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丰煤矿联合试运转总结报告.doc_第1页
宏丰煤矿联合试运转总结报告.doc_第2页
宏丰煤矿联合试运转总结报告.doc_第3页
宏丰煤矿联合试运转总结报告.doc_第4页
宏丰煤矿联合试运转总结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宏杨煤业有限公司宏丰煤矿扩建工程竣工联合试运转总结报告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宏杨煤业有限公司宏丰煤矿二一一年十一月目 录1扩建工程联合试运转方案批复文件12扩建工程联合试运转方案请示文件13扩建工程联合试运转方案14扩建工程联合试运转总结报告1附件:1.宏丰煤矿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2.宏丰煤矿采矿许可证(复印件)3.矿长资格证和矿长安全资格证(复印件)4.自建施工队伍备案申请表(复印件);5.单项工程工程质量认证书(复印件)6. “四大件”检测检验报告(复印件)7. 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复印件)8. 煤层自燃发火倾向性检验报告(复印件)9. 煤尘爆炸危险性检验报告(复印件)石宏发201111号 签发:张正宽石柱县宏丰煤矿关于煤矿扩建项目竣工联合试运转的请示石柱县煤炭管理局:我公司宏丰煤矿建设项目于2011年4 月 6日破土动工,历时近五个月时间精心组织施工,现已全面完成基础安全设施、设备的布置和安装。矿井的生产系统已形成,已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严格按照重庆煤监局(渝煤监办2011425号)文件规定,编制了安全设施联合试运转安全技术措施。我矿计划于2011年9月15日开始进行联合试运转。请予审查,敬请批准为感。特此请示附: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宏杨煤业有限公司宏丰煤矿扩建工程竣工联合试运转方案二一一年七月六日主题词: 建设 项目 试运转 请示 抄报:冷水镇人民政府石柱县宏杨煤业公司宏丰煤矿办公室 2011年7月6日印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宏杨煤业有限公司宏丰煤矿扩建工程竣工联合试运转方 案法人代表: 张正宽矿 长: 董昌元技术负责人: 牟代明编 制 人: 牟代明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宏杨煤业有限公司宏丰煤矿二一一年七月一、矿井扩建项目基本概况1、基本情况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宏杨煤业有限公司宏丰煤矿为“五证一照”基本齐全的合法矿井,宏丰煤矿始建于1988年,设计生产能力30kt/a。矿井几年来由于业主内部纠纷等原因,矿井2004年至2005年底两年时间处于停产状态,2006年至今主要进行+1430m水平技改工作。2010年11月由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颁发了采矿许可证,采矿许可证证号:c5000002009041130018312。宏丰煤矿地处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冷水镇太平村,位于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县城东侧,方位n81西20,距县城直距46km,运距65km,利石公路、泸蓉高速公路从矿区北西侧经过,主井筒与之相距仅约500m,工业场所至冷水镇8km,距西沱镇103km。总的交通状况比较良好。根据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宏杨煤业有限公司宏丰煤矿占用煤炭资源储量说明书和本矿采矿许可证提供,宏丰煤矿开采范围由16个拐点坐标圈定,矿区走向长1.835km,宽0.280km,矿区面积0.8067km2,开采k1煤层,开采标高+1615m+1200m,该范围内无矿界重叠,无资源争议纠纷。矿井北端与利川兴隆煤矿相邻(两矿井之间以省界为界),南端与国坝煤矿相邻(国坝煤矿现已关闭)。根据重庆一三六地质队二八年十月编制的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宏杨煤业有限公司宏丰煤矿占用煤炭资源储量说明书提供,宏丰煤矿占用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k1煤层基础储量(333),为303kt,经计算,矿井设计可采储量275.8kt,服务年限5年左右。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宏丰矿煤矿是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煤矿整合工作的通知(渝府20092号)文件列为扩建矿井。