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的来历和文章_第1页
母亲节的来历和文章_第2页
母亲节的来历和文章_第3页
母亲节的来历和文章_第4页
母亲节的来历和文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母亲节专题有一个人,她永远占据在你心最柔软的地方,你愿用自己的一生去爱她;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的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这一个人,叫“母亲”,这一种爱,叫“母爱”!如果说因为忙碌和粗心,我们忽略了平时对母亲的问候和关心,无论如何,别忘了在5月13日这一天,买上一束康乃馨,或者哪怕只是一句祝福,送给你的妈妈名人谈母爱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人生最美的东西之一就是母爱,这是无私的爱,道德与之相形见拙。(日本) 妈妈你在哪儿,哪儿就是最快乐的地方(英国)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米尔)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世界上一切其他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亲才是真的,永恒的,不灭的。(印度) 记忆中的母亲啊!最心爱的恋人啊,您是我所有的欢乐,所有的情谊。(法国) 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邓肯)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英国) 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的相象!他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母爱是人类情绪中最美丽的,因为这种情绪没有利禄之心掺杂其间(法国) 女人固然是脆弱的,母亲却是坚强的(法国) 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英国)献给母亲的诗 原著:霍华德.约翰逊(1915)“M-more”:那是母亲所给予我的太多太多;“O-old”:可是母亲却在慢慢变老; “T-tear”:就是母亲曾为我拭去的那串串泪珠;“H-heart”:这是母亲那颗金子般纯净的心灵;“E-eye”:她是母亲那爱意盈盈的眼神; “R-right”:是我对母亲的祝愿永远永远地健康幸福!把它们拼起来后,你就会明白为什么我们深情呼唤:母亲-mother!世界各国的母亲节英国母亲节: 十七世纪英格兰,为表达对英国母亲们的敬意,乃订四旬斋的第四个星期日为Mothering Sunday,人们在这一天回家探视双亲,并致礼表示敬意。(注:四旬斋是指复活节前夕之前,星期天除外的40天)。 当时,有许多的穷人必须在有钱人家里帮 讨生活,而被迫离家寄宿在主人家里,在Mothering Sunday这一天,主人们会放他们假,并鼓励他们返家与妈妈团聚。为增加欢乐气氛,也发展了一种特别的蛋糕称为mothering cake。随着基督神在欧洲的扩散,这个节日转为对Mother Church的崇敬:表达人们对赋予他们生命、保护他们免於伤害的精神力量的感谢。