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血液生理 体液的组成 血液的组成和特性 血细胞及其功能 止血和血液凝固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 和理化特性 血量 人体内血液的总量(占体重 的7-8%)。 体液的构成 体液:人体内的液体(占成人体重的60%)。 细胞内液(体液的2/3) 细胞外液(体液的1/3)包括血浆 、组织液、脑脊液和淋巴等 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血浆包括: 晶体物质溶液 水、电解质、小分子、 有机化合物、气体 血浆蛋白 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 一、血液的组成 血细胞比积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它可反 映血液中的血细胞数量的相对值。 红细胞比积: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 容积百分比。 男:40% - 50% 女:37% - 48% 二、血浆的化学成分 血浆蛋白的功能 1 营养: 2 运输: 3 缓冲: 4 形成胶体渗透压 (白蛋白) 5 参与机体免疫(球蛋白)、与疾病饮食有关 6 参与凝血和抗凝: 血浆的化学成分 非蛋白氮 非蛋白氮血中蛋白质以外的含氮物质。 营养物质-可参加各种组织蛋白质的合成。 机体代谢产物-血液肾脏体外 血浆的化学成分 不含氮有机物 不含氮有机物糖类葡萄糖 含量与糖代谢有关 脂肪类物质血脂(磷脂、三酸甘油酯 、胆固醇)。含量与脂肪代谢有关,也 与食物有关。 血浆的化学成分 无机盐 无机盐-多以离子状态存在(阳离子、阴 离子)。各种离子都有其特殊的功能。血 浆中还有微量的铜、铁、锰、锌、钴、 碘等元素,是构成某些酶类、维生素或 激素的必要原料,或与某些生理功能有 关。 三、 血液的特性 v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是红细胞在血浆中能 够保持悬浮状态而不易下沉的特征。 v血沉:单位时间内红细胞沉降的距离(与血 浆蛋白的种类和含量有关) v血液粘滞性液体在流动时,由于其内部颗 粒之间的摩擦力,表现出粘滞性。正常人全 血的相对粘滞性为45,血浆在1.62.4之 间。 血液的特性 血浆渗透压 :300mmol/L,由晶体渗透压和胶体 渗透压组成。(等渗、低渗、高渗、渗透脆性) 血浆晶体渗透压 血浆中晶体物质形成的渗透压(氯化钠) 作用:保持细胞内外的水平衡 血浆胶体渗透压 血浆中胶体物质形成的渗透压。(蛋白) 作用:保持血管内外的液体量的平衡 血浆pH值 7.35-7.45 取决于: 血液缓冲系统 肺排酸功能 肾排酸保碱功能 第二节 血细胞及其功能 红细胞 1 数量: 男 51012个/L 女 4.21012个/L 2 形态:体积小,直径7 -8微米,形如圆盘,中 间小凹,边缘较厚。具 有弹性和可塑性。 红细胞 3 功能(血红蛋白珠蛋白、亚铁血红素 ) 运输O2、CO2 缓冲pH 4 血 细 胞 的 生 成 生成原料:铁、蛋白质等 促成熟因子:VitB12、叶酸 疾病: 红细胞的生成 红细胞产生的微环境 充足的造血原料 红细胞生成调节 爆式促进因子(BPA) 促进造血干细胞向红系祖细胞分化 促进爆式红系集落的增殖 造血干细胞 BFU-E CFU-E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促进晚期红系祖细胞的分化、增殖 加速幼RBC增殖 CFU-E红系前体细胞 RBC 雄性激素 直接刺激骨髓,促进RBC生成 促进肾脏产生EPO 缺氧 红细胞 红细胞的破坏: 生理性:一般红细胞因衰老而破坏; 病理性:可因物理的、化学的或其他 病理原因而被破坏。 红细胞被吞噬后,血红蛋白分解成珠蛋白 和血红素,二者均被摄取回收再利用。 红细胞 红细胞异常增多与贫血: 寿命:120天。红细胞不断生成,又不断破 坏,形成动态平衡,使红细胞数量保持相 对稳定。如生成或破坏过程发生异常,既 造成红细胞数量过多或过少。 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数高达600万/微升 贫血原料缺乏、造血器官功能障碍、破 坏增多。 白细胞 形态:无色、球形,有细胞核,体积比红 细胞大。 分类:根据形态、功能、来源分为三类 粒细胞中性粒细胞、 噬酸粒细胞、 噬 硷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 淋巴细胞: 白细胞 数量:(4 10)x109个/L;临床意义 粒细胞 淋巴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 白 细 胞 白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骨髓的多能干细胞成血系干细胞髓系 干细胞单核细胞、粒细胞。 而淋巴干细胞成熟的淋巴细胞。 白细胞在增殖和分化过程中受一组生成因 子的调节集落刺激因子。 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 白 细 胞 白细胞的分布 循环白细胞粒细胞在血管中随着血液 循环 。 边缘白细胞粒细胞聚集在血管壁上。 寿命:粒细胞在血液中的时间很短,仅为6 12小时。然后由毛细血管壁组织,所以组 织中的粒细胞数量多,约为循环粒细胞的20 倍。 白 细 胞 衰老的白细胞在肝脏和脾脏内被巨噬细 胞吞噬和分解。 还有一部分白细胞可从黏膜上皮渗出, 随分泌物一起排除体外。 