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而篇讲解课件_第1页
《论语》学而篇讲解课件_第2页
《论语》学而篇讲解课件_第3页
《论语》学而篇讲解课件_第4页
《论语》学而篇讲解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语 孔子(前551前479),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 人,被誉为“万世师表”、 “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 想家之首。 论语属语录体散文,是孔子弟子及其 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20篇 。内 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 。 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 把它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 学而篇第一 学而为全书首篇,共十六章 ,以谈论学习和修养为主,也有 少量论政的内容。 开宗明义,表现了孔子既是教育 家,又是思想家的双重身份。 宋儒朱熹称此篇所记都是“务本” 的内容,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 、学者之先务”。 【原文原文】1111子曰:子曰:“ “学而学而时时习之,不习之,不 亦亦说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人不知而不愠愠,不亦君子乎?,不亦君子乎?” ” 【译文译文】孔子说:孔子说:“ “学过了,然后按学过了,然后按 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 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 来(共同研究学习),不也很快乐吗来(共同研究学习),不也很快乐吗 ?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 是君子吗?是君子吗?” ” 【原文原文】 12 12有子曰:有子曰:“ “其为人也孝其为人也孝弟弟( (t t) ), 而好而好犯犯上者,上者,鲜鲜( (xinxin) )矣;不好犯上,而好矣;不好犯上,而好 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务本,本立而道本,本立而道 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与( (yy) ) !” ” 【注释注释】弟:同弟:同“ “悌悌” ”,弟弟对待兄长的正,弟弟对待兄长的正 确态度,即敬爱、顺从兄长。确态度,即敬爱、顺从兄长。 犯:触犯,冒犯。犯:触犯,冒犯。 鲜:少。鲜:少。 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即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即“ “未有之也未有之也” ”。 务:专心从事;致力于。务:专心从事;致力于。 与:同与:同“ “欤欤” ”,语气词。,语气词。 【译文译文】 有子说:有子说:“ “孝顺父母、顺从兄长,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却 喜好触犯上级,这样的人是很少见喜好触犯上级,这样的人是很少见 的;不喜好触犯上级,却喜好造反的;不喜好触犯上级,却喜好造反 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 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 道道 (治(治 国做人的原则)也就会产生。孝顺国做人的原则)也就会产生。孝顺 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 仁仁 的根本的根本 啊!啊!” ” 【原文原文】 13 13 子曰:子曰:“ “巧言巧言令令色,鲜矣仁色,鲜矣仁 。” ” 【注释注释】令:善;美好。令:善;美好。 巧言令色:形容用花言巧语和巧言令色:形容用花言巧语和 谄媚的态度讨好别人。谄媚的态度讨好别人。 【译文译文】孔子说:孔子说:“ “花言巧语,花言巧语, 装出讨好别人的样子,这种人装出讨好别人的样子,这种人 的仁心很少了。的仁心很少了。” ” 【原文原文】 14 14 曾子曰:曾子曰:“ “吾日三吾日三省省( (xngxng) )吾身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传不习乎?不习乎?” ” 【注释注释】 曾子:孔子学生,名参(曾子:孔子学生,名参(shnshn)。)。 三:虚指,多次。三:虚指,多次。 省:反省。省:反省。 信:诚信。信:诚信。 传:动词活用作名词,老师传授的学业传:动词活用作名词,老师传授的学业 。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 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 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 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 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原文原文】 15 15 子曰:子曰:“ “道道千千乘乘(shngshng)之国,)之国,敬敬事而事而 信,节信,节用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而爱人,使民以时。” ” 【注释注释】 道:治理。道:治理。 乘:用四匹马拉的兵车。敬:乘:用四匹马拉的兵车。敬: 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全神贯注;专心致志。 