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的中西医治疗课件_第1页
腹泻的中西医治疗课件_第2页
腹泻的中西医治疗课件_第3页
腹泻的中西医治疗课件_第4页
腹泻的中西医治疗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执业药师继续 教育 河南中医学院 唐华伟 腹泻的西医治疗 n概述 n临床表现 n鉴别 n药物治疗 n用药注意事项 概念 n一日内排便超过3次,或粪便中脂肪成分增 多,或带有未消化的食物,或带有脓血者 称为腹泻 病因 n感染性腹泻 n炎症性腹泻 n消化性腹泻 n激惹性(或旅行者)腹泻 n激素性腹泻 n菌群失调性腹泻 n功能性腹泻 n肠易激综合症 感染性腹泻 n细菌:沙门菌属、副溶血弧菌、金葡菌、 大肠杆菌、痢疾杆菌、艰难梭菌 n真菌:肠念珠菌 n病毒:轮状病毒、柯萨奇病毒 n寄生虫:阿米巴、血吸虫、梨鞭毛虫 n食物中毒 炎症性腹泻 n直肠或结肠溃疡 n肿瘤 n炎症 消化性腹泻 n消化不良 n吸收不良 n暴饮暴食 激惹性(或旅行者)腹泻 n各种外界刺激 n受寒 n水土不服 n过食海鲜 n过食油腻 n辛辣食物刺激 激素性腹泻 n激素产生过多 n变态反应 n肠肿瘤 菌群失调性腹泻 n肠道正常细菌的数量或比例失去平衡 n长期服用广谱抗菌素或肾上腺皮质激素而 诱发 功能性腹泻 n精神因素为多 n紧张 n激动 n惊吓 n结肠过敏 肠易激综合症 n类似于腹泻 n伴有腹痛和结肠功能紊乱 n没有感染和炎症 n原因不明 n致病因素:饮食、生活方式、其他部位感 染、其他部位炎症 腹泻类型 n急性腹泻 n慢性腹泻 急性腹泻病因 n肠道感染 n食物中毒 n出血性坏死性肠炎 n急性局限性肠炎 n肠型紫癜 急性腹泻分型 n痢疾样腹泻 n水样腹泻 痢疾样腹泻 n黏膜破坏 n频频排出脓血性粪便 n腹痛 n里急后重 水样腹泻 n粪便中不含红细胞、脓细胞 n无腹痛 n无里急后重 慢性腹泻病因 n阿米巴痢疾 n结核 n血吸虫病 n肿瘤 n食物中毒 n流行性腹泻 n小肠炎性腹泻 n结肠炎性腹泻 临床表现鉴别 n小肠炎性腹泻:水样腹泻、量多 n细菌性痢疾:脓血便、粘液便 n阿米巴痢疾:暗红色果酱样便 n沙门菌属或金葡菌型食物中毒:黄水样便 n肠道阻塞/吸收不良综合症:脂肪泻、白陶土色便 n婴儿消化不良:黄绿色混有奶瓣 n嗜盐菌型食物中毒/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血水 或洗肉水样便 n激惹性腹泻:水样便、伴有粪便的颗粒、下泄急 促、肠鸣音、腹痛剧烈 腹泻的西药治疗 n活性成分:药用炭、鞣酸蛋白、盐酸小檗 碱(黄连素)、口服补盐液、乳酸菌素 n制剂:双歧三联活菌制剂、第一芽孢杆菌 活菌制剂、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复方乳酸 菌胶囊、口服双歧杆菌活菌制剂 非处方药 n感染性腹泻:(首选)黄连素、口服活性炭、 口服鞣酸蛋白 n消化性腹泻:胰腺功能不全胰酶;摄食脂肪 过多胰酶、碳酸氢钠;蛋白质消化不良胃 蛋白酶;伴腹胀者乳酶生/二甲硅油 n激惹性腹泻:双八面蒙脱石,同时口服乳酶生 或微生态制剂 n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微生态制剂复方嗜酸 乳杆菌片、双歧三联活菌胶囊 肠道菌群简介 n正常人体内肠道中约有400500种菌群共同 生长,并相互依赖和制约 n益生菌(对人体有益的细菌)可制约致病菌的 生长繁殖,减少肠道内毒素的生成,维持肠道 