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9六年级下册总复习(全)PPT课件_第1页
最新2019六年级下册总复习(全)PPT课件_第2页
最新2019六年级下册总复习(全)PPT课件_第3页
最新2019六年级下册总复习(全)PPT课件_第4页
最新2019六年级下册总复习(全)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青岛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总复习课件 数的认识 数的运算 量的计量 比与比例 式与方程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图形的位置与变换 统计的可能性 策略与方法(一) 数的认识 分数和百分数 整数和小数 数的整除 正数与负数 1.自然数,0和整数 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 0,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0和自然数都是整数. 但不能说整 数只包括0和 自然数 2.十进制计数法 一(个)、十、百、千、万都叫 做计数单位.其中“一”是计数的基本单 位. 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百10个一 百亿是一千亿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 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 进制计数法. 3.整数的读法和写法 读数时,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属于亿级和 万级的要读出级名. 读数时,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 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8000406000读作: 写数时,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哪一位上一 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个数位上写0 六亿八千四百五十二万八千五百六十三.684528563读作: 八十亿零四十万六千. 4.四舍五入法 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要看尾数的最高 位上的数是几,如果比5小,就把尾数都舍 去;如果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5或大于5, 就把尾数舍去后,要向它的前一位进1. 5.整数大小的比较 比较两个多位数的大小,首先看它 们位数的多少,位数较多的数较大; 如果两个数的位数相同,那么首先 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较大的,这个数 就大; 如果最高位相同,则左边第二位上 的数较大的,这个数就大 6.小数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这样的 一份或几份分别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可以用 小数表示. 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是十分 之一;第二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 小数部分的最大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没有最 小的计数单位. 小数部分有几个数位,就叫做几位小数. 如: 记作:0.1 记作:0.08 1 1 0 8 100 7.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读小数时,小数的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来读, 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按照顺序读出每一个 数位上的数字. 写小数时,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 点写在个位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 上的数字. 如 45.469 读作:四十五点四六九 8.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运用小数的性质,可以在小数末尾添上0. 3.5=3.50 也可以把小数化简. 3.500=3.5 9.小数点数位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小数点向右(左)移动一位、两位、三 位原来的数就扩大(缩小)10倍、100倍 、1000倍 如果要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10倍、 100倍只需要移动小数点,数位不够时 用0补足. 10.循环小数 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 ,有一个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这样的数叫做循环小数. 如 0.5555 7.23838 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循 环节. 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0.5555 记作:0.5 7.23838记作:7.238 . 10.循环小数 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 叫纯循环小数.如 0.5 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 始的叫混循环小数.如7.238 . 11.小数的分类 (1).按小数位数是有限还是无限分 小数 有限小数 无限小数 无限循环小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纯循环小数 混循环小数 (2).按小数的整数部分是否为0分 小数 纯小数 带小数(混小数) 12.数的改写 一个较大的多位数,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它改写成用 “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有时还可以根据需要,省略这个数某 一位后面的尾数,写成近似数. 