从此,教会的仪式便与母亲节的庆祝活动相结合,以同时传达人们对母亲与教会的感念。 美国母亲节 在美国,最早关於母亲节的记载是1872年由茱丽雅(Julia Ward Howe即The Battle Hymn of the Republic的作者)所提出的,她建议将这一天献给和平,并在波斯顿等地举行母亲节的集会。1907年,费城的安娜 (Ana Jarvis)为了发起订立全国性的母亲节而活动。她说服了她母亲所属的、位於西维琴尼亚州的教会,在她母亲逝世二周年的忌日即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举办母亲节庆祝活动。隔年,费城人也开始在同一天庆祝母亲节。之後,安娜和支持者们开始写信给部长、企业家和政治家,要求订立全国性的母亲节,他们很成功的被接受了,因为1911年时,几乎所有的州都已开始庆祝母亲节了。威尔生总统 (President Woodrow Wilson)亦於1914年发表官方声言,让母亲节成为全国性的节日,就是每年五月的第二个礼拜天这一天。 其他各国的母亲节 虽然,许多国家是在一年中不同的时节庆祝属於他们的母亲节。然而,多数国家如丹麦、芬兰、义大利、土耳其、澳洲和比利时和台湾,都是在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庆祝母亲节的。 母亲节的由来母親節最早怎麼來的?有各種不同的說法。 有歷史學家聲稱最早可能是在古希臘,人們慶祝莉雅女神的節日。這女 神就是宙斯的母親,幾乎希臘所有的神都從她而出。後來到了十七世紀的英 國,教會把慶祝莉雅女神的節日吸收,將之改為表達對耶穌之母馬利亞的崇 敬,乃訂四旬齋的第四個星期日為Mothering Sunday。甚至後來人們加入教會 的受洗儀式,訂在母親節這一天。象徵人們從教會(Mother Church),重生 (rebirth)。 另外還有一個關於英國母親節的傳說。那時許多的窮人,叫孩子去有錢人家 裡幫傭,住在主人家裡。直到 Mothering Sunday 這一天,主人們會放他們假, 讓大夥可以返家與母親團聚。那天這些年輕人就會帶著一種特別的蛋糕(mothering cake) ,與一些小禮物送給母親。 關於德國母親節由來,傳聞是希特勒記念他自己的親生母親,訂立一天為母親節。並用母親象徵的偉大意義,鼓勵年輕女子生產報國。 當然最有名的就是美國母親節的典故。在美國,最早關於母親節的記載是 1872 年 由茱麗雅 Julia Ward Howe(The Battle Hymn of the Republic 的作者)所提出的 。她建議將這一天獻給和平。後來 1907 年,費城的安娜(Ana Jarvis)為了 發起訂立全國性的母親節而活動。她說服了她母親所屬的、位於西維琴尼亞州的教 會,在她母親的忌日(五月的第二個星期天),舉辦母親節慶祝活動,後來也成為 安慰歐戰中失去兒子、或先生的女性。在當天,人們配戴康乃馨向母親致敬。母親 尚健在者,佩帶紅色康乃馨;若母親已過世,則佩帶白色,以表示內心的懷思。 不過諷刺的是,母親節跟其他節慶一樣,如聖誕節、情人節,又淪為商業 下的犧牲品,商人炒作賺取暴利。使得母親節發起人 Ana Jarvis 死前痛苦的表示 ,她後悔發起訂定母親節。 中國人對待父母最高級的方式就是尊親,而聖經則是強調娛親,你 要使父母歡喜,使生你的快樂。(聖經箴言 23 章 25 節)並且更重視,人子要 趁父母健在的時候,趕緊把握住機會,使他們歡喜、快樂!母親節的意義也應 在此!我們為人子女,要讓父母親擁有天天都在過父親節、母親節的快樂。至 於怎樣慶祝、吃不吃蛋糕、戴不戴康乃馨,都只是旁枝末節的小事了。