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学治疗部分》教案_第1页
《推拿学治疗部分》教案_第2页
《推拿学治疗部分》教案_第3页
《推拿学治疗部分》教案_第4页
《推拿学治疗部分》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推 拿 学 课 程 教 案(供针推本科使用) 教研室:推拿学教研室 教 师: 时 间: 年 月 日 中医药大学教案首页教学内容推拿治疗学概论、作用原理、常用诊断方法教学对象针推本科授课形式理 论 课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目的要求掌握:推拿治疗的作用原理及常用诊断方法;熟悉:推拿学的发展简史;了解: 推拿学的各时期的代表著作。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重点讲解推拿治疗的作用原理及常用诊断方法。难点:推拿治疗的作用原理及常用诊断方法;解决办法:利用图形和动画反复祥解,结合实践体会。教学方法讲授式+示范+启发式 教具教案、讲稿、PPT、课程表、教学进度表、教材等教材与参考书:教材: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推拿学,范炳华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参考书: 教案内页(供参考)教学进程:(含教学主要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设计及时间安排)教学进程时间安排及教学方法1. 介绍推拿治疗学概述,讲明推拿的特点与分类。是运用推拿手法刺激患者的体表部位或穴位,运动患者的肢体,以研究筋肉、气血、脏腑、经络等病症的一门学科。推拿治疗是人类最古老的一种医疗方法,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推拿的异名包括:案扤、按玩、按摩、折支、导引、推拿等。2. 简述每一历史时期的成就。 春秋战国时代,运用按摩抢救了虢太子的“尸厥”症;产生了按摩工具;我国第一部按摩专著黄帝歧伯按摩十卷问世;书中提到的推拿治疗手法有按、摩、推、揉、弹、抓(捏)、切、跷法等10余种;治疗的病症有痹症、痿证、口眼歪斜、胃痛、麻木不仁、腹痛、蛟蛕、厥证等急慢性病症;膏摩方法问世,首见于张仲景金匮要略中。隋唐时代,在官方医疗机构中设按摩科;已有了按摩专科医生;到唐代又设立了按摩科,还把按摩医生分成按摩博士、按摩师和按摩工的等级,开展了有组织的按摩教学工作;按摩的著作也见增多:如隋代的诸病源候论每卷之末均附有导引按摩之法;唐六典说:按摩可除八疾“风、寒、暑、湿、饥、饱、劳、逸”。膏摩还可以防治小儿疾病,唐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中指出:“小儿虽无病,早起常以膏摩囟上及手足心,甚辟风寒”等。治疗除了治八疾、痹、痿、不仁等外,还治疗夜啼、卒腹痛、腹胀痛、不能乳食、鼻塞不通、中客忤强项欲死等十几种小儿病症。宋金元时代,重视推拿手法的分析:在圣济总录中说:“可按可摩,时兼而有,通谓之按摩:安之弗摸,摩之弗按,按止以手,摩或兼以药,曰按曰摩,适所用也。”对推拿治疗作用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金代张从正的儒门事亲中提出导引按摩具有解表发汗的作用;并且能运用按摩法催产。明代,再次设置了按摩科;形成了小儿推拿的独特体系,产生了现存最早的小儿按摩专著小儿按摩经、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按摩更名为推拿正是从此时产生的,这标志着推拿治疗发展史的一个飞跃。清代,太医院虽不设推拿科,但有很多推拿专著问世:小儿推拿广意、幼科推拿秘书、厘正按摩要术、小儿推拿直录、保赤推拿法等。此外,医宗金鉴把摸、接、端、提、按、摩、推、拿列为伤科八法。解放前,在一指禅推拿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一指禅推拿流派;在武术练功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形成了平推法推拿或称内功推拿流派。解放后,1956年于上海开设了推拿训练班,1958年成立推拿门诊部,同年又开设了推拿专科学校。1959年有人提出用生物力学的方法来研究推拿的设想,并开始做了初步探索。提出了推拿治疗手法的基本要求;七十年代,在全国各家中医学院设置推拿专业。3. 讲明推拿治疗的作用原理。其中推拿治疗伤筋的原理包括:理筋整复、舒筋通络、活血化瘀、解痉止痛。推拿调治气血的原理包括调理脾胃和调整气血。4.讲解并演示推拿常用的诊断方法。脊柱部:上肢部:下肢部10 min/PPT30min/PPT10 min/PPT30min/PPT编写人 编写时间 年 中医药大学教案首页教学内容肱骨外上髁炎 、腕管综合症教学对象针推本科授课形式理 论 课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目的要求掌握:肱骨外上髁炎、腕管综合症的概念、临床表现及推拿治疗;熟悉:肘关节、腕管的解剖结构及特点;了解: 肱骨外上髁炎、腕管综合症的病因病机。