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免疫相关知识ppt课件_第1页
计划免疫相关知识ppt课件_第2页
计划免疫相关知识ppt课件_第3页
计划免疫相关知识ppt课件_第4页
计划免疫相关知识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划免疫相关知识 民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主讲人:王丽霞 计划免疫的概念 计划免疫是应用免疫学的原理,根据疾病 的疫情监测和儿童免疫的特点,制定科学 的免疫程序,有计划、有组织地利用疫苗 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 到控制和消灭相应疾病的目的。 计划免疫工作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通过提高对易感人群的有效接种率 ,提高人群免疫水平;形成有效的免疫保 护屏障,控制和降低相应疾病的发病率。 计划免疫工作的内容是什么? 1、制订免疫规划并组织实施。 2、保证疫苗质量和冷链系统完善。 3、强化工作责任意识、规范门诊安全接种。 4、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关注、配合、参 与的积极性。 5、针对计划免疫相关性疾病进行监测。 6、计划免疫工作质量的反馈、考核、评价。 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 在儿童出生后个月内,其监护人应当到 儿童居住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 为其办理预防接种证。接种单位对儿童实 施接种时,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并作好 记录。 儿童离开原居住地期间,由现居住地承 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负责对其实施 接种。 什么是疫苗? 疫苗是指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 ,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疫苗类预防性生物 制品,是针对健康群体使用的预防类生物 制品。 疫苗接种的一般原则 免疫程序所列各种疫苗第1剂的接种时间为最小免 疫起始月龄。 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各剂次的间隔时间应28 天。 A群流脑疫苗前2剂次间隔时间不少于3个月;第3 、4剂次为加强免疫,3岁时接种第3剂,与第2剂 接种间隔时间不得少于1年;6岁时接种第4剂, 与第3剂接种间隔时间不得少于3年。 乙肝疫苗第1剂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 尽早接种,第2剂在第1剂接种后1个月接种 ,第3剂在第1剂接种后6个月(58月龄) 接种。第1剂和第2 剂间隔应28天。第2 剂和第3剂的间隔应60天。 卡介苗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 。乙肝疫苗和“四苗”无相互干扰现象, 可以按不同部位、途径接种。 新生儿的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必须将接种部 位分开注射,右侧三角肌注射乙肝疫苗, 左侧上臂三角肌中部皮内注射卡介苗。 麻疹疫苗复种可使用含麻疹疫苗成份的其 它联合疫苗,如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 、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等。 如需同时接种两种以上国家免疫规划疫苗 ,应在不同部位接种,严禁将几种疫苗混 合吸入1支注射器内接种。 2种减毒活疫苗如未同时接种,应至少间隔 4周再接种。 疫苗为什么要冷藏保存? 疫苗是由蛋白质或由类脂、多糖、以及蛋白质的 复合物组成,预防接种时由其中的活性物质起到 抗原作用。