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合並房顫的治療策略课件_第1页
心衰合並房顫的治療策略课件_第2页
心衰合並房顫的治療策略课件_第3页
心衰合並房顫的治療策略课件_第4页
心衰合並房顫的治療策略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衰合并房颤的治疗策略 贵阳医学院附院心血管科 刘兴德 2010-10-242010-10-241 1 1 1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 一、概述 世界著名心血管病学大师 Braunwald以及有关专家共识认为,21 世纪心脏病学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房颤和 心衰。房颤和心衰实际上是一组临床综合 征,是一类疾病的两个方面,两者关系密 切,既互为因果又相互促进。房颤合并心 衰临床上很常见,对患者的危害也很大。 DateDate 2 2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 (一)心衰和房颤关系密切 n初诊房颤有26%伴有心衰史, 以后还有6%发生心衰 n初诊心衰有24%伴有房颤史, 以后还有7%发生房颤 研究显示研究显示 DateDate 3 3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 Framingham研究 n1/3房颤患者合并心衰,另1/3患 者在10年内亦发生心衰,而且, 随着心衰的加重,房颤发病率也 由13%升至50% DateDate 4 4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 n心衰时心房压力升高、心房扩大,交 感神经过度激活;心房发生解剖学和 电学等重构 房颤 心衰心衰 房颤房颤 (二)心衰和房颤互为因果 DateDate 5 5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 房颤 心衰 n房颤时心房有效舒缩功能丧失、心室率 过快、心室舒张期过短、心室充盈不足 CO EF (20%30%) (二)心衰和房颤互为因果 DateDate 6 6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 n房颤持续发作 诱发心动过速 性心肌病 DateDate 7 7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 (三)心衰与房颤相互促进 n随着心衰的加重,房颤的发生率 也显著增加。NYHA5%、 10%、20%、50% n房颤可进一步恶化心衰 DateDate 8 8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 二、心衰并房颤治疗策略 n增强心肌收缩力(强心) n减轻心脏负荷(利尿、扩血管) n抑制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神内药物) 心衰治疗心衰治疗 1. 1. 纠正病理生理紊乱纠正病理生理紊乱 2.2.祛除心衰病因和诱因祛除心衰病因和诱因 DateDate 9 9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 n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 n控制心室率 n抗栓减少栓塞事件 n祛除房颤病因和诱因 房颤治疗房颤治疗 二、心衰并房颤治疗策略 DateDate1010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 (一)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 n减轻症状 n改善血流动力学 n减少血栓栓塞事件 n消除或减轻心房电重构 DateDate1111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 1. 药物治疗(复律) 钠通道阻滞剂: n负性肌力作用 n致心律失常作用增加猝死危险性 不宜用于心衰并房颤患者! DateDate1212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 受体阻滞剂: n降低心衰患者死亡率 n能减慢房颤患者的心室频率,但极 少能转复为窦性心律 DateDate1313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 胺碘酮: n目前心衰并房颤的主要抗心律失常药物 。 n心衰猝死研究(SCD-HeFT):胺碘酮 使NYHA死亡危险增加。 DateDate1414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 2. 电复律 n同步直流电复律较药物起效迅速 、有效率高、副作用少 n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时首选 DateDate1515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 3. 导管消融治疗 PABA-CHF研究 DateDate1616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 PABA-CHF研究 n前瞻性、随机、多中心临床试验 n入选对象:症状明显、药物疗效不佳、 LVEF40%、NYHA-的房颤并心 衰患者 n分组:消融治疗组(41例);房室结消 融+双室起搏治疗组(40例) DateDate1717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 PABA-CHF研究 DateDate1818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 PABA-CHF研究 DateDate1919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 PABA-CHF研究 n提示:房颤并心衰药物治疗无效 时,房颤消融治疗较房室结消融 +双室起搏治疗更能改善心功能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DateDate2020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 (二)室率控制 n显著减轻症状 n稳定血流动力学 n预防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n相对较容易 n药物致室性心律失常副作用较少 DateDate2121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 1. 控制心室率的药物 n洋地黄类、受体阻滞剂 钙拮抗剂、 胺碘酮 n通过抑制房室结内传导、延长不应 期、减慢心率 DateDate2222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 2. 非药物控制心室率 n室率控制不佳、症状严重时,消 融房室结造成房室阻滞,植入心 脏起搏器 (1 1)右室起搏器控制心室率)右室起搏器控制心室率 DateDate2323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 n心衰并房颤患者 n房室结消融+双室同步起搏 n效果显著优于右心室起搏 n但不能降低严重心衰患者房颤发生率 (2 2)双室起搏控制心室率)双室起搏控制心室率 2. 