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温里剂课件_第1页
《方剂学》温里剂课件_第2页
《方剂学》温里剂课件_第3页
《方剂学》温里剂课件_第4页
《方剂学》温里剂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学课件1 第六章 温里剂 医学课件2 【概述】 一、定义: 1 凡以温热药为主组成 具有温里助阳、散寒通脉作用 治疗里寒证的方剂 二、立法依据: 素问.至真要大论“寒者热之”,“治寒以热” 医学课件医学课件 3 3 适应证 里寒证 1.素体阳虚,寒从中生 2.外寒直中三阴,深入 脏腑 3.表寒治疗不当,寒邪 乘虚入里 4.失治、误治或服寒药 太过 症见:但寒 不热,喜暖 倦卧,口淡 不渴,小便 清长,舌淡 苔白,脉沉 迟或细等 医学课件4 三、分类、适应证、代表方: 1、温中祛寒中焦虚寒理中丸 2、回阳救逆阴寒内盛四逆汤 3、温经散寒寒凝经脉当归四逆汤 医学课件5 四、使用注意: 1、辨清寒之真假 2、寒为阴邪,易伤阳气,故温里剂常配补气药 3、随时空的不同权蘅用量的轻重 4、素体阴虚及失血病人慎用 5、阴邪太盛,服药入口即吐者,可反佐少量寒 凉药。 医学课件6 五、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理中丸、小建中汤、吴茱萸汤、四逆 汤、当归四逆汤、阳和汤 2、熟悉:(1)温里剂含义、适应证、分类及 注意事项。 (2)回阳救急汤 医学课件7 第一节 温中祛寒 一、适应证: 中焦虚寒证。脘腹疼痛,呕吐下利, 不思饮食,肢体倦怠,手足不温,舌苔 白滑,脉沉迟等。 二、方剂配伍特点: 温中散寒药配伍益气健脾药。 三、代表方: 理中丸、小建中汤等。 医学课件8 理 中 丸 伤寒论 【组成】 人参 干姜 甘草 白术 【功用】 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病因病机】 脾胃虚寒 医学课件9 【主治】 1、脾胃虚寒证。 脘腹绵绵作痛,喜温喜按,呕吐, 大便稀溏,脘痞食少,畏寒肢冷,口不 渴,舌淡苔白润。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理中丸 医学课件10 2、阳虚失血证。 便血、吐血、衄血或崩漏等,血色暗 淡,质清稀。 3、脾胃虚寒所致的胸痹。 4、病后多喜涎唾。 5、小儿慢惊。 理中丸 医学课件11 【方解】 君干姜:温脾阳,祛寒邪,扶阳抑阴 臣人参:补气健脾 佐白术:健脾燥湿 一合参,术以助益气健脾 佐使甘草 二为缓急止痛 三为调和诸药 理中丸 医学课件12 【配伍特点】 温补并用,以温为主。 【证治要点】 本方为治疗中焦虚寒证的基础方。临床 应用以脘腹绵绵作痛,呕吐便溏,畏寒肢冷 ,舌淡,苔白,脉沉细为证治要点。 理中丸 医学课件医学课件1313 【加减应用加减应用】 虚寒甚者 + 附子、肉桂以增强温阳祛寒之力 呕吐甚者 + 生姜、半夏以降逆和胃止呕 下利甚者 + 茯苓、扁豆以健脾渗湿止泻 阳虚失血者 - 干姜 + 炮姜、艾叶、灶心土以 温涩止血 胸痹 + 薤白、桂枝、枳实振奋胸阳,舒畅气 机 理中丸 【药理研究】 1、抗溃疡作用 2、对内分泌的影响 3、增强免疫功能作用 4、双向调节肠蠕动作用 理中丸 【现代运用】 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胃下垂、胃扩张、慢性结肠炎等脾胃 虚寒者,可用本方治之。 理中丸 1616医学课件医学课件 小 建 中 汤 伤寒论 【组成】 桂枝 甘草 大枣 芍药 生姜 胶饴 【功用】 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病因病机】中焦虚寒, 肝脾失和,化源不足。 