妈妈的绿面条小时侯的我总是面黄肌瘦,而且特别挑食,不吃肉也不吃菜,只吃点馒头花卷面条之类。就连吃个包子,也是光吃皮不吃馅。为了让我多吃一点蔬菜,妈妈没少费脑筋,可我总是不领情。要说我的技术也是够高的,连汤里姜末都可以用嘴滤出来,可想而知妈妈要打的是一场硬仗。 有一天中午,家里吃面条。被催得不耐烦后,我才不情愿地坐到桌边。抬眼一看,咦?今天的面条有些不一般,竟然是绿色的!妈妈一边将筷子递到我手中,一边说这是绿色的麦子磨出的,特别好吃!我将信将疑地尝了一口,嘿,真的!又光又滑软而不烂,鲜美极了!那天我开天辟地地将整整一大碗面都吃个精光。从此,我时不时地要求妈妈再做这种好吃的绿面条,而且每次都能吃一大碗。只是我一直挺奇怪,为什么没有见过做面条的绿面粉? 后来我长高了长壮了,也知道了绿色的面条并不是用绿色的面粉制成,而是心灵手巧的妈妈把菠菜与面粉(当然是白色的)和在一起擀出来的。也许多亏了那几年在不知情下吃掉的菠菜,现在的我健健康康,完全没有小时侯见风就倒的样子。当然,最大的功劳还是属于我那可爱的妈妈! 母亲节就要到了,可我的心空荡荡的,很痛,我再也 梦中的康乃馨不到我慈爱的母亲,她已于两个月前突患脑出血辞世。我只能在梦中献给母亲一束康乃馨,亲切地再唤一声“妈妈”。 妈妈您可曾知,您的突然离去带给女儿多少的痛。您那么美丽,那么年轻,才52岁啊,女儿我还未曾尽过孝心,未曾亲自给您过个生日,未曾在“母亲节”那天给您过一声问候,今年的春节也未曾与您共渡,这些都将成为我永久地遗憾。妈妈,女儿对不起您。 妈妈,我知道您的一身病是怎么得的,那是因为我。在我6岁的时候,您和爸爸带我去姑姑家看望爷爷奶奶,之后,我便留在了那儿没有回家,这一呆就是6年。您在家每天都是在泪水中度过,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姐俩在一起玩儿,您就想我直哭,吃些什么好的您也哭,在您30岁生小妹那年您全身的血哭坏了,重新换的血。从那以后,您变胖了,各种病也都找了上来,全是因为输的血不好。妈妈,是女儿害了您 。 12岁回到您身边的我是那么的不懂事,记不清有多长时间不管您叫妈,可您却给予了我比妹妹们更多的关爱,好吃的可我,好穿的也可我,妈妈您是想补偿6年来女儿缺少的母爱,可当时的我不理解,总惹您生气。妈妈,女儿错了,您在天之灵爱与关怀我發現常常在言語上衝撞我的母親。有時候我不喜歡她一直問我這問我那的,我就會說你不要管這麼多好不好,然後跑到頂樓的小房間自己做自己的事,就不理她了。 可是我發現她開始容忍我,當我言語衝撞她的時候,她都忍下來,等過一段時間當我自己發現錯了,她才會跟我講我哪裡做得不對。她以前不會這樣忍耐,可是她隨著年齡的增長,也愈趨成熟。而她的成長也讓我更反省自己的年輕氣盛,以及需要改進的地方。 為什麼她要忍耐我呢?我想是因為她愛我,所以才有力量忍耐下來。若沒有愛,那麼這個忍耐只會積蓄她的怒氣。同樣的,因為她愛我,所以她也接納我的不足,按照我的真實個性接納我。這對我來說是很可貴的事情。因為一個愛我又接納我的人,是我這一生中最寶貴的。 昨天晚上教會小組查考了聖經路加福音十五章 11-32 節。這是耶穌講的一個很有名的浪子回頭的故事。故事中強索家產,又揮霍殆盡的小兒子,下定決心悔改回家見父親時,是抱著痛悔的心回家,而且也不確定回家後父親會怎樣對他。可是父親遠遠的看到他,就去迎接他,毫無保留的接納他。這讓我想到,若這父親不愛這小兒子,怎能這樣的接納他呢?父親的接納,豈不是從分家產就開始了嗎? 耶穌講這故事,是說給旁邊的被當時社會看不起的人(罪人,稅吏),以及當時有身分地位的人法利賽人,文士聽的。 我相信有心悔改的人,通常都會擔心所得罪的人會不會接納他,這需要很大的勇氣。