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离子与牛血清蛋白的作用资料课件_第1页
钠离子与牛血清蛋白的作用资料课件_第2页
钠离子与牛血清蛋白的作用资料课件_第3页
钠离子与牛血清蛋白的作用资料课件_第4页
钠离子与牛血清蛋白的作用资料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钠离子与牛血清蛋白的作用 The sodium ion interact with bovine serum albumin. 指导教师:谭明雄教授 答辩人姓名:李玉婷 时间:2014.052014.05月月2323日日 论文概要 选题意义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实验结果及讨论 结论与展望 1 2 3 4 通过国内外研究白花丹素的结果来看,白花丹素具有 较高的药用价值,但是白花丹素是存在一定的毒性,所 以应用配位化学理论,把活性成分与金属离子作用,合成一 系列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金属配合物,经研究发 现,这样的金属配合物具有较高的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 基能力,较白花丹素的抗肿瘤活性高,并且毒性也大大 降低了。 选题意义 1 二、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本论文主要通过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来研究 观察钠离子、白花丹素、白花丹素钠对牛血清 蛋白的作用。 三、实验结果及讨论 1、通过紫外光谱的测定,观察钠离子、 白花丹素、白花丹素钠对牛血清蛋白的作用 2、通过荧光光谱的测定,观察钠离子、 白花丹素、白花丹素钠对牛血清蛋白的作用 图(A)在25时钠离子与BSA相互作用的紫外光谱 (CB SA= 110-5mol/L CNa=110-6mol/L) (1)钠离子与牛血清蛋白的作用 图(B)在37时钠离子与BSA相互作用的紫外光谱 (CB SA= 110-5mol/L CNa=110-6mol/L) 由图 可见,图(A)和图(B)可知,随着加入Na() 离子后牛血清白蛋白在紫外光谱区显示了两个特征的蛋白质 吸收带,其峰位置分别为215nm 和278nm。其中215nm处吸收 峰强度远远大于278nm处吸收峰强度。随着Na()离子的 不断加入, 虽然没有发生红移也没有发生紫移,但是这两个 特征峰均逐渐减弱,表现为减色效应。 说明BSA的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同时也引起了蛋白质 中2个色氨酸和19个酪氨酸周围微环境的极性变化。 钠离子对牛血清蛋白的作用的结论 (2)白花丹素与牛血清蛋白的作用 图(C)在25时白花丹素与BSA相互作用的紫外光谱 (CB SA= 110-5mol/L C白花丹素=110-7mol/L) 图(D)在37时白花丹素与BSA相互作用的紫外光谱 (CB SA= 110-5mol/L C白花丹素=110-7mol/L) 由图(C)和图(D)可知,随着白花丹素的不断加 入,在235nm处吸收光谱发生红移。而在278nm处的吸收光 谱的增色效应更为明显, 因而使吸收峰的峰位向短波长(紫 移)发生微小位移。,也就是发生了紫移。 说明BSA的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并且白花丹素与 BSA发生了相互作用,同时也引起了蛋白质中2个色氨酸 和19个酪氨酸周围微环境的极性变化 。 白花丹素与牛血清蛋白的作用 (3)白花丹素钠与牛血清蛋白的作用 图(E)在25时白花丹素钠与BSA相互作用的紫外光谱 (CB SA= 110-5mol/L C白花丹素钠=110-7mol/L) 图(F)在37时白花丹素钠与BSA相互作用的紫外光谱 (CB SA= 110-5mol/L C白花丹素钠=110-7mol/L) 由图(E)和图(F)可看出,随着白花丹素钠配合 物浓度的增加,其较强的吸收峰峰值明显下降,并且 发生了红移现象;而在278nm处的吸收峰也发生了下 降的趋势,但是相对于较强吸收峰的下降要弱得多, 并且无红移现象。 故白花丹素钠配合物与BSA发生了相互作用,因此 也引起了蛋白质中2个色氨酸和19个酪氨酸周围微环 境的极性变化 。 白花丹素钠与牛血清蛋白的作用 (1)钠离子与牛血清蛋白的作用 图G分别在25和37时钠离子与BSA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 (CB SA= 110-5mol/L CNa=110-5mol/L) (1)白花丹素与牛血清蛋白的作用 图H分别在25和37时白花丹素与BSA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 (CB SA= 110-5mol/L C白花丹素=110-5mol/L) (1)白花丹素钠对牛血清蛋白的作用 图I分别在25和37时白花丹素钠与BSA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 (CB SA= 110-5mol/L C白花丹素钠=110-5mol/L) 由图(G)可以观察到:随着钠离子的加入的荧光光 谱的变化情况, BSA的发射荧光强度随着金属钠离子浓 度的增加在339nm附近呈有规律的降低, 出现荧光猝灭现 象,但是没有红移或紫移显现。所以推测出钠离子和BSA 存在着相互作用。 同样,由图(H)和图(I)也可看出随着白花丹素 或白花丹素钠的加入,出现最大发射波长随白花丹素或 白花丹素钠浓度的增加有紫移现象,说明BSA分子中发 色团周围的微环境及蛋白质分子构象发生了改变。 四、结论和展望 本文是采用紫外可见光谱在BSA中分别加入钠离子、白花丹素 和白花丹素钠这三种物质,发现白花丹素钠的配合物、白花丹素 都与BSA明显发生了红移或者紫移的作用,所以发现白花丹素钠 的配合物、白花丹素都与BSA明显发生相互作用,而钠离子与 BSA几乎没有发生红移或紫移,所以没有钠离子和BSA没有发生 相互作用,只是改变了蛋白质周围微环境的极性。 还通过荧光光谱法测定钠离子、白花丹素和白花丹素钠分别 对BSA的相互作用。通过测定25和37温度下的荧光光谱,按 照Stern-Vo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