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才是交通拥堵的罪魁祸首.doc_第1页
单位才是交通拥堵的罪魁祸首.doc_第2页
单位才是交通拥堵的罪魁祸首.doc_第3页
单位才是交通拥堵的罪魁祸首.doc_第4页
单位才是交通拥堵的罪魁祸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位才是交通拥堵的罪魁祸首现在政府提出的治理交通拥堵措施好像几乎都是针对私家车的,难道交通拥堵完全就是私家车造成的吗?况且,我们不是还想要依靠汽车产业拉动经济增长吗?限制私家车不就是限制经济发展吗?让大家开不起难道也算作是治理交通拥堵吗?一、交通拥堵的社会原因1.两个案例每天清晨8点左右,海淀区的交大东路几乎总是堵车。原因是什么呢?因为北京交通大学。八点左右,送孩子上幼儿园的车,送完孩子出来的车,交大家属进出的车,全部从家属区机动车东门进出。从这个门进出的车就有南北四向,再加上交大东路本身南北双向的车,还要加上从交大学苑公寓出来去上课的自行车和行人,当然还有对面军队家属区进出的车,这个路口就把整条本来不大的路堵得严严实实。既然交大东路的拥堵完全是交大的责任,交大就必须对此负责。解决交大东路的拥堵对交大来说是很简单的,让车辆从家属区西门穿过教学区出学校西门即可。很显然,这一段路几乎不影响教学区的秩序,只是经过运动场而已。东门如果只进不出,交大东路肯定不堵,或至少不会严重拥堵。如果能够严格严格要求学生过立交桥进入教学区,如果能够把立交桥下的门利用好,交大东路实现畅通完全没有问题。还有一个拥堵点发生的原因一样,但是交大可能不能负责解决,那就是皂君庙路的拥堵。因为去交大附中接送孩子的车多时,通往附中南门的小巷就不能进入了,这些车就直接停在大马路上,而且从巷子里出来的车向南行又要横穿马路,结果整条路就变成了停车场。要不是北方交大附中,交大西门到联想桥这段路根本不堵。交大附中必须建设停车场所解决停车问题,否则它就没有对自己造成的社会问题承担社会负责。2.两点结论从交大周边最常见的两个交通拥堵,我们可以得到两点结论:一是,很多拥堵是由某个单位的活动造成的;二是,各单位可以而且也应该为周边的拥堵承担责任。应对的基本措施也无非是两条:一是规划和建设交通通道,二是规划和建设停车场所。二、企事业单位的社会责任1.企事业单位不应该阻碍交通现在的交通拥堵最主要的原因,是各单位和各社区都霸占一大块地,所有车辆都只能绕行而过。由于整个街区都不能通行,所有车辆都被赶到主路上了,所有主路不管多大都是拥堵。这就像一个人浑身上下的小血管是不通的,大血管就必然要涨得快要暴裂了。动脉硬化,这是北京交通拥堵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解决的根本途径不只是建设更多的大通道,而是要疏通更多的小通道。疏通“微循环”的根本途径也不是简单地疏通道路,而是打通街区、社区和单位的隔绝与封闭状态。清华大学是校园面积很大的学校,校方在园内开通了班车。但是,所有社会车辆都要绕开这个皇太子的园林行走。所以,到了清华大学就必然是车辆拥堵不堪,尤其是西门和东门。国外坐落在中心城市里的大学绝对没有如此的事,德国柏林市里的大学听说没有围墙也没有大门,但很多照样是世界一流大学。北大东门也一样,一条大马路遇到北大就到头了,只能左右转弯绕行。大学如此封闭说是为了教学,小区也如此封闭就说是为了治安,还有众多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构也出于各种理由封闭起来。如此封闭的结果是什么呢?整个北京城就像全身肌肉痉挛的人一样僵死了,最多只能痛苦地抽搐。要舒筋活络就得打破街区、社区、校区、厂区的封闭,让城市“微循环”活跃起来,这是要由政府来推动的事情。在此基础上,还应该要求各企事业和社区为造成的交通拥堵负责。就像没有规划和预留消防通道是防火不达标一样,没有规划和预留交通拥堵疏导通道的单位是“防堵”不达标的单位,必须勒令其限期整改。