扩建初步设计和安全专篇由重庆华地工程勘察设计院编制,通过审查批复,矿井设计能力从30kt/a扩大为40kt/a,矿井按扩建初步设计及安全专篇进行了组织施工。于2011年6月对原设计进行了修改,8月形成了首采工作面。 矿井基本情况表 1-1企业名称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宏杨煤业有限公司宏丰煤矿法人代表张正宽矿井名称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宏丰煤矿矿长姓名董昌元技术负责人牟代明主管部门石柱县煤炭工业管理局经济类型股份制经营方式自营工商营业执照号编号5000001804483安全生产许可证编号矿长安全资格证编号安全资证渝字第101054号矿 长资格证编号mk501520316采矿许可 证编号c5000002009041130018312生 产许可证编号x230130016详细地址重庆市石柱县冷水镇太平村2、井田境界依据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2010年11频发的采矿许可证,矿区范围由16个拐点坐标圈定。走向长1.835km,宽0.280km,矿区面积0.8067 km2 。开采标高为+1615+1200m,开采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k1 煤层。其拐点坐标见下表:拐点坐标(80)表拐点xy拐点xy13330076.0536549526.9993328234.0436550191.0023328820.0436550392.00103328294.0436550354.0033328393.0436550018.00113328184.0436550518.0043327743.0336549380.99123328595.0436550848.0053327703.0336549425.99133328790.0436550794.0063327824.0336549646.99143328901.0436550868.0073328094.0336549791.99153329045.0436550671.0083328347.0436550031.00163330145.0536549598.993、矿产资源储量根据重庆一三六地质队二八年十月编制的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宏杨煤业有限公司宏丰煤矿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及重庆市地质矿业协会批复的“渝地矿储核审字2008314号审查意见书,矿井资源储量(333)为303kt,设计可采储量275.8kt,服务年限5年左右。4、地质概况4.1自然地理宏丰煤矿矿区总体地形为南东高、北西低,最高点标高+1862m,最低点标高+1285m,相对高差577m,地表覆盖层较厚,地形受构造控制明显,地形坡角2040,属剥蚀侵蚀作用形成的中山岩溶地貌。矿区内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适宜,四季分明,主要特点春早、夏长、秋短、冬迟,降雨充沛,分配不均,春早,升温快,但不稳定,有寒潮;夏长,无酷热,多伏旱;秋短,有低温,多绵雨;冬迟,无严寒,少雨,有霜雪。多年平均气温为16.4,日极端最高气温为41.2(2006年8月23日),最低气温-4.7(1975年12月16日)。常年日照时数平均为1333.3小时,最多年为1650.8小时(1963年),最少年为985.4小时(1974年),区内以降雨为主,雪、冰雹少见,多年平均降水量1126.6mm以上,降雨多在49月。降水量最多年份出现在1990年达1255.9mm,最少年份出现在1992年仅731.4mm,年际差达524.5mm,多年平均降水日数(0.1mm)为162天左右。4.2矿区地质(1)矿区构造七跃山背斜是一支区域性褶皱构造,南自贵州,经酉阳龚滩和彭水普子,北至湖北咸丰与咸丰背斜合并,全长100余公里。走向北东50左右,东翼分支褶皱较发育,西翼则相对简单,断裂少见。矿区位于七跃山背斜西翼,各系地层整合接触,岩层总体倾向297310,倾角5056,呈单斜构造,断裂少见,构造简单,开采范围内没有较大构造影响。(2)矿区地层矿区位于七跃山煤田北段,区内出露地层最老为二叠系下统茅口组,最新至三叠系下统地层。由新至老地层岩性如下:1、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t1j):其厚708735m,平均720m。由灰岩、角砾状灰岩组成,易风化溶蚀形成槽谷地貌。据岩性可分为五段:(1)第五段:灰至浅灰色灰岩,中厚层至厚层,厚228242m,平均233m。(2)第四段:灰至浅灰色角砾状灰岩,砾径0.010.30m,钙质胶结,易风化溶蚀。出露地段多呈缓坡或槽谷,厚5869m,平均64m。(3)第三段:灰至浅灰色灰岩,厚层灰岩,中粗粒结构。厚212231m,平均218m。(4)第二段:灰至深灰色角砾灰岩,砾径0.012.00m,钙质胶结,厚5973m,平均66m。(5)第一段:灰至深灰色灰岩,中厚层、薄层灰岩,偶夹极薄层灰岩,下部泥质较重,向上渐趋减少,厚6269m,平均65m。2、三叠系下统大冶组(t1d):主要岩性为灰岩,其次是泥岩。