非药物控制心室率 (PAVE研究) DateDate2424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 2008年HRS/EHRA/ESC指南 nLVEF35%、NYHA-、 QRS波120ms的房颤患者,优化 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可接受CRT或 CRT-D nIIa类适应证 DateDate2525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 (三)改善心室重构药物 n受体阻滞药、ACEI、ARB、他汀类 n改善心脏功能 n降低房颤发生率和复发率 DateDate2626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 (四)节律控制与频率控制 房颤和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试验房颤和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试验 (AF-CHFAF-CHF研究)研究) DateDate2727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 房颤和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试验 n前瞻、随机、多中心对照研究 n全球123个中心共入选1376例心衰并房颤 患者 nEF35% n随机分为节律控制组(682例)与频率控制 组(694例) n平均随访37个月 DateDate2828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 n两组心血管死亡率、全因死亡率、卒 中及心衰恶化发生率等均无显著性差 异 结结 果果 DateDate2929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 n与频率控制相比,节律控制并不能明 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n推荐在心衰合并房颤患者中应首选控 制患者的心室频率,只有在患者症状 持续不能改善时才考虑节律控制 结结 论论 DateDate3030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 (五)抗栓治疗 房颤的节律控制和频率控制近年来争议不 断,唯有抗栓治疗逐渐成为房颤患者的第一 治疗并贯穿始终。合理的抗栓治疗是预防房 颤患者血栓栓塞事件的有效措施,但亦将增 加出血性并发症的风险。因此,在确定患者 是否进行抗凝治疗前应评估其获益风险比, 只有预防血栓栓塞事件的获益明显超过出血 性并发症的风险时方可启动抗栓治疗。 DateDate3131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 2010年ESC发布了欧洲房颤诊疗指南, 随后2011 年ACCF/AHA/HRS联合更新了美国 房颤诊疗指南。两个指南中分别对房颤抗凝 进行了推荐。提出新评分系统 CHA2DS2VASC积分。 DateDate3232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 新指南使用CHA2DS2-VASc 积分系统来预测卒中风险 危险因素CHADS2CHA2DS2-VASc 慢性心衰/左心功能障碍(C)11 高血压(H)11 年龄75岁(A)12 糖尿病(M)11 卒中/TIA/血栓栓塞史(S)22 血管疾病(V)1 年龄6574岁(A)1 性别(女性)(Sc)1 总分69 老 新 DateDate3333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 新指南的评分系统有二个主要优点: 能更精确发现那些低风险患者,可以减少 过度治疗。也能发现高危患者,以减少治 疗不足。 DateDate3434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 n新指南建议:直接根据危险因素选择抗栓治 疗策略,存在一个主要危险因素或两个以上 临床相关的非主要危险因素(新评分系统积 分2分者),需口服抗凝药物(OAC);存 在一个临床相关的非主要危险因素(积分为1 分者),服OAC或阿司匹林均可,但优先推荐 OAC;无危险因素(积分0分者),可服用阿 司匹林或不进行抗栓治疗,不抗栓治疗优先 。 DateDate3535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 n新指南特别指出,对于持续时间小于48 小时的房颤,不论是电复律还是药物复 律,复律前必须先抗栓,指南要求,对 于持续时间小于48小时的房颤,可以在 全身肝素化后(1.7g/kg)再进行复律 。 DateDate3636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 n关于采用口服抗凝剂还是双联抗血小板药 物? 欧版和美版指南都引用了两个临床试 验的结果:ACTIVE-W试验结果:在降低 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方面,口服华法林的效 果优于联合应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而 两者导致出血的风险没有明显差别。 DateDate3737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 nACTIVE-A试验结果:在不适宜应用抗凝药物的 情况下,联合应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也可起到 降低心血管事件危险性的作用,但同时也增加了 出血的可能性。 n根据上述两个临床试验结果,欧版指南建议,氯 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的联合用药,只能在患者不适 合应用口服抗凝药的情况下作为一种替代治疗方 式,而不是对存在高度出血倾向的患者用以替代 口服抗凝剂。 DateDate3838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 n2011美版指南则基于上述试验提出了三联用药方 法,即在联合应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抗血小板 聚集的基础上加用华法林。这种治疗方式可能会 增加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但目前并没有相关的 临床试验来对这种三联用药方法的疗效做出预测 。此外,美国房颤新指南更新版特别推荐了达比 加群。 DateDate3939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 需要指出:新的评分系统( CHA2DS2VASC积分)是基于欧洲人的资料, 而亚洲和欧洲人的卒中类型存在差异,新 评分系统能否应用于我国房颤诊疗的临床 实践尚不明确。考虑我国的医疗现状,新 评分系统仅可做为房颤卒中危险评估的参 考。 DateDate4040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 新指南首次引入HAS-BLED 出血评分标准 HAS-BLED出血风险积分 字母临床特点积分 H高血压1 A肝肾功能异常(各1分 ) 1或2 S卒中史1 B出血史1 LINR值波动1 E老年(65岁)1 D药物或嗜酒(各1分)1或2 最高值9分 积分3分,提示出血高危! 非瓣膜性AF患者在给予抗凝 治疗前应进行出血风险评估( IA) 该评分的目的并不是让出血高 危患者不接受抗凝治疗,而是 及时寻找可纠正的出血风险因 素(IIa,B) 推荐采用该评分评估出血风 险,=3时提示高风险,开 始抗凝或抗栓治疗后需谨慎 随访并定期复查(IIa,A) 应当处理可纠正的出血风险 因素,如血压、INR波动、药 物、饮酒等(IIa,B). 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ASA/氯吡格雷联合应用尤其 是老年患者单用ASA)发生大 出血的风险与口服抗凝药相 似(IIa,B). DateDate4141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 n出血评分标准是否可以推广应用到欧 洲以外的国家,特别是能否应用于我 国,尚无相关研究。我国尚缺乏简单 有效的出血风险评估方法,出血评分 标准具有一定的借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