内正常菌群的平衡,同时促进人体对营养物质 的吸收 n双歧杆菌与其他厌氧菌共同在肠道黏膜表面形 成一道生物屏障,防止细菌侵入 n乳杆菌在肠道内可抑制腐败菌的生长,防治肠 道内蛋白质的发酵,减少腹胀和腹泻 处方药 n感染性腹泻: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 环丙沙星 n病毒性腹泻(抗生素或微生态制剂基本无效):阿 昔洛韦、泛昔洛韦 n激惹性腹泻:硝苯地平 n急慢性功能性腹泻:洛哌丁胺(首选)、地芬诺酯 n肠易激综合症IBS:匹维溴胺,女性选用阿洛司琼 n腹痛较重或反复呕吐腹泻腹痛剧烈时:山莨菪碱、 颠茄浸膏片 用药注意事项(一) n应用止泻药同时应对因治疗 n适当补充钾盐 n消化和吸收不良综合症、胰腺功能不全引 起的消化不良性腹泻患者,应采用胰酶替 代疗法 n及时补充水和电解质 n腹泻可导致全身血容量下降,是血液粘稠 度增加和流动缓慢,容易诱发脑动脉闭塞 、脑血流不足、脑梗死(塞) 用药注意事项(二) n黄连素(盐酸小檗碱)不宜与鞣酸蛋白合用 n鞣酸蛋白不宜与铁制剂合用 n微生态制剂对细菌和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 在早期治疗时不提倡使用 n微生态制剂不宜与抗生素、药用炭、黄连素 、鞣酸蛋白同时用,若合用应在间隔3小时以 后 n药用炭对长期腹泻或腹胀的3岁以下儿童禁用 n活性炭不宜与维生素、抗生素、生物碱、乳 酶生、各种消化酶等同时使用 腹泻的中医 治疗 河南中医学院 唐华伟 腹泻的中医治疗 n概念 n腹泻与痢疾的鉴别 n症状鉴别要点 n辩证分型 n主要症状 n治法 n方药 n药物加减 概念 n泄泻: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 如水样泻的一种疾病 n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 为主证的一种疾病 n发病时间:四季均有,以夏秋季多见 辩证分型(腹泻) n寒湿(风寒)腹泻 n湿热(暑湿)腹泻 n肠胃积滞腹泻 n肝气乘脾腹泻 n脾胃虚弱腹泻 n肾阳虚衰腹泻 辩证分型(痢疾) n湿热痢疾 n疫毒痢疾 n寒湿痢疾 n阴虚痢疾 n虚寒痢疾 n休息痢疾 n脾虚痢疾 痢疾与腹泻的鉴别 n病位:肠道 n共性:腹痛。腹泻泻后痛减,痢疾泻后痛 不减 n痢疾:以腹痛、泻下赤白粘液为主 n腹泻: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 泻下如水样 症状鉴别要点 n寒证:大便清稀、完谷不化 n热证:色黄褐而臭、泻下急迫、肛门灼热 n实证:腹部疼痛急迫拒按、泻后痛减 n虚症:病程较长、腹痛不甚、喜温喜按、神疲 肢冷 n肠胃积滞:腹痛肠鸣、味如败卵、泻后痛减 n肝气乘脾:胸胁胀闷、嗳气食少 n脾胃虚弱:大便时溏时泻、完谷不化 n肾阳虚衰:黎明前腹痛肠鸣即泻、泻后即安、 形寒肢冷 寒湿(风寒)腹泻 n症状:泄泻清晰,甚至如水样,腹痛肠鸣, 脘闷食少,或伴有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 体酸痛,苔薄白或白腻 n治法:解表散寒,芳香化湿 n方药:藿香正气散,湿邪偏重用胃苓汤 n藿香正气散:藿香 紫苏 白芷 桔梗 白术 厚朴 半夏曲 大腹皮 茯苓 陈皮 甘草 大 枣 n胃苓汤:苍术 厚朴 陈皮 甘草 生姜 大枣 桂枝 白术 泽泻 茯苓 猪苓 湿热(暑湿)腹泻 n症状: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 ,粪便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烦热口渴 ,小便短黄,舌苔黄腻 n治法:清热利湿 n方药:葛根芩连汤。