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总厚度400m左右。按岩性差异,可分为两个亚段:上亚段:为紫红色泥岩夹泥质灰岩,易风化,出露地带呈负坡地形或槽地貌,厚24.8m。下亚段:钙质页岩:深灰至灰黑色,风化后呈灰黄色,向上钙质渐重,逐步过渡呈泥质灰岩,其厚3.0m。泥质灰岩:浅灰至灰色,薄层泥质灰岩,风化后呈灰黄、灰绿色。含菊石、假吉蛤等化石,厚72.0m。灰岩:灰至浅灰色厚层夹中厚层灰岩,层理清楚,厚212.2m。钙质页岩,灰绿色或黑色,结构粗糙,层理不明显。厚3.5m。灰岩灰至浅灰色厚层块状灰岩,隐晶豆鲕结构,贝壳状断口,厚40m左右。3、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2c):厚217235m,平均225m。可分为三个岩性段。(1)第三段:深灰色、灰黑色中厚层夹薄层灰岩,富含燧石结核,厚5263m,平均56m。(2)第二段:灰色、棕灰色及灰黑色厚层灰岩,偶见燧石结核。厚8396m,平均88m。(3)第一段:灰至深灰色薄至中厚层灰岩,含燧石结核或燧石条带,厚8392m,平均87m。4、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p2w):主要为燧石灰岩,钙质页岩,铝土页岩及煤层(k1)组成,厚3953m,平均47.9m。可分为两个岩性段。(1)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二段(p2w2),厚2450m,平均37m。主要为灰至深灰色中厚层燧石灰岩、夹少量黑色粉砂质页岩及黑色炭质页岩。(2)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一段(p2w1),厚814m,平均11m。主要为浅灰色含黄铁矿铝质粘土岩,其上为k1煤层,煤厚0.391.20m,平均0.51m,结构简单,为本矿开采煤层。5、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为灰色、深灰色厚层灰岩。含燧石结核、灰黑色钙质页岩。厚度不详。(三)含煤地层1、煤层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是本区的主要含煤层位,主要岩性为铝质粘土岩、煤层、钙质及炭质页岩、燧石灰岩,含k1煤层,位于该组的底部,距底界茅口组(p1m)8.913.2m,一般距底界约10m,全组厚35.2264.02m,平均厚48.23m。煤层名称为k1煤层,煤层厚0.391.20m,平均厚度0.51m,为单一煤层,层状产出,无分叉现象,无夹矸,煤层结构简单。引起煤层厚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底板起伏不平,但较为稳定,个别地段煤层亦有缺失现象形成所谓“夹口”,其长度在36m左右。2、煤质k1煤层:煤层成因类型为陆屑植物煤,煤岩为深灰色、金刚光泽、平坦状、贝壳状断口。煤岩类型为半暗煤型。矿物组合含较少的透明基质和丝炭组分。显微结构、线状、鳞片状构造。据2003年重庆市地勘总公司205地质队编写的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宏丰煤矿占用煤炭资源储量说明书煤质资料,其结果见表4。项目名称表4 煤层煤质化验综合成果表灰分ad%挥发分vdf%固定碳fcd发热量mj/kg全硫st.d%牌号硬炭煤层20.7212.764.0126.361.18pm据此,按国家标准(gb/t15224,1-2004、2-2004、3-2004)煤炭分级:宏丰煤矿所开采的k1煤层属中灰、中硫、高热值贫煤。3、煤层顶底板煤层的直接顶板是黑色页岩,平均厚度3.5m,节理裂隙不大发育,但岩质较软,采空区面积稍大时则易冒落。老顶为吴家坪组中厚厚层灰岩。煤层的直接底板是灰色、紫红色、铝质粘土岩,厚度在1.53m之间。完整性好,惟强度不足。老底为茅口组厚层灰岩。宏丰煤矿所开采的k1煤层位于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p2w)底部,距该组地层底界平均厚度为1.16m。k1煤层厚一般为0.391.20m,平均厚度0.51m。据已开采+1554m标高以上约0.27m平方公里揭露:k1煤层见有两处薄化区,k1煤层厚度小于0.30m,薄化带沿走向约60100m,倾向长约100300m。k1煤层为单一结构,不含夹矸。属较稳定煤层。k1煤层底板为灰色铝质粘土岩,平均厚1.16m。老底为二叠系下统茅口灰岩。顶板为钙质页岩,厚度1.043.43m,平均厚度1.41m,顶板底部偶见炭质泥岩伪顶,厚0.050.30m,不稳定。老顶为厚层状灰岩石灰岩,厚0.905.90m,平均厚3.00m。(4)水文地质矿区属溶蚀、剥蚀中低山地貌区,地形坡度大,多为陡坡地形,坡角一般在2040,局部地带形成陡崖。矿区处于长江水系,地处七跃山山脊地带,地面标高一般多在1200m标高以上,远高于当地侵蚀基准面(+1000m标高),岩层多裸露于地表,且多属具岩溶特征的石灰岩类,溶蚀作用强烈,落水洞、溶洞裂隙发育,大气降水入渗条件良好。