当交通拥堵已经出现的时候,单位的保安人员必须出来负责疏导,经报警由警察来疏导的就像消防警察救火,必须给予单位以一定数目的罚款。每个单位都要规划正常交通通道和预留交通拥堵时的疏导通道,当交通拥堵发生时单位必须有安保人员负责疏导,这是每个单位必须承担首要的社会责任。2.企事业单位必须提供停车场所企事业单位没有权利把交通的成本转移给社会,没有条件提供停车场所的企事业单位就没有权利进行经营或举办大型社会活动。北京市政府现在的基本思路是停车场所一概由政府来提供,其实完全可以强制单位提供,并且要求停车费用必须降低甚至不收停车费。政府统一规定提高停车费,只能导致违章停车。而且,让百姓开不起车,这也不是解决拥堵问题的办法。中关村一小时停车费6-10元,所以只要有一个小空缺就会停上一辆车,很多车就直接停在人行道或行车道边上。可是地下停车场里却空荡荡的根本没有车,尤其是那些刚投入使用的大型商厦。到欧美汇地下停车场看看就知道了,地下三层停车场可能使用不到30%,但是大楼四周都有违章停车。如果再建设立体式停车设施,商场、写字楼的停车能力还能大幅度的提升。决不允许把本来应该由商业机构解决的问题转移给政府和社会,商家却收取高价停车费因为停的车量少,其实它收到的停车费总额反而少了。正确的做法不是提高停车费,而是降低,甚至免费停车。如果中关村的所有商家都像家乐福一样提供购物免费停车,中关村的违章停车就会少,交通就会更通畅。所有大型的商业场所,都必须像金源时代购物中心一样,建设大型的停车楼,而且是免费停车。同样的,大型文体演出场馆也必须提供免费停车场所,并且预先规划好车辆通行的路线,否则就不能开展文体演出。大型商业活动和文体活动都必须经过交通管理部门的审批,如果会影响社会交通的正常通行就不予批准。学校也一样,必须提供停车场所并且预先规划疏导线路。总之,任何个儿或单位都要对自己造成的交通问题负责,没有任何单位可以把交通成本转移给政府和社会。政府应该像制定防火标准一样制定交通标准,否则建设更多公共设施只不过造成更多“公有地悲剧”。三、政府的社会责任1.降低生活成本我们买了衣服了,这衣服就是我们的了,自己随便想穿到哪里就传到哪里。但是这车本来是用来到处行走的,现在却好像哪里都走不了。甚至仿佛永远都不会真正属于我们自己,仿佛是一样永远也买不断的产品,我们总还是需要向某人支付新的费用。买车要向汽车经销商付钱,但向商家付完了钱车还不是我们的,还要向政府交购置税、上牌照费、环境检测费。另外,政府为了我们大家的安全,我们还要给保险公司交保险费。这下车算我们的了吧,可以算吧,但是要交车船税,因为有了车你会上路行驶不上路行驶我买车干嘛?不过就放在车库里好像也要交车船税。交了所有税可以上路了吧,不,路不是我们的不是我们纳税人的钱修的?我们要交养路费。感谢政府把养路费加在油里了。加上油就可以上路吧,不,空气不是我们的,可能还要给交环境税。税是不能不交的,否则好不容易算是属于你的车,马上就不再是你的了。交完政府的税,你可以把车开回家了。但是,车库不是你的,你要向物业管理公司交停车费和管理费不知道我们是业主还是物业公司才是。交了小区停车费,你就可以停车去睡觉了。第二天你开车去上班,你想在路边吃早点,对不起路边不是你的,你得交停车费。不是已经交了养路费吗?养路费是让你跑的钱,你现在是停在路边,给钱吧。好嘛,不交停车费就得在路上跑死?不对,上高速公路,还要交高速费,养路费是“慢速”道路开车的钱,高速路行车要交高速的钱。天呐!停下要钱,慢速要钱,高速也要钱!怎么才不要钱?怎么都要钱!而且到哪里都要钱,小区要钱,路边要钱,到了单位还要钱。别以为你开车来上班是为单位做事就可以不要钱,不但要钱,而且这里是商业区,比你那居住的小区可自然更贵了。政府也说了,我这路边也不是一般的路边,这是核心商业区,也得比你那居住的小区更贵。这么一说我们只有回自己的家了。回家一看,小区也涨钱,因为物业公司说了,我们这可是高档小区,花园别墅式公寓啊。坐公车的政府官员,单位配车的管理者,难道老百姓就永远只能挤公交车、骑自行车或者步行吗?难道他们就不能像你们一样有自己上下班的车吗?你们知道小小老百姓为了开车上下班要付出多少费用吗?如果知道你就不会动不动就提高油价、提高停车费、提高购置税、提高牌照费、开征环境税等多如牛毛的苛捐杂税了。