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19800-2005 是一项针对无损检测领域中声发射检测换能器一级校准的国家标准。该标准规定了声发射检测换能器在使用前进行一级校准的方法、程序及要求,旨在确保换能器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声发射检测换能器。
标准内容概览:
-
范围:明确了标准适用的换能器类型及校准目的,即通过校准来验证换能器的性能是否满足预期使用要求。
-
规范性引用文件:列出了实施该标准时需要参考的其他相关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这些文件为校准过程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依据和要求。
-
术语和定义:对标准中涉及的关键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如声发射、灵敏度、频率响应等,以便读者准确理解后续内容。
-
符号与缩略语:为了简化表述,列出了标准中频繁使用的符号及其代表的意义,以及相关缩略语的全称。
-
换能器特性:详细描述了声发射检测换能器应具备的主要特性,包括但不限于灵敏度、方向性、频率响应范围等。
-
校准条件:规定了进行一级校准时所需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设备配置、以及测试样品的准备要求,以确保校准结果的重复性和可比性。
-
校准方法:
- 灵敏度校准:介绍了如何通过已知声源或标准参考源来测定换能器的灵敏度。
- 频率响应校准:说明了测量换能器在不同频率下的响应特性的步骤和方法。
- 方向性校准:阐述了评估和校正换能器方向性特性的程序。
-
数据处理与记录:要求对校准过程中收集的数据进行准确记录和处理,包括计算方法、误差分析以及最终校准报告的编制格式。
-
校准周期与维护:建议了换能器的常规校准周期,并强调了定期维护对于保持换能器性能的重要性。
-
附录:可能包含校准实例、参考数据表格或进一步的技术说明,以辅助理解和执行校准工作。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05-06-08 颁布
- 2005-12-01 实施
©正版授权




文档简介
i c s 1 9 . 1 0 0一一“S 珍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 s T 1 9 8 0 0 -2 0 0 5 / I S O 1 2 7 1 3 : 1 9 9 8 无损检测声发射检测 换能器的一级校准 N o n - d e s t r u c t i v e t e s t i n g -A c o u s t i c e mi s s i o n i n s p e c t i o n - P r i m a r y c a l i b r a t i o n o f t r a n s d u c e r s ( I S O 1 2 7 1 3 : 1 9 9 8 , I DT2 0 0 5 - 0 6 - 0 8 发布2 0 0 5 - 1 2 - 0 1 实施一 一 , 曰 一曰曰 一 州 率 督冒 瞥 臀 瓣 譬壕 臀臀暴 发 ” G B / T 1 9 8 0 0 -2 0 0 5 / I S O 1 2 7 1 3 : 1 9 9 8 JJ口 日 目 U胃 本标准等同采用I S O 1 2 7 1 3 : 1 9 9 8 无损检测声发射检测换能器的一级校准 ( 英文版) 。 本标准等同翻译I S O 1 2 7 1 3 : 1 9 9 8 9 为便于使用 , 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a ) “ 本国际标准” 一词改为“ 本标准” ; b ) 用小数点“ ” 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 , ” ; c ) 删除国际标准的前言和引言; d ) 用 G B / T 1 . 1 规定的引导语代替国际标准中的引导语。