把76450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 把2358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 235800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为( ) 把3456280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后,保留两位 小数是( ) 4.62975保留两位小数是:( ) 4.62975保留三位小数是:( ) 7645万 23.58万 24万 345.63亿 4.63 4.630 1.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 单位“1”- 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 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 单位“1” 分 数- 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分数单位-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 7 4 分数线 分子 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 (表示所取的份数)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 份的数,叫做分数. 2.分数与除法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 除数 (除数0) ab= a b (b0) 5 9 表示: 5 9 米表示: 把单位“1”平均分成9份,取其中的5份. 把5米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 ), 每份是( )米. 1 9 5 9 3.分数大小的比较 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 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分母小的分数比较大. 9 1 1 1 0 1 1 8 1 5 7 1 5 4 9 4 7 11 12 5 12 通分:先求出原来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把各个 分数分别化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作分母的分数. 1 4 6 9 1 6 = 19 69 = 9 5 4 4 9 = 46 96 = 24 54 4.分数的分类 真分数- 假分数-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 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 相等的分数. 真分数1 假分数1 5.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 (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一个分数的分母不变,分子乘以3,则这个分数( ) 如果分子不变,分母除以5,则这个分数( ) 扩大3倍 扩大5倍 6.最简分数 *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假分数的,一般要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判断一个最简分数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 4 2 5 3 4 0 7 2 0 3 8 6 8 9 1 2 2 7.约分 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 都比较小的分数. 约分的方法: 1.用分子分母的公约数(1除外)逐次去除分子和 分母,直到得到最简分数为止. 2.用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约数去除分子和分母. 8.百分数的意义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百分数. 百分数又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百分数后面不 能带单位名称 . 9.分数、小数、百分数的互化 小数 分数 百分数 0.25=( ) 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添上% 0.35%=( ) 去掉%,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先化成小数,再化成百分数 先写成分数,再约分 先用分数表示,再约分 分子除以分母 40 100 =40%= 2 5 1 60.167=16.7% 1 4 =0.25=25% 1.2= 25% 0.0035 2 10 1 5 1 =1 数的整除 1. 整除与除尽 2. 约数和倍数 3. 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 4. 偶数和奇数 5. 质数和合数 6. 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 7. 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1. 整除与除尽 整除: 整数a除以整数b(b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 我们就说数a能被数b整除,或数b能整除a. 除尽: 数a除以数b(b0),除得的商是整数或是有限小数, 这就叫做除尽. 整除是除尽的一种特殊情况,整除也可以说是除尽, 但除尽不一定是整除. 区别: 整除 除尽 2. 约数和倍数 如果数a能被数b整除(b0),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 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 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 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 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 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约数和 倍数是 相互依 存的 约数 倍数 3. 