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项目方案申报书基于工业40的模具智能制造技术_第1页
2016高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项目方案申报书基于工业40的模具智能制造技术_第2页
2016高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项目方案申报书基于工业40的模具智能制造技术_第3页
2016高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项目方案申报书基于工业40的模具智能制造技术_第4页
2016高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项目方案申报书基于工业40的模具智能制造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竞赛项目方案申报书赛项名称: 基于工业4.0的模具智能制造技术 赛项组别: 中职组 高职组专业大类: 制造大类 方案设计专家组组长: 成亚飞 专家组组长手机:方案申报单位(盖章):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方案申报负责人: 吕冬明 联系手机:邮箱号码: 通讯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46号 邮政编码: 100823 申报日期: 2014-8-25 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竞赛项目方案一、赛项名称(一)赛项名称:基于工业4.0的模具智能制造技术(二)压题彩照该平台围绕“中国制造2025”战略,是现代IT技术、机器人自动化技术、物联网的技术、云计算大数据技术、模具智能加工技术综合应用的体现,是信息化和自动化无缝融合的智能制造平台。(三)赛项归属产业类型:制造大类(四)赛项归属专业大类:本赛项归属于现行高职专业目录中以下三个专业:专业类别专业名称专业代码制造大类机械设计制造类模具设计与制造580106制造大类机械设计制造类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580110制造大类自动化类机电一体化技术580201二、赛项申报专家组姓名单位专业职务/职称年龄手机号码邮箱陈晓明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机械主任高级工程师5113801122133成亚飞深圳模德宝科技有限公司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总经理高级工程师3618507556987李晓五珠海汉迪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材料科学与工程董事长高级工程师3813923371941handi_付宏生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模具设计与制造教授硕士生导师高级技师6013681116357F吴春明广州毅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博士高级工程师3613600492269李军利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分院院长博士副教授4515919142816樊业鹏大连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应用所主任工程师3513478639923蔡玉俊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4518722605899C左 晶清华大学机械制造模具智能加工项目组长4818610158484Z王长民广州中望龙腾软件股份有限司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教育发展部副总经理/工程师4218618288805杨荣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全国机械职业模具专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模具设计与制造模具教研室主任/委员高级讲师高级技师4818121255088三、赛项目的1.核心技能与核心知识考核借助的工业化信息技术、机器人自动化技术与模具设计制造无缝整合的系统化平台,考核参赛选手模具设计、CAE分析、加工工艺设计、CAM程序设计、机器人程序调试、数控机床加工操作的全方位技能,展现参赛队的先进技术应用水平、模具工艺性分析与实践、跨专业团队协作、现场问题的分析与处理、安全及文明生产等方面的能力和职业素养。2.对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本赛项采用先进的模具设计及制造平台,与世界模具制造技术接轨,向大众呈现了工业4.0时代模具制造的新模式,体现了现代模具行业技术发展趋势。