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无损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 A C / T C 5 6 ) 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锅炉压力容器检测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 广州声华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科海恒生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沈功田、 刘时风、 段庆儒、 李光海。标准下载网() G B / T 1 9 8 0 0 -2 0 0 5 / I S O 1 2 7 1 3 : 1 9 9 8 无损检测声发射检测 换能器的一级校准1 范 围 本标准规定了声发射换能器绝对校准的方法。其目的是为声发射检测建立统一的标准, 为实现数据相关建立基础 , 并且对不同( 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所获得) 的检测结果提供解释。 描述声发射换能器的性能必须规定一种可接受的方法。 本标准为藕合在固体介质表面接受弹性波的声发射换能器建立一套一级校准方法。校准是换能器对在声发射检测中经常接收的声波频率的响应。换能器的电压响应在大约1 0 k H: 至I MH : 的分立频率间隔中来确定。输人是在藕合表面上已知的动态位移。校准单位是输出电压每机械输人( 位移、 速度、 加速度) 。本标准适用于二级标准换能器和用于检测的换能器的校准。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 B / T 1 2 6 0 4 . 4 无损检测术语声发射检测( G B / T 1 2 6 0 4 . 4 -2 0 0 5 , I S O 1 2 7 1 6 : 2 0 0 1 , I D T ) A S T M E 1 1 4 - 9 5 接触式超声脉冲回波直射检测 ( Ul t r a s o n i c P u l s e - E c h o S t r ig h t - B e a m E x a m i n a -t i o n b y t h e C o n t a c t Me t h o d ) 2 A S T M E 4 9 4 - 9 5 材料超声速度测量( Me e a s u i n g Ul t r a s o n i c V e l o c i t y i n Ma t e r i a l s ) A S T M E 6 5 0 - 8 5 09 9 2 ) 压电式声发射传感器的安装( Mo u n t i n g P ie z o e l e c t r ic A c o u s t i c E m i s s io nS e n s o r s ) B R E C K E N R I D G E , F . R , G R E E N S P A N, M 表面波位移: 电容换能器测量。 美国声学学会杂志, 6 9 :1 1 7 7 一1 1 8 5 ( B R E C K E N R I D G E , F . R a n d G R E E N S P A N, M. S u r f a c e - Wa v e D i s p l a c e m e n t : A b s o l u t eMe a s u r e m e n t s U s i n g a C a p a c i t iv e T r a n s d u c e r , J o u r n a l A c o u s t ic S o c i r t y o f A m e r ic a , V o l . 6 9 , p p . 1 1 7 7 -1 1 8 5 )3 术语和定义 G B / T 1 2 6 0 4 . 4 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1 ) I S O 1 2 7 1 6 ; 2 0 0 1 是以A S T M E 6 1 0 为标准草案而制定的, 故 I S O 1 2 7 1 6 : 2 0 0 1 与 A S T M E 6 1 0 是等效的, 两者的 术语和定义基本一致 。 2 ) 与 A S T M E 1 1 4 对应的我国标准为J B / T 4 0 0 9 -1 9 9 9 ( n e q A S T M E 1 1 4 - 9 6 ) , 3 ) 与 A S T M E 4 9 4 对应的我国标准为 J B / T 7 5 2 2 -1 9 9 4 ( n e q A S T M E 4 9 4 - 8 5 ) ,标准下载网()G B / T 1 9 8 0 0 -2 0 0 5 / I S O 1 2 7 1 3 : 1 9 9 84 符号和缩略语4 . 