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 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 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 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2,4,6,8, 个位上是0或5 各个位上的数字的和能被3整除 你能举些 例子吗? 能同时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 个位是0 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个位是0,而且各个位上的 数字的和能被3整除. 注意:有一些数能被7,9,11,13整除,但是不容易看出来, 这是大家在约分中容易忽略的. 4. 偶数和奇数 一个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 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偶数偶数=( ) 奇数奇数=( ) 偶数奇数=( ) 偶数偶数=( ) 奇数奇数=( ) 偶数奇数=( ) 偶数偶数 偶数偶数奇数 奇数 最小的偶数是: 最小的奇数是: 0 1 5. 质数和合数 质数: (素数) 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 合数: 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 1: 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最小的质数是: 最小的合数是: 2 4 6. 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 质因数: 分解质因数: 每一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 这几个质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 把一个合数用几个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 叫做分解质因数. 分解质因数的方法:短除法 302 153 5 30=235 把30分解质因数正确的做法是( ) A.30=12 3 5 B.2 3 5=30 C.30=235 C 1不是质数 书写格式不符 把30分解质因数 7. 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公约数,最大公约数: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 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例:( )是8和12的公约数,( )是8和12的最大公约数.1,2,44 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 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 数. 例:( )都是4和6的公倍数,( )是4和6的最小公倍数. 12,24,36 12 互质数: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两个数都是质数,这两个数一定互质. 、相邻的两个数互质. 、1和任何数都互质. 互质数的几种特殊情况 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4和28 最大公约数是( ); 最小公倍数是( ) . 如果较小数是较大数的约数,那么 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较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4和15 最大公约数是( ); 最小公倍数是( ) .如果两个数互质,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就是1; 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的积. 428 160 .短除法 求24和36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24 36 2 1218 2 69 3 23 24和36的最大公约数是:223=12 24和36的最小公倍数是: 22323=72 商互质 除数相乘 所有的除数和商相乘 正、负数 像+13、+38、+49都是正数,“+”是正号,通 常省略不写;像-3、-10、-155都是负数,读 作负三、负十、“-”是负号;0既不是正数,也 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描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正、负数 整 数 正自然数 负自然数 0 四则运算的意义: 1、加法: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 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2575=100 10075=25 10025=75 2、减法: 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 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535=50 8550=35 5035=85 3、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 和的简便运算叫做 乘法。 因数因数积 .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254=100. 10025=4 1004=26 4、除法: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 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 的运算,叫做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1005=20 205=10010020=5 一、整数加法法则: 6043975+568= 1、相同数位对齐。 6 0 4 5 793 865 2、从个位加起。 3、哪一位上的数 相加满几十,要 向前一位进几。 7415 5147 二、整数减法: 5010478= 1、相同数位对齐 。 5 0 1 0 874 2、从个位减起。 3、被减数哪一位 上的数不够减,就 从前一位退1作10, 和本位上的数加起 来,再减。 