通过本赛事的举办,可提高高职院校对工业4.0时代模具制造技术的认知水平,了解工业4.0时代模具制造高技能人才的规格,同时本赛项组委会制定了工业4.0模具制造赛项教学资源转化方案,这些都对各大中专学校模具设计与制造等机械制类专业的教学改革起到巨大促进作用,加快现代数字制造环境下、“机器换人”的背景下模具行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进度,最终起到优化职业院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效果。四、赛项设计原则1.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赛前公布竞赛平台及设备,组织培训班,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提前熟悉竞赛平台;赛前公布样题,让每个人了解竞赛要求;赛前公布评分细则和技术规范,让每个人都清晰竞赛标准和规范;大赛实施过程公平、公开,每一位大赛观摩者都是竞赛的监督者;大赛专家组、裁判组由多方权威人士组成,保证赛果评比的公平、公正。2.前瞻性的原则本赛项与世界模具制造技术接轨,采用先进的模具设计及制造平台,体现了现代模具行业技术发展趋势,采用的平台综合了工业化信息技术、机器人应用技术与模具设计制造技术,具有非常强的前瞻性,对工业4.0时代的模具智能制造高技能人才培养起着引领的作用。3.以考核选手综合职业能力为本,竞赛内容对接工作内容的原则本赛项要求参赛选手从模具设计、到CAE分析、到加工工艺设计、到CAM程序设计、到机器人程序调试、到数控机床加工操作,经历完整的模具设计与制造过程,考核内容除了涉及模具设计师、工艺分析员、计算机辅助制造师、工业机器人技术员、机加工技术院等多个岗位工作内容,还兼顾了考核参赛选手团队协作、现场问题的分析与处理等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4.竞赛平台坚持成熟优先原则。本赛项采用的平台以企业模具设计与制造系统为原型进行设计;这些系统已经在富士康集团、珠海智迪科技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有限公司、南兴木工机械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获得应用,设备制造技术已经十分成熟。五、赛项方案的特色与创新点1.与机器人应用接轨,顺应“机器换人”发展大势,体现行业发展新特点。本赛项竞赛设备与“注塑模具CAD/CAE与主要零件加工”相比,采用了机器人自动化工作站。该站采用机器人对待加工的工件进行上下料,结合智能仓库管理系统,展现一个无人化加工站的模型。参赛选手在熟悉模具的设计制造技术基础上,还需进一步掌握机器人的应用与操作,顺应了当前“机器换人”背景下模具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2.引进CAD、CAE、CAPP、CAM、CMM模德宝模具智能制造平台,推广先进模具设计与制造新模式。模德宝智能制造平台创新点:CAE:自主开发的智能分析系统,提前做好模具结构分析,自动生成浇口、水路等,注塑参数库能够优化注塑条件,预防开模风险。CAD:全3D设计,提供强大的标准化库,实现模具设计“组装化”。CAPP:标准化工艺库,加工颜色管理,JT可视化标准,车间无纸化。CAM:电极智能设计,放电程式自动产生,标准化刀具参数库,电极刀具自动产生;现场加工:通过机器网络连接,加工程式自动上传至机台,避免人为操作;开始及完工时间系统自动记录。CMM检测:检测程式编程自动化,现场CMM检测自动化,无需人为干预。本智能平台在职业院校正在逐渐普及,在企业里面已经得到成熟的应用。组织本次比赛,旨在引导职业院校了解模具制造行业的新技术,帮助其在未来的教学改革中找对正确的方向。为了弥补普及率不足的问题,在比赛前组织对准备参赛的职业院校进行专项培训。具体请参看附件3:赛前培训方案。3.采用物联网技术,布局模具智能制造人才培养系统用RFID芯片把待加工的产品信息连入智能制造系统,让系统远程调用机床程序,跟踪产品的整个加工过程及后续工艺的加工。4.采用标准托盘夹具在工业4.0模具制造中,相对于传统的模具制造,很关键一个要素是:夹具标准化。这里可以引领参与竞赛的团队了解什么是夹具的标准化,夹具的标准化有什么意义。六、竞赛内容简介已知条件:零件的二维图及三维造型图,模具设计与制造要求,赛场软硬件设备等,根据已知条件完成以下工作内容:Known conditions: the two-dimensional drawings and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of parts, mold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requirements, software and hardware equipment of the field, etc., according to the known conditions to complete the work:1.