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及腕管综合症的临床表现及推拿治疗。难点:肱骨外上髁炎的检查方法;腕管综合症的治疗方法。解决办法:利用图形和动画反复祥解,结合实践体会。教学方法讲授式+示范+启发式 教具教案、讲稿、PPT、课程表、教学进度表、教材等教材与参考书:教材: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推拿学,范炳华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参考书: 赖在文.赖氏疗伤手法. :广东科技出版社,2006教案内页(供参考)教学进程:(含教学主要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设计及时间安排)教学进程时间安排及教学方法 1.由病例引出介绍肱骨外上髁炎的概念和临床表现。肱骨外上髁炎是指由各种损伤所引起肱骨外上髁周围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出现以疼痛、乏力、旋前功能受限为主症状的一种疾病。多见于前臂用力的劳动者及网球运动员,故又有“网球肘”、“肱骨外上髁骨膜炎”、“桡骨滑囊炎”等名称。属中医学“肘痛”范围。2.肘关节的解剖生理及活动度检查。肘后三角触诊的临床意义3.介绍该病的病因病机。4.详解肱骨外上髁炎的诊断。症状:1、有急、慢性损伤史2、肘关节外侧疼痛,劳累后加重。3、前臂旋转,腕背伸、提拉、端、推等活动时疼痛加重。如提热水瓶、拧毛巾,甚至扫地等动作均感疼痛乏力,疼痛甚至可向上臂及前臂放射。体征:1、肿胀:局部肿胀;2、压痛:肱骨外上髁处疼痛、局部压痛;3、前臂旋前用力时,肱骨外上髁处疼痛更明显。4、特殊检查:网球肘试验,腕伸屈肌紧张(抗阻力)试验均为阳性。5.讲解及操作示范肱骨外上髁炎的推拿治疗。目的:提高痛域,松解粘连,促进组织修复。治则:舒筋通络、活血化瘀。常用手法:滚、按、揉、弹拨、擦法等。 部位及取穴:肱骨外上髁、前臂桡侧肌群、曲池、手三里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患臂屈肘平置桌上。1、滚前臂桡侧;2、疼痛部位做轻柔的一指禅推法和弹拨法;3、拇指按揉曲池、手三里、曲泽、合谷等穴;4、使肘关节过伸。6.介绍肱骨外上髁炎的注意事项。第二学时讲解腕管综合症。7.先介绍概念。 腕管综合症是由于腕管内压力增高,腕管狭窄,使正中神经和屈腕肌腱在腕管内受压迫,导致腕关节功能障碍的一种病症。主要特征:以手指麻木、无力、刺痛、感觉异常、腕管部压痛。8.介绍腕管的解剖位置及手部神经的分布。 腕管是腕掌部的一个骨纤维管,拇长屈肌和4根屈指浅肌腱、4根屈指深肌腱及正中神经通过此管进入手部。 正中神经:皮支支配掌心、鱼际、桡侧三个半指的掌面及其中节和远节手指背面的皮肤。 尺神经:皮支支配手掌小鱼际肌及尺侧一个半手指皮肤和手背尺侧半皮肤。 桡神经:皮支支配手背桡侧半、桡侧两个半指。9.简单说明该病的病因病理。10.讲解该病的诊断。 症状:1、初期:拇、食、中指及无名指一半麻木刺痛,感觉异常。夜间、劳累和温度升高时症状加重。2、后期:大鱼际肌萎缩、麻痹及肌力减弱,拇、食、中指及无名指桡侧的一半感觉减退。 体征:1.感觉障碍:拇指、食指和中指末节掌面;2.肌力减退:大鱼际肌萎缩,拇指无力表现最突出;3. 屈腕试验阳性;4. Tinel征阳性。11. 讲解及操作示范该病的推拿治疗。1、治则:舒筋活络,活血化瘀。2、常用手法:一指禅推、按、揉、拿、摇、擦等。3、操作方法:(1)滚前臂;(2)沿着通过腕管的肌腱作垂直方向的轻柔弹拨;(3)拇指点按在腕管部的曲泽、内关、大陵、鱼际、劳宫等穴;(4)摇腕;(5)擦前臂,以热为度;(6)搓上肢、捻手指、勒手指。12. 讲清本病的注意事项。13. 最后小结这2学时的重点。4 min/PPT5 min/PPT3 min/PPT10min/PPT13min/PPT5 min/PPT3 min/PPT7 min/PPT3 min/PPT9 min/PPT13 min/PPT3 min/PPT2 min/PPT编写人 编写时间 年 中医药大学教案首页教学内容寰枢关节紊乱症教学对象针推本科授课形式理 论 课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目的要求掌握:寰枢关节紊乱症的推拿治疗;熟悉:寰枢关节紊乱症的概念、临床表现。了解: 寰枢关节紊乱症的病因病机。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寰枢关节紊乱症的临床表现,寰枢关节紊乱症的推拿治疗。难点:寰枢关节紊乱症的推拿治疗;解决办法:利用图形和动画反复祥解,结合实践体会。教学方法讲授式+示范+启发式 教具教案、讲稿、PPT、课程表、教学进度表、教材等教材与参考书:教材: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推拿学,范炳华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参考书: 赖在文.赖氏疗伤手法. :广东科技出版社,2006教案内页(供参考)教学进程:(含教学主要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设计及时间安排)教学进程时间安排及教学方法1.由病例引出介绍寰枢关节紊乱症的概念。又称寰枢关节失稳,也包括寰枢关节半脱位。