但是耶穌說這比喻,明明白白的說明神從不拒絕願意悔改的人。就如聖經路加福音十五章 10 節,耶穌在另一個故事中所說的,一個罪人悔改,在神的使者面前,也是這樣為他歡喜。 神是愛我們的,且祂的慈愛與恩典遠超乎我們所能想像。祂不但愛我們,也照我們的本像接納我們。不管我們覺得自己有多麼不堪,祂都接納我們。這樣的愛何等長闊高深,也給所有在迷途中的人莫大的安慰呀! 行走在這廣漠的人世中,有這樣一位愛我們又接納我們的神,給我很大的勇氣與安慰去面對生命中的起起落落。 我很高興有愛我的母親,以及神。我也願意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他們。同樣的,我也希望您也有這樣的福氣。或許我母親的愛無法廣澤於您,但是希望您也能認識這位神,也能在祂的愛中有豐盛的生命。母亲节的礼物在鲜花盛开的五月,母亲节悄然而至。虽说这只是个“舶来品”,但对于每个人而言,母亲在自己的一生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看着母亲整天操持家务那劳累的背影,我,陷入了沉思。对于母亲对我的关怀、照顾,二十几年来的无怨无悔,我难道没有一点感激之情吗?我又何时对母亲虚寒问暖过呢?我猛然想起,是该为母亲做点什么事了。我跑遍了整个商厦,不是太贵,就是过于华丽,怕母亲不肯收下。突然间,我无意中望见远处一位女士颈中的那条丝巾,我的脑海中马上闪过一个念头:为母亲买条丝巾吧! 我挑了母亲最喜欢的紫罗兰,满心欢喜的走出了商厦。回到家中,用小卡片写上了祝福的话语,把它们放在母亲的围裙的口袋里。 当晚上母亲烧菜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了这个“秘密”。我在门外偷偷地,静静地望着母亲,终于,在她疲惫的神情中,嘴角边泛起了一丝丝笑意。 晚上吃饭时,妈妈对我说:“孩子,妈妈感谢你有这分孝心。只要你有心,妈妈再苦再累也无所谓。”爸爸对妈妈说:“是啊,我们的儿子长了了,懂事啦!”整个晚上,我们一家三口都沉浸在欢乐之中。 就是这样一条小小的丝巾,让我体会了孝心的重要,它能把我们全家的感情紧紧地系在一起。然而,这就让我明白,孝心不光体现在“母亲节”、“父亲节”,而更应该体现在每一天。 让我独自飞翔巧得很,高三的实习选在了母亲的工厂里。母亲自然很高兴,因为这样她可以随时照顾我。 一周的安全教育,每天都只占用上午半天时间,下午就由我们自行安排。母亲总希望午后的时间里我能陪在她身边,晚上我们一同回家。然而,我还有我自己的事要去做,我无法想象无所事事地守在那儿静等时间从眼前滑过的感觉,于是我只有抱歉地对母亲说:“不,我得回去。” 母亲希望午后的时间里我能陪在她身旁,晚上我们一同回家,是因为她很担心回家的路上那一条长长的铁道,那儿每天来往的火车很多,而且我又有些近视。 每当我向母亲说我走的时候,母亲总在我的身后轻轻地说:“让我送你一段吧!”“你愿意送你就送!”每次我都冰冷地扔下这样一句话。但,母亲还是从后面追上我,执意要去送我。其实,我并不想这样对母亲说话,我以为这样会阻止她去送我。我同样担心母亲回去时也要走那条长长的铁道,尽管母亲说这铁道她已走了二十多年。母亲送我到那条铁道前的时候:“回去吧!”我对母亲说。母亲站在原地没有挪步,轻拍着我的肩头:“我看你走过去。”我握了握搭在我肩头的母亲的手,就独自向那条长长的铁道走去,我刻意地迈稳脚下的每一步,并按母亲叮嘱的那样注意辽望着,好让母亲放心我能够一个人走好。 走出铁道有一段距离的时候,我才回过头去望母亲。母亲依旧伫立在铁道那头看我走,我挥手示意让她回去,她才冲我点点头然后转身离去。风中,母亲那原本瘦削的身材裹在肥大的工作服里面,背影越发显得清瘦。 