【译文译文】孔子说:孔子说:“ “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 车的国家,就要专心致志地办理国家大事车的国家,就要专心致志地办理国家大事 ,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 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直(直 译:在农闲时间)译:在农闲时间)。” ” 【原文原文】 16 16 子曰:子曰:“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 (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 【注释注释】 弟子: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幼小的人,一是弟子: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幼小的人,一是 学生,这里取第一种。学生,这里取第一种。 谨:说话少。谨:说话少。 【译文译文】 孔子说:孔子说:“ “后生小子,在父母跟前,后生小子,在父母跟前, 就孝顺父母;离开自己房子,就敬爱兄长就孝顺父母;离开自己房子,就敬爱兄长(另一(另一 种翻译:出门在外,要像敬爱兄长那样尊敬师长)种翻译:出门在外,要像敬爱兄长那样尊敬师长) ;言行;言行 要谨慎,寡言少语,说则诚实可信,要博爱大要谨慎,寡言少语,说则诚实可信,要博爱大 众,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众,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 ,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 【原文原文】17 17 子夏曰:子夏曰:“ “贤贤易色;事父母能贤贤易色;事父母能 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 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 【注释注释】贤贤易色:本指对妻子要重品德,贤贤易色:本指对妻子要重品德, 不重容貌。后多指尊重贤德的人,不看重女不重容貌。后多指尊重贤德的人,不看重女 色。色。 致:委弃,献出。致:委弃,献出。 【译文译文】子夏说:子夏说:“ “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 以容貌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以容貌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 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 ,说话诚实守信。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说话诚实守信。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 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 【原文原文】18 18 子曰:子曰:“ “君子,不重则不威君子,不重则不威 ;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 过则勿惮过则勿惮( (dndn) )改。改。” ” 【注释注释】友:和友:和交友。交友。 惮:害怕。惮:害怕。 过:有过错。过:有过错。 【译文译文】孔子说:孔子说:“ “君子,如果不庄重君子,如果不庄重 就没有威严;即使读书,所学的也不会就没有威严;即使读书,所学的也不会 巩固。要以忠和信两种道德为主。不要巩固。要以忠和信两种道德为主。不要 和那些(在品行上)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和那些(在品行上)不如自己的人交朋 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 【原文原文】19 19 曾子曰:曾子曰:“ “慎终追远慎终追远 ,民德归厚矣。,民德归厚矣。” ” 【注释注释】终:父母的死亡。终:父母的死亡。 慎终:附身(装殓)、附棺(埋慎终:附身(装殓)、附棺(埋 葬)的事必诚必信,不要有后悔葬)的事必诚必信,不要有后悔 。 追远:具体指追远:具体指“ “祭祀尽其敬祭祀尽其敬” ”。 【译文译文】曾子说:曾子说:“ “谨慎地对待父谨慎地对待父 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老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老 百姓自然会日趋忠厚老实了。百姓自然会日趋忠厚老实了。” ” 【原文原文】110 110 子禽问于子贡曰:子禽问于子贡曰:“ “夫子至于是邦夫子至于是邦 也,必闻其政,求之与也,必闻其政,求之与( (yy) ) ?抑与之与?抑与之与( (yy) ) ?” ” 子贡曰:子贡曰:“ “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 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yy) )?” ” 【注释注释】其诸:或许。是:任何,凡。乎:于其诸:或许。是:任何,凡。乎:于 。 【译文译文】 子禽向子贡问道:子禽向子贡问道:“ “老师到了一个国家,必然听老师到了一个国家,必然听 得到这个国家的政事。这是他自己求来的呢,得到这个国家的政事。这是他自己求来的呢, 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呢?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呢?” ”子贡说:子贡说:“ “老师靠老师靠 着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逊,来得到这着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逊,来得到这 些。他老人家获取这些的办法,或许与别人的些。他老人家获取这些的办法,或许与别人的 求法不同吧?求法不同吧?” ” 【原文原文】111 111 子曰:子曰:“ “父在,观其志;父父在,观其志;父 没(没(mm ),观其行),观其行(古音:(古音:xngxng) ;三年;三年 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 【注释注释】三年:虚指,很长的时间。三年:虚指,很长的时间。 【译文译文】 孔子说;孔子说;“ “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 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 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 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 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做到孝了。