1 符号a 1 ( - %( mA T7 t f1J Rt (t V m-,c 1 m s-D(fm ) A; 11 1 li l 1f MHzfm m -N* MHzj T6 0,1,2,.,n-1 1I, -wnsTmilt 1k al$R%I R M-1n *AIMAWLAl1C 1r. A4 m1I-D(fm)MK11tT 1Si UmAillp% 1 1 *011 VS(fm) N4fi-W -a0ita0 0R詺歛a0h奩Y沘0Y潲8渁a t 1T .tiEARfn(4T nfh M At) LSu; 9311 i J .i fi VU(fm) A $; 7 1At 1 a1(717 ASOm ,mD(fm)Aff11 14.2趼 略 杂 AE5 一 般 阋G梦募5. 1位移换能器爛EUP YYY(1U 本校准方法适用于法 向 位移换能器的绝对校准,而这些换能器作为二级标准可 用 于谖 无 匏鹌兰鄣纳发射传感器的校准。因此,传递标准宜是高保真和非常稳定的。这样才能保证直到1 MHz频率范围内的校准准 确度。餙SE垐8Y8X 注:校准准确度 仅 鲈 在 下 旅 面 的情况中得到保证,即标准换能器在接收到瞬 时输人后,而尚未接收到从校准块边界反射 幕夭埃00 ps)的全部响应。对低频段的校准结果尚有疑问。5.2浯衅 Y爞hS E琸aw橃勲pH4 本标准也适用 于无损评价中声发射传感 器 鞯 的校 准 , 其中胁 部 糠稚 浯 感 衅鞑 不 蝗 绫曜即葑爸梦榷对于校准装置所说的校准准确度是指频率在100 kH:到1 MHz之间,而在100 kH:以下校准准确度不高。爛E埦鸈ZZB爂Y 注:对机械电子换能装置进行校准的主要困难在于如何确定换能器件的机械运动输 人。使用该校准方法,输人的 运动参数可以由两种方法确定理论计算和使用绝对位移换能器进行实际测量。53理论计算5XC$.6658B标准下载网() G B / T 1 9 8 0 0 -2 0 0 5 / I S O 1 2 7 1 3 : 1 9 9 8确定了表面上任一点的位移一 时间的函数关系, 产生 了位移波形, 我们称之为振动表面脉冲。 该校准方法使用了近似理论解的实验方法。参见参考文献 1 和 2 。半无限大介质用一个大的圆柱形金属块近似, 点力源阶跃函数由金属块平面上一个毛细玻璃管的破裂来近似。位移时间函数可由检测状态下传感器的安装位置( 传感器与瞬时信号的输入在金属块的同一平面) 计算得出, 位移的计算可以通过阶跃力的测量以及由金属块中的声速确定的弹性模量来实现。5 . 4 绝对位移的测皿 本校准方法要求对试块表面法线方向的动态位移进行绝对测量。用于动态位移测量的换能器对于待检换能器来说是标准换能器。该标准换能器应符合或者超过B r e c k e n r i d g e 和G r e e n s p a n ( 见第2 章)所描述的电容换能器的性能。标准换能器的重要性能包括: 高保真、 高灵敏度和经得起理论计算的检验。对于被测表面无可察觉到的微小动态载荷。 校准时, 标准换能器和待检换能器放置在试块的同一个表面上 , 距离瞬时冲击输入点相 同的距离,但位于相反的方向上。换能器这样放置可以保证它们经历 了同样的位移一 时间过程。比较待检传感器和标准换能器的输出, 可以对待检传感器进行校准。 这种方法同样也适用于对无损评价中声发射传感器的校准, 部分声发射传感器不稳定而不适宜用作参考标准传感器。这种校准装置在1 0 0 k H z 到1 MHz 可以保证校准准确度, 但是在1 0 0 k H z 以下的校准准确度就要差一些 。 对于这种力源输人和换能器其他相关的布置方式也是可能的, 但是通常 只能对这种“ 同表面” 布置方式进行补充。在校准中换能器接收到的 A E波主要是表面波, 因此校准宜建立在换 能器对表面波的响应基础上。5 5 校准单位 声发射传感器对它前表面的运动做出响应。传感器前表面的应力和应变是由传感器和试块的机械阻抗相互作用决定 , 在该处的应力和应变都不能直接进行测量。然而在没有传感器的情况下 , 试块表面上的位移可以根据弹性理论计算或在表面的其他地方测量得到。因为声发射传感器是用于监测结构 自由表面的运动, 而忽略传感器和结构间的相互作用 , 所以通常将结构表面的自由运动作为传感器的输人变量。因此, 校准的单位是电压每自由运动单位, 例如: V / mo5 . 6 试块材料 由于校准过程 由试块的声阻抗和声发射传感器的声阻抗相互作用决定, 所以校准方法 中必须指定试块的材料。在不同材料的试块上进行校准所得的换能器灵敏度一 频率曲线在形状和平均幅度上是不同的。结果可能相差悬殊。