工业电脑、数控机床、机器人、RFID系统进行网络参数设置及联网,并检验各设备是否顺利接入系统;2.机器人在本系统中是取代人完成RFID芯片数据读取动作及机床工件上下料任务。比赛中需要完成机器人程序点位示教(程序逻辑已经编好),示教好后进行慢速试运行测试,然后把机器人参数设置到可以自动运行的状态;3.利用CAE智能分析专家系统对零件的三维模型进行成形工艺性检查,并生成分析报告;1.工业电脑、数控机床、机器人、RFID系统进行网络参数设置及联网,并检验各设备是否顺利接入系统;Set up the network parameters of Industrial computer, CNC, robot, RFID system, and test whether if they are connected;2.机器人在本系统中是取代人完成RFID芯片数据读取动作及机床工件上下料任务。比赛中需要完成机器人程序点位示教(程序逻辑已经编好),示教好后进行慢速试运行测试,然后把机器人参数设置到可以自动运行的状态;Robot in this system is to replace the person to read data of the RFID chip, and that load or unload parts on the CNC. It needs to complete the job of robot positions teaching in the program (program logic has been compiled), then make a slow test running, and then setup parameters of the robot to make it in automatically run state;3.利用CAE智能分析专家系统对零件的三维模型进行成形工艺性检查,并生成分析报告;Use the CAE intelligent analysis expert system to make forming process checking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model of parts, and generate analysis report4.4.模具方案设计(包括型腔布局、分型面、浇注系统、冷却系统)在CAD软件中完成,并将模具BOM导入智能制造系统;Mold design (including cavity layout, parting surface, pouring system, cooling system) in the CAD, and load the mold BOM into the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system.5.根据优化的设计方案细化模具部件档案,在智能制造系统内利用CAPP进行工艺设计;According to the optimized design scheme to refine the archives of the mold parts, then use the CAPP in the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system to design.6.进行模具成型零件的CAM编程,并将CAM信息导入智能制造系统; To make CAM programming of the mold forming parts, and load the CAM information into the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system;7.利用智能制造系统,完成型芯、型腔零件的数控铣床加工,其中机器人完成对标准托盘夹具在安装站、料架和机床的上下料工作。Produce the core and cavity parts with CNC. The robot is used to load or unload the part on the installation station, warehouse and CNC.七、竞赛方式本赛项为团体赛,3名选手为一队,在连续6小时竞赛时间内,3人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从模具设计、CAE分析、加工工艺设计、CAM程序设计、机器人程序调试、数控机床操作加工零件等工作任务,比赛总成绩满分100分。根据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参赛报名办法:1.组织单位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省)为单位组织报名参赛。报名通过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网络报名系统统一进行。2.预报名根据年度大赛拟设赛项预报名通知要求,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预报名参加各拟设赛项竞赛的团队数(团体赛)或选手数(个人赛)。预报名少于10个省的拟办赛项原则上予以缓办。3.参赛名额每省参赛队原则上不超过2支。