2.提高人民生活毫无疑问,开车的确实是私人,但是他为什么要自己开车?他们虽然不是公仆也不是公司的主宰者,但是他们也是为了国家和公司而上班。他们的成本理所当然也应该由国家和企业来承担的,至少上下班这部分成本应该由国家和公司来承担。汽车制造企业制造的车污染物排放不达标、油耗太高、安全标准太低,应该强制汽车制造企业制造的汽车必须达到排放、油耗和安全标准,而不是一味地让消费多交环境税、燃油费和保险费,最后还丢掉小命。中国人的收入水平是美国人的1/20,但是中国汽车价格却比美国汽车更贵,汽油的相对价格也更贵,生命安全保障却低得多。美国政府给丰田汽车开出大笔罚单,中国政府却几乎没有发现中国的丰田汽车有什么致命问题,倒是一再提高百姓的用车负担。难道开车出行都是无所事事地在大街上闲逛吗?大多数人不都是为了上班吗?既然是为了上班,难道公司或者单位不应该解决停车问题吗?政府应该强制公司和单位为员工解决免费停车问题,就像为员工提供免费挂衣服、放鞋子的地方一样,如果这些条件都解决不了就别开业了。自己解决交通工具来上班,单位解决停车问题难道不应该吗?怎么能统一规定提高停车费呢?那不是鼓励资本家多盘剥工人吗?就算不是出来上班的而是来逛街的,那也是应该让那些搞促销的商家付出交通成本。企业为了自己的收益吸引那么多顾客到自己那儿,难道不应该为此付出成本吗?像中关村核心区的家乐福超市提供免费停车难道违法啦?像金源时代购物中心那样预先建有大型停车楼的做法难道不是市民所最期望的吗?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治理交通拥堵的过程中就不能只想着如果使交通畅通。老百姓都不能出行了,交通当然畅通了,但是这有什么意义呢?治理交通拥堵最终总要让老百姓更方便的出行才对。3.促进机会公平其实,北京的交通基础设施已经很先进了,这些年的快速建设,使得市区道路设施、停车场所可能都超过香港、新加坡等新兴国际大都城,更不要说超过西方国家的老城市。为什么北京的拥堵那么严重,说到底还是不公平:一些体面的机构圈起大块土地在城市中心过着宁静的山水田园生活,广大民众却要每天起早贪黑地在拥挤不堪的道路奔波劳碌;一些体面的人群坐着豪华宽大的公车招摇过市,广大民众却为一辆代步上班的小车不堪重负。北京的交通拥堵其实有两个层次,一个是城区道路拥堵,一个是城区和郊区之间道路拥堵。早上现在进城道路上堵,到八点左右堵点就到了城区。晚上现在城区拥堵,到晚上八点左右,城区基本不堵了,出城的路可能还是很堵。周末和节假日情况相反,早上出城堵,晚上回城堵。这就说明了严重的城乡差别的存在。北京城里的道路其实很宽敞,比香港地区和西欧国家甚至美国的城市道路宽敞得多,但是,大量郊区人口涌入城市就受不了了。近一些说是回龙观、天通苑、亦庄等近郊居民,远一些说是远郊区的农民,他们每天上下班都要往返进出城。这种情况不改变,在城里建设再多的道路也不够。长远来说,重新进行城市功能区划定位是必然的选择,但是这在短时间不可能完成。中关村、金融界、cbd已经在这里了,总不可能弃而不用。更现实可行的办法是道路建设资源的重新配置。现在进出城都是走高速公路,一是高速公路变成了低速公路,二是高速公路费也受不了。所以,像平谷的出租车司机一般都把车留在市里,坐公交车回家,很多还是走辅路。但是,现在辅路也同样是异常拥堵。应该更多地把基础建设的资源倾斜到郊区和农村,比如建设沟通城区和郊区的普通公路。这样很多人回家就不用每天教几十元钱的高速费,却被堵在路上。也只有这样,高速公路才可能真正高速行驶。更重要的是,外围的道路通畅了,城区的道路也更容易通畅了。城市功能区重新定位可以率先实践的是大学和工厂,它们一般来说没有必要也不适合于在城市中心区。学校是需要优雅安静的学习环境,熙熙攘攘的人流车海不可能是学习的好地方。清华北大原来都是学习环境幽雅的地方,现在已经吵杂不堪了。用高墙把社会阻隔在外已经影响社会交通了,众多的学生和社会群体进出更增加了交通压力。某些机构,像北大的软件与电子学院建在大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