指寰枢关节向前、向后脱位,或者寰齿两侧不对称所导致上断颈神经、脊髓受压而出现颈肩部疼痛,甚至四肢瘫痪等症状。2.了解其相关生理解剖。寰枢关节:中央部分是寰齿关节,两侧为寰枢后关节;寰枕关节:由寰椎侧块的上关节面和枕骨髁所组成,为一球窝关节。韧带连接:1.连接枢椎齿突和椎体的韧带;2.连接寰椎前弓和枢椎椎体前面的韧带;3.连接寰椎后弓和枢椎棘突、后关节突的韧带。其他韧带:“十”字韧带、齿突顶韧带、齿突翼状韧带、枕枢内侧韧带、后纵韧带。血管和神经:椎动脉:从寰椎横突孔穿出椎动脉沟枕骨大孔。颈内动脉:紧贴上颈椎的横突前方上行,进入颅内。神经:颈后神经丛,由C1神经后支,C2、C3神经后支的内侧支组成。枕大神经:C2神经后支的内侧支。枕下神经:C1神经后支。3.介绍该病的病因病机 1.韧带松弛2.颅底、上颈椎解剖异常3.创伤4.咽后部炎症5.脊椎退变。4.讲明寰枢关节半脱位的临床表现。 症状:1、病史(外伤,咽喉部炎症)2、局部痛,枕颈痛3、皮神经反射性头痛:患侧“偏头痛”、眼睛胀痛、突发性剧烈头痛等。4、反射痛和肌紧张性疼痛:颈根部,两侧肩胛骨之间的慢性疼痛。5、头颈运动障碍:颈转动不灵,转向某一边时疼痛加重。6、少数患者因C2神经根和脊髓受压而出现上肢麻木无力,下肢走路不稳。7、颈性眩晕8、低位脑神经症状:直接刺激或局部缺血影响脊髓的三叉神经脊束核、延髓的舌咽神经孤束核、迷走神经运动背核、疑核和舌下神经运动核,产生的症状如口唇及面部麻木,咽喉梗阻感,吞咽不利,语速减慢,伸舌偏歪等。9、神经衰弱和心理障碍:失眠、多梦、健忘、头昏、乏力、嗜睡等。忧郁、焦虑、厌食等。主要体征:1、风池穴压痛100。2、颈1、2关节突和横突可触及凹凸不平,压痛。3、利米特征(Lhermitte):低头时出现项背下肢放射性麻木或触电样疼痛,提示脊髓轻度受压。4、交感神经功能紊乱(1)霍纳征Horner 交感兴奋型:眼裂增宽,瞳孔扩大,同侧面部多汗;交感麻痹型:眼睑下垂,眼裂变小,瞳孔变小。(2)雷诺征Raynand 肢体发凉、发白、紫绀、局部疼痛,得热则减。 5.讲解及操作示范寰枢关节半脱位推拿治疗。 (1)治法:舒筋活血,理筋整复。(2)手法:扌衮法、按法、揉法、拿法、等手法。(3)取穴:阿是、风池、风府、颈项部等穴。(4)操作:放松手法、整复手法、牵引; 6.介绍寰枢关节半脱位的其他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5 min/PPT30min/PPT5 min/PPT15 min/PPT20min/PPT5min/PPT编写人 编写时间 年 中医药大学教案首页教学内容狭窄性腱鞘炎教学对象针推本科授课形式理 论 课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目的要求掌握:狭窄性腱鞘炎的概念、临床表现及推拿治疗;熟悉:狭桡骨茎突部腱鞘的解剖生理;了解: 狭窄性腱鞘炎的病因病机。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推拿治疗。难点:狭桡骨茎突部腱鞘的解剖生理及治疗方法;解决办法:利用图形和动画反复祥解,结合实践体会。教学方法讲授式+示范+启发式 教具教案、讲稿、PPT、课程表、教学进度表、教材等教材与参考书:教材: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推拿学,范炳华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参考书: 赖在文.赖氏疗伤手法. :广东科技出版社,2006教案内页(供参考)教学进程:(含教学主要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设计及时间安排)教学进程时间安排及教学方法1.介绍狭窄性腱鞘炎的概念和临床表现。狭窄性腱鞘炎在指、趾、碗、踝等部位均可发生,但以桡骨茎突部最常见。发生在桡骨茎突部的腱鞘炎称之为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发生在拇指或手指的指屈肌腱称为“扳机指” 。因腕及拇指经常用力过度或劳损,而致拇长展肌腱和拇短伸肌腱的腱鞘发生非特异性炎症,出现桡骨茎突处肿胀、疼痛为特点的病症。多发于经常用腕部劳动的人,如打字员、包装工、木工、家庭妇女等。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祖国医学:筋伤。 2.介绍桡骨茎突部腱鞘的解剖及生理。 桡骨茎突部腱鞘:由拇短伸肌肌腱和拇长展肌肌腱共同拥有。 1、拇短伸肌肌腱2、拇长展肌肌腱3、桡骨茎突部腱鞘 桡骨茎突部腱鞘:由拇短伸肌肌腱和拇长展肌肌腱共同拥有。 阳溪穴:拇指向上翘起时,当拇长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3.介绍该病的病因病机主要病因:急性损伤:短期内活动过度。慢性劳损:经常性活动。寒冷刺激。病理:肌腱与腱鞘发生炎症、水肿、腱鞘内外层逐渐增厚,而使腔道更狭窄,以致肌腱与腱鞘之间轻度粘连,当肌腱肿胀,鞘内的张力增加,而产生疼痛及功能障碍。4.详解狭窄性腱鞘炎的诊断。症状:1、起病多较缓慢,一般无明显外伤史。2、患者桡骨茎突部疼痛,可放射至肘部和拇指,拇指活动或遇寒冷刺激时疼痛加剧。3、拇指无力,伸拇指或者外展拇指活动受限。日久可引起鱼际萎缩。体征:1、肿胀:桡骨茎突处轻度肿胀,有时可触及硬结节2、压痛:桡骨茎突部压痛(+),腕部尺偏动作时疼痛加重。