鼓励各省组织省赛,组织有本赛项省级选拔赛的省份,经大赛执行委员会审查备案,视赛项特点及承办单位实际承接能力,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相应赛项可增加1支参赛队。4.报名资格(1)参赛选手须为高等学校全日制在籍学生。五年制高职的四、五年级学生。参赛选手年龄须不超过25周岁(即1990年7月1日及以后出生)。参赛选手专业可以在模具、机电一体化、数控专业中挑选人员参加。(2)各地区的省内参赛选拔、名额分配和参赛师生资格审查工作主要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大赛执委会办公室有对参赛人员资格进行抽查的权利。5.组队要求:(1)根据预报名的名额确定正式参赛的名额,每省参赛队不超过2支,同一学校报名参赛队不超过1支。(2)参赛队可配指导教师,每支队伍指导教师人数不超过2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须为本校专、兼职教师。八、竞赛时间安排与流程日期时间内容第一天8:0012:00各参赛队办理报到手续13:00- 13:45领队、指导教师会议14:00- 14:45熟悉比赛场地15:00-16:00开幕式暨抽签仪式第二天7:007:30第一场选手候考7:3013:30正式比赛(第一场)13:3014:30第二场选手候考14:3020:30正式比赛(第二场)第三天7:007:30第三场选手候考7:3013:30正式比赛(第三场)13:3014:30第四场选手候考14:3020:30正式比赛(第四场)第四天09:30- 10:30讲座110:45- 11:45讲座214:00-15:00颁奖暨闭幕式说明:1.进入工位后,确认赛场提供的模具CAD/CAE/CAPP/CAM软件、文字表格处理软件、机床、刀具、夹具、工具等。2.参赛队开始比赛,竞赛时间连续6小时,各参赛选手限定在自己的工作区域内完成比赛任务。3.比赛结束后,智能系统自动记录比赛数据和结束时间。九、竞赛试题专家组在正式比赛前一个月在大赛官网上公开赛题。竞赛样题见附件一。十、评分标准制定原则、评分方法、评分细则根据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成绩管理办法:(一)评分标准的制定原则参照大赛组委会技术文件要求,按照技能大赛技术裁判组制定的考核标准进行评分。评价方式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工艺评价与功能评价相结合,能力评价与职业素养评价相结合,满分为100分(二)评分方法1.过程评分参赛队伍(选手)在分步操作过程中的规范性、合理性以及完成质量等,评分裁判依据评分标准按步给分并加权汇总流程如下:(1)参赛队伍按比赛要求进行操作,评分裁判对照评分表即时判分,评分裁判不得少于2人;(2)两名记分员在监督人员的现场监督下,对参赛队伍的评分结果进行分步汇总并计算平均分,所有步骤成绩的加权汇总值作为该参赛队伍的最后得分;(3)裁判长当天提交赛位号评分结果,经复核无误,由裁判长、监督人员和仲裁人员签字确认后公布;(4)在竞赛时段,参赛选手有不服从裁判及监考、扰乱赛场秩序等行为情节严重的,取消参赛队综合奖评奖资格;有作弊行为的,取消参赛队综合奖评奖资格;裁判宣布竞赛时间到,选手仍强行操作的,取消参赛队奖项评比资格。2结果评分评分裁判对参赛队伍提交的竞赛作品,依据赛项评价标准判分的评分方法。流程如下:(1)至少由5名主观裁判和2名客观裁判针对竞赛作品独立评分;(2)两名记分员在监督人员的现场监督下负责计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其余得分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参赛队伍的最后得分;(3)裁判长在竞赛结束18小时内提交赛位号(竞赛作品号)评分结果,经复核无误,由裁判长、监督人员和仲裁人员签字确认后公布。(三)评分细则:在大赛执委会的领导下,根据各个工种在实际模具企业中的权重比例,专家组制定评分体系,裁判组成员确定评分细则,本赛项分数配比如下:一级指标比例二级指标比例网络通讯连接部分10%网络连接与设置10%机器人调试部分10%机器人点位示教5%机器人参数设置5%CAE部分20%冷却翘曲分析10%CAE其余分析报告10%CAD部分15%3D模具设计15%CAPP部分15%工艺智能设计15%CAM部分20%CAM编程15%工单文件5%现场生产10%安全文明生产5%比赛提前完成5%十一、奖项设置根据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奖惩办法的有关规定,本赛项奖项设置如下:1.参赛选手奖励赛项设团体奖,设一、二、三等奖。以实际参赛队总数为基数,一、二、三等奖获奖比例分别为10%、20%、30%(小数点后四舍五入)。2.指导教师奖励获得一等奖的参赛队指导教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十二、技术规范该赛项技术规范参照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模具设计师”、“数控铣床高级工”职业技能标准、工业机器人_安全规范、工业机器人_安全实施规范。