感易感 人群人群人群人群 防控策略 01 02 03 相关依据 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 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2013年版)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WS/T 311-2009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 染病防治法2004.8.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WS/T 367-2012 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 诊管理办法2005.2 疫源地消毒总则 GB19193-2015 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应当根据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流行病学特 点,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结合实际情况 ,建立预警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 (二)医疗机构应当开展临床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医务 人员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意识、报 告与处置能力,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报 告。 (三)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工作,发现疑似或 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感染患者时,应当按照有关要求 ,及时报告,做好相应处置工作。 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 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2013年版) (四)医疗机构应当规范消毒、隔离和防护工作,为医务 人员提供充足、必要、符合要求的消毒和防护用品,确保 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等措施落实到位。 (五)严格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的规定,做好 医疗器械、污染物品、物体表面、地面等清洁与消毒;按 照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的规定,加强诊疗环境的通 风,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 (六)在人感染H7N9禽流感感染患者诊治过程中产生的 医疗废物,应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 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和处置。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一)发热门诊。 1.应当建立疑似、确诊患者隔离、转出和救治的工作流程,其建 筑布局和工作流程应当符合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等有关要 求。发热门诊出入口应设有手卫生设施。 2.医务人员在诊疗工作中应当遵循标准预防原则,接触所有患者 时均应当戴外科口罩,严格执行手卫生等措施。接触疑似患者 或确诊患者时应当戴医用防护口罩。 3.医务人员应当掌握人感染H7N9禽流感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与临 床特征,对疑似或确诊患者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及时报告。患 者转出后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进行终末处理。 4.医务人员进入或离开发热门诊时,要按照有关要求,正确穿脱 防护用品。 5.陪伴者及病情允许的患者应当戴外科口罩。 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 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2013年版) 需要说明事项 隔离的实施应遵循“标准预防”和“基于疾病传 播途径的预防”原则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311-2009) 标准 预防 ONETWO 针对医院所有患者 和医务人员采取的 一组预防感染措 施。包括手卫生, 根据预期可能的暴 露选用手套、隔离 衣、口罩、护目镜 或防护面屏,以及 安全注射。-医 院隔离技术规范( WS/T311-2009) 基于患者的血 液、体液、分泌 物、非完整皮肤 和粘膜均可能含 有感染性因子的 原则。 标准预防的装备 个人防护 用品 ( PPE) 用于保护医务人员避免接触感染性因子的各 种屏障用品。包括口罩、手套、护目镜、 防护面罩、防水围裙、隔离衣、防护服等 ONE 口罩的分 费及使用 TWO 防护服的适用条件 THREE 护目镜 及防护 面屏的 适用 FOUR 其它 医用口罩的分类 医用口罩 一次使用 医用口罩 医用外科 口罩 医用防护 口罩 医用口罩分几类? 不同的医疗环境中,用佩戴什么样的医用口罩? 不同类型的医用口罩分别有哪些防护性能? 如何分辨不同类型的医用口罩? 国家质检总局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国质检 监联函2003319号文发出关于加强对普通脱脂纱 布口罩、医用防护口罩产品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 ,普通脱脂纱布口罩产品不属于医疗器械监督管 理条例的调整范围 国食药监械【2009】755号文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用 口罩注册工作的通知中指出目前,作为医疗器械 管理的口罩包括医用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和普 通医用口罩,普通脱脂纱布口罩不作为医疗器械管 理。说明纱布口罩不能作为医用个人防护用品使 用。 普通脱脂纱布口罩 口罩的质量和正确佩戴口罩的质量和正确佩戴 远比数量重要远比数量重要 医用外科口罩 使用方法 各项性能 指标 细菌过滤 效率(BFE )不小于 95% 颗粒过滤 效率(PFE )不小于 30% 合成血液穿 透性能有要 求:内侧面 不应出现渗 透 阻燃性能 采用不易 燃材料 覆盖住使用者的 口、鼻及下颌,为 接受处理的患者及 实施有创操作的医 务人员提供防护, 阻止血液、体液和 飞溅物传播的口罩 (去污区)。 执行 标准YY0469-2011 另外还对口罩带与口罩体连接点处 的断裂强力、鼻夹长度、口罩尺寸 及微生物指标均有要求。注:无密 合性要求 医用防护口罩 各项性能指标 颗粒过滤效率( PFE)不低于95%。 