本方是由桂枝加芍药汤, 重用饴糖组成 医学课件17 【主治 】 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证。 1、中焦虚寒: 腹中拘急疼痛,喜温喜 按,神疲乏力,虚怯少气; 3、营血不足:心中悸动,虚烦不宁, 面色无华; 2、阳虚发热:四肢酸楚,手足烦热, 咽干口燥,舌淡苔白,脉细弦。 小建中汤 医学课件18 【方解】 君饴糖(重用):温补中焦;缓急止痛 臣 桂枝:温阳气,祛寒邪 白芍:养营阴,缓肝急,止腹痛 佐 生姜:温胃散寒 调和脾胃 大枣:补脾益气 调和阴阳 佐使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小建中汤 医学课件19 【配伍特点】 柔肝理脾,益阴和阳,温中补虚 【证治要点】 本方既是温中补虚,缓急止痛之剂,又是 调和阴阳,柔肝脾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腹中 拘急疼痛,喜温喜按,舌淡,脉细弦为证治要 点。 小建中汤 医学课件医学课件2020 【加减应用加减应用 】 中焦寒甚者 + 干姜以增强温中散寒之力 气滞者 + 木香行气止痛 便溏者 + 白术健脾燥湿止泻 面色萎黄、短气神疲者 + 人参、黄芪、当 归补养气血 小建中汤 2121医学课件医学课件 【药理研究】 1、抗溃疡作用 2、抗炎、止痛作用 小建中汤 2222医学课件医学课件 【现代运用】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慢性肝 炎、神经衰弱、再生障碍性贫血、功能性发 热、过敏性肠炎等属中焦虚寒、阴阳不调者、 可用本方治之。 小建中汤 医学课件医学课件2323 吴茱萸汤吴茱萸汤伤寒论伤寒论 食后泛泛欲食后泛泛欲呕呕,或呕吐酸水,或呕吐酸水, 或干呕,或吐清涎冷沫或干呕,或吐清涎冷沫 肝胃虚寒肝胃虚寒 胸满脘痛胸满脘痛 巅顶头痛巅顶头痛 浊阴上逆浊阴上逆 畏寒肢凉,甚则伴手足逆冷,畏寒肢凉,甚则伴手足逆冷, 大便泄泻大便泄泻,烦躁不宁,烦躁不宁 舌淡苔白滑,脉沉弦或迟舌淡苔白滑,脉沉弦或迟 病机:病机:阳明、厥阴、少阴三经虚寒,浊阴上逆 医学课件医学课件2424 治法治法:温中补虚,降逆止呕 方义:方义: 君君吴茱萸吴茱萸降逆止呕;降逆止呕; 臣臣生姜生姜温胃散寒,降逆止呕 佐佐人参人参补脾益气 使使大枣大枣益气补脾,调和诸药 辨证要点: 食后欲呕,或巅顶头痛,干呕吐涎沫,畏 寒肢凉,舌淡,苔白滑,脉弦细而迟。 医学课件医学课件2525 随证加减: 呕吐甚者加半夏、陈皮、砂仁。 头痛剧者加川芎。 虚寒重者加干姜、小茴。 使用注意: 胃热呕吐、阴虚呕吐以及肝阳上亢之头痛 均禁用。 2626医学课件医学课件 第二节 回阳救逆 一、适应证: 阳气衰微,阴寒内盛,阴盛格阳,戴阳证 。症见四肢厥逆,精神萎靡,恶寒蜷卧,甚或 冷汗淋漓,脉微欲绝等。 二、方剂配伍特点: 温热药物为主组方,或配益气固脱之品。 三、代表方: 四逆汤、回阳救急汤等。 2727医学课件医学课件 四 逆 汤 伤寒论 【组成】 附子 干姜 甘草 【功用】 回阳救逆 【病因病机】 心肾阳虚,阴寒内盛 2828医学课件医学课件 【主治】 心肾阳衰寒厥证。 四肢厥逆,恶寒蜷卧,神衰欲寐 ,面色苍白,腹痛下利,呕吐不渴, 舌苔白滑,脉微细。 四逆汤 医学课件医学课件2929 病机 寒邪深入少阴至肾阳衰微 肾寒不能温脾而为脾肾阳虚 肾阳虚致心阳不足形成心肾两虚 阳气内衰,阴寒独盛,故厥逆吐利乃作 3030医学课件医学课件 【方解】 君附子:大辛大热,温壮肾阳,破散阳 寒,回阳救逆 臣干姜:温中散寒,助阳通脉,“附子 无姜不热” 一则益气补中 佐使炙甘草 二则缓姜、附峻烈之性 三则调和诸药 四逆汤 3131医学课件医学课件 【配伍特点】 先后天并温,功专效宏。 【证治要点】 本方是回阳救逆的基础方,同时也是 中医的急救方之一。临床应用以四肢厥 逆,神衰欲寐,面色苍白,脉微细为证治 要点。 