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与皿治林课件_第1页
过敏性鼻炎与皿治林课件_第2页
过敏性鼻炎与皿治林课件_第3页
过敏性鼻炎与皿治林课件_第4页
过敏性鼻炎与皿治林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过敏性鼻炎与皿治林 -2017 - 过敏性鼻炎的定义: 过敏性鼻炎是发生于鼻黏膜的典型的I型变态反应,且常常累及眼结膜。 是系统性炎症在鼻部的表现,骨髓和血液循环参与过敏性鼻炎炎症的反应 系统性炎症反应反馈到变应初发部位“鼻部“,并使局部病变加重,也 可引起机体远端组织(支气管和肺部)的炎症改变。 针对过敏性鼻炎,应将过敏性疾病控制在局部范围,在局部炎症治疗 的同时,要考虑系统性炎症的治疗,以控制疾病的发展和迁延。 Ref: 过敏性鼻炎-系统性炎症反应的鼻部表现,中国耳鼻喉头颈外科杂志,2005 Vol40,No11 . 过敏性鼻炎的流行病学 过敏性鼻炎全国流调患病率高达17.6%, 特应性皮炎 14% 这两类人群是皿治林的非常好的目标人群 . 华北、华中、华东、西南等18个中心城市: 全国平均患病率17.6%, 北京(20%), 杭州(19.7%)、上海(23.9% )、南京(19.6%)、昆明(22.4%)、沈阳(19.1%)为高发地区, N=36577 过敏性鼻炎的流行病学 过敏性鼻炎的机理及临床表现 由于以白三烯为代表的迟发相介质可趋化白细胞,大量炎性细 胞在鼻粘膜下聚集,浸润,导致鼻黏膜充血、肿胀,从而导致 鼻塞症状。 . 过敏性鼻炎的机理及临床表现 . 过敏性鼻炎的临床表现 . 过敏性鼻炎的诊断 诊断依据为: 临床症状:喷嚏、清水样涕、鼻塞、鼻痒等症状出现项以上(含项),每天 症状持续或累计在以上,可伴有眼痒、结膜充血等眼部症状。 体征:常见鼻黏膜苍白、水肿,鼻腔水样分泌物。酌情行鼻内镜和鼻窦CT等检 查。 皮肤点刺试验:使用标准化变应原试剂在前臂掌侧皮肤点刺,20 min后观察结 果。每次试验均应进行阳性和阴性对照,阳性对照采用组胺,阴性对照采用变应 原溶媒,按相应的标准化变应原试剂说明书判定结果。皮肤点刺试验应在停用抗 组胺药物至少7 d后进行。 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可作为AR诊断的实验室指标之一。确诊AR需临床表现与皮肤 点刺。 .8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选择 1、口服H1抗组胺抗过敏性炎症药物或者口服H1抗组胺药加抗过敏性炎症药。 2、鼻内类固醇 3、白三烯修饰物(阻滞剂) 孟鲁斯特(顺尔宁),扎鲁斯特,普鲁伦司特;加H1抗组胺药 4、磷酸酯酶抑制剂 Roflumilast 5、肝素 肝素是硫酸化的葡萄胺聚糖,具有抗过敏性质,1984年在人皮窗试验中证实,可抑制鼻内 及皮肤过敏区嗜酸性及嗜中性细胞汇集,鼻喷及静脉内均可使用 . 皿治林 通用名:咪唑斯汀(Mizolastin)缓释片 10 适应症 荨麻疹等皮肤过敏症状,季节性过敏性鼻炎( 花粉症)及常年性过敏性鼻炎 成人(包括老年人)和12岁岁以上的儿童 每日1次,每次一片或遵医嘱服用,本品为缓为缓 释释薄膜衣片,不能掰掰开服用 10mg/片; 7片/板/盒 适应 人群 服用 方法 规格 与包装 皿治林的分子结构: 在苯并咪唑环上加了 嘧啶酮环,给皿治林带来了 独特药理优势: 1.水溶性提高 从而吸收迅速,起效迅速; 不易通过血脑屏障,不易嗜睡 2. 改变了代谢途径 唯一在欧盟及中国食品药品 管理局以抗组胺及抗过敏性 炎症介质双重作用机制注册 的抗过敏药 独特分子结构 . 皿治林具有独特的专利缓释技术;1小时快速起效 24小 时持续控制 大分子骨架 12 皿治林具有独特的专利保护缓释技术、分为快速释放阶段和持续释放阶段 快速释放 药片由内芯层和外层构成: 外层:使用崩解剂. 