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劳动演讲稿-从劳动模范看时代变迁_第1页
五一劳动演讲稿-从劳动模范看时代变迁_第2页
五一劳动演讲稿-从劳动模范看时代变迁_第3页
五一劳动演讲稿-从劳动模范看时代变迁_第4页
五一劳动演讲稿-从劳动模范看时代变迁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一劳动演讲稿:从劳动模范看时代变迁大家好:又是一个五一国际劳动的到来,而今年“五一”适逢新中国成立1周年,回首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无产阶级劳动者为了新中国的建设,披肝沥胆、兢兢业业。他们为新中国的崛起立下了汗马功劳,那么在这鲜花盛开的五月,我们又怎能忘记那些无产阶级的劳动者呢。想当年,从“掏粪工人”时传祥到“陈氏定理”,从“铁人精神”到“振超效率”,从“杂交水稻之父”到“世界篮球明星”,从国有企业职工到农民工和私营企业主一代代劳模的成长,见证了共和国发展的历史;劳模精神的不断丰富,诠释、滋养着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精神;成千上万劳动模范在平凡岗位上建立的功勋永远铭刻在共和国的历史丰碑上。记得来自陕西的全国劳模周惠芝说:“作为一名纺织工人,我和千千万万工人兄弟姐妹一样,是共和国成长壮大的亲历者、参与者和见证者。”周惠芝所在的细纱车间,就是上世纪年代的全国先进典型赵梦桃小组工作的地方。和时传祥、王进喜等老典型一样,赵梦桃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成为新中国劳动者的先进代表,成为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偶像。历史将记住一个特殊时刻:年国庆节前,毛泽东同志特意把掏粪工人时传祥接进中南海小住。国庆节当天,时传祥作为贵宾被请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观礼活动。得知他没有文化,刘少奇同志特意送给他一支钢笔,鼓励他好好学习。而改革开放前后,邓小平同志强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明确提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扩大了劳模队伍的外延,丰富了劳模精神的内涵。与之相应,陈景润、袁隆平、蒋筑英等知识分子劳模,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受到社会关注,他们的影响扩大到了世界。在进入世纪后,“金牌工人”许振超、篮球明星姚明以及部分农民工、企业管理者被选为全国劳模,劳模群体多元化成为新的时代特色,被认为是“社会文明的又一大进步”。全国劳模包起帆从机修工干起,一直干到工程师、码头公司经理、集团技术副总裁。他说:“我走过的路,就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名普通工人命运变迁的路。经历告诉我:工人的利益只有和国家的改革发展连在一起,才是永久的、根本的。”在年他刚工作时,上海港年货物吞吐量只有万吨,在世界上没有什么地位。“正是靠我们的双手和智慧,上海港年货物总吞吐量已连续三年跃居世界第一。”劳动创造世界,奋斗成就伟业。全国总工会有关负责人说,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时代风尚。与经济起飞和社会进步相对应,我国工人阶级队伍日益壮大,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先进性明显增强,利益进一步实现,领导阶级地位更加巩固,主力军作用得到充分体现。在全球金融危机时,尽管使就业形势严峻,但是企业对技能型工人的需求却不减反增。劳模评选的变化,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全国先进工作者、东北电力学院教授周云龙认为,在知识经济蓬勃兴起的今天,社会需要更多有技术、有知识的高素质劳动者。全国总工会近年来完善劳模评选标准,在继续提倡“无私奉献”的同时,“对事业有突出贡献”成为首要标准。不断丰富的劳模精神内涵引领着时代风尚。我国劳模构成正由体力劳动者向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并存、生产者与创业者并存的方向发展。“劳模精神的内涵丰富了,但劳模精神的本质并没有变化。”全国总工会有关负责人说,劳模是一个时代的风向标。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些本质要素都是劳模精神不变的精髓,也是时代精神永恒的内涵。已是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的“金牌工人”许振超,前不久应邀来到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班,与劳模学员展开了一场对话。来自黑龙江的学员郝传晶问:“你获得这么多荣誉,最看重哪一个?”许振超毫不迟疑地回答:“是中国技能大奖。因为它是我们产业工人实实在在的东西,最能体现技术工人的价值。荣誉只代表过去,今后的路还要自己走。”一位网友了解了许振超的言行后写道:“许振超有一身国家级光环,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过去以为他离我们很远,原来也是和我一样的技术工人。现在我明白了,一个人即使平凡如草芥,也可以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贡献社会,创造辉煌。”“劳模也是普通劳动者,应该可亲可学。”上海机电工会主席左山虎说,这些年来,我们在行业内不间断开展评选“李斌式小组”活动,坚持让劳模李斌和工友们一起成长!为使“李斌精神”产生更大的裂变效应,上海机电工会创办了“李斌技师学院”。李斌的劳模效应在不断扩大,以李斌命名的“技能大赛”“产品创意大赛”等,参与者已不仅仅是工人,也有许多管理人员。“培养一个高技能的知识型技术型工人,比培养一个大学生还难。”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陆学艺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都说上海货好,其实是上海师傅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