它们多不稳定受光、热作用可使蛋白 质变性;或使多糖抗原降解、疫苗不但失去应有 的免疫原性,甚至会形成有害的物质而发生副反 应。一般地说温度愈高;疫苗中活性成份的抗原 性愈容易被破坏,因此针对疫苗的生物特性必须 在适宜的温度下贮存与运输。不同的疫苗对温度 有不同的要求,卡介苗、百白破疫苗贮存、运输 的温度为48。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贮 存时间在3个月以上时,贮存和运输的温度为20 8。 在现行范围内已经使用的乙肝疫苗、卡介苗、 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 、A群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等8种疫苗的基础上 ,以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替代百白破疫苗,并将 麻腮风疫苗、A+C群流脑疫苗、甲肝疫苗等3种 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对适龄儿童进行常规 接种。 通过接种上述11种疫苗,预防乙型肝炎、结核 病、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 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甲型肝炎等12种传染病。 疫苗注射表 出生24小时内可注射乙型肝疫苗 出生24小时后可注射卡介苗 出生满一个月可以注射乙型肝炎疫苗 出生后满二个月可脊髓灰质炎糖丸活疫苗 ,出生后满三个月可注射脊髓灰质炎糖丸 活疫苗,白喉,破伤风,百日咳混合疫苗 ,卡介苗【试验后决定是否复种】 出生四个月可注射脊髓灰质炎糖丸活疫苗 ,白喉,破伤风,百日咳混合疫苗, 出生后五个月可注射白喉,破伤风,百日 咳混合疫苗, 出生后满六个月可注射乙型肝炎疫苗 出生后满八个月可注射麻疹疫苗 生后1.5-2岁可注射白喉,破伤风,百日咳 混合疫苗 3岁:A群流脑苗(加强) 4岁:脊灰疫苗(加强) 6岁:百白破疫苗(加强)、乙 脑疫苗、A群流脑苗(加强) A+C群流脑疫苗:3周岁注射1针次,6、9周岁各加 强一针。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可替代全细胞百白破疫苗, 接种程序同全细胞百白破疫苗。 麻腮风疫苗:1.5-2周岁注射一针,基础免疫后4 年加强1针。 甲肝减毒活疫苗或甲肝灭活疫苗:甲肝减毒活疫 苗接种时间是2岁时注射1针,4年后加强1针。灭 活疫苗1-16岁接种2针,间隔6个月,16岁以上接 种1针。 二类疫苗 水痘疫苗:1-12岁接种1针次。 B型流感嗜血杆菌苗:2、4、6月龄各注射 一次,12月龄以上接种一针即可。 流行性感冒疫苗:1-3周岁每年注射2针, 间隔1个月。3周岁以上每年接种1次即可。 接种疫苗的禁忌 (1)卡介苗禁忌: 早产的宝宝、低出生体重的 宝宝(出生体重小于 2500 克)、难产的宝宝应该 慎种。正在发热、腹泻、严重皮肤病的宝宝应缓 种。结核病,急性传染病,心、肾疾患,免疫功 能不全的宝宝禁种。 (2)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禁忌: 服苗前 一周有腹泻的宝宝,或一天腹泻超过 4 次者,发 热、急性病的宝宝,应该暂缓接种。有免疫缺陷 症的宝宝,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如激素)的宝宝 禁用。对牛奶过敏的宝宝可服液体疫苗。通常吃 脊髓灰质炎糖丸后40分钟内不能吃热东西。 (3)百白破疫苗禁忌: 发热、急性病或 慢性病急性发作期的宝宝应缓种。中枢神 经系统疾病(如癫痫),有抽风史的宝宝, 严重过敏体质的宝宝禁用。注射百白破疫 苗后当天严禁洗澡,24小时后注射部位出 现红肿、硬痂必须热敷,一天3-5次,坚持 到消肿为止。 (4)麻疹疫苗禁忌: 患过麻疹的宝宝 不必接种。正在发热或有活动性结核的宝 宝,有过敏史(特别是对鸡蛋过敏)的宝宝 禁用。注射丙种球蛋白的宝宝,间隔一个 月后才可接种。 (5)乙型脑炎疫苗禁忌: 发热、急性病 或慢性病急性发作期的宝宝应缓种。有脑 或神经系统疾患,过敏体质的宝宝禁种。 (6)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禁忌: 脑及 神经系统疾患(癫痫、癔症、脑炎后遗症、 抽搐等),过敏体质,严重心、肾疾病,活 动性结核病的宝宝禁用。发热、急性疾病 的宝宝可缓种。 (7)乙肝疫苗禁忌: 肝炎,发热,急性 感染,慢性严重疾病,过敏体质的宝宝禁 用。注射乙肝疫苗当天不能洗澡,要注意 所有疫苗患急性疾病时暂缓注射。 (8)甲肝疫苗禁忌: 发热、急性病或慢 性病发作期的宝宝应缓种。免疫缺陷,正 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宝宝,过敏体质 的宝宝禁用。 另外应该注意: 1. 经过某种疫苗接种后,如果出现严重的 不良反应,如虚脱、休克、痉挛、脑炎或 脑病,重度的过敏反应,则不应给予以后 针次的接种或者加 强免疫。 2. 有神经系统疾病的儿童,例如癫痫或者 脑病,不应该给予含有全细胞的百日咳疫 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 有免疫缺陷病或使用免疫抑制剂者,不应 接种活的疫苗。 儿童在患传染病期间甚至传染病恢复期暂 缓接种。 有严重器质性疾病,如活动性结核及严重 的肝脏、肺脏、肾脏等疾病暂缓接种。 发热期间暂缓接种。 疫苗反应的概念 疫苗虽经灭活或减毒处理,但毕竟是一种 蛋白或具抗原性的其他物质,对人体仍有 一定的刺激作用而引起的。其实这也是人 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就象感冒发热一样是机 体在抵御细菌或病毒。 正常疫苗反应 局部反应如轻度肿胀和疼痛。百白破疫苗接种后 ,宝宝屁股上出现硬结就是吸附制剂接种后常见 的现象。接种疫苗后的全身反应有发热和周身不 适,一般发热在 38.5 以下,持续 1 2 天 均属正常反应。无论局部还是全身的正常反应一 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多喂水、并注意让宝宝多休 息即可。如果宝宝高热,可服用退烧药,可以做 物理降温、吃些富有营养又好消化的食物、多喂 水并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 异常反应 局部感染、无菌性脓肿;晕针、癔病;皮疹、血 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等。遇到晕针、过敏 性休克应立即让宝宝平卧、头部放低、口服温开 水或糖水;与此同时立即请医生作紧急对症处理 。出现皮疹,可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宝宝应用脱敏 药。出现过敏性休克一般表现为接种后很短时间 内宝宝面色发白、四肢发凉、出冷汗、呼吸困难 、甚至神志不清、抽风等。此时一般医生会立即 给宝宝进行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同时给激素和脱 敏药观察治疗。 预防接种技术操作要点 1、皮内接种法 适用疫苗:卡介苗。 注射部位:左上臂三角肌外下缘皮内。 操作方法: 1.1 家长抱紧儿童,露出儿童左胳膊; 1.2 用1ml一次性注射器或蓝芯注射器配 4.5号针头吸取1人份疫苗,皮肤常规消毒 ,待酒精干后,左手绷紧注射部位皮肤, 右手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针管,针头斜面 向上,与皮肤呈1015。角刺入皮内。 再用左手拇指固定针管,但不要接触针头 部分,然后注入疫苗,使注射部位形成一 个圆形皮丘,针管顺时针方向旋转180角 后,拔出针头。勿按摩注射部位。 2、皮下接种法 适用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 苗、风疹疫苗和腮腺炎疫苗。 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 肤。 操作方法: 2.1 如在儿童左上臂接种,家长取 坐位,儿童应坐于家长腿上;家长左 臂抱紧儿童,使儿童头部靠在家长左 肩部;将儿童右臂置于家长身后;家 长用右臂固定儿童双腿,右手握住儿 童左手,防止在接种过程中乱动。 2.2 接种人员用1ml注射器配上5.5号针头 ,吸取1人份疫苗后,皮肤常规消毒,绷紧 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针柄,针 头斜面向上,与皮肤成3040角,快速 刺入针头长度的1/32/3,放松皮肤,左 手固定针管,回抽无血,注入疫苗,快速 拔出针头,用消毒干棉球稍加按压针眼部 位。