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食性婴幼儿腹泻的推拿治疗技术课件_第1页
伤食性婴幼儿腹泻的推拿治疗技术课件_第2页
伤食性婴幼儿腹泻的推拿治疗技术课件_第3页
伤食性婴幼儿腹泻的推拿治疗技术课件_第4页
伤食性婴幼儿腹泻的推拿治疗技术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伤食性婴幼儿腹泻的 推拿治疗 概述 婴幼儿腹泻又称小儿消化不良,是3岁以下小儿 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疾病。发病率以夏秋季最高 ,临床表现以大便次数增多、便稀,甚至如水 样便,伴有不消化的乳食及黏液为主要特点, 呕吐和发热往往并存,严重者可有脱水和酸碱 平衡紊乱。 病因病机 其主要由于小儿脾常不足,运化功能尚未完善, 而生长发育迅速,所需水谷精微较成人更为迫切 ,但因小儿饮食不能自节,加之调护失宜,喂养 不当,过食生冷瓜果、肥甘厚腻等不易消化食物 ,伤害了脾胃,脾伤则不运,胃伤则不能消磨水 谷,从而混杂而下,并走大肠而发生泄泻。 诊断标准 诊断依据: 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5次,多达10次以上,呈淡 黄色,如蛋黄汤样,或色褐而臭,可有少量黏液 ,或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口渴等症。 有乳食不节、饮食不洁或感受湿邪的病史。 重者腹泻及呕吐较严重者,可见小便短少,体温 升高,烦渴神萎,皮肤干瘪,囟门凹陷,目珠下 陷,啼哭无泪,口唇樱红,呼吸深长,腹胀等。 大便镜检可有脂肪球,及少量红白细胞。 大便病原体检查可有致病性大肠杆菌等生长,或 分离出轮状病毒等。 重症腹泻有脱水、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 。 伤食性腹泻主症:大便酸臭,或如败卵,腹部胀 满,口臭纳呆,泻前腹痛哭闹,多伴有恶心呕吐 ,舌苔厚腻,脉滑有力。 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应用取得了较大进展 , 体现了中医学的优势与特色。 适应症 中医诊断属伤食型,西医属单纯性腹泻或称消化 不良性腹泻,无明显脱水或轻度脱水者,大便稀 烂夹有乳片或食物残渣,每日310次,便前腹痛 哭闹,不思饮食,腹胀拒按,嗳气或呕吐,大便 气味酸臭,夜寐欠安,舌淡红,苔厚腻或白厚。 禁忌证 1.传染类疾病:痢疾、霍乱、幼儿急疹等引起的 腹泻; 2.开放性软组织损伤:撞伤、刀伤等有皮肤破损 者; 3.局部皮肤病变:溃疡性皮炎、烫伤等; 4.推拿部位由结核菌、化脓菌感染引起的病症: 如骨结核、化脓性骨髓炎等; 5.推拿部位各种类型的骨折; 6.有严重出血倾向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症 等。 技术操作方法 常用穴位部位与作用 八卦穴:在手掌心的内劳宫周围。作用: 调畅气机、宽胸理膈。 清胃穴:从腕横纹到拇指跟的赤白肉际 处,即大鱼际赤白肉际处。作用:和胃消 食,降逆止呕。 脾穴:在大拇指桡侧缘,从拇指跟到拇指 端。作用:健脾益气,消食和胃。 大肠穴:从食指跟到食指端桡侧赤白肉 际处。作用:固肠涩便。 运土入水:从拇指端到小指跟的外侧缘 ,即大小鱼际赤白肉际处。作用:固肠止 泻,调和脾胃。 利小便(清小肠穴):即小指的尺侧缘, 从指跟到指端。作用:利尿通淋,分清降 浊。 长强穴:尾骨尖下0.5寸,相当尾骨尖端 与肛门的中点。作用:固肠涩便,收敛止 泻。 七节骨:从尾骨端到第四腰椎成一条直 线。作用:升提止泻,调节气机。 足三里:外膝眼下 3寸,胫骨外缘旁开1 横指。作用:健脾益气,和胃宽中。 承山:在小腿后侧用力时出现人字形的凹 陷处。作用:升提止泻,调和脾胃 止泻灵:在外踝骨直下与赤白肉交叉处 。作用:固肠止泻。 操作步骤及顺序 患儿端坐在椅子上或坐在床上,2岁以 内的小儿由家长怀抱,尽量使其患儿 舒服,或在患儿睡眠中操作。 医生要坐在患儿对面,将右手放在扶 手椅或桌子上,冬天在操作前要把自 己的手搓热,然后施术,夏天要注意 手保持干燥滑润。操作时先在患儿局 部或穴位上涂滑石粉再进行推拿,以 防皮肤损伤。 顺运八卦 患儿家长怀抱小儿,使小儿面向操作 者,医生用左手握患儿左手,使患儿 手心向上。医者用右手拇指或食中指 蘸上滑石粉,在内劳宫穴周围,从小 指侧顺时针向拇指方向做环向推动150 次。 推清胃穴: 患儿家长怀抱小儿,使小儿面向操作者,医生用 左手握患儿左手,使患儿手心向上。用右手食、 中指腹面或中指尺侧边缘沿患儿腕横纹开始沿大 鱼际赤白肉际推向拇指根300次。 补脾: 患儿家长怀抱小儿,使小儿面向操作者,医生用 左手握患儿左手,使患儿手心向上。医生用右手 拇指腹面或挠侧缘从患儿拇指端沿挠侧赤白肉际 推向指根300次。 补大肠: 患儿家长怀抱小儿,使小儿面向操作者,医生用 左手握患儿左手,使患儿手心向上。医生用右手 拇指的边缘或指腹面由食指指端桡侧面推向指根 300次 运土入水 患儿家长怀抱小儿,使小儿面向操作者,医生用 左手握患儿左手,使患儿手心向上。医生用右手 食、中指指腹面从患儿拇指桡侧端赤白肉际处沿 大鱼际、小鱼际赤白肉际推向小指根100次。 利小便: 患儿家长怀抱小儿,使小儿面向操作者,医生用 左手握患儿左手,使患儿手心向上。医生用右手 食中指指腹面从患儿小指根沿尺侧赤白肉际推向 指尖150次。 顺揉长强 令患儿俯卧在床上或趴在家长腿上,暴露臀部, 医生用右手拇指指端腹面,顺时针揉动尾骨下端 100次 推上七节骨: 仍令患儿俯卧,暴露臀部,医生用右手拇指边缘 从尾骨向上沿骶骨七节推至第四腰椎,反复推 300次 揉足三里: 患儿仰卧,医生用右手拇指或食指顺时针揉动 150次。 推上承山: 令患儿俯卧,医生用右手拇指的挠侧边缘或食、 中指并拢的指腹面从承山穴下经承山向上推150 次。 推止泻灵: 医生用左手握住患儿足踝部,用右手在外踝骨直 下与赤白肉际交叉点处来回推150次。 推拿时间、次数及疗程 顺运八卦150次,清胃300次,补脾300次,补大 肠300次,运土入水100次,利小便150次,顺揉 长强100次,推上七节骨300次,揉足三里150次 ,推上承山150次,推揉止泻灵100次。 每分钟推拿次数150次,每个病人需要15分钟, 主穴一般2分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