3、摩擦感:拇指外展、背伸时,可触及桡骨茎突处有摩擦感或摩擦音。4、特殊检查阳性。握拳试验(+)。5.讲解及操作示范狭窄性腱鞘炎的推拿治疗。目的:提高痛阈,消除炎症,扩大腱鞘腔隙。治则:舒筋活血,松解粘连,消肿止痛。部位及取穴:桡骨茎突部、前臂桡侧、阳溪、合谷、列缺、手三里。手法:按揉、滚 、拔伸、弹拨和擦法等。操作:1、先滚前臂桡侧伸肌群;再点按手三里、偏历、阳溪、列缺和合谷等穴;2、沿着拇长展肌和拇短伸肌行弹拨法,然后拇指重点按揉桡骨茎突部及其上下方。3、医者再以一手握住患腕,另一手握其拇指进行对抗牵引,并使患腕掌屈、背屈,同时缓缓旋转。4、推按阳溪穴(相当于桡骨茎突局部)5、最后,以桡骨茎突部为中心用擦法,擦时可配合药物。亦可配合热敷及外敷膏药。 6.介绍狭窄性腱鞘炎的其他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15 min/PPT20min/PPT5 min/PPT15 min/PPT20min/PPT5min/PPT编写人 编写时间 年 中医药大学教案首页教学内容推拿治疗练习1教学对象针推本科授课形式理 论 课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目的要求掌握:肱骨外上髁炎 、腕管综合症、寰枢关节紊乱症、狭窄性腱鞘炎的推拿治疗;熟悉:肱骨外上髁炎 、腕管综合症、寰枢关节紊乱症、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表现;了解: 肱骨外上髁炎 、腕管综合症、寰枢关节紊乱症、狭窄性腱鞘炎的病因病机。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肱骨外上髁炎 、腕管综合症、寰枢关节紊乱症、狭窄性腱鞘炎的推拿治疗。难点:肱骨外上髁炎 、腕管综合症、寰枢关节紊乱症、狭窄性腱鞘炎的推拿治疗。解决办法:利用动作示范反复详解,结合实践体会。教学方法讲授式+示范+启发式 教具教案、讲稿、PPT、课程表、教学进度表、教材等教材与参考书:教材: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推拿学,范炳华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参考书: 赖在文.赖氏疗伤手法. :广东科技出版社,2006教案内页(供参考)教学进程:(含教学主要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设计及时间安排)教学进程时间安排1、老师进行动作示范,示范过程中讲清动作要领、注意事项。2、抽学生进行手法演练,老师针对学生手法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并对其错误进行分析讲解,并再次示范正确动作。3、学生组队进行动作练习,老师逐一进行指正。30min30min100min编写人 编写时间 年 中医药大学教案首页教学内容退行性脊柱炎、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教学对象针推本科授课形式理 论 课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目的要求掌握:退行性脊柱炎、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的概念、临床表现及推拿治疗;熟悉:脊柱的解剖结构及腰部肌肉的特点;了解: 退行性脊柱炎、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的病因病机。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退行性脊柱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及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的临床表现及推拿治疗。难点:退行性脊柱炎的病因病机;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的治疗方法。解决办法:利用图形和动画反复祥解,结合实践体会。教学方法讲授式+示范+启发式 教具教案、讲稿、PPT、课程表、教学进度表、教材等教材与参考书:教材: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推拿学,范炳华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参考书: 赖在文.赖氏疗伤手法. :广东科技出版社,2006教案内页(供参考)教学进程:(含教学主要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设计及时间安排)教学进程时间安排及教学方法1.第一学时由病例引出介绍退行性脊柱炎的概念和临床表现。退行性脊柱炎是指椎间盘退变狭窄,椎体边缘唇样增生及小关节肥大性改变而形成的骨关节病变。又称增生性脊柱炎、肥大性脊柱炎、脊柱骨关节炎、老年性脊柱炎等,是中年以后发生的一种慢性退行性疾病。本病好发于中年以后,男性多于女性。临床上常以负重和活动范围较大的腰椎发病率较高,颈椎次之。2.脊柱的解剖生理。脊柱由24块分离椎骨(颈椎7个、胸椎12个、腰椎5个)、1块骶骨和1块尾骨,借椎间盘、韧带和关节紧密连结而成脊柱4个生理弯曲。