若有回血,应更换注射部位,重新注 射。 3、肌内接种法 适用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白破联合疫 苗、乙肝疫苗、脊灰灭活疫苗。 接种部位:乙肝疫苗为上臂外侧三角肌 中部或大腿中部前外侧肌肉,推荐大腿中 部前外侧肌肉。百白破联合疫苗、白破联 合疫苗除上述接种部位外,也可选择臀部 。 操作方法: 3.1 大腿中部前外侧肌肉注射 (1)家长将儿童抱于腿上,右胳膊抱紧 儿童上身,固定儿童头部和右胳膊,家长 左胳膊抓紧儿童双腿。在儿童的大腿正面 画一条竖线,然后将此竖线在大腿根部和 膝盖之间三等分,画出三条横线,取中间 外侧部分为注射部位,尽量在此部位的中 点进针。 (2)用0.5ml或1ml注射器配上6号或5.5号 针头 吸取1人份疫苗,皮肤用75%乙醇消毒, 左手拇指和食指叉开,绷紧注射部位肌肉 ,右手持注射器,与皮肤呈90角,在左 手拇指和食指之间快速刺入针头长度的2/3 ,固定针管,放松皮肤,回抽无血,注入 疫苗后快速拔出针头,用消毒干棉球稍加 按压针眼部位。 3.2 上臂外侧三角肌注射 (1)如在儿童左上臂接种,家长取坐位 ,儿童应坐于家长腿上;家长左臂抱紧儿 童,使儿童头部靠在家长左肩部;将儿童 右臂置于家长身后;家长用右臂固定儿童 双腿,右手握住儿童左手,防止在接种过 程中乱动。大年龄儿童可取坐位或立位, 注射侧的手叉腰。 (2)用0.5ml或1ml注射器配上6号或5.5号 针头吸取一人份疫苗,皮肤常规消毒,左 手将三角肌绷紧,右手持注射器(以执毛笔 式),与皮肤呈90角,快速刺入针头长度 的2/3,固定针管,放松皮肤,回抽无血, 注入疫苗后快速拔出针头,用消毒干棉球 稍加按压针眼部位。 4、口服法 4.1 用于口服脊灰疫苗的接种。 4.2 用消毒的药匙将脊灰疫苗送入儿童口中(液体 疫苗可直接滴入),用凉开水送服咽下 4.3 月龄小的儿童,喂服脊髓灰质炎疫苗时可将糖 丸疫苗碾碎,放入药匙内,加少许凉开水溶解成 糊状服用,或将糖丸疫苗溶于5ml凉开水中,使其 完全溶化口服咽下。 4.4 口服疫苗时要看服下肚,如儿童服苗后吐出应 先饮少量凉开水,休息片刻后再服。 免疫规划培训试题 单位: 姓名: 得分: 一、 填空题:(20分) 1、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内定义了什么是“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根据定 义,我们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分为以下五类: 无菌性脓肿 、 热性惊厥 、 过敏反应 、 多发性神经炎 、 癫痫及脑病 。 2、扩大免疫规划疫苗共有 14 种,可以预防 15 种传染病,其中儿童 有 11 种疫苗,预防 12 种传染病。 3、全国消除麻疹的目标是到 2012 年,全国麻疹发病率控制在 以 下(不包括输入病例),无本土麻疹病毒传播。通过消除麻疹工作促进免疫 规划工作发展。 4、受种者在接种后应留在接种现场观察( 30 )分钟。 5、疫苗安瓿启开后,活疫苗超过( 0.5 )小时、灭活疫苗超过( 1 )小时 未用完,应将疫苗废弃。 6、实施接种前,应当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 品种 )、 ( 作用)、( 禁忌 )、( 不良反应 )以及注意事项。 7、麻疹病人隔离期限是从发病之日起至出疹后 5-7 天,伴呼吸道并发症 者隔离至出疹后 16 天。 二、 判断题(30分) 1、麻疹的出疹顺序是:四肢面颈躯干耳后手足心,3-4日出齐。( X ) 2、乙肝疫苗注射部位为上臂三角肌中部,注射途径为肌内注射。( ) 3、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应用安全盒回收后进行处理。( ) 4、在实际工作中只要执行预防接种规范,异常反应都可以避免。( X ) 5、一名儿童半岁时患麻疹,他8月龄时仍需接种麻疹疫苗。( X ) 6、在学校预防接种工作过程中发生的群体性心因性反应是异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