比如 , 在一块钢质试块上进行校准过的换能器, 如果在玻璃试块或者是铝质试块上进行校准, 其平均灵敏度只有钢质试块 的 5 0 %至 1 0 0 0 0 ; 如果在有机玻璃试块上进行校准 , 得到的值将只有钢质试块上的3 。通常来说, 如果试块的刚性和密度越小, 那么校准的灵敏度也越低。 对于表面波校准, 试块 中的瑞 利波速会影 响校准结果 。对于表面灵 敏度一致 的圆形传感器 , 在. 1 ( k a ) 的零点处不存在孔径效应(( k =2 7c f / c ) o 因此 , 在零点处的频率由瑞利波速决定。6 装置6 . 1 概 述 典型的校准装置如图 1 所示。一个直径约 0 . 2 m m 的玻璃毛细管 B , 被压在加载螺杆 C的尖端和钢质试块 A上表面之间。当毛细管破裂的时候, 突然释放 的冲击力是一个 阶跃函数, 上升的时间大约是。 . 1 p s 。冲击力的大小可由装配在加载螺杆上的P Z T晶片D和连接到存储示波器F上的电荷放大器 E测量得出。标准的电容换能器 G和待检换能器 H放置在与力源同样距离但方向相反的位置( 通常是 0 . 1 m ) 。从对称的角度看, 很显然如果忽略换能器的加载效应, 那么在两个换能器所处位置表面的位移要相同。标准电容换能器的加载效应可以忽略, 而待检换能器的加载效应是校准的一部分。标准下载网()G B / T 1 9 8 0 0 -2 0 0 5 / I S O 1 2 7 1 3 : 1 9 9 8 两个换能器输出的电压瞬态变化被数字记录仪I 同时记录, 需要处理的信息由计算机J 存储。 使用这个装置 , 就可以比较待检传感器与标准换能器或与弹性理论计算的位移波形。两种比较方法的结果宜相似。 B 之 cD F E FM -,I H_ 1 1,、 、 tI w % . o 1 1 1 I L - - . A 一 A 一 一 钢质转换试块; B 玻 璃毛 细管; c 加载螺杆; D - - - -P Z T晶片; E 一一 电荷放大器; F 存储示波器; G 标准换能器, H 待检换能器; I - - - 瞬态记录器; J 计算机。 圈 1 装皿结构图6 . 2 试块 试块应由专 门选定的材料制作 , 应尽量无缺陷, 且按 A S T M E 1 1 4或相 当标准 中要求, 用 2 . 2 5MH : 的纵波进行检测。试块缺陷产生的回波不大于第一次底面波的 1 0 0 o 。试块材料还要求很高的均匀性, 这可通过对规则分布在试块表面上至少 1 5 个点进行脉冲回波时间的测量而确定( 见A S T M E4 9 4 ) 。纵波和横波的波速与各自的平均波速相差应大于士1 00 。 和士3 % o 。试块和校准仪器如图2 所示。6 . 3 阶跃函数源 阶跃 函数力源的产生应通过断裂玻璃毛细管实现( 见图 3 ) 。玻璃毛细管是普通的由硼硅酸盐制成的实验玻璃管。毛细管外径为 0 . 1 m m到 0 . 3 mm, 典型的毛细管外径为 0 . 2 m m。当毛细管内径尺寸等于管的厚度时实验效果最好。毛细管断裂产生的力通常在 1 0 N到 3 0 N之间, 通常为 2 0 No 毛细管应水平放置在一片显微镜防护用玻璃片( 0 . 0 8 m m X 1 . 5 m m X 1 . 5 mm ) 上, 玻璃片用水杨酸苯醋或者氛基丙烯酸盐粘合剂粘合在试块表面上。作用力通过一个实芯的玻璃棒( 直径 1 2 m m) 加载在毛细管上, 玻璃棒与毛细管相互垂直放置。玻璃棒通过加载螺杆向下施加作用力, 直到毛细管断裂 。加载螺杆上安装有一个已在静载荷下校准过的陶瓷换能器。所以, 尽管毛细管破裂产生的冲击力事先不能估计出来 , 但可以测量得出, 并将其用于表面位移的弹性理论计算。 理想状态下 , 毛细管宜直接放置在试块上而无需中间加防护玻璃片。但是使用防护玻璃罩可 以避免对试块表面的损坏。玻璃片对弹性波的影响很微弱; 弹性波在其边界的反射会产生轻微 的声信号。此声信号只包含2 MH: 以上的频率成分。因此, 它对标准换能器和待检传感器的影响相同, 对校准结果没有影响。 G B / T 1 9 8 0 0 - - 2 0 0 5 / 1 S 0 1 2 7 1 3 : 1 9 9 8g tir 7 图 2 校准装置的照片3一51 加载螺杆;2 P Z T盘;3 玻璃棒;4 玻璃片;5 毛细管。 图 3 玻璃毛细管源G B / T 1 9 8 0 0 -2 0 0 5 八S O 1 2 7 1 3 : 1 9 9 86 . 4 标准换能器 在校准中用来测量绝对位移的标准换能器至少应具有B r e c k e n r id g e 和G r e e n s p a n 所描述的电容换能器相同的性能。该装置如图 4 a ) 和图 4 6 ) 所示, 关键部件是一个装配柔性支撑上的惯性块( 约 4 0 g ) ,它和试块表面具有大约 4 j c m 的间隙。