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医学院《病理学》13肾小管间质性肾炎课件_第1页
温州医学院《病理学》13肾小管间质性肾炎课件_第2页
温州医学院《病理学》13肾小管间质性肾炎课件_第3页
温州医学院《病理学》13肾小管间质性肾炎课件_第4页
温州医学院《病理学》13肾小管间质性肾炎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温州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院 李兴彪 671921 第二节 肾小管间质性肾炎p250 病变特点:主要累及肾小管和间质的 肾脏疾病。 类型 原发性:肾小球和血管无明显改变 继发性:肾小球病变、累及肾脏 的血管性疾病、多囊肾 和糖尿病等。 (一)急性肾盂肾炎 (acute pyelonephritis) 病变特点:常由细菌上行感染肾 盂和肾间质的急性化脓性炎。 好发年龄:小儿、妊娠妇女和老人。 病变: 1.肉眼: 肾体积增大充血、表面见多 数散在大小不等脓肿,周围充血带。 切面肾盂粘膜充血、出血和水肿, 表面脓性渗出物髓质见黄白色条纹, 且伸向皮质融合成小脓肿。 2.光镜:肾盂及肾间质急性化脓性炎 或脓肿形成和肾小管坏死。 上行感染:累及肾盂,肾盂粘膜充血、 水肿、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炎症扩散至 肾小管及间质,形成大小不等脓肿及肾 小管坏死;肾小球一般很少受累。 血源感染:首先累及肾小球或肾小管 周围间质,形成多发性散 在脓肿,以后蔓延至肾小 管、肾盂。 后期:慢性炎细胞增多,间质纤维化, 肾小管萎缩,肾盂肾盏变形。 1.急性坏死性乳头炎 (肾乳头坏死,papillary necrosis) 常见于糖尿病或伴有严重尿路阻塞 的病人。 病变特征:肾锥体乳头侧2/3区域贫 血性梗死。 并发症 2.肾盂积脓(pyonephrosis) 高位尿路阻塞时,脓性渗出物不能 排出积脓; 3.肾周围脓肿(perinephric abscess): 肾内脓肿穿破肾包膜。 临床病理联系 1.发热,白细胞增多; 2.腰痛; 3.脓尿、菌尿、蛋白尿、血尿、管型 尿 ; 4.尿路刺激症状。 结局:抗菌素治疗痊愈; 复发慢性; 病情重败血症; 肾乳头坏死急性肾衰。 (二)慢性肾盂肾炎 (chronic pyelonephritis) 慢性肾小管间质性炎症 分类: 慢性阻塞性肾盂肾炎:尿路梗阻; 返流性肾病或伴有返流的慢性肾盂 肾炎,膀胱输尿管返流、肾内返流 。 病变特点 大体特点:肾脏变小,出现不规则瘢 痕,不对称-土豆肾。 病变特点 镜下特点: 慢性肾小管炎、间质纤维化、瘢痕 形成; 部分肾小管扩张,内有胶样管型, 似甲状腺滤泡; 早期肾小球囊周围纤维化,晚期肾 小球硬化。 临床病理联系 多尿、夜尿:肾小管改变明显尿 浓缩功能下降而致; 高血压:肾组织纤维化和小血管硬 化肾缺血肾素分泌增加而致; 氮质血症、尿毒症:晚期肾组织严 重破坏而致。 结局:及时治疗病情可控制 病情严重尿毒症、高血压性 心衰死亡出现局灶性节段性 肾小球硬化、伴严重蛋白尿,预 后差。 第三节 肾和膀胱常见肿瘤p255 一、肾细胞癌 (renal cell carcinoma) 组织来源:肾小管上皮细胞,又称 肾腺癌。 是最常见的肾脏恶性肿瘤,占肾肿 瘤的85%。 多发生于40岁以上,绝大多数呈散 发性,少数为家族性。 病因和发病机制: 化学致癌剂,烟草、肥胖(尤女性) 、高血压、接触石棉、石油产物和重 金属等为危险因素。 与遗传有关: 1.Von Hippel-Lindau(VHL)综合征: 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其 病变为小脑和视网膜的血管母细 胞瘤。50%-70%VHL病人发生肾囊 肿和双侧多灶性肾癌。 2.遗传性(家族性)透明细胞癌: VHL及相关基因发生改变。 3.遗传性乳头状癌:为常染色体显性 遗传性疾病,双侧的乳头状肾癌。 分类和病理变化: 1. 透明细胞癌 (Clear cell carcinoma) 最常见,占肾细胞癌的70%-80% 镜下:癌细胞圆形或多边形,胞浆透 明或颗粒状,呈片、梁或管状 排列,无乳头状结构。 约98%病人出现染色体3p14- 3p26的缺失或不对称易位,而VHL基 因正位于这一区域。 2.乳头状癌(papillary carcinoma) 占肾细胞癌10%-15%, 癌细胞立方或矮柱状,呈乳头状排 列。乳头中轴间质内可见泡沫细胞 和砂粒体。 可为家族性或散发。 与家族性有关的是7号染色体的MET 基因的突变,另一相关基因为PRCC (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 位于1号染色体,其改变与散发有关 。 3.嫌色细胞癌 (chromophobe renal carcinoma) 约占肾细胞癌5%,镜下见明显 的细胞膜,胞浆淡嗜碱,核周常 有空晕。细胞呈实性片灶状排列, 血管周围常有大细胞围绕。 遗传学检查常显示多个染色体缺失 和严重的亚二倍体,此型可能起源 于集合小管上皮细胞,后较前两型 好。 肉眼:多位于肾上下两极(尤其 是上极),大小不等,一 般黄色,常有出血、钙化、 故呈多彩状,可囊性变。 三、膀胱移行细胞癌 p257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of the urinary bladder) 为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好 发年龄为50-70岁,男:女2-3:1。 病因和发病机制: 癌的发生与苯胺染料等化学物质、吸 烟、病毒感染和膀胱粘膜的慢性炎症 等慢性刺激有关。 病理改变 好发部位: 膀胱侧壁和膀胱三角区,近输尿管开 口处。 肉眼:可单发或多发,大小不等,分 化高者常呈乳头状,有蒂;分 化低者常扁平状,基底宽,无 蒂。 镜下:移行细胞癌最常见,鳞癌和腺 癌较少见。 移行细胞癌根据分化程度分为级: 级 肿瘤呈乳头状,分化较好,层次 增多,核分裂少,无明显极性紊乱。 级 瘤细胞呈乳头状,异型性和多型 性明显,细胞层次增多,极性消失, 癌细胞可侵及肌层。 级 瘤细胞呈实性,分化差,失去移行上 皮特征,极性紊乱,见瘤巨细胞,核 分裂多,见病理性核分裂,肿瘤常浸 至肌层及周围器官组织。 临床特点 无痛性血尿为主要症状,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