葛根 黄芩 黄连 炙 甘草 加茯苓、木通、车前子增强利湿之效 肠胃积滞腹泻 n症状: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 后痛减,伴有不消化之物,脘腹胀满,嗳 腐吞酸,不思饮食,舌苔垢浊或厚腻 n治法:消食导滞 n方药:保和丸。神曲 山楂 茯苓 半夏 陈 皮 连翘 莱菔子 肝气乘脾腹泻 n症状:平时多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多 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发生腹痛泄泻 ,舌淡红 n治法:抑肝扶脾 n方药:痛泻药方。白术 白芍 防风 炒陈 皮 脾胃虚弱腹泻 n症状:大便时溏时泻,水谷不化,少进油 腻食物即大便次数增多。 饮食减少,脘腹 胀闷不舒,面色萎黄,肢倦乏力,舌苔淡 白 n治法:健脾益胃止泻 n方药:参苓白术散。人参 茯苓 白术 桔 梗 山药 甘草 白扁豆 莲子肉 砂仁 薏 苡仁 脾阳虚衰泄泻 n症状:腹泻伴腹中冷痛,手足不温,舌淡 白 n治法:温中散寒止泻 n治法:附子理中丸加味。炮附子 人参 白 术 炮姜 炙甘草加吴茱萸、肉桂 肾阳虚衰泄泻 n症状:泄泻多在黎明之前,腹部作痛,肠 鸣即泻,泻后即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 ,舌淡苔白 n治法: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n方药:四神丸。补骨脂 肉豆蔻 吴茱萸 五味子 生姜 大枣 湿热痢疾 n症状:腹痛,里急后重,泻下赤白混杂, 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苔腻微黄 n治法:清热解毒止痢 n方药:芍药汤加银花。黄芩 芍药 炙甘草 黄连 大黄 槟榔 当归 木香 肉桂 加银 花 疫毒痢疾 n症状:发病急骤,泻下鲜紫脓血,腹痛剧 烈,里急后重较重,或高热口渴,头痛烦 躁,甚则神昏痉厥,舌质红绛 n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n方药:白头翁汤加味。白头翁 秦皮 黄连 黄柏 加黄芩、银花、赤芍、丹皮、地榆、 贯众 寒湿痢疾 n症状:泻下赤白粘冻,白多赤少,或纯为 白冻,伴有腹痛,里急后重,饮食乏味, 胃脘饱闷,头身困重,舌质淡,苔白腻 n治法:温化寒湿 n方药:胃苓汤加减。苍术 厚朴 陈皮 甘 草 生姜 大枣 桂枝 白术 泽泻 茯苓 猪 苓 去掉泽泻、猪苓 加芍药、当归、槟榔 、木香、炮姜 阴虚痢疾 n症状:泻下赤白脓血,或泻下鲜血粘稠, 脐腹灼痛,虚坐努责,食少,心烦口干, 舌质红绛少苔,或舌光红少津 n治法:养阴清肠止痢 n方药:驻车丸加减。黄连 阿胶 当归 干 姜 加白芍 甘草 虚寒痢疾 n症状:泻下稀薄,带有白冻,甚则滑脱不 禁,或腹部隐痛,食少神疲,四肢不温, 腰酸怕冷,舌淡苔薄白 n治法:温补脾肾,收涩固脱 n方药:桃花汤或真人养脏汤 n桃花汤:赤石脂 干姜 粳米 n真人养脏汤:诃子 罂粟壳 肉豆蔻 白术 人参 木香 肉桂 炙甘草 生姜 大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