矿区内分布的主要含(隔)水层有:1、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为浅灰至深灰色中厚至厚层状石灰岩,夹泥质灰岩及钙质泥岩。地貌呈山脊及斜坡地形,地表岩溶裂隙较发育,有利于大气降水的渗入和补给,富水性强。2、二叠系上统吴家坪(p2w)岩溶裂隙含水层:为灰至深灰色中至厚层状燧石灰岩和硅质灰岩,中下部为页岩、铝质粘土岩及煤层。地貌呈斜坡地形、地表岩溶裂隙较发育、富水性中等。3、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2c)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为灰至深灰色中至厚层状石灰岩,顶部含燧石结构,底部夹泥岩。地貌呈斜坡地形,地表岩溶裂隙较发育,富水性中等。4 、矿区所在范围地处七跃山山脊地带,地表无大的地表水体,矿井充水水源是大气降水渗入和含水层补给。矿井开采+1430m以上水平时正常涌水量一般为27m3/h,最小为41m3/h,雨季最大时可达60m3/h。5、矿井煤层顶板直接充水含水层为p2w岩溶裂隙含水层,其富水性中等,底板直接充水含水层为p1m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富水性强。矿井水主要来自于顶板含水层,以滴水或淋水方式涌入矿井,故矿井属以顶板岩溶裂隙含水层充水为主的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类二型矿井。4.3 矿井自然灾害情况矿区地质环境条件中等复杂,矿山地表保护对象重要性为一般,未见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矿山开采对地表建构筑物破坏等级为级(轻度损坏),说明采矿对地表构建筑物影响不强烈,对地下水将进一步产生疏干作用,放炮震动对地表建构筑物影响不强烈,矿山采矿影响程度不强烈。其诱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中等、损失小、危险性小。可采取相应措施可以防治,矿界范围内k1煤层适宜矿山开采。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为三级。1、煤层顶底板的稳定性煤层的直接顶板是黑色页岩,平均厚度3.5m,节理裂隙不大发育,但岩质较软,采空区面积稍大时则易冒落。老顶为吴家坪组中厚厚层灰岩。煤层的直接底板是灰色、紫红色、铝质粘土岩,厚度在1.53m之间。完整性好,惟强度不足。老底为茅口组厚层灰岩。2、瓦斯根据重庆市煤炭工业管理局关于石柱县煤矿2010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渝煤监管201148号)文件,宏丰煤矿属低瓦斯矿井。3、煤尘爆炸依据宏丰煤矿2009年10月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取样矿井煤层进行煤尘爆炸性等级鉴定结果,矿井煤尘有爆炸性危险。4、煤层自燃发火倾向依据宏丰煤矿2009年10月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取样矿井煤层进行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鉴定结果,矿井煤层自燃倾向性为类,不易自然。5、地温、地压地温:与已闭坑、且做过简易地温测试工作的国坝煤矿类比,矿井地温在1020之间,无地温异常。地压:矿井的开采深度在60m400m之间,开采时应考虑岩石自重应力作用,因此,矿井进入深部开采后应将开采区域视作井田应力较大区域。根据矿区构造、煤层顶底板结构和岩性分析,矿井发生冲击地压的可能性小,据邻近矿井的开采情况,本区未发生过冲击地压。二、煤矿生产系统及安全设施设备准备情况1、安全设施、设备、装置、仪表的配备情况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有关标准要求,结合矿井开拓开采布置,井下灾害类型和矿井安全装备现状,矿井配备安全设备其种类与数量满足矿井安全生产的需要。其类别有矿井通风设备、通风检测仪表、井下消防及洒水、气体检测仪表、矿井监控设备、隔爆设施、矿井救护设备和其它设施;详见表2-1安全设施、设备汇总表。顺序设备器材名称型 号 及 规 格单位数量备注一矿井通风检测1高速风表ey11b便携数字式个12高中速风表afc12个23微速风表dfa3个24秒 表块55通风干湿表dwhj2个16干湿温度计dhm2个47空盒气压计dym3个38双管水银压力表dyb3支19u型倾斜压差计afj150台310补偿式微压计bey250台211矿井通风多参数检测仪jfy台212皮托管aep系列支6二矿井瓦斯及其它气体检测1光学瓦斯检测器gwj1a台62瓦斯检定器校正仪gjx2台13便携式瓦斯检测报警仪azj92台154充电器cdq92台155瓦斯、氧气检测仪jjy1台106瓦斯报警矿灯ksw10f(a)个2007一氧化碳检测器at1台38矿用隔爆型电缆硫分热补器bar2127/1.4台3三矿井粉尘检测1粉尘采样器aqf1台22呼吸性粉尘采样器aqh1台23矿用粉尘采样器aqf20a台24呼吸性粉尘测定仪ach1台25矿用个体粉尘采样器acgt2台26电光分析天平tg328a台17电热恒温干燥器qz77104台18掘进通风除尘器jtc台129矿井粉尘化验室tg328a或qz77104套1四矿山压力及地质测量1顶板动态仪ky82台62钻孔油枕应力计hcz个303光学经纬仪djk6台14水准仪ds32台15激光指向仪jty3台26平板仪pg3x2台27矿山挂罗盘kl100个38地质罗盘ckx1个3五矿山救护类设备1压缩氧自救器azl40个210含备用2自救器气密检查仪zj2台33氧气充填泵ct250台14矿山救护车100km/h辆15灾区电话部16移动电话部107正氧呼吸器2yas-240型台108正氧呼吸器检验仪ajh-3型台29自动苏生器台310自动苏生器专用校验仪zs1台111瓦斯检测器lrd-8 