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汉代儒学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创办太学等手段,逐步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认识汉代儒学“大一统”的精神的价值2、过程与方法:用资料分析法理解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用阅读分析法理解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认识仁政思想对稳定社会、发展经济有积极作用;通过汉代教育体系的建立认识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重视教育对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教学重难点重点: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汉武帝重视儒学的具体措施。难点:对新儒学思想主张的理解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教学过程:问题一:儒学自诞生到西汉期间发展演变轨迹:春秋时期 战国后期 秦朝时候 西汉初年 问题二:汉初与民休息政策有哪些具体措施? 问题三:儒学在西汉的复苏的社会原因?董仲舒的学说哪些可体现相应的解决之道?问题原因学说思想王国土地限田、薄敛、省役边境阶级矛盾缓和阶级矛盾,制定规范限制人民问题四:汉武帝“独尊儒术”采取了哪些措施?或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思想: 政治: 教育:规定教科书和教官(内容和名称): 兴办太学: 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问题五:试分析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有哪些积极可取得的意义,哪些是今天应当扬弃的消极影响? 积极: 消极: 课堂练习一、 选择题1、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中央集权的强化 思想控制的加强 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A B C D2、汉武帝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的新儒家思想根本在于A 其宣扬的仁政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B 它适应了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的需要C 它吸收了各派学说,适应了不同阶层的要求D 汉武帝对原先的儒家思想不满3、(2004上海4)汉武帝问策贤良文学,董仲舒对曰:“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引自汉书董仲舒传)董的对策A指出了汉武帝的弱点 B违背了汉武帝初衷 C触犯了汉武帝忌讳 D迎合了汉武帝意愿4、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内容是A“天人感应”与“君权神授”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D“无为而治”,与民休息5、董仲舒对儒学进行改造,据此西汉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主要区别A神化封建统治 B宣扬仁政 C为统治者服务D反对苛政刑杀 6、儒家学说到了汉代有了新的发展,这个新的发展是主张A人定胜天 B贵贱有序 C君权神授 D实行仁政7、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朝“焚书坑儒”的根本着眼点是A压制知识分子 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C完善法律机制 D区别对待古代文化8、汉代儒学和先秦儒学的关系是A完全更新 B因循守旧 C继承和发展 D外在形式的变化9、天人感应说从本质上讲是一种A民本思想 B限制王权思想 C君权神授思想 D阴阳五行思想10、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中对最高统治者具有警示作用的是A春秋大一统 B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C仁政 D三纲五常11、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最主要是由于A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发挥B儒家思想是西汉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C汉武帝重用信奉儒学的人D儒家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12、战国秦汉时期,思想界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所反映的根本问题是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 B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C商品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加强1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思想之间的关系是A用政治上的统一保证思想上的统一B用君权神授的思想来巩固统一C用思想上的统一为巩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D儒家思想逐步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14、汉武帝时,两座宫殿先后失火。董仲舒上书说,火灾是天意的表达,应诛杀不法诸侯和不法大臣。很多重臣愤怒地建议处死董仲舒,但武帝却赦免了他。这个故事说明A董仲舒借题发挥,武帝宽宏大量B汉武帝内心不反对君主借天机行事C董仲舒言者无罪,诸大臣量刑不当D汉武帝相信天意,不反对火灾天意说15、西汉时期儒家思想之所以成为正统思想,主要是因为A法家思想导致秦朝短命而亡B儒家提出了“君权神授”的理论C汉武帝重用信奉儒家思想的人D儒家思想适应了时代的需要16、董仲舒的新儒学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了理论基础。其主要是因为董仲舒提出了A“春秋大一统”思想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D.“限民名田”“塞兼并之路”17、汉武帝的哪些措施,对于促使儒家思想居于正统地位起了直接的作用举贤良对策 重用文学儒者 举办太学,讲授儒家经典 设立地方郡国学校,广泛传播儒学A. B. C. D.二、 非选择题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统一,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认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患,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请回答:(1)材料一之主张导致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事件产生了什么样的后果?(2)按照材料二之主张,汉武帝实行了什么文化政策?这一政策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两则材料之主张有何相同之处?有何不同之处?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材料二 诸不在六艺之、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请回答:(1) 上述两则材料是哪位思想家的观点? (2) 根据上述两则材料,该思想家分别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3) 上述主张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学案答案问题一:应运而生;蔚然大宗;遭到打击;逐渐复苏问题二:减轻田租、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让大量士兵回家,授予田宅,并免除一定的赋税和徭役等。 问题三:问题原因学说思想王国诸侯国实力日益膨胀“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土地土地兼并剧烈限田、薄敛、省役边境匈奴为患“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上的统一阶级矛盾缓和阶级矛盾,制定规范限制人民制定道德标准“三纲五常”问题四:思想: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政治:用文学儒者参与国家大政教育:规定教科书和教官(内容和名称):诗书礼易春秋博士兴办太学: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使非贵族官僚家庭的子弟也可凭太学资格做官;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建立地方教育系统:儒学于各郡县得到推广,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的地位。问题五:积极:1、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大一统的国家,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2、对儒学为主流的传统文化起了积极作用3、发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消极:1、唯心主义的成分应批判2、扼杀不同流派的思想专制作风不可取,应当鼓励各种学术思想争鸣3、带有神学迷信色彩,宣扬纲常伦理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应批判选择题:15DBDBA 610CBCCB 1115 DBCBD 16 A 17 C材料题:1(1)焚书坑儒。摧残了文化,禁锢了思想。(2)罢黜百家,独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育研究生开题报告模板
- 氧气的制取课件要点
- 危重症护理课件
- 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2024-2025学年五下数学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 植发手术后期护理常规
- 高效课堂教学设计与评价
- 大学生用电安全教育
- 九年级女生青春期教育
- 2025年中国清香梅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泰乐新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期末考试-公共财政概论-章节习题
- 《飞机结构与系统》课件-机翼结构
- 运动与身体教育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温州大学
- 电梯维保服务考核标准及评分办法
- (正式版)JBT 3300-2024 平衡重式叉车 整机试验方法
- 2024全新校医合作协议(重点条款版)
- 小脑梗死的护理查房
- 水产养殖公司合伙人股权分配协议
- 急救医疗资源整合优化研究
- 牛津译林7A-Unit3、4单元复习
- 专题四“挺膺担当”主题团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