颈椎前凸,胸椎后凸,腰椎前凸,骶尾椎后凸。3.介绍该病的病因病机。骨质增生4.阐述中医对该病的认识。属中医学的“骨痹”、“骨萎证”范畴。中医认为本病是因人过中年而肝肾亏虚,复感风寒外邪,邪气留滞经络或因施力劳作,伤及气血, 气血瘀阻,经脉凝滞不通则痛所致。 5.详解退行性脊柱炎的诊断。 1、症状:(1)发病缓慢,45岁以后逐渐出现腰疼,缠绵持续,60岁以后腰疼反而逐渐减轻。(2)患者多为腰背酸痛不适,僵硬板滞,不耐久坐、久站,晨起后症状较重,活动后减轻,但过度活动或劳累后症状反而加重。(3)有时可牵掣到臀部及下肢外侧。 2、体征:(1)腰椎生理弧度减少或消失,甚至出现反弓。(2)两侧腰肌紧张,局部性压痛。臀上皮神经和股外侧皮神经分布区按之酸痛。(3)直腿抬高试验、下肢后伸试验可呈阳性。(4)X线检查:可见椎体边缘或小关节有不同程度增生,或有椎间隙变窄,生理弧度改变。 6.讲解及操作示范退行性脊柱炎的推拿治疗。 (一)原则: 舒筋活络、行气活血、解痉止痛。 (二)手法: 滚法、按法、揉法、点法、弹拔法、扳法、擦法等。 (三)取穴及部位:命门、肾俞、腰阳关、大肠俞、关元俞、夹脊、委中、承山、患部等。 (四)操作:1、先用滚法和掌根按揉法在腰部病变部、腰椎两侧膀胱经和腰骶部反复施术5到8分钟。2、再结合局部用双拇指按揉夹脊穴、肾俞、命门、大肠俞、腰阳关等穴,每穴半分钟,以酸胀为度。如臀部及下肢酸胀麻者,加按揉、拿捏下肢,按揉、点压阳陵泉、委中、承山、昆仑等穴。3、腰部边继续施滚法,并配合腰部后伸被动运动。4、患者改为侧卧位,做腰部斜扳法,左右各一次。5、俯卧位,掌擦膀胱经和督脉,横擦腰骶部。6、最后用虚掌有节律地拍打腰背及下肢而结束治疗。 7.介绍退行性脊柱炎的注意事项。第二学时后半时间讲解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 8.先介绍概念。 是以第三腰椎横突部明显压痛为特征的一种慢性腰痛病。又名:第三腰椎横突突周围炎;第三腰椎横突滑囊炎。 9.介绍第三腰椎横突的解剖位置。 第腰椎位于前凸的顶点,成为腰椎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左右旋转活动的枢纽; 两侧的横突粗长,所承受的杠杆力也最大,在顶端附着有腰肌、韧带等组织,腰部任何方向的运动,均使第三腰椎横突顶端承受反复的牵拉和磨动,故致伤的机会较多。 10.简单说明该病的病因病理。 11.讲解该病的诊断。 1、一侧腰酸痛或钝痛,另一侧可有牵拉痛。2、腰功能活动受限,活动时痛甚。3、第三腰椎横突尖(约腰三棘突旁4cm)处压痛阳性,并可触及结节、条状物,并有弹响声,腰肌紧张。4、按压痛点可以引起大腿及膝部放射痛。5、X线:第三腰椎横突明显过长,远端边缘可有钙化阴影。或左右横突不对称、畸形。 12. 讲解及操作示范该病的推拿治疗。 (1)滚脊柱两侧,并在腰三横突部上下按揉。(2)滚法配合腰部后伸,并重点按揉穴位。(3)弹拨腰三横突处的结节样或条索状硬块。(4)掌揉腰背部,肘推两侧膀胱经。(5)沿着竖脊肌方向行擦法治疗。 13. 讲清本病的注意事项。 14.最后小结这2学时的重点。5 min/PPT8min/PPT12 min/PPT5 min/PPT10min/PPT15min/PPT5 min/PPT3 min/PPT2 min/PPT2 min/PPT3 min/PPT8 min/PPT1 min/PPT1 min/PPT编写人 编写时间 年 中医药大学教案首页教学内容胸椎小关节错缝教学对象针推本科授课形式理 论 课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目的要求掌握:胸椎小关节错缝的推拿治疗;熟悉:胸椎小关节错缝的概念、临床表现。了解: 胸椎小关节错缝的病因病机。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讲解胸椎小关节错缝的临床表现,胸椎小关节错缝的推拿治疗。难点:讲解胸椎小关节错缝的推拿治疗;解决办法:利用图形和动画反复祥解,结合实践体会。教学方法讲授式+示范+启发式 教具教案、讲稿、PPT、课程表、教学进度表、教材等教材与参考书:教材: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推拿学,范炳华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参考书: 赖在文.赖氏疗伤手法. :广东科技出版社,2006教案内页(供参考)教学进程:(含教学主要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设计及时间安排)教学进程时间安排及教学方法1.由病例引出介绍胸椎小关节错缝的概念。指胸椎小关节的解剖位置改变,以致胸部脊柱机能失常所引起的临床表现。2.了解其相关生理解剖。3.介绍该病的病因病机胸椎后关节即关节突关节,属于掣动关节,当突然的外力牵拉、扭转时,使后关节不能承受所分担的拉应力和压应力时,则可引起胸椎后关节急性错位病变,使气血、经络周流不畅而作痛。 4.讲明胸椎小关节错缝的临床表现。症状:突然发生;一般有牵拉、扭转外伤史;典型患者可听见“咯”的关节错缝响声;错缝胸椎局部疼痛,甚则牵掣颈肩背痛;头颈俯仰及转侧困难;胸闷不舒,呼吸不畅。主要体征:痛苦面容;头颈活动受限;错位棘突偏歪,压痛,叩痛;斜方肌痉挛,压痛;深吸气时疼痛加重。X片未见异常 5.