十三、建议使用的比赛器材、技术平台和场地要求(一)比赛器材要求序号器材名称数量规格/技术参数1计算机3台基本配置处理器Intel Core i5 4460(3.2GHz/L3 6M)内存4G ,硬盘100G ,独立显卡,17寸及以上显示器。2数控铣床1台 X、Y、Z轴运动定位精度:0.02/300mm; X、Y、Z轴重复定位精度:0.012mm; X、Y、Z轴工作行程:600*420*520mm;最小工作负重:100kg,刀柄规格 BT40 ,刀库容量12 ;工作台承压变形量:0.02mm(100kg);主轴转速:8000rpm;工作电压:三相380v/50HZ;快速移动速度:20m/min;最高切削进给速度:6m/min;带侧门自动门系统,由机床自己控制并检测开关状态;带标准EROWA托盘夹具系统,带气密检测,夹紧松开检测,由机床自己控制松开合紧并检测状态;数控系统:FANUC 0i MD或FANUC 0i mate MD,支持DNC在线加工,带以太网卡。通讯协议及接口需确认。3机器人1台动作类型:多关节型;控制轴数6轴;机器人结构:6轴全齿轮结构。放置方式:地装;最大活动半径:1811mm;手部最大负载(第6轴):20KG驱动方式:AC伺服马达;自带防碰撞检测,无需外配重复定位精度:不低于0.08mm;机器人本体重量:250kg;环境温度要求:045;环境湿度要求:MAX:95%RH;防尘防水标准:不低于IP54;振动要求:0.5G。电源输入:3*380v;连接电缆:7m;IO通讯方式:点对点通讯,自带以太网卡。4机器人底座1个高度适合抓取所有位置工件,安装尺寸与机器人匹配。5机器人握手1个采用EROWA标准握手,带合紧松开检测。6物料仓库1个6个料位,对标准托盘的定位精度0.2mm7标准托盘夹具2个采用EROWA标准托盘连接块和拉钉8产品安装站1个带双工位,带光栅防护功能9钳工工作台1个配备台虎钳、数控加工用刀架、锁刀器10系统主控系统1个智能控制系统符合工业4.0标准,能实现工作站全自动化作业,实现数据流的无障碍传输处理。11场地每套6M7M,地基要求负重每平方5吨以上,混凝土厚度大于0.5m,单工作站电源负载40KVA,气压0.7MPa。(二)主要软件序号软件名称用途提供商1Moldbao智能制造系统模具智能制造平台深圳模德宝公司2MS-Windows7操作系统计算机操作系统美国微软公司3Moldflow2015模流分析Autodesk公司4中望3D 2015教育版模具设计及CAM加工广州中望公司5UG NX7.5模具设计及CAM设计Siemens公司6MS-Office2000及以上版本文字、表格处等美国微软公司(三)场地要求比赛场地需要大约800-1000平方米空间,需要提供足够的的灯光设备以及380V的三相四线电源,电源功率要求不低于1000千瓦。比赛场地布置10套比赛平台。比赛场地设置有比赛观众观摩通道,专家室、裁判室、材料仓、工具仓等。十四、安全保障为了确保本次大赛的顺利进行,承办学院建立大赛期间相应的安全保障制度,同时由安全保卫、校园环境及卫生医疗保障组执行:1.比赛期间所有进入赛区车辆、人员需凭证入内,并主动向工作人员出示;2.在比赛开始前,选手要认真阅读场地内张贴的入场须知和应急疏散图;3.各类人员须严格遵守赛场规则,严禁携带比赛严令禁止的物品入内;4.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入内;5.安保人员发现不安全隐患及时通报赛场负责人员。6.比赛场馆严禁吸烟,安保人员不得将证件转借他人。7.机器人示教速度不能超过30%,严禁在安全围栏内有人的时候启动机器人。8.如果出现安全问题,在安保人员指挥下,迅速按紧急疏散路线撤离现场。十五、企业合作意向1.本次比赛使用的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系统由珠海汉迪提供;2.本次比赛使用的数控铣床由大连机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3.为了保证大赛的顺利进行,企业将在合同约定时间内保质、保量交付竞赛设备,并在大赛前一月安装调试完毕,接受竞赛组委会验收检查。4.企业免费提供设备易损器件,立项后成立大赛技术服务小组,负责备赛期间的技术指导、培训及相关工作,费用由赞助企业承担。5.广州中望龙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免费提供现场使用的中望软件、现场技术支持、赛前培训;并提供资金赞助。6.华中科技大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免费提供现场使用的华塑CAE 3D 7.5软件、现场技术支持、赛前培训;并提供资金赞助。7.思美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免费提供现场使用的CimatronE11软件、现场技术支持、赛前培训;并提供资金赞助。8.随着赛事进展,还可能有些企业提供支持。9.成立竞赛现场“大赛技术服务办公室”,负责相关的技术服务工作,保障大赛的顺利进行。技术服务小组共20人(可以根据组委会要求增减),赞助企业安排技术骨干、业务能手参与大赛技术服务。合作意向承诺书请看附件2.