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复习方略(广西)2015版高中数学_96棱柱棱锥多面体配套课件 理 新人教a版_第1页
全程复习方略(广西)2015版高中数学_96棱柱棱锥多面体配套课件 理 新人教a版_第2页
全程复习方略(广西)2015版高中数学_96棱柱棱锥多面体配套课件 理 新人教a版_第3页
全程复习方略(广西)2015版高中数学_96棱柱棱锥多面体配套课件 理 新人教a版_第4页
全程复习方略(广西)2015版高中数学_96棱柱棱锥多面体配套课件 理 新人教a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节 棱柱、棱锥、多面体 三年23考 高考指数: 1.了解棱柱的概念,掌握棱柱的性质,会画直棱柱的直观图; 2.了解棱锥的概念,掌握正棱锥的性质,会画正棱锥的直观图 ; 3.了解多面体、凸多面体的概念,了解正多面体的概念. 1.以棱柱、棱锥为载体综合考查空间线面位置关系以及空间角 、距离的求法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2.题型多为选择题和解答题,且以解答题为主. 1.棱柱、棱锥的定义 棱柱棱锥锥 定义义 底面 侧侧面 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 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 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 平行,这些面围成的几何体 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 各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 的三角形,这些面围成的 几何体 两个互相平行的面多边形 其余各面 侧侧棱 顶顶点 高 顶点到底面的距离 两个相邻侧面的公共边 侧面与底面的公共 顶点 各侧面的公共顶点 两个底面的距离 【即时应用】 (1)思考: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几 何体一定是棱柱吗? 提示:不一定.如图所示的几何体有两个面平行,其余各面都是 平行四边形,但它不满足“每相邻两个侧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 行”,所以它不是棱柱. (2)思考: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三角形的几何体 一定是棱锥吗? 提示:不一定.如图所示的几何体有一个面是四边形,其余各面 是三角形,但它不是棱锥. 2.棱柱、棱锥的性质 (1)棱柱、棱锥的性质比较 是与底面全等的多 边形 是与底面相似的多 边形 棱柱棱锥锥 侧侧面 侧侧棱 平行于底面的截面 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 平行且相等 交于一点 (2)四棱柱的一些常用性质 平行六面体的四条对角线交于一点且被该点_; 直棱柱的侧棱长与高_,直棱柱的侧面及过不相邻两条侧 棱的截面都是_,直棱柱的侧面与底面_; 正四棱柱与正方体的底面都是_,正方体的侧面和底 面都是_; 长方体一条体对角线的长的平方等于一个顶点上三条棱的长 的_. 互相平分 相等 矩形 正方形 正方形 平方和 垂直 【即时应用】 (1)判断下列四个条件是否是一个棱柱为直棱柱的必要而不充 分条件.(在括号内填“是”或“否”) 棱柱有一条侧棱和底面垂直;( ) 棱柱有一条侧棱和底面的两边垂直;( ) 棱柱有一个侧面和底面的一条边垂直;( ) 棱柱有一个侧面是矩形且和底面垂直.( ) (2)若M=正四棱柱,N=直四棱柱,P=长方体, Q=直平行六面体,则这四个集合之间的关系是_. 【解析】(1)是充要条件;是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是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是充要条件. (2)由正四棱柱、直四棱柱、长方体、直平行六面体的概念可 知,M P Q N. 答案:(1)否 是 否 否 (2)M P Q N 3.