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分析可溯源性.ppt_第1页
血液分析可溯源性.ppt_第2页
血液分析可溯源性.ppt_第3页
血液分析可溯源性.ppt_第4页
血液分析可溯源性.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规血液分析结果的可溯源性 临床检验质量控制的意义 n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极其重要。 n检验结果的不准确,会极大影响医师对病人的 诊断和治疗,予后判断。 n检验结果的不一致,导致不必要过多的重复检 查,造成社会有限资源的浪费。 n为了使检验医学量的测量得到正确的医学应用 、不论在何时何地都具有可比性,量值必须有 明确的定义、报告给医生或其他卫生人员及患 者的结果必须准确(真实和精密)。 n欧洲议会和理事会1998年10月签署, 2003年12月生效。 n体外诊断器具的指令。 n要求体外诊断器具的校准物质和/或质控 物质定值的溯源性必须通过已有的高一级 的参考方法和/或参考物质予以保证。 neuropean union. directive 98/79/ec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 27 october 1998 on in vitro diagnostic medical devices.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1998, l331: 1-37 directive 98/79/ec 针对诊断试剂生产的文件 niso 17511 校准物质和质控物质定值的计量学溯源性 niso 15183 酶催化浓度校准物质和质控物质定值的计 量学溯源性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n vitro diagnostic medical devicesmeasurement of quantities in samples of biological origin metrological traceability of values assigned to calibrators and control materials. iso/dis 17511/ iso/dis 18153,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geneva, 2000. 实验室认可依据的文件 niso/iec 17025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niso/fdis 15189 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the competence of testing and calibration laboratories. iso/iec 17025,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geneva, 1999.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quality management in the medical laboratory. iso/fdis 15189,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geneva, 2000. iso 17511 n国际标准 niso 17511 n2003-08-15 第一版 n体外诊断医学产品 测量生物样品中的量 校准品和控制品定值的计量溯源性 校正品或真值控制品定值要求 n确定量定值的测量真实度,依赖于该值的 计量可追溯性,通过测量程序和测量标准 (校准品)交替的不间断比较链,比较链 可逐级向上减少测量的不确定度,实现计 量上可追溯性。 n校准品和或真实度控制物质定值的不确定 度取决于选用的计量上可追溯性链及其连 接的综合不确定度。 追溯性链的理想终点 n计量可追溯性链的理想终点是国际单位制(si )有关单位的定义。 n步骤的选择和给定值处在计量可追溯性的什么 水平上,依赖于可以使用的较高等级的测量程 序和校准品。 n在许多场合下,目前尚无计量可追溯性能超过 制造商选定测量程序或制造商工作校准品。 n因此,真实度即为校准溯源性,使国际认可的 参考测量程序和/或校准品成为可用。 5种计量可追溯链的上端 a) 测量结果可以在计量上可追溯至si的被测量。 有可用的一级参考测量程序和一个或多个 (经认证的)一级参考物质(作为校准品) 。 达到这样水平的有约2530个类型的量 ,具有良好确定的组分,如:一些电解质、 代谢物、甾体激素、及一些甲状腺激素等。 这些量在医学实验室提供的常规结果中, 占有较大部分。 b) 测量结果不能在计量上可追溯至si的量。 1)有可用的国际约定的参考测量程序,(不 能被称为一级参考测量程序),和一种或多种用 此参考检测测量定值的国际约定校准物质。符合 这些条件的量的组分,象hba1c(糖化血红蛋 白)。 2)有可用的国际约定参考测量程序,但是 没有国际约定校准物质。符合这些条件的约有 30种类型组分的量,如:凝血因子。 3)有可用的一个或多个国际约定校准物质(用 作校准品)及定值方案,但是没有国际约定参考程序 。符合这些条件的约有300多种量,如:使用世界卫 生组织(who)国际标准的量,象蛋白激素、某些 抗体和肿瘤标志物等。 4)既无参考测量程序,也无校准的参考物质可 用。制造商自行建立“自用”测量程序和校准品,为产 品校准品定值。符合这些条件的约有300种组分的量 ,如肿瘤标志物和抗体等。 n检验医学计量学的目的是,以国际协商一致为基础,通 过提供目前尚不存在的参考测量程序和参考物质,将上 述b2)、b3)和b4)所描述的条件下各测量的量的结果 的计量可追溯性提高到b1)的水平。 术语和定义 n3.1 测量准确度(accuracy of measurement) 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的一致程度。 n3.5 校准(calibration) 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的示 值、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值与相对应由标 准确定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注 这里的“标准”是指“测量标准”(见3.19),而不是 书面标准。 n3.6 校准传递方案(calibration transfer protocol) 传递方案 (transfer protocol) 使用相同类型量的较高级参考品,对按照特定顺序 的测量程序进行校准,用于对参考物质定值的详细描述 。 n3.7 校准品(calibrator) 校准物质 (calibration material) 具有在校准功能中用作独立变量值的参考物质。 