讲明该病的诊断要点 1、有明显外伤史2、胸椎有明显疼痛与压痛3、胸椎棘突偏歪4、胸闷呼吸不畅 6.讲解及操作示范胸椎小关节错缝推拿治疗。 目的:纠正胸椎小关节错位 治则:舒筋通络,理筋整复 部位及取穴:局部 手法:一指禅推法、滚法、弹拨法、推擦法、扳法。 操作:1,放松局部软组织(一指禅推法、滚法、弹拨法)2,俯卧推按复位法3,旋转按压复位法(分、旋、压三步)4,端坐顶推法(抱一抱)5,胸椎对抗复位法6,局部推擦法,透热为度。 7.介绍胸椎小关节错缝的其他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5 min/PPT10min/PPT15 min/PPT15min/PPT5min/PPT25min/PPT5min/PPT编写人 编写时间 年 中医药大学教案首页教学内容梨状肌综合征、臀上皮神经炎教学对象针推本科授课形式理 论 课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目的要求掌握:梨状肌综合征、臀上皮神经炎的概念、临床表现及推拿治疗;熟悉:坐骨神经的解剖位置,梨状肌体表投影位置,梨状肌紧张试验;了解: 梨状肌综合征、臀上皮神经炎的病因病机。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及臀上皮神经炎的临床表现及推拿治疗。难点:梨状肌综合征的推拿治疗;臀上皮神经炎的治疗方法。解决办法:利用图形和动画反复祥解,结合实践体会。教学方法讲授式+示范+启发式 教具教案、讲稿、PPT、课程表、教学进度表、教材等教材与参考书:教材: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推拿学,范炳华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参考书: 赖在文.赖氏疗伤手法. :广东科技出版社,2006教案内页(供参考)教学进程:(含教学主要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设计及时间安排)教学进程时间安排及教学方法1.第一学时由病例引出介绍梨状肌综合征的概念和临床表现。由于外力损伤梨状肌而致局部充血、水肿、肌痉挛,进而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而产生局部疼痛,活动受限和下肢放射性痛、麻等一系列症状的综合症,称为梨状肌综合征,又称梨状肌损伤、梨状肌狭窄综合征。2.讲解梨状肌及其与坐骨神经的解剖生理关系。梨状肌起于盆腔内骶骨前面2、3、4骶前孔的外侧,向外下穿过坐骨大孔达臀部,以肌腱止于股骨大转子。梨状肌主要是协同其它肌肉完成大腿的外旋动作 。坐骨神经的关系正常型坐骨神经干从梨状肌下孔穿出,至过腘窝处分为二终支;内侧为胫神经,外侧为腓总神经。变异型坐骨神经高位分支:坐骨神经在梨状肌以上分支,腓总神经由梨状肌肌腹中穿出,胫神经由梨状肌下缘穿出。坐骨神经干由梨状肌腹穿出或上缘穿出。3.介绍该病的病因病机。是髋关节过度内旋、外旋、外展或由蹲位变为站位时,梨状肌猛烈收缩,使梨状肌受到牵拉而遭受损伤,肌膜破裂或部分肌束断裂,梨状肌充血、水肿、痉挛、肥厚,从而刺激压迫到梨状肌上、下孔的神经、血管,尤其以臀上神经和坐骨神经痛的表现尤为突出。4.阐述梨状肌综合征的诊断。1、症状:1、多有臀部急、慢性损伤史或受凉史。2、患侧臀部深层紧痛,可向坐骨神经区域放射痛(大腿后侧、腘窝、小腿外侧或前侧、踝、足背至足趾) 。3、严重者患侧下肢不能伸直,自觉下肢缩短,步履跛行,或呈鸭步移行。4、咳嗽、喷嚏或大便用力时疼痛加重。2、体征:(1、压痛:腰部无压痛与畸形,活动不受限。在梨状肌体表投影区的深层有明显压痛,有时沿坐骨神经区域放射痛、麻。2、肌痉挛:在梨状肌体表投影区,可触及条索样或弥漫性肌束隆起。病久者,伤侧臀部肌肉松软、无力,重者可出现萎缩。3、直腿抬高在60以前疼痛明显,超过60以后,疼痛反而减轻。4、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梨状肌体表投影部位:髂后上棘与尾骨尖连线的中点向股骨大转子尖端划一连线,为梨状肌下缘;髂后上棘与股骨大转子尖端划一连线,为梨状肌上缘;上下缘区域内即为梨状肌体表投影。 梨状肌紧张试验 :病人俯卧位。术者立于患侧,一手固定股部下段,另手握拿踝部,将膝关节屈曲90度,使小腿外展。此时,股骨大转子外旋,拉紧梨状肌,若臀部与下肢出现疼痛,再将小腿内收,使梨状肌放松,症状减轻或消失 。或患者仰卧,患肢屈髋屈膝,术者一手按压膝关节外侧,使患肢极度内收,顶向腹部,另一手握住踝部,使小腿外旋,梨状肌部位出现疼痛即为阳性。 5.讲解及操作示范梨状肌综合征的推拿治疗。 治则:舒筋活血,通络止痛。 手法:滚、按揉法、点按法、弹拨法、摇法、运动关节类手法等。 取穴及部位:环跳、承扶、风市、阳陵泉、委中、承山及臀部、股后部及小腿外侧等部。 操作:1、松解手法:患侧臀部及掌根按揉臀部,然后再滚大腿后外侧。2、弹拨止痛:沿梨状肌肌腹垂直方向弹拨,并点按阿是穴、环跳、承扶、风市、阳陵泉、委中、承山等穴。3、理筋整复:拇指推按阿是穴,肘压阿是穴。4、滑利关节:滚法结合被动运动,伸屈膝关节、抖下肢。5、舒筋活血:擦臀部。6.介绍梨状肌综合征的注意事项。第二学时后半时间讲解臀上皮神经炎。7.先介绍几个基本概念并引出本病的概念及临床表现。皮神经:是周围神经的一种。主要作用为支配表皮感觉的神经,只有感觉纤维,没有运动纤维,一般不支配肌肉运动(肌皮神经除外)。 