吞噬、杀灭细菌 清除免疫复合物及坏死组织 中性粒细胞功能: 嗜碱性粒细胞功能: 释放肝素激活血脂分解 释放组织胺过敏反应 释放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A 嗜酸性粒细胞功能: 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引 起的过敏反应(生物活性物质) 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 单核-巨噬细胞 吞噬、消灭细胞内致病微生物 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干扰素和白 细胞介素, 参与机体防卫机制 产生促进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 的因子 杀伤、识别肿瘤细胞 淋巴细胞 T细胞: 具有细胞免疫功能 调节其他免疫细胞的功能 B细胞:参与体液免疫 N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 血小板生理 数量:150-350(109个/L) 临床意义。 形态:体积小、圆盘形,无 细胞核,但有完整的细胞膜 。 功能: 维护血管壁完整性 参与生理止血 血小板生理 血小板的生成和破坏: 骨髓的巨核细胞系定向祖细胞血小板 。 调节血小板生成素 和巨核系集落刺激因 子的 影响。 寿命7-14天。衰老的血小板被脾脏和肝脏 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所吞噬和破坏。少 数在循环中被破坏;还有在执行功能时消 耗,如融入血管的内皮细胞。 血小板生理 止血与凝血 出血时间:小血管破损,血液自行流出 到自行停止,所需时间。 凝血时间:从血液流出血管,到血液凝 固所需的时间。 血小板的止血功能 血小板粘附与聚集 粘附 血小板粘附于血管 损伤处暴露的胶原纤维 上的现象。 聚集 血小板相互粘连的现象。 ADP(二磷酸腺苷)的作用: 促进聚集 第一聚集时相 破损组织释放的 ADP引起。 第二聚集时相 血小板聚集后释 放的ADP引起。 聚集过程:PG类物质的作用 PGG2 血小板磷脂 花生四烯酸 PGH2 TXA2 PGI2 PGE2 PGF2 TXB2 6-酮-PGF1 PG作用: PGG2、PGH2促进聚集 TXA2促进聚集并缩血管 PGI2抑制聚集并缩血管 血小板与凝血 1 吸附因子、等,加速凝血 2 释放的: 因子、PF2、PF3促进凝血 PF4可中和肝素 PF6可抑制纤溶 第三节 生理止血、血液凝固 和纤维蛋白溶解 一、生理止血 生理止血:正常时小血管损伤 出血,经数分钟后出血自然停 止的现象。 过程: 小血管收缩血小板血栓 血凝 二、血凝 血液凝固:血液由液 体状态变为不流动 的胶冻状凝块的过 程。 血清 血凝后,血 凝块回缩释出的液 体。 血液凝固 凝血因子 血浆和组织中直 接参与血凝的物质。 血凝生理意义:防止大量出血 凝血因子 因子存在于血管外组织 因子、PF3外,余为蛋白质 因子、前激肽释放 酶均为蛋白酶 因子、均为酶原 因子、在肝脏合成,需VK 因子、为辅助因子 血液凝固的过程 1、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2、凝血酶原凝血酶 3、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 凝血过程: +PF3 X Xa II IIa IIa 因子的激活途径: 内源性激活途径 完全由血浆 内凝血因子激活因子的过程。 外源性激活途径 由因子触 发激活因子的过程。 a 的作用: 催化因子转为a 加速因子复合物及复 合物的形成并增强其作用 激活因子转为a 抗凝系统的作用 血浆中的抗凝物质: 抗凝血酶 肝素来源于肥大细胞 蛋白质C 抗凝血酶 来源:肝脏合成 作用: 使a、a、a、a失活 肝素 来源:肥大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释放 作用: 增强抗凝血酶与a的亲和力 激活肝素辅助因子 抑制凝血,加速纤溶 激活血脂酶,防止血栓形成 蛋白质C 来源:肝脏合成 作用: 灭活因子、 限制因子a与血小板结合 增强纤溶 体外延缓和促进凝血过程 容器:光滑、粗糙 温度:高、低 钙离子:浓度 抗凝意义: 1 正常时防止血管内血液凝固, 使血液保持流体状态 2 血管损伤凝血时使凝血局限在 损伤局部 三、纤溶纤维蛋白溶解 纤溶血液凝固过程中形成的纤维蛋白, 被分解液化的过程。 (血纤维溶解的 过程)。 成分:纤溶酶原、纤溶酶、激活物及抑制 物 过程: 激活物(血管、组织、尿) 纤溶酶原纤溶酶 抑制物 + _ + 纤维蛋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卤菜销售厂家供货合同范本
- icp托管商资质及合同协议
- 高价回收钢厂铁渣合同范本
- 制袋机设备出售合同范本
- 小儿手足口病培训课件
- 三一掘进机课件
- 难点详解四川峨眉第二中学7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 概率初步重点解析试题(含解析)
- 期货从业资格之期货投资分析题库检测试题打印带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期货从业资格之期货投资分析练习题(一)附答案详解(a卷)
-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30人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含答案详解
- 产前筛查年度质控分析报告
- 新型智慧操场建造方案
- 海水养殖产品种苗相关项目实施方案
- 雅思英语单词词汇量8000
- 自然灾害信息员业务知识考核试题
- 房产租赁合同文本与房产租赁合同模板
- 2022年临沧市市级单位遴选(选调)笔试试题及答案
- 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医院消防安全整改工程施工方案
-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总体部署完整版
- 雅思单词书雅思词汇8000
- 天津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原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