这个间隙是通过使用 B r e c k e n r i d g e 和 G r e e n s p a n 所描述的电桥来测量换能器和试块之间的电容而确定。惯性块是一个水平放置的黄铜柱。当试块表面振动频率大于处在柔性支撑上惯性块的固有频率时( 约为 1 k H z ) , 黄铜柱基本保持稳定。用 1 0 0 V直流电源通过一个大电阻对黄铜柱进行极化 , 因此换能器和试块之间的电容的变化会引起黄铜柱上电压的变化。r Us.bl+ a )照片( 在钢质试块 重的反射)吻 =0. 07615 2_54 2.54 1=12. 5 2. 7M r -.-zza1. 7X Y 0.18N0o ync7 N 1.18 N 4CO O - g=0. 07600_25 X Y 1 一 一 振动电极的长度; 2 a 振动电极的直径; 9 一一 保 护间隙的宽度。 b )纵截面 图 4 电容换能器 G B / T 1 9 8 0 0 -2 0 0 5 / 1 S 0 1 2 7 1 3 : 1 9 9 8 作为一级校准 , 待检换能器灵敏度是能计算得出的。为了使计算简便 , 黄铜柱被认为是无限长圆柱的一部分 , 其两端附有电保护部分以消除边界效应的严重影响。 标准换能器的敏感区为 1 2 . 4 m m长 , 有效宽度小于 1 m m。这个 区域 的长轴与毛细管破裂产生的弹性波的波阵面相切。 换能器的灵敏度大约为 1 2 X 1 0 6 V / m, 可检测到的最小位移为 4 X 1 0 - 2 m。针对换能器春效孔径尺寸计算出的频率响应和它相对于波前曲率的偏移如图5 所示。在 1 MHz 处振幅下降了不到1 0 %,相位延迟大约为8 0 。公式( 4 ) 和公式( 5 ) 可以用于计算在特定频率上的响应。对于位移测量的总体估计误差约为士5 %。使用标准换能器得到的位移测量值与通过弹性理论计算得 出的位移值误差在 5 %之 内。 标准换能器和待检换能器放置在距离冲击力作用点0 . 1 m士1 m m的位置( 见A S T M E 6 5 0 ) , 否则在每次校准结果报告中要进行说明。6 . 5 数据记录和处理设备 校准中, 用于计算的标准换能器和待检换能器的输 出信号需要双通道同步 的瞬态记录仪来记 录。至少要有 8 位的精度和 2 0 MHz 的采样率或者至少 1 0 位的精度和 1 0 MHz 的采样率 , 并且至少可以连续采样1 0 2 . 4 p .s 。记录的数据再传输到微机上进行数据处理, 也可以上永久保存在软盘等的储存介质 上 。7 校准数据处理7 . 1 符号 在得到校准结果的数据处理中用到下列符号( 见4 . 1 ) . n单通道采样总数; A t采样时间间隔( i s ) ; T总记录时间( u s , 等于 n 倍的 t ) ; s ,标准通道的第1 个采样值; u ,待测通道的 第j 个采样值; Ja , 1 , 2 , , n 一 1 。 s , 和u , 的单位是伏特乘以一个常数, 该常数由所用的电子设备确定。7 . 2 复值频谱 数据宜按照以下方法处理 : 用快速傅立叶变换 , 分别计算标准换能器输 出信号和待检换能器输出信号的( 复值) 频谱S ( f n ) 和U( f n ) o n- 1 S ( f n ) 一 , 艺s ; e x p ( z 2 n m j / n ) , , ( 1 ) i 今0 月I U ( f , ) 一 , 又u ; e x p ( 1 2 7r m j , ) ( 2 ) 少 -0 式 中: f , =m / T , m=0 , 1 , 2 , - - , ( n / 2 ) 一1 , 是第 ,n个频率。 待检换能器的响应 D( f n ) 与标准换能器的响应相互关系为 。 , ,、U ( f , ) D ( f , ) 景 于 今 竺 令 ( 3) 一 J l,I别 f , )7 . 3 幅度和相位 幅度和相位是由U f m ) , S ( f , ) 和D ( f n ) 计算得出: r , D( 几 ) 的幅值 D ( f 川 , ( 4) 。 , ,、 。A.S .CZ . I m D ( 几) O D( f , ) 的幅角 a r e t a n -毕 长 于 今 竺 令 号 ( 5) 。 阴 一一 、 J 二 N 4 , r m rn一以 1 、 一 R e D ( f m ) G B / T 1 9 8 0 0 -2 0 0 5 / I S O 1 2 7 1 3 : 1 9 9 8 式中: I m D ( f m ) 表示 D( f m ) 的虚部; R e D ( 几) 表示D( 几) 的实部。7 . 4 图形表示 在第9 章中给出了典型校准中如前述步骤的图解。以绝对单位表示的待检换能器的灵敏度为A r m , 这里A是标准换能器的绝对灵敏度。7 . 