皮神经炎:指皮神经由于物理或化学原因所致的炎症病损。主要有臀上皮神经炎,股外侧皮神经炎等。 臀上皮神经炎是因为臀上皮神经的损伤而造成严重的腰臀部疼痛,亦可以称为臀上皮神经损伤。中医学属“筋出槽”范畴。它是临床上常见的腰腿疼之一,主要症状是腰臀部的疼痛。疼痛为钝痛、酸痛或刺痛,并向患侧臀下部及大腿放射,但多不过膝。弯腰、转体、下蹲起立等动作使疼痛加重。 8.介绍臀上皮神经的解剖位置。臀上皮神经是一感觉神经,由腰1、2、3脊神经后支的外侧支所发出的一组皮肤分支,分布于臀上部分皮肤。由于各支在行程中穿过坚厚的腰部肌层与腰背部筋膜,并跨过坚硬的髂骨嵴后,到达臀上部,因此臀上皮神经容易受到伤害 。 9.简单说明该病的病因病理。基本病理现象是该神经发生损伤时,可引起神经及其周围软组织充血、水肿,甚至出血,日久可导致神经的变性反应,神经束呈梭状增粗,从而出现神经痛症状 10.讲解该病的诊断。 症状:1、多有腰骶部扭伤史或有受风寒史2、患侧腰臀部疼痛,呈刺痛,如撕裂样,大腿后侧可有放射痛,但疼痛不超过膝关节。3、急性期疼痛较剧烈,弯腰受限,起坐困难,由坐位改站位时需攀扶他人或物体。 体征:1、患侧臀上部及下腰区皮肤及肌肉呈板状,臀上皮神经分布区域有广泛的触痛。2、检查时可在髂嵴最高点内侧2-3cm处下方可触及“条索样”硬物,压痛明显,有时麻胀感。(这是臀上皮神经的出口处) 3、患侧下肢直腿抬高可受限,但无神经根受刺激征。 11. 讲解及操作示范该病的推拿治疗。 治则:舒筋通络,活血止痛。 手法:滚法、按法、揉法、点法、弹拨法、一指禅推法、擦法等。 取穴及部位:阿是穴、肾俞、秩边、环跳、承扶、风市、委中及腰臀部等。 操作:1、松解手法:滚及按揉患侧臀部和大腿后外侧。一指禅推或拇指揉阿是穴、肾俞、秩边、环跳。2、弹拨止痛、理筋整复:在髂嵴最高点内侧2-3cm处触的“条索样”硬物上施弹拨法。弹拨后再按揉患部。3、舒筋活血:擦臀部及大腿后外侧。 12. 讲清本病的注意事项。 13.最后小结这2学时的重点。5 min/PPT8min/PPT5 min/PPT17 min/PPT15min/PPT5min/PPT5 min/PPT6 min/PPT2 min/PPT5 min/PPT10min/PPT1 min/PPT1 min/PPT编写人 编写时间 年 中医药大学教案首页教学内容推拿治疗练习2教学对象针推本科授课形式理 论 课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目的要求掌握:梨状肌综合征、臀上皮神经炎、胸椎小关节错缝、退行性脊柱炎、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的推拿治疗;熟悉:梨状肌综合征、臀上皮神经炎、胸椎小关节错缝、退行性脊柱炎、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的临床表现;了解: 梨状肌综合征、臀上皮神经炎、胸椎小关节错缝、退行性脊柱炎、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的病因病机。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梨状肌综合征、臀上皮神经炎、胸椎小关节错缝、退行性脊柱炎、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的推拿治疗。难点:梨状肌综合征、臀上皮神经炎、胸椎小关节错缝、退行性脊柱炎、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的推拿治疗。解决办法:利用动作示范反复详解,结合实践体会。教学方法讲授式+示范+启发式 教具教案、讲稿、PPT、课程表、教学进度表、教材等教材与参考书:教材: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推拿学,范炳华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参考书: 赖在文.赖氏疗伤手法. :广东科技出版社,2006教案内页(供参考)教学进程:(含教学主要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设计及时间安排)教学进程时间安排1、老师进行动作示范,示范过程中讲清动作要领、注意事项。2、抽学生进行手法演练,老师针对学生手法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并对其错误进行分析讲解,并再次示范正确动作。3、学生组队进行动作练习,老师逐一进行指正。30min30min100min编写人 编写时间 年 中医药大学教案首页教学内容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肌劳损教学对象针推本科授课形式理 论 课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目的要求掌握: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肌劳损的概念、临床表现及推拿治疗;熟悉:腰背部肌肉的解剖结构及急性腰扭伤的种类及特点;了解: 急性腰扭伤及慢性腰肌劳损病因病机。