2 354 4532 三、整数乘法: 先用一 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 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 各个数位上的数, 用因数哪一位上 的数去乘,乘得 的数的末尾就对 齐哪一位,然后 把各次乘得的数 加起来。 246305= 2 4 6 3 0 5 0 31 2 837 030 5 7 75030 四、整数除法: 先从被 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 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 的前几位; 如果不够 除,就多看一位,除到 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 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 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 要补“0”占位。每次除 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 387638= 3876 38 1 83 7 0 6 2 6 7 0 102 小数运算法则 1、小数加减法 2、小数乘法 3、小数除法 好 好 学 习 天 天 向 上 小数加减法法则: 1、先把相同数位上 的数字对齐(也就 是把小数点对齐)。 2、再按照整数加 减法计算。 3、得数的小数点 要同加数、被减 数减数对齐。 6 7 . 2 4 1 0 8 . 9 41 671 . 7 0 . 4 3 8 . 2 8 5 0 5 4 1 26. 小数乘法: 先按照整数乘 法的计算法则算出 积,再看因数中共 有几位小数,就从 积的右边起数出几 位,点上小数点; 如果位数不够,就 用“0”补足。 0.0121.4= 0 . 0 1 2 1.4 84 21 86 10 . 0 0.0168 先按照整数除 法的法则去除,商 的小数点要和被除 数的小数点对齐; 如果除到被除数的 末尾仍有余数,就 在余数后面添“0”, 再继续除。 3.3852= 3.3 852 0. 0 6 2 1 3 62 0 0 5 0 6 2 0 0.065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先移动除数的 小数点,使它变成 整数,除数的小数 点也向右移动几位 (位数不够的补 “0”),然后按 照除数是整数的 除法法则进行计算 。 491.4= 4 91.4 0 3 2 4 7 0 5 07 0 35 分数运算法则 分数加减法法则: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 算方法: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 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 7 2 7 3 = 7 2+3 = 7 5 15 7 15 4 = 15 74 = 15 3 = 5 1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 母分数加减法的的法则进行 计算。 6 5 9 7 = 63 53 92 72 = 18 15+14 = 18 29 =118 11 带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带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 别相加减,再把所得的数合 并起来。 3 2 1 + 4 3 1 = (3+4 ) + ( 1 1 2 3 +) = 7+ 6 5 = 7 6 5 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分数乘整数,用分数 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 子,分母不变。 6 5 15 = 6 515 = 6 75 = 12 2 1 16 4 3 = 2、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 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有带 分数的,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 然后再乘。 6 1 3 2 = 63 12 = 15 2 6 3 2 1 5 1 = 3 20 5 6 = 206 35 =12 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1:甲数除以乙数(0除 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 数。 3 1 8 = 3 1 8 1 = 24 1 6 5 7 3 = 6 5 3 7 = 18 35 =1 18 17 2、分数除法中有带分 数的,先把带分数化成假 分数,然后再除。 2 1 3 1 9 5 = 3 7 9 14 = 3 7 14 9 = 2 3 =1 2 1 练习: 32 6 1、 9 8 4 = 3 10 9 10 1 3 3 1 = 练习: 32 6 1、 9 8 4 = 2 7 6 7 1 3 2 1 = = = 3 16 1 2 3 8 练习: 32 6 1、 9 8 4 = 2 7 6 7 1 3 2 1 = = = 3 16 1 2 3 8 3 4 3 20 1 5 = = 练习: 32 6 1、 9 8 4 = 2 7 6 7 1 3 2 1 = = = 3 16 1 2 3 8 3 4 3 20 1 5 = = = = 8 9 2 9 1 4 2 1 (4) 2、判断: (1)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 的意义完全相同。( ) (2) 2= ( (3)2= ( ) 1=( )1 ) 4、(1)把 平均分成4份,每 份是多少? (2)什么数乘6等于 ? (3)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米 ,它的边长是多少米? 4、(1)把 平均分成4份,每 份是多少? (2)什么数乘6等于 ? (3)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米 ,它的边长是多少米? 3 5 3 5 1 4 (1) 4 = = 3 20 4、(1)把 平均分成4份,每 份是多少? (2)什么数乘6等于 ? (3)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米 ,它的边长是多少米? 3 5 3 5 1 4 (1) 4 = = 3 20 (2) 1 6 1 40 3 20 3 20 6 = = 2 1 4、(1)把 平均分成4份,每 份是多少? (2)什么数乘6等于 ? (3)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米 ,它的边长是多少米? 