正棱锥的定义和性质 (1)定义 如果一个棱锥的底面是_,并且顶点在底面内的射影 是底面_,这样的棱锥叫做正棱锥. (2)性质 侧面都是全等的_,与底面所成的二面角均_; 侧棱均_,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均_; 平行于底面的截面也是_. 正多边形 中心 等腰三角形相等 相等相等 正多边形 (3)平行于棱锥底面的截面是与底面相似的多边形,它们的面 积之比等于截得的棱锥与原棱锥的对应边(高、侧棱、底面的 边等)的_. (4)棱锥平行于底面的截面将棱锥分成两部分,截得的小棱锥 与原棱锥的体积比等于对应边比的_. 平方比 立方 【即时应用】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在括号内打“”或“”) (1)各个侧面都是等腰三角形的棱锥是正棱锥;( ) (2)三条侧棱都相等的棱锥是正三棱锥;( ) (3)底面是正三角形的棱锥是正三棱锥;( ) (4)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是底面多边形的内心,又是外心的棱 锥必是正棱锥.( ) 【解析】正棱锥必须具备两点,一是:底面为正多边形,二是 :顶点在底面内的射影是底面的中心;命题(1)缺少这两个条 件;命题(2)缺少第一个条件;命题(3)缺少第二个条件;而命 题(4)可推出以上两个条件都具备. 答案:(1) (2) (3) (4) 4.多面体的体积与面积 (1)体积公式 柱体体积公式为V=_,其中S为底面面积,h为高; 锥体体积公式为V=_,其中S为底面面积,h为高. (2)侧面积与全面积 棱柱的侧面积是各侧面平行四边形_,直棱柱的侧 面积是底面周长与_;棱锥的侧面积是各侧面_ _,正棱锥的侧面积是底面周长与_乘积的一半. 全面积等于_与_之和,即S全=_+_. Sh Sh 面积之和 侧棱长的积三角 形面积之和斜高 侧面积底面积 S侧S底 【即时应用】 (1)在平面上,若两个正三角形的边长之比为12,则它们的 面积之比为14.类似地,在空间中,若两个正四面体的棱长 之比为12,则它们的体积之比是_. (2)若正方体的棱长为 ,则该正方体的表面积是_,以 该正方体各个面的中心为顶点的凸多面体的体积为_. 【解析】(1) (2)S表= =12,由题意知,以正方体各个面的中心为顶点 的凸多面体为正八面体(即两个同底等高的正四棱锥),所有棱 长均为1,其中每个正四棱锥的高均为 ,故正八面体的体积 V=2V正四棱锥= 答案:(1) (2)12 5.多面体与正多面体 (1)多面体 若干个_围成的几何体,叫做多面体. (2)凸多面体 把多面体的任何一个面伸展为平面,如果所有其他各面都在这 个平面的_,这样的多面体叫做凸多面体. (3)正多面体 每个面都是有相同边数的_,且以每个顶点为其一端 都有相同数目的_的凸多面体,叫做正多面体. 平面多边形 同侧 正多边形 棱 【即时应用】 思考:正多面体共有哪几种? 提示:正多面体只有五种,即正四面体、正六面体、正八面体、 正十二面体、正二十面体. 棱柱、棱锥的概念与性质 【方法点睛】 1.棱柱性质的比较 名 称性 质质 棱柱侧侧棱都相等,侧侧面是平行四边边形 侧侧面和经过经过 不相邻侧邻侧 棱的截面是平行四边边 形 两底面平行,并且平行于底面的截面与底面 是全等的多边边形 名 称性 质质 直棱柱侧侧棱垂直于底面,各侧侧面是矩形 正棱柱底面是正多边边形,且是直棱柱 平行六面体底面和侧侧面都是平行四边边形,是中心对对称图图 形 长长方体底面和侧侧面都是矩形,对对角线线相等 正方体棱长长相等,各面都是正方形 2.棱锥性质的比较 名称性质质 棱锥锥 与底面平行的截面与底面相似,截面面积积与底面面积积的 比等于顶顶点到截面的距离与棱锥锥高的比的平方 正 棱 锥锥 底面是正多边边形,顶顶点在底面的射影为为底面正多边边形 的中心 各侧侧棱相等,各侧侧面都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各等腰 三角形底边边上的高(正棱锥锥的斜高)相等 正棱锥锥的高、斜高和斜高在底面内的射影组组成一个直 角三角形,正棱锥锥的高、侧侧棱、侧侧棱在底面内的射影组组 成一个直角三角形,正棱锥锥的侧侧棱、斜高及底面边长边长 的 一半组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正棱锥锥的侧侧棱在底面内的射 影、斜高在底面内的射影及底面边长边长 的一半组组成一个直 角三角形 【例1】设有四个命题: 底面是矩形的平行六面体是长方体; 棱长都相等的直四棱柱是正方体; 有两条侧棱都垂直于底面一边的平行六面体是直平行六面体;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六面体是直平行六面体.