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做到孝了。” ” 【原文原文】 112 112 有子曰:有子曰:“ “礼之用,和为贵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 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 ” 【注释注释】礼:礼节、仪式等道德和社会规礼:礼节、仪式等道德和社会规 范,也可引申为礼制、法度。斯:这。由范,也可引申为礼制、法度。斯:这。由 :听命,照着办,引申为遵循。:听命,照着办,引申为遵循。 【译文译文】 有子说:有子说:“ “礼的应用,以和谐为礼的应用,以和谐为 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 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 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 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制、法度来节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制、法度来节 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 【原文原文】113 113 有子曰:有子曰:“ “信近于义,信近于义, 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 (古音读古音读yuyu n n) )耻耻 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 【注释注释】近:符合,接近。复:践言近:符合,接近。复:践言 ,即实践,即实践 。因:依靠,凭借。因:依靠,凭借。 【译文译文】有子说:有子说:“ “讲信用要符合于讲信用要符合于 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去实践、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去实践、 兑现;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兑现;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 离耻辱;所依靠的不失其亲近的人,离耻辱;所依靠的不失其亲近的人, (有知人之明),也值得尊崇。(有知人之明),也值得尊崇。” ” 【原文原文】 114 114 子曰:子曰:“ “君子食无求饱,君子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 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 【注释注释】就:接近,靠近;前往。就:接近,靠近;前往。 【译文译文】孔子说:孔子说:“ “君子,饮食不要求君子,饮食不要求 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做事勤劳敏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做事勤劳敏 捷,说话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捷,说话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 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 【南怀瑾南怀瑾】 不求物质生活的享受,而不求物质生活的享受,而 重视精神生命的升华。重视精神生命的升华。 【原文原文】115 115 子贡曰:子贡曰:“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何如?何如?” ”子曰:子曰:“ “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 也。也。” ” 子贡曰:子贡曰:“ “诗诗云,云,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其,其 斯之谓与?斯之谓与?” ”子曰:子曰:“ “赐也!始可与言赐也!始可与言诗诗已矣已矣 ,告诸往而知来者。,告诸往而知来者。” ” 【注释注释】诸:之,他。往:诸:之,他。往:n.n.过去的事,这里指过去的事,这里指 已知的事。已知的事。 【译文译文】子贡说:子贡说:“ “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 不骄傲自大,怎么样?不骄傲自大,怎么样?” ”孔子说:孔子说:“ “这也算可以了这也算可以了 。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 之人。之人。” ”子贡说:子贡说:“ “诗经诗经上说,上说, 要像对待骨要像对待骨 、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 ,就,就 是讲的这个意思吧?是讲的这个意思吧?” ”孔子说:孔子说:“ “赐呀,你能从我赐呀,你能从我 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 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经诗经了。了。” ” 南怀瑾论语别裁 孔子告诉子贡,要安贫乐道,要平实,他说仅是孔子告诉子贡,要安贫乐道,要平实,他说仅是 做到不骄傲,不算好,还要进一步做到好礼,尊做到不骄傲,不算好,还要进一步做到好礼,尊 重别人和爱人。重别人和爱人。 切、磋、琢、磨,这就是譬喻教育。一个人天生切、磋、琢、磨,这就是譬喻教育。一个人天生 下来,要接受教育,要慢慢从人生的经验中,体下来,要接受教育,要慢慢从人生的经验中,体 会过来,学问进一步,工夫就越细,越到了后来会过来,学问进一步,工夫就越细,越到了后来 ,学问就越难。,学问就越难。 我刚刚提示了你一个道理,你自己就能够另外推我刚刚提示了你一个道理,你自己就能够另外推 演出别的道理来。演出别的道理来。 我们中国人过去读历史,主张要学以致用,它的我们中国人过去读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