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急性腰扭伤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及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表现及推拿治疗。难点:急性腰扭伤的损伤好发部位及治疗方法;慢性腰肌劳损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解决办法:利用图形和动画反复祥解,结合实践体会。教学方法讲授式+示范+启发式 教具教案、讲稿、PPT、课程表、教学进度表、教材等教材与参考书:教材: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推拿学,范炳华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参考书: 赖在文.赖氏疗伤手法. :广东科技出版社,2006教案内页(供参考)教学进程:(含教学主要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设计及时间安排)教学进程时间安排及教学方法 1.第一学时由病例引出介绍急性腰扭伤的概念和临床表现。是指劳动或运动时腰部肌肉、筋膜、韧带、椎间小关节、腰骶关节的急性损伤,多为突然受到过度牵拉或扭转等间接的外力所致。常发生于搬抬重物腰部肌肉强力收缩时。2.复习腰背部肌肉的解剖结构。 浅层主要有斜方肌、背阔肌、肩胛提肌和菱形肌;深层主要有竖脊肌(骶棘肌)。竖脊肌被胸腰筋膜包围着。3.介绍该病的分类及各种扭伤的病因病机腰部肌肉、筋膜、韧带的损伤或周围有出血、水肿、渗出刺激末梢神经而产生疼痛等。 4.分析急性腰扭伤的好发部位。以竖脊肌骶骨起点部骨膜撕裂,或筋膜等组织附着点撕裂多见。以腰5骶1间韧带损伤最为多见。5.简单讲解中医对急性腰扭伤的认识 属于中医“筋伤”范畴,“瘀血腰痛者,闪挫及强力举重得之。盖腰者,一身之要,屈伸俯仰,无不由之,若一有损伤,则血脉凝涩,经络壅滞,令人卒痛不能转侧,其脉涩,日轻夜重者是也。”6.详解急性腰扭伤的诊断。 症状:患者有明显的外伤史或搬抬重物史,有的患者常感到腰部有清脆的响声,伤后重者疼痛剧烈,当即不能活动;轻者尚能工作,但休息后或次日疼痛加重,甚至不能起床;腰部活动受限。7.讲解及操作示范急性腰扭伤的推拿治疗。原则:舒筋通络,活血止痛操作:1.用滚法在压痛点周围治疗,逐渐移至疼痛处,然后顺伤侧竖脊肌纤维方向操作,配合腰部后伸被动活动。2.滚、揉、按腰部、臀部、腿部穴位。再在压痛点上方用弹拨法。3.直擦伤侧竖脊肌,透热为度。8.介绍急性腰扭伤的其他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西医: 中药: 推拿: 针灸: 第二学时后半时间讲解慢性腰肌劳损。9.先介绍概念。 是指腰骶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的慢性损伤。 10.介绍本病的病因病机1.在劳动中长期维持某种不平衡的体位。2.腰肌急性损伤后,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恰当或反复多次损伤,迁延而至慢性腰痛。3.骨性结构畸形。 11.引出慢性腰肌劳损的诊断。1.一般有腰部慢性损伤史。 2.长期腰痛史,反复发作。3.慢性腰痛,时轻时重,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缠绵不愈。4.劳累、受寒、气候变化时酸痛加重,休息后症状减轻。5.腰部重着牵掣,压痛不显,无明显活动障碍。6急性发作时腰痛加重,肌肉痉挛,腰椎侧凸,甚至出现下肢牵涉痛,但直腿高举试验多为阴性。7.日久感受风湿者,腰部喜热怕冷,皮肤粗糙,感觉迟钝。 12. 讲解及操作示范该病的推拿治疗。 原则:舒筋活血,温经通络; 操作:1.用较重刺激的滚法沿腰部两侧膀胱经上下往返5-6遍。较重刺激按、揉部分穴位。2.直擦腰背部两侧膀胱经,横擦腰骶部。3.拍击腰背部两侧竖脊肌。4.可作腰部后伸扳法、斜扳法。 13. 讲清本病的注意事项。 14.最后小结这2学时的重点。5 min/PPT5min/PPT5 min/PPT5 min/PPT3 min/PPT7min/PPT15 min/PPT15 min/PPT3 min/PPT2 min/PPT4 min/PPT8 min/PPT2 min/PPT1 min/PPT编写人 编写时间 年 中医药大学教案首页教学内容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教学对象针推本科授课形式理 论 课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目的要求掌握: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概念、临床表现及推拿治疗;熟悉:脊柱及椎间盘的解剖结构;了解: 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病机。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及推拿治疗。难点: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解决办法:利用图形和动画反复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