测量范围ch4 0%100%台212瓦斯检测器w821 测量范围ch4 0%10%台213一氧化碳检测器at2台114氧气检测器台115温度计0100只116灾区电话部117担架副118其余工器具套119自救器气密检查仪zj-1台220自救器专用称重仪acz-3z台221战斗服套10六火灾检测及防灭火装备1煤矿专用气象色谱仪sp-3430套12矿用红外线测温仪wd1台23防火栅栏两用门套104井口防火铁门套25阻化剂消石灰kg10006阻化剂喷射泵wj-24台6710l泡沫灭火器台608co2灭火器台5098kg干粉灭火器台5010消防水龙带50m100011铝质直流水枪50把412阀门个4013消防栓个15014消防水泵套415河砂kg200016砖m31217水泥t218方木m3319木板m3420铁钉(2、3、4)kg2021麻袋或塑料编织袋条300七安全监控1主机kj90na台22打印机lq1600kiii台13系统软件kj90ma套14电源避雷器kj90ma台15信号避雷器kj90ma台27upsstk 1kv 台18大分站kj90-f16个29中分站kj90-f8个210甲烷传感器kg9001c个1511风速传感器kgf15个312风门开关传感器gml(a)个313设备开停传感器gt-l(a)个814馈电传感器kdg-1个415风压传感器gfkg个216一氧化碳传感器gth500(b)个417温度传感器gw50(a)个218风筒传感器gf个319车载式甲烷断电仪jw个2八1噪声防治装备2噪声测定仪台13防噪声耳塞只602、各生产系统概况2.1、开采系统1、矿井开拓方式根据宏丰煤矿的矿区位置,煤层赋存条件、开采技术水平和邻矿的位置关系以及现有的设施、设备等综合考虑,矿井采用平硐开拓方式,充分利用初期充分利用已形成的井硐和水平大巷,将现已建+1430m平硐作为技改1#主井,原+1615m平硐作为回风井。矿井划分为三个水平,即+1430m、+1310m、+1200m水平,各水平之间划分为一个采区,采区中于水平运输大巷距煤层垂距约10m底板中作一条伪倾斜25全岩轨道上山,专门提升(或下放)材料、矸石等,同时作一运输石门揭穿煤层,沿煤层倾向作一对采区上山眼,一条作溜煤之用,以减少轨道上山的提升运输量,一条用作通风行人,上山眼之间通过联络眼相通,以便溜煤上山发生堵塞时处理和井巷维护;沿上山两侧布置区段运输巷通过工作面及溜煤斜槽、开切眼与工作面回风巷沟通,形成生产通风系统;一、二采区为采区上山开采,三采区为采区下山开采。在划定矿区范围时位于井田下界南翼原国坝煤矿下部的范围呈不规则型,在开拓布置时因充分结合三采区采区布置系统,将+1200m水平运输巷延伸至井田边界,其+1255m区段巷也作相应延伸与该区域上段标高巷道沟通,形成行之有效的通风路线。2、水平、采区的划分1)本矿系改扩建矿井,矿井开采深度为+1615m+1200m,煤层倾角4854。结合矿井开拓方案,矿井地质构造情况、矿区范围内的走向长度、煤层的开采标高范围、煤层赋存状况、设备能力、运输方式、管理水平等综合分析,划分三个水平: +1430m、+1310m、+1200m水平。2)采区划分全矿井划分三个采区。一采区(+1430m水平+1615m标高)、二采区(+1310m+1430m水平水平)、三采区(+1200m水平+1310m水平)。一采区走向长约660m,倾斜长225m,二采区走向长约965m,倾斜长750m,一采区走向长约1850m,倾斜长150m.3) 区段的划分在每一采区内按5562m不等的垂高划分一个区段,其各采区内区段划分情况如下:采区:一区段+1615m+1554m;二区段+1554m+1492m;三区段+1492m+11430m;采区:一区段+1430m+1370m;二区段+1370m+1310m;采区:一区段+1310m+1255m;二区段+1255m+1200m。3、井筒布置1)、技改1#主井(后期风井)技改1#主井为利用已建+1430m井筒,其井口的坐标为x=3329711,y=36550070,z=+1430m,方位角150,长度1140m,半圆拱断面,巷道净宽2.6,高2.5m,净断面积5.77m2,净周长9.08m,坡度为3,围岩稳定时为裸巷,围岩不稳定、过构造破碎带时采用料石发碹支护,发碹厚度0.3m。技改1#主井内铺设15kg/m的钢轨,靠右侧帮敷设电缆、通讯线路和防尘水管等,靠右帮布置(宽深)0.30.3的砼水沟,水沟上面铺设水泥盖板,作为人行道。其主要担负整个矿井的主要运输、进风、行人等任务。 