十六、经费预算方案序号预算项目金额(万元)1专家劳务及差旅费52裁判劳务及差旅费53开幕式和闭幕式54大赛宣传、场地布置105赛务筹备费106奖品、服装费58机动10合计50十七、比赛组织与管理(一)赛项组织机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各赛项组织机构包括赛项执行委员会、赛项专家组和赛项承办院校。根据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织机构与职能分工。1.赛项执行委员会各赛项执行委员会全面负责本赛项的筹备与实施工作,接受大赛执委会领导,接受赛项所在分赛区执委会的协调和指导。赛项执委会的主要职责包括:领导、协调赛项专家组和赛项承办院校开展本赛项的组织工作,管理赛项经费,选荐赛项专家组人员及赛项裁判与仲裁人员等。2.赛项专家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各赛项专家组在赛项执委会领导下开展工作,负责本赛项技术文件编撰、赛题设计、赛场设计、设备拟定、赛事咨询、技术评点、赛事成果转化、赛项裁判人员培训、赛项说明会组织等竞赛技术工作;同时负责赛项展示体验及宣传方案设计。赛项专家组人员须报大赛执委会办公室核准。3.赛项承办院校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各赛项承办院校在赛项执委会领导下,负责承办赛项的具体保障实施工作,主要职责包括:按照赛项技术方案要求落实比赛场地及基础设施,赛项宣传,组织开展各项赛期活动,参赛人员接待,比赛过程文件存档等工作,赛务人员及服务志愿者的组织,赛场秩序维持及安全保障,赛后搜集整理大赛影像文字资料上报大赛执委会等。赛项承办院校按照赛项预算执行各项支出。承办院校人员不得参与所承办赛项的赛题设计和裁判工作。(二)赛项设备与设施管理根据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设备与设施管理办法:1.赛场条件(1)赛场布置,贯彻赛场集中,赛位独立的原则。选手竞赛单元相对独立,确保选手独立开展比赛,不受外界影响;赛位集中布置,保证竞赛氛围。(2)卫生间、医疗、维修服务、生活补给站和垃圾分类回收点都在警戒线范围内,以确保大赛在相对安全的环境内进行。(3)设置安全通道和警戒线,确保进入赛场的大赛参观、采访、视察的人员限定在安全区域内活动,以保证大赛安全有序进行。2.赛项保障(1)建立完善的赛项保障组织管理机制,做到各竞赛单元均有专人负责指挥和协调,确保大赛有序进行。(2)设置生活保障组,为竞赛选手与裁判提供相应的生活服务和后勤保障。(3)设置技术保障组,为竞赛设备、软件与竞赛设施提供保养、维修等服务,保障设备的完好性和正常使用,保障设备配件与操作工具的及时供应。(4)设置医疗保障服务站,提供可能发生的急救、伤口处理等应急服务。(5)设置外围安保组,对赛场核心区域的外围进行警戒与引导服务。3.赛场布置(1)赛场应进行周密设计,绘制满足赛事管理、引导、指示要求的平面图。竞赛举行期间,应在竞赛场所、人员密集的地方张贴。(2)赛场平面图上应标明安全出口、消防通道、警戒区、紧急事件发生时的疏散通道。(3)赛场的标注、标识应进行统一设计,按规定使用大赛的标注、标识。赛场各功能区域、赛位等应具有清晰的标注与标识。(4)赛位上应张贴各种设备的安全文明生产操作规程。4.安全防范措施(1)各赛项应根据赛项具体特点做好安全事故应急预案。(2)赛前应组织安保人员进行培训,提前进行安全教育和演习,使安保人员熟悉大赛的安全预案,明确各自的分工和职责。督促各部门检查消防设施,做好安全保卫工作,防止火灾、盗窃现象发生,要按时关窗锁门,确保大赛期间赛场财产的安全。(3)竞赛过程中如若发生安全事故,应立即报告现场总指挥,同时启动事故处理应急预案,各类人员按照分工各尽其责,立即展开现场抢救和组织人员疏散,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害及财产损失。(4)竞赛结束时,要及时进行安全检查,重点做好防火、防盗以及电气、设备的安全检查,防止因疏忽而发生事故。(三)赛项监督与仲裁管理根据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监督与仲裁管理办法:1.赛项监督(1)监督组在大赛执委会领导下,负责对指定赛区、赛项执委会的竞赛筹备与组织工作实施全程现场监督。监督组实行组长负责制。(2)监督组的监督内容包括赛项竞赛场地和设施的部署、选手抽签、裁判培训、竞赛组织、成绩评判及汇总、成绩发布、申诉仲裁、成绩复核等。(3)监督组对竞赛过程中明显违规现象,应及时向竞赛组织方提出改正建议,同时采取必要技术手段,留取监督的过程资料。赛事结束后,向全国大赛执委会提报监督工作报告。(4)监督组不参与具体的赛事组织活动。2.申诉与仲裁(1)各参赛队对不符合大赛和赛项规程规定的仪器、设备、工装、材料、物件、计算机软硬件、竞赛使用工具、用品,竞赛执裁、赛场管理、竞赛成绩,以及工作人员的不规范行为等,可向赛项仲裁组提出申诉。(2)申诉主体为参赛队领队。(3)申诉启动时,参赛队以该队领队亲笔签字同意的书面报告的形式递交赛项仲裁组。报告应对申诉事件的现象、发生时间、涉及人员、申诉依据等进行充分、实事求是的叙述。非书面申诉不予受理。(4)提出申诉应在赛项比赛结束后不超过2 小时内提出。