过滤效率等级:1 级95%,2级 99%,3 级 99.97% 气流阻力 :吸气阻 力不超过 343.2pa 密合性: 口罩总适 合因数应 不低于100 阻燃性能 采用不易 燃材料 适用范围:适用于医 疗工作环境下,过滤 空气中的颗粒物、阻 隔飞沫、血液、体 液、分泌物等的自吸 过滤式医用防护口 罩。主要技术标准执 行 GB 19083-2010, 2011年8月1日起实 施。 N95不是特定的产品名称。只是 符合N95标准。“N”的意思是不适 合油性的颗粒(not resistant to oil ) 合成血液穿透 性能有要求: 内侧面不应出 现渗透 医用口罩的识别 包装识别要“三看” .看执行标准:包装上执行标准不是“GB”(国家标准 )“YY”(医药行业标准)的医用口罩不符合医用防护 口罩标准。 2. 看中文名称:只要中文产品名称中不含 有“外科”“防 护”字样的医用口罩,都是普通级别的医用口罩。 3.看内部结构:过滤效果的好坏,主要由口罩中的滤材决 定。口罩常用滤材为熔喷布 (1)使用医用防护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时防止口罩鼻夹处 形成死角漏气,口罩与面部有良好的密合。 (2)医用口罩只能一次性使用。 (3)医用防护口罩的效能持续应用6h8h,口罩潮湿后或 受到病人血液、体液污染后应及时更换。 (4)每次佩戴医用防护口罩进入工作区域之前,应进行密 合性检查。应调整到不漏气为止。 (5)不能使用纱布口罩作为个人防护用品。 (6)摘口罩不要接触口罩前面(污染面)。 戴口罩注意事项 防护服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GB19082-2009 下列情况应穿防护服 a)临床医务人员在接触甲类或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患 者时。 b )接触经空气传播或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可能受到患 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 防护服 医务人员接触多个同类传染病患者时,防护服可连续应用 ; 接触疑似患者,防护服应每个患者之间进行更换; 防护服被患者血液、体液、污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需说明事项 1.护目镜 防止患者的血液、体液等具有感染性物质溅入人体眼部的 用品。 2. 防护面罩(防护面屏) 防止患者的血液、体液等具有感染性物质溅入人体面部的 用品。 护目镜、防护面罩的使用 眼罩 面罩 (二)急诊 1.应当建立预检分诊制度,制定并完善重症患者的转出、 救治应急预案并严格执行。 2.应当设置一定的隔离区域以满足疑似或确诊患者就地隔 离和救治的需要。 3.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照标准预防的原则进行个人防护和 诊疗环境的管理。 4.诊疗区域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并定时清洁消毒。 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 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2013年版) (三)普通病区(房) 1.应当备有应急隔离室,用于疑似或确诊患者的隔离与救 治,建立相关工作制度及流程,备有充足的应对急性呼吸 道传染病的消毒和防护用品。 2.病区(房)内发现疑似或确诊患者,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和工作流程,对患者实施及时有效隔离和救治。 3. 疑似或确诊患者宜专人诊疗与护理,限制无关医务人员 的出入,原则不探视;有条件的可以安置在负压病房或及 时转到有隔离和救治能力的专科医院。患者转出后按医 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进行终末处理。 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 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2013年版) (四)收治疑似或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感染患者的病区 (房)要求: 1.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应当符合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等有 关要求。 2.对疑似或确诊患者应当及时采取隔离措施,疑似患者和确 诊患者应当分开安置;疑似患者进行单间隔离,经病原学 确诊的同类型感染患者可以同室安置。 3.根据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传播途径,在实施标准预防的 基础上,采取飞沫隔离和接触隔离等措施。具体措施包括 : 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 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2013年版) (1)医务人员进入或离开隔离病房时,应当遵循医院隔 离技术规范的有关要求,并正确穿脱防护用品。 (2)原则上患者的活动限制在隔离病房内,若确需离开隔 离病房或隔离区域时,应当采取相应措施如佩戴外科口罩 ,防止造成交叉感染。 (3)用于疑似或确诊患者的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等医 疗器具应专人专用。非专人专用的医疗器具使用后,应当 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 (4)严格探视制度,原则上不设陪护。 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 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2013年版) 一、患者识别要求 1.按照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的要求,落 实门诊、急诊就诊患者的预检分诊和首诊负责制。预检分 诊应重点询问患者有无发热、呼吸道感染症状、流行病学 史等情况,发病前10天内,有接触禽类及其分泌物、排 泄物,或者到过活禽市场,或者与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 例有密切接触史。应对疑似患者发放医用外科口罩,并指 导患者正确佩戴,指导患者适时正确实施手卫生。 2.工作人员应正确引导疑似患者到指定的感染疾病科门诊 就诊。 需说明的问题 二、患者转运要求 1.患者转运包括从就诊地到临时安置地,从临时安置地到集中 安置地。应制定患者院内转运与院外转运的制度与流程。 2.疑似或确诊患者应及时转运至有条件收治的定点医疗机构救 治。 3.转运时,工作人员应做好经空气传播及接触传播疾病的个人 防护,转运中避免进行产生气溶胶的操作。例如气管插管及 相关操作、吸痰等。 4.疑似或确诊患者在转运途中,病情容许时应戴医用外科口 罩。 5.转运过程中若使用转运车辆,应通风良好,有条件的医疗机 构可采用负压转运车。转运完成后,应及时对转运车辆进行 终末消毒,终末消毒应遵循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的要 求。 