3 5 3 5 1 4 (1) 4 = = 3 20 (2) 7 10 7 10 1 6 1 40 3 20 3 20 6 = = 2 1 (3) 4 = = 1 4 7 40 5、动脑筋 如果 是一个不等于0的自然数, (1) 等于多少? (2) 3等于多少? (3)你能用一个具体的数检验上面 的结果吗? 名称用字母表示 加法交换换律 加法结结合律 乘法交换换律 乘法结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运算定律 a+ba+b=b+ab+a a+b+ca+b+c= = a+(b+ca+(b+c) ) abab=baba abcabc=a(bca(bc) ) a(b+ca(b+c)=)=ab+acab+ac 减法的性质: 除法的性质除法的性质: : a-a-b-cb-c= a-(= a-(b+cb+c) ) abcabc=a(bca(bc) ) 第一组 第二组 直接运用定律 第三组: 1、(20.8-12.49-7.51)2.54 2、 (20.8-12.49+7.51)2.54 3、(20.8-12.49-7.51)2.54 第四组 9.3-2.812.50.3 要求:1、任选一题,扩题并计算。 2、直接应用奖,部分应用奖 , 转化应用奖 ,过程应用奖 。 (1)求下列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6 8 82- 62 = (82- 62) =(64-36) =28(cm2) (2)贝贝家每天喝5袋牛奶,买了8 天喝的牛奶共花了84元,平均每袋牛 奶多少元? 8485 =84(85) =8440 =2.1(元) 量的计量 糊涂日记: 2009年4月29日 晴 今天早上我从2厘米长的床上爬起来, 穿好衣服,便拿起13米长的牙刷,挤出了1立 方分米的牙膏开始刷牙,接着喝了250升的牛 奶、吃了一个40千克的面包,然后就背起了 2000千克重的书包,走了300千米的路程, 来到了56平方分米的教室,开始了20小时早 读。上午上了三节课,体育课上老师带来了 一只200千克重的足球,我一脚踢出了10厘 米,踢得真过瘾! 糊涂写 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容积)单位 长度、面积、体积单位 千米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1000) 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容积)单位 长度、面积、体积单位 千米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1000) ( 10 ) 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容积)单位 长度、面积、体积单位 千米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1000) ( 10 ) ( 10 ) 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容积)单位 长度、面积、体积单位 千米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1000) ( 10 ) ( 10 ) 平方千米 公 顷 平 方 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 10 ) 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容积)单位 长度、面积、体积单位 千米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1000) 平方千米 公 顷 平 方 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 100 ) ( 10 ) ( 10 ) ( 10 ) 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容积)单位 长度、面积、体积单位 千米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1000) ( 10 ) ( 10 ) ( 10 ) 平方千米 公 顷 平 方 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 100 ) ( 100 ) 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容积)单位 长度、面积、体积单位 千米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1000) ( 10 ) ( 10) ( 10 ) 平方千米 公 顷 平 方 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00 ) (100) ( 100 ) 立 方 米 立方分米(升) 立方厘米(毫升 ) 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容积)单位 长度、面积、体积单位 千米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1000) ( 10 ) ( 10 ) ( 10 ) 平方千米 公 顷 平 方 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00 ) ( 100) (100 ) 立 方 米 立方分米(升) 立方厘米(毫升 ) (1000) 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容积)单位 长度、面积、体积单位 千米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1000) ( 10) ( 10 ) ( 10 ) 平方千米 公 顷 平 方 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 100) ( 100) ( 100 ) 立 方 米 立方分米(升) 立方厘米(毫升 ) (1000) (1000) 质量单位 名称吨千克克 进率 ( )千克 质量单位 名称吨千克克 进率 ( 1000 )千克 质量单位 名称吨千克克 进率 ( )克 ( 1000)千克 质量单位 名称吨千克克 进率 ( 1000)克 ( 1000 )千克 时间单位 秒分时日月年世纪名称 进 率 时间单位 名称 世纪年月日时分 秒 进 率 年 100 时间单位 名称 世纪年月日时分 秒 进 率 年月 100 12 时间单位 名称 世纪年月日时分 秒 进 率 年月 31日( 各月) 30日( 各月) 29日 ( 年二月) 28日 ( 年二月) 一三 五 七 八 十 十二 四 六 九十一 闰 平 100 12 时间单位 名称 世纪年月日时分 秒 进 率 年月时 31日( 各月) 30日( 各月) 29日 ( 年二月) 28日 ( 年二月) 一三 五 七 八 十 十二 四 六 九十一 闰 平 12 100 24 时间单位 名称 世纪年月日时分 秒 进 率 年月分时 31日( 各月) 30日( 各月) 29日 ( 年二月) 28日 ( 年二月) 一三 五 七 八 十 十二 四 六 九十一 闰 平 1210024 60 时间单位 名称 世纪年月日时分 秒 进 率 年月秒分时 31日( 各月) 30日( 各月) 29日 ( 年二月) 28日 ( 年二月) 一三 五 七 八 十 十二 四 六 九十一 闰 平 10012 24 6060 填一填 1、一间教室的地面面积约是50( ), 小学生一节课的时间是40( ),小红身 高148( ),体重40( )。 