四逆汤 3232医学课件医学课件 【药理研究】 升压作用 强心作用 利尿作用 改善微循环作用 抗炎作用 改善肾功能作用 四逆汤 3333医学课件医学课件 【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急 性胃肠炎吐泻过多、或某些急证大汗而见 休克属阳衰阴盛者。 四逆汤 医学课件医学课件3434 附方:附方: 1 1、通脉四逆汤、通脉四逆汤 组成:四逆汤倍干姜,附子适当加量。 功用:破阴回阳,通达内外。 主治:心肾阳虚,阴盛格阳证。 医学课件医学课件3535 2 2、四逆加人参汤、四逆加人参汤 组成:四逆汤加人参 功用:回阳救逆,益气固脱。 主治:心肾阳虚,恶寒蜷卧,脉微而复自 下利,利虽止而余证仍在者。 医学课件医学课件3636 3 3、白通汤、白通汤 组成:葱白四茎,干姜一两,生附子一枚 功用:破阴回阳,贯通上下。 主治:心肾阳虚,阴盛戴阳证。手足厥逆 ,下利脉微,面赤者。若“利不止,厥逆无 脉,干呕,烦者”,加猪胆汁一合,人尿五 合,名白通加猪胆汁汤。 医学课件医学课件3737 4 4、参附汤、参附汤 组成:人参四钱 附子炮三钱,用水煎服 ,阳气脱陷者,倍用之。 功用:益气回阳救脱。 主治:阳气暴脱证。四肢厥逆,冷汗淋漓 ,呼吸微弱,脉微欲绝。 提问:在组成、主治、功效方面与理中丸 有何异同? 医学课件医学课件3838 回阳救急汤回阳救急汤伤寒六书伤寒六书 组成:附子、干姜、人参、甘草、白术、 肉桂、陈皮、五味子、茯苓、半夏、生姜 、麝香 功用:回阳固脱,益气生脉 主治:寒邪直中三阴,真阳衰微证。四肢 厥冷,神衰欲寐,恶寒蜷卧,吐泻腹痛, 口不渴,甚则身寒战栗,或指甲口唇青紫 ,或吐涎沫,舌淡苔白,脉沉微,甚或无 脉。 医学课件医学课件3939 本方由四逆汤合六君子汤,加肉桂、 五味子、生姜、麝香组成。 辨证要点:四肢厥冷,神衰欲寐,下 利腹痛、脉微或无脉。 使用注意:麝香用量不宜过大。服药 后手足温和即止。 医学课件医学课件4040 病案分析:病案分析: .患者,男,44岁。脘腹拘急时痛 ,喜温喜按三年余,并伴有面色无华 ,神疲乏力,心悸气短,手足烦热, 咽干口燥,舌淡苔白,脉弦细。 医学课件医学课件4141 2.患者,女,44岁。头痛以巅顶为主 ,痛甚时烦躁欲死,伴有恶心呕吐, 畏寒喜热,手足不温,口不渴,舌淡 苔白,脉沉弦迟 。 作 业 回阳救逆方剂的组方规律 4242医学课件医学课件 第三节 温经散寒 一、适应证: 寒凝经脉证。手足厥寒,肢体疼痛, 或发阴疽等。 二、方剂配伍特点: 温经散寒药加补养营血药。 三、代表方: 当归四逆汤、阳和汤等。 4343医学课件医学课件 当归四逆汤 伤寒论 【组成】 当归 桂枝 芍药 细辛 甘草 通草 大枣 【功用】 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病因病机】 营血虚弱,寒凝经脉,血行 不利 4444医学课件医学课件 【主治】 血虚寒厥证。 手足厥寒,或腰、股、腿、足、 肩臂疼痛,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 细或细而欲绝。 当归四逆汤 4545医学课件医学课件 【方解】 君 当归:养血和营 桂枝:温经散寒,温通血脉 臣 细辛:温经散寒,助桂枝温通血脉 白芍:养血和营,助当归补养营血 佐通草:通经脉,畅血行; 大枣(重用,既合归、芍以补营血,又防 桂枝、细辛燥烈太过,伤及阴血) 佐使甘草:益气健脾,调和诸药 当归四逆汤 4646医学课件医学课件 【配伍特点】 温阳与散寒并用,养血与通脉兼 施,温而不燥,补而不滞。 【证治要点】 本方是养血温经散寒的常用方。临 床应用以手足厥寒,舌淡苔白,脉细欲 绝为证治要点。 当归四逆汤 医学课件医学课件4747 【加减应用加减应用】 腰、股、腿、足疼痛属血虚寒凝者 + 川 断、牛膝、鸡血藤、木瓜 兼水饮呕逆 + 吴茱萸、生姜 血虚寒凝之经期腹痛、寒疝、睾丸掣痛、 牵引少腹冷痛者 + 乌药、茴香、良姜、香 附等理气止痛 当归四逆汤 4848医学课件医学课件 【药理研究】 改善甲皱微循环作用 【现代运用】 雷诺氏病、冻疮、血栓闭塞性脉管 炎、风湿性关节炎、小儿麻痹等属于血 虚寒凝者,可用本方治之。 