5 特殊事项 计算中有几个方面需要特别注意。从标准换能器获得的频谱宜根据前面所述的孔径效应和波前曲率的影响进行修正( 见图5 ) 0 如果函数的初始值和终值不同, 在对有限长数据进行离散傅立叶变换时就会出现一些问题。傅立叶变换认为该 函数是周期性的, 并且周期等于数据的长度。如果初始值和终值不同, 那么就需要在各个周期的接点时间要进行人为处理。得到的结果 中产生了在变换中不存在的频率。一种简单 的解决方法是给数据加入一个线性 函数 , 如下所示 : s ; s , 十(( j / n ) ( s 。 一s n - 1 ) ( 6) 试 u , 十(( j / n ) ( u 。 一、 - 1 )“ “ , , ” ” ” 一 ( 7 ) 修正函 数 rs i 和u ; 中没有引入人为因素。 通过分析可看出 这种方法和其他两个常用的处理阶跃函数的方法在除零值点外是相同的。 计算相位时, 使用四象限坐标系就会发现一a r g D( 几) 的值在一二到二之间。计算 S ( 几) 和U ( 几) 的相位时, 时间原点的选择最为重要。公式( I ) 和公式( 2 ) 隐含着时间原点在k A t =O的假设。这是记录的开始时间 , 它和试块表面振动的物理现象没有任何实际的联 系。如果起始时间是标准换能器中瑞利波峰值到达的时间, 那么数据处理会更加简单。可以对S ( 几) 和U( f m ) 进行三角变换以移动起始时间。很明显地, D( 几) 的相位并不受这种变换的影响, 因为S ( 几) 和U ( 几) 的相位变化量相等。 由于相位是由复数的幅角表示, 那么它在 2 7c的整数倍 内有唯一的对应值。相位就是-a r g D几) 的值, 在一7f 到7r 之间。这就意味着随着频率增大, 若D ( 几) 经过了负实轴, 则相位跳变2 7c 。为了消除这种跳变, 规定以频率增加的顺序计算相位, 这样每个相位值就最接近前一个值。对于具有稳定的相位特性的换能器来说 , 这种规定很适合。然而有时候 , 换能器具有比较宽的振荡相位特性或者在某些频率时相位非常接近于零值 , 那么相位就会存在 2 n 二的误差。 对于校准的数据有两种表述方式。在上面提到的形式中, 幅度的单位是输出电压( V ) 每表面位移( m ) , 因为标准换能器是位移传感器。另一种表达方法是把它转换成为电压( V ) 每速度( m/ s ) 。可以通过把从标准换能器中得出的S ( 几) 乘以2 7c 几 实现, 这相当于初始时间函数的微分。 把待检换能器的频率响应转换成时域 内的波形或者是脉冲响应, 可以通过离散傅立叶逆变换实现 。待检换能器的脉冲响应也可以直接由待检换能器和标准换能器的时域波形反卷积得出。除了得到频率响应信息外, 还得到脉冲响应信息 。8 误差 分析8 1 误差来源 存在着一些误差影响这种校准方法的准确度和重复性, 比如采集处理过程和待检传感器安装情况的变化。8 . 2 换能器的灵敏度 在6 . 4中描述的电容换能器的绝对灵敏度在士5 之间, 因此校准的误差也是士5 %, 但校准曲线的形状不会受到影响。8 . 3 可估计的误差 放大器噪声、 信号采集中的量化噪声、 信号源的随机变化和对连续傅立叶变换 的离散近似等都会产 G B / T 1 9 8 0 0 -2 0 0 5 / I S O 1 2 7 1 3 : 1 9 9 8生可估计的误差 。这些误差很难估计 , 但宜通过实验对安装好的换能器进行多次重复标定来进行估计。 当对数据进行有限时间( 1 0 2 K s ) 的采集 , 对该时间段之后来 自于换能器的信号将被忽略, 这样也会产生可估计的误差 。对于具有快速响应的换能器来说 , 此误差可以忽略, 但误差大小取决于在数据采集结束时换能器的响应速度 。 经过傅立叶变换得到离散的频率成分 , 频率间隔为 1 / T , 近似为 1 0 k H z , 这是对实际的连续频谱的近似。那么实际低 于 1 0 0 k Hz 频率的信号 , 经过傅立叶变换其结果就会很粗略。对于高保真和稳定性的换能器来说, 在 1 0 k H z 到 1 0 0 k Hz 的频率中存在着有用的信息。对于谐振换能器来说, 在这个范围内很难得到理想的精度。在高于 1 MH : 的频率, 放大器和量化噪声变得很严重, 以至于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精度。在1 0 0 k H z 到 1 MH z 之间, 放大器噪声、 量化噪声、 傅立叶变换的有限性和时窗的有限性,在9 0 的置信度下, 宜在士5 以内。对于近似理想化的换能器来说, 这样的误差估计可以在0 . 0 1 MHz 到1 MHz 的频率范围内达到。8 . 4 校准的重复性 重新安装比不重新安装换能器而进行的重复校准的重复性差 。