2、一个成年人体内含水量约占体重的65%,妈 妈重50( ),含水约( )。 3、把20个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铁块浸没在 原来存有280毫升水的量筒中,这时水面上升 到刻度是( )毫升的地方。 4、某地区降雨150毫米,是( )厘米。 平方米 分钟 厘米千克 千克32.5千克 300 15 判一判: 1、一年有四个季度,每个季度有三个月,每个 月又有上、中、下三旬。 ( ) 2、1千克棉花比1千克铁轻一些。 ( ) 3、我国的国土面积是9600000平方千米,合 96000公顷。( ) 4、钟面上分针从数字5走到数字8,共走了3分钟 。( ) 选一选 1、课本封面的大小约是150( ) A、立方厘米B、平方厘米C、平方分米 2、我国最长的河流长江全长约6300( )。 A、千米 B、米 C、分米 3、一个鸡蛋约重( )克 。 A、3 B、1000 C、50 4、一桶纯净水的约是18.5( )。 A、升 B、毫升 C、吨 B A C A 5、在24时计时法中,中午12时表 示为( ),下 午1时表示为( ),半夜12时表示为 ( ) 。 A、13 :00 B、 1:00 C、12:00 D、 24:00 E、0:00 6、下列年份中( )是闰年。 A、1840年(英国侵占我国香港) B、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了北京) C、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 D、1999年 (澳门回归祖国 ) E、2008年(北京举办第29届奥运会) C AD、E A、E 2 米 数 单位名称 名数 3时 20分 ( )分 3时 20分 ( )分 60 3 3时 20分 ( )分 60+ 3 20 3时 20分 ( )分 60+ 200 320200 吨 = ( )吨( )千克2 吨 = ( )吨( )千克2 600 1000 3080克 =( )千克( )克380 30801000 3 80 5 分 40 秒 =( 分 ) 5+= 1、航天英雄杨利伟于2003年10月15日 上午9时乘坐神州五号载人航天飞机升入 太空,于10月16日清晨7时许降落在内蒙 古中部一牧场,他在太空一共遨游了( )小时。 2、费俊龙、聂海胜又于2005年10月 12日上午9时乘坐神州六号载人航天飞机 升入太空,于10月17日下午4时许降落, 他在太空一共遨游了( )小时。 22 127 糊涂日记: 2009年4月29日 晴 今天早上我从2厘米长的床上爬起来, 穿好衣服,便拿起13米长的牙刷,挤出了1立 方分米的牙膏开始刷牙,接着喝了250升的牛 奶、吃了一个40千克的面包,然后就背起了 2000千克重的书包,走了300千米的路程, 来到了56平方分米的教室,开始了20小时早 读。上午上了三节课,体育课上老师带来了 一只200千克重的足球,我一脚踢出了10厘 米,踢得真过瘾! 糊涂写 糊涂日记: 2009年4月29日 晴 今天早上我从2米长的床上爬起 来,穿好衣服,便拿起13厘米长的牙刷,挤 出了1立方厘米的牙膏开始刷牙,接着喝了 250毫升的牛奶、吃了一个40克的面包,然 后就背起了2000千克重的书包,走了300米 的路程,来到了56平方米的教室,开始了20 分钟早读。上午上了三节课,体育课上老师 带来了一只200克重的足球,我一脚踢出了 10米,踢得真过瘾! 糊涂写 补充日记 五.一早晨 8点30分,我走进了一个面积大约 600( )的超市,超市里的货物琳琅满目 。我看到了一张半径约50( )的圆形桌子 ,真漂亮,是用红木做成的。我来到学习用品 专柜旁,买了一支长度大约是170( )的铅 笔,8角;一瓶容积是125( )的墨水,单 价2.5( )。我在超市里逛了30( ) 后,又买了一盒妈妈最爱吃的巧克力,净重100 ( ),12元。付账后,我便离开了超市。 平方米 厘米 毫米 毫升 元 分钟 克 挑战自我 在五.一黄金周期间,我在飞机上还听到这样一段话 :“各位旅客,我是机长,感谢您乘坐我们航空公司由 北京飞往上海的第1161次航班。我们现在的高度是( )米,飞行时速是( )千米,预计在下午( )时( )分抵达浦东国际机场,飞行共用( )分钟。上海现在是晴天,温度是( )摄氏度 。感谢您的乘坐,祝您旅途愉快!” 请你在上文中( )处填上合适的备选数,每一个 备选数只能用一次。(备选数:10、25、 6097、 90、 4、800) 6079 800 4 10 90 25 脑筋急转弯 奇怪的式子:(填上适当的单位, 使之成立) 6( )=6000( ) 0.05( )=5( ) 36( )36( )36( ) 你 知 道 吗? 长江流经中国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程6300 公里,流域面积达1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三大河 流,亚洲第一巨川. 胡夫金字塔,高146.5米,绕塔基一周,有1千米左 右,整个塔身由230万块石头砌成,每块石头重约 2.5吨。是古代世界奇迹之一。 长城堪称是“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5000千米) 的伟大工程奇迹,修筑长城的工程之巨大,确实惊 人 ,仅以明代修筑的长城估算,需用砖石5000万立方 米,土方一亿五干万立方米。如用来铺筑宽l0米、 厚35厘米的道路,可以绕地球两周有余。 一、回顾与交流 1、回忆一下,在比和比例的知识 中,我们研究了哪 些内容? 在比和比例的知识中,我们研究了:比和 比例的意义;比和比例的各部分名称;比和比 例的基本性质等。 (1)什么是比?什么是比例?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比、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是什 么? (3)比和比例的基本性质是怎 样的? 比比例 意义 。 各部 分 名称 基本 性质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表示两个比相等 的式子叫做比例。 90 : 60 1.5 比值 前项 后项 内项 比号 9 : 6 3 : 2 外项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同时除以 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 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2、比和分数、除法有什么关 系? 