2)、回风平硐回风平硐位于+1430m平硐北东侧上方,利用原回风平硐改造,其井口的坐标为x=3329173,y=36550593,z=+1615m,方位角130,长度408m,半圆拱断面,巷道净宽2.4m,高2.3m,净断面积4.90m2,净周长8.37m,坡度为3,围岩稳定时为裸巷,围岩不稳定、过构造破碎带时采用料石发碹支护,发碹厚度0.3m,其主要担负矿井回风、安全出口等任务。4、大巷及主要上山布置1、+1430m水平运输大巷:断面采用半圆拱,净宽2.6m,净高2.5m,净断面5.77m2。支护方式,根据岩层性质采用裸体和砌碹支护;坡度为3,铺设15kg/m钢轨,600mm轨距,选用钢筋混凝土轨枕。2、运输石门:断面采用半圆拱,净宽2.0m,净高2.1m,净断面3.77m2。支护方式,根据岩层性质采用裸体和砌碹支护;坡度为3,铺设15kg/m钢轨,600mm轨距,选用钢筋混凝土轨枕。3、采区提升上山:采用半圆拱,净宽2.4m,净高2.3m,净断面4.90m2,支护方式,根据岩层性质采用裸体和砌碹支护;坡度为25,铺设22kg/m钢轨,600mm轨距,选用钢筋混凝土轨枕或木轨枕。(五)采区布置及装备1、采煤方法与回采工艺1)采煤方法的选择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煤层倾角4854,地质构造简单,煤层层位稳定,煤层厚0.391.20m,平均厚度0.51m. 煤层的直接顶板是黑色页岩,平均厚度3.5m,节理裂隙不大发育,但岩质较软,采空区面积稍大时则易冒落。老顶为吴家坪组中厚厚层灰岩,煤层的直接底板是灰色、紫红色、铝质粘土岩,厚度在1.53m之间,完整性好,但强度不足。老底为茅口组厚层灰岩。类比分析矿井为低瓦斯矿井,煤层属于不易自燃煤层,煤尘无爆炸危险性。根据以上煤层赋存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设计选用伪俯斜正台阶壁式采煤法。2)回采工艺(1)落煤方式:采用风镐落煤。(2)装煤、运煤:采煤工作面工作台阶原煤自溜,伪斜小巷铺设搪瓷溜槽运输至工作面煤仓。(3)工作面支护和顶板管理:回采工作面采用木支柱支护,采用全部冒落法或局部充填法管理顶板,矿井 “两采一准”作业方式。工作面循环进度1,6m,最大控顶距均为4.0m(六排),最小控顶距均为2.4m(四排),“四六”排控顶,回柱放顶步距1.6m。(4)工作面循环作业:回采工作面采用“四、六”制控顶方式,采用两采一准作业制,循环进度1.6m,日推进1.6m,正规循环作业系数取75%,年推进度396m。(5)采煤工作面回采方向与超前关系:采煤工作面实行区内后退式开采,即:沿开采煤层走向,由采区边界向上山方向回采,在同一采区内,由上往下开采各区段,各回采工作面的上下端口必须大于20m的超前支护,在作业规程中必须制定工作面端头支护的安全措施,包括工作面端头的特殊支护方式回采工作面上下出口与平巷连接处20m内必须加强支护。采面下部的溜煤联络眼每10m一个,其不得少于2个,一个进风及行人、一个溜煤。(6)、首采工作面布置矿井扩建投产时在+1430m水平一采区二区段布置一个首采工作面,即n1111首采工作面,首采工作面伪斜长度为80m。(7)开采顺序根据矿井生产规模和采掘布置,采区内区段之间开采顺序为下行式,区段内采煤工作面采用条带式分段开采,块段前进式和块段内后退式回采,矿井设计为三个水平,首采一水平(+1430m水平)。2.2、通风系统宏丰煤矿矿井通风方式为分列式,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通风。矿井有二个井筒,即主平硐和回风平硐,进风井为+1430m主平硐,回风井为+1615m回风平硐。矿井实测总进风量860m3/min,总回风量950m3/min,首采工作面配风量为240m3/min,掘进工作面配风量180m3/min,基本满足目前矿井生产需要。采区通风: 1、回采工作面均采用“u”型通风,2、掘进工作面配备高效节能的ybt-5.5型局部通风机,各掘进工作面均设有专用回风巷,将乏风直接导入回风巷,实现独立通风。局部通风机安设在进风流中,且距其掘进巷道口大于10m。3、硐室通风:井下绞车硐室为独立通风,井下机电硐室、压风硐室等硐室处于新鲜风流中。回风井安装了两台fbcz-10/15型防爆轴流式通风机,一台工作,一台备用。其性能参数为:风量1367804m3/min,静压214793pa;功率为15kw;效率82%;转速为980r/min。目前矿井二个主要井筒已形成,井筒断面参数基本符合设计要求。掘进工作面根据所需风量、风压大小采用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矿井配备有ybt-5.5型局部通风机8台,fby-11型局部通风机2台,掘进工作面使用的设备满足“两闭锁”(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的要求,掘进工作面风筒具有抗静电、阻燃性能。矿井主要工作面通风线路通畅,各硐室利用矿井负压有足够的新鲜风流通过。矿井通风系统合理,形成了独立的进回风系统,实现分区通风,杜绝了串联通风,通风系统稳定可靠。2.3、供电系统公网一回+备用柴油发电机组。矿井电源一回来自石柱冷水乡10kv变电所。线路规格lgj-50,距离0.5km。矿井设10kv变电所,公网一回作为主供电源;在主井配250kw柴油发电机组作为主井的备用电源,在风井配30kw柴油发电机组作为主要通风机的备用电源。