超过时效不予受理。(5)赛项仲裁工作组在接到申诉报告后的2 小时内组织复议,并及时将复议结果以书面形式告知申诉方。申诉方对复议结果仍有异议,可由省(市)领队向赛区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赛区仲裁委员会的仲裁结果为最终结果。(6)申诉方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接收仲裁结果;不得以任何理由采取过激行为扰乱赛场秩序;仲裁结果由申诉人签收,不能代收;如在约定时间和地点申诉人离开,视为自行放弃申诉。(7)申诉方可随时提出放弃申诉。十八、教学资源转化建设方案(一)赛项资源转化的内容1.竞赛样题、试题库。2.竞赛技能考核评分案例。3.考核环境描述。4.竞赛过程音视频记录。5.评委、裁判、专家点评。6.优秀选手、指导教师访谈。(二)赛项资源转化成果要求赛项资源转化成果符合工业机器人行业、模具设计制造、机械行业相关标准,契合课程标准,突出技能特色,展现竞赛优势,形成满足职业教育教学需求、体现先进教学模式、反映职业教育先进水平的共享性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三)成果呈现形式。资源转化成果包含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充分体现本赛项技能考核特点:1.基本资源基本资源按照风采展示、技能概要、教学单元、教学整体资源四大模块设置:(1)风采展示。赛后即时制作画面精美、伴音动听、播放流畅、时长15分钟左右的赛项宣传片,以及时长10分钟左右的获奖代表队(选手)的风采展示片。(2)技能概要。包括技能介绍、训练大纲、技能要点、评价指标等。(3)教学单元。按CAD、CAE、CAPP、CAM、工业机器人编程调试、数控机床操作加工6个技能模块组织设置,包括演示文稿、操作流程演示视频、动画等。(4)整体教学资源。包括CAD、CAE、CAPP、CAM、工业机器人编程调试、数控机床操作加工6个技能模块的教学方案、训练指导、作业/任务、实验/实训/实习资源等。2.拓展资源拓展资源是指反映技能特色、可应用于各教学与训练环节、支持技能教学和学习过程的较为成熟的多样性辅助资源。包括:评点视频、访谈视频、试题库、案例库、素材资源库等。(四)技术标准资源转化成果可包含文本文档、演示文稿、视频文件、Flash文件、图形/图像素材和网页型资源等:1.文本文档采用.doc或.docx格式。文件制作所使用的软件版本不低于Microsoft Office 2003。2.演示文稿采用.ppt或.pptx格式。文件制作所使用的软件版本不低于100 Microsoft Office 2003。尽可能少用宏,播放时不能出现宏脚本提示。3.视频文件采用MP4格式。录像环境光线充足、安静,衣着得体,语音清晰。(1)视频压缩采用H.264(MPEG-4 Part10:profile=main, level=3.0)编码方式,码流率256 Kbps以上,帧率不低于25 fps,分辨率不低于720576(4:3)或1024576(16:9)。(2)声音和画面要求同步,无交流声或其他杂音等缺陷,无明显失真、放音过冲或过弱。伴音清晰、饱满、圆润,无失真、噪声杂音干扰、音量忽大忽小现象。解说声与现场声、背景音乐无明显比例失调。音频信噪比不低于48 dB。(3)字幕要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规范字,不出现繁体字、异体字、错别字;字幕的字体、大小、色彩搭配、摆放位置、停留时间、出入屏方式力求与其他要素(画面、解说词、音乐)配合适当,不能破坏原有画面。4.Flash文件文件制作所使用的软件版本不低于Flash 6.0。5.图形/图像素材采用常见存储格式,如.gif、.png、.jpg等。彩色图像颜色数不低于真彩(24位色),灰度图像的灰度级不低于256级,屏幕分辨率不低于1024768时,扫描图像的扫描分辨率不低于72 dpi。6.网页型资源鼓励采用HTML5编码。兼容Microsoft IE、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浏览器。避免出现大量的垃圾代码,使用网页编辑工具编辑网页,不可直接将Microsoft Word、WPS等文件内容粘贴到网页文件中。十九、筹备工作进度时间表依据赛项筹备工作,制定筹备工作时间进度表。阶段工作内容完成情况第一阶段成立项目申报工作小组,组建竞赛项目设计团队,并详细分工,明确工作职责2015.7.16第二阶段组织人员填写“竞赛项目申报书”,并组织专家进行项目可行性分析、项目评估20158第三阶段经费预算,联系合作企业,商谈合作事宜2015.8-9第四阶段联系合作学校,商谈合作事宜2015.8-9第五阶段组织人员设计竞赛规程,填写“竞赛项目规程概要”2015.10第六阶段设计竞赛平台2015.10第七阶段组织报名结束遵照大赛办公室安排第八阶段召开赛项说明会2016.4第九阶段样题发布2016.4第十阶段竞赛项目开始2016.5二十、裁判人员建议(一)设立加密裁判、现场裁判和评分裁判三个裁判工作组,接受赛项执委会的协调和指导。1.加密裁判。负责组织参赛队伍抽签并对参赛队伍的信息进行加密、解密。2.现场裁判。按规定做好赛场记录,维护赛场纪律,对参赛队伍的操作规范、现场环境安全等进行评定。