比的前项相当于分数中的分子, 比号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数线,比的 后项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母,比值相 当于分数中分数值;比的前项相当 于除法中的被除数,比号相当于除 法中的除号,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 中的除数,比值相当于除法中的商 。 比比的前 项项 比号比的 后项项 比值值 分数 除法 分数线分子 分母分数值 被除数 除数除号商 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还可以用 字母表示: b _ a aba:b(b0 ) 3、(1)比的基本性质有什么用处?比例的基本 性质呢? 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化简比. 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解比例 。 整数比化简,比的前项和后项同 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2) 化简比的方法有哪些? 小数比化简,一般是把前项、后 项的小数点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 位数不够补零),使它成为整数比 ,再用第一种方法化简。 分数比化简,一般先把比的前项 、后项同时乘上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使它成为整数比,再用第一种方 法化简。 特殊:也可以用求比值的方法化 简,求出比值后再写成比的形式。 小数比化 简 一般方法结结果 求比 值值 。 化 简简 比 整数比 化简 分数比 化简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 们的最大公约数 (3) 化简比与求比值容易混淆,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 根据比值的意义,用前项除以后项 是一个商,可以是整数、 小数或分数。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比的前项和后项 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 是一个比,它的前项 和后项都是整数。 4、师:你是怎样判断两种量 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的?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 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若比 值一定,则成正比例;若积一定 ,则成反比例。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也可以用字母表示: x _ y =k (一定) =k xy (一定) (1)写出李阿姨平时和节日期间剪 纸张数及相应工作时间的比。 二、例4: (2)上面两个比能组成比例 吗? 李阿姨平时剪纸张数与工作时间的比是: 72:612:1 节日期间剪纸张数与工作时间的比是: 96:812:1 这两个比成比例,因为这两个比是相等的,所以这 两个比成比例。 可以用两种 方法解答: (3)如果李阿姨要剪120张剪纸, 需要的是小时? (一)用比例解 : 设需要X小时,因为工效相等,所以 72:6120:X 12012 X10 (二)用算术方法解 : 先求出工作效率,再求工作时间: 72X1206 120(726) 10(小时 ) 答:需要10小时 。 小结: 这两种方法的区别在于解比例 只用到一个关系式:工作量工作 时间工作效率,思路简捷;而列 算式解答,除了用到上面这个关系 式,还要用到:工作量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思路转折多一些。请 大家以后在解题时,用自己理解的 方法解答。 三、比例尺. (1)什么叫做比例 尺?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比例尺 (2)说出下面各比例尺的 具体意义. 比例尺1:3000000表示( )。 比例尺20:1表示( )。 比例尺0 30 60km表示( )。 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3000000厘米。 表示图上距离20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1厘米。 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30千米。 一条绿化带长350米,在平面图上用7厘米 的线段表示。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多少? (3)求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比例尺= = 7厘米 350米 = 7厘米 35000厘米 = 1:5000 答: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1:5000. 在比例尺是 1:8000000的地图上,量 得A地到B地的距离是5厘米。求AB两 地的实际距离。 (4)求实际距离。 解:设A、B两地之间的距离是x厘米。 根据 : =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5:x=1:8000000 1x= 58000000 x= 40000000 40000000厘米=400千米 答:A、B两地实际距离是400千米 。 四、巩固练习 课本P90 练习十七 第 1 题、 (1)把1g药放入100g水中,药和药水的比 是( )。 (2) :6的比值是( )。如果前项乘3, 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该( )。 (3)化简比。 0.12:56 : (4)如果a3b5,那么a:b( ):( ), 如果a:40.2:7,那么a( )。 2 3 _ 26 _ 78 5 _10 9 _ 6 : 1:101 1 _ 9 乘 3 3:1 3:4 3:1400 35 4 35 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比例?如果 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关系?(说明判断的 理由) (1)全班人数一定,出勤人数和缺勤人数。 不成比例。全班人数一定,也就是出勤人数和缺勤人数的和一定, 所以不成比例。 (2)分数的大小一定,它的分子和分母。 (4)正方体一个面的面积和它的表面积。 (3)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 成正比例关系。分数的大小一定,也就是分子和分母的比值一定, 所以成正比例。 成正比例关系。正方体的表面积是一个面面积的6倍,也就是 正方体的表面积与一个面的面积比值一定,所以成正比例。 成反比例关系。三角形的面积一定,也就是它的底和高的乘积一定, 所以成反比例。 看到这些字母你能立刻想到什么? CCTV UFO SOS NBAcm 用字母表示平面图形计算公式 a a a h b a h a b a h c=4a S=ah2 S=(a+b)h2 S =ah s=ab c=d=2r S=r2 s=a2 c=(a+b) 2 d r v=abh v=a3 v=sh v=sh 3 a b h a h s s h 用字母表示立体图形计算公式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性质 减法的性质:a-b-c=a-(b+c) 除法的性质:abc=a (bc) 用字母表示数可以简明地表达数量关系 例如: 用s表示路程,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那么 s=vt c=at 如果工作总量用字母c表示,工作时间用t表 示,工作效率用a表示,那么 用字母表示计算方法 b a c a + = b+c a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下面的数量 1、一只青蛙每天吃a只害虫,100天吃掉( )只害虫。 2、小明今年b岁,再过十年是( ) 岁。 3、一堆货物 x 吨,运走24吨,还剩( )吨。 4、水果店有 x 千克苹果,一共装6箱,平均 每箱装( )千克。 5、m 表示一个偶数,与他相邻的两个偶数 是( )和( )。 100a b+10 X-24 x6 m-2m+2 学校买来9个足球,每个元,又买来b 个篮球,每个58元。 9 表示 58 b表示 58 表示 9 58 b表示 如果 = 45 , b = 6 则9 58 b= 9个足球的总价 b个篮球的总价 篮球的单价比足球的单价贵多少钱 学校买足球和篮球的总价钱 945+586=753 注意: 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数和字母 中间的乘号可以作“”,也可以 省 略不写。 省略乘号时,应当把数写在字母 的前面 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加 号、减号、除号都不能省略 方程及相关概念(一) 1、方程 :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如:4x+5不是方程,X=5是方程 2、方程的解: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 的值。 方程及相关概念(二 ) 3、解方程: 求方程解的过程叫解方程。 4、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所有的方程一定是等式, 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判断下列式子哪些是方程,为什么? X-0.25= X+8 26+10=22 18-2x3x+520 4+0.7 x = 102 =30% x+x= 42 解方程: X-0.25= =30% x +x = 42 4+0.7 x = 102 交流: 说一说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 骤。你认为 哪一步最关键? 一般分5步: 1)根据题意,解设未知数为x . 2)找出具体的数量,列出等量关系式 。 3)根据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 4)解方程 5)检验并答句。 列方程解应用题(一) 1.金桥镇去年植树3600棵,是今年植树棵数的 80 ,今年植树多少棵? 2.饲养场今年养猪2009头,比去年养猪头数的 3倍少220头,去年养猪多少头? 3.明明正在读一本科普书,第一周读了90页, 还剩下这本书 的 没读。这本书一共多少页 ? 列方程 解应用题(二) 4.六年级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的共有45人,其中女生 是男生的 ,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的男女生各有 多少人? 5.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325 千米的两城相对开出, 一列火车每小时行60千米,另一列火车每小时行 70千米,经过几小时两车相遇? 思考:你认为怎样的应用题需要用方程解决? 建议: 1、单位“1”未知时,用方程解决比较简便 2、行程中的相遇问题、相距问题时,求相遇时间或一 个车的速度时 ,用方程。 3、题目中数量关系比较复杂,单位“1”不一致时 平面图形的特征 1、同学们,小学阶段我们学过了哪些 图形? 2、我们学过这么多图形,如果把这些 图形是否占空间的大小分这两大类,你 觉得可以怎样分? 直线、线段、射线、长方形、三角形 分为: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一、直线、线段和射线。 1、直线、线段和射线有什么特征?它 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端点数量能否度量 直线线 射线线 线线段没有 一个 二个 不能 不能 能 A AB AB AB 2、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可能有哪 几种位置关系? 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可能是相交,也 有可能是平行。 位置关系交点图图例 平行无 互相垂直一个 不垂直相交一个 相交 AB AB l2 l1 l1 l2 AB 12 互相垂直 平行 垂足 练习 过点A,画出下面直线的平行线 和垂线。 A 角 表格 过点A,画出下面直线的平行线 和垂线。 A 过点A,画出下面直线的平行线 和垂线。 A 过点A,画出下面直线的平行线 和垂线。 A 过点A,画出下面直线的平行线 和垂线。 A l1 l2 AB l3 3、对应练习: (1)过一点可以画几条直线?过两点呢? (2)小明说:“我画了一条5厘米的直线”对吗? (3)请过A点画出线段OB的平行线和垂线。 O B A (4)、同一平面内,平行的 两条直线永不相交对吗? 锐角直角钝角 平角周角 90 0 =90 0 180 0 90 0 =180 0 =360 0 ( )个周角=2个平角=( )个直角14 量角 量角 两重合 121 0 一看准 画角 画一个75 0的角,你有几种不同的方法? 平行垂直 画角 画角 画角 75 0 平行垂直 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