矿井按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安设有“三大”电气保护装置,主接地极设置在+1430m主井,井下局部接地极设置在各电气设备安装地点。各掘进工作面实行“双局扇” 供电。2.4、运输、提升系统矿井采用平硐开拓,上山开采。运输煤炭选用mgc1.1-6a 型固定式矿车运输,设备采用mpc2-6b型2t平板车运输,材料运输采用mlc2-6b型材料车。主平硐及水平运输巷选用2台ccg-3.0/600fb型防爆柴油机车牵引矿车运输。井下运输巷铺设15kg/m钢轨,铺轨轨距为600mm;目前开采主平硐以上,即上山开采。布置有一条全岩提升上山,斜长410m,倾角25,安装一台jtb-0.8防爆提升绞车,主要用作矸石、材料提升,进风,行人,管线敷设等。2.5、防尘系统根据鉴定资料,宏丰煤矿开采的煤层有煤尘爆炸危险性。在回风井附近设有100m3消防2座、防尘共用水池,采用静压供水,防尘水管经风井敷设,消防管路约1000米构成防尘系统管路,对所有采掘工作面、溜煤楼眼、主要风巷实行喷雾洒水,井下采、掘工作面均采用湿式作业;矿井在主井口工业广场设有一消防水池,水池容量为200m3,主要为地面防尘洒水和消防用水。2.6、防灭火系统根据鉴定资料,矿井开采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为类,属自燃煤层,井下消防与防尘系统共用一套供水管路系统。2.7、排水系统矿井为平硐开拓,+1430m水平均为上山开采,坑涌水由平硐排水沟和回风平硐排水沟自流,无需排水设备。后期开采+1310m和 +1200m水平时,采用水泵排水。2.8、安全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矿井地面安装有mlgf-10/7-55g型空压机1台,电机功率55kw,供风量10m3/min。入井压风主管为108mm无缝钢管,管道连接采用法兰盘接头。在井下安装了6组压风自救装置。人员定位系统:矿井安装了一套kj278人员定位管理系统,井下布置有6台读卡分站。并配备了120张识别卡,并且按照设计要求布置。供水施救系统:在风井地面工业广场建有200m3消防、防尘、供水施救水池,备用水池为200m3,消防、防尘、供水施救主管道选用108mm无缝钢管,分管道为50mm,支管道为25mm,在矿井主要运输巷、回风巷、工作面进回风巷等安装有喷雾洒水装置,井下设置有隔爆水袋棚和给水栓。安全监控系统:矿井安装了一套kj90na安全监控系统。地面中心站配置了p4/2.4g/256m监控主机2台,1台工作,1台备用;17数字显示器2台;配备3kva交流稳压电源1台,stk 2kva/4ah型ups电源1台,四屏显示驱动卡1台,lq-1600k打印机1台以及传输接口等。全矿共设置3个分站,共配传感器34个(其中,使用各类传感器24个,备用10个)。并且按照设计要求布置。通讯系统:矿井安装有sw-2000d型数字程控交换机一台,容量50门,主要供井下和地面各生产部门使用,井下通讯线路选用mhyv型电缆,安装了kth116型防爆本安程控电话机8门。地面管理人员保持手机24小时开机,保持矿井通讯畅通。生产调度总机与矿井生产安全监测室合建,在调度室设话务台进行生产调度。此外,井下配备本安型电话机8台,对外行政直拨电话设置2部。2.9、瓦斯抽放系统该矿为低瓦斯矿井扩建项目,采用通风方法能够稀释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因此矿井无瓦斯抽放系统。2.10、矿山救护矿井与重庆永荣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矿山救护队签订救护协议,但救护队到矿井的行车时间超过30min。矿井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和有关规定要求,建立了兼职救护小队1个,配备9人。三、配备相应机构、健全相应制度1、成立试运转领导小组:组 长: 董昌元(矿长)副组长:袁建 (生产矿长)、牟代明(技术负责人)。成员为矿属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管理制度 1完善了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宏丰煤矿安全管理领导机构健全,现按要求设了矿级管理人员五人,即设矿长、安全副矿长、生产副矿长、机电副矿长和技术负责人各1名,领导成员具备煤矿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均进行了送培,具备任职资格。矿井建立了相应的安全管理机构,并配备了安全管理人员。矿设置了安全科、生产技术科、调度室、通风科、机电科等职能部门,矿井安全管理机构以矿长为核心,安全副矿长、生产副矿长、技术负责人协助矿长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该矿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及分工符合要求。2各级领导、机构、各工种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及安全规章制度。