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A)1(B)2(C)3(D)4 【解题指南】根据棱柱的概念,理清各种棱柱之间的联系与区 别,逐个判定即可. 【规范解答】选A .命题是假命题.因为底面是矩形的直平行 六面体才是长方体.底面是矩形,侧棱不垂直于底面,这样的 四棱柱仍是斜平行六面体; 命题是假命题,底面是菱形,底面边长与侧棱长相等的直四 棱柱不是正方体; 命题是假命题,因为有两条侧棱垂直于底面一边不能推出侧 棱与底面垂直. 命题是真命题.如图所示,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中所有对 角线相等,对角面B1BDD1是平行四边形,因为对角线BD1=B1D,所 以四边形B1BDD1是矩形,即BB1BD,同理四边形A1ACC1是矩形, 所以AA1AC,由AA1BB1知BB1底面ABCD,即该平行六面体是 直平行六面体. 【反思感悟】解决此类题的关键是理清各种空间几何体的概 念及其之间的关系,要紧扣底面形状及侧棱与底面的位置关系 来解题.对于正棱锥要注意它与正多面体的区别与联系,棱柱 的性质比较简单,棱锥的性质实际上就是侧棱、斜高及锥体的 高等之间的关系. 【变式训练】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A)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到底面各顶点的距离相等的三棱锥是正三 棱锥 (B)底面是正三角形,各侧面是等腰三角形的三棱锥是正三棱锥 (C)底面三角形各边分别与相对的侧棱垂直的三棱锥是正三棱锥 (D)底面是正三角形,并且侧棱都相等的三棱锥是正三棱锥 【解析】选D.对于选项A,到三角形各顶点距离相等的点为三 角形的外心,该三角形不一定为正三角形,故该命题是假命题 . 对于选项B,如图所示,ABC为正三角形,若PA=AB,PA=AC, PB=PC,则PAB、PAC、PBC都为等腰三角形,但若此时侧 棱PAPB=PC,则该命题是假命题. 对于选项C,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为底面三角形的垂心,底面为 任意三角形皆可,故该命题是假命题. 对于选项D,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是底面三角形的外心,又底面 三角形为正三角形,故该命题是真命题. 棱柱、棱锥中的线、面关系 【方法点睛】 1.棱柱、棱锥中的线面关系的证明 在棱柱、棱锥中进行线线、线面、面面的平行与垂直的证明, 除了要正确使用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外,对几何体本身所具有 的性质也要正确把握(如正棱柱、正棱锥的特性,特殊三角形 、特殊梯形的使用等).其次还要注意各种平行与垂直之间的相 互转化,如将线线平行转化为线面平行或面面平行来解决. 2.正棱锥中的一些特殊关系 在解正棱锥的问题时,要注意利用四 个直角三角形,如图所示,O为底面正 多边形的中心,G为AB的中点,四个直 角三角形为RtVOA,RtAGO,RtVGA和RtVOG,它们包含了棱 锥的高、斜高、侧棱、底边长的一半、底面正多边形的外接圆半 径、内切圆半径、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侧面与底面所成的角. 【提醒】棱锥的高线是解决与棱锥有关的问题时常作的一条辅 助线. 【例2】如图,在多面体ABCDEF中,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FA平面ABCD,EFBC,FA=2,AD=3,ADE=45,点G是FA 的中点. (1)求证:EG平面CDE; (2)在棱BC上是否存在点M,使GM平面CDE,若存在,找出点M ;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A B C D F E G 【解题指南】(1)要证EG平面CDE,可先证明GEED,再证明 CD平面ADEF GECD,即可得证. (2)要证明GM平面CDE可转化为证明线线平行,因为G为AF的 中点,故可取DE的中点H,构造中位线GH,然后在BC上取一点M ,使四边形CHGM为平行四边形即可. 