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有机化学a课堂讲解ppt第3章课件_第1页
大学有机化学a课堂讲解ppt第3章课件_第2页
大学有机化学a课堂讲解ppt第3章课件_第3页
大学有机化学a课堂讲解ppt第3章课件_第4页
大学有机化学a课堂讲解ppt第3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末页 不饱和脂肪烃 第3章 1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末页 学习要求: 了解双键和叁键的形成,键的特点。 掌握烯烃的命名和顺反异构。 掌握不饱和烃的化学性质(亲电加成反应、氧化反 应、- H的反应)。 了解二烯烃的结构特点和共轭二烯烃的化学性质。 掌握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 2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末页 目录 3.1 单烯烃 3.2 炔烃 3.3 二烯烃 3.4 萜烯和萜类化合物 本章小结 3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末页 不饱和脂肪烃 烯烃 炔烃 链烯烃 环烯烃 单烯烃 二烯烃 多烯烃 4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末页 3.1 单烯烃( Alkenes) 3.1.1 3.1.1 烯烃的结构和命名 *结构通式:CnH2n 1. 烯烃的结构 杂化 图3.1 乙烯的结构及sp2杂化 *结构特点: 5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末页 图3.2 乙烯分子中的键和 键 键 键 结论: 2. 烯烃的命名 1)普通命名法(适用于简单的单烯烃) CH2=CH2 CH2=CHCH3 乙烯 丙烯 异丁烯 6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末页 选择含双键最长的碳链作为主链(母体),根据 主链碳原子数命名为某烯。 从靠近双键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 命名时双键的位次必须表明,以双键碳原子中编 号小的表示。 取代基的位置、数目和名称写在烯烃名称之前, 其原则与烷烃相同。 eg: 3-甲基-2-乙基-1-己烯 2)系统命名法 7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末页 3-甲基环戊烯 note:环烯烃应从双键开始编号,即1,2 位留给双键。 3)烯基(烯烃分子去掉一个氢原子后剩下部分)的命名 CH2=CH CH3CH=CH 乙烯基 1-丙烯基(丙烯基) CH2=CHCH2 CH2=C 2-丙烯基(烯丙基) CH3 1-甲基乙烯基(异丙烯基) 8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末页 3. 烯烃的构造异构 官能团异构(环烷烃) 碳架异构 官能团位置异构 2-丁烯1-丁烯 2-甲基丙烯 官能团位置异构 碳架异构 环丁烷 官能团异构 9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末页 3.1.2 烯烃的顺反异构现象 顺反异构 1. 产生原因 eg: 由于双键不能自由旋转,当两个双键碳原子各连有不同 的原子或基团时,就会出现两种不同的空间排布方式。这种 由于组成双键的两个碳原子上连接的基团在空间的位置不同 而形成的构型不同的现象称为顺反异构现象。 CH3CH3 CH3 CH3 10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末页 2. 顺反异构体的命名方法 1)顺/反标记法 相同的原子或基团位于双键的同侧为“顺式”;否则 为“反式”。 顺式(cis-) 反式(trans-) ab,cd时存在顺反异构体 产生顺反异构体的必要条件: 构成双键的任何一个碳原子 上所连的两个基团要不同。 11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末页 2)Z / E标记法 将每个双键碳原子上所连的原子或基团按“次序规则”排 序,较优基团在双键同侧为Z (德文Zusammen的缩写, 中文意为在一起) ,异侧为E (德文Entgegen的缩写, 中文意为相反的)。 (Z)(E) 12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末页 eg : 反-2,3-二甲基-1-溴-2-戊烯 (E)-2,3-二甲基-1-溴-2-戊烯 4-甲基-2, 4 庚二烯 note:如果烯烃分子中有一个以上双键,而且每个双键 上所连的基团都有Z, E两种构型时,则需标出所有这些双 键的构型( 采用Z / E标记法)。 (2Z, 4E ) - 13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末页 3)顺 / 反标记法和Z / E 标记法一致吗? 两种标记方法依据不同,它们之间没有什么必然联 系。有时可能是一致的,即顺式就是Z 式,反式就是E 式。有时却刚好相反。 顺-2-甲基-2-丁烯酸 (E)-2-甲基-2-丁烯酸 顺-2-丁烯 (Z)-2-丁烯 14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末页 3.1.3 烯烃的物理性质 v 物质状态:C4以下gas vv bpbp vv mp mp v : C=O 呈-C 效应。 3)共轭效应的相对强度 a) - 共轭效应 双键与电负性大的不饱和基团共轭时,共轭体系的 电子云向电负性大的元素偏移,呈现出- C效应。 -C顺序:同族: =O =S 同周期:=O =NR =CR2 58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末页 b)p- 共轭效应 富电子时,p电子朝着双键方向转移,呈+C效应。 缺电子时,电子云向p轨道转移,呈- C效应。 +C顺序:同族: -F -Cl -Br -I 同周期: -NR2 -OR -F -C相对强度视体系结构而定。 . . 59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末页 超共轭效应的大小与参与共轭的 C-H 键数目有关:参 与超共轭的CH 越多,超共轭效应越强。 c)超共轭效应(+C ) 稳定性:(CH3)3C+ (CH3)2CH+ CH3CH2+ CH3+ 60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末页 3.3.3 共轭二烯烃的化学性质 1. 1, 2 加成和1, 4 加成 3.3.3 共轭二烯烃的化学性质 与单烯烃相似,共轭二烯烃也可与X2、HX等亲电试剂发 生亲电加成反应,而且一般要比单烯烃容易。所不同的是: 共轭二烯烃与一分子亲电试剂加成时通常有两种可能。如: 1,2-1,2-加成加成 1,4-1,4-加成加成 在共轭体系中各种共轭效应的对分子影响的相对强度是: -共轭 p -共轭 -超共轭- p超共轭 61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末页 Question1: 为什么共轭二烯烃会有两种加成方式? HBr与不饱和键的加成为亲电加成反应,按反应历程 ,第一步将生成碳正离子中间体: 烯丙型碳正离子 1碳正离子 p -共轭 - p 超共轭 反应活性中间体的稳定性是: 烯丙型碳正离子 1碳正离子 1234 62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末页 这样,在第二步反应中,溴负离子可以进攻C2,也可 以进攻C4,从而得到1, 2 和1, 4 加成产物。 63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末页 Question2: 影响加成方式的因素? 共轭二烯烃的亲电加成究竟是以1,2 加成为主还是以1,4 加成为主,与其结构和反应条件有关。总的说来,有如下规律: 低温有利于1,2 加成,而高温有利于1,4 加成; 溶剂或试剂的极性增强有利于1,4 加成。 2. 双烯合成反应(Diels Alder反应) 双烯体 亲双烯体 64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末页 3.4 萜烯和萜类化合物 (自学) 大量实验事实表明: 当双烯体连有斥电子基团,而亲双烯体连有吸电子基 团( 如:CHO、 COR、 CN、 NO2等)时,将有 利于反应的进行。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