矿井各级领导机构、各工种岗位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矿井设安全科、生产科、采掘队、调度室、民爆物品管理、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等职能机构。该矿建立有安全投入保障、安全事故报告、职工教育培训、爆破材料使用管理制度、矿级领导带班制度、职工安全奖惩制度、入井检身与出井人员清点制度、职业病防治等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制定了矿井主要工种的操作规程(见矿管理档案资料)。四、矿井联合试运转预期目标和效果试运行时间:重庆市石柱县宏丰煤矿设计生产能力为40kt/a,扩建前期工程于2011年8月底完成,于2011年9月进入联合试运行调试阶段,于2011年9月至2011年12月进行联合试运转,试运行时间为三个月。目标和效果:根据目前矿井综合条件分析,本矿生产系统及安全设施完全能够满足40kt/a生产能力的需要。矿井布置首采区过程中,各项安全设备和安全设施投入均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投入的,并经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了安全评价,并符合安全技术标准的。对试运转过程中的各大生产系统的设备和安全设施是否正常工作进行检验和调试,对各工种人员配备(工效)、工作面落煤工艺、顶板管理、通风系统、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及工作面生产能力等进行效果检验,对全体员工进行全面的技术业务和安全知识培训,特别是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对新工艺、新技术更加熟练的掌握和运用,力争在试运转过程中各项安全技术指标符合上级要求,不出安全事故。五、矿井联合试运转期间产量计划与劳动组织、劳动组织:矿井在试运转期间分二班作业,即一班生产一班准备,工作日为330天/年。1、劳动定员 :根据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煤矿安全规程及相关规定计算矿井在籍人数106人。编制全员劳动组织如下: 矿井劳动定员表序号人员类别出勤人数在籍系数在籍人数最大班合计一生产工人307192其中:井下工人27631.382地面工人381.210二管理人员371.07三服务人员131.03四其它人员241.04总计851062、劳动生产率矿井全员工效=矿井生产能力/(矿井日出勤人数330)1.30t/工。3、安全专项工程设施劳动定员矿井为低瓦斯矿井,设置了如下安全岗位,具体配置见下表。 安全工程劳动定员表序号工种出 勤 人 数在籍系数在籍人数一班二班三班合计一矿井通风瓦斯、气体、粉尘检测专职人员11131.34二矿井防尘防爆隔爆工程设施操作、维护人员11131.03三矿井安全装备维修、收发人员11131.24四矿井安全监测系统巡视、维护人员11131.24五井上下消防材料库材料、器材发放、保管人员11131.03六矿井防灾工程专职人员11131.34七井下防灭火工程人员11131.34八安全员11131.55合计8882430、产量计划:试运转过程中,矿井试运转安排一个工作面,即n1111采面,第一个月计划生产原煤1000吨,第二个月计划生产原煤1500吨,第三个月计划生产原煤2000吨,试运转过程中计划生产原煤共计4500吨左右,力争在试运转过程中各项安全技术指标符合上级要求。六、应急预案与安全技术措施应急预案:矿成立了试运转期间灾害防治应急领导小组,并编制了应急预案(见矿档案资料)。试运转期间安全技术措施1、瓦斯防治措施(1)每月根据矿井实际风量,由矿技术负责人核定一次矿井产量(重点是采区),防止矿井风量不充足而采区风量不足导致的采区超通风能力生产。(2) 通风系统必须完整独立,生产水平、采区实行分区通风,采掘工作面实行独立通风。严格以风定产,严禁超通风能力生产。(3) 所有井下电气设备应采用矿用防爆型并取得煤矿安全标志的产品。(4) 消除引燃瓦斯爆炸、燃烧的火源。电气设备严禁失爆,爆破作业不得采用裸露线放炮,明接头、破损处,必须采用绝缘胶布包扎,炮眼应严格按作业规程规定装填水炮泥和封泥。(5)加强瓦斯管理,严格瓦斯检查制度,严禁空班漏检,严禁瓦斯超限作业。(6) 对可能聚积瓦斯的地点如回采工作面上隅角、运输巷尾部、井巷垮落空间、密闭前、瓦斯涌出大而通风不良的地点,要经常检查瓦斯,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盲巷及采空区要及时严密封堵,防止瓦斯局部聚积,对通风死角和安全隐患要及时排除。(7)在主要巷道和回风巷道未贯通前,不得进行其它巷道掘进。采、掘工作面应实现独立通风。工作面必须在采区构筑完整的通风系统后,方可回采。(8)采区进、回风巷必须贯穿整个采区,严禁一段为进风巷,一段为回风巷。(9) 控制风流的风门、风墙、风窗等设施必须可靠,风门设置一组不少于2道,且2道风门之间要设闭锁装置。不得设置单道风门。不应在倾斜运输巷道中设置风门,如果必须设置风门,应安设自动风门或设专人管理,并有防止矿车或风门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