【规范解答】(1)EFBC,ADBC,EFAD. 在四边形ADEF中,FA=2,AD=3, ADE=45,过E作ENAD于N,连结DG,则EN=DN=2, EF=AN=1,DE= GE= DG= DG2=GE2+DE2, EGDE, 又由FA平面ABCD,得AFCD, 正方形ABCD中CDAD,CD平面ADEF, EG 平面ADEF,CDEG, CDDE=D, EG平面CDE. (2)在BC上存在点M,即BC=3BM时,使GM平面CDE,取DE的中 点H,连结GM、GH、CH, 在梯形ADEF中,G是AF的中点, GH= (AD+EF)=2,GHAD, BCAD,BC=AD=3,BC=3BM, CM=2=GH,GHCM, 四边形CHGM是平行四边形, GMCH,GM平面CDE. 【反思感悟】证明线面垂直,首先要考虑能否转化为证明线 线垂直,如本题(1)的关键是证明EGED;解决问题(2)的关键 是抓住条件“G是FA的中点”,要有“遇到中点,再找中点构 造中位线”的解题思想,从而把握住解题的突破口使问题得以 顺利解决. 【变式训练】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侧面PAD是正三 角形,且垂直于底面,又底面ABCD是矩形,E是侧棱PD的中点. (1)求证:PB平面ACE; (2)求证:平面ACE平面PCD. 【证明】(1)连结BD,交AC于点O,连结OE.因为E、O分别为PD 、BD的中点,所以EOPB,而EO 平面ACE, 所以PB平面ACE. (2)因为PAD是正三角形, 且E为PD的中点,所以AEPD, 又平面PAD平面ABCD, 而底面ABCD为矩形,所以CDAD,所以CD平面PAD, 而AE 平面PAD. 所以AECD,于是AE平面PCD, 因而,平面ACE平面PCD. 棱柱、棱锥中的角与距离 【方法点睛】 1.解决空间角应注意的问题 (1)解决空间角问题,应特别注意垂直关系,如果空间角为90, 就不必转化为平面角来求. (2)注意求角应放在某一三角形中解决. 2.求空间距离应注意的问题 (1)要善于借助辅助平面,将空间距离转化为平面距离求解. (2)棱锥体积具有自等性,即把三棱锥的任何一个顶点看作顶点, 相对的面作为底面,利用等积法可求得点到平面的距离. 【例3】(1)点P在正方形ABCD所在平面外,PD平面ABCD, PD=AD,则PA与BD所成角的度数为( ) (A)30(B)45(C)60(D)90 (2)如图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 矩形,PA底面ABCD,PA=AB= 点E 是棱PB的中点. 求直线AD与平面PBC的距离. 若AD= 求二面角A-EC-D的平面角的余弦值. 【解题指南】(1)欲求PA与BD所成角的度数,必须先找出异面 直线PA和BD所成的角,将图形补成一个正方体,利用正方体中 线与线间的平行关系,即可知道是哪一个角为所求,最后求出 该角即可. (2)由于AD平面PBC,所以AD与平面PBC的距离可转化为直 线AD上任意一点到平面PBC的距离,连结AE,证明AE平面PBC ,再求AE即可. 作出二面角A-EC-D的平面角并证明,再构造三角形求平面角 的余弦值. 【规范解答】(1)选C.将图形补成一个正方体如图,则PA与BD 所成的角等于BC与BD所成的角即DBC.在等边三角形 DBC中,DBC=60,即PA与BD所成角为60.故选C. (2)连结AE, 在矩形ABCD中,ADBC,从而AD平面PBC,故直线AD与平 面PBC的距离为点A到平面PBC的距离. 因为PAAB,由PA=AB知PA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又点E是棱 PB的中点,故AEPB, 因为PA底面ABCD,所以PABC, 又因为BCAB,所以BC平面PAB, 故BCAE,从而AE平面PBC,故AE的长即为直线AD与平面PBC 的距离,在RtPAB中,PA=AB= 所以AE= 过点D作DFCE,交CE于F,过点F作FGCE,交AC于G,则 DFG为所求的二面角的平面角. 