6.患者确定转运时,应告知接诊医疗机构或医疗机构相关部门 的工作人员。 三、患者安置要求 1.安置地应确保相对独立,通风良好或安装了带有空气净 化消毒装置的通风系统,有手卫生设施。 2.集中安置地应相对独立,布局合理,分为清洁区、潜在 污染区和污染区,三区之间应设置缓冲间,缓冲间两侧 的门不应同时开启,以减少区域之间空气流通。若设置 负压病室,病室的气压宜为-30Pa,缓冲间的气压宜为-15 Pa。无逆流,不交叉。病室内应设置卫生间。 应严格服 务流程和三区的管理。各区之间界线清楚, 标识明显。 3.疑似或确诊患者宜安置在负压病区(房)中。应制定探 视制度,并限制探视人数和时间。 4.疑似患者应单人间安置,确诊的同种病原体感染的 患者可安置于同一病室,床间距不小于1.2m。 5.患者在病情容许时宜戴医用外科口罩,其活动宜限 制在隔离病室内。 6.无条件收治的医疗机构,对暂不能转出的患者,应 安置在通风良好的临时留观病室。 四、清洁、消毒与灭菌 1.空气净化与消毒应遵循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WS/T368的 相关要求。 主要方法:a)通风(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b) 获得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的空气净化设备;c)负压隔离病 房等。如采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应在通风系统安装空气 消毒装置。不宜常规采用化学喷雾法进行室内空气消毒。 2.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应遵循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WS/T367的相关要求。地面与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干燥 ,每天进行消毒,遇明显污染随时去污、清洁与消毒。地面 消毒采用400mg/L7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 30min。物体表面消毒方法同地面或采用1000mg/L 2 000mg/L季铵盐类消毒液擦拭。被病人血液、呕吐物、排泄 物或病原微生物污染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中水平以上 消毒方法。对于少量(10ml)血液或体液的溅污,应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 见的污染,然后在清洁和消毒。 3.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消毒或灭菌应遵循WS310.1、 WS310.2、WS310.3及相关标准的要求。患者宜使用一次性诊疗 器械、器具和物品。 4.患者转出、出院或死亡后,应按照WS/T367的要求进行终末消 毒。消毒方法应采用合法、有效的消毒剂如复合季铵盐消毒 液、含氯消毒剂进行物表、地面的擦拭消毒;或采用合法、有 效的床单元消毒器进行清洗和(或)消毒;紫外线灯照射及化 学喷雾方法进行空气消毒 5.患者死亡后,应使用防渗漏的尸体袋双层装放,消毒尸袋表面 ,并尽快火化。 6.医疗废物处理应遵循医疗废物管理的有关规定。隔离病人或者 疑似病人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物, 并及时密封。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排泄物,应按国家规定严格 消毒,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产 生的生活垃圾亦按医疗废物进行管理和处置。 (五)医务人员的防护。 1.医务人员应当按照标准预防的原则,根据其传播途径采取飞 沫隔离和接触隔离的防护措施。 2.医务人员使用的防护用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3.每次接触患者前后应当严格遵循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 求,及时正确进行手卫生。 4.医务人员应当根据导致感染的风险程度采取相应的防护措 施。 (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 染物品时应戴清洁手套,脱手套后洗手。 (2)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时,应戴 外科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穿隔离衣。 (3)对疑似或确诊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操作时,应戴医用防护 口罩、护目镜、穿隔离衣。 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 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2013年版) 1.医疗机构工作人员防护用品选用应按照分级防护的原则,进入 确诊或疑似患者房间时,应佩戴医用防护口罩或呼吸器;根据 暴露级别选戴帽子、手套、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隔离衣。医 务人员的分级防护要求参见经空气传播疾病医院感染预防与 控制规范WS/T511-2016。 2.工作人员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的具体要求和穿脱个人防护用品的 流程与操作应遵循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311的要求,确 保医用防护口罩在安全区域最后脱卸。使用后的一次性个人防 护用品应遵循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要求处置;可重复使用的 个人防护用品应清洗、消毒或灭菌后再用。 3.应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开展工作人员的症状监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陵园保洁合同范本
- 房子的按揭合同范本
- 空调询价合同范本
- led灯具供货合同范本
- 门窗合同范本样板图
- 定购汽车合同范本
- 服务居间合同范本
- 新建房阴阳合同范本
- 分期购买设备合同范本
- 建房用地使用合同范本
- 《电子商务概论》(第3版)白东蕊主编 第一章电子商务概述课件
- 眼的生物化学讲义
- 全业务竞争挑战浙江公司社会渠道管理经验汇报
- 护理副高职称答辩5分钟简述范文
- GB/T 42195-2022老年人能力评估规范
- GB/T 4909.4-2009裸电线试验方法第4部分:扭转试验
- GB/T 15155-1994滤波器用压电陶瓷材料通用技术条件
-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全套课件
- 做一名优秀教师课件
- 企业标准编写模板
- 商场开荒保洁计划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