n3.21 计量可追溯性 (metrological traceability) 通过一条已知不确定度的不间断比较链,使检 测结果或标准值与规定的参考,通常是国家或 国际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 注1 通过校准传递方案确定的(参考)测量程 序实现每一步比较。 注2 有几种不同类型的可追溯性。因此,本文 用“计量可追溯性”词语。 n3.23 测量精密度 (precision of measurements) 在规定条件下的独立测量结果间的一致程度。 iso 3534-1:1993,3.14 注1 “测量精密度”不能用一个与被测量有关的数值表示, 在指定目的下只能用“足够”或“不足”来描述。 注2 精密度的程度通常用与精密度相反的测量不精密度统 计量表示,如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注3 给定测量程序的“精密度”可根据特定的精密度条件予 以细分。“重复性”和基本上不改变测量条件有关,常称为“系列 内精密度”或“批内精密度”。“重现性”和测量条件改变有关,如 :时间、不同实验室、不同操作者、和不同测量系统(包括不 同校准和试剂批号)下的精密度。 n3.26 一级测量标准 (primary measurement standard) 一级标准 (primary standard) 被指定或被广泛承认具有最高的计量学特性、其 值不用参考相同量的其他标准而被接受的标准。 注 参考物质的值可运用一级参考测量程序获得。 n3.27 产品校准品 (product calibrator) 和制造商最终产品一起使用的校准品。 n3.30 二级测量标准 (secondary measurement standard) 二级标准 (secondary standard) 通过和相同量的一级标准比较定值的标准。 n3.33 测量真实度(trueness of measurement) 大批测量结果的均值与真值的一致程度。 n注1 定义采用自iso3534-1:1993,3.12 原为“测量结果 和可接受的参考值”,该参考值可以是理论的(真的)、设定的、公议的 、或由程序确定的值。 n注2 关于“真值”,见3.31注2。 n注3 “测量真实度”不能用被测量的数字值表示,只能作程度(如 足够,不足等)描述。 n注4 真实度的程度通常用与真实度相反的偏倚统计量表示,是 测量结果的期望值与被测量的真值之差。 n3.34 测量不确定度 (uncertainty of measurement) 表征合理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 结果相联系的参数。 n注1 此参数可以是诸如标准差(或其倍数) ,或一定置信水平的区间半宽。 n注2 不确定度的组成可以通过实验的统计分 布进行评价(a类),或是基于经验或其它信息的假 定概率分布评定(b类)。不确定度的所有组分都表 示为标准不确定度,并合并为最终的表达。 完整校准等级和计量上可追溯至si 材料 校准 定值 程序实施 a)cgpm对 si定义 c)一级校准品 e)二级校准品 g)制造商工作校准品 i)制造商产品校准品 常规样品 结果 b)一级参考测量程序 d)二级参考测量程序 h)制造商常设测量程序 j)用户常规测量程序 f)制造商选定测量程序 计 量 的 可 追 溯 性 bipm、nmi、 arml bipm、nmi nmi、arml nmi、arml、ml ml ml ml ml uc(y) 制造商和/或用户 用户 用户 ubimp 国际计量局 uiec 国际电工委员会 uifcc 国际临床化学与检验医学学会 u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 uiupac 国际理论和应用化学联合会 uiupap 国际理论和应用物理联合会 uoiml 国际法定计量学组织 uarml 认可的参考测量实验室(可以是独立的实验室或制造 商实验室) ubcgpm国际计量会议 uml制造商实验室 unmi国家计量机构 iso17511应用 n文件强调了检验结果在计量上的溯源要求 。 n实现溯源性的关键是使校准品的定值具有 溯源性。 n如何证实日常工作的检测系统实现了溯源 性: 必须使用具有溯源水平的真实度控制品予 以确认。 真实度控制品 n真实度控制品(trueness control)不同 于一般的控制品。 n在定值要求上等同于校准品的定值。 n专用于核实、确认、证实检测系统是否真 实地实现了溯源性。(专用性) n厂商是否有能力提供“真实度控制品”,是 衡量厂商提供的检测系统产品是否可以使 实验室每天的患者检验结果具有溯源性的 重要标志。 具体操作流程 使用国际参考方法对加入 edta2k 的正常人新鲜血 液进行检测,其结果作为该标本的各指标的真值。 使用要校准的血细胞分析仪 ( 下称检测系统 ) ,对同 一标本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修正使其与国际 参考方法的检测结果相同。 此时,该检测系统 (b) 与国际参考方法具有可溯源性,即 a=b 。 但如果将某一区域内所有相同的检测系统 (c) 都使用上述的同一份 新鲜健康人血液进行检测,并把检测结果修正到与国际参考方法一致, 实际操作中会存在许多困难。 3.可用已溯源到国际参考方法的检测系统 (b) 检 测可以长期保存的固定后的血液,然后再用其 他相同的检测系统 (c) 检测该样品,并把所得 结果修正到与 (b) 相同。 此时,市场上相同的检测系统便可以同与国际参考方法可 溯源的仪器进行间接溯源,即 b=c 。 a=b , b=c ,所以 a=c ,从而使市场上的检测系统都可以与国际参考方法进行溯 源。 用 c 在对其他检测系统 d 进行溯源性校准时,可以假定 c 为 a ,如果两者之间使用新鲜健康人血液具有互换性的话,再 用固化后的血液进行调整使 c=d ,那么, a=b 。 b=c , c=d ,则 a=d ,即 d 也与国际参考方法具有可溯源性。 进而再继续构筑一系列这样的流程,就可以推进各国、各 地域的标准化,最终实现各单位间检测结果的标准化。 血液分析仪校准的一般要求 n要求对每一台血液分析仪进行校准。仪器安装 时必须由厂家进行校准并提供校准记录。 n实验室要建立适合本实验室使用的血液分析校 准程序并写成文件。 使用校准物的溯源性、来源、名称及其保存方法 ; 校准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何时要求进行校准、由何人负责实施等。 n血液分析仪进行校准后,必须开展室内质控和 室间质控以监测仪器的检测结果是否发生漂移 。 血液学、体液学专家委员会血液分析仪校准规范化的建议 室内质控 n临床实验室质量控制(qc)的目的: 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reliability)。 n如何保证:二大因素 精密度(precision) 准确度(accuracy) n血液分析仪的精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