由知BC平面PAB,又ADBC, 得AD平面PAB, 故ADAE,从而 DE= 在RtCBE中,CE= 由CD= 知CDE为等边 三角形,故F为CE的中点,且DF=CDsin 因为AE平面PBC,故AECE. 又FGCE,知FG AE,从而FG= 且G点为AC的中点,连结 DG,则在RtADC中,DG= 所以cosDFG= 所以二面角A-EC-D的平面角的余弦值为 【互动探究】在本例(2)的条件下,求直线ED与平面ABCD所 成的角. 【解析】设F为AB的中点,连结EF,FD, EF PA,PA平面ABCD, EDF为直线ED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 又EF= PA= FD= tanEDF= 又EDF0, ),EDF= 故直线ED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为 【反思感悟】在解决(2)题问题时,易忽视证明AD平面 PBC,直接指出A点到平面PBC的距离即为直线AD与平面PBC的距 离,造成解题步骤不完整而失分.在解决问题时,作二面角 的平面角比较容易,但应注意运算的准确性. 【变式备选】如图所示,在三棱柱ABC-A1B1C1中, AA1平面ABC,ACB=90,AB=2,BC=1, D是棱CC1的中点. (1)证明:A1D平面AB1C1; (2)求平面A1B1A与平面AB1C1所成的锐二面角的大小. 【解析】(1)ACB=90,BCAC. 三棱柱ABC-A1B1C1中,AA1平面ABC,CC1AA1, BCCC1. ACCC1=C,BC平面ACC1A1. A1D 平面ACC1A1,BCA1D. 而BCB1C1,则B1C1A1D. 在RtACC1与RtDC1A1中, ACC1DC1A1.AC1C=DA1C1. AC1C+C1DA1=90, 即A1DAC1,又B1C1AC1=C1, A1D平面AB1C1. (2)如图,设A1DAC1=H,过A1作AB1的垂线,垂足为G,连结GH, A1H平面AB1C1,AB1A1G, AB1GH. A1GH为二面角A1-AB1-C1的平面角. 在RtAA1B1中,AA1= ,A1B1=2, AB1= A1G= 在RtAA1C1中,AA1= A1C1= AC1=3. A1H= 在RtA1GH中,sinA1GH= A1GH=arcsin 即平面A1B1A与平面AB1C1所成的锐二面角 的大小为arcsin 棱柱、棱锥的表面积与体积 【方法点睛】 求几何体体积的常见方法 (1)公式法:直接利用柱体、锥体的体积公式求解. (2)体积转换法:当所给几何体的体积不能直接套用公式或套用 公式时某一量(面积或高)不易求出时,可以转换一下几何体中 有关元素的相对位置进行计算求解,该方法特别适合于求三棱 锥的体积. (3)割补法:在求一些不规则的几何体的体积以及求两个几何体 的体积之比时,经常要用到割补法.割补法是割法与补法的总称 .补法是把不熟悉的(或复杂的)几何体延伸或补加成熟悉的(或 简单的)几何体,把不完整的图形补成完整的图形.割法是把复 杂的几何体切割成简单的几何体.割与补是对立统一的,是一个 问题的两个方面. 【例4】(2011福建高考)如图,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 ABCD,ABAD,点E在线段AD上,且CEAB. (1)求证:CE平面PAD; (2)若PA=AB=1,AD=3,CD= ,CDA=45,求四棱锥P-ABCD 的体积. 【解题指南】(1)由CEAB联想到,要证CE平面PAD,只需 证CEPA,CEAD即可. (2)用公式V四棱锥P-ABCD= S四边形ABCDPA求体积. 【规范解答】(1)因为PA平面ABCD,CE 平面ABCD, 所以PACE.因为ABAD,CEAB.所以CEAD.又PAAD=A, 所以CE平面PAD. (2)由(1)可知CEAD. 在RtECD中,DE=CDcos45=1, CE=CDsin45=1.又因为AB=CE=1,ABCE, 所以四边形ABCE为矩形. 所以 S四边形ABCD=S矩形ABCE+SECD=ABAE+ CEDE=12+ 11= . 又PA平面ABCD,PA=1, 所以V四棱锥P-ABCD= S四边形ABCDPA= 1= 【反思感悟】求几何体的体积要先确定底面和高,然后根据 题目条件求出相应的值代入公式求解即可,本题(2)将四边形 ABCD的面积转化为矩形ABCE与三角形ECD的面积之和是解决本 题的关键. 