3.评分裁判。负责对参赛队伍的技能展示、操作规范和竞赛作品等按赛项评分标准进行评定。裁判工作组须根据赛项执委会和赛项专家组的要求和安排,参加赛前培训,认真学习赛项竞赛规程,熟悉比赛规则、注意事项、技术装备和评分方式,统一执裁标准,提高执裁水平。裁判在工作期间应严格履行裁判工作管理规定,认真填写裁判工作手册并交赛项承办院校存档。(二)裁判工作组成员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严守竞赛纪律,服从组织安排,责任心强;2.现场裁判和评分裁判须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机床加工专业或职业相关工作5年以上(含5年),具备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高的实践技能水平,熟悉职业教育和大赛工作,原则上应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具有省级或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执裁经验;或从事工业机器人模具应用行业相关工作5年以上(含5年),本科学历以上(含本科)熟悉职业教育和大赛工作,具有省级或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执裁经验。3.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4.年龄原则上不超过65周岁,身体健康,无任何违法违纪记录,且获得工作单位支持,能在规定时间内到岗,并按要求完成指定裁判工作。5.现场裁判和评分裁判非由合作企业、赛项承办校及参赛院校人员担任。(三)本赛项现场裁判和评分裁判人数建议:序号专业技术方向知识能力要求专业技术职称(职业资格等级)人数1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设计与制造具有良好的模具或机械设计和数控机床操作加工能力中级或中级以上102工业机器人应用/自动化具有良好的工业机器人应用能力中级或中级以上103计算机辅助设计具有良好的计算机机械/模具CAD、CAE、CAPP、CAM等能力中级或中级以上104裁判总人数30二十一、其他无。37附件一:竞赛样题队长姓名参赛证号代表队名称队员姓名参赛证号代表队代码队员姓名参赛证号赛位代码-密封线-密封线-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工业4.0模具智能制造技术”赛项赛项编号:G001竞赛项目题库(1)1. 将姓名、参赛证号,代表队名称、代码及赛位代码准确填写在赛卷的密封区域内;2. 仔细阅读赛题内容,在计算机上用电子文件按竞赛规程及本子项目附加的要求完成竞赛内容;3. 不允许在密封区域内填写无关的内容;4. 在提交的文件中,不得泄露参赛队信息。一、竞赛总体要求概述(一)项目总体要求系统网络通讯连接:把竞赛系统所用的工业电脑、数控机床、机器人、RFID系统进行网络参数设置及联网,并检验各设备是否顺利接入系统;机器人的调试:机器人在本系统中是取代人完成RFID芯片数据读取动作及机床工件上下料任务。比赛中需要完成机器人程序点位示教(程序逻辑已经编好),示教好后进行慢速试运行测试,然后把机器人参数设置到可以自动运行的状态;模具CAD设计:根据赛卷提供的三维数据模型及其他资料,选用三维件完成模具设计,成型零件结构应符合赛卷指定的具体要求。竞赛队员共同完成完整的模具的三维设计,并将设计档案BOM导入智能制造系统。队长姓名参赛证号代表队名称队员姓名参赛证号代表队代码队员姓名参赛证号赛位代码-密封线-密封线-模具CAE分析:按照赛卷规定的具体要求完成相应的竞赛项目,编制分析报告,并将分析报告上载至智能制造系统。模具零件CAM加工:按照赛卷规定的具体要求,完成主要零件数控加工的工艺设计、数控程序离线编制。安全文明生产:严格遵守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工业4.0模具设计CAD/CAE 与数控加工赛项规程相关事项,使用赛位上的机床完成零件的加工。(二)竞赛用时间所有的竞赛任务、事务在连续不间断的6小时内完成。(三)特别说明本赛卷要求的模具CAD/CAE设计任务与制造任务,检阅与展示参赛队伍的模具设计与分析技能,检阅与展示参赛队对于智能化系统的应用,数字化制造的平台连接及数控机床的操作技能。赛卷当场启封、当场有效。赛卷按一队一份分发,竞赛结束后当场收回,不允许参赛选手夹带离开赛场,也不允许参赛选手摘录有关内容。二、竞赛项目任务书【任务1 - 智能制造系统及机器的组网】竞赛团队需对赛位上机器与电脑进行设置,保证系统与机器能进行通信,利于后续完成加工程式上传至机器,如该部分完成有困难,可向考场内的技术支持团队寻求帮助,但该任务视为放弃得分。(合10分,共100分)队长姓名参赛证号代表队名称队员姓名参赛证号代表队代码队员姓名参赛证号赛位代码-密封线-密封线-【任务2 - 机器人调试】数控加工的上下料依托6轴工业机器人和标准化的夹具系统,参赛选手需在机器组网后,完成机器人到各个点位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