最终达到在第一小时50%-70%溶解 剩余的缓慢释放 乳糖 活 性 成 份 凝胶屏障 持续释放 药片由内芯层和外层构成 芯层:采用亲谁性高分子聚合物为 赋形剂,可以延缓释释放,持续24 小时 . 抗组胺药分类 . 咪唑斯汀为第二代抗组胺药咪唑斯汀为第二代抗组胺药 二代抗组胺药 的组胺H1受体 阻断作用更强 作用持续时间更 长,每日只需用 药1-2次 分子量大,不易 透过血脑屏障, 嗜睡等中枢副作 用小;无口干、 前列腺肥大等抗 胆碱能副作用 耐受性更好,绝 大多数患者可接 受2-12 周连续 用药 通过组胺H1 受体-NFkB 系统抑制炎性 因子、趋化因 子及粘附分子 的表达 An Bras Dermatol. 2010;85(2):195-210 内部资料,仅供医药专业人士使用,严禁传播 . 皿治林独具双相作用 同时抑制组胺、白三烯及多种细胞因子 . 咪唑斯汀(皿治林):多途径拮抗组胺 咪唑斯汀:抑制组胺释放,防止组胺-H1受体结合 组胺释放组胺-H1受体结合 速发相反应 肥大细胞组胺-H1受体 抗原 毛细血管扩张 腺体分泌 稳定肥大细胞膜 拮抗组胺H1受体 . 过敏性鼻炎鼻痒、流涕、喷嚏症状主要由组胺引起2 I型过敏反应速发相导致过敏性鼻炎流涕等症状 组胺释放速发相反应组胺-H1受体结合 抗原 致敏肥大细胞 鼻痒,喷嚏,流鼻涕 粘膜充血、水肿1 血管扩张 腺体分泌 组胺-H1受体 . 咪唑斯汀(皿治林):抑制白三烯释放 .18 基础研究表明:咪唑斯汀可抑制白三烯的释放 皿治林持续控制过敏反应 SAR患者经咪唑斯汀治疗后鼻部症状变化的患者比例 .19 多中心研究表明,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者服用咪唑斯汀10mg/日进行治 疗,治疗结束时,患者鼻塞、鼻痒、喷嚏、流涕等症状与治疗前相比具有 非常显著的改善 皿治林持续有效控制鼻塞症状 .20 皿治林控制过敏性鼻炎的鼻塞症状,长期治疗持续有效 咪唑斯汀(皿治林 )-组胺H1受体亲和力高, 抗组胺作用强 半数有效抑制浓度(IC50)的比较* 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咪唑斯汀 *通过不同H1受体拮抗剂置换3H标记吡拉明的能力,比较其与H1受体亲和力的大小 基础研究表明:咪唑斯汀与组胺受体的亲和力是氯雷他定21倍 1000 nmol/L 470 nmol/L nmol/L . 咪唑斯汀(皿治林 ):高效缓解过敏性鼻炎鼻痒、 喷嚏、流涕症状 治疗前 治疗后 n=54 鼻痒 喷嚏 流涕 临床症状积分 治疗1-2周后,过敏性鼻炎鼻痒、喷嚏、流涕等症状明显改善 3 2 1 0 . 设计:多中心、随机、 双肓、双模拟、阳性药 物对照 患者:过敏性鼻炎患者 用药:咪唑斯汀10mg qd,疗程1-2周 评估:治疗前、后观察 鼻痒、喷嚏、流涕及鼻 塞等症状,并按症状体 征评分标准进行评分, 计算治疗前后积分下降 程度 P0.001 . 花生四烯酸大鼠试验:花生四烯酸诱导鼠爪水肿;在用药前后,观察鼠爪体积的变化 . 取人体鼻息肉肥大细胞观察前炎症因子TNF(肿瘤坏死因子)的释放 自身释放 未用药 开思亭也有抑制TNF释放的报道,但是在治疗剂量10倍时才有此作用 0.6微摩尔相当于 治疗剂量 . 花生四烯酸大鼠试验:在用药前后,观察鼠爪体积的变化 . 花生四烯酸大鼠试验:在用药前后,观察鼠爪体积的变化 . 关键信息: 鼻塞是I型变态反应的迟发相的 主要表现,有白三烯介质诱导 的,皿治林独特双相作用,比 单纯抗组胺药物更有效缓解症 状,可以更有效控制过敏性鼻 炎流涕、鼻塞等症状。 .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