很明显重新安装换能器会出现新的问题。在校准过程中, 要特别注意减小由于以下情况所引起 的变化 。 传感器安装表面的不平整 ; 试块表面的小毛刺; 藕合面的污垢; 祸合处过大私度 ; 冲击力作用点及大小的变化( 参考值为9 . 8 N ) o 对这些情况的了解可以通过多次安装换能器进行重复校准实现。在大于 0 . 1 MH z 频率范围内, 对同一个换能器的多次校准结果在9 0 的置信度下, A r , 最大值的波动范围宜在士1 0 以内。8 5 数据验证 宜采集重复校准的数据, 整个系统的校准精密度要保证在士1 5 以内。9 典型校准结果 图 6 和图 7 是对一个声发射换能器的两次校准结果 , 在两次校准中对换能器进行了重新安装。图8到图 1 5 表示来 自声发射换能器的校准数据的处理过程 。至少 , 类似于图 8 、 图9 、 图 1 4 和图 1 5 的图形宜包括在校准报告中, 还要包括基本方法提到的文献和与预期过程不同的变化。G B / T 1 9 8 0 0 -2 0 0 5 / I S O 1 2 7 1 3 : 1 9 9 81一 ! I I I ! 习 韧、一 军、 0 . 9、 0. 8、 0. 7、 、 0. 6 、 0 . ses 一 一 一 斗 一 一一一一斗一一一一一一朴 一一一一一斗一一一 0 0 . 4 0 . 8 1 . 2 1 . 6 2 2 . 4 频率 MH Z 图 5 一定间隙宽度和波前曲率偏移的电容换能器( 距离冲击源 0 . 1 m ) 的计算频率响应 G B / T 1 9 8 0 0 - - - 2 0 0 5 / 1 S 0 1 2 7 1 3 : 1 9 9 8 3 020八10一 卜田ta 0一一一J一斗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卜一一一一 一月 一 一 一一4 一 一斗 一 一一川一 巩、一1 “1肠 0 0. 2 0 . 4 0 . 6 0 . 8 1 1 . 2 频率 MHz 图 6 重复安 装的声发 射换能 器两次 校准 的幅频响应G B / T 1 9 8 0 0 -2 0 0 5 / I S O 1 2 7 1 3 : 1 9 9 8 3厂一 一一一一一习 2 0 ; 叶es叫 1 0 目 、0,弋下 , 户 , 分宁 wewe ee一一一 ,勺弓:,十 州 卜 宁 , -1 0 T - I % _ 1-叫 - 2 0十 气 - 3 0一 I -I - 4 0 一I - 5 0 - - - - - - - - - T一 一 一 一 一 一 T 0 0 . 2 0 . 4 0 . 6 0 . 8 1 1 . 2 绷率 MH z 圈 7 对应于圈 6 幅频响的应相频晌应 G B / T 1 9 8 0 0 -2 0 0 5 / I S O 1 2 7 1 3 : 1 9 9 819一 ” ” ” 止 1 0 0 - -;- - 60目2 0 一钾田二侧- 2 0 , ,一 - 6 0 _ a r. I w r r一 一 1 0 。 一R -1 4 0 ee - 1 8 0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州 0 2 0 4 0 6 0 8 0 1 0 0 1 2 0 时间 /A S 图 8 典型校准中, 由瞬态记录仪采集的标准换能器的电压一 时间波形G B / T 1 9 8 0 0 -2 0 0 5 八S 01 2 7 1 3 : 1 9 9 8 I I! f I I 1 4 0一 1 0 0 - - - :IC ) 2 0 一I I I一 田 :n 甚n 二 IL 田。胜朋I I I I 6. . 娜,尸, K 一节恤饰It : 日廿,口比尸,自翻示,尸,曰门曰抽曰曰门口网阳叫卜,一一一一,件,一 一 昨、 M i l t 匆 , , 一 侣 翻 瑞 - 2 0 一一” 6。 皿 - 1 0 0 一 1 4 0 一 -18。 一 0 2 0 4 0 6 0 8 0 1 0 0 1 2 0 时间w s 图 9 同样校准中, 由瞬态记录仪采集的待检换能器的电压一 时间波形 G B T 1 9 8 0 0 -2 0 0 5 八S O 1 2 7 1 3 : 1 9 9 8Ac 一 ! I I 一 4 0一了一 3 0 2 0一 1 0一一山勺、 、# m ( 0一 一一一一 一 卜一 一 一 一一一 一 一一 一一 十一一一 一一一 卜一一一 一一 平一一 一 十一一 一一一 一 一 1 0一 - 2 0一 - 3 0一 一 一 一 一日一 一 一 一一一 一卜 娜 , 州 一 一一一网 , 十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 干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0 0 . 