【变式训练】如图,四棱锥F-ABCD的底面ABCD是菱形,其对角 线AC=2,BD= .AE、CF都与平面ABCD垂直,AE=1,CF=2. (1)求二面角B-AF-D的大小; (2)求四棱锥E-ABCD与四棱锥F-ABCD公共部分的体积. 【解析】(1)连结AC、BD交于菱形的中心O,过O作OGAF,G为 垂足.连结BG、DG. 由BDAC,BDCF得BD平面ACF,故BDAF. 于是AF平面BGD,所以BGAF,DGAF,BGD为二面角 B-AF-D的平面角. A E G D C B o F 由FCAC,FC=AC=2,得FAC= OG= 由OBOG,OB=OD= 得BGD=2BGO= 所以二面角B-AF-D的大小为 (2)连结EB、EC、ED,设直线AF与直线 CE相交于点H,则四棱锥E-ABCD与四棱 锥F-ABCD的公共部分为四棱锥H-ABCD. 过H作HP平面ABCD,P为垂足. A B C D E F P H 因为EA平面ABCD,FC平面ABCD,所以平面ACFE平面ABCD ,从而PAC,HPAC. 由 =1,得HP= 又因为S菱形ABCD= ACBD= 故四棱锥H-ABCD的体积 V= S菱形ABCDHP= 【变式备选】如图,AB为圆O的直径,点E、F在圆O上,ABEF,矩 形ABCD所在的平面和圆O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且AB=2AD=2EF=2. (1)求证:AF平面CBF; (2)设FC的中点为M,求证:OM平面DAF; (3)设平面CBF将几何体EFABCD分成的两个锥体的体积分别为 VF-ABCD,VF-CBE,求VF-ABCDVF-CBE. 【解题指南】(1)紧扣线面垂直判定定理,将线面垂直转化为 线线垂直. (2)由M是CF的中点,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确定平面DAF中与OM平行的直线即可证明. (3)据条件,将VF-ABCD及VF-CBE表示出来,再求其比值.当然,要 由VF-CBE=VC-BEF等积法求VF-CBE. 【解析】(1)平面ABCD平面ABEF,CBAB, 平面ABCD平面ABEF=AB, CB平面ABEF,AF 平面ABEF,AFCB, 又AB为圆O的直径,AFBF, 又BCBF=B,AF平面CBF. (2)设DF的中点为N,连结MN,AN,则MN CD, 又AO CD,则MN AO,所以四边形MNAO为平行四边形, OMAN,又AN 平面DAF,OM 平面DAF, OM平面DAF. (3)过点F作FGAB于G, 平面ABCD平面ABEF,FG平面ABCD, VF-ABCD= S矩形ABCDFG= FG, CB平面ABEF,VF-CBE=VC-BFE= SBFECB = EFFGCB= FG. VF-ABCDVF-CBE=41. 【满分指导】关于棱柱解答题的规范解答 【典例】(12分)(2011湖北高考)如图,已知正三棱柱ABC- A1B1C1的各棱长都是4,E是BC的中点,动点F在侧棱CC1上,且不 与点C重合. (1)当CF=1时,求证:EFA1C; (2)设二面角C-AF-E的大小为,求tan的最小值. 【解题指南】(1)由题意可知,该三棱柱的各侧面为正方形, 由于A1C为侧面的一条对角线,故可考虑作出EF在平面ACC1A1内 的射影,然后利用三垂线定理解决.(2)利用二面角的定义作出 二面角的平面角,建立与FAC的关系求解. 【规范解答】过E作ENAC于N,连结EF.1分 (1)如图,连结NF、AC1,由直棱柱的性质知,底面ABC侧面 A1C. 又底面ABC侧面A1C=AC,且EN 底面ABC, 所以EN侧面A1C,NF为EF在侧面A1C内的射影. 3分 在RtCNE中,CN=CEcos60=1. 则由 = ,得NFAC1. 5分 又AC1A1C,故NFA1C, 由三垂线定理得EFA1C. 6分 (2)如图,连结AF,过N作NMAF于M,连结ME. 由(1)知EN侧面A1C,根据三垂线定理得EMAF, 所以EMN是二面角C-AF-E的平面角,即EMN=,8分 设FAC=,则045. 在RtCNE中,NE=ECsin60= 在RtAMN中,MN=ANsin=3sin, 故tan= 10分 又045,0sin 故当sin= 即=45时,tan达到最小值,11分 tan= 此时F与C1重合. 12分 【阅卷人点拨】通过高考中的阅卷数据分析与总结,我们可以 得到以下失分警示和备考建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