当归四逆汤 4949医学课件医学课件 阳和汤 外科证治全生集 【组成】 熟地 肉桂 麻黄 鹿角胶 白芥子 炮姜炭 生甘草 【功用】 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病因病机】 素体阳虚,营血不足,寒凝痰 滞,痹阻于肌肉、筋骨、血脉。 5050医学课件医学课件 【主治】 阴疽。 贴骨疽、脱疽、流注、痰核、鹤 膝风等,患处漫肿无头,皮色不变, 酸痛无热,口中不渴,舌淡苔白,脉 沉细或迟细。 阳和汤 5151医学课件医学课件 【方解】 君 熟地:温补营血,填精补髓 温阳补血 鹿角胶:温肾阳,益精血 臣肉桂、姜炭:温阳散寒,温通血脉 佐 白芥子:温化寒痰,通络散结,祛皮里膜外之痰 麻黄:辛温达卫,宣通毛窍,开肌腠,散寒凝 使生甘草:解毒和药 阳和汤 5252医学课件医学课件 【配伍特点】 温阳与补血并用,祛痰与通络相伍 。 【证治要点】 本方是治疗阴疽的常用方。临床应 用以患处漫肿无头,皮色不变,酸痛无 热为证治要点。 阳和汤 医学课件医学课件5353 【加减应用加减应用】 气虚不足者 + 党参、黄芪甘温益气 阴虚重者 + 附子温阳散寒 阳和汤 用量特点: 熟地重用,麻黄轻用。 使用注意: 阳证禁用。 5454医学课件医学课件 【现代运用】 慢性淋巴结炎、骨与关节结核、骨 膜炎、脂肪瘤、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腰 椎间盘脱突症、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 等属于阴寒凝滞者,可用本方治之。 阳和汤 医学课件医学课件5555 病案分析病案分析 患者,女,32岁。发病三年,手足厥冷, 但不过膝,不过肘,面色 白,口不渴 ,舌 淡苔白,脉沉细。 作 业 四逆散、四逆汤、当归四逆汤临床如何区 别、使用? 细辛 药性:辛,温。有小毒 归肺、肾、心经 功效:解表散寒,祛风止痛 ,通窍,温肺化饮 应用: 1、风寒感冒 2、头痛,牙痛,风湿痹痛 3、鼻渊 4、肺寒咳喘 通草 药性:甘、淡,微寒。归 肺、胃经 功效:利尿通淋,通气下乳 应用: 1、淋证,水肿 2、产后乳汁不下 当归 药性:甘、辛、温。归肝、心、 脾经。 功效: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 便。 应用: 1、血虚诸证 2、血虚血瘀,月经不调,闭经、痛 经。 3、虚寒性腹痛,跌打损伤,痈疽疮 疡,风寒痹痛。 4、血虚肠燥便秘。 干姜 药性:辛、热。归脾、胃 肾、心、肺经 功效:温中散寒,回阳通 脉,温肺化饮 应用: 1、腹痛,呕吐,泄泻 2、亡阳证 3、寒饮喘咳 附子 药性:辛、甘,大热。归 心、肾、脾、经。 功效:回阳救逆,不火助 阳,散寒止痛。 应用: 1、亡阳证 2、阳虚证 3、寒痹证 甘草 药性:甘,平。归心、肺、脾经。 功效: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 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应用: 1、心气不足,脉结代、心动悸 2、脾气虚证 3、咳喘 4、脘腹四肢挛急疼痛 5、热毒疮疡,咽喉肿痛,药食中毒 6、调和药性 大枣 药性:甘,温。 归脾、胃经。 功效:补中益气 养血安神 应用: 1、脾虚证 2、脏躁,失眠证 甘草 药性:甘,平。归心、肺、脾经。 功效: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 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