2 0 . 4 0 . 6 0 . 8 1 1 . 2 频率 / MHz 图 1 0 对图 8 数据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得到的幅频图GB / T 1 9 8 0 0 -2 0 0 5 / I S O 1 2 7 1 3 : 1 9 9 8 一 一一 一一 一 一丁 一一 一一 一一 一下 一一 一一 一一 一下 一一一一 一可 一” 丁一一一 一 一 1 0 一 e -一 6 一 4一 2 一 侧 减 乙0一一 一 叶 一 一 一 一 一 十 一 一 划 年 一 2 一 厂一一一一, 动 一 - 4 一 、 一一一一斗一一一一斗一 一 一仁一一一一书一 一一斗一丰 一 0 0 . 2 0 . 4 0 . 6 0 . 8 1 1 . 2 绷率/ M H z 圈 1 1 对应于圈1 0 的相频圈 G B / T 1 9 8 0 0 -2 0 0 5 / I S O 1 2 7 1 3 : 1 9 9 85c 一一一 4 0 - - A了l一ee 3 0 1、 i v1 l J 1 1, 飞 2 0 IJU一 1 0 山心曰0, ,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J 一 一 I , 一 一 州 卜 一 去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4 一 一一一 一 一1 0 - 2 0一一 - 3 。 一 一 一 一一一于一一一一一一分 一一 一 一 一一 种 斗一一一一一刁一一一一一一书一一一一一 一 0 0 .2 0. 4 0 . 6 0 . 8 1 1 . 2 频率/ MH z 图 1 2 对图 9 数据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褥到的幅频图c s / T 1 9 8 0 0 -2 0 0 5 / I s o 1 2 7 1 3 : 1 9 9 8 10 一 Ic -一1- - - 8 we一 s 户 礴 4 ,一 2 I1 1一 4 2 0十 于 一卜 习卜子 一一一卫 一 ,卜 一 一, 一一 卜一 , 一一一 一十一 一 一一一一 1 一 一一 一 一 一一一一 , 一 一 一一 一 一 一一 - 2 一了一 - 4 一 - 6一一, , , , 一 , 一 十 一一 一州 一一一十 碑 一一 一一一一一卜 一一一一一 卜 一一一 一 叶一一本一一十 一一一 一 0 0 . 2 0 . 4 0 . 6 0 . 8 1 1 . 2 颐率 / MH z 圈 1 3 对应于圈 1 2 的相频图 G B / T 1 9 8 0 0 -2 0 0 5 / I S O 1 2 7 1 3 : 1 9 9 830一 1 I20 -一 一 2 0 -一 1 0 0 - 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 一 一一一 一 一 一一一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企业资源规划(ERP)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评估规划报告
- 2025至2030二手食用油(UCO)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评估规划报告
- 甲旁亢患者的护理措施
- 高温季节水产养殖防暑降温措施
- J507焊条焊接工艺气孔问题及防止措施
- 高中学生创新能力自我陈述报告范文
- 颌面外科手术后护理
- 小班健康教育活动:翘鼻子的秘密
- 高中心理健康课教案
- 妇科实习个人总结范文
- 2025年财会业务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220题)
- 轨道交通施工安全管理与风险防范措施
- 作业许可管理PTW
- 生产记录培训课件
- 第八章 主生产计划
- 老旧小区屋面改造的施工监理技术措施
- 2025年体检科工作计划一
- 自己的冲刷公式
- 有限空间监理实施细则
- 【MOOC】探秘移动通信-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数字图像处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