当我回过头,迎着风望着前方的路,才发觉自己的眼底早已经潮湿。 无可否认母亲是爱我的,她叫我懂得了母爱的神圣与伟大。然而,母亲你是否想过,你可以陪我一时,却不能陪我一生。在成长的季节里,不能练就一双会飞的翅膀,在未来的日子里我怎能去飞跃风风雨雨乃至更多的悲伤? 母亲,能不能爱我不约束我,给我一片蓝天,让我独自飞翔,我只要你殷殷的目光,指给我方向! 母亲的眼光母亲是那样的平凡和伟大,母亲的眼光充满了慈爱和教诲,我在母亲的眼光中长大,现在我工作在外,不能天天看到母亲的眼光,但在遇到困难时,可以感到母亲用她的眼光鼓励我、激发我。当我取得成绩时,可以看到母亲的眼光在由衷的为我高兴。母亲的眼光像一幕幕电影展现在我的眼前。母亲的眼光充满浓浓的爱。读高中时,离家很远,经常要3,4周回家一次,每一次拖着疲倦的身子跨进家门,母亲都要迎上来,接过我的行李,关切地问这问那,然后又跨进厨房为我煮粥做饭。看着我,看着给我端上来的热乎乎的粥,每一次又要背起行里,去读书,母亲总是给我拿上很多吃的,那都是母亲舍不得吃的,不停的嘱咐这嘱咐那,这是看到母亲的眼光是那样的温暖、那样的慈祥!那眼光照进我的心里,驱散了疲劳,解除了疑惑,我的心里盛满了浓浓的母爱。母亲的眼光充满无声的教诲。还记得那一个飘着雪花的冬夜,因我和同学吵架,老师把母亲找到了学校,她们一直谈到天黑。在回家的路上,母亲没有说一句话。母亲呀,你在想什么呢?你为什么不骂我,为什么不打儿子几下,或许儿子会好受些。我几次偷眼看母亲,有一次,母亲正在看我,当我们的目光相撞的那一刹那,母亲的责备、期望、教诲,象一股强大的电流,顺着母亲的眼光直传到我的心底。我后悔、我羞愧、我知道我以后该怎样改错,母亲一定也从我的眼光中看到了这一切,因为我清楚地看到,母亲的眼中滚动着泪花。母亲的眼光充满深切的渴望。从儿时到现在,我都能从母亲的眼光中看到母亲的渴望:渴望我懂事、渴望我进步、渴望我干出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高考成绩出来了,我终于考上了大学,直到成绩后母亲高兴极了,母亲的眼光也分外的明亮,就像春天的太阳一样。母亲十几个365天的渴望终于实现了。母亲的眼睛湿润了,透过泪光,看到母亲望子成才的心,此刻我头一次实实在在地感到了两个字的分量那就是:理想。母亲的眼光一直像航船的灯塔,冬天里的太阳,在我寒冷的时候给我温暖,在我徘徊的时候指给我迈步的方向,为我分忧,与我同乐,指引着我成长。母亲的眼光,将照耀我的一生,指引我走好每一步人生路听说过两个有关母亲的故事。 一个发生在一位游子与母亲之间。游子探亲期满离开故乡,母亲送他去车站。在车站,儿子旅行包的拎带突然被挤断。眼看就要到发车时间,母亲急忙从身上解下裤腰带,把儿子的旅行包扎好。解裤腰带时,由于心急又用力,她把脸都涨红了。儿子问母亲怎么回家呢?母亲说,不要紧,慢慢走。多少年来,儿子一直把母亲这根裤腰带珍藏在身边。多少年来,儿子一直在想,他母亲没有裤腰带是怎样走回几里地外的家的。另一个故事则发生在一个犯人同母亲之间。探监的日子,一位来自贫困山区的老母亲,经过乘坐驴车、汽车和火车的辗转,探望服刑的儿子。在探监人五光十色的物品中,老母亲给儿子掏出用白布包着的葵花子。葵花子已经炒熟,老母亲全嗑好了。没有皮,白花花的像密密麻麻的雀舌头。服刑的儿子接过这堆葵花子肉,手开始抖。母亲亦无言语,撩起衣襟拭眼。她千里迢迢探望儿子,卖掉了鸡蛋和小猪崽,还要节省许多开支才凑足路费。来前,在白天的劳碌后,晚上在煤油灯下嗑瓜子。嗑好的瓜子肉放在一起,看它们像小山一点点增多,没有一粒舍得自己吃。十多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